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不管是書店的商品、活動,在演算法的掌控下,變得更難觸及需要的群眾,推動日益困難。有些人專程來卻只想消費書店,不想在書店消費,以宣傳之名,行搜集素材之實,反而打擾到想在書店尋找平靜的讀者。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既然都來到書店了,如能好好利用書店的優點,帶點什麼東西回去,更能創造雙贏的局面。在充滿書的環境中待久了,就算本來不看書客人突然對某個領域感興趣,經由「書」這個可以連結所有事物的特殊物品,搞不好哪天就突然想看書了。不用先做功課、不勉強發言的「認識讀書會」,在輕鬆無負擔的氣氛和進行方式中,讓忙碌的都市人可以藉由參與者間的互相推坑,激起閱讀的興趣。書店企劃各種以書開展的周邊商品和活動,對書店支持者的回應,都是希望被讀者需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提及書籍:
《我媽的寶就是我:一個女兒寫下對母親的驕傲愛意》陳又津,悅知文化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杉井光,皇冠文化
《素食者》《少年來了》《白》《永不告別》韓江,漫遊者文化
逃逸線書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央南路45巷3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