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術特區2-4房全新落成,《惟美術》輕軌C22站散步即到家,近鄰青海商圈,卡位明星學區,徜徉萬坪綠海。
住近美術館,擁抱優雅日常,盡現驕傲風範!美術東四路X青海路 07-553-3838
----以上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教學IG:chinese.teacher.chen
Podcast:
陳老師教中文(初級班)
陳老師教中文(中級班)
陳老師教中文(高級班)
Bear老師的中英雙語故事
E-mail:
misschenteacheschinese@gmail.com
本集配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KVmcb4YAgs&t=25s
大家好,我是陳老師,我吃飽了,你吃飽了嗎?
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篇古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孟子》這本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本來並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是一部分孟子說的話。文章的名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後人給的,方便我們一提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能知道是哪一部分的孟子說的話。孟子,他是中國兩千多年以前的思想家,而且他繼承並且發揚了孔子的儒學思想。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同學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覺得是什麼意思呢?
我先來給你們一段一段地解釋。我會先念原文,然後再給你們翻譯。
第一段: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這一段當中的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都是中國古代有名的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本來從事的都是比較低下的工作,或是曾經經歷過困難,後來都成為了一個偉大的人物。
陳老師用白話文來翻譯一下這段古文的意思:
孟子說:舜發跡於田地之中(意思是舜本來是農人);傅說在被推舉以前是築牆的工人;膠鬲被推舉以前靠販賣魚鹽謀生;管夷吾是被監獄的管理者推舉的(意思是管夷吾曾經坐過牢);孫叔敖被推舉以前在海邊隱居(而孫叔敖之所以隱居是為了躲避不被抓到);百里奚被推舉以前在奴隸市場被人買賣。
第二段: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陳老師用白話文來翻譯一下這段古文的意思: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身上時,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忍受飢餓,使他窮困貧乏;使他的計劃、行動的結果都不如意,違反他的心願;這樣一來,就能使他因為心志受到震撼而更加堅強,增加他本來不具備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神要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你以前,一定要你先經歷痛苦、辛苦的生活。
第三段: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陳老師用白話文來翻譯一下這段古文的意思:
一個人總是因為犯錯,然後才有機會改正;心裡覺得困難,思慮受到阻礙,然後才能振作、發展;看到別人表現出不愉快的臉色,聽到別人發出批評抱怨的聲音,才能明白自己的過失。
簡單來說,就是鼓勵人不要怕犯錯,不要怕被批評,這樣才會進步。
最後一段: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陳老師用白話文來翻譯一下這段古文的意思:
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遵守法律的大臣和能力足以輔佐(fǔzuǒ)君王的賢臣;一個國家外部,如果沒有敵人或禍害,這樣的國家通常就會走向滅亡。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
陳老師再說一次喔,「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意思是: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
這跟你一開始想的意思是一樣的嗎?你們同意這個看法嗎?
陳老師曾經在網路上看過記者訪問華為(HUAWEI)公司的CEO任正飛先生,記者問他,現在面對美國以及其他歐美國家的制裁打壓,是不是公司最困難的時候呢?結果任正飛的回答讓人大跌眼鏡,他說,當華為公司最賺錢的時候,才是最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當時大家都覺得自己很厲害,開始偷懶,進步也越來越慢了。沒想到,現在遇到了歐美國家給的這麼大的困難,反而員工們都堅強了起來,更加努力地面對挑戰。這是不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學會了嗎?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古文的內容,陳老師把原文跟單詞的解釋都放在資訊欄的下面,請你們自己看看喔。我們下次空中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
孟子曰
[1]:舜
[2]發
[3]於畎畝
[4]之中,傅說
[5]舉
[6]於版築
[7]之閒
[8],膠鬲
[9]舉於魚鹽
[10]之中,管夷吾
[11]舉於士
[12] ,孫叔敖
[13] 舉於海
[14],百里奚
[15] 舉於市
[16] 。
故
[17]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18],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19],餓其體膚,空乏
[20]其身,行拂
[21]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22],曾益
[23]其所不能。
人恒
[24]過
[25],然後能改;困於心,衡
[26]於慮
[27],而後作
[28];徵
[29]於色
[30],發於聲,而後喻
[31]。
入則無法家拂士
[32],出則無敵國外患
[33]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
[34]而死於安樂也
[35]。
[1] 曰(yuē):說
[2] 舜(Shùn):人名,生卒年不詳(距今約4000多年),為中國上古時代五帝之一。
[3] 發(fā):在這裡是「發跡」的意思。「發跡於N」就是「從N開始有了發展」。
[4] 畎畝(quǎn mǔ):田間、田地。
[5] 傅說(Fù Yuè):人名,生卒年不詳(約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之間)。為商朝時期賢相。
[6] 舉(jǔ):在這裡是「推舉」、「推薦」的意思。
[7] 版築(bǎn zhú):建築牆面時,用兩版夾土,以杵把土搗實。
[8] 閒(jiān):此處讀「jiān」,在這裡是「中間」的意思。
[9] 膠鬲(Jiāo Gé):人名,生卒年不詳(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商朝末年賢臣。
[10] 魚鹽(yú yán):打魚曬鹽。
[11] 管夷吾(Guǎn Yíwú):人名,?~西元前644,又名管仲,春秋時代齊國賢臣。
[12] 士(shì):在這裡是指的是「監獄的管理者」。
[13] 孫叔敖(Sūn shú'áo):人名,約公元前630年~前593年,春秋時代楚國賢臣。
[14] 海(hǎi):在這裡是指的是「海邊」。
[15] 百里奚(Bǎi Lǐxī):人名,約公元前726年~前621年,春秋時代秦國政治家。
[16] 市(shì):這裡指「奴隸市場」。
[17] 故(gù):因此。
[18] 也(yě):語尾助詞,沒有特別意義,,可以解釋成「啊」。
[19] 筋骨(jīngǔ):筋肉及骨骼。
[20] 空乏(kòngfá):窮困貧乏。
[21] 拂(fú) :在這裡指「違反」。
[22] 動心忍性(dòngxīn rěnxìng yōuhuàn):震撼一個人的心志,使其更堅強。
[23] 曾益/增益(zēngyì):增進。
[24] 恆(héng):常常、總是。
[25] 過(guò):犯(過)錯。
[26] 衡(héng):在這裡跟「橫」一樣,在本文中是「阻塞(zǔ sè)」的意思。。
[27] 慮(lǜ):思慮。
[28] 作(zuò):在這裡有「振作」、「發展」的意思。
[29] 徵(zhēng) :在這裡是「表現出來」的意思。
[30] 色(sè):在這裡是「臉色」的意思。
[31] 喻(yù):在這裡是「明白」的意思。
[32] 法家拂士(fǎjiā bìshì):遵守法律的大臣與能力足以輔佐(fǔzuǒ)君王的賢臣。
[33] 外患(wàihuàn):外國的敵人。
[34] 憂患(yōuhuàn):讓人擔心、憂慮、感到困難的事情或狀況。
[35] 也(yě):在這裡是「語尾助詞」「啊」的意思。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