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在有機產業的宜璇曾在新竹市開餐廳,生意好卻也累壞了身體:搬到苗栗公館,一開始躲不過當地長輩觀察的眼光,時間久了才逐漸融入當地生活。和夥伴使用台灣在地生產的食材製作果醬、貝果在農市集裡販售,想結合自己喜歡看的書搭配著賣,意外發現和自己一樣關心土地、在意食育的客人,也對閱讀有興趣。
宜璇說「農市集裡的書店樸食小舖沒有門」。依著自己興趣的轉變,嘗試更換書目引起客人的注意,原本會來農市集的人,都很在意吃什麼、食物從哪裡來,或已具備相關知識,書可以開啟話題、互相交流。自己的生活從製作食品、選書都實踐了一貫「身土不二」的理念。
樸食小舖
提及書籍:
《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劉克襄,玉山社
《臺灣漫遊錄》楊双子,春山出版
《里山生活實踐術》大內正伸,晨星出版
《茶》莫妮卡貝瑞、郝廣才,格林文化
《豆腐》袁樹基、郝廣才,格林文化
《手繪圖解豆腐二千年》威廉.夏利夫、青柳昭子,柿子文化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崔祖錫,行路
農業故事雙月刊《青芽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