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ealth & Fitness
Sport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5b/15/43/5b1543a8-a86f-936e-cf2a-b4a4c9b60120/mza_13775588007574932978.jpeg/600x600bb.jpg
閱聽閱好
紀青|Hear to Heal
125 episodes
1 week ago
把時間「聽」回來 通勤\開車\做家事 聽書就對了~ 一個人的時候,聽慢歌也好聽書會更好 合作: jching.chen@gmail.com FB:「閱聽閱好」 YT頻道:「閱聽閱好」 https://reurl.cc/VMvQl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Alternative Health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閱聽閱好 is the property of 紀青|Hear to Heal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把時間「聽」回來 通勤\開車\做家事 聽書就對了~ 一個人的時候,聽慢歌也好聽書會更好 合作: jching.chen@gmail.com FB:「閱聽閱好」 YT頻道:「閱聽閱好」 https://reurl.cc/VMvQl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Alternative Health
Health & Fitness
Episodes (20/125)
閱聽閱好
《北歐式健走》讓走路更有風、更有歐美人士的自信感
「北歐」健走杖在身,比打高爾夫球更有奢華感 既能有上流社會的自信,對荷包對身體都是更健康的運動 雖然聽起來有點功利,但是輕鬆愜意過日子是「絕對正確」 這本也介紹斜槓或中年轉職的心法, 很適合有興趣投入健康產業的朋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3 minutes

閱聽閱好
致敬鏟子超人,分享「身心大掃除」好用秘方
我有幾位親友也參與花蓮光復的重建: 挖土、捐物資、金援以及幫助鏟子超人靜心。 也就是提供靜心茶席來平緩強烈不安的情緒。 這集我分享了我個人的獨特的紓解靜心方式, 也就是「特殊錄音筆」(神奇柑仔店應該要進貨) 想了解的朋友歡迎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10 minutes

閱聽閱好
《珍古德自傳》分享「揪感心溝通法」、面對困境平靜釋懷的方法
💬 1963年以珍古德為封面的國家地理雜誌賣了300萬冊, 從此被稱為「最美的封面女郎」, 她感謝「一雙美腿」帶來研究資金,顯現她的自信與幽默。 關於珍古德的生平,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 這集我分享不為人知的「神秘經驗」 也就是她如何藉由不可知力量 「與過世親友、萬事萬物溝通的故事」 當然也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 九十歲仍環遊世界宣講保育, 累到站不穩仍堅持在小椅子上完成演講,超強老奶奶。 🪶 在Master Class教:故事的力量、溝通的祕訣 她相信說故事比辯論更能改變人心,用感動讓人行動。 💫 親密關係與失落:面對摯愛離世的平靜 丈夫離世,她經歷靈性夢境與自然連結,從森林中找到安慰與重生。 🌧 神秘體驗:萬物合一的感悟 在雨中觀察猩猩時,她體驗到萬物皆有靈,並感受與先夫的靈性連結。 🌸 從悲傷到祝福:轉化情緒的智慧 她學會以祝福取代執著,讓思念化為平靜與力量。 🌱 總結:從大自然得到釋懷的力量 不論是否關心環保,每個人都能從她的故事中學會平靜與療癒。 YT上有2部國家地理的Jane Goodall紀錄片,第一部紀錄她26歲觀察猩猩,第二部是她80幾歲還在拯救地球的故事 連結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b6zSpy7P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ST6pqfCTy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19 minutes

閱聽閱好
☯️《武學世家的兒女》教你安身安心的太極功法
☯️一本兼具養生功能的「武林秘笈」 1. 第一部:成長故事 (13個篇章) 2. 第二部:習武歷程 3. 第三部:太極13式 ☯️ 節目內容: 「潘靖太極螺旋13式」的特點 • 簡潔易記:招式只有13式,符合現代人不想學太多的需求, • 富含故事與原理:每個招式前都有故事與原理解釋,而非像機械使用手冊般生硬。 • 強調「感受」:太極拳講究感受身體的力學傳遞,也就是「力從地起」。 練習太極拳不僅能健身、防身,還能練出一種獨特的氣質 🌀 1. 太極拳的現代轉譯 太極拳不只是養生,更是一門結合藝術、美學與身心調整的現代修煉方式。 👣 2. 老師的背景 出身武學世家,伯公為嘉義名醫潘木枝先生,父親為全國柔道冠軍;自幼學武,文化大學體育系畢業,曾師承台灣太極導引創辦人熊衛老師。 📚 3. 書籍特色與風格 《太極13式》融合武術、自傳與美學散文,並附攝影大師劉振祥的照片,插畫皆出自作者本人,風格優雅具藝術性。 🎥 4. 美學與影像表現 書中附有潘靜老師自創「炫能量太極13招」影片,畫面風格如王家衛電影般細膩,搭配香港作曲家製作配樂。 💫 5. 太極的核心精神 強調「感受」勝於技巧,練太極是培養氣質與覺察的過程;透過身體的旋轉與開展,恢復內在能量的流動。 🕊 6. 故事性與哲理 每一式太極都有對應故事與原理說明,例如「亂心」象徵從混亂中覺察;文筆優雅、寓意深遠,不似傳統武術書的生硬教條。 🖋 7. 書的結構與閱讀建議 全書分三部分: ① 成長與家學傳承 ② 武術修習與大師故事 ③ 「漩能量太極13式」詳解 建議先觀賞影片,再閱讀文字,更能體會其美學深度。 🎨 8. 藝術跨界融合 作品結合武術、繪畫、攝影與音樂,呈現太極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哲思,是一本兼具身心靈與藝術的現代武學書。 📖 9. 特別推薦理由 文字細膩、故事動人、畫面唯美,既是武術教本,也是哲理散文與身心覺察手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6 minutes

閱聽閱好
2週年分享|參加「敏迪選讀」小巡迴的有趣故事
也順便聊聊錄製podcast的有趣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8 minutes

閱聽閱好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提升情緒的速效方法
① 多巴胺: 速效多巴胺:甄子丹的葉問 緩效多巴胺: 梁朝偉的葉問 ② 催產素: 石內卜看到哈利波特眼睛時的初戀回味 連結情感與幸福感的長效賀爾蒙 ③ 血清素: 分泌不足會載ㄧ車的烈酒回家 取得方法: 多曬太陽、多吃天然食物(水果蔬菜)以維持腸道健康(90%血清素來自腸道)。 ④ 腦內啡: 跑馬拉松的朋友都很high 類似嗎啡,能減輕疼痛,帶來平靜甚至愉悅感(如跑者高潮、心流狀態)。 ⑤ 皮質醇: 考試或上台前都能感受到 適度的壓力(皮質醇)是必要的,能提供擺脫低谷的動力。 ⑥ 睪固酮: 提升自信與強大氣場的關鍵 男女都會分泌,能提升自尊、自信與強大感。 取得方法: 做出開闊的身體姿勢(Power Pose)、從高處眺望遠方以開闊視野。 4. 總結 善用不同物質來平衡失調的狀態(如用血清素對抗多巴胺成癮)。 了解並駕馭這六種物質,改善情緒、心理健康,進而提升人際與家庭關係。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6 minutes

閱聽閱好
《你就是身體之神》X 亞歷山大技巧=改善身心平衡最佳入門
1️⃣ 🌿亞歷山大技巧教你放下錯誤的姿勢與緊張,找回柔軟健康的身心。 2️⃣ 💨 從呼吸放鬆 → 坐姿與站姿 → 彎曲與步行 → 生活習慣調整,循序漸進實踐。 3️⃣ 🧘 改善日常身心困擾,並提升專注力、呼吸、發聲與表現力。 4️⃣ 🎭 世界級肯定:耶魯、茱莉亞等藝術學院設為必修,康柏拜區、基努李維、瑪丹娜等皆受訓。 5️⃣ 📖 人人可學的入門書 透過圖解、影片與自我觀察清單,不需教練,一個人也能輕鬆練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5 minutes

閱聽閱好
《疲勞身體的省力圖鑑》用身體力學做家事順便練功夫
將身心技法「亞歷山大技巧」運用在生活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2 minutes

閱聽閱好
《我與打拳》聊舒國治養生法、林兩傳醫師的木屐、張震的武學心得
這集介紹舒國治養生之道、費登奎斯身體使用法、林兩傳醫師設計的木屐(台南的百年府城木屐)讓站樁更有感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2 minutes

閱聽閱好
〖 招財進飽 〗到南投受天宮拜拜呷美食
介紹南投名間鄉松柏嶺受天宮周邊的旅遊與美食。 參拜受天宮的歷史典故,以及在地的特色小吃: 紅茶茶凍的豆花、綠茶碗粿和茶糖、番仔豆、在地風味餐。 受天宮的獨特文物:壁畫中的藏茶罐,御朱印, 生態豐富有趣的自然步道~有猴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1 minutes

閱聽閱好
《冥想改造大腦》學習大谷翔平一樣的心志能力
本集介紹 1、 大谷翔平的九宮格心智訓練,透過「九宮格願望實踐法」設定目標,心志強化「不受氣氛影響、冷靜內心、主動表達」穩定力,成就了今日的表現與穩定性。 2、 EQ 比 IQ 更關鍵:重新定義「聰明才智」書中強調:情緒穩定性高的人,比單純聰明的人更容易成就;並指出心理穩定需要如肌肉般鍛鍊。 3、 聲音與環境的影響不可忽視刺耳聲音會觸發煩躁情緒,現代人生活在「聲音污染」中,容易被情緒左右。 4、 冥想與動態靜心:重啟大腦的日常練習冥想不只是宗教行為,而是一種「清除情緒垃圾、活化副交感神經」的日常身心整理工具。 5、 從生理角度理解情緒本質情緒是生理機制(如自律神經、迷走神經)所驅動,書中主張從姿勢、動作到環境音效都可調節情緒。 6、 實踐方法:身體感知 + 日常覺察從自我覺察、身體活動、音樂療癒到對社會環境(如台灣交通)的反思,皆是穩定情緒、強化EQ的關鍵行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2 minutes

閱聽閱好
《茶味裡的隱知識》喝好茶-享好日子
談生意喝好茶、開同學會喝好茶、過好日子也要喝好茶 🍵三個動人勵志的喝茶故事 🌿 在鄉下三合院賣車,生意極佳: • 用泡茶代替強推銷,讓客戶在自然節奏中做決定。 • 營造溫暖、放鬆的交易環境,生意反而更好。 🌿 國中同學會上的感動茶席: • 由品茶師帶領,營造靜謐氣氛,開啟同學的情緒流動與真摯對話。 • 以茶啟發五感(視、聽、嗅、味、觸),讓情緒流動釋放。 🌿 中興新村的茶空間: • 舊房子新風格,有靜心區與聊天區之分。 • 茶具講究、環境自然,適合沉澱心情與自我對話。 🍵實用茶知識整理 • 烏龍茶是一種製法,介於綠茶(不發酵)與紅茶(全發酵)之間。 • 鐵觀音既是茶樹品種,也是製茶法,用鐵觀音茶樹製成則稱「正欉鐵觀音」。 • 茶葉編號如台茶18號等,代表改良品種,適合特定製法與風味。 • 購茶建議:選擇有機、品牌信譽佳的茶農產品,雖然價格稍高,但安全且品質穩定。 🍵茶文化的時尚轉變與未來趨勢 • 茶文化從傳統農產品轉型為精緻生活象徵。 • 越來越多法式餐廳以「餐茶搭配」取代「餐酒搭配」。 • 好茶成為無酒生活者的美好選擇 🍵 喝茶的美好:一種與人連結、與自我對話的方式,也是一種內斂而深刻的生活藝術。 • 喝茶能帶來心靈沉澱與放鬆,是一種「慢」的生活方式。 • 一人喝茶,自我對話的時光;與朋友喝茶,情感自然流動、不壓迫的社交方式。 • 喝茶讓對話有節奏,情緒也能更自在地流動。 🍵 茶文化中的知識與故事 • 東方美人茶:小綠葉蟬咬過的茶葉,因蜜香與特殊風味而成名。源自客家人勤儉、不浪費的精神,後來成為英國女王喜愛的品茶。 • 茶的生態循環:茶葉會因環境壓力(如蟲咬)產生香氣,這種自然平衡形成茶的獨特風味。 📘 《茶味裡的隱性知識》 • 作者:王明祥,七三茶堂創辦人。 • 介紹茶的分類、製法、保存、沖泡技巧與背景文化。 • 高山茶好喝的原因:高山氣候穩定,茶葉生長緩慢且均勻,產生豐富香氣,屬「逆境生長」的成果。 🍵結語: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茶書 • 《茶味裡的隱性知識》兼具工具性與情感溫度,是初學者與茶文化愛好者的絕佳入門 • 書中水彩插畫與個人故事,讓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作者對茶的熱情與尊重。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0 minutes

閱聽閱好
白沙屯媽祖進香|香燈腳進食之旅
邀請線上香燈腳聊聊沿途看到感人有趣的香燈腳故事 1、二百年首次進南投受天宮,與玄天上帝的「帝后相會」 2、南投人備好香案,卻等無香燈腳的福食最後給誰呷 3、高齡70多的阿嬤第一次走10天的遶境,沿途的趣事 4、免費提供香燈腳的自助洗衣店位在哪裡呢 5、善心人沿途發放的美食: 法蘭絨手沖咖啡+大腸包小腸+現烤鬆餅+水果茶+ 6、「二水冰果農場的芭樂檸檬」有多好喝 本集內容分享遶境的有趣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4 minutes

閱聽閱好
《用媽祖籤詩搞懂人生》+白沙屯媽祖繞境之旅
📌 重點摘要 🚶‍♀️ 白沙屯媽祖「香燈腳」初體驗: 首次參與繞境,感受台灣特有朝聖文化與沿途熱情溫暖的人情味。 🧘‍♀️ 心靈重整之旅: 參與動機為尋求生活轉變與心靈重整,是一場個人的「人生 reset」。 🔮 籤詩的奧秘: 分享抽到相同籤詩的神祕體驗,並介紹媽祖廟使用「六十甲子」籤詩系統。 《用媽祖籤詩搞懂人生》:作者林銘亮(國文老師)將傳統籤詩故事結合現代語言與觀點,讓中小學生也能理解與應用,是生活與文化教育的入門好書。 求籤的巧合與神祕體驗:曾與一位老太太在不同籤筒抽到同一支籤詩,感受到媽祖神蹟與庇佑。 籤詩系統介紹:媽祖廟使用「六十甲子」系統而非數字編號,具傳統文化特色。 一人獨走的深度體驗:選擇自己步行熟悉的路線(如斗六、林內、二水、名間),用緩慢的速度重新認識熟悉的故鄉與自身心境。 「白沙屯媽祖繞境」是媽祖的朝聖之路,也是每個人皆能參加的心靈之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9 minutes

閱聽閱好
《好事即將發生》看Snoopy漫畫學實用心理學
**1. **《好事即將發生》 一本結合漫畫與心理學的書。書名雖像心靈雞湯,其實則以幽默與圖像讓心理學更貼近生活、易於理解。 2. 兩位作者:漫畫家與心理醫師的跨界合作 作者之一是《花生漫畫》創作者查爾斯·舒茲,另一位是精神科醫師亞伯拉罕·托爾斯基。兩人結合專長,以輕鬆方式傳達深刻心理洞察。 3. 書籍的誕生:從一則漫畫開始的療癒 托爾斯基因一位病人看漫畫後開懷大笑、產生共鳴,成功戒酒,進而發現漫畫比建議更能引發改變。 4. 心理學可以輕鬆幽默 書中13個章節,從自尊到責任,透過漫畫與簡單文字深入日常。正如書中所說:「哲學適合教室,現實人生要靠實踐。」 5. 閱讀方式:幽默中的自我對話 我習慣先看漫畫,再思考是否與自身經歷呼應,這種自我投射與思索,是一種溫柔的自我療癒。 6. 讓心理學更接地氣 這類心理漫畫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或《魔法媽媽》,能用簡單形式觸及深層議題,值得在台灣推廣。 7. 漫畫的潛意識作用 閱讀漫畫像是一場無聲的催眠,讓潛意識自然浮現情緒與想法,這正是漫畫心理學的魅力所在。 8. 幽默,是自我理解的起點 幽默是對自我的接納。《花生漫畫》以幽默破冰,讓我們學會面對並理解自己的困境。 9. 結語:找到自己的平靜與幽默 《好事即將發生》是一本結合幽默與哲思的作品,值得一讀。每則漫畫都是一場與自我對話的旅程,願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溫柔與平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14 minutes

閱聽閱好
身心連結|靜心入睡引導
歡迎來到【身心連結】靜心冥想時間 今天,我們將一起進行身體掃描的過程。這是一段平靜放鬆、找回身體感受的旅程。 請找一個安全、安靜的空間,讓自己躺下,全身放鬆。 躺下後,手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手心朝上。雙腿、腳掌以自然姿勢擺放。 請閉上眼睛。我們開始。 ◎ 【呼吸-與身體起始連結】 先觀察呼吸的過程。 慢慢吸氣,感覺空氣進入鼻子、胸腔;緩緩吐氣,想像身體隨著吐氣慢慢放鬆。 再一次深呼吸,讓鼻子、胸腔產生律動。 每一次吸氣,覺察胸口兩側的擴張;每一次吐氣,讓自己越來越放鬆。 你是安全的,身體被地板承接,可以慢慢呼吸。 靜靜躺著,觀察並感受你自己。 🦶 【腳趾 → 腿部】 將注意力帶到左腳腳趾,從小趾到大拇趾,一根一根擺動、慢慢感受它們。 感覺腳趾擺動的過程是否放鬆? 接著感受左腳掌的觸地感與腳趾的連動。 再將注意力移至左腳腳跟,感覺腳跟與地面的接觸,感覺腳踝的狀態。 再上移到小腿。輕輕擺動腳踝,感覺小腿前後側的肌肉、膝蓋與腳踝的連結。 來到左膝,觀察左右膝蓋與地板的距離,不需對稱,只需覺察差異。 最後是左大腿,感受肌肉與地面的接觸與壓力,感覺腿部重量被地面承接。 🪑 【骨盆、臀部、腹部】 現在,注意力來到骨盆與臀部。 感受左右臀部的重量,有無一側更貼地? 輕輕晃動骨盆,觀察臀部與腰部的連動。 慢慢深呼吸,將呼吸延伸到下腹部,感受那裡的自然律動,靜靜觀察。 ❤️ 【胸腔與肩膀】 將注意力帶到胸口,感受呼吸是否自由流動。 感覺胸口的起伏, 觀察肩膀的平衡。 以左肩為圓心,讓左手貼地緩慢畫圓,感受肩膀與手臂的一體性。 右手輕觸左鎖骨,感覺肩膀、鎖骨與手臂的連動關係。 🤲 【手臂與手掌】 現在將左手臂慢慢舉向天花板,輕柔地抬起即可。 感覺肩膀、上臂、手肘、前臂、手掌與手指之間的連動。 感覺整隻手臂是一個整體。 【頸部與頭部】 將注意力移至頸部,感覺頸椎、喉嚨與脖子兩側的狀態。 觀察頭部與頸部的連結是否自然。 再來到頭部。 放鬆額頭,想像眉心像冰淇淋融化一樣,慢慢放鬆。 想像地板正在溫柔地托住你的頭部。 嘴唇自然閉合,舌頭輕貼上顎,下顎自然下垂。 🌌 【全身整合】 現在,將你全身的感覺連結起來。從腳趾到頭頂, 你已完整地感受到自己的身體。這種感覺是安穩的、平靜的。 此刻,你可以選擇繼續躺著,或是慢慢轉動頭部或肩膀。 當你準備好,可以慢慢睜開眼睛,回到當下的空間。 謝謝自己完成這段旅程,祝福此刻的平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12 minutes

閱聽閱好
《史塔茲的療癒之道》把「人生智慧」化為心理學「實用工具」
🧩 重點摘要 🎬 《史塔茲的療癒之道》(Netflix紀錄片) 導演與主角:演員 Jonah Hill(《魔球》裡的經濟學家)紀錄自己與心理師 Phil Stutz 的對話。 亮點:突破傳統心理治療只「傾聽」的模式,Stutz 會直接教「方法工具」。 👥 二、Stutz 與 Jonah 的深層連結 Jonah 在哥哥過世後情緒低落,透過 Stutz 找回生活力量。 他形容 Stutz 是「朋友、導師、精神支柱」。 Stutz也是好萊塢御用心理師 🌱 三、Stutz 的生命故事與療癒理念 童年失落與創傷經歷,讓他早早承擔「小心理師」角色。 他認為心理治療應給「力量」,不只是專業分析。 發展出一套可實踐的「五大療癒工具」。 📘 四、推薦書籍:《The Tools》(有時譯作《五大工具》) 與心理師 Barry Michels 共同撰寫。 書中充滿手繪圖卡,圖像風格質樸但富有力量。 工具實用、簡單,每個人都可以練習。 🧰 五、五大工具簡介 逆轉渴望(Reversal of Desire):離開舒適圈而不是逃避。 主動連結的愛(Active Love):選擇愛,而非等著被愛。 內在權威(Inner Authority):不再依賴外界認可,建立自我肯定。 感恩(Gratitude):練習具體的小感謝,滋養內心。 意志力(Jeopardy):一種內在警鈴,驅動行動。 🖼️ 六、印象深刻的圖卡意象 陰影圖:小人在烏雲下,雲上是太陽 → 穿越困境才能見光。 迷宮圖:人在迷宮中打轉 → 要跳脫思維困境,才有新出路。 ✨ 七、Barry Michels 的靈性覺察 原是律師,後轉行心理師。 靈異夢境成為他心理轉變的契機,強調「傾聽內在訊號」。 💡 八、結語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個「行動的邀請」。 不是懂了才做,而是邊做邊懂。 如果你現在正卡關、迷惘、低潮,也許這本書能幫你「穿越烏雲,見到太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0 minutes

閱聽閱好
《透過運動和療效姿勢結構調整》藉由輕柔動作調整筋膜、舒緩身心緊繃
Dr.楊定ㄧ介紹「筋膜、神經、心理」如何由結構調整達到身心靈放鬆 介紹我學習到的筋膜手法原理「皮連線、筋連線、骨連線」 📚 《透過運動和療效姿勢結構調整》作者:楊定一博士 強調筋膜與全身聯動的重要性。 調整動作並非針對骨骼與肌肉,而是從筋膜入手。 書籍附贈三片DVD(含動作示範與解說),誠意十足。 寫作風格平易近人,內容融合科學與身心靈概念。 🌿 三大結構調整原則 翻轉:以螺旋方式打開身體。 停留:給筋膜時間產生變化。 共振:透過震動鬆動筋膜,創造結構調整空間。 🎥 DVD內容亮點 第一片由楊定一博士親自講解,語氣平靜具療癒效果。 示範動作由氣質優雅的「吳長泰老師」執行,動作簡單、不玄妙、不激烈,親民易學。 🧬 筋膜、神經與心理的連結 身體有記憶:舉例說明課堂中肋骨調整案例。 筋膜中有大量本體感覺受器,與心理狀態密切相關。 負面情緒會影響脖頸肌肉,與腹神經(第11對腦神經)有關。 🌀 螺旋動作與身心解鎖 書中介紹的「螺旋」動作,鼓勵用優美慢速動作打開身體。 躺在地板上進行動作能減少地心引力干擾,更易感知身體連動。 🌈 書籍四大部分概述 解釋局部異常如何影響整體身心。 全身聯動的重要性(如練武術、太極概念)。 動作示範設計簡單易學,從坐姿或躺姿即可開始。 結構打開=情緒釋放,為身心靈鬆綁。 ✨ 個人心得與啟發 對自己身體的感知變得更敏銳。 身體感知提升有助於放鬆身心。 無論是武術、舞蹈或身心技法,大師們都是透過身體感知進行深層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18 minutes

閱聽閱好
《成為有能的自己》(下)分享「身心放鬆法與身心學」學習過程與感想
1️⃣🌱 解決心理壓力的方式可以從身體的覺察與放鬆開始。 可透過身體為切入點,是一種有效且溫和的「捷徑」。 2️⃣🧠 身心學的關鍵啟發 傳統方式多半為被動療法(如推拿、物理治療等)。 神經學導向的是主動療癒與覺察,幫助自我了解與修復。 對身體的主動探索,比盲目依賴他人來得實際與可行。 3️⃣🔍 結構治療 vs. 自我覺察 結構治療(如林兩傳醫師)需長時間等候,效果驚人但資源稀少。 了解自己、建立身體感知能力,是人人可行的長久之計。 4️⃣🔧 筋膜刀放鬆的原理 緊繃感往往來自筋膜而非肌肉本身。 輕柔刺激筋膜、喚醒覺察,而非強硬手法。 研究顯示與中醫針灸理論逐漸產生呼應。 5️⃣🎶 音波療癒的補充功能 屬於外力協助放鬆的療法。 與神經放鬆、訊號調節有關,適合緊張與壓力大者使用。 6️⃣🌊 潛意識與無力感的探索 緊繃根源多來自潛意識與無力感。 不依賴神秘力量作為唯一出口。 了解問題本質,而非急於尋找解方。 7️⃣🌀 面對問題的態度調整 遇到問題先理解來源,再談處理。 若能力尚不足,可選擇閃避而非正面對抗,也是一種能力。 8️⃣🧘‍♀️ 建議的身心實踐方式 可從禪柔、瑜伽、皮拉提斯、太極拳等開始。 特別強調動作與身體部位的覺察與連結。 運動配合心智,是較自然也有效的自我療癒方法。 🎁 總結:療癒從自力走向靈活 精神核心是不再依賴外界力量(上師、神醫)。 鼓勵大家從覺察自身、啟動自我療癒能力出發,讓人生更靈活自由。 感謝費登奎斯,希望他的書籍與觀念能幫助更多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9 minutes

閱聽閱好
《成為有能的自己》(中)用更靈活多元的方式面對世界與自己
① 🌱 《成為有能的自己》 書名像是心靈成長書,但實際是探討身體與心理的限制來源與解放方法。 從出生起的內在限制出發,帶領讀者自我重建。 ② 🧠 神經可塑性與覺察的力量 書中核心觀念之一是:透過神經可塑性與身體覺察,可以重建身體使用方式,解除長期緊繃與壓力。舊傷恢復不只是結構修復,更需處理代償機制與心理陰影。 ③ 🏋️ 意志力 vs. 能力 傳統強調意志力,如「撐住」「忍耐」,其實會引發強迫性與緊繃。 作者主張應提升能力,而非依賴意志力——能力可帶來真正的自發性與舒適的行動。 ④ 🎾 舊傷與代償的真實案例 以網球選手為例,說明運動傷害中的代償如何影響表現,並呼應書中對身體「錯用」的剖析。 ⑤ 💸 經濟與情感的依附與壓力 無法經濟獨立的人,常無法真正成熟,身體會出現潛在緊繃。 書中解析東方家庭以子女對父母的「物質奉獻」作為和諧基礎,反對情感上的「單向付出」。 ⑥ 🌟 渴望讚美與自我肯定 被讚美 ≠ 自信,書中指出社會與教育體制讓人將安全感寄託在外界肯定。 真正釋放不安,應該是從內在能力建立開始,而非討好他人。 ⑦ 📚 書中章節與閱讀建議 書共19章,最後一章〈出路何在〉強調:解方不是對抗問題,而是靈活面對限制。 建議以電子書搭配深度閱讀方式,逐步內化這些複雜又深刻的概念。 ⑧ 🧘 身體學方法:從動作中找回自己 書中提到動作訓練與意識連結的方式(如亞歷山大技巧、Feldenkrais、瑜伽、太極)。 身體經驗能打開通往「永恆自己」的大門,讓自發性自然產生,不再被壓力驅動。 ⑨ 🛡️「成為永恆的自己」= 心理上的武林秘笈 書不只是談身體,也融合神經學、心理學、社會觀察、兒童發展。 透過身體出發,來理解與轉化心理問題,比純粹理解創傷更實際且易實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15 minutes

閱聽閱好
把時間「聽」回來 通勤\開車\做家事 聽書就對了~ 一個人的時候,聽慢歌也好聽書會更好 合作: jching.chen@gmail.com FB:「閱聽閱好」 YT頻道:「閱聽閱好」 https://reurl.cc/VMvQlb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