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輕鬆有料的生活故事,分享正念和生活禪的智慧世界,
與您一起探討轉化 生命的契機。
在節目中我們會介紹最近很夯的正念減壓法,以及更進階的內觀禪法和禪宗的心法。在每集最後,我也會分享一個正念的小方法,讓大家可以在日常中減壓、轉化無聊、苦悶和空洞的生活,提昇生活樂趣和品質,讓大家過著自在又有智慧的人生。
歡迎在FB留言給我們: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也歡迎加入我們正念生活禪的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以輕鬆有料的生活故事,分享正念和生活禪的智慧世界,
與您一起探討轉化 生命的契機。
在節目中我們會介紹最近很夯的正念減壓法,以及更進階的內觀禪法和禪宗的心法。在每集最後,我也會分享一個正念的小方法,讓大家可以在日常中減壓、轉化無聊、苦悶和空洞的生活,提昇生活樂趣和品質,讓大家過著自在又有智慧的人生。
歡迎在FB留言給我們: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也歡迎加入我們正念生活禪的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禪宗快閃頓悟, #達摩傳給慧可大師的印心法門和禪修秘密手冊, #108個靈魂拷問, #楞伽經的頓悟法門, #離四句絕百非怎麼修
1.應聽眾要求,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分享<<楞伽經>>中頓悟的禪觀修法,也會說明如何把這個方法用在日常生活中,轉煩惱開智慧。
2.四卷本楞伽經是達摩祖師傳給二祖慧可的修行指南,雖然文字不多談頓悟,但其實內容處處都能用來直指人心。經文一開始,大慧菩薩丟出108個問題,涵蓋天文、地理、禪定、心識作用及禪修修的方法等。佛學大家南懷瑾先生曾說過,如果依這108問,找出佛教經論中相關的內容,將可以寫成一部佛教百科全書。但佛陀卻點出:語言、名相只會增加執著,也讓人迷惑,因為真理是無法單用語言說明白,講清楚的,因為語言本身有是有局限,會讓我們陷入概念和對立中。所以,佛陀教了一招禪宗常用的禪觀法——「離四句絕百非」,用這「有、無、又有又無、既非有也非無」的四句表達方法,把我們能思考的邏輯表達,一次封死,逼著我們跳出語言陷阱,不鑽牛角尖,直接去體驗真實。這就像放開緊握的拳頭,才發現外面其實有更大的空間。
3.這種禪宗快閃頓悟法,就是達摩祖師傳給二祖慧可大師的印心法門和禪修秘密手冊,也藉著經文中108個靈魂拷問,佛陀親自展現了用四句絕百非的特殊心法,讓修行人能跳出二元對立語言的陷阱,當下轉念遇見真如自性!
4.詳細和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1.這集我們要談一個佛教修行中經常被提起,卻又不容易真正理解的概念:漸修與頓悟。這不只是理論的問題,更關乎我們如何過日子,如何面對內在的煩惱的轉化。
2.我們會藉著一部很特殊的經典—楞伽經—的經典譬喻來說明漸修與頓悟這二種法門,因這部經融合了禪修與唯識的智慧。無論你正在經歷什麼,記得:頓悟給我們方向感,漸修讓我們穩步走路。一念不生處,即是清明;一念起處,也可轉化成道。就像種子,春天播下,秋天收穫。
3.感謝大家的收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訂閱、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你的頓悟瞬間是什麼?或者,你正在練習哪一種「漸修」的方法?我們下次見。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https://reurl.cc/zrzAj0
Fb: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1.楞伽經是禪宗二祖跪在雪地求了達摩祖師,才傳給他的。因為這部經是早期如來禪最重要的印心經典。但因此經很難讀,一般人都望而卻步,所以,我們會在生活禪中,用輕鬆有趣的譬喻來分享這部經典的生命教育的智慧。
2.今天要分享的譬喻是微塵與泥團的譬喻,也是金沙與金具,因為經中同時以微塵與泥團及金沙與金器的關係來做為譬喻。這二個譬喻不只是談八識的關係,更是深入說明我們如何深入顯意識、潛意識和深層意識的三層結構去修行。
3.這個譬喻聽似簡單,但其實它隱含了很深的生命哲理,說明生命現象和本質的關係,清淨覺性和煩惱心的關係,這是楞伽經中很重要的生命教育的智慧。透過這譬喻讓我們知道,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挫折或沮喪,對自己失去信心,因為不論我們的煩惱有多大,生命中的那份清淨覺性的本質一直都再,只要願意回首挖掘一下,清淨的覺性就會發光又發亮!
3.楞伽經用三種識: 轉相識 (相續識)、業相識(異熟識)、真相識 (如來藏識),說明一個人今生這輩子一個人是生為男生、女生、出生在什麼家庭、長得美醜是跟業相識有關,而在生活中一個擅長寫作、做數學題或做工藝、或有音樂、繪畫等才能,是跟相續識有關,而真相識是一個人的覺性和佛性,也是開悟證果的根本所在。
4.楞伽經用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三種識說明唯識三量說的現量、比量和非量,這是說明人的認知是符合真象、還是推測有差距,甚至完全不符於真象。這三種認知情況,是跟我們八個識的認知功能有關。
5.最後我們也會分享如何透過泥團與微塵譬喻生命智慧,來轉化和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情緒的波動。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揭開潛意識和深層意識的面紗, #唯識, #楞伽經
1.你是否曾無意間說出或做出自己都沒想到的事? 或著毫無意識地完成手邊的工作,做完了才驚覺自己的無意識活動! 或著,在獨處時,莫名地有股不安、憂愁的心緒生起,也或著,靜坐時,一些小時後的影像 突然排山倒海式地出現在心中呢? 這些心象都和我們的顯意識、潛意識和深層意識的活動有關。
2.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S4-17為什麼情緒一直被勾動?唯識學教你找回內在平靜,我們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楞伽經中的一個生動譬喻—藏識如大海,七識如浪。這個譬喻不僅說明了人心中八個意識作用的關係和連結,也清楚告訴我們的淺層意識、潛意識甚至最深層意識是如何運作的。當然,這譬喻中,也提到我們如何從心識和情緒高低起伏的浪潮中,回到那片清淨無波的心識本源。
3.最後我們也會分享,如何用這唯識的深層心理地圖,在日常中轉化和減少煩惱。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好聽的經典故事,#可以開智慧, #轉化煩惱, #提生昇生命品質, #蘇東坡, #優美文學譬喻, #楞伽經
1.閱讀好的經典,不僅可以開智慧,學得調整心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幫助自我成長,提昇靈性,讓生命品質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2.在未來的節目中,我們將分享一本非常特重要,但是很少有人能閱讀過的經典—楞伽經。這部經典不僅跟達磨祖師有關係,也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跪在雪地,甚至自斷一隻手臂後才求到的經。不僅如此唐朝詩人白居易,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大思想家王安石都讀過且稱讚過此經典,為什麼呢?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會為大家詳細說明。
3.楞伽經是少見佛教中,同時包括空、有二宗教義,又容納頓、漸二個修行方法的寶典,但它也是著名的難讀,為了把這珍貴的寶典分享給大家,我們將透過經文中生動、活潑,又吸人眼球的譬喻分享給大家。未來我們也會把這些美好的經文和解釋,與佛典文本AI化做結合,分享給更多的人。
4.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觀音菩薩, 媽祖, 楞嚴經, 二十五圓通, 慈悲, 妙善公主, 公案故事, 香光, 生活禪, 在自己感到焦慮和心情波動時一定要聽...
1.人際的往來和關係,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跟人互動時,總免不了會看到不好的臉色,或聽到一些我們不喜歡聽的話,甚至可能是讓我們生煩惱的是是非非之語。在這種情境下,您會如何反應呢? 辯解? 反承或默默承受,心理也因此生出許多小劇場呢? 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的節目裡,我們將分享一個公案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因為他用對方法去面對這些流言蜚語,所以,他的生活不僅沒受到干擾,他甚至因此開悟解脫一切的煩惱,過著自在瀟脫的日子。
2.我們要分享的公案故事的主人翁,就是家戶喻曉的觀音菩薩。雖然我們可能都知道觀音菩薩,也知道他很慈悲,而且可以尋聲救苦,但大家知道他是修什麼法門開悟證果的嗎? 他真的是如民間所說的,是妙善公主修行成就的嗎? 又他是不是媽祖有姐妹關係?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將為您解開這個謎題。
3.另外,我們將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楞嚴經中,介紹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最核心的內容: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讓大家能深入體解讓觀音菩薩開悟證果的法門。
4.最後,我們也將分享,現代人可以如何應用觀音法門,在自己感到焦慮和心情波動時,或日常生活中,讓自己也活的自在又沒煩惱。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1.我們可能都常聽過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但您是否知道阿彌陀佛有二個很棒的助手菩薩呢? 他們三位合稱淨土宗「西方三聖」。這三聖就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我們可能很熟,但大勢至菩薩是誰呢?
2.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就將為您解決這個謎,說明誰是大勢至菩薩,他修什麼法門、又是如何開悟證果的。
3.若對念佛有興趣的人,我們還會加碼,分享四種念佛法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念佛來安頓身心。
4.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1.今天我們要分享一位大家都很熟悉,也很常見的菩薩,他修行開悟的故事。這位菩薩給人的印象是笑口常開,大肚能容,或著背著一個布袋,很多店家也喜歡把他擺在店門口迎接客人—他就是著名的彌勒菩薩。
2.彌勒菩薩是繼釋迦牟尼佛後會來人間成佛的一位菩薩,在佛教著名的梁皇懺裡,最後回向,說龍華三會願相逢,就是指彌勒菩薩成佛時,我們都再來人間一起相聚共修共學。目前據說彌勒菩薩是住在兜率天中,所以,有很多學佛想再來人間修行的人,都發願往生兜率天,例如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和印順導師等。
3.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說,彌勒菩薩是修唯心識定,即唯識觀,而開悟證果的。那什麼是唯識觀呢? 在節目中我們會有詳細說明,簡單的說主要包括四個面向:
1. 內觀心識,遠離妄識, 2.觀察所有的境界皆從識生, 3.破除語言戲論, 4. 不住有無二邊,入無所得空慧 。
更多詳細的內容,請聽香光正念生活禪S4-13 心現萬法,現代人的唯識觀
4.在節目最後,我們也會分享,每日可以如何用十分鐘修唯識觀,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1.很多人會想:空,不就是什麼都沒有嗎?帶著悲觀的詞嗎?
其實不然。空,不是虛無,而是自由。而且,空代表了無限的可能。
今天我們要分享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一位透過觀察虛空無邊,無形無相,而證入了最究竟首楞嚴王三昧的修行人—-虛空藏菩薩。
2.如果有一天你在公司裡花很多心力準備的報告被主管否定,心裡湧起委屈與憤怒。你可能會想:我就是不被欣賞的那一種人。於是心結越來越深,情緒也卡住了。我們可以試 著用空來觀照:觀察這些情緒的來去,因為心若如空,智慧與慈悲就能流動。這表示事物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所以煩惱可以轉、情緒可以化、關係可以修復,生命可以創造。
3.更多詳細精彩內容,請聽S4-12 從空到自由--香光,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1.你曾否用過觀風看世界或在風中找到不動的心呢? 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分享一個聽起來很浪漫,有禪意,又讓人有種走入山林放鬆、放空,或漫步在海邊聆聽浪聲的感覺的公案故事。藉這故事開啟心靈成長之門,進而踏上智慧旅程。
2.這是根據楞嚴經琉璃光法王子的修行開悟故事。是琉璃光法王子遇到無量聲佛,而這位佛的修行很特別: 他體悟到萬物靜止時是無聲的,一旦風動就有聲,因為世間萬物是無量無邊的,所以,當風吹起,鼓動萬物所發出的聲音也是無量無邊的,但是這些無量無邊的聲塵,是來無所從,去無所住,無量聲佛就因深刻體悟到這份緣起緣滅的空性,開悟證果。
3.那琉璃光法王子的修行是透過觀風? 是一個浪漫又有深度的禪修法。現代人學了可以減壓和開智慧。更多精彩內容和修行方法,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none: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74813097
安卓: https://open.firstory.me/user/mindfulness-zen
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ndfulzen1/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禪宗公案故事, #楞嚴經, #二十五圓通, #聽一段故事,學一種放下的方法
1.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個很詩意卻有深度的修行故事,故事主人翁是月光童子,他修的方法是水觀,修到很深的禪定,能讓整個禪當中只有看到水,身體消失不見。然而這還不是解脫的境界。他還是會生病和心痛,為什麼? 精彩故事請聽這集S4-10水觀心法:從水的智慧找回內在平靜。
2.對現代人而言,如果要修水觀,可以怎麼修?
3.聽一段故事,學一種放下的方法
按下連結就可以聽:
ipnone: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74813097
安卓: https://open.firstory.me/user/mindfulness-zen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培福 #行善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 #修心開悟 #香光
1.很多人都善心,會行善或去非營利、教育及慈善機構培福當志工。這是非常值得贊歎的事! 但還有更好的消息—如果能在行善培福上加上修心,就有開悟證果,解脫痛苦,活得自在又解脫!
2. 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分享善培福也能開悟證果的故事。這故事是出自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的持地菩薩觀地大的故事。持地菩薩是實踐派的代表。他在無數過去世裡,都不是在山裡或禪堂中打坐,而是走入人群,幫人鋪路、築橋、背重物搬東西。他修的是從修路到修心的生活禪。
3.持地菩薩修的是修路也修心的平地的功夫,內外雙修。他幫人把路鋪平,也修自己的心地——把內心的高低不平的分別計較、你好我壞,我富你窮等煩惱執著,一點一點磨平。這工夫不僅可用在修行證果上,也可以用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有觀照的做事,或在家裡和工作中當補破網的人,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看到,也觀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S4-8 化欲為光:火頭金剛的修行智慧 摘要 114/05/20
1.在這個資訊爆炸、慾望氾濫的時代,你是否也曾被一股無名的火燒得心浮氣躁?在這集正念生活禪中,讓我們一起走進一位極具代表性的修行者——Ucchuṣma火頭金剛的故事,看他如何把「慾火」轉化為智慧之光。
2.火頭金剛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的一位,開悟證果的聖者,但是他的修行之旅卻是可以跌破大家的眼鏡,因為一開始就很很坦白地說,自己性多貪」,慾念很重,而且就是過去生中就因婬欲輪迴不止。
3.哪火頭金剛是怎麼修行開悟的呢? 他說,他是因為空王佛教他從遍觀四肢百骸的火光三昧,因而,他不僅熄滅了欲火,還轉為智慧之火,這就是轉識成智,修到後來,不僅欲火不再燒傷人,反而可以幫助別人。
4.這觀四肢百骸的火光三昧的修行法要如何練習呢? 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的分享,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數位排毒, #腦在長期資訊轟炸下,會喪失深度思考與情緒穩定的能力, #股市暴跌,#網紅爆料,#從煩亂心緒中找到心中的平靜和安寧,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 #歇心法門
1.現代人每天醒來,打開手機,就被各種新聞推播:戰爭、政治對立、股市暴跌、網紅爆料……一天下來,大家可能者變得頭昏腦脹,心情也會受到影響,有時連朋友聊天都會講什麼焦慮指數破表、AI會不會取代我們、小孩以後能不能上得了大學……我們的心,一直在反應、在焦慮、在分別。這些過多的資訊,使我們的大腦像一條被倒入太多泥沙的濁水河,不僅失去清明的思考,也讓我們身心不得安寧。
2.所以,目前在國際,正吹起一陣數位排毒的潮流。在歐美有些學校開始強制學生每週有一天不使用手機,因為研究發現,大腦在長期資訊轟炸下,會喪失深度思考與情緒穩定的能力。
3.但外來的的限制,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如果我們希望找回內心的平靜和安寧,以及究竟的清明和自在,還要有更好的方法。所以,在這集香光正念生活禪的節目中,我們將分享一個很值得借鏡的修行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翁是位神通廣大又很孝順的目犍連尊者。
4.目犍連尊者在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中文享,他是如何從心緒煩亂的生活中,找到開悟證果的方法。而這方法,尊者形容是: 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這就是禪宗常說的: 爾時歇息爾時心的歇心法門。
歇心法門可以使我們從平常散亂的心中獲得寂靜和安寜,也讓即使生活在簡單生活裡的人,也能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祥和光明。更多精彩和解釋歇心法門的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 從聽有趣的故事中增長智慧, #不用情緒殺傷他人,#數位戒酒,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 #讓你隨心所卻而不矩的好方法
1.一般人一聽到到持戒,就會退避三舍,馬上連想到的是「不能做這個、不能碰那個」,但您有沒有想過持戒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誠如一行禪師說的: 戒不是禁令,而是正念的生活方式。其實戒是讓人活得更自由自在。因為就現代人的生活而言,佛教說的持戒,它的意義不僅限於宗教修行,更提自律、倫理、人際關係與內在自由等重要價值。
2.戒律讓我們不會誤犯法律的底線、守住自己的私心和壞習慣,引導我們看清哪些是真正對我們生命和生活長期有利的,舉例來說, 教的戒律,並非禁止快樂,而是引導我們看清哪些行為會帶來長遠的苦與障礙。譬如,現代人面臨大量誘惑:沉迷網路遊戲、衝動購物、暴飲暴食等,剛開始時,好像很快樂,但接下來可能在生活、經濟和身心上都帶來很大的壓力和痛苦。
3.持戒也可以開悟證果,解脫煩惱,得大自在。但要怎麼做呢?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裡,有一位優婆離尊者就是因為持戒開悟的,他的修行方法和心路歷程是: 他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因此,他結論說 他「以(戒)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
4.優婆離尊者的持戒精神,可以用在現代生活中,讓我們活的更輕鬆自在,例如,我們可以做數過著不沈迷的正念消費生活,現代的「酒」是什麼?可能是 Netflix、抖音、網購、滑手機。我們需要一點一點「數位戒酒」,讓腦子回到平靜的頻率等。
更多精彩內容,按下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語言的療癒力, #社群時代的說法藝術, #說話也能開悟, # 楞嚴經, #二十五圓通的公案故事, #可以減少煩惱, #增加智慧
1.本集正念生活禪介紹《楞嚴經》中「說法開悟」的富樓那尊者,他被佛陀譽為「說法第一」,不只是口才好,更因慈悲智慧地引導眾生,讓人願意轉念向善,進而開悟證果。
2.節目中引述《中阿含經》的故事,展現尊者不畏惡言與生死威脅,仍堅持弘法利生,以及佛經中所謂「獅子吼」般無畏與慈悲的說法精神和象徵
3.現代人也能從尊者身上學習「好好說話」:從慈悲出發、有耐心地引導、不怕誤解,讓語言成為溫暖人心、播下善念的力量。
4.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精彩節目,也歡迎到我們正念生活禪臉書合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臉書: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生活禪, #好聽的故事, #可以調伏煩惱, #無論在忙碌工作、面對壓力或睡前不安時都很好用...
1.本集 香光正念生活禪分享的是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裡孫陀羅難陀尊者的修行故事,主題為觀鼻端白——從浮動燥不安到清明安定的修行路。孫陀羅難陀是佛陀的弟弟,長得英俊莊嚴,也過著豪華生活,出家後雖持戒嚴謹,卻因沒有修定力,無法證果,佛陀因此教他修觀呼吸的禪法。這是一種聚焦於鼻尖白點、類似觀呼吸的修行方法,能幫助培養定力與專注,最終令心清明安穩、開發智慧、開悟證果。
2.節目也引用帕奧禪師的突破止觀 作補充,說明從觀呼吸進展到觀氣息接觸點與禪相的過程。這種修行對現代人特別有幫助,無論在忙碌工作、面對壓力或睡前不安時,都能透過觀鼻端白來安定心念,培養清明正念。
3.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正念, #生活禪力#智慧的人生,#好聽的故事
1.在這集的正念生活禪中,我們將享一個跟深度人性的故事,讓自己能突破生命中的盲點,活出最好的自己。
2.我們可能都曾在工作能力、長相、身材甚至家境情況和學歷、出生背景中遇到比自己好的人,當您遇到這些情況時,心中是否也曾有過生起一些些的羨慕、不服氣或嫉妒的念頭呢? 也很難過並抱怨自己命不好,沒能像別人那樣有個好家庭、好學歷、好身材或好的工作能力呢? 但您是否也想過,在這光鮮亮麗、成功人生的背後,可能也有很多被我我們忽略經歷呢?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被這種人性綁架而不自覺,也因此活的很不快樂。
3.在這集正念生活禪—活出最好的自己中,我們會以故事主人翁的親身故事,分享如何在不完美的人生中,也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有趣的禪宗故事, #生命智慧, #禪不只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1.今天我們要和大家一分享一則禪宗公案故事——《荊門上泉禪師的公案》。這個故事聽似簡單,卻充滿智慧的故事。在這則公案中,來山求法的僧人不斷問問題,而禪師則通過行為、比喻來回應。這樣的對話,有時讓人摸不著頭緒,也看不清邏輯,甚至讓人啞口無言,但它的後作用力卻很強,能激發我們對真理的思省思和體會。
2.這個有趣又精彩的公案故事,不僅讓我們看到禪宗有趣的教學方法,也讓我們學到二元對立的思考常會讓我們陷入麻煩的陷阱中,反之,當我們脫離了二元對立的執著和固定思維,生活中的一切不可能的事物也會變得可能。這就是禪的智慧:放下重擔,才能體會到生命的輕盈和自由。
3.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
#好聽的舒壓,減少煩惱的故事,#心情不好時一定要聽...
1.很高香光正念生活禪進入第四季,在這季的節目中,我們會著重在經典教我們的生活智慧的故事和更深入的內觀禪法上,因為經典故事常常用很生動的譬喻和小故事來說明人的心識現象和轉化很深入的觀念,這些譬喻和故事非常精彩,意象也生動鮮明,有的還被畫在敦煌的壁畫上。而內觀禪法,則是因為我們香光山法爾學院要成立一個國際心識研究中心,要有系統的探討從佛陀時代一直到漢傳禪法及現代正念減壓法等相關的禪修法之間,最核心的禪修要素做準備,而內觀的四念處就是我們研究的起始點。其中,有很多非常好的內容,很值得分享。
2.今天分享的是空船的故事,這故事用很精彩的意象表達了一個詩偈: 萬境本閑,唯人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這個故事教我們如何在俗世的起起伏伏跌宕之中,保持明镜般的清明心態,雜念不生,回到諸法本自寂靜聖者境界,讓我們能以更平靜和清明的心,航行在生命的旅途中。
3.更多精彩內容,按下連結就可以聽到,也歡迎到正念生活禪臉書,與我們交流:
Iphone: https://reurl.cc/OEqVzg
安卓手機: https://reurl.cc/zrzAj0
Fb: https://www.facebook.com/MindfulZen5/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qghc94ejasg0998e4kz2f97/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