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其實心理學提供的,是一個去重新校準
「我要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
在向外探索的同時,我們想帶大家回到心理學的核心:
「不斷地去探索自己」
在這裡,所有的想法跟感受,都會被抱緊處理 🫂
---
▶ 遠距抱抱 IG:https://farhugs.link/MEJJ3
▶ 抱抱診所 IG:https://farhugs.link/Ob6R8
▶ 合作洽詢:marketing@medio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其實心理學提供的,是一個去重新校準
「我要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
在向外探索的同時,我們想帶大家回到心理學的核心:
「不斷地去探索自己」
在這裡,所有的想法跟感受,都會被抱緊處理 🫂
---
▶ 遠距抱抱 IG:https://farhugs.link/MEJJ3
▶ 抱抱診所 IG:https://farhugs.link/Ob6R8
▶ 合作洽詢:marketing@medio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有些建議、有些勸,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為什麼聽完只覺得更痛、更委屈,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太脆弱、不夠成熟?
其實,成熟不代表需要壓抑、假裝「我很好」,而是承認「我還沒好,但我在努力。」
這集《抱緊處理》,湘妤心理師 陪你一起拆解,那些失戀後我們常對自己說的「毒雞湯」!
我們會聊聊:
❤️🩹 面對分手和失去,心裡的傷為什麼那麼難好?
❤️🩹 情緒來的瞬間,到底該抒發還是忍住?
❤️🩹 還是常常想起對方的好,捨不得「我們」原本可能的未來?
❤️🩹 想放下卻放不下,是我還不夠成熟嗎?
正在經歷失戀的你,不需要急著好起來,更不需要假裝堅強。
讓心理師陪你一起看見焦慮與痛苦的來源,練習好好下船,讓這段哀悼的歷程,成為你學會愛自己、重新出發的起點。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如果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 :@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gy4tjo0d6z01s928g4ad6p/comments
Coming Soon ✨
關心社會議題或是參與社會運動時,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心情:
揮灑汗水努力付出,卻看不到這社會、世界變得更好?
為什麼我在意的事,身邊的人好像都不介意?
眼看事與願違,忍不住對自己、對他人、對整個社會感到失望甚至生氣⋯⋯
這集特別節目,諮商心理師 陳湘妤 想和大家聊聊「社會運動創傷」
❤️🩹當現實和理想差距太大時,為什麼內心會這麼煎熬與絕望?
❤️🩹與家人、朋友、情人價值觀不同,感到孤單難受時,如何安放複雜情緒?
❤️🩹對於自己在乎的時事和社群討論感到焦慮,想加入戰場又害怕更受傷,該怎麼辦?
在節目裡,心理師會分享自我照顧的方法,幫助我們在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路上,既能保有信念,也能好好照顧自己的心。
好好生活,帶著理念好好活下去,是我們一生最重要也最重大的戰鬥。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如果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 :@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 填問卷抽千元好禮!遠距抱抱首堂線上課程即將開課
➜ https://farhugs.link/dhKnf
–
為什麼明知不適合、不快樂了,還是離不開對方?
是捨不得那個人,還是捨不得真心付出的自己?
本集邀請抱抱心身醫學診所心理師 陳莉婷,從依附理論、情緒覺察與失落歷程出發,拆解關係中常見的糾結與矛盾心理,陪你一起看見那些讓人躊躇不前的盲點:
❤️🩹為什麼委屈求全,反而更容易讓關係失衡?
❤️🩹分開、分手、離婚為什麼那麼難?
❤️🩹怎麼知道這段關係是否健康,到底該堅持,還是該放手?
|重點段落|
[02:55] 關係變質了,為何還是無法分開?
[05:12] 從依附理論看感情當中的「追與逃」
[07:51] 曾遭受過的創傷,容易成為感情受挫時的制約物
[14:06] 為自己的心理與關係狀態,設定紅、綠、黃燈水位
[18:42] 「不一致」勢必會造成痛苦,關鍵在於如何共同面對
[23:23] 練習坦誠而非否認對方,減少關係中不必要的誤會
[26:02] 分開、分手、離婚不容易,結束關係是需要練習的
[31:34] 焦慮帶出的負面認知,容易讓關係走向毀滅性結果
[35:08] 先顧好自己,才有辦法顧好關係
[38:47] 給自己安放傷心的期限, 有界線才能撐出安全空間
[41:59] 人終究是「孤單」的?
[46:56] 「苦」本身不是問題,重點是你能否看見「正向」的存在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來賓|陳莉婷(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如果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 :@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gy4tjo0d6z01s928g4ad6p/comments
⭐️ 填問卷抽千元好禮!遠距抱抱首堂線上課程即將開課
➜ https://farhugs.link/dhKnf
–
你是否曾遇過這樣的人:
當你想更靠近對方一點,他就想逃跑;當你決定離開,他又想挽留你。
逃避型依附因「害怕親密」而忽冷忽熱的反應,常常讓人覺得受傷、困惑,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甚至不免好奇,如果總是慣性保持距離,為什麼還要談戀愛呢?
本集邀請諮商心理師、知名作家海苔熊,一起聊聊「逃避型依附」的內心小劇場:
為什麼他們渴望被愛,卻又拼命推開對方?
關係中看似冷淡的反應,其實可能是過度害怕失去的自我保護機制。
這集節目中,兩位心理師也會進一步分享焦逃配的戀愛挑戰,以及當你發現自己總是反覆陷入「你追我逃」的無限拉鋸戰,該如何調整關係中的互動模式,同時照顧到自己的需求,在愛裡找到真正的安全感。
|重點段落|
[01:25] 逃避型為什麼常被說難搞?總是保持距離、忽冷忽熱卻又不分開
[05:21] 逃避型的內心世界:渴望親密,卻又害怕太靠近會受傷
[07:05] 如何辨識毒性關係?小心蜜糖炸彈背後的 PUA 操弄模式
[09:39] 研究指出:依附類型有一定遺傳率,但仍會隨互動對象改變
[15:22] 偏好「淡淡」的關係,容易被誤會成冷漠或不愛了
[19:38] 逃避型不是無感,只是選擇不把情緒和痛苦表現出來
[23:29] 協調出彼此都舒服的表達方式,找到關係中的安全感
[28:04] 焦慮型如何和逃避型溝通?不要執著從對方身上找答案
[32:54] 關係經營沒有標準答案,找到「共同期待」最重要
[42:57] 在「你追我逃」之前,先幫自己的情緒放一個「止滑墊」
[44:48] 覺察自己對親密關係的期待與需求,設定健康的心理界限
[53:35] 關係是兩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是單方面犧牲或付出
[59:17] 學會停下來問:這是我的恐懼,還是眼前的真實?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來賓|海苔熊(諮商心理師、Podcast《海苔熊的心理話》主持人)
–
如果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 :@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gy4tjo0d6z01s928g4ad6p/comments
什麼是毒雞湯呢?
就是一些看似勸世、溫暖、安慰人心的語句,但是在沒有掌握全部的資訊、以及對於自己的探索還不夠深入的時候,如果太深信這些文字,就有可能對自己的內在造成隱形的傷害🥲
例如:
「真正愛你的人,再忙也會為你擠出時間。」
「你要很努力,才可以看起來毫不費力。」
這些話或許曾給過你力量,也可能在不經意中令你更焦慮、自責甚至感到孤單。
本集由主持人湘妤,從心理師角度深入解析 7 則常在網路上看到的金句,逐一拆解這些句子背後隱藏的盲點與風險。
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我們曾奉為圭臬的金句,值得好好重新審視與詮釋?
–
🥣毒雞湯一|我用真心待你,但不執著於你 [01:26]
[01:45] 真心付出卻要學會不執著,其實違背人類本能
[02:46] 「我就是很在意這段關係」,這樣的心情並沒有錯
🥣 毒雞湯二|忙和愛沒有衝突,再忙也會為你擠出時間 [04:12]
[05:23] 有人是真的很愛你,但他也真的很忙
[05:48] 關係可以協調,而不是非得無條件滿足
[06:24] 用條件句檢視感情,會讓人看不見關係的複雜性
[07:26] 放下對愛的條件句,是學習保有彈性的第一步
🥣 毒雞湯三|愛情最諷刺的地方是,再甜的糖都會過期 [08:16]
[09:13] 很愛一個人時,確實會更在意他的忠誠度與互動方式
[09:40] 愛情裡的瘋狂,可能源自原生家庭帶給你的不安全感
[11:04] 愛情的甜,不是用來敷在舊傷上,而是給你修復的能量
[13:08] 真正能療癒內心創傷的人,不是伴侶,而是你自己
🥣 毒雞湯四|認真愛過的人,怎麼可能做回朋友? [15:04]
[15:40] 我們對「深愛」的想像,常被偶像劇與童話侷限
[16:05] 看見關係可能最好的形狀,愛得深不代表適合一起生活
[17:42] 把「你不夠愛我」當訴求,只會讓彼此更痛苦
[18:25] 活在愛恨分明的價值觀裡,容易錯過關係的彈性可能
🥣 毒雞湯五|你要很努力,才可以看起來毫不費力 [19:09]
[19:43] 「成功學金句」是升學主義和資本主義下的產物
[20:38] 社會階級、成長背景,比個人努力更影響人生成就
[23:11] 努力的樣貌不只一種,否定過程只會錯過更認識自己的機會
[25:08] 我們的文化要你成功,卻又不允許你展現野心和脆弱
[26:58] 成為他人典範永遠有競爭者,但沒有人可以比你更像你
🥣 毒雞湯六|真正愛你的人,能夠接受你所有情緒 [28:16]
[28:50] 真正愛你的人,不代表要無條件承受你的情緒虐待
[29:49] 健康的關係是「互惠的」
[30:29] 「邊緣型人格」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展現極端情緒反應
[35:25] 分辨這段關係中,我的主要、次要需求分別是什麼?
🥣 毒雞湯七|情緒穩定,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望與崩潰建立的? [36:30]
[37:45] 乍看勵志的狀態,可能是「情緒麻木」的創傷反應
[39:20] 真正的情緒穩定是,逐漸接受現實的落差,並學會與失望共處
[40:22] 健康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可以更好地學會安放失望
[41:47] 面對失望的練習,重點是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如果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
▶ 遠距抱抱 IG:https://farhugs.link/MEJJ3
▶ 抱抱診所 IG:https://farhugs.link/Ob6R8
▶ 合作洽詢:marketing@mediot.com.tw
⭐️ 填問卷抽千元好禮!遠距抱抱首堂線上課程即將開課
➜ https://farhugs.link/dhKnf
–
明明已經長大、有自己的生活,但每次回家面對父母,情緒常常莫名被拉扯?
明明知道父母有他們的辛苦,卻總覺得心裡卡著一股氣,好像說不出口也放不下。
本集《抱緊處理》邀請抱抱心身醫學診所心理師 周子勛,一起聊聊:
為什麼「孝順」這兩個字,常常會伴隨愧疚感?
什麼是依附關係?我們真的有能力劃出心理界線、同時不失去愛嗎?
其實,即便原生家庭不能改變,我們還是可以為「自己」重新選擇舒適的相處方式。
如果你也曾在「做自己」和「孝順父母」中掙扎⋯⋯
如果你常在心裡默默問:這樣的我,是不是很不孝?
我們想跟你說,你並不孤單!
這集節目,或許能給你一些方向,鬆動心中的結!
|重點段落|
[02:39] 為何在東方家庭關係裡,一提到「孝順」,常連結「愧疚」的情緒?
[06:23] 什麼是依附關係?我們天生就會愛自己的照顧者嗎?
[09:45] 從恆河猴實驗看愛與依附——餵養 ≠ 愛
[13:26] 依附理論是如何發展出來的?不同依附類型的行為差異?
[17:04] 依附類型有好、壞之分嗎?心理師分享人們常見誤解
[19:28] 被拋棄,是最深層的恐懼!成長經驗會刻畫出你對關係的想像
[23:43] 時間又不能倒流,為何我們還需要一直談論原生家庭?
[26:38] 長期壓抑情緒的代價:當我們封閉感受,也沒辦法快樂
[31:45] 很多「正常」其實並不正常!關愛滿滿的家庭,也有沒被看見的傷
[39:39] 痛苦可以比較嗎?當父母跟孩子都對彼此感到失望,該怎麼溝通?
[43:27] 父母犧牲成全 = 孩子要回報?想結束親情中的「討債循環」,可以嗎?
[46:56] 劃界線是成熟的象徵!不是冷血、不孝,而是愛自己的表現
[50:00] 父母常用「金錢」表達在乎?談情緒勒索的另一種形式
[54:14] 我們需要和原生家庭和解嗎?聊開的目的是什麼?
[59:01] 原諒不是必要,讓自己不受傷最重要!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來賓|周子勛(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如果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 :@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
▶ 遠距抱抱 IG:https://farhugs.link/MEJJ3
▶ 抱抱診所 IG:https://farhugs.link/Ob6R8
▶ 合作洽詢:marketing@mediot.com.tw
第一次跟心理師講話就大哭幾小時?
覺得諮商的過程很像在「釣魚」?
本集邀請《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主持人 Nana,來聊聊她從「焦慮型依附」認識自我、踏上諮商旅程的心路歷程。
主持人陳湘妤心理師跟 Nana 暢聊彼此對「情緒化」這個詞的感受與反思,也一起深入談討在親密關係中的失落經驗與安全感的來源。
「情緒化是一種錯嗎?」關於情緒與感受的多重思辨,邀請你聽完這集,也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重點段落|
[02:14] 一開始知道自己是「焦慮型依附」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09:18] 好想做出「一次到位」的決定
[13:23] 允許自己放鬆,為什麼這麼難?
[16:04] 第一次跟心理師講話就哭到頭痛
[17:34] 諮商過程很像在「釣魚」!?
[20:32] 情緒敏感是一種弱點嗎?還是超能力?
[26:07] 為什麼害怕被覺得是「弱者」?
[31:01] 愛是最大的理性
[42:14] 如何思考「我好像不是很女生的女生」這件事
[51:07] 透過諮商,把你的煩惱,變成一個比較有架構的煩惱
[1:03:07] 跟工作夥伴嘗試了雙人諮商的心得!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來賓|娜娜(《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主持人)
–
若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
▶ 遠距抱抱 IG:https://farhugs.link/MEJJ3
▶ 抱抱診所 IG:https://farhugs.link/Ob6R8
▶ 合作洽詢:marketing@mediot.com.tw
什麼是毒雞湯呢?
就是一些看似勸世、溫暖、安慰人心的語句,但是在沒有掌握全部的資訊、以及對於自己的探索還不夠深入的時候,如果太深信這些文字,就有可能對自己的內在造成隱形的傷害🥲
例如:「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不期不待、不受傷害」
有時候,聽完這些話,我們只有感到更自責、更孤單。
本集由主持人湘妤,從心理師角度深入解析,一些常在網路上看到的金句。看類似的內容如何悄悄讓我們壓抑情緒、否定自我而不自知,點出需要提防之處!
|重點段落|
[01:36] 「下船金句」真的有用嗎?
[03:14] 如何避免否定自己的感受
[06:13] 沒有期待,就不會受傷嗎?
⭐️[07:22] 情緒受傷 vs. 情緒勒索的不同
[14:46] 總是在關係中反覆出現特定模式或劇情?
⭐️[16:02] 關於「沒有人愛我」的自證預言
⭐️[18:35]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真的嗎?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如果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
▶ 遠距抱抱 IG:https://farhugs.link/MEJJ3
▶ 抱抱診所 IG:https://farhugs.link/Ob6R8
▶ 合作洽詢:marketing@mediot.com.tw
你曾有過某些當下說不上來,但事後越想越不對勁的經驗嗎?
本集邀請【法律白話文運動】的珞亦,一起聊聊積極同意、性別互動中的模糊界線,以及在曖昧情境中,怎麼做才能「確認彼此都想要」,又不讓氣氛變得尷尬?
|重點段落|
[02:06] 「越想越不對勁」的感覺為何常在事後才出現?
[08:05] 戰/逃/僵直/討好:面對創傷的四種反應
[10:11] 心理創傷在法律角度上的意義與處理
[18:05] 積極同意怎麼確認才不尷尬?約會技巧在於「給選項」?
[19:43] 原來「要嗎?」可以很色 💕
[21:05] 人隨時都有拒絕的權利!
[23:30] 女性的「想要與不要」常常是失語的
[24:20] 聊聊「蕩婦羞辱」、一個人的性經驗多寡會影響形象嗎?
[31:08] 積極同意可以是雙方共同建構的
[34:45] 被拒絕 = 沒價值?怎麼處理這種羞恥感與自我否定
[44:28] 交友軟體的使用密技?
[47:33] 「想要對方很 man ,同時又具備性別平等思維」世界上有這種事嗎?
[55:02] 在現代社會,怎麼樣是一個好異男的表現?
–
🎙️ 主持人|陳湘妤(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諮商心理師)
⭐️ 來賓|劉珞亦(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
–
如果有身心科、心理諮商需求
可洽詢【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官方 LINE :@farhugs_clinic
診所官網:https://farhugs.link/BYSmS
–
▶ 遠距抱抱 IG:https://farhugs.link/MEJJ3
▶ 抱抱診所 IG:https://farhugs.link/Ob6R8
▶ 合作洽詢:marketing@medio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