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Society & Culture
Comedy
History
News
Sports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87/e3/02/87e302ff-a469-1806-fac2-a3afdb9865e2/mza_10074906363829893873.png/600x600bb.jpg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香光禪播團隊 Luminary Podcasters
228 episodes
5 days ago

我們以輕鬆有料的生活故事,分享正念和生活禪的智慧世界,
與您一起探討轉化 生命的契機。

在節目中我們會介紹最近很夯的正念減壓法,以及更進階的內觀禪法和禪宗的心法。在每集最後,我也會分享一個正念的小方法,讓大家可以在日常中減壓、轉化無聊、苦悶和空洞的生活,提昇生活樂趣和品質,讓大家過著自在又有智慧的人生。

歡迎在FB留言給我們: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也歡迎加入我們正念生活禪的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piritualit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is the property of 香光禪播團隊 Luminary Podcasters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我們以輕鬆有料的生活故事,分享正念和生活禪的智慧世界,
與您一起探討轉化 生命的契機。

在節目中我們會介紹最近很夯的正念減壓法,以及更進階的內觀禪法和禪宗的心法。在每集最後,我也會分享一個正念的小方法,讓大家可以在日常中減壓、轉化無聊、苦悶和空洞的生活,提昇生活樂趣和品質,讓大家過著自在又有智慧的人生。

歡迎在FB留言給我們: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也歡迎加入我們正念生活禪的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piritualit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pisodes (20/228)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33 當心煩亂時,試試「回到當下」的小密招--香光正念生活禪

1.許多研究也證實回到當下又有正念(Mindfulness)的心,可以有很多的好處,例如: 降低壓力的荷爾蒙、 改善睡眠與免疫力、 緩解憂鬱、焦慮以及慢性疼痛等,此還能開發智慧,增加慈悲和自由等。 所以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分享一個小密招,讓大家在短短幾分鐘的練習中安定自己的煩亂的身心和不安的情緒。


2.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mindfulness-zen.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5 days ago
7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32 回到當下,遇見更好的自己--香光正念生活禪

1.時序一進入十一月,香光山上就開始準備封山禪修了。當你聽到這個節目時,我們就開始進入封山禪修了。
在忙了大半年後,能有二十多天的靜修,真的很幸福。所以,在未來的四集節目中,香光正念生活禪也將與您分享這份從寧靜得來的快樂和幸福感,讓我們一起踏上靜心禪修的旅行。

 2.要禪修前,我們先要把心態準備好,這個準備就是回到當下。在這個節奏快速的世界裡,單純地活在當下,是一件極其美好、愉快,又可以培養力量的事。

3.在這集正念生活禪 S4-32 回到呼吸,遇見更好的自己中,我們將更詳細說明回到當下的意義、好處和具體練習法。我們也將與您一起靜心地練習正念觀呼吸。

4.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mindfulness-zen.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week ago
10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31 投資理心財--香光正念生活禪 #1000%的投資報酬率, #生命中最重要的投資
  • 1. 如果說有一種投資的回收報酬率是1000%,您是否會心動呢? 
  • 大家是否想過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資是什麼呢? 是買土地和房地產? 還是收購黃金? 亦或是投資股票? 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投資理心財中,我們將分享一篇好文對生命中最有智慧和最有價什值的投資—自我成長。

  • 2.為什麼投資自我成長比投資黃金、股票還重要呢? 那是因為金錢、地位、事業可能一夕消失;但從投資自我成長而得來的智慧與能力永遠屬於自己。另外,金錢投資報酬有限,但投資自我成長所得的報酬卻是可達1000%,甚至是價值無限,影響整個人生。

  • 3.在節目中我們會用很多實例說明什麼是投資自我成長,投資自我成長為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也會分享要如何做,才能做到最好的自我成長的投資。
  • 4.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mindfulness-zen.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weeks ago
13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30 在在煩亂中練出定力的方法-- 香光正念生活禪

1.現代人常被外界和手機訊息干擾,心難以安定。打坐時雜思妄想不止,難以專注。而多數人期待以快速消除煩惱的神奇方法。
   2.但定力與成功都非一蹴可成,而是日積月累的小進步。每日微小的自我鍛鍊 才是培養心性淡定與減少妄想的關鍵。可以每日靜心五至十分鐘或以結合日常活動練習專注覺照力。
3.我們會以個人實例說明:膝蓋復原的經驗:由疼痛難忍→可忍受並延長時間→完全復原。這是來自於持之以恆的短時練習,也能帶來深遠效果。我們將在節目中分享一些有效方法,幫助大家提昇覺察力與專注力,進而減少煩躁與妄想減少,更能不隨境轉。在煩亂生活中,找到寧靜安祥。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mindfulness-zen.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weeks ago
7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9 什麼才是正念生活禪? --香光正念生活禪

1.「正念」不只是流行,而是一種生活的力量
現代人熟悉的 “正念減壓” 常被視為放鬆或治療方法,但本文提醒我們:正念的核心不只是”活在當下”,更是認識自己內在情緒與執著,找回內心平靜的能力。這種觀點能讓正念從”技巧”變成 “生活態度”。

2. 從宗教到心理的橋樑:南傳與禪宗的不同立場
在節目中我也將分享南傳佛教注重解脫與戒行,而禪宗強調以 “當下的覺知”入道。對現代人而言,這提供了一種更親民的路徑——不必是信徒,也能在生活中實踐覺察與寧靜。

3. 情緒管理的智慧—石頭的比喻
我們也會分享一則禪師以「石頭不會被辱罵所動搖」教導小沙彌,不被外在批評傷害的故事。這個故事用具體畫面傳達深刻道理:放下不是懦弱,而是力量。也提醒我們真正的力量, “情緒穩定” 與 “自我覺察”。

4. 修行不在遠方,就在生活每一刻
最後我們也會分享當有人拋來 ”言語的石頭” 時,我們如何以正念加上生活禪的智慧,來實踐讓情緒和心情不受影響,過自在的生活。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10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8 看秋風明月,悟心中真如: 給覺得累的你--香光正念生活禪

1. 秋來不必蕭瑟——心境決定風景
中秋過後,香光山秋意漸濃。有人覺得秋天帶來寂寞,其實,若能學會放下與從容,秋天也能成為療癒與平靜的開始。

2. 一首禪詩,為煩悶的心和壓力的生活帶來清涼和療癒力
宋代若沖覺海禪師的 “碧落靜無雲”,為煩悶的心和壓力的生活帶來清涼和療癒力
禪詩: 碧落靜無雲,秋空明有月,
     長江瑩如鍊,清風來不歇。
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3. 在紅塵中也能自在——色空不二的生活禪
修行不必離世,正念就在日常。當心亂時,停一停,讓心回到那片 “清淨地”。不論環境多喧囂,心若安定,就能擁有一份不被動搖的自在與平和。

4. 現代啟示
秋天教我們的不只是收成與轉變,更是一種 “放下與安住”的生活智慧。讓我們一起在忙碌中,找回那份恬淡與明月般的清淨心。精彩節目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6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7 在痛苦悲傷中找到自我療癒力--香光正念生活禪


1.在人生中,我們都會面臨失落──親人離去、感情破裂、工作受挫。當痛苦來襲,與其逃避,不如用 正念接納 去擁抱情緒。

2.因為情緒只是暫時的來訪者,並非我們的本質。當我們能意識到 ”我正在經歷悲傷”而不是 “我就是悲傷”,就能在情緒與自我之間創造距離,重新獲得自由與力量。

3.悲傷雖然如同風暴,但我們的本心如同天空,不會被摧毀。若能以正念觀照,情緒會如同訪客般來去,反而能成為讓人成長的老師。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將與大家分享,如何在困境中學會放下,走出黑暗,迎向光明與清明。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9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6 黃金在心:從〈楞伽經〉看見清淨的真我--香光正念生活禪

1.楞伽經是一部很特別的經典,不僅同時被禪宗和唯識看做核心經典,經中修行的方法也包括了頓悟和漸修,這在經典中是很少見。同時此經也受到文學家和藝術界的重視,文學家如白居易、蘇東坡、王安石都有為此經寫過詩或文章,而藝術界的作品,則可以從敦煌壁畫中看到。

2. 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S4-26 黃金在心:從〈楞伽經〉看見清淨的真我 ,將分享敦煌莫高窟 85號 窟頂東坡所繪的一幅經變圖—淨衣喻。這幅畫中有一首很有禪意的偈頌: 如衣得離垢,亦如金出礦。衣金俱不壞,蘊真我亦爾。

3. 在節目中我們會解釋這部詩偈的內容,以及如何用這詩偈中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解決煩惱和誘惑。

4.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9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5放空不是真正的空--香光正念生活禪

#放空的真正意思 #經典故事 #覺者的智慧 #楞伽經

1.有位學員問道,在正念和內觀禪修中提到的空,是不是什麼都不要想,把腦中的一切都放掉和放空?我問他為什麼會這麼說? 這位學員回答,因為最近他看到一些視頻都這麼說,而教他正念的老師也這麼說,大家覺得佛教講的””空””是不是就是平常一般人說的””放空””呢? 今天的節目,我們就藉用楞伽經中的一段經文來說明這個主題。

2.”空”確實是修習正念和內觀禪修非常重要的一個詞,也是解脫和開悟的聖者會證得的一種無分別的智慧。但是現在很多人聽到 “空”,就以為佛教是不是叫人什麼都不要,是不是一切都不存在?其實佛教的”空",有著深刻的哲學意涵和生命智慧,能體解它,可以為我們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啟發,而能實踐它,則可以在自我成長路上,向上跨一大步,把生命和生活都提高好幾個層次。

3. 達磨給二祖慧可大師印心的經典—楞伽經中,有幾句話,把 “空””的內涵解釋的很清楚,這段小經文是: 楞伽經》裡對大慧菩薩說了短短的幾句話,把空的內容說的很清楚,很值得我們參考,這句話說: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詳細的解釋內容,歡迎一起來聽香光正念生活禪S4-25 放空並不是真正的空。

4.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應用空的智慧,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煩惱,也可以大大改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在節目中,禪子老師會很具體地分享應用的方法。
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0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4 看穿腦補與誤會:活得自在的心法--香光正念生活禪

1.今天我們要聊一個聽似有點深奧的生命哲學,但事實上卻和我們每天的心念、誤會、情緒有很大關係的課題 ,這個課題是接續上週的人無我的課題,因為有聽眾朋友覺得無法理解—為什麼說在人的身體、感覺情緒、思想、心理活動和心識作用等的精神和色身中,找不到一個可以代表自我的主體?,並且說這個自我主體感只是一種幻覺。明明我們常會為了這個自我跟人爭吵、也不惜花大把的錢去美容、瘦身和買各種補品。

3. 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會為了色體、感覺、想法、想作的事和喜歡不喜歡等了別的心識作用,和人爭的不可開交,也為之拼命,把許多寶貴的時間、金錢和生命都投注在上面,所以,佛陀才會不厭其煩,很有耐心地把生命的真象說清楚,目的是讓大家能提昇生命品質,要把寶貴的生命、時間和金錢投注在做對生命、社會和世界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4.因此,在這集正念生活禪裡,我們將藉用經典中的生動的譬喻,說明很重要的生命課題,希望大家因此能開智慧,學到人無我的智慧。在說明譬喻前我們也會解說一段很重要的經文,這段經文是: 識無因生,後不實如幻,初識無因生,後不實如幻,本不生,眼、色 、明、界、念、前生,生已實已還滅,是名非有因建立相。

5.大家看了經文是不是覺得有點看不懂,另擔心,在節目中,我們會以輕鬆又有趣的例子,說明清楚,讓大家在不費力中就學會這人無我的智慧。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內容,,也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1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2 拆穿心中的魔術—從楞伽經學會轉化情緒與壓力-- 香光正念生活禪

#魔術師 #不被一時的想法和情緒所蒙蔽 #從楞伽經的智慧學會轉化情緒與壓力

1.佛教的心識學把人的心識作用研究的非常透徹,不論是對顯意識、潛意識或深層意識都有很詳細的說明。也因此,如果我們想提昇生命品質,過著自在又快樂的日子,佛教心識學提醒我們,一定要學會看穿萬法唯心造或著說萬法唯心現的心識作用。

2.那什麼是萬法唯心現呢?這四個字的意識是: 我們以為的真實存在的外在世界,其實都是透過我們的心的投射與解讀顯現出來的,並非絕對的真實,甚至與真實可能有差距。在楞伽經中用了一 個很生動的譬喻,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魔術師,會變現出花朵、鴿子或兔子等,但其實這些動植物是由一些魔術技巧加上輔助條件,讓人產生幻覺下產生的。
3.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中,我們會分享楞伽經精彩的譬喻故事,也會分享如何應用這個經典智慧,處理情感的問題、工作的壓力以及被困境當套牢時,如何拆穿心靈幻術,找回自在和快樂的生活。

4.最後我們也會分享三個小祕招,讓大家在日常中練習,學會看清自心製造的幻象,不被一時的想法和情緒所蒙蔽,而受苦。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9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1 生命的真相,比我們想像的更寬廣--香光正念生活禪
  1. 佛教禪修有頓悟和漸修,頓悟指的是不需經過長久修行,就可以開悟證果,這是很多人都想學習的法門,但並不是每一個想學習者,都能如願以償,所以,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藉著楞伽經的譬喻故事,說明為什麼同時學習經典智慧的人,卻有不同的結果。
  2. 楞伽經說明:我們看到的世間,就像鏡中影像、海浪、夢境一樣,雖是存在的,但卻不是究竟的真實。同時,經中也會用譬喻告訴我們,佛陀的教法就像個藝術家的繪畫一樣,本來沒有固定的說法方式,佛陀會依照眾生需要,方便說法,讓不同人能依個人程度去修學不同法片。


3.我們也會分享這樣的經典智慧,如何應用在生活中,減輕職場壓力和轉化情感,以及面對生命中遇到的挫折和痛苦。例如: 感情挫折 、職場壓力和人際衝突 等。

4.經典的智慧不僅是理論,也能用來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最重要的是這些智慧,也可以幫助自我成長,並療癒身心創傷。但重要的是佛法的真理智慧超越語言文字,必須透過實踐與體驗才能真正理解。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1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20 轉念就是..--香光正念生活禪

#禪宗快閃頓悟, #達摩傳給慧可大師的印心法門和禪修秘密手冊, #108個靈魂拷問, #楞伽經的頓悟法門, #離四句絕百非怎麼修



1.應聽眾要求,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分享<<楞伽經>>中頓悟的禪觀修法,也會說明如何把這個方法用在日常生活中,轉煩惱開智慧。

2.四卷本楞伽經是達摩祖師傳給二祖慧可的修行指南,雖然文字不多談頓悟,但其實內容處處都能用來直指人心。經文一開始,大慧菩薩丟出108個問題,涵蓋天文、地理、禪定、心識作用及禪修修的方法等。佛學大家南懷瑾先生曾說過,如果依這108問,找出佛教經論中相關的內容,將可以寫成一部佛教百科全書。但佛陀卻點出:語言、名相只會增加執著,也讓人迷惑,因為真理是無法單用語言說明白,講清楚的,因為語言本身有是有局限,會讓我們陷入概念和對立中。所以,佛陀教了一招禪宗常用的禪觀法——「離四句絕百非」,用這「有、無、又有又無、既非有也非無」的四句表達方法,把我們能思考的邏輯表達,一次封死,逼著我們跳出語言陷阱,不鑽牛角尖,直接去體驗真實。這就像放開緊握的拳頭,才發現外面其實有更大的空間。

3.這種禪宗快閃頓悟法,就是達摩祖師傳給二祖慧可大師的印心法門和禪修秘密手冊,也藉著經文中108個靈魂拷問,佛陀親自展現了用四句絕百非的特殊心法,讓修行人能跳出二元對立語言的陷阱,當下轉念遇見真如自性!

4.詳細和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1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19 頓悟與漸修--楞伽經的修行智慧--香光正念生活禪

1.這集我們要談一個佛教修行中經常被提起,卻又不容易真正理解的概念:漸修與頓悟。這不只是理論的問題,更關乎我們如何過日子,如何面對內在的煩惱的轉化。

2.我們會藉著一部很特殊的經典—楞伽經—的經典譬喻來說明漸修與頓悟這二種法門,因這部經融合了禪修與唯識的智慧。無論你正在經歷什麼,記得:頓悟給我們方向感,漸修讓我們穩步走路。一念不生處,即是清明;一念起處,也可轉化成道。就像種子,春天播下,秋天收穫。

3.感謝大家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訂閱、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你的頓悟瞬間是什麼?或者,你正在練習哪一種「漸修」的方法?我們下次見。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https://reurl.cc/zrzAj0
Fb: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8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18 識海潛旅:泥團與微塵的祕密 --香光正念生活禪

1.楞伽經是禪宗二祖跪在雪地求了達摩祖師,才傳給他的。因為這部經是早期如來禪最重要的印心經典。但因此經很難讀,一般人都望而卻步,所以,我們會在生活禪中,用輕鬆有趣的譬喻來分享這部經典的生命教育的智慧。

2.今天要分享的譬喻是微塵與泥團的譬喻,也是金沙與金具,因為經中同時以微塵與泥團及金沙與金器的關係來做為譬喻。這二個譬喻不只是談八識的關係,更是深入說明我們如何深入顯意識、潛意識和深層意識的三層結構去修行。

3.這個譬喻聽似簡單,但其實它隱含了很深的生命哲理,說明生命現象和本質的關係,清淨覺性和煩惱心的關係,這是楞伽經中很重要的生命教育的智慧。透過這譬喻讓我們知道,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挫折或沮喪,對自己失去信心,因為不論我們的煩惱有多大,生命中的那份清淨覺性的本質一直都再,只要願意回首挖掘一下,清淨的覺性就會發光又發亮!

3.楞伽經用三種識: 轉相識 (相續識)、業相識(異熟識)、真相識 (如來藏識),說明一個人今生這輩子一個人是生為男生、女生、出生在什麼家庭、長得美醜是跟業相識有關,而在生活中一個擅長寫作、做數學題或做工藝、或有音樂、繪畫等才能,是跟相續識有關,而真相識是一個人的覺性和佛性,也是開悟證果的根本所在。

4.楞伽經用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三種識說明唯識三量說的現量、比量和非量,這是說明人的認知是符合真象、還是推測有差距,甚至完全不符於真象。這三種認知情況,是跟我們八個識的認知功能有關。

5.最後我們也會分享如何透過泥團與微塵譬喻生命智慧,來轉化和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情緒的波動。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6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17為什麼情緒一直被勾動?唯識學教你找回內在平靜--香光正念生活禪

#揭開潛意識和深層意識的面紗, #唯識, #楞伽經

1.你是否曾無意間說出或做出自己都沒想到的事? 或著毫無意識地完成手邊的工作,做完了才驚覺自己的無意識活動! 或著,在獨處時,莫名地有股不安、憂愁的心緒生起,也或著,靜坐時,一些小時後的影像 突然排山倒海式地出現在心中呢? 這些心象都和我們的顯意識、潛意識和深層意識的活動有關。

2.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S4-17為什麼情緒一直被勾動?唯識學教你找回內在平靜,我們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楞伽經中的一個生動譬喻—藏識如大海,七識如浪。這個譬喻不僅說明了人心中八個意識作用的關係和連結,也清楚告訴我們的淺層意識、潛意識甚至最深層意識是如何運作的。當然,這譬喻中,也提到我們如何從心識和情緒高低起伏的浪潮中,回到那片清淨無波的心識本源。

3.最後我們也會分享,如何用這唯識的深層心理地圖,在日常中轉化和減少煩惱。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5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16 渴鹿與陽燄,你追的是水? 還是陽燄--香光正念生活禪

#好聽的經典故事,#可以開智慧, #轉化煩惱, #提生昇生命品質, #蘇東坡, #優美文學譬喻, #楞伽經

1.閱讀好的經典,不僅可以開智慧,學得調整心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幫助自我成長,提昇靈性,讓生命品質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2.在未來的節目中,我們將分享一本非常特重要,但是很少有人能閱讀過的經典—楞伽經。這部經典不僅跟達磨祖師有關係,也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跪在雪地,甚至自斷一隻手臂後才求到的經。不僅如此唐朝詩人白居易,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大思想家王安石都讀過且稱讚過此經典,為什麼呢?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會為大家詳細說明。

3.楞伽經是少見佛教中,同時包括空、有二宗教義,又容納頓、漸二個修行方法的寶典,但它也是著名的難讀,為了把這珍貴的寶典分享給大家,我們將透過經文中生動、活潑,又吸人眼球的譬喻分享給大家。未來我們也會把這些美好的經文和解釋,與佛典文本AI化做結合,分享給更多的人。

4.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4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15 靜聽心聲: 觀音智慧與現代修行--香光正念生活禪

#觀音菩薩, 媽祖, 楞嚴經, 二十五圓通, 慈悲, 妙善公主, 公案故事, 香光, 生活禪, 在自己感到焦慮和心情波動時一定要聽...

1.人際的往來和關係,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跟人互動時,總免不了會看到不好的臉色,或聽到一些我們不喜歡聽的話,甚至可能是讓我們生煩惱的是是非非之語。在這種情境下,您會如何反應呢? 辯解? 反承或默默承受,心理也因此生出許多小劇場呢? 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的節目裡,我們將分享一個公案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因為他用對方法去面對這些流言蜚語,所以,他的生活不僅沒受到干擾,他甚至因此開悟解脫一切的煩惱,過著自在瀟脫的日子。

2.我們要分享的公案故事的主人翁,就是家戶喻曉的觀音菩薩。雖然我們可能都知道觀音菩薩,也知道他很慈悲,而且可以尋聲救苦,但大家知道他是修什麼法門開悟證果的嗎? 他真的是如民間所說的,是妙善公主修行成就的嗎? 又他是不是媽祖有姐妹關係?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將為您解開這個謎題。

3.另外,我們將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楞嚴經中,介紹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最核心的內容: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讓大家能深入體解讓觀音菩薩開悟證果的法門。

4.最後,我們也將分享,現代人可以如何應用觀音法門,在自己感到焦慮和心情波動時,或日常生活中,讓自己也活的自在又沒煩惱。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4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從念佛入三昧,安頓身心世界--香光正念生活禪

1.我們可能都常聽過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但您是否知道阿彌陀佛有二個很棒的助手菩薩呢? 他們三位合稱淨土宗「西方三聖」。這三聖就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我們可能很熟,但大勢至菩薩是誰呢?

2.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就將為您解決這個謎,說明誰是大勢至菩薩,他修什麼法門、又是如何開悟證果的。

3.若對念佛有興趣的人,我們還會加碼,分享四種念佛法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念佛來安頓身心。

4.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0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S4-13 心現萬法,現代人的唯識觀---香光正念生活禪

1.今天我們要分享一位大家都很熟悉,也很常見的菩薩,他修行開悟的故事。這位菩薩給人的印象是笑口常開,大肚能容,或著背著一個布袋,很多店家也喜歡把他擺在店門口迎接客人—他就是著名的彌勒菩薩。

2.彌勒菩薩是繼釋迦牟尼佛後會來人間成佛的一位菩薩,在佛教著名的梁皇懺裡,最後回向,說龍華三會願相逢,就是指彌勒菩薩成佛時,我們都再來人間一起相聚共修共學。目前據說彌勒菩薩是住在兜率天中,所以,有很多學佛想再來人間修行的人,都發願往生兜率天,例如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和印順導師等。

3.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說,彌勒菩薩是修唯心識定,即唯識觀,而開悟證果的。那什麼是唯識觀呢? 在節目中我們會有詳細說明,簡單的說主要包括四個面向: 
 1. 內觀心識,遠離妄識, 2.觀察所有的境界皆從識生, 3.破除語言戲論, 4. 不住有無二邊,入無所得空慧 。
更多詳細的內容,請聽香光正念生活禪S4-13 心現萬法,現代人的唯識觀

4.在節目最後,我們也會分享,每日可以如何用十分鐘修唯識觀,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2 minutes

正念生活禪 Mindfulness and Living Zen

我們以輕鬆有料的生活故事,分享正念和生活禪的智慧世界,
與您一起探討轉化 生命的契機。

在節目中我們會介紹最近很夯的正念減壓法,以及更進階的內觀禪法和禪宗的心法。在每集最後,我也會分享一個正念的小方法,讓大家可以在日常中減壓、轉化無聊、苦悶和空洞的生活,提昇生活樂趣和品質,讓大家過著自在又有智慧的人生。

歡迎在FB留言給我們: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也歡迎加入我們正念生活禪的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