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eb/e9/51/ebe9511e-c07b-f5e7-5a84-ce2dacab209c/mza_2399997910200040780.jpeg/600x600bb.jpg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廷瑋老師
30 episodes
3 hours ago
🎧 國文老師的聲活札記|人際關係/生涯探索/學習反思 ⏱️ 每集十分鐘 up,陪你度過那些需要聊聊的時刻 🔋讓我用聲音,為你的生活充電 🎙️聲音比長相暖,長相比聲音幽默 📝紀錄生活瑣事,陪你聊聊生活體悟 📌 IG搜尋|Voicelife_10(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想聽什麼主題或有任何想聊的,都歡迎留言或私訊給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is the property of 廷瑋老師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 國文老師的聲活札記|人際關係/生涯探索/學習反思 ⏱️ 每集十分鐘 up,陪你度過那些需要聊聊的時刻 🔋讓我用聲音,為你的生活充電 🎙️聲音比長相暖,長相比聲音幽默 📝紀錄生活瑣事,陪你聊聊生活體悟 📌 IG搜尋|Voicelife_10(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想聽什麼主題或有任何想聊的,都歡迎留言或私訊給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20/30)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 29 | 愛情是乘法,是悲劇?還是……?
🎙️EP 29 | 愛情是乘法,是悲劇?還是……? 當 X x 0 成立,你該如何面對? 好久不見!又來到久違的愛情主題。 本集靈感來自學生的比喻:「愛情像乘法,當有一方不愛了,就像任何數字乘以 0,終究會歸零。」 這一集將深入探討這份歸零背後的痛苦、變質與修養: 💔 愛情中的「零」與「1000」的痛楚 零的定義: 探討「零」是背叛、離開,還是主觀上決定「斷開連結」的選擇。 乘法陷阱: 如果一方選擇歸零,另一方就算擁有 1000 的愛,都必須面對「歸零的事實」。我分享與士官長的戀愛故事,闡述那份努力從 4 分拉回,卻眼睜睜看著趨近於 0 的無力與心痛。 變質訊號: 「零」或許不是立刻出現,從 10 分慢慢遞減的坎坷過程。我們是否曾忽略這些緩慢變質的訊號? 🔥 主動歸零與愛情的「道」 主動方的痛苦: 曾是主動歸零的那一方(高三轟烈愛情)。當時為追求個人成長、無法接受遠距離的孤單,選擇用一大串文字傳訊分手。即使是主動方,也經歷了「爆哭」和「陷於架空感」的極度痛苦。 愛情的「道」: 或許我們不該用時間的維度(長長久久)來定義愛的偉大。因為人生總會面對失去、獲得的輪迴,這是「道」的一環。 🌟 省思:接受 0 才是真正的積極 放棄「犧牲的愛」: 我並不推崇史內卜式的犧牲,而是鼓勵大家學會面對 0 的事實。 放手也是一種積極: 接受緣起緣盡,才是真正的積極。不強求 0 變成 0.1,將愛意轉向那些「願意接受你 100 分愛」的孩子,或轉向自我。 【聽眾互動與反思】 收聽本集節目,與廷瑋老師一同思考:當愛情歸零時,我們如何從悲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修養」與積極面對的勇氣。 【你的 0】 你在關係中經歷過「歸零」嗎?當時的零,是突發的事件,還是有一段緩慢變質的過程? 【如何面對0】當你發現一段關係正在趨近於「零」時,你是會**「不斷投入」試圖從 0 拉回 0.1,還是會選擇「精準抽身」**將這份愛轉向自己/他人? 歡迎在留言區或Podcast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及五顆星,讓我們一起將這份修養帶入我們的課題中。 #愛情是乘法 #歸零 #關係修養 #情感哲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days ago
29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 EP 28 早上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 當 $2100 的大餐,仍無法治癒你的「內在缺電」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廷瑋老師。 最近連假很多,照理說應該游刃有餘,但我心裡卻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早上醒來,看了一下時間,又繼續睡回去。這種無力感,讓我真切體會到以前學生那種「早就醒了,但就是不想起來」的感受。 我發現,當我開始實施「苦行僧計畫」後,生活確實日漸枯萎。雖然省了外送費,卻在假日用昂貴的大餐來「補償」壓力。我最近光是壽司郎、旭集(一餐甚至要 $2100)、西堤就吃了兩三次。這些外部獎勵,卻無法帶來真正的原動力。 我的內心需要的不是一頓飯,而是一個「值得我爬起來的理由」。 -------------------------------------------------------------------------------- 🚨 為什麼我們一直失去動力? 我回想起過去,無論是為了喜歡的女生去上課、為了得到對方的認可,或是為了考教甄、減肥而努力—這些動力的確強效,但都是短暫的「階段性任務」。當目標達成(例如上榜、體重下降)或關係發生變化時,燃料就會瞬間耗盡。 💡 我們真正追求的,不是那個「目標被達成的那一刻」,而是透過過程感受到的: 【自我價值與完整性】 你追求的,是結果?還是一種自我的認同? -------------------------------------------------------------------------------- 🔑 找回內核動力的「行動哲學」 既然我們追求的是一種能持續帶來意義感的目標,那它就藏在我們最厭倦的日常裡。答案不在遠方,而在你最重視的價值觀中。 廷瑋老師決定將我的三大核心價值,融入我的樣板生活,設計微小的「行動儀式」: 1. 💪 紀律性 (Discipline): 將「吃桶餐、去健身」視為對自己健康的承諾,實踐「對自己紀律的愛」,紀律讓我感到完整。 2. 🧠 洞察力 (Insight): 在備課時,將咖啡廳、星巴克或生活周遭變成我的「靈感採集站」,讓我的靈魂感到被滋養。每當我「想通了」什麼事情,就感到快樂。 3. 🤝 真誠 (Sincerity): 我享受每段真誠的相處—跟老友打麻將(即使我輸了 $3800 多)、跟 COCO 吵架、打完球一起吃金拱門,跟學生真誠對話。這些真誠的時刻讓我感受到存在的價值。 -------------------------------------------------------------------------------- 【你的說教男—廷瑋老師上線囉!】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那份無力與倦怠,請你停下來問問自己: 你現在的日常中,還有多少行動只是為了滿足「別人期待的你」,而不是為了實踐「自己想成為的你」? 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新目標,而是一個新的『人生哲學』! -------------------------------------------------------------------------------- 【聽眾互動與教室任務】 🎧 【回籠覺哲學】 你也曾經有過「醒了卻不想起來」的經驗嗎?那時候,你的身體/靈魂想告訴你什麼? 🧘 【你的內核動力】 你覺得讓你感受到「自我價值與完整性」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例如:我的價值是「創造力」、我的價值是「陪伴」) 希望你的身體和心靈,都能找到那個讓你甘願被叫醒的理由。 這裡是聲活十分鐘,我們下次見,掰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17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 27 | 錯過的青春,會補考嗎?那些遲到的課題,反而成了最大的福報
你的「人生時鐘」準時嗎?你是否曾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 這集想跟你聊聊:那些我們以為錯過的青春、錯失的戀愛,甚至是被環境壓抑住的慾望,會不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補考」回來?而這份遲到,究竟是遺憾,還是禮物? 會想到這個主題,是因為最近跟 coco 老師聊起一位「H老師」的故事。H老師剛結束一段長達 13 年的戀愛。當我聽到她分手時,直覺認為她需要一趟「旅行」—不是去日本或泰國,而是去經歷年輕時錯過的迷惘與摸索。 我當時心裡閃過一個念頭:她都 28 歲了,才開始情場摸索,會不會太晚了? 這讓我開始嚴肅地反思: 我們是不是經常不自覺地拿社會定義的「時鐘」(例如:15-22歲就該讀書、30 歲就該結婚) 去衡量每個人獨特的「時區」? .遲到的功課,帶出不一樣的滋味 我的結論是:人生功課似乎不會不到,該來的還是會來。無論是過去因環境壓抑、家庭限制或是師長勸阻,那些我們想要體驗的事情,人性是壓抑不住的。 • 我的麻將與國文課: 像我曾把麻將視為這輩子絕不碰的事物,直到 30 歲才開始接觸。又或者,我過去高中時覺得國文枯燥無味,現在 31 歲成為一名老師後,反而能理解那句「天地一沙鷗」背後的孤寂感。 • 人生的劫難與福報: 就像《西遊記》裡的孫悟空與唐三藏要度過九九八十一劫難,我們每個人都有必須經歷的功課。當這些功課在不同的時區出現時,它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事實上,H老師在 28 歲才經歷這些摸索,或許反而是她生命中「因失得福」的禮物。或許她已經具備了: • 更好的心理成熟度,比 20 歲的自己更懂得自我修復。 • 更穩定的經濟獨立性,有資源去創造喘息空間。 • 更豐富的人生閱歷,知道感情並非生命的全部。 這印證了彭明輝教授所說:「生命是一條長期而累積的過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區。那些我們以為的錯誤或遲到,都是必要的「劫難」,它讓我們在往後能更理性、清醒地看待事物。 .聽眾互動環節:享受你自己的時區 你所經歷的一切,無論是順境或挫折,都是老天爺在等待你「因緣成熟時」,給你的好福報。所以,別拿社會的時鐘來衡量自己。 1. 【你的遲到功課】 你有什麼原本以為錯過,卻在人生某個階段「補考」回來,反而帶來更大體悟或福報的經驗嗎?(例如:遲來的戀愛、遲來的興趣、遲來的學業) 2. 【青春與限制】 你是否曾因為環境或家庭的「壓抑」,而在之後的歲月裡,忍不住去「補償」或嘗試?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我們一起享受在自己時區裡的每一個過程! 你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正在將你塑造成一個更完整、更獨特的自己。我們下次見,拜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6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 26 | 熙來攘往人群裡,找一個能安心做自己的角落
你的「避難所」在哪裡? 最近我累得要死,但還是被學生提醒要更新了!😂 這集想跟你聊聊,如何在人來人往中,找到一個能安心做自己的角落。」 會想到這個主題,除了上次觀察到高二分班後的現象,也是因為最近班上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事件爆發後,當事女孩子很害怕進入班上,會小聲地跟我或輔導老師說「好可怕」。我覺得無論是男生或女生,他們都擔心他人的異樣眼光,也害怕這件事會變成訕笑、茶餘飯後的話題。 這件事讓我思考:我們是不是都活在一個無時無刻被評價的環境裡?因為我們在不同環境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並肩負特定的角色期待,例如:國文老師、爸媽眼中的乖兒子/女兒、社團的長姐、老師眼中的…….。 因此,我一直在想,我們是不是都渴望一個地方,一個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可以讓我們安心躲藏的角落? .我的「心理避難所」與「使命共振」 這個想法,讓我想起我最近特別喜歡在星巴克備課的習慣。雖然那裡人來人往,但我卻感到特別自在。 在星巴克,我享受那種「有人群在,而不被誰認識」的感覺。我沒有人設、沒有角色,我不是誰的老師,只是一個點了冰紅茶拿鐵,正在備課的人。環境並不空虛,卻能讓我好好做自己。 對我來說,星巴克和健身房就是我的「心理避難所」。在那裡,我能喘口氣,找到那個不用戴上面具、最真實的自己。 但我們終究要面對現實,回到需要戴著面具的環境。如何將這份自在帶回去呢?我認為關鍵不在於完全卸下面具,而是找到小範圍的真實。例如:中午或下課時間,能找到信任的同事、同學分享事情。 更有趣的是,我的「講台」是一個很矛盾卻又自在的時刻。 站在講台上,我必須戴上「專業、風趣、有耐心的老師面具」。 但有趣的是,我卻在那個時刻感到最真實、最有活力。 這是因為我的「老師」角色,與我內在那個「熱愛分享、追求共鳴」的真實自我,是完全合一的。當我看到學生從困惑到理解,那個「共鳴」的瞬間,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回饋。 這份感受,就是我們說的「使命的共振」。那個舞台,不是讓我扮演別人,而是讓我得以將內在最真實的部分,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聽眾互動環節:尋找你的角落與金錢的意義 最後,你所渴望的,可能不是一個物理上的空間,而是一段能讓你卸下面具的關係,或是一個能讓你專注於自己的時刻。我找到了我的講台、我的星巴克與我的健身房,那你呢? 【尋找你的角落】 你呢?你找到了那個能讓你感到最自在、最真實,可以讓你好好做自己的地方或時刻了嗎? 【聊聊金錢】 我在節目中分享了與 CHAT 老師分析消費習慣的心得。你們現在這個階段,有想過錢對於你們來說,是什麼意義呢? 你們又是為了什麼而存這些錢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一起探索,一起尋找屬於你的「安心角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5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25|答案就是旅途本身
嘿,所有老師、學生,以及在生活中持續前進的你,都辛苦了。 開學季,像一場沒有號角的戰爭。新生懵懂,舊生蠢蠢欲動,我其實也一樣,總急著在新的環境中,尋找自己的定位。 在這集節目裡,我想跟你分享我在班上觀察到的現象:開學第一週,學生們總愛徘徊在走廊上,急著找尋舊朋友的同溫層,也急著比較新老師、新同學。這種不安與焦慮,其實是天性,我們都想知道「我是誰?我夠好嗎?」。 為此,我在班上設計了一場名為「五指山」的破冰活動。從「依照生日排序」的簡單小遊戲,到「繪製獨一無二的五指山」,我想告訴我的學生也告訴你:無論向上或向下比較,總是被某個標準牽動自己的情緒。你不需要透過比較來證明自己,你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從來都只屬於你。 節目後半段,我分享了一位學生的限動。她遠赴澳洲尋找人生答案,繞了一大圈才發現,答案從來都不在終點,而是在尋找答案的這趟旅途中。 這集節目,想獻給每一個焦慮著想找到答案的你。聽完也許你會知道,我們需要的不是找答案,而是答案就在每個當下。 🎧 本集節目,你可以聽到: 。老師開學的內心獨白 。學生為什麼總愛在開學時「串門子」? 。讓高中生從「比較」中解脫的「五指山」破冰活動 。分享一則學生的動態:在旅途中找到的真正「答案」 點擊連結,然後,讓我們繼續第二週吧🤣 #聲活十分鐘 #開學季#聽聽心裡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7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24|為什麼你總是不快樂?別再被「名詞」綁架了
原標題:別把「名詞」當身份證:留下來的,是你每天的動詞。 嘿!你是不是也曾被那些光鮮亮麗的「名詞」綁架?例如名校學歷、高薪職位。甚至總是不小心答應了不情願的請求,成了內耗的「濫好人」? 然而,真正讓你感到踏實、有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在這一集試著聊聊一個核心議題: 我們似乎窮極一生追逐那些能定義我們的「名詞」(如頭銜、成就,尤其是可以被量化的數據), 但最終能讓我們感到踏實的,卻是那些我們日復一日執行的「動詞」(如自律、創造、陪伴) 本集節目,你將聽到: 濫好人的內在衝突與解方: 我們為什麼總是心軟、難以拒絕?廷瑋老師點出,這往往是高共情能力(F人)與高規劃性(J人)之間的內在矛盾。今天透過聽眾的真實案例(幫忙接社長、載表哥上課、出借免治馬桶),帶你認清:「能者過勞,難道你就要當那個能者嗎?」並學會如何把球丟回去,告別內耗。 減肥故事的啟示: 廷瑋老師分享自己兩次減肥的深刻體悟。第一次是為了「精壯身材」這個名詞,但其實是為了「修復內心」這個動詞。第二次,他從追求 INBODY 數據,轉變為鍛鍊「自律」與「與自己對話」的能力。他最終領悟:毅力不是天生,而是被重複執行的動詞所塑造出來的。 那些比成就更重要的事: 節目中分享了 YouTuber Terry 和一位投資大哥的故事。他們即使身價不菲,卻不被財富這個名詞綁架,反而從「付出」與「陪伴」等動詞中,找到真正的快樂與價值。 最後,想問大家: 你現在最想追逐的那個名詞是什麼?它背後的動詞又是什麼? 人生最棒的,不是你擁有了什麼名牌,而是你透過什麼樣的動詞,活出了你的模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5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23|走出S姐的幻術:愛上同一個人後的災後重建 feat. Leo
來賓 Leo 我們都愛過 S 姐, 也都被同樣的方式傷害過。 這集,該揭曉的真相,全都說出口。 - 四年前,我和LEO因為 S姐,被捲進了一場「幻術」般的感情。 我們曾經站在對立的位置,卻在分手後才發現彼此的共同傷口。 這一集,我們一起聊: • 關係錯綜的真相:從誤解到對話,我和LEO三次交會的過程。 • 災後重建的方法:有人選擇戳痛傷疤去旅行,有人靠運動或在新的連結裡重新找到自己。 • 走出幻術的出口:不再無限鬼打牆,學會放過自己,也重新相信愛情。 我們都愛過同一個人,也都受過同樣的傷。 四年後,我們選擇坐下來,把這段幻術說清楚,並一起談如何災後重建。 🎧 點擊收聽:EP23《聲活十分鐘》 #聲活十分鐘 #S姐 #愛情幻術 #災後重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5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22 先解決問題派 vs 先解決情緒派:一起聊聊你的決策 SOP
七、八月的我,生活過得超級充實,聚餐、打球、追劇(喔對!《鬼滅之刃》我還沒看,拜託別暴雷!)所以大概有兩週沒錄節目了。這次回歸,想跟大家聊一個非常貼近生活,也讓我近期很有感觸的話題:你是一個傾向「優先解決問題」的人,還是「優先解決情緒」的人呢? 這集挑了四個超日常的卡點: ✈️ 旅行踩雷:當行程不順,你怎麼應對? 🏫 團隊合作:團隊合作的「早知道哥/姐」🙄 — 如何面對抱怨與人心? 🏷️ 網路標籤:當你被貼標籤💬 — 如何回應他人的評價? 🛒 衝動購物:明知道不需要,但就是超級想買!怎麼辦! 本週互動時間,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1. 在你的生活中,哪個情境你覺得最需要「優先處理情緒」呢? (例如:旅行踩雷、團隊合作、社群風波、衝動購物,或你自己的獨特情境) 2. 你是屬於像我一樣「先解決問題再處理情緒」,還是你認為很多事情是情緒產生的,所以你習慣「優先解決情緒」的人?一起聊聊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6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21|鏡中的我:踏出舒適圈,從覺察到行動 feat. Gary
你有沒有想過,踏出舒適圈這件事,從來不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而是來自你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這集我們再次邀請到好朋友Gary,分享他如何從一個穩定的主管工作,決定全職成為一位舞蹈老師。從收入的壓力、家人的擔心, 到透過減肥設定小目標、逐步累積信心,Gary一步一步找到勇氣的來源。 我們聊到「能量傳遞」的重要,也提醒每個想改變的人,踏出舒適圈並不是為了跟風,而是要找到那個真正讓你怦然心動的理由。 『當你照鏡子的那一刻,你期待自己成為什麼樣子?』 這一集,陪你從自我覺察開始,找到改變的勇氣與力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3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 20|討好型戀愛:越靠近你,越遠離自己
你是不是也曾經為了符合對方的期待,而漸漸忘記自己原本的樣子? 我們在感情裡總是努力迎合,希望能變成對方心中的「完美伴侶」, 但最後卻發現,越靠近對方,越覺得孤單與空虛, 甚至連自己內在的聲音都快聽不見了。 這一集,我從近期看的電影與演唱會聊起, 聊聊討好型人格的成因、心理學背後的原理, 以及那些年我曾壓抑的感受、錯過的自己。 「唯有尊重自己內在的聲音,才能真正被對方所尊重。」 👉 本集亮點: ▸ 討好型人格,是性格還是保護機制? ▸ 為什麼越迎合,卻越容易失去魅力? ▸ 如何在關係裡建立健康的界線? 邀請你一起來認識真正的自己,別再讓愛,成為你消失自己的理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3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19 | 被期待推著走的我們:從內耗到接納, 找回自信的底氣 feat. 城市冒險家 文謹
「你不是不夠好,只是太習慣被期待推著走。」 我們都曾活在他人的期待裡,但越這麼想,心就越累,成就感總是短暫,因為那不是你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這集邀請我的高中老友——城市冒險家 文謹,一起回顧我們曾經歷的內耗時光,從高中社團失利、學測成績的刺痛,從大學自我懷疑到工作現場的重新定義,我們一路掙扎,也一路學習如何重新建立「自我價值」,而不是活在「世俗的標準」。 我們聊了: 🔸 那些刻骨銘心的挫敗經驗 。當年一句「你考這樣算低耶」怎麼成為心裡的刺? 🔸 從外界眼光到自我定義的轉變過程 。怎麼從「覺得自己超廢」轉向「其實我也很有料」? 🔸 學會享受獨處,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盤 🔸 如何在內耗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 ✦ 想送給每個「總是在意別人眼光」的你一句話: 內耗,是還不敢做自己的結果, 但你仍值得,把人生的主場還給自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2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18|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會想跟自己說什麼?
🎙️EP18|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會想跟自己說什麼? 這一集有點特別,不是因為要提前回顧人生,而是我最近特別有感。 看完布萊德彼特主演的F1電影,讓我不斷回想自己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選擇與初衷。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曾迷惘過、動搖過,也許你會想回頭提醒當時的自己,堅持初衷,別在意那些雜訊,或者在信念被挑戰時,記得你永遠擁有選擇權。 如果你也在思考人生的道路,這一集想陪你一起回頭看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初心。 「願我們在做自己之前,都能先找到自己。」 這一集,最後給自己與大家三句話: 🌟「問問自己,為什麼會選擇來到這裡?」 🌟「不要理會那些雜訊,專注及活在當下。」 🌟「即使過去堅守的信念被挑戰,你仍然擁有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權利。」 如果此刻的你也感到迷惘,這一集的內容,希望能陪伴你重新找回自己內心的聲音。 👉 歡迎留言告訴我:「如果能回到過去,你最想對自己說什麼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5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17|同事可以當朋友嗎?談關係、分群與情緒界線
暑假來了,我在馴龍高手裡看到一段關係的建立,不是靠征服,而是靠「觀察與靠近」。這讓我想到,同事,好像也是這樣的一種關係。 離開校園後,我們每天面對的不再是老師和同學,而是——同事。這是一段一言難盡的關係,有時是支持,有時是壓力;有時是陪伴,有時也是防備。 今天這一集聊聊: 同事能不能當朋友? 為什麼說同事之間最好不要有太多利益糾葛? 如何觀察「職場小圈圈」與界線模糊的危險? 給新鮮人的幾個友情與職場的提醒 💬也想問你: 你心中理想的「好同事」,是什麼樣子? 有沒有曾經很親密,最後卻越走越遠的同事? 當所有朋友都離職了,你還會留在那間辦公室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1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16|「你還好嗎?」──在複雜的人際江湖裡,選擇溫柔也是一種勇氣
「你還好嗎?」這句話聽起來很輕,卻有著無比的重量。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裡,我們有時會選擇保持距離,避免受傷,但心裡其實又渴望著能被理解、被關心。 這一集,我想跟你聊聊「江湖」──那些因為有人的存在,而變得複雜的世界。 我從教學現場、系隊經驗,到職場觀察,分享那些主動伸出援手的人,為什麼最終卻常受傷最深。 也許,溫柔與關心本身就是一種勇氣,受傷也不代表脆弱,而是提醒我們真實而溫暖地活著。 如果你也曾因為關心而受傷,這集是為你而做的。 ✨ 這週的小練習: 試著對你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輕聲問一句:「你還好嗎?」 你的溫柔,會成為對方生命中最溫暖的火光。 🎧|#聲活十分鐘 #人際關係 #你還好嗎 #選擇溫柔也是一種勇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0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15|我們是為了記錄生活,還是為了被看見而活?
六月,在釜山海邊,原本應該是放鬆的時刻,卻意外打開我對「流量」與「自我」的深刻反思。 在短影音爆紅、限動每秒刷新、創作壓力襲來的同時,我開始問自己: 我還喜歡我現在的樣子嗎?我做的每一件事,是為了誰? 這集邀請你一起聊聊—— 「我是為了記錄、分享,還是只是為了數字和被認可?」 曝光與焦慮:流量是禮物還是枷鎖? 做自己的定義:是隨心所欲,還是找到強項、堅持信念? 自由與選擇:我們真的可以不被演算法左右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0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 EP14|一個戀愛腦重症患者的獨白
「我不是戀愛腦27年,但我是在27歲那年清醒的。」 本集是我最赤裸也最真誠的一集。從一段遠距離、全心投入、甚至為愛南下考高師大的戀愛回顧,談戀愛腦的盲目、自我犧牲與後來的清醒。 🎙聊聊這些主題: 普遍戀愛腦的現象:幻想、過度依賴、鬼打牆、自我英雄化 我的戀愛腦重症故事:極致付出、崩潰與夢醒 兩個延伸議題:- 為什麼總是愛上壞男人/壞女人?/ 為什麼有人談戀愛就把朋友丟一邊? HPV疫苗衛教宣導:保護你自己,也保護你愛的人 這一集,也是一封寫給年輕時自己的信。 希望你聽完,不是笑我傻,而是更懂得如何溫柔地擁抱每一次愛,更懂得愛自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45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 EP13|友誼衰退是壞事嗎?feat.Gary
隨著年紀增長,每個人的生活圈都在改變,我們開始有了不同的目標、價值觀,甚至對朋友的認識也停留在過去的印象中,漸漸地,友誼就這麼淡掉了。 但,「友誼衰退」真的一定是壞事嗎? 這集邀請到我的高中同學 Gary,一位身兼主管與舞蹈老師的斜槓青年,和我們聊聊那些關於友情「淡掉」的真實心聲。 ✨ 你會聽到: 友誼為什麼會淡掉? 重新定義「友誼衰退」 成年後的交友智慧:「只篩選,不教育。」 如何看待與面對「無效社交」 聽眾、threads案例 友誼的形狀改變了,但也許,它帶給我們的價值從未消失。 最後,一起思考:友誼的樣子變了,要如何珍惜他在你生命的帶來的價值呢? 一起聽聽看吧,也歡迎你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00:23|嘉賓介紹:Gary,主管兼舞蹈老師 03:06|跟Gary相識的過程、廷瑋老師黑歷史 06:10|主題動機:Dcard調查局「友誼衰退」 11:30|友誼衰退原因一:未來生活圈的不同 15:10|友誼衰退原因二:成就不同、比較心態 19:48|友誼衰退原因三:怕尷尬、先入為主觀念 23:58|友誼衰退原因四:無法接受朋友的改變 24:40|重新定義「友誼衰退」 27:14|現階段對朋友的定義:只篩選,不教育 33:54|如何面對「無效社交」 39:22|聽眾案例:因友誼衰退而內耗怎麼辦? 45:36|分類朋友新方式:從Threads案例談起 51:43|總結與思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 hour 2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EP12|再見,會不會真的再見?從離別中學習珍惜的價值
畢業季來了,你會哭嗎?「再見」真的會再見,還是只是一句客套話? 這集節目,我想跟你聊聊三個主題: ▫️ 離別,其實是教會我們珍惜 ▫️ 短影音時代,你真正理解了多少? ▫️ 聽眾Q&A:習慣 vs 喜歡 最重要的是:「每一段關係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無法比較,也正因為稍縱即逝,才更值得珍惜。」 當我成為一個目送者,看著我的學生即將踏上新旅程,我才慢慢理解,原來所謂的珍惜,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離別慢慢學習到的。 以前總覺得,朋友跟戀人不該放在一起比較,但隨著時間推移,我開始懂得:每一段關係都有存在的價值,無法比較,也正因為稍縱即逝,才更值得珍惜。 或許我們已經習慣快速獲得結論,習慣短影音的速食文化。但真正深刻的事物,往往需要時間去體會,甚至需要經歷挫折與掙扎才能理解。 希望這一集,可以陪伴你在忙碌的生活裡,稍微停下腳步,感受一下離別與珍惜的意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4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 EP11|理想與現實-從《收穫心態》重新定義成功
你覺得「成功」是什麼?是達成理想目標,還是從現在的自己看見走過的路? 這集,我想和你聊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拉扯。從我自己的考教甄經歷、學生想當錄音師的迷惘,到一本書《收穫心態》帶給我的啟發:「成功不在未來,而在於回頭看見自己走了多遠。」 也想邀請你思考: ☁️ 為什麼我們越接近理想,反而越空虛? 🎯 怎樣才算「真正的成功」? ❤️ 如果「收穫心態」是一種練習,它可以改變什麼? 這集很適合正在努力、懷疑自己、感覺還沒成功的你聽。願這一集,讓你重新相信自己已經很好,還在路上也沒關係。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0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 EP10|交友軟體裡,我們都在尋找誰?-下集
這一集,我想和你聊聊「那個動心的瞬間」。 她是我在交友軟體上遇見的第三個女孩, 比我小五歲、20歲,一開始的聊天覺得她有點幼稚, 我甚至覺得應該就這樣結束了。 但我們一直聊著,直到那天視訊的夜晚, 彼此靜靜地看著對方微笑,沒有說太多話, 但我卻不小心流下眼淚。 那一刻,我好像被理解了。 有些人,讓你突然想放下原則、不顧距離地靠近。 我們都以為自己在交友軟體裡找的是「另一個人」, 但或許,我們真正想找的,是能看見自己的「那雙眼睛」。 這一集,也聊聊幾個問題: 第一印象100分跟70分,你會選哪一個? 我們在交友軟體裡設的條件,或是跟月老祈求另外一半的條件,真的很重要嗎? 我們都在尋找誰?真的只是尋找愛嗎?還是找尋自己 🎂 前面五分鐘也閒聊了一下近期的生活。 來聽聽這集吧,我把故事說給你聽。還有更多故事,想聽聽什麼故事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2 minutes

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 國文老師的聲活札記|人際關係/生涯探索/學習反思 ⏱️ 每集十分鐘 up,陪你度過那些需要聊聊的時刻 🔋讓我用聲音,為你的生活充電 🎙️聲音比長相暖,長相比聲音幽默 📝紀錄生活瑣事,陪你聊聊生活體悟 📌 IG搜尋|Voicelife_10(聲活十分鐘 Voice Life 10') 想聽什麼主題或有任何想聊的,都歡迎留言或私訊給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