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Sports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c1/01/0e/c1010e70-d9f2-b2a8-630e-bbbe9d5d4844/mza_9563401122817482016.jpg/600x600bb.jpg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澤宸
18 episodes
1 month ago

關於《澤澤時光》

每一段人生的黃金時光,都值得被傾聽、被分享。這是一個獻給熟齡朋友的溫暖Podcast頻道,從健康保健、生活小智慧、心理層面、家中大小事、還有您的故事,到出門散步的好去處,我們不說大道理,只想一起把日子過得有意思。

我是澤澤,用溫柔的文字陪你說說話,也邀請AI澤澤的聲音,一起在耳邊輕輕陪伴。
這是一段屬於熟齡世代與智慧科技共舞的溫暖時光,一起走進未來,活出自在與優雅。

👉 你可以一邊泡茶,一邊聽節目
👉 或在散步、收拾、做家事時聽,讓澤澤成為你的朋友


想跟我們合作,或有故事想分享?
歡迎來信到我們的信箱,一起為《澤澤時光》添上一點溫度與故事的厚度。
無論是品牌合作、節目邀約,還是你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我們都很期待聽你說。

✉️ 聯絡信箱:zezetime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Alternative Health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Health & Fitness,
Relationships
RSS
All content for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is the property of 澤宸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關於《澤澤時光》

每一段人生的黃金時光,都值得被傾聽、被分享。這是一個獻給熟齡朋友的溫暖Podcast頻道,從健康保健、生活小智慧、心理層面、家中大小事、還有您的故事,到出門散步的好去處,我們不說大道理,只想一起把日子過得有意思。

我是澤澤,用溫柔的文字陪你說說話,也邀請AI澤澤的聲音,一起在耳邊輕輕陪伴。
這是一段屬於熟齡世代與智慧科技共舞的溫暖時光,一起走進未來,活出自在與優雅。

👉 你可以一邊泡茶,一邊聽節目
👉 或在散步、收拾、做家事時聽,讓澤澤成為你的朋友


想跟我們合作,或有故事想分享?
歡迎來信到我們的信箱,一起為《澤澤時光》添上一點溫度與故事的厚度。
無論是品牌合作、節目邀約,還是你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我們都很期待聽你說。

✉️ 聯絡信箱:zezetime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Alternative Health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Health & Fitness,
Relationships
Episodes (18/18)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17|腸道菌決定記憶?失智症的真兇竟然藏在腸道

 失智症不是單一疾病

  • 是一個「大家族」,有多種類型。
  • 四大主要成員:
  1. 🧩阿茲海默症→ 記憶小偷,最常見(約60–70%),由異常蛋白質累積造成。
  2. 🫀血管性失智症→ 因腦血管受損或中風引起,症狀常突然或階梯式惡化。
  3. 👁️路易氏體失智症→ 常伴隨幻覺、巴金森症狀、睡眠異常。
  4. 🗣️額顳葉失智症→ 常見於45–65歲,影響行為、人格與語言,讓人「判若兩人」。


👉 其他類型:

  • 混合型失智症:多種類型同時存在。
  • 早發性失智症:65歲前發病,對家庭衝擊大。


🧠 腸腦軸:腸道與大腦的秘密通道

  • 腸道與大腦透過「高速公路」雙向溝通。
  • ⚠️腸道菌叢失衡→ 腦部發炎→ 神經細胞損傷→ 加速失智症。


🦠 腸道菌與失智症的關聯

  • 失智症患者腸道:
  • 好菌(副乾酪乳桿菌、雙歧桿菌)⬇️
  • 壞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肺炎菌)⬆️
  • 腸漏症→ 毒素進血液→ 腦部慢性發炎。


⏰ 失智症的提前預警

  • 腸道問題可能比大腦症狀提早15年出現。
  • 🩺 高風險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糖尿病、腸躁症、胃食道逆流。


🚽 便秘與癡呆

  • 長期便秘→ 認知衰退風險增加。
  • 長期使用瀉藥(特別是多種或滲透型) → 失智風險增加50–90%。


🌟 核心金句

  • 「腸健腦靈,不是口號,而是有科學根據!」
  • 保護腸道,就是在保護大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13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16|塑化劑風暴:如何偷走我們的健康

🌍 背景與研究發現

  • 樹脂識別碼 (RIC):塑膠回收標誌上的數字 1–7,代表不同塑膠材質。
  • 2022 紐約大學研究:美國每年 9–10 萬人過早死亡,與塑化劑相關,99% 為心血管疾病。
  • 孕婦風險:早產、男嬰生殖器異常、兒童 ADHD 風險上升。
  • 大腦發現:科學家檢測到微塑膠顆粒,甚至能穿越血腦屏障。
  • 台灣調查:人體塑化劑濃度比歐美高 2–7 倍,小朋友體內含量更高。


⚠️ 生活中的高風險來源
🔹 飲品:手搖飲、果汁、奶茶(塑膠杯與封膜)
🔹 醃漬食品:泡菜、醬瓜(包裝袋、瓶蓋墊片)
🔹 油脂食品:食用油、芝麻醬(塑膠瓶裝更危險)
🔹 乳製品:優酪乳、奶精(加工過程接觸塑膠)
🔹 即食食品:超商便當、熟食盒(微波加熱風險最高)
🔹 零食糖果:果凍、軟糖(塑膠盒/袋包裝)
🔹 酒精飲品:米酒、調酒(塑膠容器加速溶出)
🔹 罐頭食品:內層塗層含雙酚 A/塑化劑

🛡️ 減少塑化劑的小撇步

  1. 避免 三高情境:高油脂、高酒精、高溫接觸塑膠。
  2. 選擇 玻璃瓶、不銹鋼、紙盒(含鋁箔隔離更佳)。
  3. 微波加熱 → 改用 瓷盤/玻璃容器。
  4. 油品/醬料 優先選 玻璃瓶裝。
  5. 減少 過度加工與即食食品。


🧬 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

  • 內分泌干擾:模仿荷爾蒙,打亂生理訊號。
  • 發炎反應:加速動脈血管硬化,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 胎兒/遺傳影響:改變 DNA 甲基化,可能影響一生健康。
  • 生殖健康:精子數下降、不孕、乳癌、子宮內膜癌風險上升。
  • 代謝疾病:肥胖、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
  • 免疫與呼吸:增加氣喘、過敏性疾病風險。
  • 神經行為: ADHD、學習與專注力問題。


🚪 進入與排出途徑

  • 進入:食入(食物)、吸入(灰塵、空氣)、皮膚接觸(化妝品)。
  • 排出:代謝水解 → 結合 → 尿液與少量糞便,約 24 小時內完成。
  • 短鏈塑化劑:半衰期短、快速代謝。
  • 長鏈塑化劑:脂溶性高,可能暫時存於脂肪、肝臟、腎臟。


🔑 塑化劑 vs. 塑膠微粒

  • 塑化劑:化學添加劑,讓塑膠更柔軟。
  • 塑膠微粒:直徑 < 5mm 的塑膠碎片或顆粒。
  • 👉 防範塑化劑:避免高溫、高油脂接觸塑膠。
  • 👉 防範塑膠微粒: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避免含微粒產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8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15|走出家門,人生第二春:銀髮族的職業指南

1️⃣ 為什麼政府重視銀髮族就業?

  • 👵 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 20%,老化速度快
  • 🏛 政府希望長輩「活得有價值」,不只是長壽
  • 🧠 軟性問題:退休後孤單、失落自我價值、收入減少


2️⃣ 銀髮族找工作管道

  • 🏢 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提供就業媒合、職涯諮詢、職訓課程
  • 📞 專線電話:0800-777-888
  • 🌐 45+網站:https://45plus.wda.gov.tw/
  • 📌 地方就業服務中心:中高齡專屬職缺、電話諮詢


3️⃣ 企業聘用銀髮族的好處

  • 💰 僱用獎助:每月最高 15,000元,最長 12個月
  • ✅ 降低企業人事成本
  • 🧑‍💼 長輩獲得收入與社交機會
  • 📝 申請流程簡單:填表 + 勞動契約、薪資證明 → 就業服務中心審核 → 發放獎助


4️⃣ 銀髮族工作的正面影響

  • 👤 對自己:保持作息、增加心理健康、提升自我價值
  • 👪 對家人:減輕經濟負擔、做榜樣
  • 🌍 對社會:提供人力、傳承經驗、增加社會參與


5️⃣ 真實案例

  • 👵 郭阿嬤(71歲):透過行政工作,生活有目標、心情變好、家庭氣氛活躍
  • 👩 羅阿姨(68歲):當幼兒園行政助理,生活充滿樂趣、成就感提升、家庭互動更親密


6️⃣ 適合銀髮族的職位

  • 🖥 行政助理、客服、櫃台
  • 📚 圖書館、社區志工
  • 🍽 餐飲輔助人員
  • 💡 特色:彈性工時、人生閱歷與耐心是優勢


7️⃣ 鼓勵與總結

  • 🚀 不要自我設限,勇敢踏出家門
  • 🌟 經驗與智慧是企業寶藏
  • 🤝 政策與企業支持,創造雙贏:長輩有價值,社會更活躍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0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14|葉黃素吃心酸?解決你的酸澀、模糊一次搞懂不踩雷!

👵 故事引導

  • 阿嬤天天吃葉黃素,還準備粉末型,但半年下來眼睛依舊模糊、乾澀 → 重點不是「吃多少」,而是「吃對、用對」。


🦐 葉黃素的劑型差異

  • 遊離型:像「剝好殼的蝦仁」,吸收快,但容易受胃酸膽汁影響、代謝也快。
  • 酯化型:像「帶殼蝦」,需要油脂分解,吸收慢,但穩定度高、保護時間長。
  • 粉末型:能不能吸收要看劑型+搭配油脂。


🥬 食物來源

  • 葉黃素:菠菜、羽衣甘藍(100g ≈ 1–3mg)
  • 玉米黃素:玉米、蛋黃(100g ≈ 0.5–1mg)
  • 花青素:藍莓、紫甘藍
  • 維生素A:胡蘿蔔、紅椒、南瓜、鱈魚肝油


🛡 黃斑部分工(比喻)

  • 葉黃素:周邊「護城河」 → 防光害
  • 玉米黃素:中央「皇宮大門」 → 保護核心視覺
  • 花青素:補給兵 → 改善循環供氧


🌙 夜間視力與維生素A

  • 缺乏會導致夜盲,建議成人:男900µg、女700µg
  • 長期低於500µg → 夜視力下降風險大增


⚡ 夜間用眼三大隱憂

  1. 乾眼症(眨眼少、淚液蒸發快)
  2. 藍光暴露(手機、路燈、螢幕 → 褪黑激素下降50%)
  3. 睡眠不足(打亂生理時鐘,影響視力+認知)


💊 建議保養劑量

  • 葉黃素 6–10mg + 玉米黃素 2mg
  • 花青素 30–60mg
  • Omega-3(DHA/EPA)500–1000mg
  • 維生素A 700–900µg


🌱 生活調整小技巧

  • 調整螢幕亮度,避免強光對比
  • 每40–50分鐘休息5分鐘,多眨眼
  • 白天曬太陽、夜晚燈光柔和,幫助生理時鐘
  • 夜間駕車多看遠方,別只盯儀表板
  • 睡前2小時可用濾藍光眼鏡
  • 閱讀時保持光線充足


🔑 核心觀點
眼睛保養不是單靠「葉黃素」就能解決,而是 營養補充 + 用眼習慣 + 護眼技巧 三管齊下,才能真正守護靈魂之窗。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1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13|為什麼你天天吃保養品,關節還是卡卡?真相在這裡

1️⃣ 關節就像身體的「轉軸」

  • 🚶‍♂️ 每天走路、上下樓梯都靠它
  • ⚠️ 轉軸卡或生鏽 → 生活品質下降
  • 👴 小樂爸的「氣象腿」:天氣一變就膝蓋痛


2️⃣ 經科學驗證的關節保養成分
a. 葡萄糖胺 + 軟骨素

  • 🧪 GAIT 臨床試驗:1500人研究
  • ✅ 中重度膝痛有效
  • 💡 經典款,特別適合疼痛長輩

b. UC-2(二型膠原蛋白)

  • 📊 2009研究:疼痛改善比葡萄糖胺+軟骨素高2倍
  • 💪 健康人:每天40mg改善運動後不適

c. 魚油 Omega-3(抗發炎)

  • 🔥 減少關節紅腫熱痛
  • 📉 降低 CRP 發炎指標
  • 🏃‍♂️ 適合愛運動的年輕人 & 關節發炎長輩

⏳ 提醒:需連續吃 8~12 週,才能感受效果

3️⃣ 安全性

  • 🍀 葡萄糖胺:腸胃不適比例低
  • 🐟 魚油:每天 <5g 安全(FDA認可)
  • 🐔 UC-TWO:臨床試驗安全性高
  • ⚖️ 長期吃止痛藥風險:15~30% 人可能胃潰瘍或腸出血


4️⃣ 保養鐵三角:補骨質 / 護軟骨 / 抗發炎

  • 1️⃣ 補骨質
  • 🦴 骨頭是身體地基
  • 💊 鈣、維生素D、K2
  • 📈 缺維生素D → 骨折風險增加
  • 2️⃣ 護軟骨
  • 🛡 軟骨 = 關節避震器
  • 🧪 葡萄糖胺、軟骨素、UC-TWO
  • 3️⃣ 抗發炎 + 潤滑
  • 🔥 關節發炎 = 火災 → 先滅火
  • 💊 魚油、薑黃素 → 抗發炎
  • 🛢 玻尿酸 → 潤滑


5️⃣ 肌肉 & 氣血對關節保護的重要性

  • 💪 肌肉像橡膠帶支撐關節
  • 📊 研究:老年人每週2次下肢肌力訓練,12週後 → 膝關節疼痛 ↓30%、活動度 ↑25%
  • 💨 氣血循環良好 → 修復、潤滑效果佳

6️⃣ 吸收率影響效果

  • ⚡ 膠原蛋白:小分子胜肽吸收率高
  • 🧪 葡萄糖胺:硫酸鹽型比鹽酸鹽型好
  • 💧 劑型:液態 > 膠囊/錠


7️⃣ 長輩使用便利性

  • 💊 小顆膠囊或液態好吞
  • ✅ 吞藥困難影響持續使用意願


8️⃣ 選品牌信任

  • 🏢 GMP / NSF 認證
  • 🧪 重金屬檢驗報告
  • 🌱 專利原料


9️⃣ 注意族群

  • 💊 服用特定藥物(抗凝血劑、降血糖藥)
  • 🦐 海鮮過敏或對雞肉過敏
  • 🤰 懷孕/哺乳、肝腎功能差
  • 🏥 準備手術者(魚油/薑黃素抗凝血)


🔟 挑選六大心法

  1. ✅ 看有效性:有臨床研究,耐心吃2-3個月
  2. ⚖️ 重安全性:副作用低
  3. 🛡 選複方:補骨質、護軟骨、抗發炎 + 肌肉氣血
  4. 💧 比吸收率:小分子、液態、硫酸鹽型
  5. 💊 便利性:易吞劑型
  6. 🏢 查品牌信任:專利原料 + 第三方檢驗


💡 結論

  • 保健品是輔助,不取代均衡飲食、運動、作息
  • 目標:走得更久、更穩健
  • 🎯 行動自由 → 提早做好關節保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3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12|長照2.0全攻略:從申請到服務完整攻略

📌 長照2.0四樣寶貝(四包錢)

  1. 👩‍⚕️ 照顧與專業服務
  • 家中請居家服務生:洗澡、做飯、陪伴聊天
  • 專業康復老師到家:物理治療、復原指導
  • 主要是「人」的服務,照顧長輩生活起居與健康
  1. 🚗 交通接送
  • 身體不便長輩(失能4級以上)
  • 就醫或復原補助每月最高2,400元
  • 減輕上下公車、計程車的不便與花費
  1. 🏡 家庭安全改善
  • 改善家中環境、防跌倒:扶手、斜坡、輪椅通道
  • 購買輔助具:輪椅、拐杖等
  • 補助每三年最高4萬元
  1. 🛌 喘息服務
  • 給照顧者休息時間:專業照顧員到家或日間照顧中心
  • 補助一年最高4萬8千元
  • 照顧者可安心休息、外出或完成其他事務


💳 政府補助方式

  • 使用「儲值卡」概念:政府每月存入資金給長輩使用
  • 補助額度依失能等級不同:2級→10,020元,8級→36,180元
  • 部分負擔:一般家庭僅需付16%,中低收入戶更低甚至免付

📝 範例

  • 日託中心費用:840元/天
  • 第3級長輩儲值卡:15,460元/月
  • 去20天:總費16,800元→ 政府支付大部分,個人只付少部分


🔔 小叮嚀

  1. 📞 不要怕,先打電話!
  • 電話:1966,申請長照服務
  1. 🗣 說清楚家裡需求
  • 家裡困難、長輩不便,講越清楚越好
  1. 💆‍♀️ 照顧者也要休息
  • 喘息服務是權利,要善用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9r0wfx053c01skbm5q1swg/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9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11|喝水的學問,水才是最好的養生聖品

🌟 為什麼要喝水?

  • 🚰 水是「潤滑油+ 清道夫」
  • 🧠 大腦70% 是水,缺水會變笨、專注下降
  • 🦴 幫助代謝、消化、血液循環、保護關節


💡 喝水的好處(8大功效)

  1. 🧹 促進代謝排毒
  2. 🌡️ 調節體溫
  3. 🍽️ 幫助消化吸收
  4. 🦿 潤滑關節
  5. 🧠 保護大腦神經
  6. ✨ 維持皮膚彈性
  7. ❤️ 改善血液循環
  8. ⚖️ 控制體重


🧂 為什麼光喝水還不夠?

  • 缺乏礦物質(鈉、鉀、鎂、鈣) → 容易抽筋、心律不整、骨質疏鬆
  • 水是“車子”,礦物質是“鑰匙”


🕒 什麼時候喝水最有幫助?

  • 起床後:一杯水,喚醒腸胃、促進代謝。
  • 飯前30 分鐘:幫助消化,避免吃太多。
  • 下午疲倦時:補水比咖啡更能提神。
  • 運動前後:補充流失水分與電解質。
  • 睡前一小口:避免夜間脫水,但不要喝太多以免夜尿。



👴 長輩喝水困擾

  • ❌ 一喝就尿頻→ 不想喝
  • ✅ 解法:少量多次(一次半杯),慢慢補水
  • ⚠️ 腎臟有狀況→ 以白開水或純淨水為主,聽醫師建議


⏰ 如何養成喝水習慣?

  • 🍼水壺提醒法:500ml 水壺,一天喝4 次
  • ⏳時間打卡法:每2 小時一杯
  • 🔗習慣綁定法:刷牙後、上廁所後、工作前各一杯
  • 👀視覺提醒法:桌上放透明水壺
  • 📱 APP / 智慧水杯:科技助攻

✅ 總結

  • 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夠用、正確」才健康!
  • 少量多次,養成習慣,身體自然水噹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2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10|從孤單到智慧:AI如何成為銀髮族的貼心夥伴

🌟 AI對長輩的幫助

  • 🕰️生活便利:提醒吃藥、開燈、語音聊天
  • 🍚個人化照護:AI會記得長輩喜好,例如幫阿嬤煮軟一點的稀飯
  • 🩺健康監測:智慧手錶/血壓計自動記錄數據、異常時提醒甚至掛號
  • 🚑緊急救援:跌倒偵測、無回應時自動聯絡家人或救護車
  • 👫情感陪伴:模擬親人聲音、記得喜好、提醒帶傘、播放喜愛歌曲
  • 🎨學習成長:AI可當腦力教練,協助學畫畫、唱歌、學新知


📊 數據亮點

  • 全球AI醫療市場到2027年將達670億美元
  • 年平均成長率高達45.2%
  • 六成長輩願意用AI陪伴工具(前提是「有人味」)
  • 八成獨居長者用AI語音助理後覺得心情改善
  • 預測2025年超過兩位成長輩使用AI學習平台


🌈 未來場景想像

  • 🌅 智慧窗簾+AI音箱溫柔喚醒→ 阿嬤的晨間散步日常
  • 🌍 VR聚會→ 在「虛擬阿里山」看日出、跟日本朋友一起健康操
  • 🎤 AI MV → 幫阿嬤把年輕照片和現唱歌聲結合,開線上演唱會
  • 🀄 虛擬麻將局→ 老姊妹們跨國一起打牌聊天
  • 🥘 AI團圓飯→ 自動調整菜餚,讓長輩吃得健康又開心


🤖 長輩快速問答
👵「我70歲了,什麼都不會,AI能幫我什麼?」
➡️ AI助理回答:

  • 📻 播收音機
  • 💊 提醒吃藥、量血壓
  • 💬 聊天解悶
  • 📞 視頻孫子


💡 節目金句

  • 「AI不只是冰冷的科技,只要用對方法,它就能成為讓長輩生活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樂的溫暖夥伴。」
  • 「AI,就像一位隨時待命的超級保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0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9|免驚啦!免費健檢為爸媽預約下一個20年

🧪 一、主要檢查項目(依衛福部規劃)
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 免費成人健康檢查,一般會包含:
1. 基本檢查

  • 身高、體重、腰圍、BMI
  • 血壓、視力、聽力
  • 醫師理學檢查(心肺音、腹部觸診等)

2. 血液檢查

  • 血糖(糖尿病風險)
  • 血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
  • 肝功能(GPT、AST)
  • 腎功能(肌酸酐、尿素氮)

3. 尿液檢查

  • 蛋白尿(腎臟功能)
  • 潛血反應(泌尿道異常、腎結石等)

4. 其他檢測

  • 血色素(貧血)
  • 胸部X光(部分縣市提供)
  • 心電圖(部分縣市提供)
  • 功能性評估(握力、走路速度、營養狀態、憂鬱量表…視縣市加值項目而定)

5. 癌症篩檢(政府補助,依年齡性別)

  • 乳癌:45~69歲女性,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
  • 子宮頸癌:30歲以上女性,每年一次抹片檢查
  • 大腸癌:50~74歲,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測
  • 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者,每2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 肺癌(近年新納入高風險族群補助)

📋 二、如何申請 & 何時檢查

  1. 資格:
  • 65歲以上(原住民55歲以上)
  • 持健保卡即可,不須額外申請資格
  1. 次數:
  • 每年一次(健保有給付)
  1. 時間:
  • 全年皆可(醫院/衛生所會公告健檢日期,可直接預約)


🏥 三、去哪裡檢查

  • 區域醫院、基層醫院、衛生所:大多數都可受理成人健康檢查
  • 合約健檢醫療院所:可上「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健檢合作院所
  • 👉 連結: 國民健康署成人健檢院所查詢


📑 四、檢查後如何索取報告

  • 領取方式:
  • 1~4週左右可至醫院/衛生所領取報告,或請醫師在回診時解釋
  • 部分院所提供 健保快易通APP 查詢(需健保卡+讀卡機/手機驗證)
  • 內容:
  • 各項檢查數值、醫師建議
  • 若發現異常,會標註「需進一步檢查」

🩺 五、若檢查出異常或病症,後續怎麼辦?

  1. 輕度異常(如血糖偏高、血壓偏高)
  • 醫師會給生活調整建議
  • 建議到家庭醫師/家醫科持續追蹤
  1. 明顯異常(如大腸糞便潛血陽性、胸腔X光異常)
  • 會轉介至專科(胃腸肝膽科、胸腔科、心臟內科等)做進一步檢查
  • 部分檢查(如大腸鏡)健保給付,若為高風險個案,醫師會安排
  1. 確診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
  • 直接納入健保給付的慢性病管理
  • 定期領藥、健保門診治療
  1. 需要長期照護或功能退化
  • 可申請「長照2.0」服務(例如居家照護、日間照顧、交通接送)
  • 撥打 1966長照服務專線


🎯 六、重點小抄(給長輩的簡單版本)

  • 去哪裡檢查?
  • → 區域醫院、衛生所都有,全年可做,健保免費。
  • 要帶什麼?
  • → 健保卡、身份證。空腹8小時。
  • 會檢查什麼?
  • → 血壓、抽血、尿液、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癌症篩檢。
  • 報告怎麼拿?
  • → 2~4週,去醫院領,或用健保快易通APP查。
  • 檢查有問題怎麼辦?
  • → 家醫科追蹤 → 專科進一步檢查 → 若需要長照,打1966。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1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8|爸,是我啦 !!! 終結詐騙全攻略

📌 常見詐騙手法

  • 釣魚簡訊:「包裹已到、點擊確認」、「餘額不足」
  • 假投資群:老師報明牌、假對帳單、先小賺後大虧
  • AI 聲音詐騙:偽造子女聲音,編造「急需用錢」劇情


📊 官方數據

  • 全台一年詐騙金額:88 億元
  • 假投資詐騙佔一半(50 億元以上)
  • 年輕人受騙最多(人數),但長輩財損最高(金額)


💡 為什麼長輩容易受騙?

  • 不想麻煩子女→ 遇事先自己處理
  • 對權威信任→ 聽到「警察」、「法院」容易慌
  • 孤單需要關懷→ 詐騙集團扮演「貼心陪伴」
  • 心太軟,難以拒絕對方請求


🛡️ 子女可以怎麼幫?

  1. 溫和教育:分享新聞案例,而不是直接指責
  2. 標語:「我先問我兒子/女兒」 → 爭取時間
  3. 家庭密碼:只有家人知道的小問題,驗證真偽
  4. 科技防護:安裝來電辨識App、設定銀行提醒
  5. 心理支持:若受騙,先安慰再協助,不要責怪


📞 必記號碼

  • 110:緊急狀況報警
  • 165:反詐騙諮詢專線
  • 1950:消費爭議專線


✅ 可以用簡單的卡片圖表/ 海報形式:

  1. 詐騙三大手法圖示
  • 📩 簡訊→ 信封圖案
  • 📱 投資群組→ LINE 對話框
  • 🎙️ AI 聲音→ 麥克風
  1. 長輩心理弱點圖解
  • 💔 不想麻煩→ 孤單的老人背影
  • 🛐 信任權威→ 法院/警徽圖示
  • 🤝 渴望陪伴→ 手拉手圖示
  1. 子女防詐陪伴五招圖卡
  • 📰 分享新聞
  • 🗣️ 記口頭禪
  • 🔑 設暗號
  • 📲 用App
  • ❤️ 多陪伴
  1. 三大重要號碼圖標
  • 🚓 110
  • 🛡️ 165
  • ⚖️ 1950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9r0wfx053c01skbm5q1swg/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9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7|木瓜不是拿來豐胸的嗎?怎麼變成阿嬤的腳痠救星了?

🔍主要故事線

  • 👵阿嬤的偏方:腳痠沒力→ 吃木瓜
  • 📜源頭追溯:《本草綱目》的「木瓜」= 中藥「宣傳木瓜」,不是水果「番木瓜」
  • 😂世紀烏龍:藥用木瓜vs 水果木瓜→ 傳錯了幾百年

🧪科學檢驗

  • 📊研究證據:
  • 印尼小型研究→ 木瓜葉萃取物對關節炎患者有改善(但樣本少、無嚴格雙盲)
  • 沒有直接針對「腳痠」的大規模臨床試驗
  • ⚠結論:只能說「有潛力」,不是確定有效

🍃水果木瓜的三大法寶

  1. 🥩木瓜蛋白酶→ 抗炎,減緩組織腫脹
  2. 🍊抗氧化物(維C、維E、β-胡蘿蔔素)→ 清除自由基
  3. 🥔鉀元素→ 幫助肌肉和神經正常運作,避免抽筋

⚠注意事項

  • 🟠吃太多會變成黃→ 胡蘿蔔素血症(無害,停吃可恢復)
  • 🚽腸胃抗議→ 過量可能腹瀉
  • 🏥長期或異常痠痛→ 要看醫生,不要只靠木瓜

💡生活建議

  • 適合運動後、肌肉疲勞時當營養補充
  • 吃法建議:熟木瓜、果汁、優格沙拉
  • 記得「適量」才是王道

📌金句總結
木瓜不是仙丹,但可以當最佳配角,幫助身體維持好狀態。
科學讓民間智慧更有溫度,也更精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0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6|美軍睡眠法,讓你的大腦強制關機

📊 失眠現狀與重要性

  • 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失眠(資料來源: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23年調查)
  • 失眠是現代文明病,不只是個人問題。

🔍 常見6種失眠類型快速檢測

  1. 入睡困難型:躺床30分鐘以上難入睡,腦袋像跑馬燈。
  2. 淺眠易醒型:「聲音偵測器」,一點聲音就醒來難再入睡。
  3. 早醒型:鬧鐘設7點,5點自動醒,下午精神耗盡。
  4. 睡眠品質差型:「睡了個寂寞」,睡足卻更累,深層睡眠不足。
  5. 焦慮壓力型:白天壓力打包帶上床,交感神經過度活躍。
  6. 生理性失眠型:與更年期、尿頻、慢性疼痛等身體狀況有關。

🎯 多數人為混合型失眠,常合併兩至三種類型。

⚙️ 解法主打:美軍快速入睡法(2分鐘入睡法)

  • 來自1981年出版書籍,美國海軍飛行學校開發。
  • 經6週練習,成功率高達96%。

🧘 五大入睡步驟

  1. 放鬆臉部肌肉:額頭、嘴角、舌頭、臉頰像奶油融化。
  2. 放鬆肩膀與手臂:想像沉重物滑落,整隻手變成煮熟麵條。
  3. 放鬆胸腔與呼吸:深呼吸→ 吐氣→ 把緊張排出體外。
  4. 放鬆下半身:從臀部、大腿、小腿、腳趾,一節節沉入溫泉。
  5. 清空大腦畫面:想像漂在寧靜湖面,若分心就默念「不要想…」十秒。


☕ 補充提醒

  • 不要強迫入睡,練習「放鬆」比「強迫睡著」更重要。
  • 睡眠是種可以被練習的技能,不是壓力任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8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5|阿公阿嬤上大學去!55+的熱血校園生活

🎓 老年大學是什麼?

  • 教育部自2008年(民國97年)起推動的全國性項目
  • 與近百所大專院校合作,為55歲以上的國民提供再學習機會
  • 沒有學分壓力、無考試,鼓勵「快樂學習,樂而忘齡」

🏫 老年學習的規模與門檻

  • 全台已有超過300所高齡學習中心+近百所老年大學
  • 服務人數突破1,000萬人次
  • 報名門檻親民:年滿55歲、身體健康、能自理即可
  • 優先錄取首次參加的新生,鼓勵更多人參與

💰 費用與補助

  • 每學期學費約3,000~5,000元,比健身房還划算
  • 有教育部補助,低收、中低收與身心障礙者還可申請減免或全免

📚 課程超豐富

  • 靜態:書法、藝術賞、生命故事書寫、禪繞畫
  • 動態:體適能、獨木舟、高爾夫、果雕、保養品DIY
  • 特別課程:賽局課程、教爺奶玩3C、手路菜App 製作

🔁 跨世代共學超有感

  • 開設「代間學習」課程,大學生與長輩一起上課
  • 學生教長輩科技、長輩教學生廚藝,互相學習、互相鼓勵
  • 成為彼此的學習夥伴與生活亮點

💖 真實學員故事

  • 有學員因家人過世陷入憂鬱,透過高齡大學重拾熱情,甚至當上助教
  • 80歲阿公:「本來只是來打發時間,結果天天行程滿滿,生活從黑白變成4K 彩色」

🌟 樂齡學習的價值與影響

  • 重建生活重心、提升自信與生活品質
  • 減少孤單,促進心理與身體健康
  • 與家人、孫子女的對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7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4|我沒說出口的願望:希望你多回來看看我

👨‍👩‍👧‍👦 子女角度:如何回家不只是任務,而是習慣?
打破「太忙」的防禦機制
忙碌不是理由,是逃避愧疚的藉口。試著釋放壓力,安排固定時間回家。

建立規律的陪伴儀式
每週固定打一通電話(10分鐘即可減少長輩孤單感)
每月「家庭午餐日」:圈在爸媽月曆上的那一天,是他們整月的期待。

用日常創造情感連結
分享生活小事(如:午餐照+ 撒嬌語氣)
讓爸媽感受到「你心裡還有這個家」

👴 長輩角度:如何溫柔傳遞「我想你了」?
具體邀請法,而不是客氣推辭
❌「有空回來吃飯」
✅「下週日我煮三杯雞,回來吃飯好嗎?」

懷舊式喚回感情溫度
分享兒時照片、共同記憶,引發笑聲與情感靠近。

直接表達想念,讓孩子知道他們很重要
「想聽你聲音,就打來了。」簡單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

📖 小故事穿插(有溫度的橋段)

  • 媽媽嘴上說不用回來,但早早準備了孩子愛吃的菜。
  • 孫子留的冰箱便條紙,阿公珍藏了三年,是他心中最穩定的「定心錨」。


🧠 心理學與研究支持

  • 「情感連結」能有效降低長輩憂鬱風險,提高生活滿意度。
  • 「非一致性溝通」與「懷舊治療」皆為心理學中重要的情緒處理方式。
  • 「期待效應」讓家中日曆上的紅圈變成希望的來源。


🎧 結尾行動呼籲

  • 記得訂閱、五星評價、分享給關心長輩的朋友。
  • 有想分享的故事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9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3|肌肉竟然是吃糖高手?日本研究破解長壽長輩飯後血糖密碼

🏃‍♀️飯後「動一動」,血糖更穩定
吃完飯後,建議走路15~20分鐘,幫助肌肉「吃糖」。
運動就像天然的「血糖搬運工」,能讓肌肉將血液中的糖轉成能量使用。

💪肌肉= 血糖的「大倉庫」
肌肉流失(肌肉減少症)會導致血糖沒地方去,血糖值上升,胰島素負擔加重。
對中高齡族群來說,養肌肉比少吃糖更關鍵!

🪑推薦運動:安全版椅子深蹲
椅子輔助深蹲,比散步更有效降低飯後血糖。
每組8-10下,做15組,中間休息2~3分鐘,搭配穩固的椅子進行,安全簡單。

💧喝水也能幫助控制血糖
餐前喝500ml水,有助於延緩飯後血糖上升速度。
一天約喝2000ml水,分次小口喝最理想。

⏰養成喝水習慣小技巧
設定鬧鐘,每半小時提醒喝水3口,1週就能建立習慣。
⚠️ 有腎臟或心臟疾病者,喝水量需依醫囑!

💖心態調整比什麼都重要
糖尿病不是懲罰,而是身體送來的「重新開始」邀請函。
微小改變如:吃飯順序、睡眠、情緒調節,都能慢慢拉回血糖平衡。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9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1|不是糖的錯:你誤會糖尿病太久了

血糖大暴走不是吃太甜,是你體內的「總管」開始偷懶了? !糖尿病,其實是一場來自身體的溫柔抗議,一場你與身體的誤會,我們今天一次說開!


🧠 觀念
糖尿病≠ 吃太多醣
其實是胰島素這顆「血糖總管」累了、失靈了
身體正在「溫柔地求救」,不是在懲罰你

🚨 初期症狀常被忽略(糖尿病前期)
容易疲倦
嘴巴乾
夜尿頻繁
常被誤認為「只是老了」

💬 暖心金句整理
「糖尿病不是糖犯的錯,是身體在溫柔地向你求救」
「糖尿病不是絕症,而是身體給你的一次『重啟』邀請」

🧩 認識第二型糖尿病
多數熟齡糖友為「第二型糖尿病」
原因是胰島素抵抗: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指令「左耳進右耳出」
胰島素還在,只是無效、被無視

🏠 比喻係說明(超生活化)
胰島素= 管家,負責把糖分分進肝臟(冰箱)與肌肉(房間)
隨著年齡、活動變少,冰箱滿了、房間拆了→ 糖無處可去,只能「在客廳亂跑」
管家累壞,導致血糖混亂、糖尿病報到

💪 可以怎麼做?
從三個方向幫助身體「重新整理家裡」:
多活動:重建「房間」讓糖有去處
吃聰明:幫管家減輕負擔,少堆冰箱
好好睡:讓管家休息,維持工作效率


💌 聯絡與邀稿
如果你有故事想分享,或是想和我們合作,
歡迎來信到我們的信箱,一起為《澤澤時光》添上一點溫度,
也讓節目的內容更有厚度。
📮 E-mail:zezetime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7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EP02|美食不忌口,血糖也乖乖聽話

🍽 控製糖吃飯三步驟
改變進食順序,讓血糖穩定不上衝!

  1. 第一步|先吃蔬菜:
  2. 地瓜葉、花椰菜等高纖維蔬菜,先幫腸胃鋪一層「血糖減速帶」。
  3. 第二步|再吃蛋白質:
  4. 像豆腐、蒸魚、鹵雞腿,提供飽足感、穩定血糖上升速度。
  5. 第三步|最後吃澱粉:
  6. 飯、麵留到最後吃,血糖不會一下子飆高。

🧠 小口訣幫你記:
「菜先吃,肉跟上,飯飯最後慢慢嚐!」
🫒 橄欖油是穩糖神隊友!

  • 初榨橄欖油富含好油脂+ 抗氧化物,就像血糖的溫柔剎車。
  • 義大利、西班牙地中海飲食中大量使用,反而血糖問題較少。
  • 小技巧:晚餐燙青菜後淋點橄欖油,簡單又健康!

🍠 澱粉不是壞人,重點在「怎麼吃」!

  • 抗性澱粉是幫助穩血糖的好澱粉,能延緩糖吸收、養好菌。

📌 常見抗性澱粉來源:

  • 放涼的飯糰
  • 冷地瓜或馬鈴薯
  • 青香蕉
  • 豆類(如綠扁豆)

📣 金句提醒:冷掉的飯菜不是沒人愛,是我們血糖的最愛!
🔜 預告下集
為什麼穩定血糖要有肌肉?
原來肌肉是「吃血糖的大食怪」!讓我們下集一起來了解吧!

💌 聯絡與邀稿
如果你有故事想分享,
或是想和我們合作,
歡迎來信到我們的信箱,一起為《澤澤時光》添上一點溫度,
也讓節目的內容更有厚度。
📮 E-mail:zezetime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澤澤第一聲,說給懂生活的你聽

哈囉,你好~
歡迎收聽《澤澤時光》。
這是一個專為 50歲以上熟齡朋友 打造的 Podcast 頻道。

🎙️ 為什麼是 Podcast?
你還記得嗎?從前我們的父母,甚至是我們自己,
每天早上開收音機、晚上聽廣播——
那不只是習慣,更是一種安心的陪伴。
現在的 Podcast,就像是新一代的廣播,
不論你在做家事、運動、還是通勤途中,
都能隨時打開《澤澤時光》,
讓聲音成為你生活中的小小幸運。

📅 每日主題簡介
在這裡,我們每天聊一點不同的主題,讓生活更有滋味:

  • 健康與養生:從內到外照顧自己
  • 社會參與與志願服務:分享你我還能為世界做的事
  • 學習與成長:因為活到老,學不完的樂趣才正精彩
  • 旅行與休閒:規劃放鬆時光,讓心情也去旅行
  • 家庭與人際關係:聊聊那些柔軟又不簡單的情感
  • 家庭安全與防護:學會保護自己,也照顧所愛的人



👩‍💼 主持人自我介紹
我是澤澤。
過去我是廣告公司的上班族,在職場裡摸爬滾打多年。
直到父母年邁,我才慢慢意識到:
「溫暖的陪伴,是這個世代最需要的禮物。」
現在的我,希望不只是照顧自己父母,
也能用這個節目,為更多熟齡朋友帶來陪伴與共鳴。

🗞️ 節目宗旨
我們會一起關心熟齡族的生活、健康與新時代的大小事,
用溫柔不吵的節奏,慢慢說,像老朋友一樣閒聊。
讓聲音陪你一起慢慢活著,過更自在的人生。
💌 聯絡與邀稿
如果你有故事想分享,
或是想和我們合作,
歡迎來信到我們的信箱,一起為《澤澤時光》添上一點溫度,
也讓節目的內容更有厚度。

📮 E-mail:zezetime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 minutes

澤澤時光 Zé Zé Time

關於《澤澤時光》

每一段人生的黃金時光,都值得被傾聽、被分享。這是一個獻給熟齡朋友的溫暖Podcast頻道,從健康保健、生活小智慧、心理層面、家中大小事、還有您的故事,到出門散步的好去處,我們不說大道理,只想一起把日子過得有意思。

我是澤澤,用溫柔的文字陪你說說話,也邀請AI澤澤的聲音,一起在耳邊輕輕陪伴。
這是一段屬於熟齡世代與智慧科技共舞的溫暖時光,一起走進未來,活出自在與優雅。

👉 你可以一邊泡茶,一邊聽節目
👉 或在散步、收拾、做家事時聽,讓澤澤成為你的朋友


想跟我們合作,或有故事想分享?
歡迎來信到我們的信箱,一起為《澤澤時光》添上一點溫度與故事的厚度。
無論是品牌合作、節目邀約,還是你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我們都很期待聽你說。

✉️ 聯絡信箱:zezetime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