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Music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f0/80/43/f080432f-9d4a-80f7-0b33-cfa2ada25033/mza_12098956917317682148.jpg/600x600bb.jpg
虎尾七分甜
台灣公益C E O協會
18 episodes
6 months ago

虎尾,這個因糖而興起的小鎮,見證了台灣經濟的黃金時代。在糖業鼎盛時期,它不僅是經濟引擎,更是外匯的重要來源。想像一下,當時的人們甚至不是去台灣銀行,而是直接到台糖換匯!這段歷史不僅反映了糖業的重要性,也展現了它在台灣社會中的深遠影響。
虎尾糖廠,是台灣唯一一座完整保留日據時代製糖工藝的糖廠。它不僅是一座工廠,更是一座活的博物館。百年歷史的五分車至今仍在運轉,載運著甘蔗與糖,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樞紐之地。
然而,虎尾糖廠的故事不僅僅關乎過去。它還展示了驚人的前瞻性,特別是在當今ESG備受關注的時代。早在一個世紀前,這座糖廠就已經展現了近乎完美地、零廢棄的工業模式。這不僅是對環境負責的典範,更是工業永續發展的先驅。
在《虎尾七分甜》的節目中,我們將帶您深入探索這百年的糖業文化路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Documentary
Places & Travel,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RSS
All content for 虎尾七分甜 is the property of 台灣公益C E O協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虎尾,這個因糖而興起的小鎮,見證了台灣經濟的黃金時代。在糖業鼎盛時期,它不僅是經濟引擎,更是外匯的重要來源。想像一下,當時的人們甚至不是去台灣銀行,而是直接到台糖換匯!這段歷史不僅反映了糖業的重要性,也展現了它在台灣社會中的深遠影響。
虎尾糖廠,是台灣唯一一座完整保留日據時代製糖工藝的糖廠。它不僅是一座工廠,更是一座活的博物館。百年歷史的五分車至今仍在運轉,載運著甘蔗與糖,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樞紐之地。
然而,虎尾糖廠的故事不僅僅關乎過去。它還展示了驚人的前瞻性,特別是在當今ESG備受關注的時代。早在一個世紀前,這座糖廠就已經展現了近乎完美地、零廢棄的工業模式。這不僅是對環境負責的典範,更是工業永續發展的先驅。
在《虎尾七分甜》的節目中,我們將帶您深入探索這百年的糖業文化路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Documentary
Places & Travel,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Episodes (18/18)
虎尾七分甜
台灣糖業文化路徑的過去與未來

在「虎尾七分甜」podcast最新一集中,邀請雲林記憶cool秘書長淑娥分享臺灣糖業文化路徑的未來願景。節目始於淑娥回顧公益西遊協會來到虎尾的緣由——為了實踐古蹟歷史建物的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

淑娥憶起團隊首次發現虎尾三溫糖的珍貴價值,如何在一次衝動的決定中承諾收購糖廠一年僅產10公噸的特殊糖品,開啟了與臺糖的深厚連結。這款由張希德經理改良機器後製造的三溫糖,具有獨特風味且不會造成食用後的反酸感,成為虎尾糖業文化的象徵性產品。

對話深入探討糖業文化資產的歷史價值,從日治時期引進臺灣的工業文明,到糖廠如何曾是臺灣經濟的支柱。淑娥道出虎尾糖廠的永續循環系統如何在百年前便具備零廢棄、能源自給的先進設計,留下令人讚嘆的工業遺產。

節目中也探討了將糖業文化資產轉型為文化旅遊路線的可能性。淑娥分享了串聯虎尾與蒜頭糖廠的兩天一夜旅遊路線規劃,以及如何與臺糖溝通,讓更多人認識糖廠的珍貴歷史。她也提及對糖鐵路線復甦的想像,想像著這些曾經綿延全臺4000多公里的鐵道重新連結各地,應該都可以讓我們用著不同的方式觀看台灣。

歡迎所有的聽眾親身前往虎尾,除了欣賞合同廳舍外,也可以到雲林記憶cool體驗真正的虎尾糖味,感受這段百年糖業文化所承載的臺灣記憶與甜蜜滋味。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7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糖業假期之路--迎暗境

本集深入探討雲林縣水汴頭客家社區的「迎暗境」傳統活動,這是一場融合夜間火把繞境、神明遶境與社區防衛精神的獨特文化儀式。水汴頭位於雲林客家地區,是詔安客的聚居地,其「迎暗境」活動罕見地在夜間進行,有別於大多數白天舉行的繞境活動。

雲林記憶cool的漢鵬深入剖析這項百年傳統如何從清代、日治時期一路延續至今,在2005年復辦後更成為台灣客家十二大節慶之一。節目中詳細解析了「更寮」與平安餐等儀式元素,這些不僅是照明工具,更承載著社區共同防禦、驅邪避凶的文化意涵。

節目後半段連結迎暗境與雲林糖業文化路徑,揭示雲林糖業鐵道如蜘蛛網般連結各鄉鎮的歷史脈絡。漢鵬介紹「糖業假期之路」系列活動如何結合在地民俗節慶,引導人們重新認識這些被遺忘的糖業廢線與文化遺產。

在這段關於文化保存與傳承的對話中,我們看見了地方社區如何透過教育、文化資產登錄與觀光活動,讓傳統習俗找到新生命。從水汴頭的客家小聚落到整個雲林的糖業歷史,這集節目勾勒出一幅關於記憶、認同與文化傳承的細膩畫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0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A與J的甜蜜配方:一段關於咖啡、愛情與虎尾的故事

在雲林虎尾這片曾以糖業為經濟命脈的土地上,一段關於味覺記憶與文化傳承的故事正悄然展開。AJ咖啡,這間由Alan與Joyce兩位彰化青年創立的小店,已然成為連結過去與現在的重要文化節點,見證了十二個寒暑的流轉。

虎尾糖廠,這座始建於日治時期的工業遺址,曾是台灣糖業全盛時期的重要生產基地。當製糖業隨著時代變遷而沒落,糖廠的文化記憶卻在新一代的創業者手中被重新賦予生命力。Alan與Joyce雖非咖啡專業出身,卻因對虎科大求學時光的深刻情感,選擇在此地扎根。這對夫妻將各自名字的首字母融入店名,象徵著個人生命歷程與地方產業的完美結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對「虎尾糖」的巧妙運用。這種將甘蔗精華噴灑於細砂糖表面的特產,承載著地方產業的歷史密碼。在2021年,經由雲林記憶庫與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虎尾糖重新品牌化,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味覺符號。AJ咖啡的脆糖拿鐵、虎尾糖布丁與燕麥餅等創意產品,不僅是味蕾的饗宴,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在物質主義盛行的當代社會,AJ咖啡堅持使用無添加的原料—阿拉比卡精品莊園豆、無調整鮮奶與當地農產,體現了對食物本真的尊重。「客人與我們吃的是同樣的東西」,這簡單的經營哲學反映了對消費者與食材的雙重敬意。

十二年來,這間咖啡館已然超越商業空間的定義,成為虎尾社區文化的重要載體。從攝影展到咖啡分享會,從音樂演出到閱讀空間的營造,都見證了一個小店如何與地方脈動共生共榮。尤其感人的是那位八十歲北部老人每次返鄉必訪的忠誠,以及外地遊子在節日時分享生活的溫馨片段,都為這間咖啡館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在工業遺址再生與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今日台灣,AJ咖啡的故事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地方創生的珍貴視角—如何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創造兼具地方特色與時代感的文化產品,讓舊時光的甜蜜滋味在新世代的味蕾上延續綿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6 months ago
16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醬香與時光的交織:萬豐醬油的代際傳承

本集《虎尾七分甜》邀請聽眾步入斗六萬豐醬油的世界,透過第三代傳人吳國賓的娓娓道來,我們得以窺見一段橫跨三代、從1940年代延續至今的味覺記憶。

醬油,這看似尋常的調味料,卻是台灣家庭日常中最忠實的陪伴者。當吳國斌回溯祖父從員林移居斗六的旅程,我們彷彿看見一位年輕人背負夢想,在糖業經濟蓬勃的虎尾平原上扎根。那個時代,萬豐醬油年產量超過萬瓶,更是當地納稅大戶。

時光流轉,1960年代化學醬油的洪流席捲而來,如同一場無情的暴雨,沖刷著傳統釀造業的根基。斗六地區十幾家醬油廠相繼沉沒於這場風暴中,唯有萬豐憑藉著祖輩堅守的「乾式熟成」乾式釀造法,在縮小規模、分家後依然守護著那份深沉的醬色和濃郁的醬香。這種釀造方式所帶來的風味,猶如老靈魂般沉穩內斂,不似現代調味料那般直接衝擊味蕾,而是緩慢地在舌尖上舒展開來,帶著歲月沉澱的餘韻。

吳國賓的故事更是一種離去與回歸的擺盪。他曾隨著現代潮流遠離家鄉,在科技業的高壓環境中尋找自我,直到身體向他發出警訊。那段在農地上重新連結土地與食物的療癒之旅,最終引領他回到家族事業,用科技背景賦予古老工藝新生命。他透過數據記錄與溫度控制,將前人經驗轉化為可量化的參數;堅持使用台灣本土黑豆,抵抗廉價進口原料的誘惑;甚至創造出獨特的玫瑰輕蔭油搭配虎尾糖,在傳統中開拓創新的可能性。

在萬豐醬油的三代軌跡中,我們看見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興衰,更是台灣小農經濟與工業化浪潮拉扯的縮影。每一滴醬油都承載著家族記憶與集體經驗,是土地、氣候、人文與時間共同釀造的情感結晶。當我們細細品味這些滋味,彷彿也在品嚐著一段台灣人尋找自我、堅守傳統又不斷創新的韌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7 months ago
55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虎尾糖與香草的偶遇:專訪香草食艷所

本集《香草食艷所》帶領聽眾走進一段台灣在地農業創新的動人故事。主角劉大哥原是台中一家專門製造面板以及自動化設備的工程師,卻因緣際會在2020年接觸了香草莢種植,從此開啟了他的跨域農業之旅。

香草莢(也稱香莢蘭),是蘭科植物中唯一會爬藤的作物,原產於墨西哥的熱帶雨林。劉大哥在雲林古坑建立的農場,模擬了這種植物所需的半遮陰、高溼度環境。他巧妙運用工程背景,導入噴灌系統與智慧農業技術,讓一人便能管理兩分地、六百多棵的香草莢園區。

節目中,劉大哥分享了友善耕種的挑戰與解決方案,包括如何用花生殼抑制雜草生長、改善土壤酸鹼度,以及應對古坑地區高落雷頻率與螞蟻侵擾等困難。他與當地農友組成「香草食豔所」,將香草莢轉化為布丁、冰淇淋等二次加工產品,並與在地品牌如虎尾糖合作,探索更多香草莢的可能性。

這段從工業到農業的轉型故事,不僅展現台灣小農的創新精神,也呈現雲林作為台灣「從產地到餐桌」最理想地區的獨特魅力。劉大哥的經歷證明,當科技與農業相遇,當現代化與友善環境並行,一條新的永續發展道路正在成形。

就如同香草莢與雨林共生的自然關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人類的創新與土地的智慧如何能夠和諧共榮,共同創造豐富多元的未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7 months ago
33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牛奶的風土:走進和順牧場的五十年時光

這集虎尾七分甜podcast邀請到和順牧場第三代經營者瑋晨,深入探討雲林崙背地區酪農業五十年的發展史與現代轉型。瑋晨分享了從祖父那一代開始的創業故事,如何在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政府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時,由農會與味全公司合作,從國外引進乳牛,分配給當地農民,開創台灣第一個酪農專業區。

瑋晨生動描述了酪農業從完全人力到逐步機械化的演變:早期酪農必須手工割草、手工擠乳,並迅速運送到擠乳站;現代則採用智慧項圈監測牛隻健康,導入自動擠乳與自動餵飼系統,大幅提升管理效率。這些技術變革不僅減輕人力負擔,也實現更精準的飼養模式,保留高產量、高品質的牛隻。

談及產業困境,瑋晨回憶了二十年前的難關,當時生產過剩導致乳品無法全部銷售,必須自行將加工後的鮮奶買回尋找銷路。直到三聚氰胺事件後,消費者開始重視食品安全,本土優質乳品才再度受到重視。

作為工程背景轉入酪農業的第三代,瑋晨分享了與父輩在經營理念上的碰撞與調和,如何透過數據與結果逐步推動現代化管理。同時,他也開始經營自媒體,希望透過食農教育讓更多消費者了解酪農產業,建立對本土乳品的認同。

展望未來,和順牧場計劃重新整理環境、優化動線設計,不僅為提高生產效率,也為可能開放消費者參觀做準備。瑋晨強調,台灣的乳品品質因嚴格法規與高標準要求,在全球可排名前列,值得消費者支持!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7 months ago
41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在百年診療所吃一頓有機大餐--生機廚房

這棟三百坪的歷史建築,曾在日治時期作為糖廠醫院服務臺灣最大轉運站的工人與眷屬,國民政府來臺後則轉為臺糖診療所,承載著無數生命誕生與療癒的故事。當製糖業逐漸式微,診療所人潮稀落之際,一對懷抱理想的夫婦挹注巨資與熱情,為這段歷史注入新生命,將腐朽轉為神奇。

吳老闆從臺灣大哥大業務轉行的決定,源於一次偶然的邂逅與命運的安排。他花費近千萬元復原檜木橫梁、修復老舊屋頂,堅持保存建築原貌,讓後人得以一窺昔日風華。而這段轉型故事的情感底蘊,則深植於張老闆娘因母親罹病而開始探索有機飲食的心路歷程——在生命無常面前,她選擇以滋養大地的方式延續對生命的敬意。

二十三年來,「生機廚房」不僅提供素食餐點,更成為一座連結在地農友與消費者的橋樑。他們堅持使用雲林在地有機農產,收購「醜蔬菜」,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短鏈理念,在全球化浪潮中守護著土地與飲食的純淨本質。隨著理念的成熟,他們將視野從有機延伸至慢食運動,將食物、文化與歷史脈絡編織成一幅豐富的地方圖譜。

在節目尾聲,我們看到生機廚房如何與虎尾糖廠產出的「虎尾糖」結合,創造出南棗核桃糕、酒鬼花生等特色產品,讓昔日製糖產業的精髓以新的形式存續於當代飲食文化中。這不僅是一種風味的傳承,更是一種文化記憶的延續與重塑。

在工業遺產與有機生活的交融之處,「生機廚房」譜寫了一曲關於復興與轉化的動人樂章,讓我們得以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咀嚼著虎尾糖業文化的豐厚歷史底蘊。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7 months ago
33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五分車上的媽祖:台灣進香鐵道的黃金歲月

在這集節目中深入探討台灣中部特有的文化現象——「進香鐵道」。這段被遺忘的鐵道歷史,曾經在日治時期至1980年代間,扮演著連結全台信眾朝聖之旅的重要角色。

當主縱貫線在1908年貫通後,台灣各地信眾得以從遠方搭乘火車前往中部信仰中心——北港朝天宮。特別是透過連接主線的糖業鐵路(俗稱「糖鐵」或「五分車」),完成「進香最後一哩路」的旅程。主要進香路線包括斗南-虎尾-北港、嘉義-北港,以及大埤-新港-北港三條路線,其中嘉義線因旅客量最大,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路線。

在媽祖進香季節,糖鐵日常平均22班車次猛增至30多班,還特別配置服務人員,車廂內滿是信眾手持的香煙裊裊。這不只是交通方式的革命,更徹底改變了台灣宗教文化地景——讓北部、中部、南部信眾能夠共同參與祭典,強化了台灣文化的凝聚力。

時至今日,雖然進香鐵道已隨著公路運輸的興起而消失,但許多遺跡仍完整保存,如大埤旗站、後壁旗站等車站與軌道設施。目前雲林記憶庫正透過「糖業假期之路」計劃,嘗試復刻這段特殊的宗教文化體驗,將五分車文化與媽祖信仰再次連結。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8 months ago
25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甜蜜時光與信仰盛宴:從虎尾糖廠到北港藝閣的文化之旅

在雲林,兩種看似毫不相干的文化記憶交織成一幅獨特畫卷:一邊是曾支撐台灣經濟的糖業,另一邊是源遠流長的民間信仰與藝術展演。在這集中,我們首先揭開虎尾糖廠在台灣近代工業史上的關鍵角色,從日治時期的現代化進程到戰後的轉型,糖廠不僅是一座工業設施,更是一個承載集體記憶的文化象徵。

節目後半部分,雲林記憶cool說書人漢鵬帶我們走進北港藝閣的繽紛世界。這種源自清朝的傳統民俗表演藝術,至今仍在北港媽祖聖誕慶典中熠熠生輝。藝閣車上,真人扮演的神仙故事人物,在夜幕低垂時緩緩遊行,不僅展現精湛的藝術工藝,也訴說著信仰與文化的深厚連結。漢鵬詳細解析了藝閣的製作工藝、人才培育和文化傳承,從中我們看到傳統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尋找立足之地。

最後,節目介紹了「糖業假期之路」遊程,透過重現昔日進香鐵道的路線,將虎尾與北港的文化遺產巧妙串連,使聽眾能夠一次領略工業遺產與宗教民俗的雙重魅力。

如想親身體驗北港藝閣的獨特魅力,尤其是體驗「仙女」從花車上灑下糖果的盛況,每年三月十九至二十三日的媽祖聖誕慶典將是絕佳時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8 months ago
25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甜蜜考古學:實境遊戲裡的老城新生

百年前,一列蒸汽火車載著製糖的夢想,在雲林平原上劃出工業化的第一道軌跡。如今,這段深刻烙印在虎尾人文記憶中的糖業歷史,正以嶄新的形式在「五間厝Sugar」實境解謎遊戲中重生。

遊戲以虎尾糖廠第三公差宿舍為起點,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情敘事,巧妙連結起這片土地從「五間厝」到現代化城鎮的蛻變歷程。每一個解謎環節,都是一次與歷史對話的機會,而純手工製作的道具包,更傳承了台灣傳統工藝的溫度,彷彿是一封來自過去的手札,娓娓道來那些未曾訴說的故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遊戲將虎尾最珍貴的在地特產「虎尾糖」融入其中。這款全台品質最優的糖品,不僅是一項產業成就的見證,更象徵著這座城市的文化精髓。遊戲鼓勵玩家以步行或自行車慢行的方式探索,宛如在時光隧道中,細細品味每一個街角所訴說的歷史密語。

如今,這場跨越百年的甜蜜之旅已在雲林記憶cool開放預約。在這裡,不只有解謎的樂趣,更有一段關於記憶、情感與文化傳承的深刻對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8 months ago
36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糖廠裡的和果子:甜蜜蜜的文化Fusion

在台灣糖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虎尾糖廠不僅是一座產業遺址,更是一個承載著跨世代記憶的文化場域。本期節目透過貞誼的故事,揭開了一段融合東亞糖業文明的動人篇章,見證了台灣在地食材與日式工藝的精妙對話。
她巧妙運用虎尾糖——這種被稱為「台灣三溫糖」的在地特產,在和果子製作中展現出與日本名貴三溫糖相媲美的細緻品質。這種獨特的蔗香與溫潤甜味,成為連結兩地糖業文明的味覺橋樑。
貞誼對三色糰子的創新詮釋,更是台日文化交融的絕佳範例。這個傳統上的日式節慶甜點,在她手中注入了嶄新的台灣元素——選用台灣在地米款、融入火龍果的天然色澤,以及使用虎尾糖調和整體風味。每一份糰子都是一次文化對話的嘗試,從食材選擇到比例調配,無不展現出職人對兩地飲食美學的深刻理解。
在製作過程中她始終堅持日本職人對於食材、比例與平衡的嚴謹要求,同時又能靈活運用在地特色,創造出既傳統又創新的味覺體驗。這種文化混融的實踐,不僅豐富了台灣的甜點版圖,更為百年糖廠注入了新的文化生命。
透過這段甜蜜地訪談,我們得以一窺台灣糖業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既保有在地特色,又能與國際潮流進行創意對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8 months ago
34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沿著馬公厝線追索糖業文化路徑

在台灣工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一條鐵道默默見證了近百年的變遷。它是台灣僅存的活躍製糖鐵路——馬公厝線,蜿蜒於雲林平原,串起了一個時代的記憶。本集節目將帶您深入探索這條承載歷史的鐵道,聆聽它訴說的故事。

從日治時期的蓬勃發展,到戰後的轉型與挑戰,馬公厝線不僅是一條運輸甘蔗的鐵路,更是連結在地生活的重要紐帶。在極盛時期,這條鐵路不分晝夜地運送著甘蔗與旅客,是雲林地區重要的交通動脈。時至今日,雖然運量已不及當年十分之一,但它依然堅守著崗位,在每年的製糖季節忠實地執行著運輸任務。

沿線保存的機關車庫、稱重採樣站等設施,靜靜訴說著糖業發展的滄桑;而在地居民口中流傳的故事——從搭火車趕集的回憶,到因火車冒出的火星而不得不一邊收割一邊滅火的艱辛,都成為了珍貴的文化記憶。

在產業轉型的浪潮中,馬公厝線和虎尾糖廠正尋找著新的定位。或許,這條百年鐵道的未來,不只在於延續製糖運輸的傳統,更在於開創觀光休閒的新篇章,讓更多人能親身體驗這片土地上的糖業文化路徑。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9 months ago
19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虎尾也有文學餐桌~

在工業化浪潮中倖存的虎尾糖廠,見證了雲林從農業社會到現代轉型的滄桑巨變。今日,我們透過一位資深主廚—阿義的巧手,將在地作家宋澤萊的文學世界,轉化為一場別具意義的餐桌體驗。

從最樸實的割稻飯、承載著當兵回憶的魷魚螺肉蒜,到以虎尾糖廠特製糖品烹調的傳統滷豬腳,每一道菜都是文學與土地的動人對話。主廚更大膽嘗試,以在地食材重新詮釋傳統口味,像是以黃豆製作的白滷豬腳,在保留傳統風味之餘,也注入了創新的思維。

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一個關於雲林的故事。那是宋澤萊筆下的農村歲月,是老一輩口中的糖廠記憶,更是這片土地上無數家庭的生活印記。從白斬雞到各式蛋料理,從家常小菜到精緻甜點,都蘊含著對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與情感寄託。

這場文學餐桌的策劃,不僅是一次餐飲體驗,更是一次橫跨文學、歷史與在地記憶的文化之旅。透過味蕾的觸動,我們得以更深刻地理解這片土地的過去,也為雲林的飲食文化開創嶄新的可能。

一起來體驗這場結合在地文學、糖業記憶與美食的跨界盛宴,讓我們用餐桌上的故事,重新連結與這片土地的情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9 months ago
29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甜蜜蜜大飯店的前世今生~

虎尾糖廠的故事始於1906年,當時這片蔗田遍布的土地,因著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的引進,逐漸發展成為東亞第一的製糖重鎮。如今,這座承載著無數記憶的第三公差宿舍,經過精心規劃,搖身一變成為「甜蜜蜜大飯店」,為遊客編織出一場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在這裡,每一個轉角都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蒸氣火車的汽笛聲、工人們辛勤的汗水、充滿生命力的製糖工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糖廠獨特的「氣電共生」系統,以及全台唯一仍在運作的五分車,見證了這座糖廠的永續精神。
「甜蜜蜜追五分車」的體驗活動,讓遊客騎著電動單車,追隨著五分車的軌跡,在日落時分漫遊文化黃金廊帶,感受街廓間流動的光影。夜晚時分,更可以漫步於光環境重新規劃的園區,在月光下聆聽這座城市的脈動。
透過公益CEO協會秘書長淑娥的娓娓道來,我們看見虎尾糖廠不僅是一座產業遺產,更是一個凝聚在地記憶與文化底蘊的生活場域。
從日治時期的工業重鎮,到今日的文化新地標,這座糖廠始終是虎尾人共同的記憶與驕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32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鐵打的貴婦打造糖都--雲林縣政府文觀處陳璧君處長專訪

在雲林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的眼中,虎尾不僅是一座城市,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家族相簿,每一頁都透著時光的溫度。當她漫步在這座百年糖都的街道上,空氣中彷彿還飄蕩著那股熟悉的甜香,一如歲月沉澱後的記憶。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呼吸節奏,」陳處長輕聲說道,目光掠過虎尾糖廠古老的磚牆。在1906年,當第一批製糖機器的轟鳴聲響徹這片土地時,誰能想到這聲響會成為一個小鎮蛻變的序曲?那些被歲月磨礪的建築,像是沉默的歷史見證者,默默訴說著一個時代的故事。
在她的敘述中,虎尾的文化地景宛如一幅精心編織的蕾絲:日式宿舍群的細膩紋理,虎尾鐵橋的堅毅骨架,布袋戲館裡的綿密掌故,還有雲林記憶庫中那些未曾說完的故事。「這些不只是建築,」她說,「而是無數家庭的生命軌跡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印記。」
每年的製糖季節,從十二月延續到隔年三月,彷彿是這座城市的collective ritual。陳處長特別提到,當五分車載著新鮮的甘蔗在田野間緩緩前行時,那畫面不只是一個產業的象徵,更像是一首關於土地與人的詩篇。「在那飄散的糖香中,」她微笑著說,「藏著一代代虎尾人最深刻的記憶。」
或許最動人的篇章,是關於鄧麗君與這片土地的情緣。當年,她父親在褒忠糖廠工作的往事,如今已化作城市記憶的一部分。《甜蜜蜜》的旋律,似乎早已寫進了這座糖都的基因裡。「有時候,」陳處長說,「一個地方的靈魂,往往寄寓在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之中。」
在推動文化保存的過程中,陳處長深深體會到,真正的文化資產不僅是有形的建築,更是無形的情感連結。「當我們說要保存文化,」她思索著說,「其實是在保存一種生活的況味,一種屬於這片土地的獨特氣質。」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37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甜蜜季風來了~

在雲林的冬日裡,一座百年糖廠靜靜佇立,它的煙囪不僅是工業地景的象徵,更是虎尾人共同的時光座標。每當季風來臨,糖廠裡的蒸汽揚起,空氣中瀰漫著甜膩的焦香,喚醒了這座小城沉睡的記憶。

在這片土地上,製糖的故事與季節的輪迴緊密相連。冬日裡,甘蔗的生長緩慢下來,將養分轉化為甜蜜的結晶,彷彿在等待一場盛大的祭典。這是大地與人們智慧的共舞,一場關於等待與收穫的優美敘事。

從2012年開始,虎尾糖廠的開工祭不再只是工業生產的儀式,而成為連結在地生命的文化脈動。當地馬鳴山鎮安宮的媽祖,也加入了這場冬日的巡禮。在這裡,工業的現代性與民間信仰的古老智慧交織,編織出一幅獨特的文化圖景。

糖廠內每個部門的祈福儀式,就像一首精心編排的交響樂。鍋爐房率先奏響序曲,其他部門陸續加入,共同譜寫這座百年工廠的生命韻律。這是一場關於傳承的儀式,也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

對虎尾人而言,糖廠不只是一座工廠,更是承載著集體記憶的方舟。每年開工季的這一天,當地居民跟隨媽祖的步伐,得以踏入平日難以企及的廠區。在蒸汽與祈禱聲中,他們觸摸著那些承載著父執輩汗水與夢想的機器,感受著歷史的溫度。

這是一個關於記憶、信仰與工業文明交匯的故事,也是一首獻給這片土地的深情頌歌。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28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大型甜蜜沈浸式現場:虎尾糖都秘密大公開

知道台灣有一座城市,空氣中飄散著甜甜的焦糖香嗎?本集節目將帶你走進雲林虎尾,探索這座糖都的獨特魅力!
我們邀請到雲林記憶庫的說書人漢鵬,為你揭秘「糖業假期之路」的精彩內容。從曾為東洋第一的虎尾糖廠,到保存完好的蒜頭糖廠,我們將深入了解台灣糖業的輝煌歷史。
想知道為什麼虎尾的空氣會是甜的嗎?好奇百年前的五分車是如何運作的嗎?對日治時期的明治巧克力與台灣有什麼關係感興趣嗎?收聽本集節目,這些問題都將一一揭曉!
除了歷史探索,我們還將分享糖業假期之路的精彩活動。從品嚐當地美食、體驗和服穿搭,到住宿百年日式宿舍,讓你沉浸在虎尾的甜蜜時光中。
無論你是歷史愛好者、美食達人,還是想來趟悠閒小旅行的聽眾,本集節目都將為你開啟一段難忘的聽覺之旅。準備好來趟甜蜜之旅了嗎?按下播放鍵,讓我們一同品味虎尾的七分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32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糖都的鬼節狂歡

想體驗台灣最獨特的中元祭嗎?本集《虎尾七分甜》帶你深入探索有"北基隆南虎尾"美譽的虎尾中元祭!
我們邀請到雲林記憶庫的漢鵬,為你揭開虎尾中元祭的神秘面紗。從清代起源到現今的盛大規模,了解這場融合多元文化的祭典如何成為虎尾的標誌性活動。
節目中,我們將帶你:

  • 走訪七大普渡區,感受不同區域的獨特魅力
  • 探索虎尾圓環,體驗熱鬧非凡的夜市氛圍
  • 欣賞令人驚嘆的冰雕藝術和炮城表演
  • 了解各種宗教儀式,見證台灣普渡文化的縮影
  • 揭秘只有虎尾才有的神秘夜間活動

不僅如此,我們還將深入討論虎尾糖廠與中元祭的淵源,以及它如何塑造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特徵。最後,別錯過我們為你精心準備的"糖業假期之路"活動介紹,帶你穿越時空,感受糖業興衰的滄桑之美。
無論你是民俗愛好者、美食探險家,還是想了解台灣地方文化的旅人,《虎尾七分甜》都將為你開啟一段難忘的聽覺之旅。跟隨我們的腳步,一起品味虎尾的甜蜜與人文風情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yjz9va00kk01xab953gn60/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33 minutes

虎尾七分甜

虎尾,這個因糖而興起的小鎮,見證了台灣經濟的黃金時代。在糖業鼎盛時期,它不僅是經濟引擎,更是外匯的重要來源。想像一下,當時的人們甚至不是去台灣銀行,而是直接到台糖換匯!這段歷史不僅反映了糖業的重要性,也展現了它在台灣社會中的深遠影響。
虎尾糖廠,是台灣唯一一座完整保留日據時代製糖工藝的糖廠。它不僅是一座工廠,更是一座活的博物館。百年歷史的五分車至今仍在運轉,載運著甘蔗與糖,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樞紐之地。
然而,虎尾糖廠的故事不僅僅關乎過去。它還展示了驚人的前瞻性,特別是在當今ESG備受關注的時代。早在一個世紀前,這座糖廠就已經展現了近乎完美地、零廢棄的工業模式。這不僅是對環境負責的典範,更是工業永續發展的先驅。
在《虎尾七分甜》的節目中,我們將帶您深入探索這百年的糖業文化路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