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心聽健康】EP-7 運動生活
「腳來手來,健康跟著來」
你今天動一動了嗎?
在忙碌的生活中,運動常常被我們排到最後,但你知道嗎?規律運動不只讓身體更強壯,還能穩定情緒、提升免疫力、讓腦袋更清醒!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動出好活力」的健康原則——3動1放:
✅ 好習慣: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讓身體動起來
✅ 好強度: 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不求快、但要持續
✅ 好姿勢: 重視暖身與收操,預防運動傷害
✨ 懂放鬆: 運動後別忘了伸展與休息,讓身心都回到最佳狀態
也許你會想問:每天走路算運動嗎?下班太累還要動嗎?別擔心,這一集節目我們會用輕鬆的方式帶你認識運動的大小事,教你如何在生活中聰明動、開心動,養成「好體力、好心情、好生活」的新習慣。
希望透過這一集節目,陪你和家人一起動出健康、動出快樂,讓活力從每一步開始!💪✨
【Fun心聽健康】EP-6 口腔健康
「牙齒秘密偵探社,找出蛀牙凶手」
每天吃飯、說話、微笑,都離不開「嘴巴」這個小宇宙!
但你知道嗎?口腔不只關乎牙齒美觀,更影響全身健康。從蛀牙、牙周病到心血管疾病,口腔問題其實是全身健康的警訊!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嘴巴小宇宙」的保養密技——3刷1檢:
✅ 好習慣: 每天早晚與餐後刷牙,養成規律清潔的好習慣
✅ 好工具: 選擇適合自己的牙刷與含氟牙膏,刷得乾淨不傷牙
✅ 好方法: 掌握正確的刷牙與使用牙線技巧,遠離牙菌斑
✨ 定期檢: 每半年口腔檢查一次,早期發現、早期保健
或許你也曾經好奇:用漱口水就能取代刷牙嗎?別擔心,這一集我們將透過生活化的分享,讓你輕鬆了解口腔保健的關鍵觀念,養成「好笑容、好口氣、好健康」的新生活態度。
希望透過這一集節目,陪你和家人一起從「口」開始,守護自信笑容,讓健康從第一口清新開始!✨
【Fun心聽健康】EP-5 飲食營養
「全榖好朋友 X 3好1巧」
米飯、麵包、麵條,我們天天都在吃,但你知道「全榖」比精緻澱粉更營養嗎?全榖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不只幫助腸道健康,還能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全榖好朋友」以及實用的飲食原則——3好1巧:
✅ 好選擇:挑選天然、少加工的全榖雜糧
✅ 好比例:每天至少 1/3 主食是全榖
✅ 好方法:用簡單料理方式保留營養
✨ 巧搭配:全榖結合豆魚蛋肉,營養更均衡
或許你也曾經困惑:白飯是不是比糙米好吃?全麥麵包真的比較健康嗎?別擔心,透過生活化的分享,讓你輕鬆把全榖融入日常餐桌,養成「好口感、好營養、好習慣」的新飲食態度。
希望透過這一集節目,能陪你和家人一起認識全榖,聰明選、簡單吃,讓健康從每一餐開始!
【Fun心聽健康】EP-4 大家醫計畫
「一同去+1,健康更+1」
你知道嗎?健康不只是醫院裡的事,也是「大家的事」!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越來越多健康需求需要走入社區、走進每個人的生活。這就是「大家醫計畫」的精神——讓醫療更貼近、讓照護更溫暖。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大家醫計畫」的核心理念——3近1護:
✅ 近在身邊: 讓社區民眾在家附近就能獲得健康服務
✅ 近在生活: 把健康教育、篩檢、照護融入日常作息
✅ 近在心裡: 建立醫療團隊與民眾的信任與溝通
✨ 護在一起: 結合醫療、護理、藥師、公衛與社區力量,共同守護健康
或許你會想問:「大家醫」到底做些什麼?我能參加嗎?
其實,「大家醫計畫」不只協助慢性病管理,也提供健康篩檢、用藥諮詢、長者關懷等多元服務,讓每個人都能在熟悉的社區裡得到專業的照護與健康陪伴。
希望透過這一集節目,讓大家更了解「大家醫」的理念,從「社區共照」出發,打造人人參與、全民健康、幸福同行的新生活模式!💚🏥
【Fun心聽健康】EP-3 菸害防制
「健康設摯友,拒做吸菸友」
吸菸,不只傷肺,還會悄悄影響全身健康。
你知道嗎?香菸中含有超過 7,000 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 70 種會致癌!不論是主動吸菸,還是被動吸入二手菸、三手菸,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危害。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要和大家聊聊「無菸新生活」的健康原則——3拒1行:
✅ 拒吸菸: 從自己做起,不嘗第一口菸,遠離依賴與傷害
✅ 拒二手菸: 保護家人與朋友,維護乾淨的呼吸空間
✅ 拒菸誘惑: 面對壓力或社交場合,學會用運動、深呼吸或聊天代替吸菸
✨ 行支持: 支持無菸政策、參與戒菸服務,一起打造健康社區
也許你會想問:偶爾吸一根沒關係吧?電子煙真的比較安全嗎?
別被迷思騙了!電子煙同樣含有尼古丁與有害化學物質,對身體、對青少年發展都可能造成長期傷害。
希望透過這一集節目,讓我們一起「拒菸一身輕」,守護健康呼吸,打造好空氣、好關係、好生活的無菸新態度!🚭💙
【Fun心聽健康】EP-2 失智友善
「腦袋忘記,心卻被記住」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再度特別邀請到 臺南新樓醫院的李秋月醫師,和大家聊聊「失智友善」這個攸關長輩、家庭與社區的重要議題。
你知道嗎?台灣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失智症患者人數逐年增加。
但失智並不代表人生就此停下,一個友善的環境、溫暖的眼神與包容的行動,都能讓失智長者繼續自在生活、感受尊重與愛。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失智友善」的行動原則——3懂1行:
✅ 懂了解: 認識失智症,知道健忘不等於失智,也理解患者的行為與情緒變化
✅ 懂尊重: 給予時間與空間,不催促、不指責,以耐心取代焦慮
✅ 懂陪伴: 主動關懷與傾聽,讓失智者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心生活
✨ 行友善: 透過日常互動、鄰里關懷、商家支持,共同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也許你會想問:我不是照顧者,也能成為失智友善的一份子嗎?當然可以!
從一句親切的問候、一次耐心的指引,到社區活動的參與,每個小小行動,都是支持的開始。
希望透過這一集節目,讓我們一起學會理解、尊重與行動,**用心不忘愛,讓社區更友善,讓失智不再孤單。**💜🌷
【Fun心聽健康】EP-1 失智與憂鬱
「記憶在散步,心情別迷路」
我們特別邀請臺南新樓醫院的李秋月醫師,和大家聊聊「失智與憂鬱」這個攸關長輩與家庭的重要議題。
你還記得上次和家人好好聊聊天是什麼時候嗎?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不只要關心身體健康,更要留意「腦」與「心」的變化。失智與憂鬱,常常悄悄出現,卻被誤以為只是健忘、情緒不好。其實,只要及早察覺、及時關懷,就能大大減少影響。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守護腦與心」的照護原則——3關1動:
✅ 關觀察: 留意記憶力、情緒與日常行為的改變
✅ 關陪伴: 給予長輩與家人陪伴與傾聽,減少孤單與焦慮
✅ 關求助: 若有疑似失智或情緒低落,勇於尋求專業協助
✨ 動起來: 規律運動、維持社交、持續學習,都是預防關鍵
也許你會想問:健忘是不是代表失智?情緒低落多久要看醫師?別擔心,這一集我們會用生活故事帶你了解如何分辨與照顧,讓你更有信心陪伴家中長輩與自己,守護「腦健康、心安定」。
希望透過這一集節目,能陪你一起用關懷的力量對抗失智與憂鬱,讓我們從「多一點理解、多一份陪伴」開始,給自己與家人最溫柔的健康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