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Music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81/3b/8f/813b8f78-f6f7-02e9-b0d8-4352d8be951e/mza_809310569164596031.jpg/600x600bb.jpg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HubeiLaoCast
15 episodes
23 hours ago
这是一个关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自助指南,基于作者光瞳触动人心的作品。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is the property of HubeiLaoCast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这是一个关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自助指南,基于作者光瞳触动人心的作品。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Health & Fitness
Episodes (15/15)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6: 创伤自救与心理动力学 - 结语

本集总结了关于创伤康复、人际动力学以及自我救助的几个关键点,基于主体间视角和主体-环境视角来构建叙事模式。光瞳强调认知行为疗法和体感疗法是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自我救助的基础工具,并通过动中觉察而非安静冥想来促进严重创伤的转化。对于CPTSD的突破点在于识别和突破不自觉的自我抑制,而阿斯伯格综合征和ADHD的自我救助则需要确认自挫和早期创伤的来源并处理因此产生的PTSD和CPTSD。此外,健身(需注意热身和拉伸)、体会(在正念中让能量充分碰撞),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共情(自救与他救相辅相成)对康复至关重要。最终总结为生理动力学决定心理动力学,社会动力学决定个体动力学,提供了一个理解幸存者与常人沟通的框架。

Show more...
1 month ago
2 minutes 12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5 - Part Three: 幸存者日常觉醒时刻的小故事

本集描述了创伤幸存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觉醒时刻”。这些时刻是幸存者摆脱创伤残留的抑制和麻木状态,重新感受生活活力和情感连接的关键转折点。故事通过八个具体情境,例如因赶路而体验到紧迫感、对冰雹产生的好奇心、与人互动中的善意体会以及身体深度拉伸等,阐释了觉醒状态的形成与自我维持。这些觉醒时刻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旧有情绪的闪回以及对自我抑制的突破,最终帮助幸存者建立对世界更清晰、更生动的认知,并学习在压力下进行信任和互动。

Show more...
1 month ago
15 minutes 42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5 - Part Two: 复杂创伤与自我整合的二十一种心理表征

本集主要探讨了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 (CPTSD) 幸存者在创伤影响下形成的多种病理化人格模式与认知偏差。光瞳通过一系列具象化的比喻,如“双面人”、“完美之人”和“审判者与罪人”等,描述了创伤幸存者在原生家庭互动中所经历的矛盾、羞耻感和习得性无助。此外,光瞳还阐述了CPTSD幸存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困难,例如“过度自觉之人”和“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模式,以及他们如何因“心理灵活性”的丧失而难以适应社会和进行自我成长。最终,光瞳强调了与原生家庭和解、自我同情、重建人际连接和接纳善意是幸存者实现自我整合和康复的关键途径。

Show more...
1 month ago
41 minutes 9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5 - Part One: 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自我概念化与超越

本集着重介绍了一种不以“康复”为目标的“毕业”范式。光瞳提出,幸存者需要发展出可靠的自我报告能力,并通过“自我概念化”——一种糅合了概念化和心智化的自助过程——来重新绘制自身的内在“地图”。光瞳区分了追求回归创伤前状态的“弱者”理念和寻求创伤后成长与新生的“强者”哲学,认为后者才能真正超越CPTSD。最后,光瞳列出了毕业的现象学指征,包括能维持安宁而警醒的状态、闪回变得具有建设性,以及出现强烈的灵性体验等。

Show more...
1 month ago
10 minutes 58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4 - Part Two: 外部投注与领悟活力

本集主要探讨了创伤幸存者如何通过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策略来摆脱过度的自我关注和自我抑制,最终重新激活内在的生命活力。光瞳详细介绍了“外部投注”的具体方法,包括通过补充知觉反馈来减轻自我强迫性关注、树立榜样以提高唤醒水平、以及寻找精神寄托等,来帮助主体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此外,光瞳还提及了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EMDR)的启发,强调了打破僵滞状态的高强度活动的疗愈价值,例如“正念跳绳”,并讨论了寻找具有积极活力的同伴(贵人)的重要性,以此作为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社会资源。最后,光瞳提醒幸存者在寻求自救时,必须正视困难所需的巨大能量,并介绍了用活动性来衡量心理健康程度的方法。

Show more...
1 month ago
47 minutes 52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4 - Part One: 体感疗法 - 动中觉察与自我调节

本集主要阐述了体感疗法(Somatic Experiencing)及其在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中的应用,尤其强调了身体的摆动(pendulation)机制作为核心的自调节能力。光瞳详细介绍了体感疗法在咨询和自助情境下的具体流程,包括创造安全环境、探索躯体体验、运用滴定(titration)技巧等。同时,他深入探讨了费登奎斯方法(Feldenkrais Method),特别是“动中觉察”作为体感疗法的辅助手段,通过轻、小、慢的动作帮助个体在较低的唤醒水平下实现身心智同步并获取流畅感。最终目标是通过“身体与心智的对话”和“突破自我抑制”来释放被阻塞的求生能量,恢复身体的活动性和中立状态,并更新认知图式。

Show more...
1 month ago
19 minutes 40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3 - Part Three: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创伤谱系

本集探讨了阿斯伯格综合征(AS)的多种潜在病因和病理,并将其置于创伤谱系中进行分析。光瞳指出,AS可能源于生理缺陷,例如全身韧带松弛症或小脑发育异常,这些生理问题使患者需要过度紧绷身体以维持稳定,其生理和心理意义与创伤事件引起的僵瘫相似。此外,光瞳强调了早期创伤,如母亲在怀孕或婴儿期遭受的严重精神创伤,以及情感遗弃,对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和形成AS特点的影响。光瞳认为AS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本质上是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极端早期形式,表明这些“诊断标签”实际上是症状集合,而非统一的科学诊断,并强调神经可塑性是心理障碍可治愈的生理基础。最后,光瞳探讨了AS患者由于先天和后天原因,更容易遭受家庭创伤、社会创伤乃至急性创伤,从而导致AS、CPT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共病现象。

Show more...
1 month ago
41 minutes 53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3 - Part Two: 创伤、神游与身心状态重塑

本集探讨了创伤对个体身心状态的深远影响,重点阐述了创伤幸存者为应对压力而发展出的神游和思维反刍等防御机制。光瞳指出,神游有助于幸存者转移注意力、忍耐痛苦,但可能取代自我安慰功能,导致精神世界瘫痪。思维反刍则表现为认知能力被强烈消极情绪限制,使个体沉湎于负性生活事件无法自拔。此外,光瞳详细分析了中立状态的变形与瓦解如何影响创伤幸存者的活动能力、情绪调节以及社会互动,解释了中立状态的缺失如何导致述情障碍,使他们难以理解和描述自身体验,并强调了反思对于创伤自愈的重要性。

Show more...
1 month ago
53 minutes 40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3 - Part One: 反应抑制、神秘主义与情绪推理

本集主要探讨了在特殊情境下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机制。其中一部分解释了信仰者在面临意外刺激(如哑弹)时,其习得的反应抑制如何被突破或强化,导致不同的求生反应。另一部分则分析了幸存者因社会互动缺失和生活单调而产生的“残迹”体觉,指出这些异常体觉是导致神秘主义倾向和社会学解释(如孤独)的基础。最后,光瞳详细阐述了神秘体验的本质,以及情绪化推理(即将主观感受等同于客观事实)的形成和负面循环,并对比了幸存者与常人在现实检验能力上的差异。

Show more...
1 month ago
54 minutes 24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2 - Part Four: 内在声音、情感底色与中立状态

本集探讨了心理健康和创伤恢复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包括内在声音、情感底色和中立状态。内在声音被视为“内在父母”的内化,一个健康的内在声音能使身心状态回归中立状态,而幸存者的内在声音则常表现出极端特征。情感底色是现象学世界的基调,它影响个体对行为的解读,并在夜深人静时能被体会到,无法解释的消极情感底色可能暗示着创伤的存在。中立状态对创伤幸存者具有关键意义,它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和自我救援的起点,但并非康复的终点。最后,光瞳提出了将身心状态比作身体姿势的方法,以便形象化心理创伤,并指出身心状态的划分可以基于意识状态或唤醒水平与活动性的相互关系。

Show more...
1 month ago
41 minutes 59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2 - Part Three: 恐惧、孤独、羞耻与解离

本集详细探讨了四种核心的负面情绪及其与创伤经历的关系。光瞳首先解释了恐惧如何从危机感发展而来,并将其理解为退缩和自我封闭的倾向,指出恐惧与主体无力承担的责任有关。接着,它将孤独定义为一种次生情绪,是混合了空虚和无助的匮乏感,并讨论了其与述情障碍的关联。随后,光瞳深入分析了羞耻感作为一种最具破坏性的情绪,区分了它与内疚的不同,并探讨了毒性羞耻对个体发展的阻碍。最后,光瞳探讨了悲恸(悲痛)这种因丧失而生的矛盾情绪,以及它被压抑后可能转化为抑郁或躁狂。此外,光瞳还详细阐述了解离(包括身心解离和心智解离)的概念和表现,将其视为一种应对极度痛苦或压力的方式,并将其与正念的概念进行了对比。

Show more...
1 month ago
44 minutes 25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2 - Part Two: 意识客体、创伤与注意

本集主要围绕意识对象、创伤与注意三大核心概念展开,详述了主体如何根据意识对象的可信度进行分类,以及信任如何通过交融扩展主体对世界的体验,并强调了镜像神经元在交融中的重要作用。光瞳深入分析了心理创伤的形成机制,指出创伤性事件会在身心状态中留下残迹,导致个体陷入“不舒展状态”,并探讨了创伤在不同身心学理论中的表述,如费登奎斯理论中的“寄生性紧张”。随后,光瞳探讨了注意的概念,将其视为一种有能动性的微行为和试探性交融,并区分了健康状态下的互动平衡与幸存者的解离性专注,最后将正念描述为一种自觉而克制的特殊专注状态。

Show more...
1 month ago
29 minutes 38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2 - Part One: 活动性与身心状态

本集探讨了活动性 (Activity)在身心健康中的核心作用,并将其与感知觉 (Perception)、现实检验能力 (Reality Testing)以及心理创伤 (Psychological Trauma)的影响联系起来。作者光瞳区分了显著活动 (Significant Activity)和微活动 (Micro-activity),指出微活动是感知觉的基调,反映了个体的精神状态,并且“冲动先于想法”。此外,光瞳详细阐述了活动性作为心理健康指标的重要性,讨论了它如何影响肌张力 (Muscle Tone)、注意力品质 (Quality of Attention),并解释了活动性受限如何导致强迫性 (Compulsivity)和创伤幸存者出现的类精神分裂症表现。

Show more...
1 month ago
36 minutes 55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Ch. 01: 创伤幸存者的自助理论与整合观

本集主要围绕创伤幸存者的自助理论与整合观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个科学的话语体系,旨在帮助幸存者理解常人的现象学世界并明确自我成长的方向。这里强调自救的关键在于锻炼因创伤而萎缩的“心理肌肉”,而非发展代偿性技能,并指出心理障碍需要个体化的干预方案。作者光瞳继而引入了体感疗法的视角,提出了“整合的身脑观”和“整合的身心观”,将本能、情感和认知视为身脑整合的产物,并用“身-心-智”模型来解释行为和心理的底层逻辑。最后,光瞳提出了两种成长路径,探讨了身心协同性以及创伤化的两个维度(层次间整合不足与层次内整合不足),认为自救本质上是成年个体在科学指导下教育“儿童自我”并重置原始冲动的过程。

Show more...
1 month ago
29 minutes 14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Preface: CPTSD与AS的自助疗愈指南

本集作为对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和阿斯伯格综合征(AS)患者的自助疗愈指南的概述。由于现代医学和心理咨询方法对这些病症的局限性、高成本和效果不佳,自助是成年患者几乎唯一可靠的手段。作者光瞳认为CPTSD和AS具有高度共性,并将AS的本质理解为一种“脆弱性”,建议以CPTSD的自助治疗为基础。基本思路是结合体感疗法(Somatic Experiencing, SE)来弥补主流认知行为疗法(CBT)在处理CPTSD时的不足,并侧重于处理心理障碍消解前的基础问题。该指南面向已成年的幸存者,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储备和坚定的决心,强调自助疗愈是一项漫长且严肃的挑战。

Show more...
1 month ago
9 minutes 20 seconds

身心觉醒之旅:从碎片到整合
这是一个关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自助指南,基于作者光瞳触动人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