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Society & Culture
Comedy
Business
Education
News
Music
Sport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IL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2/v4/1d/04/e3/1d04e383-fb11-9e20-d451-de162f3d5d01/mza_11668326720603957233.jpeg/600x600bb.jpg
心理自聊師
K老師
76 episodes
16 hours ago
這個節目主要探討人生不容易搞定的心理問題,K老師將會分享執業多年的心得 有時自己聊、有時候跟朋友聊,有機會的話,也希望找你一起來聊 相關案例故事都詢問所有當事人,並得到同意。 為了把故事講清楚,也會融合好幾位的狀況,再稍加以改編 為的就是要在分享過程中,和你交流一件事 遇到很多心理問題的時候,其實,大家都一樣 所以你絕對不孤單。 如果你覺得我們節目不錯,請記得要訂閱哦。 要是聽友有想跟K老師分享心得或是有問題想問K老師,都可以直接寫信到kpsy2024@gmail.com。 也歡迎有意願專訪合作或廣告宣傳事宜皆可來信到 kpsy2024@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們節目 歡迎贊助、留言鼓勵,給予團隊持續創作的動力~ 歡迎參訪我們的臉書 https://reurl.cc/N4zKYx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心理自聊師 is the property of K老師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這個節目主要探討人生不容易搞定的心理問題,K老師將會分享執業多年的心得 有時自己聊、有時候跟朋友聊,有機會的話,也希望找你一起來聊 相關案例故事都詢問所有當事人,並得到同意。 為了把故事講清楚,也會融合好幾位的狀況,再稍加以改編 為的就是要在分享過程中,和你交流一件事 遇到很多心理問題的時候,其實,大家都一樣 所以你絕對不孤單。 如果你覺得我們節目不錯,請記得要訂閱哦。 要是聽友有想跟K老師分享心得或是有問題想問K老師,都可以直接寫信到kpsy2024@gmail.com。 也歡迎有意願專訪合作或廣告宣傳事宜皆可來信到 kpsy2024@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們節目 歡迎贊助、留言鼓勵,給予團隊持續創作的動力~ 歡迎參訪我們的臉書 https://reurl.cc/N4zKYx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Health & Fitness
Episodes (20/76)
心理自聊師
EP72.沉默的羔羊ft.黃健心理師
本集邀請同樣是心理師的黃健來聊聊「心理學什麼-沈默的羔羊」。 黃健心理師在輔大臨床心理學系任教,專長為犯罪心理學及性犯罪研究,長年參與監獄、法院等實務鑑定及心理評估。 從犯罪驚悚片《沈默的羔羊》聊起,黃健心理師觀察到「一度角理論」,為什麼小錯會滾成大罪?名嘴們在電視上看圖說故事「講解」犯罪新聞,又會導致什麼樣的誤解?還有,種種令人髮指的犯罪行為,內在動機是從何而來? 來聽聽看K老師與黃健講解犯罪心理學,看看如何用一杯三合一咖啡,打開受刑人緊閉的嘴。 這一集適合推薦給對於關注犯罪防治的朋友! #犯罪心理學、#沉默的羔羊、#心理師、#行為矯正、#青少年偏差、#Podcast 推薦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讓我們持續陪伴更多家庭!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歡迎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4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71.就算對方不滿意,至少我已經盡力
7月5日世界末日沒來,K老師還在人間。你也是! 暑假一到,你家的親子大戰戲碼開演了嗎? K老師最近在幼兒園講座現場,遇到一群超認真的家長,幼兒們年紀小小,爸媽問題多多!從「小孩沉迷手機怎麼辦」到「家裡已經有兩百台小車車但他還想買,怎麼辦」……家長們想繼續發問,K老師趕緊喊停! 你以為三歲小孩不會有煩惱不會有壓力嗎?其實他們只是用不同方式在找出口——看短片、咬指甲、講幹話,都是他們舒壓的方法,看懂了,才有機會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 暑假開始,各位家長請允許自己「沒那麼完美」。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真的。 如果你身邊也有朋友正在因為暑假期間孩子的手機、生活、未來而焦慮,歡迎推薦他們聽這集。 記得在臉書或寫信留言告訴K老師:你最想對自己說的那句「我已經盡力」是什麼? #心理自聊師 #暑假親子 #已經盡力 #親子教養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讓我們持續陪伴更多家庭!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歡迎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 2025 臺北藝術節《超限動Reeling Hypereality》9/11-9/28 正式登場! AI、VR、人機共演,劇場就是你今夏最真實的限動。 放下螢幕,走進劇場 👉 https://sofm.pse.is/7wlzrq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13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70 心理有問題:幹嘛老是這麼拚,過度努力衝三小
講了這麼多「躺平」,這一集K老師直接找邱上誠心理師來拆解「衝三小人生」。 有些人就是會把馬力催到底,不只要變強,還要一直更強,永遠在追下一個更遠的目標。 人為什麼會「過度努力」?是想證明自己?還是有什麼說不出口的理由? 兩位心理師都曾為了達到心中的標準,把自己逼到一天只睡三小時,最後連醫生都警告:「你這樣會生病。」但他們還是忍不住繼續衝,因為停下來,比繼續拚還讓人慌。 這集我們想理解現代人「衝三小」的心理原因?以及過度努力的背後,常常是想讓人看見自己、想被肯定,或是想填補成長過程中沒被重視的那一塊。 但這樣衝下去,很可能會導致健康出問題、人際關係失衡,最後還是必須靜下來問自己:「我一定要一直這麼努力嗎?」 推薦給每一個拚命三郎,還有那些曾經懷疑過「停下來是不是就不夠好」的人。 #過度努力 #衝三小 #心理有問題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歡迎發問與聯絡,跟我們分享收聽後的感受 kpsy2024@gmail.com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讓我們持續陪伴更多家庭!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19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9.外在沒壓力,內在無動力
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外在壓力少了,內心卻越來越無力? 學習沒動力、生活沒目標,父母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孩子卻像沒氣的皮球。 這一集K老師邀請蓉姐、闊少,直擊現代家庭最真實的焦慮:當我們努力為孩子「減壓力」,卻反而讓他們失去成長的動力。 父母總想替孩子把人生的阻礙清除乾淨,卻忽略了那些小小的挫折、壓力,其實正是孩子長出內在動力的養分。 K老師用完形心理學的「系統平衡論」告訴你:沒有外在壓力,孩子的內在動力根本無法自動啟動。你以為的「保護」,可能正在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K老師提醒,適度的壓力才會讓孩子學會承擔、找到自己的方向。父母該做的不是全盤接手主導改變,而是陪伴、討論、訂立規則,讓孩子在小小的壓力中學會自我調整。 推薦給曾為孩子的「無動力」煩惱的家長🎧 ,我們一起陪你找到屬於你們家的平衡點。 #心理自聊師 #親子關係 #系統平衡論 #K老師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https://bit.ly/4bWICWb 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讓我們持續陪伴更多家庭!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歡迎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15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8.別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可能嗎?
最近有本暢銷書的書名很有意思,「別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但是,可能嗎? K老師覺得我們是人,有刺激,當然會有反應,因為我們都不是木乃伊,因此重點不在「有沒有反應」,而是如何將「反應」 轉化為「回應」。 聽友分享他身為老師,每次出完考題,都會感受到同事企圖指點他的出題技巧,甚至變成老師之間選邊站的表態,讓他很難受! K老師想與這位聽友分享,反應與回應不一樣,當然可以產生生氣惱怒的反應,但同時該想想、甚至可以問問AI,這時該如何回應,透過拉開「反應」與「回應」之間的時間差與空間,避免掉入彼此攻擊的量子糾纏負面旋渦。 聽友提到他常常聽節目來鍛鍊心理肌肉,沒想到心情還是不能平靜。K老師也要說明鍛鍊心理肌肉,不是為了沒有反應,因為人是活的,都會生氣,重要是能夠讓自己篤定地做出回應,能夠篤定,就代表心理肌肉夠強了。 從「有反應」到「有回應」,繼續鍛鍊心理肌肉! 歡迎將本集節目推薦給最近心情很不爽、很不平靜的朋友們。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讓我們持續陪伴更多家庭!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8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7.聽友來信-光還活著就不簡單
寫信告訴我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kpsy2024@gmail.com 聽友Zoe來信: 我五十三歲,這一輩子都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爸爸七年前走了,媽媽今年一月去世,失去最親近的家人後,有點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常陷入悲傷、迷惘,我問Chat gpt,他勸我這個人很重要,要努力要堅強,但我反而覺得自己不重要。我想出去走一走,跟旁人分享我的感受,可是沒辦法,我想是我自己困住了我自己。 K老師看完Zoe來信,想起小時候跟阿嬤相處的感受。 心理學有個學派叫「場域論」,人透過自己跟周圍他人、環境空間形成一套生活體系,息息相關。後來還發展出完形心理學,裡面有個原則是主題與背景,Zoe的世界裡,這段期間主角就是媽媽與自己,媽媽離開,等於二分之一的世界崩潰,是生命中極大的變動,當然需要花更長時間面對。 而且我們可以問自己,為什麼不能悲傷?為什麼不能想死?為什麼不能覺得自己不重要?這時候不要灌心靈雞湯,因為越想控制念頭、越不能控制。 能怎麼做呢? 可以『以癮制癮』,培養些新習慣,就能打破舊習慣。 好比培養讀書習慣,讀一讀日本精神科醫師平光源的《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他反過來挑戰想死的病患,因為每一個想死的念頭背後,其實都是渴望改變現狀、讓自己更好的生存渴望。 『以癮制癮』三步驟: 1.找貴人 2.縮小目標 3.從做中學得回饋 這集送給每一位為家庭努力、偶爾感到疲憊的你。歡迎訂閱、留言,或把這集分享給身邊同樣辛苦的朋友和家人。 你並不孤單,讓我們一起走過人生的高低起伏。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讓我們持續陪伴更多家庭!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9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6 朋友都還在嗎? Part2從你不在以後
「醒來才發現,噩夢變成了現實。」 這一集,K老師帶著麥克風,走進K老師的好友,已故的穗波心理師的家,與小玉一號、小玉二號與小玉媽媽,真誠對談「從你不在以後」的每一天。 親人的突然離開,讓生活像被翻轉的夢境。睡醒後,才發現最害怕的事,成了現實。有人選擇用忙碌、用電動、用白噪音來麻痺自己;有人在夢裡短暫重逢,醒來卻更加空虛;有人努力過好每一天,只希望對逝去的人有個交代。 我們聊悲傷,聊堅強,也聊那些「還不能被安慰」的時刻。當關心成了一顆隨時會爆的炸彈,如何給自己和他人留一點喘息的空間? 這集沒有預設、沒有修飾,只有最真實的情緒流動。 如果你也正經歷失落、孤單,或身邊有人在面對生命的告別,這段對話也許能陪你走過不容易的時刻。 我們都在學著,好好活下去。 總有一天,會與你重逢。 穗波心理師podcast收聽連結:solink.SoundOn.fm/wRjA9T 🎧 歡迎收聽 💬 如果你有想說的話,或想給我們支持,歡迎留言、斗內。這份溫暖也會傳遞給小玉一家。 #心理自聊師 #朋友都還在嗎 #失落陪伴 #對話 #生命教育 #K老師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讓我們持續陪伴更多家庭!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歡迎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4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5.我在順流陪伴還是姑息養奸-領悟篇
聽友「頓悟的家長」來信, K老師好,我每天當個好家長,沒有對不起小孩,可是看到小孩的死氣沉沉的樣子就生氣!有天我忽然頓悟了,原來在貼心去陪孩子順流陪伴前,我一定要更花時間貼自己的心,安頓自己心情起起伏伏的糾結!至於孩子會不會練出來,半年之後再看就好了! K老師幫大家整理頓悟的三個重點: 1.看清真相 真相1️⃣家長對孩子的執著程度,與孩子對手機的執著程度是雷同的。 真相2️⃣家長可以有期待,但孩子的人生不一定要按家長的期待走。 真相3️⃣其實沒有誰真的可以為另外一個生命負全責,孩子的選擇與成長最終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2.被動談判:絕對不流露出焦慮,雲淡風輕地表達底線,讓孩子知道家長的原則,但不讓氣氛變得緊張或對立。 3.以癮制癮 這集適合所有在教養路上掙扎的爸媽,也許,我們都能從混亂走向領悟。 本集提到的「修練垂目覺」可以參考舊集數的Ep6「心理門診排行榜No.1睡不著」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讓我們持續陪伴更多家庭!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歡迎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7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4.我在順流陪伴還是姑息養奸
回答聽友來信 本集統一回答外國人名字媽媽們的提問,包括 Julia 2號、莉莉安、傑西卡的擔憂: K老師,我努力聽節目、學習順流陪伴,可是家裡本來甜蜜的親子關係為什麼總是變成殺戮戰場?到底我是在順流陪伴、還是姑息養奸? K老師必須丟筆說一句話:「老師在說,你們有沒有在聽?」 爸媽期待小孩青春期之後,還跟自己每天親子歡樂不打烊,就像夫妻期待結婚之後、永遠處於熱戀期……除非,彼此有共同興趣、或是家庭面臨重大變故,為了撐下去,會有共同目標凝聚彼此。不然,真的不可能。 為什麼?因為種種甜蜜夢幻都跟迷幻藥一樣,等時間久了,藥效會退,等在眼前的可能是殘酷的零和戰爭,一方贏、注定另一方就會輸。 該怎麼辦?順流陪伴很重要,但切記先找回爸媽自己的流,再去順流陪小孩,爸媽把自己活好,就是親子教養成功的第一步。 然後可以參考川普跟習近平的談判當作例子,兩邊狠話放盡,眼看就要四分五裂、世界末日,這時輪流讓步,想辦法進入非零和戰爭。談判很痛苦,煎熬中記得呼吸、慢慢想辦法,願意承擔接招的痛苦,就會慢慢度過。 希望我們一起聽到更多的小朋友,更多的家長,慢慢轉大人成功!歡迎推薦給更多外國人名字的爸爸與媽媽們一同收聽。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歡迎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1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3 混沌少年時(下) 爸媽怎麼辦
EP63 混沌少年時(下) 爸媽怎麼辦 聽友來信,「最近常常被小孩子騙的媽媽」問: 最近發現孩子連續五天說謊欺騙我,孩子的爸說,這很正常,小孩長大都會這樣,又讓我我覺得好孤單,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會騙家長,除了自保外,也想維持在爸媽心中的人設。 K老師分析,人們在面對挫敗時會有三種不同水平的因應之道: 第一階段,想找單一原因怪罪,怪東怪西 第二階段,發現問題多元複雜,怪誰都怪不完 第三階段:體會到未來永遠會有新的問題發生,專注如何因應最重要 K老師建議家長面對混沌親子教養時可以有下面三步驟: 1.發現老戲又重演、敲醒自己 2.離開現場 3.與孩子談判時牢記:我無法全贏,但不能全輸,堅持底線 人生不是一連串的打怪,也不可能因為解決完眼前問題,從此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總會出現新的問題。 有時能量不好,允許自己躺平,幫自己每一天設定一個小任務,一天一天過,一段日子回頭看,會看到許多人生風景。 本集推薦給人生有點混亂的「混沌親子組」,放心,人生時好時壞,但不會一直壞! 本集金句:無法全贏,但不能全輸 #混沌少年時 #青春期叛逆 #親子溝通 #爸媽必聽 #心理自聊師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歡迎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2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2.混沌少年時(上)Jamie怎麼了
成長的混沌,跨越時代,卻從未遠離。 這一集K老師與王蓉攜手,從Netflix熱播影集《混沌少年時》談Jamie的迷惘與掙扎,回望經典電影《小畢的故事》裡眷村少年在家庭、學校與社會夾縫中成長的痛苦與蛻變。30年前的小畢、今日的Jamie,不同時代,卻同樣發生讓青少年難以承受又說不出口的苦惱,最後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K老師分析兩位主角生長時代最大的差異,就在Jamie身處的時代是「少子化」與「網路盛行」,讓青春期的狂飆更為劇烈、讓內心更為混沌。 爸媽看完劇,都很想知道該如何避免更多孩子走上Jamie的路。 K老師建議,爸媽要牢記男孩女孩長大成為男人女人,因為賀爾蒙變化,都有一段艱困的歷程,我們不要急著要解決他們的問題,或是想急著一股腦消除他們的不良行為,可以想想該怎麼幫他們的委屈、他們的能量找出口,順流陪伴。 歡迎將本集分享給有迷惘混沌的青少年或者他們的爸媽老師收聽。 #混沌少年時#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網路霸凌#少子化#世代差異#青春期#親子溝通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4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1.富豪啟示錄
K老師分享他從小畢老師那裡學到的「資產配置」真傳,透過股災的一些現象、陪伴大家學會如何配置「人生資產」。 小畢老師發現,真正的富豪不執著於每一筆投資得失,一年只看一次績效,透過汰弱加強來調整配置,因為他們認為好好生活比投資績效來得重要。 K老師分享投資過程中常見的心理陷阱,尤其投資不一定能帶來快樂,可能只有一種狀況會帶來快樂,其他情況之下,可能即使賺了錢也得不到快樂,但投資確實能夠加強與外界的連結。 到底該怎麼配置生活?K老師分享自己慣用的四個面向,提醒大家生命本來就是一場遊戲,不要貼那麼近,得失心不要太重,記得放下、超越。 這集適合分享給為了今年大環境動盪而心情常常上上下下、憂鬱失眠的親友,可能可以幫助他用更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 三大重點: 川普只是壓垮由盛轉衰的最後一根稻草,重点在於配置不宜太高 投資其實是在認識自己,獲利不保證快樂 可變比例增強,往往讓人成癮,越陷越深 #資產配置 #投資心理學 #富豪心態 #股災 #快樂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7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60.朋友都還在嗎
「朋友都在嗎?」這是K老師父親對生命的提問,年邁的K爸爸曾經差點遺失寫滿文壇朋友資訊的厚本子,可是如今發現,這本珍貴的本子裡,能讓K爸爸打電話談事的對象,幾乎都不在了! 這種失落讓K老師想到最近離開我們的穗波心理師,除了在這集節目中重溫兩人三十年的摯友情誼,還分享穗波中風後堅強復健、持續推廣心理學的感人故事。 存在主義認為人生有四大終極難題:死亡、孤獨、自由與責任、無意義。 難題很難嗎?真的很難,但如果想要躲避這些難題,選擇一些短暫的關係連結,卻往往會在連結斷落時,更體會到人生四大難題的沈重。 K老師提醒聽眾,珍惜與親友的關係,即使分別後,曾經的陪伴與正面力量仍會長存心中,成為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這集內容適合分享給正面對人生斷捨離與失落的朋友收聽。 #心理學 #人生四大難題、#孤獨、#死亡、#自由與責任、#無意義、#心理自聊師、#友情、#生命意義、#Podcast推薦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1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59 跟往事乾杯
本集《心理自聊師》聚焦「討好型人格」、「家庭比較」、「自我價值」等心理議題,深入探討人際關係中的痛苦與自我成長。 第一封聽友J小姐來信: K老師你還記得我嗎?21年前我曾經因為未婚夫的事情跟你晤談,多年之後聽到節目發現是你!我曾因未婚夫的背叛和謊言選擇出國冷靜,回國後卻又心軟復合,甚至跟他結婚、成為一個小孩的繼母,為家庭事業拼命。結果卻在疫情後發現對方再度出軌,最終兩人互相封鎖。我一直討好、犧牲自己,卻換來無盡的痛苦。怎麼辦? 第二封聽友拉黑妹來信: 姊姊很優秀,受到父母寵愛,我在家中永遠是配角,明明一直是我默默付出、照顧家人。是不是只有我消失,家人才會注意到我? 第一位聽友是「討好型人格」,讓人陷入反覆被傷害的循環。 第二位則是領著配角的薪水,卻扛著主角的重擔,努力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卻總是被忽略。 聽K老師唱一首《跟往事乾杯》,如果因為成長過程中有一個破洞,缺愛,很習慣到外面找愛,沒有習慣陪自己,沒有看見自己的價值,可以開始練習將缺憾化為找回自己的契機(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歡迎將本集推薦給對人生一直過不去的家人朋友們。 關鍵字:心理健康、討好型人格、家庭比較、自我價值、關係修復、心理師、情感困擾、成長故事 K老師暢銷書「減法教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2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 2025 臺北藝術節《超限動Reeling Hypereality》9/11-9/28 正式登場! AI、VR、人機共演,劇場就是你今夏最真實的限動。 放下螢幕,走進劇場 👉 https://sofm.pse.is/7x3dev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4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58.會怕未必是壞事
「害怕」是什麼?這集將以「敬畏心理學」為核心,探討如何將恐懼轉化為力量,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人生挑戰。 K老師分享自己在焦慮和害怕中的真實經歷,並引用了心理學中的「微量正念」技巧。這種方法只需一分鐘,透過三個簡單步驟——注意力轉移、等待、呼氣與伸展,就能幫助我們重新聚焦,緩解焦慮和孤獨感。 本集回覆了兩封聽友來信:一位香港聽友因賭博成癮感到人生無望;另一位聽友則面臨父母關心與自身生育壓力的困境。 怎麼辦? K老師鼓勵以「敬畏」的心態,承認自己的渺小,並透過自然或生活中的奇觀重新感受生命的美好。有時候少即是多,小才是大,慢反而快,細細體會。 歡迎推薦本集給你身邊正在尋求平靜、或希望找到面對困難新方法的朋友。 如果你覺得K老師的節目內容值得分享,請幫忙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K老師新書「減法教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2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 2025 臺北藝術節《超限動Reeling Hypereality》9/11-9/28 正式登場! AI、VR、人機共演,劇場就是你今夏最真實的限動。 放下螢幕,走進劇場 👉 https://sofm.pse.is/7x3df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2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57.順流陪伴下一步
如果已經習慣收聽本節目,學習「順流陪伴」孩子,但還是常覺得自己處於青筋冒出來的爆炸邊緣,下一步該怎麼走? K老師特別找來蓉姐,因為蓉姐是個從小孩學腳踏車開始,就經常大吼大叫的媽媽,在節目中慢慢學習順流陪伴,真有這麼容易嗎?接下來呢? 順流陪伴之後,K老師提供了兩個口訣: 1.去框架:算你厲害 2.敬畏,等時間:哇!你居然能這麼堅持!將來一定可以保護我們全家 蓉姐說,現實生活的家長都火冒三丈了,不可能這樣說吧! K老師說,所以要反覆聽,多念五次,就能記起來變成反射動作。 來,各位青筋家長一起試試看,記得「烏雲也會鑲著金邊」,一起迎向未來。 歡迎推薦本集給更多冒著青筋、快要撐不下去的家長。 如果你覺得K老師的節目內容值得分享,請幫忙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K老師新書「減法教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2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3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56.心的力量 ft.親子天下 王韻齡主筆
日本教育界正進行「非認知能力」革命,K老師與王韻齡對談解析這個新趨勢。 「非認知能力」由日本的中山芳一教授定義為包含好奇心、同理心、心理韌性等200多種潛藏的心理力量,它們雖無法量化考試,卻是決定人生高度的關鍵。可是目前青少年面對以升學為主的教育體制,只重視國英數的認知能力,忽視非認知的「心的力量」,甚至有時為了拿下分數,讓青少年寧可關上自己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那該如何恢復心的力量,培養非認知能力?研究發現,可以透過參加體育活動、社團,日積月累的浸泡體驗,好比參加運動社團練就恆毅力、露營活動培養團隊合作,從洗碗體會彈性,從信仰中體驗敬畏與連結,都能累積非認知能力。 如果能夠把這些活動變成「週期性行動」,效果更好,就能在重複中累積心理韌性,讓認知與非認知找到平衡。 歡迎推薦本集給還不熟悉「非認知能力」的朋友。 K老師新書「減法教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2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5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55.我們只有一個腦袋 ft.楊謝樂
一位社會地位很不錯的光電專家兼大學教授,為什麼要離開舒適圈,投入生技,想從血液解開阿茲海默之謎? 今天K老師要介紹磁量生技的楊謝樂博士,就是這位不願安穩當人生勝利組,一股腦鑽進不熟悉的領域的專家,他靠著檢驗血液裡面的微量蛋白質,竟能夠提早發現大腦早期的病變!這是人類面對阿茲海默症的一大突破。 楊博士的起心動念很簡單,他覺得學科學的人,除了讀博士碩士,應該也要對社會有實質上的貢獻。 所以他湊了幾個各領域的好朋友,在雷曼兄弟造成全球經濟大動盪的時刻,開始研究人類大腦。 他們發現人類終其一生,其實只用了大腦🧠的一半,可是當年紀漸長、大腦功能退化,等退化到超過一半之後,會開始遺忘、失能,所以他們提出抽血檢查大腦功能的大膽假設,透過臨床驗證,確實可行。 楊博士也提出他們研究觀察到的保養「腦袋瓜」的方法,原來運動、節奏、嗅覺、睡眠甚至腸道菌種,都能增加對大腦的刺激,來聽聽看該如何照顧我們自己的腦袋瓜吧! 關於本集內容,聽友可洽詢磁量生技的經銷代理吉蔚 https://www.jwdx.com.tw 取得更多資訊 K老師新書「減法教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2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1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54 減法教養-線上讀書會 ft.陳品皓心理師
K老師與陳品皓心理師對談,聊30年臨床心理師經驗,如何看待當代的青少年教養難題。 K老師是「壓力工程師」兼「翻譯者」,點出世代差異:家長成長於匱乏年代,孩子卻身處過曝的優渥環境,兩個截然不同的生長世界,導致價值觀衝突。 K老師特別介紹書中「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三大原則,助家長理解孩子的情緒腦與理智腦,提供實用公式與應對策略,如可以多多練習標準例句:「你也不是故意的」,化解親子對立。 K老師強調,即便熟練技巧,仍會面臨挑戰,但每次衝突都是鍛鍊心理肌肉的機會,助家長以更成熟的心態應對。 K老師新書「減法教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2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9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EP.53 陰錯陽差成人生 (K畢連線中)
本週來賓是大家耳熟能詳、但從沒聽到他真實聲音的小畢老師 小畢老師與K老師當年在金門服役時,先後都擔任了「趙老師」這個工作,是像「張老師」這樣的心理輔導專責的職位,,專門關懷陪伴在金門當兵的阿兵哥,防治自殺。 但小畢老師其實沒有心理學背景,他是怎麼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任務?又在這段過程中得到什麼終身受用的領悟? 來聽聽這兩位老男孩回憶那段看海的日子,以及讓人終身難忘的兩位阿兵哥。 其中一位面臨女友離世的打擊,拿到假單回台灣卻決定殉情,身在金門的兩位老師該怎麼搶救他? 另一位阿兵哥會固定打電話來訴苦,他心中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經歷這些挑戰之後,K老師發現這個職位就像是百貨公司的「Information」,可以提供資訊,但不需要跟著他們跑出去。 也像「減法教養」中的爸媽與老師,面對心理糾結的孩子們,可以陪伴,提供資訊,但需要給他們空間讓他們鍛鍊心理肌肉、找到新的連結。 有些生命中的陰錯陽差,隔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化成美好的回憶。 K老師新書「減法教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2 《心理自聊師》可以在各大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mrQxnW 各大平台: https://solink.soundon.fm/kpsy2024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節目值得分享,請幫我們轉傳(謝~) **本節目製作全靠聽友斗內donate,歡迎贊助支持團隊持續創作 https://bit.ly/4bWICWb **發問與聯絡: kpsy2024@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6 minutes

心理自聊師
這個節目主要探討人生不容易搞定的心理問題,K老師將會分享執業多年的心得 有時自己聊、有時候跟朋友聊,有機會的話,也希望找你一起來聊 相關案例故事都詢問所有當事人,並得到同意。 為了把故事講清楚,也會融合好幾位的狀況,再稍加以改編 為的就是要在分享過程中,和你交流一件事 遇到很多心理問題的時候,其實,大家都一樣 所以你絕對不孤單。 如果你覺得我們節目不錯,請記得要訂閱哦。 要是聽友有想跟K老師分享心得或是有問題想問K老師,都可以直接寫信到kpsy2024@gmail.com。 也歡迎有意願專訪合作或廣告宣傳事宜皆可來信到 kpsy2024@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們節目 歡迎贊助、留言鼓勵,給予團隊持續創作的動力~ 歡迎參訪我們的臉書 https://reurl.cc/N4zKYx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