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醫新亮點:急重症醫療守護南台灣
急重症醫療是醫院核心戰力之一,攸關病人能否在關鍵時刻獲得及時救治。許多人仍存有疑慮,擔心若家人發生重大急症,必須轉送外縣市醫學中心才有保障。但事實上,屏東醫院近年來持續投入資源,在設備更新、團隊整合與流程優化方面全面升級,急重症量能已達醫學中心水準,讓鄉親在地就能安心接受最高規格的醫療照護。
在專訪中,加護病房主任兼醫務秘書葉東奇醫師分享了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第一位是77歲婦人,在院內候診時突然心跳停止,醫療團隊立即啟動「999急救」,並完成心導管治療,成功挽回生命。第二位案例更具挑戰性,一位83歲長者在國外旅遊時因蜂窩性組織炎導致心跳驟停,經長達17分鐘急救後雖恢復心跳,仍需高度支持。病人透過國際醫療專機返台後,屏東醫院團隊已於急診及加護病房待命,完成無縫接手與治療,展現了與國際救援接軌的醫療能量。
在急重症病人的判斷與治療上,標準化的評估工具扮演重要角色。臨床常見的 SOFA(序貫器官衰竭評分) 與 APACHE II(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態評分),能依據呼吸、腎肝功能、凝血、意識、血壓等項目,量化病情嚴重度並預測死亡率。這些工具協助醫師快速掌握病程走向,並針對敗血症、休克、ARDS或多器官衰竭病人制定最合宜的治療方案。
屏東醫院急重症照護的範疇廣泛,包括呼吸衰竭、休克、腎衰竭、肝衰竭、急性腸胃大出血、腫瘤急症以及嚴重感染等,並仰賴跨專科合作。心臟科、胸腔科、腎臟科、新陳代謝科、感染科、腸胃肝膽科、血液腫瘤科、神經科,外科,藥劑部、營養科與護理團隊緊密協作,確保病人獲得全面支持,體現多專科整合的力量。
近年來,醫院更從三大方向提升急重症量能:
一、設備升級:引進高階監測系統,能即時追蹤血壓、血氧與心電圖,並建立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VVH)以因應急性腎損傷與電解質異常;導入 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 協助心因性休克病人;使用 體溫控制系統 進行心跳驟停後的腦保護;以及 俯臥位通氣 改善ARDS病人氧合,這些都大幅提升了急重症治療的專業性。
二、團隊整備:急性心肌梗塞時,心導管團隊隨時待命;腦血管整合小組則集合神經外科、胸腔外科與感染科,縮短中風與外傷治療時間。同時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其他醫學中心建立聯防合作,必要時後送,但大部分病人都能在地完成治療。
三、流程優化:急診開設「綠色通道」,心肌梗塞、中風與外傷病人可直通治療區域,爭取黃金時間;同時推動救護車「到院前通知制度」,病人尚在途中,醫療團隊即已準備就緒;並積極參與區域急救責任醫院網絡,確保偏鄉病人也能在第一時間連結到最佳醫療資源。
葉東奇主任強調,屏東醫院的急重症量能已涵蓋設備、團隊與流程三大面向,能有效因應各類急重症挑戰。未來醫院將持續強化區域急救網絡,深化跨院合作,確保病人不必遠赴外地就能享有醫學中心等級的救治。對南台灣鄉親而言,屏東醫院就是最堅實、最可靠的生命守護者。
衛生福利部屏東院門診時間
· #最新醫師門診表查詢
https://www.pntn.mohw.gov.tw/?aid=602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公立醫院
#高醫醫療合作 #醫學中心
#值得您信賴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VYYa0Z
KKBOX
https://reurl.cc/4N6NoY
Spotify
https://reurl.cc/RkLkyn
SounOn
https://reurl.cc/GN5NaW
搜尋關鍵字: 屏醫新亮點, 阿緱電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