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元氣網製播的《元氣醫聲》,將由聯合報醫藥記者與國內醫藥界領袖對談,帶給您最新、最即時、最精闢的醫界內幕,以及重量級的專家見解。
【更多精彩內容】
元氣網醫聲: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22416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由元氣網製播的《元氣醫聲》,將由聯合報醫藥記者與國內醫藥界領袖對談,帶給您最新、最即時、最精闢的醫界內幕,以及重量級的專家見解。
【更多精彩內容】
元氣網醫聲: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22416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來賓:趙盈凱/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副部長
本集重點:
「醫生,我的健檢報告寫有肺結節…我是不是得了肺癌?」這是不是你或身邊親友也曾經有過的恐慌?😥
自從政府推動 #LDCT 肺癌篩檢後,#肺結節 的發現率大幅提升,幾乎「每兩人篩檢就有一人」會發現!隨之而來的「#結節焦慮症」也成了門診的日常。
先別自己嚇自己!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副部長 #趙盈凱醫師 帶來最權威的解答:
驚人事實:超過 95% 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關鍵觀念:民眾的第一課,是學習「與結節共存」。
面對肺結節,我們該如何做出最聰明的決定?這篇文章為你整理了:
✅ 四大關鍵指標:醫生如何判斷「開刀」還是「追蹤」?
✅ 避免白挨一刀:關於「過度治療」的真相與把關機制
✅ 突破性觀念:為什麼手術成功≠一勞永逸?預防復發的「#續命關鍵」是什麼?
✅ 給你的三大建議:發現結節後,最正確的應對步驟
無論是你自己或家人正面對這個難題,這篇實用文章都能幫你減輕焦慮,找到方向。
重點時間軸:
02:09 民眾不用過度驚慌,超過95%的LDCT篩檢肺結節為良性
03:58 醫師是這樣判斷結節需開刀與否?聽完就懂了!
06:40 針對「過度開刀」疑慮,醫界正透過多專科團隊討論與制定標準
15:23 早期肺癌術後復發的主因原來是這樣......
22:45 現代肺癌治療已進入這樣的時代
立即點擊完整報導👉: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health-udn.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114年地價稅開徵!!】
12/1前,使用手機掃描繳款書上QR Code輕鬆繳納地價稅。11月跟著臧芮萱一起多元管道自由選,e化繳納最輕鬆!
114年地價稅開徵宣導短片: https://fstry.pse.is/8apu8n
------以上為財政部廣告------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沃爾司輕植蛋白飲,享受手搖飲的口感又能內在營養滿分,外在美型發光。
含有20g植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
7種超級食物配方一次補充所需的營養素,維生素C幫助抗氧化。
添加美國專利檸檬萃取物,促進新陳代謝。
連結: https://fstry.pse.is/8au8be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趙盈凱/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副部長
本集重點:
曾經是外科中的冷門科別,如今卻「行情看漲」?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趙盈凱在節目中直言,受惠於「LDCT肺癌篩檢」與「藥物治療效果提升」兩大關鍵突破,胸腔外科已華麗轉身,從無刀可開變成炙手可熱。他更妙喻:「現在投入,就像買到現在的台積電!」聽趙盈凱醫師分享真實版機智醫生生活。
重點時間軸:
02:39 現實生活中的醫師,與戲劇有何不同?
10:25 醫療劇主角從外科轉向急重症,反映世代轉變?
18:40 當年選擇外科的原因,以及外科立竿見影的成就感
25:55 外科結合科技,重症肌無力從鋸開骨頭至單孔手術
35:20 胸腔外科不再冷門的兩大原因
立即點擊完整報導👉:https://reurl.cc/W84YQD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health-udn.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順暢,更孅盈!天后級代謝力
翰方御品順孅茶由曾柏翰中醫師研發,金鐘影后苗可麗代言。精選7大漢方,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便順暢,找回美麗線條。
專業、安心、有效!全館999免運,註冊會員再領$200優惠券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洪子仁/新光醫院吳火獅紀念醫院行政副院長
本集重點:
醫療救的是生命,永續救的是未來。
全台醫療機構的碳排量,竟高達全國的 4.6%,比高鐵+台鐵一整年的碳排還多!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分享,因為手術室、MRI、CT設備全年不停機、溫度還要維持18~20度,要兼顧感控與醫療品質,每一度電都必須精打細算。
新光醫院透過:
✅ 建立汽電共生系統、以天然氣取代部分電力
✅ 換裝LED與變頻冷氣,導入節能裝置
✅ 推動蔬食日、無車日,打造低碳職場
✅ 培育全台首批「氣候與健康永續管理師」
用行動寫下「醫療永續」的新篇章
除了減碳,更要重視「留人」。
兩年間將護理人員薪資調升 21%,輪三班起薪達五萬以上,加上AI輔助減輕工作負擔,讓年輕人願意回到醫療第一線。
當醫院也開始減碳,健康,才有下一代。
重點時間軸:
04:03醫療也要減碳 揭開台灣醫院的碳足跡真相
06:46醫院不只救人,也救地球 永續管理師養成中
09:54醫院為何這麼耗能?從冷氣房到手術燈的減碳祕密
17:14藥別亂丟,教你正確用藥與環保回收
23:02醫護流失危機下,如何能留住這群最溫柔的守護者?
立即點擊完整報導👉: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路口是交通事故最常發生的地點之一。
駕駛朋友,行經路口要減速慢行、停讓行人;
行人朋友,要遵守號誌、走斑馬線 ,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交通安全,需要你我共同守護。
以上廣告由台中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168入口網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韓柏檉/建同文教基金會營運長
連續8年第一名的飲食法,竟然可以這麼「不精準」?!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韓柏檉,抗癌17年的秘密武器竟然是... 把地中海飲食變成「台式舒食」💪
尤其韓柏檉說:飲食不用太精準,「八九不離十」就好! 這根本是我們這種懶人的福音啊!
✨ 什麼是「舒食」? 動植物比例 8:2 或 7:3(植物為主)
攝取「九色食物」紅橙黃綠藍靛紫黑白
賞心悅目的擺盤 = 好心情 = 好健康!
🍳 超實用三餐這樣吃:
早餐:「韓兩杯」- 五穀雜糧堅果飲 + 蔬果汁
午餐:火鍋或便當都OK(聰明選擇就好)
晚餐:「一鍋到底料理」超方便!
最讓人驚艷的是, 韓柏檉還自創「燕麥拿鐵濃湯」參加蔬食競賽
教授金句: 「養生不是追求完美自律,而是養一個生活的情趣!」 過度自律反而會不快樂甚至生病 。
想知道更多「不精準飲食哲學」的秘密嗎?
👉 趕快去聽元氣醫聲Podcast!
本集重點
(00:02:50)甚麼是「舒食」?和蔬食有何不同?
(00:11:50)飲食要趨吉避凶,才不會傷害身體健康
(00:17:30)想吃疏食、舒食,這樣吃最健康、自在
(00:21:55)最懂味道的男人,示範輕鬆做健康美食
(00:31:40)運用九彩飲食法,追求營養均衡又養生
點擊連結: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現在下載中廣線上聽APP
隨時收聽精彩節目還有經典好音樂!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沃爾司輕植蛋白飲,享受手搖飲的口感又能內在營養滿分,外在美型發光。
含有20g植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
7種超級食物配方一次補充所需的營養素,維生素C幫助抗氧化。
添加美國專利檸檬萃取物,促進新陳代謝。
連結: https://fstry.pse.is/8au8be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潘瑾慧/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副執行長(亞東醫院器官捐贈協調護理師借調)
本集重點:
是什麼讓潘瑾慧在這個領域堅持近20年?
「在這裡,你會看見人性最良善美麗的部分。」她表示,正因為器捐現場充滿感謝與感恩,讓許多受贈者願意回來擔任志工,形成社會的「善的循環」,讓她可以堅持下去。
她強調,「每個生命故事都值得被紀念。」然而,如果沒有人來傾聽、來連結這些故事,再動人的生命樂章,也終將成為絕響。
在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的今日,當器捐需求可能日益增加的年代,器捐協調師的人力危機,不只是醫療體系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必須正視的生命課題,當負責串起這些生命連結的協調師一個個離開,卻沒有新血願意加入,多少等待中的生命,將失去重生的機會?
02:09 柯文哲竟是器官移植登錄系統建立的推動者。
07:10 她是台劇《生死接線員》的原型角色。
10:43 戲劇改變人生,也改變「他」臨終前的決定。
18:42 醫療人力荒,器官協調師更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
23:35 她曾多天沒回家,被媽媽稱「頭七」才終於返家。
點擊連結:https://reurl.cc/DOV96Q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路口是交通事故最常發生的地點之一。
駕駛朋友,行經路口要減速慢行、停讓行人;
行人朋友,要遵守號誌、走斑馬線,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交通安全,需要你我共同守護。
以上廣告由交通部及台中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內科科主任醫師
從「控制體重」開始,守護心臟一輩子❤️
2024 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前十名就有三項與「三高」相關: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解釋,肥胖,不只影響外表,更像是把血管當成垃圾場——壞膽固醇堆積、血糖持續升高,讓動脈硬化的速度被按下快轉鍵。心臟病、中風、腎臟病,都可能接踵而來。
🎧 在這集Podcast裡,洪惠風醫師帶你拆解「死亡四重奏」的隱藏關係,並分享最新治療趨勢。世界心臟日,讓我們一起守護心臟。
本集重點:
04:02「死亡四重奏」:血壓、血糖、血脂、肥胖
06:23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根本
11 :42 糖尿病治療藥物新進展
13: 06 當紅炸子雞GLP-1使用注意事項
17: 58 從病人案例學會如何看病
點擊連結:https://reurl.cc/yANplE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沃爾司輕植蛋白飲,享受手搖飲的口感又能內在營養滿分,外在美型發光。
含有20g植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
7種超級食物配方一次補充所需的營養素,維生素C幫助抗氧化。
添加美國專利檸檬萃取物,促進新陳代謝。
連結: https://fstry.pse.is/8au8be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蘇本華/台灣兒童精準健康協會理事長
本集重點:
在最新一集的「元氣醫聲Podcast」錄音現場,當台灣兒童精準健康協會理事長蘇本華醫師分享校護們的第一線觀察,連現場工作人員都驚呆了!
🚨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
性早熟的可怕真相
當小女孩太早來月經,代表她的生長板很快就會關閉!如果6歲來月經,可能8歲身高就定型了,這時就算打生長激素也來不及了...
罪魁禍首竟然是?
體重超重 + 愛喝手搖飲 = 性早熟加速器! 手搖飲的封膜會釋出塑化劑,加上肥胖問題,簡直是雙重打擊!
專業醫師怎麼說?
美國兒科醫學會最新建議:12歲以上青少年如果透過飲食運動都無法控制體重,可以考慮藥物輔助。但最重要的還是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好消息來了!免費資源大放送 《青春特攻隊任務筆記》現在開放申請啦!
✨ 10篇專業醫師建議 × 自我追蹤工具 ✨ 解鎖長高6大關鍵 ✨ 每天隨手記,掌握長高健康秘訣
🔗 完整長高資訊請點: https://user153168.pse.is/85fg93
📍 筆記本免費索取網址: 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growth-197 (學校或醫療機構可填表申請,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立即點擊完整報導👉:https://reurl.cc/VWZ3ON
重點時間軸:
05:10 小孩身高,有沒有可能突破基因限制?
08:15 測量骨齡,可以反映小孩發育狀態
10:08 女童小一、小二,竟然就來月經!
18:50 小孩體重過重、長太快,不見得是好事
22:40 對於兒童肥胖,國際醫學指引有何建議?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路口是交通事故最常發生的地點之一。
駕駛朋友,行經路口要減速慢行、停讓行人;
行人朋友,要遵守號誌、走斑馬線 ,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交通安全,需要你我共同守護。
以上廣告由台中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168入口網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張家銘/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本集重點:
職場壓力、家庭責任、夫妻與親子關係……在多重壓力夾擊下,「三明治世代」正成為心理健康的高危險群。😔
2024年全台自殺死亡人數突破4000人,25到44歲青壯年增幅最大。張家銘醫師提醒,當身邊的人情緒異常時,最重要的不是說教或激將,而是「傾聽與陪伴」。一句「我在這裡陪你」,往往比任何道理都更能救命。
同時,政府也提供免費或低價的心理諮商資源,讓求助不再遙不可及。
守護心理健康,從你我開始❤️
★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 1925
臺北市自殺防治諮詢專線 1999轉8858
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02-3393-7885
立即點擊完整報導👉:https://reurl.cc/kogE7x
重點時間軸:
02:28 中壯年族群自殺率上升 三明治世代壓力大
04:36 詐騙、家暴、酸民文化、網路霸凌成為新自殺風險
08:53 除了專業醫師 親友傾聽、支持、陪伴也很重要
16:42 陷入黑暗時 一個關鍵行動自救
20:57 打破高費用迷思 免費心理諮商、社區門診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余忠仁/台大醫院院長
本集重點:
急診醫護大出走,你假日還因為拉肚子衝急診嗎?
台灣醫院龍頭台大醫院急診天天塞爆,病床滿到醫學院
假日急症中心、台大請離職醫護回院兼職可行嗎???
本集特別邀約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來談醫療現況
搶救醫療崩潰的現場,醫師打卡上班救得了嗎?
立即點擊完整報導👉:https://reurl.cc/ko9x5K
重點時間軸:
02:58 醫師選科考量薪資非唯一選項,前兩名是這個....
04:02 畢業後十分之一不當醫師?改當證券行業務員
13: 57 急診醫護大出走,啟動鮭魚返鄉計畫
18: 32 假日急症中心收發燒拉肚子病人,你還會衝急診嗎?
21: 22 醫師稅額40% 改打卡上班可行嗎?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Stan Up!青開麥》Podcast開播!
由新竹縣政府教育局推出,六集節目集結青年提案,
從選系迷茫、科技人生到地方創生,還有網紅跨界對談,探索竹縣青年的成長路線圖。
🎧收聽👉 https://fstry.pse.is/8b7lgb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田知學/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部主任
本集重點:
美女急診醫師田知學的驚人救命4分鐘!
當她看到發黑的OCHA病患時,毫不猶豫跳上病床做CPR
糞水沾染衣褲,她依然不放棄持續壓胸救命
AED一電擊,奇蹟出現!病患死裡逃生
🔥 驚人數據大公開:
一般送醫存活率:30%
💪 有CPR+AED急救:60% (翻倍!)
這些救命技巧不只醫師會,你我都能學!「一條命就代表一個家庭啊!」
🎧 想知道更多救命秘訣、中暑真相嗎?
聽田知學醫師親自分享急診室的生死瞬間
立即點擊完整報導👉:https://reurl.cc/0W9ROl
重點時間軸:
04:30 中暑,原來真正名字叫「熱中風」
09:40 一中暑,死亡率50%,而且她還燙傷
16:10 從OCHA到真正離開,只有4分鐘搶命
23:55 緊急現場使用CPR、AED,有多重要?
25:48 不靠插管、給藥,也能當下救命!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楊智傑/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主任、台北榮總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
本集重點:
🔍【腦袋騙不了人!智慧腦影像平台揭穿「裝病」真相】
情殺、兇殺案頻傳...
土城家暴男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犯案後大喊:「我有精神病!」小燈泡割喉案、鐵路殺警案,兇嫌的共通點,都是聲稱受精神疾病所苦,究竟他們是生病還是「裝病」?
司法精神鑑定真的公正嗎?還是仰賴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的主觀評估,引發社會質疑......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主任楊智傑與團隊,共同打造國際級「智慧腦影像平台」,透過AI精密分析腦部MRI影像,精準抓出大腦的細微異常,辨識精神疾病的真偽,讓裝病無所遁形!
✨真相大白了!「精神疾病根本裝不出來」
✨超過99%精神病患者並無暴力傾向,別再污名化他們
✨AI腦掃描將司法精神鑑定客觀化,協助公平判斷
🧠你想知道AI如何協助精神鑑定?
🔗立即點擊完整報導👉:https://reurl.cc/ZNX2DV
重點時間軸:
02:05 司法精神鑑定,辨別「裝病」還是真的病了?讓專家告訴你
09:02 什麼是精神疾病?這樣可能造成情緒失控,憤而殺人嗎?
12:16 大腦真的生病了嗎?智慧腦影像平台讓疾病現形
16:46 精神疾病該如何治療?醫師這樣說......
22:52 擺脫精神疾病污名化,正視精神疾病就是器官生病了!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114年地價稅開徵!!】
12/1前,使用手機掃描繳款書上QR Code輕鬆繳納地價稅。11月跟著臧芮萱一起多元管道自由選,e化繳納最輕鬆!
114年地價稅開徵宣導短片: https://fstry.pse.is/8apu8n
------以上為財政部廣告------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來賓:涂醒哲/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創辦人兼董事長
本集重點:
從街頭發保險套,到串連社區推動無愛滋台灣 ❤️🔥
曾任衛生署長的涂醒哲醫師,投身創立「紅絲帶基金會」,開始台灣民間最大規模的愛滋防治運動。從開立台大第一堂愛滋病課程、走上街頭親自發保險套,到在全台各地推動「多元健康中心」、偏鄉教育巡迴、匿名篩檢、紅商店募款,每一步都扎實且堅定。
20年來,紅絲帶基金會用行動證明,社會歧視可以翻轉,感染也能不再傳染。未來,涂醒哲醫師更喊出:「不只95-95-95,我們要100-100-100,讓台灣真正沒有愛滋!」
完整報導:https://reurl.cc/axn3RX
重點時間軸:
02:42 新世紀黑死病 愛滋抗戰的源起
06:12 上街頭發保險套 從臨床治療走向行為改造的歷史
12:19 破除歧視和迷思 大家才願意篩檢
16:50 紅商店與多元健康中心 把愛滋防治變成生活風格
25:31 邁向無愛滋的未來 醫療在進步、防治不落下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毛衛中/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本集重點:
開車易怒?你不是孤單一人…🔥
天氣熱到爆表,連怒火也跟著狂飆!你是不是也曾在開車時怒吼「這些87三寶,到底會不會開車啊」?
小心⚠️這可能是「路怒症」上身!
高溫+悶熱=情緒引爆點!
醫師指出,夏天開車不只讓人汗流浹背,還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讓你情緒「耐熱度」大幅下降,出現逼車、狂按喇叭、路上開戰⚔️的情況。
🚫別再誤會香蕉、牛奶能治情緒
聽說吃香蕉可以冷靜?醫師直接打臉:「效果微乎其微!」
真的有困擾,該找精神科醫師聊聊才是王道!
完整報導:https://reurl.cc/DOg9ne
重點時間軸:
02:47 有路怒症的人,有多少人會看醫師?
06:15 天氣炎熱,「這樣」影響身心、睡眠
10:53 全身神經系統,竟會受天氣影響!
15:40 要吃多少香蕉,才能補充足夠血清素?
20:16 喝咖啡,會不會引起「路怒症」?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孫蓉華/世界壯年運動會一萬公尺65+女子組金牌選手
本集重點:
從減重開始,跑出金牌人生🏃♀️ 🏃♀️ 🏃♀️
66歲的孫蓉華,原本是一位忙碌的媒體記者,為了減重開始跑步,卻從此愛上運動。從深夜在公園獨跑,到固定參加跑步班訓練、報名壺鈴課程強化核心。跑齡超過十年,累積200多場馬拉松,還拿下2025年世界壯年運動會女子65+組一萬公尺金牌!
孫蓉華用行動證明,年齡不是阻力,而是起跑的動力。她的堅持,不只改變了身體,也找到退休後的人生新方向。她說:「很多人以為老了就不能開始,其實,只要肯動起來,就比什麼都不做好得多。」
完整報導:https://reurl.cc/1O4zxY
重點時間軸:
02:47 世壯運賽道上,許多年紀更大的跑者堅持著…
06:15 參加跑步班,跟年輕跑者一起訓練
10:53 壺鈴強化核心和肌力,對跑步有幫助
15:40 姿勢正確就不會扭傷、拉傷、膝蓋痛
20:16 跑步找到人生新方向,心情也改變
25:31 退休後重新安排日常生活,不要自我設限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邱琴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器官勸募協調師
本集重點:
每一次器官捐贈,背後都有位器捐協調師站在第一線...
從病人陷入昏迷、醫師研判腦死、家屬悲痛失措,到最終那一句:「你們願意讓他的生命延續下去嗎?」
林口長庚器官勸募協調師邱琴芳,8年來見證無數家庭在生與死之間的拉扯。
她強調:「你以為簽了器捐卡就好,其實最難的是家屬放手的那一刻。」
完整報導:https://reurl.cc/Mz14lp
重點時間軸
03:55:器官勸募協調師的工作內容原來是......
06:00:器官捐贈分前後端,後端移植協調師要親自打給受贈者。
07:42:被家屬辱罵?面對悲傷反應真的好難...
13:03:爸爸拉孩子離開,器官捐贈竟像病毒一樣
17:13: dcd、腦死判定流程非常嚴謹,不存在任何爭議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楊富吉/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任、台灣頭痛學會理事
本集重點:
據統計,台灣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達9.1%,尤以30至49歲女性為主,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受影響,是男性的三倍。但你知道偏頭痛有個人化治療嗎?如果一直吃止痛藥,可能反而加重病情?病情太嚴重,可以使用預防藥物?
本集節目榮幸邀請到台灣頭痛學會理、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任楊富吉,來一一破解偏頭痛的迷思,教各位聽眾如何正確止痛、甚至預防偏頭痛發作!
完整報導:https://reurl.cc/aepR4X
重點時間軸
01:00:2個口訣,教你怎麼分頭痛跟偏頭痛
08:05:偏頭痛的發作歷程有哪些?誰容易有偏頭痛?
15:50:止痛藥可能越吃越痛!治療有分急性止痛和預防?
35:12:這些日常照護方式,幫你舒緩、甚至預防偏頭痛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重點:
樂齡族預防肌少症關鍵!奧運隊醫揭開「增肌防老」真相
想要遊山玩水玩得盡興嗎? 錢包滿滿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肌肉存摺」!
❌ 驚人真相:每天走一萬步 ≠ 增加肌肉量!
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林頌凱醫師 (沒錯!就是那位奧運、亞運國家隊隊醫!🥇)
🔥 爆料三大運動關鍵:
1️⃣ 做對運動 - 想長肌肉?重力訓練才是王道!
2️⃣ 做有效運動 - 要有「感覺快抽筋」的強度才算數!😤
3️⃣ 注意安全 - 別「跑著去,躺著進醫院」!
🎙️ 立刻收聽元氣醫聲Podcast 讓奧運隊醫親自為你解答!
重點時間軸:
02:35 為什麼很多人不運動?癥結點為何?
06:30 要讓運動效果充分發揮,可以這樣做!
13:20 膝蓋不好就去游泳?可是有人有困難…
18:35 人生勝利組,很多都在瘋三鐵
20:25 前十字韌帶,在這些情況很容易受傷!
文章連結:https://reurl.cc/aeK2V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陳文戎/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本集重點:
🌿端午到!古人說農曆五月是「百毒月」🐍 但別緊張~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文戎醫師在《元氣醫聲Podcast》中分享,古代的「毒」和現代的「毒」很不一樣!
🏠掛菖蒲、艾草不只是傳統,更有醒腦開竅的作用✨ 但真正的養生秘訣在這裡👇
百毒月五大養生重點:
💤 充足睡眠增正氣
🏃♀️ 規律運動升免疫
🥗 清淡飲食避滋膩
🍲 四神湯來祛濕氣
🍵 藿香佩蘭泡茶飲
⚠️記住!每個人體質不同,用藥需經專業中醫師「望聞問切」才安全哦!
🎧想了解更多端午、百毒月中醫養生智慧?快來收聽《元氣醫聲Podcast》陳文戎醫師專訪!
重點時間軸:
03:45 端午掛菖蒲、艾草,可以有哪些作用?
08:20 治「未病」,五大原則趨吉避凶
12: 15 體質濕熱,「這樣做」祛除體內濕氣
14:10 太誇張!他竟然兩個月腳都沒動!
21:00 用中醫管理健康,不一定要吃藥
完整報導: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陳麒方/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皮國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本集重點:
補陽這件事,不只男人需要,女人更不能忽略......
你以為壯陽只是指性功能?你以為只有男人需要「壯陽」?
其實,補陽補氣,是男女都該重視的養生課題。
👨⚕️男生常覺得體力差、精神弱、睡不好,
👩⚕️女生容易月經不順、手腳冰冷、臉色蒼白……
這些,其實都是「陽氣不足」、「氣血虧虛」的訊號!
本集特別邀請中醫師與史學家,共同解密「華人的壯陽與養生文化」
👉 專家深入解析補養迷思、男女都該懂的補陽之道: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陳麒方提醒:
▶️ 男性怕虛,不該亂吃補藥,錯補反傷身;
▶️ 女性補氣,不只靠燕窩或膠原蛋白,關鍵在於對症調理、辨證用藥。
重點時間軸:
03:46 男性不能說的秘密,中醫師教你可以這樣做。
09:00 壯陽竟然是指?原來我們都誤會了!
10:40 「以形補形」咁細安內?小心不要補錯了!
15:10 台灣進補文化超精彩,華西街、蛇鞭酒、海狗丸,歷史學家娓娓道來這些壯陽秘方...
29:39 女性更愛補養,中醫師教你養生之道。
完整報導:https://reurl.cc/Gnl2aA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
本集來賓: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本集重點:
母親節即將到來,不少三明治媽媽要照顧老、照顧小......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提醒,不管照顧生活多辛苦,千萬不要輕易離職、辭職,一定要保有收入來源,不然情況會非常悲慘,到底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呢?
來聽聽陳景寧秘書長怎麼說… 🤔
重點時間軸:
02:35 三明治媽媽,常遇到哪些問題?
07:10 女人「這樣愛自己」,才不會太委屈
10:35 照顧不辭職,生活才有「喘息空間」
12:20 當遇到重大照顧挑戰,可以怎麼辦?
16:20 兩個策略,讓照顧負擔稍微輕省一點
完整報導: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am3ram00m001082k7sfhr5/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