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新重磅力作。
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喜爱严肃读物的读者 社科书读者 对社会议题感兴趣的读者 对老年话题感兴趣的读者 “普利策奖”
我们所有人都会老去。随着现代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时期成为了继童年和成年之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人生阶段。在现代社会,这一阶段可能会占据我们生命中的40年或更长时间。但是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我们明明比以往活得更久,却更容易把老年隐喻为一种疾病,一种被恐惧、被轻视、被忽视和被否认的状况。青春与高效才是时代的奏鸣曲,因为我们总是试图极力避免自己衰老和死亡的迹象。
衰老的故事是关于我们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的故事,是我们所有人的必经之路。这既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也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而迅速变化的故事。
我们身处的世界已不年轻,“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如果可以把人生比作一部三幕戏剧,那作为第三幕的老年生活,现在起码要占据我们人生30~40年的漫长时光。人们老去,但是否还能像年轻时那样,过上从容、体面而被善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