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News
Sports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ee/ca/df/eecadfb2-ba86-5004-fe96-e0c9c889c71a/mza_12954252690294833978.jpeg/600x600bb.jpg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吳翠雯
16 episodes
1 day ago
這是一個陪伴您一起跟隨圖滇悲桑格西學習佛法的廣播節目,節目的內容取材自圖滇悲桑格西講的課程,由吳翠雯口述整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is the property of 吳翠雯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這是一個陪伴您一起跟隨圖滇悲桑格西學習佛法的廣播節目,節目的內容取材自圖滇悲桑格西講的課程,由吳翠雯口述整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pisodes (16/16)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16 《略論止》第十六集:問答精華三:動機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2:25 主題一:動機的重要性 05:05 1-動機決定行為的性質 06:34 2-動機是累積福德的關鍵 07:34 3-動機影響內心轉變與實修深度 09:32 4-決動機定你是否會匱乏善知識 11:20 5-動機影響利他的效果 12:28 主題二:動機的調整方法 14:36 1-每日與每次法行的基本調整 16:40 2-善用「所為等四法」修正動機 18:28 3-建立「不退轉的心力」 19:42 4-何時調整動機 21:15 5-來自邦朗仁波切的啟發 23:48 主題三:當動機不清淨時,該怎麼辦? 27:37 本集重點整理 30:15 悲桑老師的一段錄音 《略論止》最終回。本集聚焦在「問答精華」的第三個主題:動機。 悲桑老師多次提醒:修行若沒有正確的動機,即使學再多經論,也可能偏離學佛的真正目的。 📌 本集重點 1️⃣動機的重要性 2️⃣動機的調整方法 3️⃣當動機不清淨時,我們該怎麼辦? 🧘 您將聽到 • 為何「動機」是所有修行的地基 • 檢視與調整動機的實用方法 • 來自邦朗仁波切的啟發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1️⃣你知道有人在等你嗎?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2️⃣若不成佛,大家都會吃虧 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3️⃣如何讓自己的動機乾淨?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36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15 《略論止》第十五集:問答精華二:實修道次第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2:23 重點一:面對浩瀚佛法,如何建立學習架構 05:07 重點二:什麼是道次第 08:06 重點三:為什麼我們需要學習經論 11:42 重點四:實修跟學習,要怎麼兼顧 17:03 本集重點整理 本集進入「問答精華」的第二個主題——實修道次第。 悲桑老師透過多堂課的提問與開示,帶領我們思考:如何把浩瀚的佛法化為清晰的學習藍圖,並真正落實到日常修行中。 📌 本集重點 1️⃣ 建立學習架構 2️⃣ 認識道次第 3️⃣ 經論的重要 4️⃣ 學習與實修兼顧 🧘 您將聽到 • 為何道次第是學佛的首要藍圖 • 什麼是「從凡夫到佛果」的完整修行路線 • 經論學習如何轉化為實修的力量 • 如何在忙碌生活中兼顧學習與實修 • 老師分享的「反問與祈求」方法,啟動自我校正系統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1️⃣《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https://www.geshetp.com/speech/main/m… 2️⃣《2008道次第概說》https://www.geshetp.com/speech/main/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9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14 《略論止》第十四集:問答精華一:依師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2:29 重點一:依師軌理,只能跟想實修的人談 04:44 重點二:依師,是為了修心,而非經營人際關係 06:35 重點三:真正的依師實修 11:45 重點四:上師的條件 14:54 反問自己:為何不依師 16:57 本集重點整理 「依止善知識,是整個修道的根本。」 本集進入「問答精華」系列的第一主題——依師軌理。 📌 本集重點 1️⃣ 依師只談給願意實修的人 2️⃣ 依師是為了修心,不是經營人際關係 3️⃣ 真正的依師實修 4️⃣ 上師的條件 🧘 您將聽到 • 為何依師是修道的根本,而非對師長的盲目崇拜 • 依師實修如何培養不因過失而動搖的信心 • 尋找師長的基本條件與避免誤解的關鍵 • 老師的提問:「在問為何要依師前,先問自己為何不依師」——如何挖掘內心真正的理由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2008依師軌理》https://www.geshetp.com/speech/main/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0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13 《略論止》第十三集:修止的基礎總整理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1:47 重點一:修止的基本概念總整理 08:22 重點二:從這門課得到的其他養分 21:16 本集重點整理 這一集是《略論止》「修止本身」的最終篇。 無論你已經開始嘗試修止,或仍在觀望思考,都能在這集找到實用的提醒與完整的學習輪廓。 📌 本集重點 1️⃣ 四個核心問題回顧 • 什麼是「止」 • 方法與過程 • 主要障礙 • 修止成果 2️⃣ 課程的其他養分 • 修心的本質:調伏自心,奪回心的主權。 • 善用緣起:認識因緣,讓修行更務實。 • 正知正念:從座上到日常,養成持續覺察的習慣。 • 面對困難的調整法:保持鬆緊適中,靈活應對起伏。 • 歡喜與精進:真正的精進來自由衷的喜悅。 • 依據經論:修行必須建立在具量經論與正確次第上,避免偏差。 🧘 您將聽到 • 「止」的完整定義與修習要領 • 三階段的修止方法與重質不重量的原則 • 老師對修心、緣起、正知正念的深度提醒 • 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平衡並維持學法的歡喜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來生最好的去處》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g5D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3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12 《略論止》第十二集:修止的障礙之二:掉舉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3:07 重點一:認識什麼是掉舉 06:52 重點二:了解掉舉是如何產生的 10:51 重點三:學習如何對治掉舉 18:57 本集重點整理 當心安住於所緣後,另一個大魔王──掉舉──往往悄悄現身。 它是屬於「貪」的散亂:心被可愛對境吸引,向外流散,妨礙修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認識掉舉:依《集論》解析其所緣、行相與作用。掉舉雖是一種散亂,但散亂不一定是掉舉;它有粗細之分,且比沉沒更易察覺。 2️⃣ 了解成因:除與沉沒共通的四因(不護根門、飲食不節、夜間不精勤、不住正知)外,還有特有原因,如厭離心薄弱、對所緣過於緊攝、缺乏精進習慣等。 3️⃣ 對治方法: • 及早察覺──以正知巡檢:心是否被外境牽走? • 思惟厭離──觀修無常、輪迴過患,或觀察分心對境的缺點,使心自然收攝。 • 平日培養──經常思惟死亡無常,守護根門,節制飲食與睡眠,讓心更成熟穩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集論》對掉舉的定義與「可愛相」的涵義 • 為何「散亂不一定都是掉舉」 • 厭離心不足、對所緣過於緊攝如何導致掉舉 • 如何運用死亡無常與輪迴過患的觀修來對治 • 輕微掉舉與嚴重掉舉的不同處理方式 • 為何日常生活中也要持續練習這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1️⃣思惟死亡無常 https://www.geshetp.com/pureland-deta… 2️⃣第18課- 【苦諦】前後世與死亡無常,是重要基礎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3️⃣第20課- 【苦諦】壞苦(二) 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3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11 《略論止》第十一集:修止的障礙之一:沉沒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3:46 重點一:認識什麼是沉沒 08:11 重點二:了解沉沒是如何產生的 14:23 重點三:學習如何對治沉沒 25:45 本集重點整理 心已安住在所緣上,卻愈坐愈「不清楚、沒精神」? 本集聚焦破解三摩地的大魔王之一「沉沒」:它是什麼、怎麼來、如何當下對治與源頭預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認識沉沒:心雖仍住於所緣,但執持力轉弱、明分下降;非昏沉,且分粗分/細分。 2️⃣沉沒怎麼生:與掉舉共因(不護根門、飲食無度、睡眠失節、缺少正知)+沉沒特因(過度鬆緩、偏安住不重觀擇、心境昏暗、睡多、不喜歡安住)。 3️⃣對治路線:先及時察覺→再提起心力(思惟可喜的所緣)→並調整作息與習慣,雙軌並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心執所緣,執持力緩,不能明見緊執所緣」是什麼意思? • 為什麼說「沉沒不是昏沉」?兩者有何關鍵區別? • 「不護根門」對修行有什麼影響?老師的趣味實例分享 • 除了愛睡覺,還有哪四個「沉沒特有」的生起原因? • 如何在修行時像個「偵察員」,及早察覺沉沒? • 當沉沒發生,如何運用「思惟喜愛的對境」來讓心提起精神? • 《聲聞地》提出的七種對治方法,哪些是初學者也能運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30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10 《略論止》第十集:修止的時間管理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2:10 重點一:安住時間的拿捏 08:04 重點二:先調整,再繼續 11:13 重點三:喜歡,很重要 18:21 本集重點整理 心已能安住於所緣後,「要坐多久才剛好」? 本集把時間長短從「追求久坐」拉回「品質優先」:以正念與正知動態調整座上節奏,先保成果,再求延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安住時間的拿捏 • 沒有固定時長標準;依「是否堪能」決定: 易散亂/忘失、難辨沉掉 → 時短; 忘念少且能迅速覺察沉掉 → 可略延。 • 寧可短而準,在沉沒出現前先調整,再續住。 2️⃣ 先調整,再繼續 • 別硬撐到昏沉或掉舉;處理身心狀態→再回座,比勉強久坐更有益。 3️⃣ 喜歡,是精進的引擎 • 真正的精進=帶著歡喜去做;先思惟法行利益、調整動機,讓心願意、做得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為何經論沒有給「統一的數字」,只給「堪能的原則」。 • 實作口訣:品質優先、自然增長時長。 • 以歡喜支撐持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1️⃣ 精進的要訣 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2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9《略論止》第九集:正念正知的實修與調整方法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2:25 重點一:如何觀察自己的心 09:02 重點二:正知如何觀察與提醒 15:38 本集重點整理 守住正念、啟動正知,才能把心安安穩穩地「住」在所緣上。 本集聚焦兩件事:如何觀察自己的心,以及正知在實修中的操作與頻率,把前兩集的觀念落地成可操作的步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如何觀察自己的心 • 讀論+實修雙軌:用經論立準繩,用實修做驗證。 • 平時養成正知習慣:隨時看自己的身口意與動機。 • 鬆緊無一體適用標準:依自相續動態微調。 • 初學也要「自己看著辦」:以原則為指南,憑當下反應調整力道。 2️⃣ 正知的操作與頻率 • 觀察≠分心:在不離所緣中微觀「心是否仍在所緣上、是否清明有力」。 • 核心口訣:起修前,先下強力指令——「失念立即知」,如同預設鬧鐘。 • 觀察頻率:過疏易漏失沉掉,過密擾動難住;適中巡檢最關鍵。 • 正念配合:「時不時憶念所緣仍在眼前」,以續航方式維持清明與不忘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你自己看自己就知道了」如何落實成具體四步驟。 • 如何培養正確觀察的手感。 • 兩個實用比喻:睡前設鬧鐘與到點必起身——如何透過正知,建立內在預警系統。 • 與第七、八集串連:守護正念 → 拿捏鬆緊 → 以正知巡檢校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0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8 《略論止》第八集:鬆緊適中的拿捏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2:12 重點一:為何不能太放鬆 05:05 重點二:可能落入的陷阱 09:20 重點三:鬆緊適中的修法原則 13:50 本集重點整理 修止時,心要用多大的力道安住在所緣上? 本集從操作面切入,說清楚正念與正知如何拿捏力道,避免為了好安住而走向細分沉沒,或為了提策過度而掉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為什麼不能太放鬆:鬆散的安住容易走向「朝向忘失」,無法生起具力明分。 2️⃣ 常見陷阱:所謂「善緩即是善修」易落入細分沉沒而不自知。 3️⃣ 鬆緊適中的原則: • 太緊 → 掉舉增強,難生住分; • 太鬆 → 沉沒增強,無具力明分; • 關鍵在於正知覺察、即時調整,站穩離沉掉二邊的中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正念」是繫心於所緣的核心;「正知」是觀照力道與狀態的內在警察。 • 為何初學者最要避免:把「有過失的三摩地」誤當正確三摩地。 • 依自身狀態調整的實作口訣:心浮動→放鬆一點;心呆滯→提振精神。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6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7 《略論止》第七集:修止的主要方法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4:07 重點一:修止最主要的方法 07:13 重點二:認識正念 11:43 本集重點整理 修止怎麼做,才能讓心真正「住」在所緣上? 本集進入《略論止》實修核心:以正念與正知調伏如象之心,先立方法與操作原理,再逐步展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修止的主要方法——以正念繫心於所緣、以正知察看離散;守護正念是整個三摩地最核心的修法。 2️⃣ 認識正念——依《集論》三要素:熟悉之事、 不忘、 不散;如何讓已現起的所緣「續住不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心=野象、所緣=柱、正念=繫繩、正知=鉤——反覆調伏,使心聽命。 • 修止並不神祕,根本在於「守護正念」。 • 正念的實作口訣:所緣已現起時,不再重觀析義,而是維持安住所緣的狀態。 • 正念與持戒:嚴謹持戒會同時訓練正念、正知,是修定的最佳基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1️⃣ 第21課【修止正行】心如何住(二)正念正知(下)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2️⃣正念正知的重要與運用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4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6 《略論止》第六集:三摩地的標準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1:27 重點一:什麼是真正的三摩地 05:05 重點二:為何必須認識三摩地的標準 14:46 本集重點整理 真正的三摩地(定)長什麼樣? 本集帶你掌握「正確的三摩地」必備的兩大品質,先立標準、再談方法,避免走上錯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什麼是真正的三摩地 • 兩個缺一不可的條件:具力明分(心清明有力、有精神)+ 住分(專注安住所緣、不散亂)。 2️⃣ 為什麼要先認識標準 • 有了標準,才有清楚的校準依據,也才能提早發現、避免偏誤。 • 由此可見依止具量經論的重要性。 • 口訣以「能幫助通達經論」為準;違背經論者不應採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宗大師對「兩大標準」的精確界定,及他宗提出的「澄淨」「安樂」是否應納入的辯析。 • 沉沒與掉舉(含粗分/細分)是修止的主要障礙,必須清楚辨識並避免常見誤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補充資料 1️⃣ 「修定者投生色界與無色界的歷程」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C…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8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5《略論止》第五集:修止的所緣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1:16 重點一:為什麼要以佛像作為修止的所緣 05:11 重點二:如何以佛像做為修止所緣 18:56 本集重點整理 修止的所緣有許多種,但宗大師特別建議我們選擇「佛身像」。 因為它不僅能幫助成辦奢摩他,還能帶來累積福德、增長信心、臨終憶佛、奠基密乘等多重利益。 本集將帶您深入了解——為什麼要以佛像為所緣,以及實際操作的方法與要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為什麼要以佛像為所緣 • 累積無量福德 • 提高淨罪集資的效果 • 臨終能憶佛,來世不墮惡趣 • 為修密法奠定基礎 2️⃣ 如何以佛像為所緣修止 • 修止是靠「意識」不是眼識 • 不需急著觀得清楚,即使只建立粗略的佛身亦可開始 • 初學重點是安住於已顯現的所緣,逐步培養穩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以佛身像為所緣的好處 • 所緣建立的分段操作方法與常見錯誤。 • 老師提醒:一定要實際去「做」,才真正懂得什麼是安住於所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D-eeR9YWuSY1rWpvNcWMY-kQ_izw/view 🌿相關補充文章 1️⃣ 為何臨終憶念佛,來世不會投生惡趣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UiqgOkNHhjlNvV4k2O-pUGdYgh_tOsNO/view 2️⃣為何憶念佛,可以累積極大福德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8JxIDGwqEgiBj4mXytix8EMaH3FaTxVu/vie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2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4《略論止》第四集:修止的好處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1:17 重點一:修止的重點與經論根據 05:37 重點二:思惟修止的好處 17:21 本集重點整理 修止的第一個障礙是「懈怠」,對治它的方法是「精進」。 而要生起精進,必須先認識修止的功德,生起信心,從而產生強烈而持久的希求心。 本集將帶您理解修止的核心架構,以及五大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修止的重點與經論依據 • 八斷行對治五過失——修止的核心方法 • 依據《辨中邊論》《聲聞地》等經論建立完整的修法脈絡 2️⃣ 修止的五大好處 • 今生即可得身心喜樂 • 獲得輕安,心能隨意安住或運用 • 不造惡業,修善力強 • 得神通與預知能力的基礎 • 與毗婆舍那結合,斷除輪迴根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宗大師與歷代祖師對修止的完整傳承脈絡。 • 為什麼修行不能靠模糊直覺,而要依具量經論。 • 如何透過思惟功德,引發內心歡喜,克服懈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D-eeR9YWuSY1rWpvNcWMY-kQ_izw/view 🌿相關補充文章 1️⃣ 別只看難處,要看好處 https://www.geshetp.com/pureland-detail/check-able-007/ 2️⃣ 精進的要訣 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how_to_learn-022/ 3️⃣ 第7課-佛存在嗎(二)智功德-上 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Buddha-007/ 4️⃣ 第8課-佛存在嗎(三)智功德-下 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Buddha-00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3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3《略論止》第三集:修止的準備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1:20 重點一:為什麼要做準備 05:53 重點二:修止要做哪些準備 18:30 本集重點整理 真正的成果來自於因緣條件的齊備。 本集帶您認識修止前的「準備工作」:六項資糧與修止加行, 理解「準備」的重要性,以及佛法中「緣起」的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為什麼要做準備——修止也必須依靠正確因緣,才能成辦。 2️⃣ 修止要做哪些準備 • 六項順緣條件:住適宜處、少欲、知足、離諸雜務、清淨持戒、斷除貪等分別。 • 修止加行:實修整個道次第,從下士道、中士道到菩提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為什麼佛法強調「順緣」而不是單靠逆境磨鍊。 • 六項修止資糧的實際意義與生活對照。 • 清淨持戒與斷除貪欲,為什麼是修止能否成功的關鍵。 • 下士、中士道到菩提心的實修,是修止必備的基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 1️⃣ 加行六法概說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2️⃣ 因與緣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3️⃣ 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4️⃣ 宗教都是約束,信什麼教不都一樣?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5️⃣ 煩惱產生的因,大部分都是因為貪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6️⃣ 第21課-【苦諦】壞苦(三)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2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 2《略論止》第二集:什麼是修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1:11 重點一:什麼是修 02:25 重點二:為什麼要修 04:20 重點三:修的方法 20:11 附說:修止的地位與重要性 23:24 本集重點整理 本集帶你探討佛法實修的核心——什麼是修。 從觀念、理由到方法,深入理解如何透過修行拿回內心的主控權,擺脫煩惱的操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重點 1️⃣ 什麼是修——調伏自心、養成正確習慣的方法。 2️⃣ 為什麼要修——因為我們不想再受苦,要擺脫煩惱的控制。 3️⃣ 修的方法——觀察修與止住修的概念、步驟與結合運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將聽到 • 觀察修的正確定義與常見誤解。 • 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早就在「修」,只是方向錯了。 • 如何用觀察修培養慈心等正向力量。 • 止住修的步驟與初學者的練習方法。 • 奢摩他在修道歷程中的地位與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延伸學習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相關補充文章 1️⃣ 什麼是「實修」?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2️⃣ 觀察修與洗腦的差別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3️⃣ 第7課-止觀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4️⃣ 從略修進入觀察修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5️⃣ 用觀察修對治壞習慣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5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EP.1《略論止》第一集.起點
🌿目錄 : 00:00 本集重點說明 01:11 重點一:為什麼第一門課是《略論止》 02:50 重點二:這門課的特色與架構 10:29 重點三:在最初上課時,老師特別交待的兩件事 15:38 本集重點整理 歡迎進入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這是我們與悲桑格西結下法緣的起點,本集為《略論止》第一堂課,適合入門與進階佛法學習者收聽。 📌 本集重點 1️⃣ 為什麼第一門課是《略論止》? 2️⃣ 課程的特色與架構——從入門到進階都受用的安排。 3️⃣ 老師最初的兩個叮嚀——學法的動機與態度。 🔗延伸學習 想深入學習本集主題,可參考以下文字稿與延伸文章: 🌿《略論止》文字稿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dN… 🌿關於【動機】 1️⃣ 必須重視調整動機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2️⃣ 修正動機很重要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3️⃣ 修正動機示範(上)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4️⃣ 修正動機示範(下)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5️⃣ 如何讓自己的動機乾淨?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關於【聽聞軌理】 1️⃣ 聽法時,要做好聽聞軌理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2️⃣ 做好講聞軌理的利益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3️⃣ 第1課-講聞軌理https://www.geshetp.com/speech-detai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7 minutes

悲桑格西的佛法教室
這是一個陪伴您一起跟隨圖滇悲桑格西學習佛法的廣播節目,節目的內容取材自圖滇悲桑格西講的課程,由吳翠雯口述整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