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廷瑋老師。
最近連假很多,照理說應該游刃有餘,但我心裡卻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早上醒來,看了一下時間,又繼續睡回去。這種無力感,讓我真切體會到以前學生那種「早就醒了,但就是不想起來」的感受。
我發現,當我開始實施「苦行僧計畫」後,生活確實日漸枯萎。雖然省了外送費,卻在假日用昂貴的大餐來「補償」壓力。我最近光是壽司郎、旭集(一餐甚至要 $2100)、西堤就吃了兩三次。這些外部獎勵,卻無法帶來真正的原動力。
我的內心需要的不是一頓飯,而是一個「值得我爬起來的理由」。
--------------------------------------------------------------------------------
🚨 為什麼我們一直失去動力?
我回想起過去,無論是為了喜歡的女生去上課、為了得到對方的認可,或是為了考教甄、減肥而努力—這些動力的確強效,但都是短暫的「階段性任務」。當目標達成(例如上榜、體重下降)或關係發生變化時,燃料就會瞬間耗盡。
💡 我們真正追求的,不是那個「目標被達成的那一刻」,而是透過過程感受到的:
【自我價值與完整性】
你追求的,是結果?還是一種自我的認同?
--------------------------------------------------------------------------------
🔑 找回內核動力的「行動哲學」
既然我們追求的是一種能持續帶來意義感的目標,那它就藏在我們最厭倦的日常裡。答案不在遠方,而在你最重視的價值觀中。
廷瑋老師決定將我的三大核心價值,融入我的樣板生活,設計微小的「行動儀式」:
1. 💪 紀律性 (Discipline): 將「吃桶餐、去健身」視為對自己健康的承諾,實踐「對自己紀律的愛」,紀律讓我感到完整。
2. 🧠 洞察力 (Insight): 在備課時,將咖啡廳、星巴克或生活周遭變成我的「靈感採集站」,讓我的靈魂感到被滋養。每當我「想通了」什麼事情,就感到快樂。
3. 🤝 真誠 (Sincerity): 我享受每段真誠的相處—跟老友打麻將(即使我輸了 $3800 多)、跟 COCO 吵架、打完球一起吃金拱門,跟學生真誠對話。這些真誠的時刻讓我感受到存在的價值。
--------------------------------------------------------------------------------
【你的說教男—廷瑋老師上線囉!】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那份無力與倦怠,請你停下來問問自己:
你現在的日常中,還有多少行動只是為了滿足「別人期待的你」,而不是為了實踐「自己想成為的你」?
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新目標,而是一個新的『人生哲學』!
--------------------------------------------------------------------------------
【聽眾互動與教室任務】
🎧 【回籠覺哲學】 你也曾經有過「醒了卻不想起來」的經驗嗎?那時候,你的身體/靈魂想告訴你什麼?
🧘 【你的內核動力】 你覺得讓你感受到「自我價值與完整性」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例如:我的價值是「創造力」、我的價值是「陪伴」)
希望你的身體和心靈,都能找到那個讓你甘願被叫醒的理由。
這裡是聲活十分鐘,我們下次見,掰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