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eb/7e/27/eb7e273f-4548-0640-e7ec-a8867b1bb3d9/mza_4818378262849372171.jpeg/600x600bb.jpg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日榮本屋
59 episodes
3 weeks ago
由苗栗書店「日榮本屋」所製播的節目,除了在書店裡介紹書籍,也會走出書店,拜訪朋友輕鬆聊天、或是探訪山徑步道,邊走邊讀。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世界更是一本大書,讓我們一來起閱讀。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waywewish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waywewish/ 聽友信箱/合作邀約:fribspos211@gmail.com 片頭音樂:龔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is the property of 日榮本屋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由苗栗書店「日榮本屋」所製播的節目,除了在書店裡介紹書籍,也會走出書店,拜訪朋友輕鬆聊天、或是探訪山徑步道,邊走邊讀。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世界更是一本大書,讓我們一來起閱讀。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waywewish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waywewish/ 聽友信箱/合作邀約:fribspos211@gmail.com 片頭音樂:龔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20/59)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8|【書業甘苦】山邊田間敞開心房感受交流之地 ── ft. 淺山綠 亮晶晶
曾任雜誌、書籍編輯的城市女子亮晶晶,因喜愛植物多年前許願想到鄉下生活,因緣際會來到苗栗苑裡,深受這裡的景緻和人情吸引,後來真的如願在此生活。怕自己在鄉下過得太舒適,萌生了開書店的念頭,初時只想賣外文精裝書,漸漸因來客的需求,再結合個人喜好,逐步調整店內空間、選書和活動類型,「移地讀書會」、「走走山植物踏查團」都是淺山綠的招牌特色活動。因打破自己設定的界線,接受各種可能,雖偏離原先預想路線,但也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和意外的收穫。 淺山綠 苗栗縣苑裡鎮南勢七鄰93號 提及書籍: 《植氣生活:植物系女子的山居日誌》曾泉希,晨星 《聽見老樹的呼救:從阿里山吉野櫻、柳營老榕樹到草屯鳳凰木……橫跨全台的「搶救老樹」紀實,走進傷病現場,重啟人與自然的生命對話》詹鳳春,麥田 《植物比你想的更聰明:植物智能的探索之旅》Stefano Mancuso、Alessandra Viola,商周 《那些消失的事》碧翠絲.阿雷馬娜,阿布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1 hour 2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7|【真人成冊】溝通協調乃戲劇成敗之關鍵,隱身幕後整合的推手 ── ft. 後期製片 阿美
戲劇是群體的作品,一部戲需要許多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融合眾人的能力、素養、品味,加上許多外在因素推動之下完成。後期製片是在台灣戲劇在近年串流平台、外國資金進入市場,影集的製作成本變高、類型變多、操作變複雜而需要專門人員負責。摸清楚各播出平台的規範、喜好、規格之外,跟合作的導演、製片、各技術部門都要花很長的時間溝通協調,以確保大家要去的方向一致。 為了擔任好各部門間的橋樑,要能夠轉譯輸出每個人腦中不同的期望,協調到最終共識。平時看劇已經不是單純放鬆,還要接收各種類型的戲劇甚至綜藝節目,培養自己的品味,讓彈藥庫充足,以備之後接到不同風格的戲都能做。因為製作期很長,案子的間隔休息期間,阿美喜歡到處旅行,尤其享受獨旅。因為彈性大不用配合別人,還能感官全開,體驗異國文化。生活在大數據時代的人接收的資訊太多,品味和感受很容易被代言,沒有耐心慢慢入戲,但有些東西需要時間沉浸,希望用心製作的作品都能被看到討論,觀眾也能有所獲得,就是從業人員的成就感來源。 提及書籍: 《扁平時代:演算法如何限縮我們的品味與文化》凱爾.切卡,衛城 阿美的Podcast節目: 請搜尋「已讀要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17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6|【書業甘苦】接住自己和重新連結地方的起點──ft.起點書房 梵音
起點書房位於竹南火車站旁的藝文空間「中山168」裡,交通便利、空間舒適。開書店前的梵音原本就喜歡逛書店,起點書房粉專前身是他在卸下繁忙的業務工作之後,到處探訪書店的紀錄。後來因獲得補助而開設第一個實體空間,原先以為開在學校周邊、又跟補習班結合,能吸引親子客群,但因為自己之前沒有書店的相關經驗,對相應客群喜好還不熟悉,成效不如預期之下感到挫折,又遇上疫情打擊和自己的低潮期,選擇暫時最低限度維持書店營運。搬到中山168這個空間,在停下腳步審視自己的期間,摸索想成為怎麼樣的書店。也因新空間有更多和在地團體、工作者合作的機會,思考書店能帶給地方、讀者什麼樣的價值。在「起點」重新出發,找的心的方向。 提及書籍: 《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SusanKuang,圓神 《內在的天空:從星盤透析內在,做出讓生命豐饒的明智抉擇》史蒂芬.佛瑞斯特,商周 《東方美人》陳玉慧,時報 《海神家族》陳玉慧,時報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先覺 《成為自由人》李惠貞,維摩舍 《成為企劃人》李惠貞,木馬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從遊戲與變幻透視人生》詹姆斯.卡斯,大塊 《洄游,成為海:寫給生命的朝聖日記》羅秀芸(娃娃),裏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9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5|【真人成冊】真心不怕換絕情,感動滿溢的外景人生 ── ft. 導演、製作人Joan
外景拍攝比起攝影棚內作業,多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對從業人員來說內外壓力頗大,但刺激狀況多、需要隨時應變的外景卻是Joan喜歡的工作。與拍攝者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和鏡頭下的受訪者同悲同喜,付出真心交陪的外景生活,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人情溫暖、和各地物資物產的空投餵食。因拍攝部落長老的一句話,想起家鄉、母語和母親,捨不得鏡頭下的人,也造就有溫度的影片成果,建立與人的連結網絡。縱使槍林彈雨(誇飾)、流血流汗(寫實)、經費吃緊、時間壓縮、各種崩潰,外景人生終不悔。 **Wish You Were Here **播放清單 提及書籍: 《成為真正的人》甘耀明,寶瓶文化 《海風酒店》吳明益,小寫創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2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4|【書業甘苦】照顧者的歇腳亭,海線氣魄熱血書店──ft.野人讀冊店 虹吟
會在大甲經營起書店和咖啡店,竟是因為一個不孝的理由。 先開咖啡店,是諮詢過藝文界信任的大前輩,擔心開書店會餓死。 走向長照與療癒陪伴,是當初完全無預料的發展。 吳念真導演是生命中的貴人、也是書店的貴人,牽起許多緣分和人脈,在野人讀冊店辦的講座盛況空前。 喜歡去書市集出攤,賣書的業績比起店裡好是主因,也喜歡書市集和樂的氣氛。 書店三年辦活動和寫計畫的能量,很像開店十年的老手。 開了書店反而沒有時間和精力看書,喜歡看偵探推理小說紓壓,喜歡的系列猜到兇手也會中途棄讀。 提及書籍: 《工作排毒》陳夏民,逗點 《小王子 台語版》AntoinedeSaint-Exupéry,前衛 《成為企劃人》李惠貞,木馬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李惠貞,維摩舍 《第13位陪審員【艾迪‧弗林系列4】》史蒂夫.卡瓦納,馬可孛羅 《無罪的罪人》史考特‧杜羅,商周(絕版) 野人讀冊店 台中市大甲區大智街10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7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3|【閱讀地方】愛書人的遊樂園:東京神保町舊書店街區散策──ft. 南苗阿孝牯
神保町從日本明治時代開始想要學習西方文化開始,成立專門翻譯和教授西方各種新知的學校,後來演變成東京大學及附近學校的學區,因為有流通教科書的需求而形成古書店街。 神保町交通方便,是日本幾間知名百年書店發跡地,除了多間綜合、專賣、類型新舊書店,吃喝一應俱全,最有名的是昭和風情的咖喱飯和咖啡店。 新冠疫情影養街區變化大,有些書店收掉實體改為線上經營,大部分舊書店加入「日本的古本屋」網站,讀者要找書可上去搜尋。 日本大型連鎖書店寬敞、藏書齊全、逛舊書店有尋寶的樂趣,也有像比利治這種次文化愛好者的天堂。 每年NHK播放的大河劇、晨間劇選定的題材,在書店會有專區特別陳列介紹相關書籍及產業,帶動民眾關注及行銷地方。去年的《致光之君》和今年《大膽狂徒~蔦重如夢繁華故事~》都是文化藝術題材。 以書店為背景或主要題材的虛構作品,會讓讀者心神嚮往;書店老闆或店員寫的書,會讓同業者心有同感、愛書人一窺理想背後的甘苦。  提及書籍: 《神保町書肆街考:世界第一古書聖地誕生至今的歷史風華》鹿島茂,馬可孛羅 《蔦重》增田晶文,麥田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茂呂美耶,麥田 《書店不死》石橋毅史,時報 《書店不屈宣言》田口久美子,馬可孛羅 《星期五的書店》名取佐和子,獨步 《星期五的書店:夏天與汽水》名取佐和子,獨步 《星期五的書店:秋天與濃湯》名取佐和子,獨步 《星期五的書店:冬天的香草冰淇淋》名取佐和子,獨步 《書店裡的骷髏店員本田》本田,台灣角川 《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八木澤里志,馬可孛羅 《續‧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八木澤里志,馬可孛羅 《二手書店店員日記》尚恩.貝西爾,聯經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尚恩.貝西爾,聯經 《偽裝camouflage》松井玲奈,尖端 提及絕版書: 《全日本最小書店URARA:在地的風景,多樣的可能》宇田智子 著/高野文子 插畫,圓神 《一個人開書店:那霸市場裡的烏拉拉》宇田智子,聯經 《在中世紀星空下》阿部謹也,如果 《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堀部篤史,時報 《重生的書店: 日本三一一災後書店紀實》稻泉連,行人 《神保町書蟲》池谷伊佐夫,三言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 hour 9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2|【真人成冊】邁向編劇之路的養分:超主觀文學電影閒扯──ft. 編劇 黃世鳴(下)
1.編劇養成路上的養分不能只來自影視,各類書籍的吸收,尤其閱讀經典文學極為重要。 2.不同階段有適合當時看的文學作品和電影,但如果在年輕時先亂吃,隨著歲月沉澱,看懂的東西變多了,體會也不同。 3.關於編劇課、編劇書的評論直白到我冒冷汗。 4.從北野武、庫斯圖里卡、安東尼奧尼、安哲洛普羅斯、蔡明亮、山田洋次、小津安二郎、李滄東、洪尚秀、山下敦弘、是枝裕和,聊到只在串流上映是否是電影的爭論。 5.編劇在年齡心境、人生經歷還不足夠的情況下,小說是最好了解人生、人性的來源,不要被前輩和理論困住。 6.市場在哪裡和觀眾的口味是最難猜測的,因為變化太快,成功的例子都是很難複製的偶然,未來無法預測,能做的只有把故事說好故事拍好。 提及書籍: 《異鄉人》卡繆,大塊文化 《國富論》AdamSmith,先覺 《伊豆的舞孃》川端康成,大牌 《豐饒之海四部曲》三島由紀夫,木馬 《符號帝國》羅蘭.巴特,麥田 《先讓英雄救貓咪》布萊克.史奈德,雲夢千里 《作家之路: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克里斯多夫‧佛格勒,商周 《千面英雄:75年經典新編紀念版,從神話心理學到好萊塢編劇王道》喬瑟夫.坎伯,漫遊者文化 【「好萊塢編劇教父」麥基故事學三部曲套書】:《故事的解剖》、《對白的解剖》、《人物的解剖》漫遊者文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 hour 39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1|【真人成冊】真實人生往往更具戲劇性,兼聊神秘又奇妙的母校──ft. 編劇 黃世鳴(上)
因為社群上的閒聊,喜獲平時很低調的知名編劇、研究所學長黃世鳴來上節目聊聊。 眷村小孩從職業軍人轉向學習影視,以相關題材寫作獲得優良劇本。 一半以時間都在聊母校北京電影學院的浪漫與荒誕。 科系分的細,需要修的基礎概論課就多、導師嚴格訓練就很紮實,想想研究所三年也不是虛度。 編劇生涯不是夢,能問世的劇本和戲劇,是各種現實條件拉扯、堅持與妥協共存的產物。 戲劇是牽扯幾百人的動態關係,一個戲的成敗有太多變數,拍得好讚導演、拍不好罵編劇是「作者論」的遺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 hour 27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50|【閒聊】書展、書店、醬蟹還有其他,苗栗鄉親的首次韓國首爾行──ft. DanCeramics 慧芳
溫馨提醒:本集極度跳躍、發散、主觀。 1.剛結束的首爾行,趁還記憶猶新快來聊一聊。想吃的、想去的都完成,算是心想事成功德圓滿。 2.因為首爾國際書展,第一次有了想去韓國看看的念頭,沒想到機票住宿都訂好了卻差點進不去書展?! 3韓國的書展有一種追星的氣氛,熱烈參與的讀者都是書和作者的粉絲,一起參加一場嘉年華。看到台灣作者在講座、簽書會上閃閃發亮,莫名感動。 4.首爾獨立書店風格各異,共通點是老闆都很內向。旅途上很有巧遇書店的命。 5.對吃很講究的慧芳,也會有餓到血糖低失去理智的時候,而且有喜歡的東西,就要吃到怕的頃向。 6.推的、不推的,喜好很分明。遇到親切的人就會印象深刻,會記得的都是一些小事情。 提及書籍: 《做書的人》陳雨汝、廖建華,逗點文創結社 《閱讀的島:友善書業合作社書店誌19【造市大會——燦爛與孤獨的書市集】》友善書業合作社 《聯合文學4月號/2025 第486期 SEOUL 陷入首爾的愛情法》聯合文學雜誌 《鬼地方》陳思宏,鏡文學 《像這樣的小事》克萊爾.吉根,時報文化 《提奧菲爾和他找不到的那本書》大衛.卡利,小塊 《戀人》鄭浩承,聯經出版(絕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 hour 26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9|【好書推推】《冥王星》的毀滅與重生,你不再是是一顆孤獨的星星──ft. 陳弘洋(客語一成)
最近出版劇本書《冥王星》的劇作家陳弘洋是新埔客家人,阿公聽不懂國語只能用客家話溝通,父母也很有意識的和孩子說母語,客語流利的弘洋長大還寫了客語的舞台劇劇本。 從小自知與眾不同,國小就立志要念戲劇系,在北藝大這個仿佛平行時空裡,從表演轉向到劇本創作,發現了更適合自己發揮的領域。我們聊了許多關於戲劇系的種種,還有畢業後出路的話題,認同讀過戲劇這項「人學」之後,具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規劃統籌、分配工作、與人合作等能力,其實做什麼工作都可以有不錯的成就。 將與自身相關的議題放在戲劇裡對弘洋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除了從前想說的話、面臨的困境都轉化成戲劇情境,也經由《冥王星》這個作品去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接觸到更多群體,收到的回饋都是創作時沒有預期的。問到《冥王星》有機會進到校園裡結合性別教育嗎?我們都很希望未來,不同年齡的學生能經由閱讀文本或戲劇扮演,認識到這個議題,有過類似經歷的人覺得不再孤單。 提及書籍:《冥王星》陳弘洋,逗點文創結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 hour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8|【書業甘苦】沒有門的書店期待與你相遇──ft. 樸食小舖 宜璇
原先在有機產業的宜璇曾在新竹市開餐廳,生意好卻也累壞了身體:搬到苗栗公館,一開始躲不過當地長輩觀察的眼光,時間久了才逐漸融入當地生活。和夥伴使用台灣在地生產的食材製作果醬、貝果在農市集裡販售,想結合自己喜歡看的書搭配著賣,意外發現和自己一樣關心土地、在意食育的客人,也對閱讀有興趣。 宜璇說「農市集裡的書店樸食小舖沒有門」。依著自己興趣的轉變,嘗試更換書目引起客人的注意,原本會來農市集的人,都很在意吃什麼、食物從哪裡來,或已具備相關知識,書可以開啟話題、互相交流。自己的生活從製作食品、選書都實踐了一貫「身土不二」的理念。 樸食小舖 提及書籍: 《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劉克襄,玉山社 《臺灣漫遊錄》楊双子,春山出版 《里山生活實踐術》大內正伸,晨星出版 《茶》莫妮卡貝瑞、郝廣才,格林文化 《豆腐》袁樹基、郝廣才,格林文化 《手繪圖解豆腐二千年》威廉.夏利夫、青柳昭子,柿子文化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崔祖錫,行路 農業故事雙月刊《青芽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55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7|【閱讀地方】《客庄慢食 創刊號》分享──ft. Summer 傅偉珊
Summer 傅偉珊偶然機會下參加了花蓮的原住民慢食活動,經原民朋友提醒客家飲食文化很多觀念,也符合「慢食」的原則;疫情開放後帶日本朋友品嚐頭份早市的客家大湯圓時,獲得極高的讚譽,這麼尋常的食物在外國友人眼中,不僅美味也充滿地方特色,這兩件事讓他開始去認識慢食的概念。 在了解了更多慢食的概念後,辦了第一場的實體講座,也開啟了之後一連串的講座和慢食小聚,從產地、生產者、製作過程、到料理上桌,2025年決定將這些歷程整理回顧發行紙本刊物,想將用慢食的眼光看待客庄飲食文化這件事,和更多人分享交流。透過瞭解作物、食材到食物的整個流程,徵詢長輩們做法和吃法、比較各地客庄飲食差異性等活動,對自己的家鄉、文化有更深的認識和認同,也在差異中找到趣味。 客庄慢食 釀造好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 hour 9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6|【閱讀地方】從里斯本騎往聖雅各的自行車──ft. 獅潭健腳 67
聖雅各朝聖之路是近年世界熱門的徒步行程,第一季訪過的斜槓青年67,剛和朋友完成了騎行朝聖之路的旅程。和步行不同,原以為會有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卻是每天大小狀況不斷,光應付問題就很忙了。反而是回來後藉著紀錄,才發現走過這麼多不一樣的路,也是很值得回味和日後拿出來說嘴的。因為天氣和體力部分路段選擇搭乘火車,體驗各種不同車廂、百年旅店沒有電梯要將自行車扛上五樓、觀察葡萄牙西班牙自行車道的設計、明智選擇中餐廳因為吃飽睡飽有助於修復身體……雖然超硬超苦,還是不後後悔當初有上路。 67攝影師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_5467/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1 hour 2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5|【書業甘苦】有情有義三重埔,沒有書店我來補(下) ── ft. 逃逸線書室 茜茜
後疫情時代,不管是書店的商品、活動,在演算法的掌控下,變得更難觸及需要的群眾,推動日益困難。有些人專程來卻只想消費書店,不想在書店消費,以宣傳之名,行搜集素材之實,反而打擾到想在書店尋找平靜的讀者。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既然都來到書店了,如能好好利用書店的優點,帶點什麼東西回去,更能創造雙贏的局面。在充滿書的環境中待久了,就算本來不看書客人突然對某個領域感興趣,經由「書」這個可以連結所有事物的特殊物品,搞不好哪天就突然想看書了。不用先做功課、不勉強發言的「認識讀書會」,在輕鬆無負擔的氣氛和進行方式中,讓忙碌的都市人可以藉由參與者間的互相推坑,激起閱讀的興趣。書店企劃各種以書開展的周邊商品和活動,對書店支持者的回應,都是希望被讀者需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提及書籍: 《我媽的寶就是我:一個女兒寫下對母親的驕傲愛意》陳又津,悅知文化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杉井光,皇冠文化 《素食者》《少年來了》《白》《永不告別》韓江,漫遊者文化 逃逸線書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央南路45巷3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42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4|【書業甘苦】有情有義三重埔,沒有書店我來補(上) ── ft. 逃逸線書室 茜茜
三代居住在三重的茜茜,聊起三重的種種,滿是珍視和驕傲的語氣。因開發早、聯外交通方便,成為到北部打拚出外人的首選。不分時段都能讓人填飽肚子、有事就情義相挺,因人口密集偶有混亂衝突,「草根」和「義氣」的特性在各方面充分體現。這樣有活力又包容性強的地區竟然沒有一間獨立書店,茜茜便跳進來做。逃逸線書室兩次搬家都有客人幫忙,共同參與讓在地人覺得這是「我們的」書店,也藉由學校、NGO參訪讓學生熟悉書店,希望在他們成長過程能有閱讀陪伴。為了引起圖像世代的興趣,推出與經典文學結合的節慶禮盒,每次的設計都讓人驚艷。 註:本集錄音時間為2024年,節目中提及「今年」接指2024年。 提及書籍: 《月亮與六便士:奠定毛姆文學地位的夢想之書【暢銷百年紀念版】》毛姆,野人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2(附:莫泊桑〈論小說〉)》莫泊桑,好讀出版 逃逸線書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央南路45巷3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49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3|【真人成冊】客家百變聲優是如何煉成的 ──ft. 小豬姊姊 王旻瑛(客語四成)
專業客語配音、主持、演員王旻瑛竟然是因為職業倦怠外加失戀,才意外接觸客語相關領域。外景節目、情境劇、兒童節目、活動主持、客語配音、戲劇節目語言指導,一路開拓以「客語」謀生的道路。勤做筆記功課、逮到機會就和老人家對話請教,正視自身不足努力修正,漸漸走穩,現在搭乘大眾運輸、各公共場館、活動現場都可以聽見她甜美的聲音。節目中也聊了很多配音和拍戲的幕後花絮,當然少不了匿名的爆料啦, 本集首次標註「兒童不宜」,因為部分客語太黑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1 hour 4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2|【書業甘苦】心太軟裝得下全世界的書店 ── ft. 爬上坡・好書室 書婷
位於淡水重建街的「爬上坡‧好書室」店主書婷,名字中自帶「書」來開書店似乎有一種宿命感。會開始想藉由書探索這個世界,是因為大學念體育常出國比賽,和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交流,想要透過閱讀該國的文學來更認識他們,書店裡的選書陳列是根據自己的人生軌跡來開展,熱血又感性的書婷關心那些他去過的國家、見過的朋友、路上的浪貓和街友們,用書店來進行一場對主流價值的抵抗,也希望這個空間可以是所有無處可去者的歇腳亭。 註:錄音時間為2024年,節目中提及今年是指2024年,剪輯的過程覺得這段期間世界局勢的變化讓人不勝唏噓。 提及書籍 《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烏克蘭為全世界捍衛的信念、勇氣和價值》澤倫斯基,大塊文化 《民族的虛構:建立在想像上的集體認同,如何成為現實的族群矛盾?》小坂井敏晶,心靈工坊 《哭泣的橄欖樹》蘇珊.阿布哈瓦,立緒(絕版) 《藍色加薩》蘇珊.阿布哈瓦,立緒 《向日葵的季節》伊戈爾‧T‧梅奇克,衛城 《戰火下我們依然喝咖啡:烏克蘭人的抵抗故事》帕維爾.皮涅日克,衛城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約翰.伯格,麥田 《無家者》李玟萱,游擊文化 《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第一堂課》人生百味,行人 《從零開始的都市狩獵採集生活》坂口恭平,健行文化(絕版) 《吾業遊民:一個德國遊民血淚拚搏三十年的街頭人生》理查.布洛克斯,聯經 繪本 《雪是誰的?》安東妮‧許奈德-文;張蓓瑜-圖,三民書局 《國界》玖石 文;海朗 圖,奧林出版 《和平與戰爭》谷川俊太郎 文;Noritake設計監製,三采文化 《街上的汪先生》老川,是路故事有限公司 爬上坡‧好書室 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60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1 hour 5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1|【邊走邊讀】仙山步道 vs《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
位於苗栗獅潭的仙山是小百岳之一,因有可治病的仙水得名,山上靈洞宮及協靈宮,參拜香客眾多。仙山三角頂視野良好、步道好走,停車場旁的美食廣場有許多用餐選擇,亦是苗栗民眾踏青的熱門景點。 宗教氣息濃厚的仙山,讓我想到台灣作家林徹俐的散文集《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寫既為父又為神的父親,父女之間矛盾的情緒、成長過程的種種不解與和解,在書中一一揭開。 第二季節目在本集邊走邊讀中劃下句點,感謝陪伴走過的聽眾朋友們,歡迎留下感想和意見,讓第三季有改進的方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27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40|【真人成冊】育兒任務進行中,閱讀讓我更輕鬆(下) ──ft. 讀者/育兒經驗者 曉玲
青春期的孩子外在生理和內心都正在經歷狂風暴雨,家長該如何保留對話的空間和陪伴的時間。其實第一次當爸媽和人子雙方要學習的地方都很多,你要的信任和公平我能給嗎?給彼此練習的機會,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爸媽一直都在,自立的前提是提供選擇權,大手小手攜手度過。 提及書籍 《成為自由人》李惠貞,維摩社 《平屋慢生活》真造圭伍,尖端 《半獸人飼養手冊:軟弱媽媽幣一次養小孩的田野日記》彭顯惠,小間書菜 《負子獸》潘家欣,逗點文創 《珍珠帖》潘家欣,作者獨立出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3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EP39|【真人成冊】育兒任務進行中,閱讀讓我更輕鬆(上) ──ft. 讀者/育兒經驗者 曉玲
一直很想邀請書店的客人來分享他們的故事,首次嘗試邀請到日榮本屋六年來的老朋友曉玲。從小便在很容易接觸到書的環境中成長、和附近的書店密切往來,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懷孕開始重拾、收藏繪本,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透過共讀、觀察孩子的閱讀軌跡,親子間的互動更加順暢,用書來做溝通的媒介,育兒的重擔好像也變輕鬆了些。 提及書籍 《今天是什麼日子?》瀨田貞二 作 / 林明子 繪,親子天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2 months ago
40 minutes

有時書店 有時外面
由苗栗書店「日榮本屋」所製播的節目,除了在書店裡介紹書籍,也會走出書店,拜訪朋友輕鬆聊天、或是探訪山徑步道,邊走邊讀。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世界更是一本大書,讓我們一來起閱讀。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waywewish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waywewish/ 聽友信箱/合作邀約:fribspos211@gmail.com 片頭音樂:龔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