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注定要做返工狗做到身心枯竭?
我們注定要不斷被壓迫、被傷害?
其實身體和心靈,可以由自己掌控!
歡迎你和我們一起,從不同範疇,認識如何當自己身心嘅工程師,建構更美好嘅自己!
* * *
歡迎用以下途徑同我們交流更多: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注定要做返工狗做到身心枯竭?
我們注定要不斷被壓迫、被傷害?
其實身體和心靈,可以由自己掌控!
歡迎你和我們一起,從不同範疇,認識如何當自己身心嘅工程師,建構更美好嘅自己!
* * *
歡迎用以下途徑同我們交流更多: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承接上一集的「剛剛好」(good enough)課題:
人生中除了友誼和愛情,家庭也佔有重要地位。
家庭關係中,該如何拿捏分寸呢?
日常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回應,
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依賴、爭執......
換個方式回應家人,承接住他們行為背後的情緒,
才是回應箇中需要的最恰當做法?
今集,我們將一起探索家庭中「剛剛好」的藝術,
讓大家在關係中找到那恰到好處的和諧點!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人際互動,原來有「剛剛好」(good enough)這回事?
雖然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
但是否就代表,我們需要對朋友的所有事情赴湯蹈火?
又或者,可否:既讓對方有空間成長,又能在需要時給予支持?
而愛情關係中,
我們又該如何避免過度依賴或疏遠,以達到健康穩定的互動?
尤其,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行舉止,實際上可能隱藏著問題!
今集,我們一起深入分析友誼與愛情中的微妙平衡,
解析「剛剛好」的藝術,並提供實用策略,
幫助大家在關係中找到那個恰到好處的甜蜜點~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養寵物?這背後的意義又是甚麼?
今集,我們一起來交流養寵物的心路歷程。
尤其,當牠們進入最後歲月,我們可以怎樣面對這份難別難捨?
或是,與寵物互動的過程,能怎樣為我們的人際互動也帶來啟迪?
如果你也熱愛動物,或者想了解為甚麼寵物對我們意義重大,
別錯過這期感人至深的節目!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有時候,當事與願違,心中難免感到自責……
其實,為甚麼會出現這種情感?
背後反映了甚麼?
尤其,當自責演化為愧疚、追悔
怎樣可以令自己不會感到更苦惱?
今集,一起聽聽處長的「渣男故事」
了解他怎麼因為「出軌」而感到自責
然後,如何好好善用自責去轉化自己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以神之名》再度炒熱邪教的可怕。
甘願將賺到的錢全部捐出,奉獻出全部時間招募教徒,甚至自願被性侵
地鐵放沙林毒氣大量殺人、小鎮幾百人集體服藥自殺……
沒有最癲,只有更癲
到底邪教有甚麼威力,讓人心甘情願地唯命是從?
篤信邪教的人只是單純白痴無腦
抑或其實只是想找到安身立命之處,令自己感受到存在是有意義?
今集我們嘗試站在邪教徒的視角,
從理解邪教徒開始,剖析邪教的魔力所在。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經常講「自然醒」是最好的休息狀態
然而生活於繁囂都市生活中,無需加班工作、通宵復習
能夠有短暫的睡眠時間,已經是一大幸事
那麼,如何才算作「最好的作息」呢?
原來糾結於「最好的作息」才是影響睡眠的「原凶」!
透過閉上眼睛、伸展動作可以有助入睡,
讓我們跟大家分享不同的呼吸法,安然地享受自己的作息時間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今屆奧斯卡的大贏家《媽的多重宇宙》,竟然會令處長覺得嘔心?!
原來因為稍不小心,便會把女主角 Evelyn 的逐漸轉化忽略於奇幻的視覺特技之中!
今集,我們一起來聊聊 Evelyn 和她所帶來的啟發。
譬如:面對鋪天蓋地的工作與任務,想樣樣都做好,這是否我們的寫照?
偏偏無法做好之後,我們可怎樣自處?
又如為人父母的,樣樣都想為子女做足 100 分;
但是,這會否反而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又如何打破?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生活好難,在香港生活更難。
以打遊戲機的難度來比喻,可能是 very difficult mode⋯⋯
如果現實生活可以好像打遊戲機,
加多點 buff(增強狀態)給自己,
會不會更容易過關?
靜觀原來不只是「放鬆」方法,
練習得多,還可以在心態上加好多buff。
生活難過,關關難過關關過!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elh7apq033t01v3e92qc707?m=comment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繁囂過後的夜闌人靜,你會否覺得空虛寂寞凍?
即使播放著一首首白噪音,
心底的斷聯(disconnect)好像仍未能徹底解除⋯⋯
回去大自然吧!
除了一般遠足或影芒草,其實還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體驗!
在大自然裡打開各種感官時,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好收穫。
今集,讓我們一起去抱抱樹、看看雲海,或是靜候日出~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正所謂:「讓你在這裡碰上我,這當然就是天意!」
既然那麼有緣分,不如聽聽
我們其實經歷過怎樣的生命轉化歷程?
很多人以為,「靜觀」就是靜靜地坐著不動⋯⋯
如果你仍是這麼想,小心噴火龍爆_你 😂
實際上,外在形式的靜態 根 本 不 是 重 點 !
那到底,甚麼是靜觀呢?為甚麼要學習它?
乃至於,我們四人是如何藉靜觀,走過人生的高山低谷?
從我們(朋友)的個人故事,希望能為大家帶來些啟發~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人際互動、愛情關係、工作職業、日常消費⋯⋯
看似歷來如此的,其實已經翻起暗湧!
我們,正邁向越來越流動、不固定的「液態世界」:
不追求「長久」、不打算「修復」、
不重視「承諾」、不期盼「深刻的連結」⋯⋯
所謂的自在、自由,建基於:
不斷的替換、短期的游擊、
輕浮的淺嚐、隨時的離去⋯⋯
撫心自問:我們真的有因此而更幸福無憂嗎?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生活,開始產生一些疑惑
邀請你,一起來思考與檢視~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我們都很注重「身體」方面的排毒
那,你的「心」呢?
當內心苦惱、悲傷、絕望時
可有想過,怎樣可以好好地擁抱和轉化它?
不如,一起來聽聽一行禪師的小分享~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音樂:Chill Guitar with Drums】
joshuaempyre (freesound.org)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單靠雙手——推拿,就可以療癒你的心靈!?
待療癒的,或許太多了:
原生家庭
自我認同
人際互動
生活壓力
過往悔恨
⋯⋯
如果療癒不到,會否造成更多「遺憾」?
遺憾,《四樓的天堂》卻告訴我們:
「人生處處是遺憾,有遺憾的人生 才是真實的!」😳😳
臺灣劇集《四樓的天堂》,是我們想向你強烈推薦的好作品!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亦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面對即將結業的小店、離去的親友
總會覺得可惜跟失落⋯⋯
於是急忙珍惜最後相處時光,留下美好回憶
反而對於身邊恆久不變的存在,不論人事物
都會抱持安逸的心態,任由慣性使然
不太會重視相處的時間
往往需要被告知限期,才會付出時間好好珍惜?
但有時候事情錯過了
仍然可以將遺憾修補嗎?
噴火龍帶來的「黃金法則」
可以讓大家避免生起遺憾…..
有些遺憾的出現
仿佛又會給我們上一課,作好好的警惕 ( ´ ▽ ` )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0981lr0brt01w6d0rz4d49?m=comment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廿四孝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聽過
當中有數個故事
特別強調子女無償付出
甚至看似荒唐、不切實際
一味的為父母付出
真的算「孝」嗎?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千依百順、一切都言聽計從,就是「孝」嗎?
推而廣之:為甚麼「孝道」或「群體連結」會特別受推崇?
當我們深觀家人之間的連結與互動,不難發現:
即使高舉著孝的旗幟,都不能避免對立、衝突,甚至有時越演越烈⋯⋯
這些現象和背後的成因,實在值得細味~
而原來,有外國研究探討過親子互動這議題!他們有甚麼發現呢?
這集,讓我們一起討論家人、親子之間的互動和影響。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承接 EP06 的討論)
回憶之中,多數是不愉快的事件
這「M底」的表現,竟然關乎我們的生存!
面對恐懼、不愉快的情況
慣性地徘徊於逃避或攻擊的選擇中
繼而飲酒、食甜品、追劇集甚或吵架、硬碰硬
但世界上的事,從來都不是只有兩個選項?
「時間可以療癒一切」
這並非意味單單等待時間流逝就可以
其實,自己可嘗試做些練習,改善痛心的「曾經」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 * *
【Outro 音樂:Cheery Monda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今集有幸邀請到 Mirror 第 13 子獻唱!……
追捧明星
似乎是由於被其外貌、技能之類吸引
不過
原來也因為我們能在其身上見到「理想的自己」?
周潤發、Mirror 這些明星
為何特別受歡迎和愛戴?
且聽聽三個不太熱衷追星的人分享啦 🤣🤣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世紀官司,儘管已有判決,但就能判斷誰對誰錯?
甚至,是否真的有「對/錯」!?
明明是曾經深深相愛的情侶,
到底為何最後會互相攻伐?
愛情中的你自己,
又可曾好好觀察過?
(除非你是看破了世事的處長 XDD
一起食著花生動動腦!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
生活中總會有晴天,也會有雨天
然而,當天空突然下起滂沱大雨
總會彈出一些想法
「點解又落雨架!」
「唉,好煩呀⋯⋯」
我們似乎總會要求天空無時無刻都晴空萬里
但當現實情況不如意,又可以怎樣呢?
聽聽一行禪師的分享
當日常出現呢種煩惱的時候
我們可以如何自處?
* * *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對這一集的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261dlzc7qj0925w71uo9j6/comments
或者,歡迎用以下途徑進一步交流:
【IG】 @bodymindengineer
【E-mail】 bodymindenginee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