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ADHD教练,也是一名机器学习工程师,正在“半退休”状态下,独自摸索创业之路。
ADHD的脑子,就像一台强大的发动机,却经常没办法踩准油门。我们一会儿灵感爆棚,一会儿被无数新奇想法分心。而在创业、学习、创作、职场转型这些挑战中,执行力往往是决定能不能把梦想落地的关键。
我一直相信,人生就像一场实验,没有公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尝试、不断迭代,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能走多远、能做成什么。
在这个播客里,我会和你一起聊聊如何在混乱中找到专注,如何提升执行力,也会分享后职场时期、个人创业、心理健康、创作瓶颈等真实经历和解决方案。
如果你也想更好地利用你的大脑,而不是被它绑架,那就来和我一起做这个实验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大家好,我是一名ADHD教练,也是一名机器学习工程师,正在“半退休”状态下,独自摸索创业之路。
ADHD的脑子,就像一台强大的发动机,却经常没办法踩准油门。我们一会儿灵感爆棚,一会儿被无数新奇想法分心。而在创业、学习、创作、职场转型这些挑战中,执行力往往是决定能不能把梦想落地的关键。
我一直相信,人生就像一场实验,没有公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尝试、不断迭代,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能走多远、能做成什么。
在这个播客里,我会和你一起聊聊如何在混乱中找到专注,如何提升执行力,也会分享后职场时期、个人创业、心理健康、创作瓶颈等真实经历和解决方案。
如果你也想更好地利用你的大脑,而不是被它绑架,那就来和我一起做这个实验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播客大纲:
主持人:张程(小红书、B站、油管:ADHD执行力实验室;公众号:执行力实验室;个人博客:coachchengzhang.com)
00:00:11 |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决定,常常因选择过多而陷入“选择瘫痪”或“决策瘫痪”。
00:01:03 | 好选择的价值:有能力做好选择的人生会更轻松快乐。
00:01:16 | “好选择”的定义:探讨什么是好的选择。很多选择没有绝对对错,人总会做错误的选择。“未选择的选项”总是显得更美好(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00:02:05 | 后悔的危害:经常后悔是一种坏习惯,背后是恐惧、不自信和过度在意他人目光。
00:02:41 | 6个原则介绍:引出帮助大家更好做选择的6个原则。
00:02:53 | 原则一: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
00:03:44 | 原则二:学会帮助自己减少选择。
00:05:42 | 原则三:去做值得自己骄傲的事。
00:06:46 | 原则四:利用潜意识。
00:10:37 | 原则五:不要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
00:12:17 | 原则六:拥抱不确定性。
00:14:07 | 总结与结语
00:16:23 | 结尾:送给大家一首关于完美主义的歌。
播客大纲: 主持人:张程(小红书、B站、油管:ADHD执行力实验室;公众号:执行力实验室;个人博客:coachchengzhang.com)
00:00:00 | 引言:成为合格ADHD家长的第一步
00:00:17 | 家长面临的普遍难题
00:00:54 | ADHD孩子面临的独特挑战
00:03:16 | 重塑育儿观念:接纳与引导
00:05:43 | 家长的自我成长与反思
00:09:01 | 应对未来:摆脱焦虑,实际行动
00:14:49 | 结语:成为孩子的倾听者和朋友
播客大纲:
主持人:张程(小红书、B站、油管:ADHD执行力实验室;公众号:执行力实验室;个人博客:coachchengzhang.com)
00:00:55 | 开场与主题介绍
01:37 | 什么是长期专注及其重要性
05:08 | 保持专注的挑战:大脑的“陷阱”
06:39 | 实现长期专注的核心方法
14:47 | 最重要的一点:学会“降低标准”
21:28 | 疗愈创伤,与自己和解
22:58 | 总结:构建健康的专注系统
25:28 | 结尾与歌曲分享:一首我做词,AI作曲的歌曲分享给大家
播客大纲:
如何克服“变好上瘾症”引言 (00:00:00 - 00:02:47)
00:00:00 | 主题介绍:探讨“变好上瘾症”,以及如何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成长和进步。
00:01:26 | “变好上瘾症”的个人体验:以我的亲身经历,描述这种症状带来的内心困扰,如持续的自我怀疑、拖延和完美主义。
00:02:47 | 核心定义:持续不断地寻找新的自我提升方法,但当效果不佳时,便会陷入深深的自我质疑。
00:03:10 | 主要表现:
无法说出自己的优点,对失败和停滞感到极度不满。
在社交中过度关注自我表现,担心他人不喜欢真实的自己。
习惯性讨好他人,行动前过度分析,常常因此在开始前就放弃。
00:03:56 | 贩卖焦虑的“黑产”:揭示自我提升产业如何通过制造不安全感来盈利。
00:05:07 | 不健康的自我提升话术:
精力管理与多巴胺戒断:宣扬超负荷工作,忽视休息的重要性。
成功模板论:鼓吹复制他人的成功路径,忽略个体差异。
00:06:36 | 消费主义与焦虑:奢侈品等消费行为如何被用来增强虚假的自信心。
00:08:22 | 休息与精力的关系:强调充足的休息是保持精力的基础,人的精力是有限且波动的。
00:09:15 | 自信心的真正来源:自信并非源于完美,而是即使不完美也愿意去尝试和相信自己能够进步。
00:10:39 | 喜欢自己,拒绝堕落:自我厌恶只会导致抑郁和焦虑,成为自己的朋友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00:14:07 | “变好”的副作用:警惕将“变好”作为逃避现实问题的借口。
00:17:51 | 变好的正确心态: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终其一生都在学习,不必急于求成。
自我接纳是前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进行小步、可持续的改变。
失败是必要的:成功需要大量失败的积累,要降低期待,允许自己犯错。
00:26:16 | 摆脱“学生心态”:从追求满分的思维定式,转变为积极实践、试错中学习的“成功者心态”。
00:27:54 | 利用现有资源:知识、互联网、AI工具以及人脉,都是实现目标的宝贵资源。
00:29:49 | 放下自我审判:将精力从内耗中解放出来,用于观察世界、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
00:31:20 | 关注自身优势:认识到追求“变好”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特质,但要避免其成为自我苛责的理由。
00:32:53 | 健康“变好”的表现:
保证充足休息,接受状态波动。
不被他人评价左右,坚持自己的梦想。
允许失败,并从微小的进步中获得激励。
保持好奇心,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并学会适时放弃。
00:34:45 | 总结与互动:鼓励听众分享自己的经历,并思考如何以更健康的方式实现自我成长。
主持人:张程,ADHD教练,机器学习工程师
嘉宾: 谭医生,在纽约和康州执业的精神科医生,ADHD专家及亲历者。
请注意:如果听众朋友有就诊需求,请先确定您是纽约州或者康州居民,再通过Psychology Today联系谭医生的秘书。如果希望学习ADHD科普,可以关注谭医生的小红书:Dr Yonghong Tan,但是请不要在小红书咨询ADHD就诊问题。
本期内容亮点:
一位ADHD“学渣”如何逆袭成为美国顶尖医院的“学霸”医生?
除了吃药,管理ADHD最重要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如何科学地诊断ADHD?精神科医生会排除哪些“假性”症状?
ADHD药物应该每天吃吗?如何避免“耐药性”?
节目流程:
00:00:00 | 嘉宾介绍
欢迎谭医生,介绍其在美国顶尖医学院学习和执业的专业背景。
谭医生分享自己作为ADHD亲历者,目前专注于治疗年轻专业人士与学生群体。
00:01:50 | 从“学渣”到“学霸”的心路历程
谭医生坦言,直到成为精神科医生后才确诊自己的ADHD。
大学期间因ADHD导致学习吃力,成绩低空飞过。
确诊后,通过有意识地培养习惯,发掘了自身潜力,从“学渣”蜕变为“学霸”。
00:03:31 | 管理ADHD的核心:非药物治疗策略
(00:03:48) 策略一:保证睡眠。 睡眠不足的症状与ADHD非常相似,需要优先排除。ADHD人群的睡眠问题常源于时间管理不善。
(00:05:07) 策略二:习惯的力量。 养成好习惯如同“复利”,长期坚持效果惊人。
(00:05:37) 建立晨间例程 (Morning Routine)。 放弃早上先看手机的坏习惯,通过冥想、散步、运动为一天奠定积极基调。
(00:06:50) 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迟到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种“人际关系管理”问题,会影响他人。
00:09:42 | 药物的角色与精神科医生的工作
当症状严重、难以启动改变时,药物是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
澄清精神科医生的工作远不止开药,而是涉及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
00:11:36 | 如何科学地确诊ADHD?
正规诊断: 神经心理测量 (Neuropsychological Testing) 是最全面的方式,但价格昂贵。
辅助工具: 成人ADHD自评量表 (ASRS)。
临床评估: 精神科医生会综合评估家族史、个人成长史,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如:焦虑、创伤、睡眠剥夺、贫血、甲减等)。
00:17:54 | ADHD与焦虑的复杂关系
探讨两种可能:因焦虑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vs. 因注意力不集中(ADHD)无法完成任务而产生焦虑。
ADHD人士在不被理解的环境中成长,更容易共病焦虑。
00:22:27 | 关于ADHD药物的常见问题解答
(00:23:27) “药物假期” (Drug Holiday): 谭医生建议在周末或节假日停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让药物在需要时更有效。
(00:25:02) 避免单一依赖药物: 药物应与习惯养成、心理支持等方式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00:27:21) 如何找到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这是一个需要和医生紧密配合、不断调整的过程,没有“一刀切”的方案。初期需要频繁复诊(如1-2周),稳定后可延长复诊周期。
00:31:18 | 结语
谭医生鼓励年轻人积极关注和了解ADHD。
核心理念:“Name it to tame it”——先认识它,才能驯服它,最终把它变成自己的优势。
采访中提到的成人ADHD 自填量表(ASRS:ADULT ADHD SELF-REPORT SCALE):英文版、中文版
主持人: 张程
00:00:31 | ADHD群体面临的共同挑战
00:41:00 | 确诊ADHD的好处: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自己。
01:15:00 | 讨论ADHD常见的具体挑战:
短期记忆差,丢三落四。
在处理困难、周期长的任务时专注力差,容易拖延。
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和要求。
高敏感,容易反复思虑(反刍)。
情绪控制困难,冲动。
害怕被拒绝(Rejection Sensitive Dysphoria)。
极度害怕失败。
03:09:00 | 深入探讨ADHD的内在矛盾:虽然害怕失败,但内心深处渴望突破舒适圈,创造新生活。
04:05:00 | 我个人最大的痛点
04:10:00 | 完美主义与高标准:总是给自己挑刺,对工作甚至娱乐都有KPI,导致做决定困难,并时常感到焦虑、后悔。
04:28:00 | 时间盲 (Time Blindness):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不准确,导致拖延。
06:20:00 | 逃避行为:通过做家务、闲逛等方式来逃避真正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如学习)。
06:50:00 | 不健康的作息:为了抓住专注状态和灵感而牺牲睡眠,工作到深夜。
07:39:00 | 活得更快乐的10条实用建议
07:55:00 1. 认识事物的正反两面:缺点背后也隐藏着优点(如:完美主义虽导致拖延,但也能产出高质量的作品)。
14:49:00 2. 学会接受夸奖和夸奖自己:当别人夸奖时,大方接受;同时,每天练习发现并夸奖自己的一件事。
16:33:00 3. 不后悔:后悔是对自己过去决定的不断批评和否定,要停止这种自我消耗。
18:30:00 4. 克服恐惧感:认识到大部分恐惧和焦虑都源于想象,学会享受生活的不确定性。
20:18:00 5. 学会记录与复盘:通过写作等方式记录灵感和每日感悟,能帮助自己看到更多积极的方面。
21:23:00 6. 不要过度尝试“节约时间”:允许自己“浪费时间”,因为很多创意和灵感正是在放空和无聊时产生的。
24:32:00 7. 允许自己做无聊的事:不要总用高刺激性的活动填满大脑,尝试在打扫卫生、散步时放空自己,实现知行合一。
26:25:00 8. 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作”:
创作能将无聊的世界变得有趣,让你用非评判的视角观察事物。
通过创作(绘画、写作等)来深入理解你不喜欢或不理解的事物。
多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探索自己创造的可能性。
30:58:00 总结
核心思想:用更多元的视角看待世界和自己,不要用外界标准定义自身价值。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世界美好的证明,活得开心最重要。
希望大家学会复盘、夸奖自己、停止批判。
本期内容,我希望能够给找工作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支持和鼓励,不要在困难的打工市场面前失去自信心。本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内容:
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会焦虑?
如何去分辨我们想象的危机和真实的危机?
如何回答HR的刁钻问题?
如何更高效的准备面试?
如何停止把自我价值和身份认同挂钩?
找工作期间,如何兼顾学习和生活,维持良好心态?
嘉宾:喵嘴(小红书)
主持人:张程(小红书、B站、油管:ADHD执行力实验室;公众号:执行力实验室;个人博客:coachchengzhang.com)
00:00:42: 嘉宾喵嘴自我介绍:确诊经历与目前的工作
00:02:04: 问题1:个人经历:第一次怀疑自己有ADHD是什么时候?
00:02:11: 喵嘴:一本书引发的自我怀疑与曲折的确诊过程
00:04:56: 张程:十年间反复的自我怀疑与在加拿大的艰难确诊经历
00:10:20: 问题2:确诊后,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00:10:30: 喵嘴:从崩溃、归咎到自豪,最终与ADHD和谐共处
00:13:23: 张程:从难以接受到积极分享,并在同类中找到归属感
00:16:18: 问题3:药物体验:吃专注达(Concerta)有什么感受?
00:16:20: 喵嘴:药物副作用大于效果,最终选择停药并依靠运动调节
00:18:04: 张程:不同药物的体验与反思,药物是辅助而非万能
00:26:41: 问题4:症状与挑战:最明显的ADHD症状是什么?
00:27:14: 喵嘴:情绪波动、完美主义、拖延与时间盲
00:29:14: 张程:时间盲与完美主义带来的选择困难与自我苛责
00:36:10: 问题5:有没有别人很难理解,但你觉得特别真实的ADHD体验?
00:42:04: 问题6:在人际关系中,ADHD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00:43:35: 问题7:试过哪些对缓解ADHD症状有效的方法或工具?
00:43:51: 喵嘴:运动与智能手表来记录时间,方便启动
00:46:58: 张程:艺术创作(陶瓷、绘画)与接触大自然
00:52:46: 问题8:有没有哪些一开始觉得有用,后来放弃的工具?
00:53:02: 喵嘴:番茄钟00:54:22: 张程:自我苛责与咖啡
00:59:02: 问题9:有帮助的生活技巧分享
01:03:28: 问题10:心态与身份认同:ADHD是一种天赋吗?
01:04:32: 问题11:ADHD在哪些方面带来了独特的优势?
01:12:24: 问题12:是否遇到过关于ADHD的偏见或质疑?
01:15:29: 问题13:希望未来社会对ADHD人群的支持有什么变化?
01:16:56: 问题14:给刚确诊或怀疑自己有ADHD听众的建议
讨论中提到的书:
《私立小学闯关记:不输在起跑线的精英教育》
00:00:00 | 引言:为什么我们总爱用“学习”来逃避?
01:40 | 学习的悖论:越学越焦虑,行动才能解忧
03:36 | 根源剖析:追求“100分人生”的完美主义陷阱
08:20 | 学习是“安全区”,但成长在“未知区”
10:42 | 建立“输出型思维”:从学习者转变为创造者
18:13 | 如何有效行动?三大核心能力
22:19 | 作品集的力量:用成果证明自己
25:40 | 结语与思考:今天,你能产出什么?
大家好,欢迎来到ADHD执行力实验室。我是张程,一名ADHD人生教练,前meta机器学习工程师。在这个频道里我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心理健康,个人提升,时间管理,创业和职场的干货知识。虽然这是第一期播客节目,但是我不是自媒体新人,对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关注我的博客,公众号和B站,油管,小红书,我已经持续创作超过四年了。
今天这期节目,对我来说有点特别。我刚刚过完40岁生日,我想和大家聊聊我和ADHD相爱相杀的40年。ADHD的缺点和优势到底是什么。
我们常常说,ADHD是一种‘障碍’,但它真的只是障碍吗?如果它是我无法去除的一部分,那是不是意味着我的人生注定要被它影响?还是我可以找到方法,与它和平共处,甚至借助它的力量,去成就一些独特的事情?” 所以我想回顾,我小时候的症状,成年后的症状,我是怎样和ADHD和解,开始理解自己的,以及最终开始感恩自己的ADHD大脑。
我在这里准备了大概15个问题,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个ADHD小孩的成长过程,和一名ADHD与自己和解的故事,更希望从一名ADHD教练的角度来给大家解析ADHD。
你是什么时候确诊ADHD的?感觉怎么样?
回到童年时期,你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瞬间是什么时候?
童年、青少年、成年各阶段,ADHD对你的影响最大的三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有没有因为ADHD错过过某些机会?有没有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机会?学习可以更好的
如果打个分,ADHD带来的帮助和伤害分别是多少分?为什么?
哪些特质(高敏感、好奇心、创意等)让你觉得ADHD是你的超能力?
哪些方面你至今仍然觉得难以应对?
你想象过没有ADHD的人生吗?会是怎样的?
这个“想象的人生”,和你真实的经历比,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
哪些方法对你保持专注和快乐最有效?
你说的“支持系统”对你意味着什么?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你有哪些“小窍门”帮助自己停下大脑、缓解混乱?
有没有一些“无用的事情”,反而成了你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如果有人刚确诊ADHD,你会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作为life coach,你希望给ADHD群体带来怎样的陪伴或方法论?
我想说,ADHD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但它塑造了现在的我。也许它让我走了更多弯路,也用我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了世界。
如果你也和ADHD一起生活,不要害怕去寻找支持,也不要害怕去尝试。我们不需要变成‘没有ADHD的自己’,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带着ADHD也能好好生活的自己’。如果这期节目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