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New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44/61/1d/44611d9e-c866-032e-eb61-3ab34dc73659/mza_2058047739477587696.jpg/600x600bb.jpg
人權白話文
人權白話文
22 episodes
9 months ago

人權極為重要,但同時也非常抽象,其在不同國家、文化之中可能會有各自的實踐狀況。尤其在許多國家已經有自己的憲法、針對不同族群保護的法律之後,這些法制是否能夠與各個公約相容,就會成為人權實踐必須面對的問題。

回到台灣的狀況,我們將許多公約國內法化並定期進行審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與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國際的組織與國際審查委員,甚至是民意的互動,都是在學習這些公約的價值,並檢視國家是否與時俱進,符合人權保障的框架。

究竟人權在臺灣,與文化的多樣性應該如何互動?又如何能夠做到在地實踐呢?

未來人權白話文會透過與公約相關的社群貼文、Podcast 節目,以國際上重要的十個人權公約為主題,進行既有趣又有深度的討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News,
News Commentary
RSS
All content for 人權白話文 is the property of 人權白話文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人權極為重要,但同時也非常抽象,其在不同國家、文化之中可能會有各自的實踐狀況。尤其在許多國家已經有自己的憲法、針對不同族群保護的法律之後,這些法制是否能夠與各個公約相容,就會成為人權實踐必須面對的問題。

回到台灣的狀況,我們將許多公約國內法化並定期進行審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與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國際的組織與國際審查委員,甚至是民意的互動,都是在學習這些公約的價值,並檢視國家是否與時俱進,符合人權保障的框架。

究竟人權在臺灣,與文化的多樣性應該如何互動?又如何能夠做到在地實踐呢?

未來人權白話文會透過與公約相關的社群貼文、Podcast 節目,以國際上重要的十個人權公約為主題,進行既有趣又有深度的討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News,
News Commentary
Episodes (20/22)
人權白話文
EP 21|無止盡的慾望?談數位性暴力中的厭女與仇女 ft. 新聞工作者 蔣宜婷

(本集節目錄製於 2024年 2月)

在訪談之後,兒少性剝削案件偵查的新進展

從 2021 年起台灣破獲創意私房案件開始,許多與販售非自願拍攝或非自願散布私密影像相關的案件陸續被調查、起訴和審判,其中因有多起案件均有未成年人受害,2024 年 6 月起,台灣檢調單位也開啟了最大規模的兒少性剝削調查行動,破獲多起透過加密通訊軟體或網站販售未成年人性影像和違法性影像的案件。

在本次偵查中,除了針對製造與販售兒少與非法性影像的犯罪者外,許多購買和持有影像者也都被搜索與約談,也讓這濫用數位科技的犯罪產業鍊更完整的被揭露。

-
以科技對抗科技,兒少性剝削案件調查的挑戰與可能解方?

法務部在今年 4 月發佈了一個專題報告,針對數位技術普及的現在,對兒少性剝削案件該如何作為和現況檢討做出回應,其中強調希望能透過修法來強化科技偵查。

法務部認為數位偵查手段需有明確法源依據,因此提出《科技偵查及保障法》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草案,希望透過科技偵查的手段,反制以數位科技進行的犯罪行為。

但《科技偵查及保障法》因為朝野無共識,目前仍未經立法院通過;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則於今年 7 月三讀通過,將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列為可以通訊監察的罪名。

除了放寬得以用來偵查的科技外,加強偵查人員培力訓練亦受到重視,除法務部提到會加強與外國執法單位的互動與交流,邀請外國專家分享兒少性剝削防制的經驗,並加強偵辦兒少性剝削案件的培訓外。

而在今年七月三讀通過修正的《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讓重製兒少性影像、沒有正當理由購買並持有兒少性影像或付費瀏覽兒少性影像都入罪,並提高相關罪名的刑責,並且也規定主管機關要增加兒少案件專業素養的教育訓練。

此外,本次修法過也明文規定,兒少性剝削防制的主管機關衛福部,可以主動透過科技技術,在網路上巡查相關兒少性影像犯罪情形,並由數發部提供技術支援,來降低犯罪造成的危害,並更能即時處置。

但雖有相關的政策與法規修正,但負責今年度大規模調查的台中地檢署檢察官陳祥薇,在《報導者》的訪問當中,仍提到現行實務上,相關案件很仰賴透過被偵訊與搜查的犯罪行為人追查其他犯罪行為人,但法院目前對於案件管轄權的認定,會導致能夠聲請羈押的檢察官可能並非一開始偵查案件的檢察官,再加上對於羈押要件的判斷,沒有將《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放入可以因為有反覆實施的疑慮而羈押的犯罪中,會增加偵查相關案件的難度。

🌟本集來賓:新聞工作者  蔣宜婷

本集是《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相關的第 3 集節目,期待可以為聽眾建立最基礎的人權觀念,並引起關注。

蔣宜婷記者,過去著有〈臉被偷走之後:無法可管的數位性暴力?台灣Deepfake 事件〉、〈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等調查報導。

讓大眾認識數位性暴力的議題中,除了有未成年人保護不足、法規陳舊,以及新興科技淪為犯罪工具等複雜現況外,也點出女性受害者比率極高的實際情形。

因此,本集節目中,宜婷與我們分享了調查、撰寫與報導刊出的過程,
以及她如何看待數位性暴力中,可能隱藏的厭女和仇女文化?
-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
【精彩重點】
❗️性暴力背後的權勢關係
❗️數位性暴力與陽剛文化導致缺乏的意識
❗️動機:報復、牟利、社會強化、性慾與權利
❗️未來展望:強化偵查的量能和資源分配

#人權白話文 #CEDAW #數位性暴力

參考資料:

1. 鏡週刊: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2. 鏡週刊:創意私房四百狼
3. 報導者:史上最大規模兒少性剝削搜查行動,查獲創意私房、SCP社群至少307名嫌犯
4. 報導者:當博弈與情色共生──瘋狂「造市」下,兒少性剝削影像風暴再擴大
5. 法務部:數位技術普及造成兒少性剝削案件增加之因應作為與現行政策檢討專題報告
6. 衛福部: AI智慧協助巡網 宣戰兒少性剝削-專訪衛福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
7. 判決:士林地方法院  112,訴,258  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刑事判決
8. 珞亦不絕:39|這集是在黃子佼緩起訴之前錄的 ft. 蔣宜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2 months ago
49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21|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的追求與阻礙 ft. 記者 王怡蓁

🌟 本集來賓:記者 王怡蓁

本集節目是人權白話文關於《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第三集節目,
邀請到有豐富的報導採訪經驗,長期關注障礙困境、司法議題和性別權益等面向,
並曾就自立生活的現況與困境做過完整的專題報導的怡蓁來到節目中,

和我們介紹個人助理、居服員與自立生活的概念為何,以及身心障礙者在追求自立生活時遇到的困境與現況,
還有個人助理的勞動權利與該職務的勞動力需求狀態,希望能透過先認識這些概念,一起尋求能夠解決問題的方式。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
✨ 什麼是居服員、個人助理以及自立生活?
✨ 個人助理制度下的勞動關係與困境
✨ 經費不足與人力不足的雙重困境
✨ 追求自立生活的訴求,其實與你我都有關係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48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20|我愛藝文,希望藝文無礙 ft. 兩廳院藝術總監 劉怡汝、作家與電台主持人 余秀芷

🌟 本集來賓:兩廳院藝術總監 劉怡汝、作家與電台主持人 余秀芷

本集節目是人權白話文關於《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第二集節目,
邀請到藝文場館的經營者,國家兩廳院的藝術總監劉怡汝,以及身兼創作者和藝文活動愛好者的余秀芷老師,
一同探討藝文場館的經營中,如何以文化平權的概念進行建設與培力,以及身心障礙者在參與藝文活動時,真實的需求與建議。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
✨ 什麼是藝文場域的文化平權?
✨ 背影、圍欄和地毯:障礙者的藝文活動參與經驗
✨ 軟體與硬體兼顧:藝文場館的文化平權建設與培力
✨ 文化平權的落實與未來期待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特別感謝:國家兩廳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51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9|除了醫師外,為什麼那麼多人忍不住想教女性懷孕生產?ft. 烏烏醫師

🌟 本集來賓:烏烏醫師

本集為人權白話文Podcast節目全系列中與《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有關的第二集節目,期待可以為聽眾建立對於女性,特別是懷孕女性面對的歧視與困境,並點燃大家對於相關議題的關注。

本集邀請到烏烏醫師來到節目中,希望透過她個人的生活背景、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去除懷孕、月經和其他性別議題迷思的倡議經驗,來聊聊性別、歧視和刻板印象,以及如何促進了解,進而打破困境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
✨ 女性婦產科醫師,刺青與健身會受到歧視嗎?
✨ 大家真的有要打造一個適合生兒育女的社會嗎?
✨ 那些標籤與刻板印象
✨ 歧視源自不理解,教育可能有機會化解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
聽烏烏醫師與宜蘭聊壓迫👂: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p2oz2wy013m01xw949g1jyk/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53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8| 反對引進印度勞工言論顯示出的歧視與誤解 ft. TIWA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研究員 陳秀蓮

🌟 本集來賓:TIWA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 陳秀蓮

本集為人權白話文Podcast節目全系列中與《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有關的第二集節目,期待可以為聽眾建立對於移工在台灣面臨的人權困境與現況,並點燃大家對於相關議題的關注,

本集節目邀請道 TIWA 國際勞工協會的陳秀蓮研究員來到節目中,和大家聊聊最近的反對政府開放引進印度勞工議題,以及在台灣外籍移工面臨的勞動權益困境,和所謂「逃跑移工」是為何而逃?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
✨ 為何關注移工與勞工權益?
✨ 為什麼反對引進印度勞工能快速集結,以及反映出的歧視和勞動權益問題
✨ 幾近原地踏步的移工政策?
✨ 如何能夠凝聚力量,達成實質改變?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
如何推動實質改變?

12月10日來遊行吧!

TIWA 🗓️2023移工大遊行活動頁
https://fb.me/e/3nB1HZLbv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58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7|創作時使用的語言,是隔閡還是橋樑? ft. 農村武裝青年 阿達

🌟 本集來賓:農村武裝青年 阿達

本集節目跟兩公約,也就是《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五條參與文化權利以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第二十七條的語言少數者權利相關,邀請到長年以環境、社會和家庭日常作為創作主題,並以台語作為主要創作語言的樂團,農村武裝青年的主唱阿達來到節目當中,

和我們從個人的經歷以及創作歷程,帶領大家去思考語言的使用會不會在藝文活動中造成隔閡,以及使用台語創作的脈絡和目的

*本集節目同步上架於「法客電台」,借我蹭一下啦❤️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
✨ 投入音樂創作的原因?
✨ 從日常到創作,台語和生活
✨ 學習寫台語文的過程
✨ 音樂能打破文化與場域的限制,當一個溫柔的人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53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6|燈紅酒綠的陰影處,揮之不去的性別歧視 ft. 台北市娛樂公關經紀職業工會 理事長 胡筠筠


🌟 本集來賓:台北市娛樂公關經紀職業工會 理事長 胡筠筠

本集節目與跟《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相關,邀請到曾有陪侍公關工作經驗,現在擔任經紀人、藝術工作者和職業工會理事長的筠筠來到節目當中,

和我們介紹娛樂公關產業中,常見到的性別歧視,以及社會對這個產業污名化的現況。

希望讓更多人瞭解展業以及從業人員,進而在有朝一日,

撕去社會對於陪侍與娛樂公關產業的負面標籤,並同時保障從業人員的權益與安全。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

✨ 為什麼加入陪侍公關產業,以及成立「酒與妹仔的日常 Diary of the Hostess」的初衷?
✨ 數量遠高於男性的女性從業人員,數據可看出什麼社會文化與現況?
✨ 多重弱勢的問題,真的已經有適當的社會支持系統嗎?
✨ 打破歧視和撕去標籤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42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5|冬日裡一起吃飯、逛街聊人權的好去處,你知道人權辦桌嗎? ft. 張瑀婕

🌟 本集來賓:2023 人權辦桌總召 張瑀婕

本集節目與跟好多公約都相關,邀請到長期參與人權組織工作,也是今年擔任人權辦桌總召的張瑀婕來到節目中,

和我們聊聊在非全職工作者的狀態下,如何在日常忙碌之餘長期投身人權工作,
以及在多年人權辦桌的籌備過程中,看見對人權未來的期待以及發展性!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為什麼要投入人權工作?
✨ 陳文成基金會與人權辦桌
✨ 人權組織的經營與困難
✨ 從一些可愛之處,看見人權發展的未來!
-
聽完節目之後,一起支持人權辦桌吧
今年募資倒數中!
點此 👉來支持: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humanrightsstory2023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48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4|終身監禁與死刑背後的酷刑和虐待疑慮 ft.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法務主任 林慈偉

🌟 本集來賓: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法務主任 林慈偉

本集節目與禁止酷刑公約相關,邀請到長期研究國際人權公約與刑事法的慈偉來到節目中

和我們聊聊刑罰的目的與效果,以及為什麼沒有死刑和釋放可能性的真・終身監禁,在國際人權法中有被認為是酷刑或其他虐待行為的可能?

還有更多在推動廢除死刑與研究刑事法規相關的議題時,個人的思考與主張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怎麼會投入「處罰人」的法律領域研究?
✨ 死刑與到底是不是酷刑?
✨ 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是人民支持的死刑替代方案嗎?
✨ 透過更多資訊,試圖找到理解的可能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5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3|艱難議題的推手,如何不踩紅線又打動人心? ft. 人生百味 行銷部部長 李昀庭


🌟 本集來賓:人生百味 行銷部部長 李昀庭

本集節目與兩公約相關,邀請到了長期關注都市貧窮,針對適足居住、社會救助等議題,提出許多解決方案和實際行動的「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行銷部長李昀庭,同時也是 Podcast 《百百先下班了》固定班底之一,希望透過昀庭多年的社會與人權議題倡議和行銷經驗,和我們分享艱難的題目,如何以行銷打動人心,讓大眾認識組織?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人權工作者?社會工作者?
✨ 權議題溝通的難處與限制
✨ 組織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消滅自己


-
最喜歡的 Podcast 節目之一「百百先下班了」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doyouaflavor/platforms

是由關注無家者與貧窮議題的 NGO 「人生百味」所製播的 Podcast 節目,這裡可以聽見議題工作者下班後的真實心聲,在閒聊與爆笑聲中一起進入平時常常忽略的街頭景象,從議題小科普到不同工作者上班時的小 murmur,帶大家認識街頭生活與我們不同,或其實也沒什麼不同的一面。

也歡迎來到人生百味的官網或粉專認識我們正經的那一面:
百味官網:https://doyouaflavor.tw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Do.you.a.flavor
百味IG:https://www.instagram.com/doyouaflavor/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51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2|為什麼到了現在,還是有歧視存在? ft. Talo'an no Faloco' 心的工寮 共同創辦人 Kating Adaw Langasan


🌟 本集來賓:Kating Adaw Langasan

新系列節目正式上線!

《人權白話文》以世界人權宣言與九大核心公約為出發點,以「人權素人」之姿訪問學者、人權實務工作者,帶你以全新視角認識人權與公約概念!

本集來賓邀請到 Kating Adaw Langasan,目前還是學生身分的她,已有許多參與原住民族議題推廣的組織與台大反歧視小組成員的經驗。

包含「Talo'an no Faloco' 心的工寮」和校內的反歧視與原住民族議題社團,並透過實際倡議行動、對話活動和行為藝術等多樣型態,展現原住民族文化和議題溝通的多元可能性。

Kating 在本集以自身生命故事開展,分享過往遭受騎士的經驗,以及進行社會倡議和行為藝術的差別是什麼?如何達到對話的目標?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自身的生命故事
✨ 歧視事件與造成的傷痕
✨ 以對話和藝術,如何達到倡議目標?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50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1|兒童權利公約如何在校園內實踐? ft.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 張育萌


🌟 本集來賓:台灣青年民主協會 張育萌理事長

本集邀請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的張育萌理事長,青民協是近年台灣實踐兒童權利公約中兒童表意權的代表組織。

除了具備豐富的兒少代表與學權團體培訓經驗外,也積極投入各項議題,在其中將兒童與少年的視角與觀點帶入,並積極透過舉辦論壇、學生權益相關知識內容撰寫與培力活動,探索兒少實質參與的可能性。

育萌在本集中以自身經驗分享,對於兒少政策的觀察和實例,以及兒童權利公約中第 12 條所指的兒少表意權為何重要?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學權與校內組織,被認為在「搞事」?
✨ 不同世代之間的差異
✨ 校園中性別教育的現況
✨ 青年基本法是什麼?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6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10|向兒童學習兒童權利公約,答案都在繪本裡? ft. 立法委員 陳培瑜

🌟 本集來賓:陳培瑜 立委

陳培瑜立委以刺青為例,說明究竟什麼是「兒童最佳利益」?

當小孩今天對你說他想刺青,你是回應:我不太了解這個東西,你可以多跟我說一點嗎?還是:刺什麼青,直接先否定、未同理與傾聽的反應。

以及關於「繪本」這個載體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陳培瑜立委提到,繪本其實兼顧文學性與藝術性,並將寓言藏在故事之中。

將小孩當作有思考能力的主體,所以他能從故事和文本中長出自己的思考脈絡,或是只能當個接受說教的容器,不斷被填塞?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地方工作與陪伴的經歷
✨ 「兒童最佳利益」是什麼?
✨ 兒童繪本教育推廣
✨ 特教法修什麼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9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9|用劇場表演打動觀眾,同時又能溝通議題與人權?ft. 頑書趣工作室 蚊子、小美


🌟 本集來賓:頑書趣工作室 蚊子、小美

本集節目與兒童權利公約相關,邀請到了長期以環境、歷史與家庭等議題作為創作主題的頑書趣工作室,來和我們一同聊聊在劇場的工作、靈感來源,以及如何兼顧藝術性以及議題傳達,打造不只小孩願意看,大人也願意進場的多元作品?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繪本與書成為靈感來源🧠📖
✨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沈重議題與表演的界線拿捏之處
✨ 不只是演給兒童看的劇場
✨ 與其說教,不如留下種子
✨ 劇場經營甘苦談

-

用聽的不過癮,把握機會進劇場觀賞吧!

本週末跟下週還有場次請把握,還有台語場次唷!

不爆雷介紹🧨:家劇場系列《爸爸的白書套》Father’s Secret

即便不在你身邊,對你的愛一直都在!

陳阿火過世了,女兒念生在一箱又一箱的紙箱裡,看見爸爸和媽媽的秘密。

過世的阿火捨不得念生,回到家裡想看看念生過得好不好。當念生唸著一本又一本的日記,過去的回憶也一幕一幕的被打開。阿火想起了在民國40到70年間,自己不得不離家的日子,而念生在這些回憶裡,了解到爸爸過去許多的「不得已」。

 不再能觸碰到彼此的父女,在白書套包裏的日記中,解開了許多誤會,也讓彼此的心再次緊緊擁抱在一起。

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84773407637233665?fbclid=IwAR1SIxrw0AlueLtYEIWnAdVLaZLQdRe2Rk_3RldJn6UHi15mpzJDdZyIP6U

【臺南場】
11/25(六)10:30(華語場)
地點: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茉莉工坊
地址:台南市東區北門路二段16號

【彰化場】
11/ 26(日)19:30(華語場)
地點: #彰化鐵路醫院-高賓閣
地址:彰化縣彰化市陳稜路228號

【新北場】
12/02(六)14:30(台語場)
地點:頑書趣工作室(#新北藝棧7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國光路76號2樓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46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8|從科技視角看人權,如何讓大家更知道國會平常在做什麼嗎?ft. 《立法院大小聲》專案負責人 Denken

🌟 本集來賓:g0v.tw 台灣零時政府 參與者、《立法院大小聲》專案負責人 Denken

新節目上線啦!

《人權白話文》以世界人權宣言與九大核心公約為出發點,以「人權素人」之姿訪問學者、人權實務工作者,帶你以全新視角認識人權與公約概念!

為什麼科技人要關注人權與社會議題?

近年來除了 AI,虛擬實境技術和 5G 等其他各類科技發展都突飛猛進,
同時也越來越多人關注這些科技對於人權的影響,包含勞動權益、隱私權侵害等面向,

另一方面,也有更多具備資訊工程與其他科技技術的人與團隊,也長期投入在應用科技來協助公民更進一步的保障自己權利,或是讓大家更便利能了解公權力的運作,

因此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正在進行的 g0v 募資專案,同時也是這次入選數位發展部 公益 100 計畫 的《立法院大小聲》專案負責人 Denken 來和我們聊聊,身為科技人的人權視角!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科技與人權的關聯性
✨ 為什麼大家要更關注國會?
✨ 人權與科技發展相互影響的案例

-

如果你想更了解你選出的立委平常在做什麼,希望能夠更了解提出的法案與質詢,
進一步透過民主機制來共同打造自己想生活的社會,歡迎點選下方連結,
支持「開放國會 | 你知道自己選出的立委,平常在做什麼嗎?」募資專案,
讓我們打造更完整的「立法院大小聲」App!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34335

專案介紹:
立法院大小聲 App 功能解鎖🔒中:
我們希望透過社會力量支持,逐步開發出這些創新功能,未來會提供本次支持者搶先體驗與獨家優惠。

3 萬:強大的搜尋功能,可搜尋各種過往的法案會議、立委質詢與發言全文等。
10 萬:引入 GPT 人工智慧大型語言模型,自動摘要過往會議內容,全天候的會議重點都不遺漏。
30 萬:即時會議逐字稿與摘要,設定追蹤議題關鍵字,凡在會議中有人提及關鍵字就發送 app 通知!

《立院大小聲》不僅對一般民眾友善,也對社會團體和專業人士有著極高的實用價值。我們將透過後端處理大數據,繼續推出「搜尋法案進展」、「訂閱議題關鍵字」等功能,任何議題都不會錯過!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44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7|看電影、聽音樂還有玩遊戲,都算人權教育?ft.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倡議專員 'O'ol 高涪暄

🌟 本集來賓:O'ol 高涪暄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倡議專員

本集邀請來自 AI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倡議專員 O'ol 高涪暄 ,過去我們在許多人權教育的現場,包含寫信馬拉松的講唱會、信福和順的夏日音樂會暨展覽、許多人權市集與遊行。

主持人以「人權素人」之姿,來聊聊人權教育是什麼?有哪些不同推廣方式?以及對於人權教育推廣重要的對象——「兒童」,O'ol 有什麼特別的觀察呢?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投入人權教育的那個重要時刻!
✨ 當代人權教育模式、外國工作坊經歷
✨ 兒童表意權!我們真的有聽到兒童想要什麼嗎?
✨ 成人與兒童的人權教育差異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45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6|離鄉背井者離被平等對待的距離 ft. 作家 / 記者 簡永達

本集為人權白話文Podcast節目全系列中與《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有關的第一集節目,
期待可以為聽眾建立對於移工在台灣面臨的人權困境與現況,並點燃大家對於相關議題的好奇與興趣。

本集邀請剛出版《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的簡永達作家來到節目中,
永達在擔任記者的生涯中,獲得許多國際獎項,其中針對特殊境遇少年以及漁工、移工權益的多篇報導,
曾獲臺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新聞大獎、香港人權新聞獎,在報導和著作當中,
除了對於議題和事件背景的闡述和當事人的訪談外,也有許多針對相關產業、法規和政策適用現況的分析,
因此本集節目中,主持人將以「移工權益素人」之姿訪問永達作家,開啟人權白話文節目中首次與移工權益相關的題目。

節目精彩內容💡

🪝 為什麼而書寫?
🪝「禁止台灣人」: 在第一廣場的日子
🪝 台灣的產業發展與移工政策的推移
🪝 移工權益議題的變與不變。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41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5|現代人的惡夢—心理健康和國際公約有什麼關係?ft. 國立台灣大學全球衛生學程助理教授 李柏翰

🌟 本集來賓:國立台灣大學全球衛生學程助理教授李柏翰

新系列節目正式上線!

《人權白話文》以世界人權宣言與九大核心公約為出發點,以「人權素人」之姿訪問學者、人權實務工作者,帶你以全新視角認識人權與公約概念!

李柏翰老師說,在 1940 年代成立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時,就將「心理健康」納入憲章前言,定義所謂「健康」,是社會、心理、身體的安適狀態。兩公約也提到,「有心理健康才是真正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

甚至,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六號一般性意見中的「融合式平等」,是整個公約中新的平等概念。

由於身體和心理狀態、認知、智能,都是多元的。不應該受限於資本主義社會中,有生產力、無生產力,穩定、不穩定,秩序、失序等二元論。

WHO 將每年 10 月 10 日訂為「世界心理健康日」,而今年的主題是「Mental health is a universal human right」(心理健康為普世人權),呼籲各界提升對心理健康的重視。

原來公共衛生本來就不僅止於傳染疾病的規範嗎?國際公約如何規範「心理健康」?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心理健康也是公共衛生關注的當代議題嗎?
✨ 近年有憂鬱症年輕化的趨勢?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如何消除精神疾病污名化?
✨ 因為這個事件而有了精神衛生法草案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44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4|台灣法院可以怎麼用兩公約?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為例 ft. 慕尼黑大學法律系博士生 陳冠瑋

經濟社會文化權,到底保障什麼?

🌟 本集來賓:慕尼黑大學法律系博士生 陳冠瑋

新系列節目正式上線!

《人權白話文》以世界人權宣言與九大核心公約為出發點,以「人權素人」之姿訪問學者、人權實務工作者,帶你以全新視角認識人權與公約概念!

人民可以依據《經社文公約》向法院提出請求嗎?

冠瑋提到,目前以法院見解是不行的,因為沒有其他法律依據作為請求權基礎。這樣兩公約不就形同「看得到,吃不到」嗎?

冠瑋說,台灣也逐漸從立法層面,將兩公約精神納入法律。

最廣為人知的人權公約,正是死刑案件經常被提到的「兩公約」,而其中之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內容包容萬象,與你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生活中有哪些狀況與經濟、社會、文化有關?《經社文公約》和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有什麼差別?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經濟、社會、文化案例
✨ 憲法都有保障了,為什麼還要有《經社文公約》?
✨ 國家資源有限,最低保障的標準是什麼?
✨ 行政、立法和司法如何確保《經社文公約》的實施?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5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EP3|國際人權法如何成為我國法?還有兩公約的由來! ft.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翁燕菁

兩公約系列節目正式上線!

《人權白話文》以世界人權宣言與九大核心公約為出發點,以「人權素人」之姿訪問學者、人權實務工作者,帶你以全新視角認識人權與公約概念!

國際人權法上的「盡力就好」是什麼?翁老師以「適足居住權」為例,所謂居住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迫遷,再來是無家者的緊急安置,最後才是像樣的居住環境。

迫遷應該是國家以土層下陷等正當理由才能迫遷,但是實務上卻時常倒果為因,在都更的情形認為緊急安置即能迫遷。

歐洲人權法院曾說過,所謂的私人生活最核心的就是家。

兩公約到底保障什麼?國際人權法又是如何內國法化的?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兩公約的由來
✨ 公政公約和經社公約有什麼差別?
✨ 兩公約如何內國法化?
✨ 內國法化靠的是吵架嗎?
✨ 適足居住權?居住權爭取的是什麼居住?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4 minutes

人權白話文

人權極為重要,但同時也非常抽象,其在不同國家、文化之中可能會有各自的實踐狀況。尤其在許多國家已經有自己的憲法、針對不同族群保護的法律之後,這些法制是否能夠與各個公約相容,就會成為人權實踐必須面對的問題。

回到台灣的狀況,我們將許多公約國內法化並定期進行審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與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國際的組織與國際審查委員,甚至是民意的互動,都是在學習這些公約的價值,並檢視國家是否與時俱進,符合人權保障的框架。

究竟人權在臺灣,與文化的多樣性應該如何互動?又如何能夠做到在地實踐呢?

未來人權白話文會透過與公約相關的社群貼文、Podcast 節目,以國際上重要的十個人權公約為主題,進行既有趣又有深度的討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