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腫瘤與乳癌預防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因此乳房腫瘤與乳癌的相關知識格外重要。許多女性在自我檢查時發現乳房硬塊,常擔心是否為乳癌。然而,乳房腫塊並非全都是惡性,大部分其實屬於良性病灶,例如囊腫、纖維腺瘤、粉瘤或脂肪瘤。有別於這些腫瘤,乳癌摸起來通常堅硬、無彈性且不可移動。乳癌的形成源於乳腺管或腺小葉細胞異常增生,雖然確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但遺傳基因、長期雌性荷爾蒙刺激、肥胖、飲酒、抽菸、早經、未生育或晚生育等,都是已知的高危險因子。
當發現乳房硬塊時,最準確的判斷方式是透過乳房超音波檢查,以確認腫瘤的大小、質地與位置,進而區分良性或惡性。若是良性腫瘤,除非快速長大、超過2公分或持續有症狀,才需進一步切片或手術。對於小於2公分、無症狀且穩定的腫瘤,只需定期追蹤即可,不必過度治療,更不建議按摩或自行使用藥物。
若檢查結果顯示為乳癌,醫師會依癌症分期及亞型,擬定完整治療策略,可能包括手術切除、前哨淋巴切片、放療、化療、標靶或賀爾蒙治療。部分患者會考慮微創手術,目前乳癌的微創方式多用於需全乳切除與重建者;若為早期乳癌,則多採部分乳房切除即可。而良性腫瘤患者則可選擇「超音波導引真空吸引切除」的微創方式,傷口僅0.5公分,且可隱藏於乳暈邊緣,外觀影響極小。
在預防方面,最有效的方式是避免高風險因子,例如避免過量攝取含雌激素的食物、維持理想體重、不抽菸、不酗酒,並保持健康生活型態。對於有乳癌家族史、早經或多發性纖維囊腫者,則更需積極接受定期篩檢。研究顯示,規律接受乳癌篩檢可降低約40%的死亡率。國健署目前推動的「四癌篩檢」即涵蓋乳癌,提供45至69歲女性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40至44歲有家族史者也可受檢,藉此達到早期發現與治療的效果。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一般外科乳房外科蔡文豪醫師表示,乳房腫瘤並非等同乳癌,良惡性的診斷需藉由專業影像檢查。民眾應建立正確觀念,保持自我檢查、規律篩檢,並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降低罹癌風險並提高早期治療成功率。
衛生福利部屏東院門診時間
· #最新醫師門診表查詢
https://www.pntn.mohw.gov.tw/?aid=602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公立醫院
#高醫醫療合作 #醫學中心
#值得您信賴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VYYa0Z
KKBOX
https://reurl.cc/4N6NoY
Spotify
https://reurl.cc/RkLkyn
SounOn
https://reurl.cc/GN5NaW
搜尋關鍵字: 屏醫新亮點, 阿緱電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