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ealth & Fitness
Sport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a2/dd/31/a2dd3174-f570-d004-6548-916b9e8fdbac/mza_5937925839521617599.jpeg/600x600bb.jpg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之盈諮商心理師vs凱婷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80 episodes
8 months ago
教養不只一種形式,誰不是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透過對自己和對孩子的理解,更能撐出心裡空間~ 同是雙寶媽的諮商心理師VS正向教養講師,和你一起輕鬆聊天, 了解孩子心理發展歷程、應用正向教養觀點於日常的生活應用。 活的又真又活的我們,期待透過對話,成為自己喜歡樣子的教養風格, 即便日常有時很骨感,但純真有愛如我們,依然想為家為愛做點傻事! 不定期更新內容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redbean117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https://www.facebook.com/katypdlife
Show more...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is the property of 之盈諮商心理師vs凱婷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教養不只一種形式,誰不是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透過對自己和對孩子的理解,更能撐出心裡空間~ 同是雙寶媽的諮商心理師VS正向教養講師,和你一起輕鬆聊天, 了解孩子心理發展歷程、應用正向教養觀點於日常的生活應用。 活的又真又活的我們,期待透過對話,成為自己喜歡樣子的教養風格, 即便日常有時很骨感,但純真有愛如我們,依然想為家為愛做點傻事! 不定期更新內容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redbean117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https://www.facebook.com/katypdlife
Show more...
Education
Episodes (20/80)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923崩潰寶典#81 聊聊家庭外的助人行業,關於學校x司法x家庭教育x輔導,這集滿滿的輔導啊!
這一集,滿滿的諮商輔導工作啊!凱婷善於發問的好奇語句,開啟之盈生活的大觀園~ 家庭x親職教育x一二三級輔導x社會最後的防護網(司法) 是如何串起整個社會防護網呢?謝謝凱婷好奇的發問, 讓我也嘗試從幼兒園階段的親職教育-學校學習輔導-社會防護網的概念, 穿針引線,從司法矯治的觀點回頭看孩子充滿「挫折」和「比較」的學習歷程, 最後回歸到父母是怎麼在階段性任務中因為挫折、不被支持、動輒得咎 而逐漸「失守」 當家庭的往失守,司法的網就只是在抓漏。 當學校的挫折蔓延,司法只是來滅火, 想給孩子矯正性的觀念,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既然是圈內人,就一起來聽這集吧! 如果這集不夠聽,歡迎學校邀約親職講座, 讓我們親臨現場,拋除評價的眼光、 滿滿地幫你的血補好補滿啊! TIP81 1.在司法矯治網中,如何協助法務人員回春,貼近第一線青少年。 2.在學校輔導工作中,俯拾皆是的鼓勵和肯定,可以做好一級輔導。 3.在學校諮商中,如何接住二三級孩子生命中的破洞。 4.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增強父母信任自己教養的親職力。 助人工作上的我和凱婷,希望在這一集中,帶給你滿滿的現下教育觀點喔
Show more...
3 years ago
24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916崩潰寶典#80 家家都可以做到的『簡易版』幼兒親善環境設置,home environment for kids~
不必花大錢,就能有的安全幼兒親善環境,這一集,我們來聽聽凱婷怎麼說~ 三歲以下的孩子,急需大人時刻不離身的保護VS安全的環境。 物廉價美的育兒親善環境,將大大減少「不要,不行、不可以」的禁止句 這一集中,你也會看見提供孩子父母的限制,並不會造成孩子的傷害, 而是逐漸協助孩子從離現實遙遠的神性世界,逐漸接軌道生活適應! 兩三歲的孩子,依然可以透過「良性&多次的溝通」長出生活的能力喔 TIP80本集重點: 【本集錄製時,凱婷家小孩在背景中玩耍的聲音,還請多包涵。】 1. 凱婷從腦中資料庫提取從前的經驗,小小分享自己本身在家裡超級簡易佈置的「安全育兒」環境。 2. 因純為個人經驗分享,所以端看個人需求參考,也許也能讓聽眾激發出更好更安全的佈置想法。 3. 在本集僅提到居家環境的部分,凱婷內容中提及的物品都是實用且物美價廉的,除此之外,幼兒階段的育兒時期,買最貴的是汽車安全座椅!離題呼籲:拜託!這個錢絕對不能省!而且買了就「一定要坐且綁好綁緊綁安全」。 4. 除了佈置育兒親善的環境、購買安全育兒的用品之外,在內容中一再強調: 這些都只是「輔助」,父母(照顧幼兒時)依然要隨時陪在身旁,緊盯幼童,這是絕對必要且根本的。 5. 其實照顧幼兒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可能真的完全放鬆放空,往往孩子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時刻經常是父母疏忽的時候,這一點父母本身就得有所覺悟。 6. 對於2~3歲的孩子而言,他們是無法判斷危機的。 7. 禁止句、否定句,可以用,但是要再明確的告知孩子「可以做什麼、怎麼做」,讓孩子能夠接收直接且正確的指令。
Show more...
3 years ago
24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902崩潰寶典#79開學焦慮會因熟悉而緩解,退一步觀察孩子的亮點,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變化
▶️這兩週,孩子們幾乎都是主動跟我們說掰掰,就進去上學了! 我們從來不幫孩子溯及既往,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今天他進去了、明天他成長了,後天他願意說掰掰了,大後天他願意給老師噴噴手、看嘴巴了,恩,進步了!孩子的生命在前進,而大人的思維也正滾動地前進!儘管欣賞他們地亮點,跟著他們前行就好! ▶️那天滿兩歲半的Alber說『媽咪,我今天不想上學!』我說『為什麼呢?』 他說 『我覺得上學很不容易耶!那裡很像親子館,有同學、有玩具,但沒有爸爸媽媽,我難過…』 孩子的每個表達都有他的心理歷程在跑,尤其鼓勵孩子用口語說明白了,安撫也較無痛接上了 我抱抱他說『媽咪在工作也好想你,我的心情和你,是一樣的呢~~你願意給我勇氣嗎?』 他說『可以~~』『媽咪你也帶海獺去,就可以了!』 我說『媽咪希望海獺陪你,不然,我帶海獺媽媽去好了,一人一隻, 我們想對方的時候就抱抱海獺、期待一起下課、一起吃東西!好不好啊?』 他說『那我要第一時間就衝回去…』這兩週,他開始可以在校門口噴噴手、看嘴巴,戴口罩。 然後守住他的鞋子,以便下課用最迅速的方式跑回家! ▶️孩子的心思很純粹,愛是最多的!這個時期的我們相愛的滋味,一輩子回想都回甘! ▶️當問題行為來找碴時,記得退一步觀察,被情緒淹沒的彼此,也觀察自己的內心變化, 因為當情緒來找碴時,雙方都困在隧道出不來,記得,允許自己退一步、才能看見孩子亮點! ▶️我們都是這麼用心的父母,也別忘了,看見自己『願意、持續、耐心付出』的亮點唷! TIP79本集重點: 1. 幼兒園開學第四週了!(錄製這集時仍在開學第三週) 除了Albert的進步,這集我們來聊聊Emma這次就學的進步。 2. 老師指派任務給孩子、請孩子協助做事,對孩子而言真的是極大的榮譽! 3. 這次回顧Emma就學的狀況,也是差不多在2週左右適應了學校班級,所以孩子的適應期真的可以估抓2週到一個月的時程,給家長心理預備。 4. 孩子做的任何行為,都是有它的密碼,行為不等於都是「問題行為」,但都是有它的原因與渴望或是敏感期的召喚。我們可以從行為介入,嘗試來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況。 5.之盈分享去上AMI3-6歲的國際課程,針對孩子的行為觀察,發覺敏感期的奧妙,當我們跟著孩子的敏感期召喚,設置合適的環境,將協助孩子安心發展。 6.當孩子反覆地出現不同類型的行為時,可能是他內心的秩序被打亂、或是當他正處於對某事物的敏感期時,家長該如何增進或是阻斷呢?
Show more...
3 years ago
22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826崩潰寶典 #78 開學五四三: 幼兒開學焦慮有妙招(上)
這一集,我們來聊~~ 下週公幼也正要迎向開學啦!就讓我們來個妙招大搜查,開學免驚! 直接進入重點!TIP78 本集重點: 【本集前段因為設備臨時有狀況,所以音質有些斷續lag,請多包涵~~】 1. 上週Albert還在當逃學威龍,隔天就有大轉變大躍進!我們來聽聽孩子每週改變的亮點。 2. 之盈總是有創意的用許多方法引導孩子,讓孩子無痛且心甘情願的調整自我的行為,我們來聽聽有趣的故事。 3. 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需要的時程似乎差不多約為2週到1個月,這段期間一定會感到辛苦,持續陪伴孩子,孩子終將能適應並成長。 4. 光是父母堅定(不是痛斥),就能讓孩子在穩定的環境中得到安定的滋養成長。 5. 一般穩定成長的家庭中,父母也會時而罵罵孩子、時而兇兇孩子、時而秀秀孩子,父母很多時候也是在這樣起起伏伏之中立定跟孩子的關係。 6. 本集我們又很跳tone的從孩子適應學校的狀況,聊到孩子每一個時期大腦認知及心智的發展,讓我們也來聽聽一些皮亞傑理論。 7. 不隨意破壞、打斷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尊重孩子的想像故事、陪伴並聆聽,以泛齡的狀態來說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Show more...
3 years ago
30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819崩潰寶典#77 開學二三事: ALBER逃學威龍適應記(下)
來呦,幼兒園的適應法寶全都上!這一集,我們來聊~~ 孩子是每一週為單位進化,每一天的鋪墊,其實都沒有白費! 父母有時候像實驗家,觀察孩子週週進化史,體認生命進化的美好~~ 這個禮拜太忙,剛抽空跟凱婷匆匆錄完PODCAST 第二天,兩個孩子就自己走進去上學~(感動 是不是要出運了~) ▼ 父母的願望都很小,法寶要自找,我突然覺得改天要來錄一集 『獸的上學法寶選擇輪』才有辦法一吐為協助孩子適應,父母背後心亂如麻的辛酸血淚史哪~從適應議題也可以看見『孩子安頓自己的能力』以及協助幼兒園老師接手時『迅速掌握和理解孩子的捷徑』Alber是任務導向的孩子,這週要進幼兒園前,嘗試給他一點任務例1:「你想去姐姐的學校看看嗎?」(不要不要步要→恩,好吧~然後走進去) 例2:「你可以去學校看看家裡沒有的書」(不要不要步要→恩,好吧!走進去) 例3:「你可以幫我把尿布濕紙巾拿給oo老師嗎?」(不要不要步要→喔!好喔) 例4:「你可以認得一個同學的名字,回來跟媽媽分享嗎?」(不要不要→恩,好) 這些經驗,都是在某些孩子身上可能可以移植,但沒有人教我的~~ 希望我們所有做過的try and error,都將成為你選擇輪中的可能選項之一。 如果哪像有中,剛好也能幫助到你的孩子學校適應,那就太棒了! 另外, 孩子越小,越可以從外在的冷靜空間,進化到內在的冷靜空間, 每一天Emma說他在學校很想我,但現在他開始可以有「不想我時光」 當他跟我分享那些「不想我時光」時,我怎麼做?我們就許願在下一集囉! 本集重點: 1. 之盈漸漸回到職場,一邊忙碌職場工作、一邊陪伴孩子剛入學的所有適應,心境相比之前大有不同,蠟燭兩頭燒的壓力與焦慮之下該如何調適呢? 2. Alber本週繼續上演「逃學」橋段,之盈與學校老師是如何合作協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的呢? 3. 運用家人與學校老師的照片、以及在學校上課的照片與作息表,讓家裡與學校互相延伸情境,協助孩子更加熟悉學校環境。 4. 如果本身屬於比較容易焦慮的特質,可以怎麼與身旁的家人分工合作?可以如何安頓自己的心? 5. 看懂每個孩子適應的方式並持續陪伴,不急著立即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看到每一刻的進步且給予鼓勵,孩子每天都在成長。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Show more...
3 years ago
28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812崩潰寶典#76 開學二三事: ALBER逃學威龍適應記(上)
每個孩子的適應狀況很不同,孩子在校園的初體驗中, 已經逐步從自我到他我的觀察,到融入社會,接著才會出現社會情懷產生, 下個階段就是透過社會回饋逐漸建構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交叉比對自己對自我的看法! 所以每個階段都是新的,當我開始打電話給家長為孩子做開學準備時, 我的孩子已經搶先起步走了!這一次面對Emma和Alber的適應,又是新的階段。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Alber發展出的生存策略就是『具體逃脫』 他從小在我們手裡只要是不經意,就可以輕易盜走姊姊和大人的東西, 在學校也是,逃學威龍開大絕就是『開門走出去』,用他最大的力量 想要回到父母的身邊, Emma則是和Alber守望相助,一方面觀察哥哥姐姐他搭不上的聊天, 一面亂入又忐忑怎麼被看,一面期待媽媽來接,他的內心矛盾,一方面眷戀家人、 一方面又對外界有淡淡的好奇,怕聽不懂別人的話題,也怕同學流行的事情他不懂 (是不是很國中生?這些都是他回家跟我分享的!) 年幼孩子對父母的依附本來就是很深的, 父母本來也就是他們最安穩的基地, 要從父母延伸到學校,孩子內心得跨好一大步。 這一大步,怎麼跨,得由學校和家庭攜手合作! 我很感恩我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們,也不斷鼓勵我 『你的孩子是可以的,他們今天又進步了______』 光是微小進步,被老師看見,隊家長來說就是個大增強! 也著實參與了,孩子的微光卻巨大、恐懼也雀躍的社會人際進展! 這些日子以來,一直以來我都大大的被幼教專業人員感動著, 孩子的每個第一次,都在劇烈的哭喊中度過,而從業幼教的老師, 真的有大愛慈母光,可以穿越哭聲,照亮每顆孩子的心 幫孩子建立在學校的這塊土壤-『歸屬感』『價值感』 感謝所有的教育人員,在第一現場,為孩子的身心付諸的所有努力! 接著,也快要開學囉!(學生和老師們很不願意面對的現實XD) 本籍大綱TIP76 1.孩子的發展和依附狀態,都有個別差異,透過觀察,不被外界逼急,你是你孩子的專家! 2.當外人不了解你的孩子時,父母得抓回注意力,聚焦可以努力的部分,不能努力的得放下。 3.混齡的環境中,每個孩子用自己的速度,進行適應,也逐漸發展出人際關懷。 4.當孩子不適應時,父母給予孩子孩子安心保證、繪本故事的預備、說出害怕都是好方法。 5.不要突然離開、不要魔鬼化學校、不要當管教不來時說老要給老師教,都給自己留退路。 6.我們還在開學適應的過程中,預祝大家開學順利,小孩逐漸減低哭哭的機率!
Show more...
3 years ago
23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805崩潰寶典#75 [ 相伴恆溫 ]讓省隊友變神,一起陪孩子的心長大!
情人節剛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看見省隊友變神! 常一打二的之盈,分享和孩子獨自在外的危機意識與經驗, 看見孩子從身體獨立、心智啟蒙、社交獨立與溝通的長進, 兩三歲的生命,就能逐漸與母親建立良好默契,看見耐心滋長的亮點,及陪伴的寬慰。 ▼ 我們處理諮詢的過程中,常有「如何把省隊友變神」的議題, 今天一併帶給大家, 一、看見隊友與你不同的實質幫助 二、認知彼此不用做一樣的事情才是好,彼此補位才是好! 三、不比較、不指責、不批評,多鼓勵、多讚許、多肯定 ▼ 在親職路上,我們都是彼此為一的神隊友。 別寵隊友,但要寵出家中常有感激、恩惠的氛圍, 讓彼此即便是短暫替手,也責無旁貸,感到自信! ▼ 在你們家,隊友一定有神奇之處,等待我們發覺, 也許,在家庭進化史中,我們都以自己的速度, 從皮丘、皮卡丘到雷丘~(借用皮卡丘的梗) ▼ 也祝福大家,年年看見孩子的『好』,季季看見隊友的『行』, 更重要的是,日日看見自己的成長、讚頌成長,與己同行! ▼ TIP75本集重點: 1. 之盈生活中的小插曲,看見了孩子前一年與今年的成長, 孩子能共感危機,與媽媽一起「同行」,讓之盈感到莫大的安慰。 2. 當遇到另一個家庭、或是另一半正在處理孩子問題時, 該如何拿捏當下協助與否,除了視對方的需求以外,最好適當的還給對方時間與空間。 3. 孩子學習團體合作、紀律、及社會化的過程,都是在與同儕交往與遊戲的過程中淺移默化學習而來的。 4. 有替手是非常幸福的。對替手的要求秉持「最低限度」,能得到協助與喘息就是福,互相體諒。 5. 夫妻有時的不同調、狀態不同,沒有關係,我們不用時時溫和完美,只要彼此了解彼此的狀態,其中一方能穩住當下情勢,也能幫助孩子在此時學習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以及體會父母的狀態。
Show more...
3 years ago
28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729崩潰寶典#74 從生命的開展,看見親子關係珍貴的價值
當孩子詢問「爸比媽咪,什麼是交配?」你會怎麼回答。 這一集,我們來聊~~ 在家庭中的話題,都是奠基關係的基礎, 當自己的家不再是猛鬼屋、而是避風港 無論是各種話題,像是性交、交配、我如何出生的、 你為什麼生下我? 當我們記得生命的開展是從喜悅開始, 在家庭的各個階段,每個人都正在形變, 途中會有複雜的學習要承接,驚恐的衝突 相對的金錢付出、精神培養,教育的對話。 所有的記憶,都回歸到 我們如何陪一個生命長大,這份最初的悸動 當我們不以孩子不乖、表現不好,就關起與孩子對話的大門; 當我們不因守貞的概念,就用評價把一個人切成貞操和崩壞兩塊, 就能夠,回到我們內心的恐懼和可望是-要孩子要避開過去的凶險! 在此之前,我們得先接納內心的恐懼,也得和孩子建立可以談話的心理空間, 才有機會回到趨吉避凶,帶著祝福和平靜,與孩子面對生命中的任何發生! 用話題,協助孩子體認,你的生命因為她而大好, 了解生命的開展和接受身體的感受,是件很棒的事! 因為, 當孩子永遠被視為是「被期待來到這世上」的寶貝, 在這世上就有安身立命的位置! 家,就是你這輩子的安全避風港, 歡迎你永遠可以回來聊聊在外的風雨! 留言處二補充:陳姿曄心理師對談-阿光小芸機哩呱拉那一集 留言處三補充:生育,從生命的開展科學研究來探討 TIP74本集重點: 《本集是上集的番外篇~ 由於上集錄製時我們不小心把話題扯遠了XD 但是內容又非常有意思,所以特別剪成番外篇分享給大家! ^_^》 1. 從陪孩子閱讀動物、昆蟲、植物界的繁衍,與孩子說明孕育、交配的自然現象,聊到如何和孩子進行情感教育。 2. 睡美人的真愛之吻,其中大有含意,我們來聽聽之盈如何跟孩子說明。 3. 從跟幼兒談性教育,到跟孩子談性交這件事情,可以如何用貼切的故事及隱喻,讓孩子明白珍惜、愛自己、確信與珍視自己的價值的重要性。 4. 孩子會做的會超脫我們的視線範圍,我們要做孩子的避風港,讓孩子知道無論他在外遇到什麼令他內心崩落的事情,他永遠可以回家吐露。
Show more...
3 years ago
27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715崩潰寶典#72<教養恆溫>看見你與孩子的獨特成長
最近收到許多網友來函諮詢教養,敲碗開啟< 恆溫教養團 > 詢問度之高,讓我有點驚訝,來問問大家是認真敲碗的嗎? (以下開放留言,可以告訴我們你們認為呢?) 無論是「教養支持團體」和「個人鼓勵諮詢」 都是創造父母、孩子和整個家庭在新手村中,內心被完全支持的經驗, 引用分析取向的心智發展解析中,提到 「剛有新生兒和幼兒家庭的樣態,著實非常忙亂、心力交瘁,喜悅之外更多不順遂 在主要照顧者內在,引發各種攻擊、被投射、無助、支離破碎的心境」 父母之間彼此隱微的較勁,誰是好父母,都讓親子配對的第一現場顯得混亂, 在平靜無波的生活樣態底下,其實暗濤洶湧,而這些情緒又如何影響孩子? 這些人仰馬翻的場面,包括母親對孩子的矛盾心情, 例如:嬰兒的誕生讓母親突然失去原本的認同、失去原本的工作人身份、 她得學習新事物,尤其是她不再是孩子出生之前那個有能力的成人, 這促使她忽略別人的建議的鋌而走險, 書中提到當母親心靈中好長一段時間失去舊有認同的腳色和身份, 感到痛苦且困惑時,夾雜著意識到眼前的孩子,如此脆弱依賴母親, 可她也是一夕之間變得脆弱,好裝進和同感嬰兒的狀態, 這些混亂的場面,隨著孩子的長大,挑戰變得更多…… 「小孩一定是故意激怒我的!」「他怎麼可以這麼自私?」「他跟另一半一樣不從我願!」 在現在字面上看起來的情緒化,可直覺反應會跑出這些父母也對孩子的抵擋和防衛狀態 當孩子能力越來越好,出現獨特的敏感期和發展議題時, 例如:兩歲娃愛裸奔、愛說不要、愛說我討厭你、愛跟你唱反調、 愛做你不想她做的事,你難免被激發「他未來怎麼辦?」「是不是我沒教好?」 你的自我懷疑,在別人看來是一時的,可對你卻是24小時又24小時日復一日之久, 這些自我懷疑都可以透過支持團體,在團體中互助及經驗分享達到內心恆溫的平衡點 (如同之盈和凱婷創立PODCAST的初衷) 內心狂風暴雨是暫時,但不留下刻痕;內心有過驚濤駭浪,但沒有直擊孩子; 協助你和孩子渡過他早年與你的第一次危機,就是恆溫教養的也想給力的部分 希望這一集中,你會感受到,我們渡過層層關卡,逐步走到的地方, 也肯定著過去和孩子渡過風雨產生的強韌心智,和欣賞孩子的眼光! 最後,謝謝大家持續支持著我們~~ 在線上、在生活、在你的求生夾縫裡 我們都願意陪你! TIP72本集重點: 1. 看到彼此的努力與亮點,就是親職支持團體中最可貴的地方。 2. 撐出內心的空間反思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發現孩子的點滴成長感到十分安慰。 2. 我們這次聊到一些孩子的成長、那些點滴的累積讓我們覺得可愛又好笑,回顧這些片刻,真的好溫馨。 3. 父母跟孩子是互相影響的,這種微妙的感覺無論開心或生氣的事情,都令我們感到驚訝。 4. 孩子教會你的事情是什麼?來跟著我們一起回想、感受一下吧! 5. 有手足真的是一件好幸福的事情,手足之間 (除了父母以外) 彼此就是最早人際學習的對象。
Show more...
3 years ago
26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708崩潰寶典#71母親藍調:乍為人母的起頭,就是回到情感的敏感地帶,觸碰直覺~直視需求
媽媽,擦掉你的眼淚,你的幸與不幸不重要!-嬰兒藍調 身為母親,第一次看見自己變形、看見自己 隱微的被剝奪感,隱微的喜悅、隱微的重新豎立安身立命的狀態, 想像和現實之間的落差,悲傷和喜悅夾雜,責任和眼淚,都可以重新被看見! 給乍為人母的你,過渡時期中的陪伴, 母職的內容會隨著孩子和自己的需求雙向起伏 但乍為人母的感受,之盈和凱婷想好好陪伴你 所有的感受,都值得被珍視,且妳一定會安然渡過! 你得相信自己很努力,孩子也很努力, 允許自己內心的私密空間,無論是不知所措,沮喪,愉悅, 都不會影響到妳成為母職的能力,僅給予一個情感奔放的空間 妳會慢慢回復成新的平衡,從不習慣到習慣, 母子關係,是一點一滴用每一天建構出來的! 父母職不是越級成就,又或是母職(黃袍)加身,不是這樣的。 逐漸的適應和習慣,當狂賀和慶典的錯覺之後,突然可以或突然不可以, 都不影響妳要慢慢熟練的需要,回到自己身上,承認藍調也無妨,紅調也可以 找到妳們跟孩子的特調調性,且我們陪伴你,找回妳們這對父母的自信血液! ----- 嬰兒藍調(作者網站:https://reurl.cc/rDepjZ 原文) 我坐在病床上,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短短幾秒就變成一個完全健康的嬰兒。 河流從我臉上流過一定意味著我不感恩。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祝賀訊息湧入, 「你必須被幸福淹沒」、「享受每一分鐘」。 這不是他們的錯,我也說過了,這是我們對新母親說的話,不是嗎?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看看我擁有的! 我不值得難過,讓我們用產後內衣把這種情緒丟在角落吧。 這裡沒什麼可看的。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 為什麼我覺得像犯人? 為什麼這四面牆要關閉? 你的頭頂有屋頂,你有一個可愛的家。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我的身體感覺不一樣,看起來不一樣。 但很多女人會為了你的銀條紋、母性的線條而殺人,看看它給了你什麼!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我有一個挺身而出的丈夫,他是父親這個詞的定義。 我知道有些女人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掙扎。 看到了嗎? 你有它太棒了!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我不認識這個新的我,我以前沒有見過她,我很懷疑她。 但你還活著,你在呼吸,要感恩! 「媽媽,擦掉那些眼淚」。 我不能感到悲傷,我的悲傷沒有空間容納所有發生的一切。 我的心很充實,但我在空跑,我不知所措。 我的身體已經壞了,疼痛仍在骨頭裡。 我的人生瞬間改變了方向,我只需要感受這一切片刻,然後沒有評判,沒有質疑地哭泣。 我站在這裡洗澡時摸著我的海綿肚,9個月以來我第一次獨自一人在這裡,水噴霧淹沒了我的眼淚。 我知道你將其他不幸與我不存在的人相比,試圖破壞這條河。 但我的悲傷屬於我,它不需要衡量。 我可能也不懂。 但請讓我哭泣這些眼淚。 這樣我又能感覺更輕了。 所以我可以成為我命中注定的母親。 沒有了藍色的陰影。 因為我很堅強。 我們難以置信的強大。 -- 本集重點: 1. 從懷孕到生子、到真正成為一個母親,不只有喜悅,還有內心的調適、身體變化與照顧新生兒的種種壓力,旁人真的能了解產婦 (媽媽) 身心疲憊的狀態嗎? 2. 「媽媽應該要怎麼樣」對於媽媽本身來說是一種大量的羞愧攻擊、讓媽媽陷入質疑自己的困境。 3. 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主要照顧者有適合他自己的方式、以及他與孩子之間的步調,對於他們的「不干擾」是一種智慧與尊重。 4. 「大家都有,為什麼我沒有?大家都可以,為什麼我不行?」人生中太多這樣的「套公式」,綁架了我們。你也有過嗎? 5. 母親/父親 需要對自己的一套方式有信心,偶而的自我懷疑是很正常的,但別忘了還是要回歸到自己身上、相信自己的感受。 6. 有了孩子後許多事情都是因為「習慣」養成而適應的,並非因為「母職」加身而立刻就會,而且母職的內容會因為孩子的成長而不停的改變。
Show more...
3 years ago
36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701崩潰寶典#70教養恆溫: 拓展PACE四向度練習, 找回你在教養的八度空間
這一集中,我們探討在『恆溫教養』中,父母對孩子的PACE四向度敏覺度, 好讓我們偵測內心的水庫目前的容量,其實,PACE是從「照顧孩子的有效策略」 這本書的作者Daniel A.Hughes提出的,這位臨床心理師的概念是 當一個家庭中的成員,彼此可以發展出想到家就是種安慰和可靠的避風港的感受, PACE是很重要的指標,他是一種態度,在這個家中彼此會珍惜對方的發展,並且不需要處在損傷另一個人就可以做到大家都有庇護和連結的感受,讓彼此不會感到孤單! 他指出,父母的PACE態度,是以情感為核心傳遞給孩子他所介意的, 如此一來,孩子才有機會在安全、開放的位置中,也表露接納和安全的氛圍 許多時候,當父母的內心有空間了,孩子自然就習得對他人的理解。 而恆溫教養,放重心在協助父母找回這份PACE的態度和能力,原因就在於 我們就是孩子的早年安全堡壘哪! ======以下針對說明,摘要自原書內文===== P(遊玩的態度):當親子之間常常分享愉悅、興奮或快樂的經驗,彼此就有更開放的心去拓展彼此的情感交流,書中指出,歡笑是羞愧感和害怕的解毒劑,歡樂發生時,他們會知道彼此的關係夠好,讓親子之間更有了一份獨特的感覺,就是接納彼此的感受,而幽默感也容易讓我們發現事件的另類看法,可以緩衝和對別人的經驗有開放的態度,不容易將事情看成是壞的! A(接納):幼兒和較大的兒童很容易和照顧者失聯的原因是在於,他內心有被拒絕、不被接受的恐懼,照顧者當然也會對孩子失望、嘲諷、但當他不認為,這是全然是他的一部分時,就更容易和主要照顧的人形成安全的基地,因為他知道照顧者只是針對他的行為,不是否定整個人格和預設未來,當接納的氛圍,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流動,孩子將更具焦在問題解決的好策略,而非害怕關係失聯! C(好奇):探究為什麼,當父母親持續對嬰兒產生好奇心,將容易呼應孩子所在乎的事情時,就更容易知道孩子的原意,當父母內心持有好奇,就更容易知道孩子是很了不起的,會越來越想要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更多,當管教取代了探究,就更容易用負面動機預設了孩子,當我們秉持著不知道的好奇,就更容易讓關心多一點,預設少一點,真正了解孩子 E(同理):由於孩子的情感是很立即、很清晰表達,照顧者如果能夠清晰的回應、分享和擴充孩子的感覺,將有助於讓她得到安慰和支持! TIP 70 本集重點: 【這集內容有點長,慢慢聽~ 慢慢聽~ 之盈說明的非常清楚喔~!】 1. 當我們心裡空間不足的時候,都有可能失去PACE中任何一個態度,這是非常正常的。 2. 此時就可以觀察自己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不是反省、是超脫對錯之外、 去看見內心,更重要的想法、價值或感受。 3. 若我們忽視「失去PACE」的狀態,而勉強自己硬撐在一個隨時會爆炸, 到時快爆炸,卻還要只顧及對方的情況下,不僅太委屈、關係也更容易惡化。 4. 在平靜時刻,可以想想:「平常如果是孩子的話,孩子是怎麼對我做 (修復) 的呢?」 5. PACE,讓我們在家庭之中,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被尊重、被重視、以及能分享的生活氛圍與態度。 6. 我們內心有震盪的時候,不是一件需要被消滅、不是一件有罪惡感的事情。 補充書目:照顧孩子的有效策略-以依附關係為焦點之親職教育 Daniel A. Hughes著
Show more...
3 years ago
41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624崩潰寶典#69 透過劇場式對話VS共讀的基礎,促進孩子腦部發展&情感調節(下)
昨天我和凱婷接棒完成這集podcast的時候,我正在陪睡兩個稚子,他們很好奇~ 一直說「哈囉,我是凱婷、哈囉我是之盈,哈囉我是Emma~哈囉我是Alber~~」 想說就放出來陪寶寶睡,回顧一下我們的生活對話,一起回憶後,他們反倒睡得很好! ▼ 途中聽到好笑的,Alber還說「阿嬤聽的黑人問號 (?)」 恩,我對他才是黑人問號!???? ▼ 對我們來說,遊戲、故事、繪本、劇場式對話、想像空間式連貫的, 透過「語言表達能力的精熟」會是幫助孩子精準表達自己的內在世界 讓孩子較可以對情境掌握、情緒較不容易因為表達不清而失控! ▼ 讓我們一起來聽精彩的一集,和孩子一起聊天, 透過創造和孩子不同話題,幫助彼此溝通和連結 點進來聽,就對了! ▼ 聊天中提到動畫補充: 霍爾的移動城堡 FLY GUY 小魔女 神隱少女 TIP69 本集重點: 1. 跟孩子「一來一往」的對話其實是我們透過「共讀」而來的。 2. 孩子會體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每一句字詞的感受。 3. 所謂「劇場式」的對話,其實包含了生活中所有跟孩子討論的內容,不單是侷限於電影中或演戲的話語。 4. 在生活中,可以用童話、用孩子認知可及的內容跟孩子一起討論每一個生活中的情節,讓故事可以給孩子內在很大的想像空間。 5. 孩子對於自己的生活情境越有辦法掌握,及用言語表達他的心情,我們就比較能對的上他對話的對口。
Show more...
3 years ago
23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618崩潰寶典#68透過劇場式的對話,促進孩子的腦部發展&情緒調節(上)
你曾經在生活中和孩子使用劇場式對話嗎?也許是有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這一集,讓我們一起來聽,如何藉由動畫和故事的機制,創造你和孩子默契、私密且無可取代的 #潛在空間。 潛在空間可以協助你,跨越內心的痛楚,現實的苦惱。 幫助你把內心的不安,安放在一個懸而未決的空間。 ▼ 在恆溫教養中,無論是地雷區的探索、假意接受區的覺察、電力表的表達、內心憂懼的追本溯源,就是要創造父母在困難中,依然能撐出內心的潛在空間。 然而,孩子卻在早期,透過你和他的締造,從隱喻中竄升、從劇場式對話中,協助他在困頓中,有機會「折返」協助他,在未來即便遇到困難,有個私密的心理空間可以自行消化、安頓內心再出發! #你對孩子早年生活付諸的努力 #終將會回到你和孩子的身上 ★ 這正是恆溫教養協助你安放內心後,在孩子的關鍵期中,亟欲協助孩子可以做到的事!這一集,讓我們透過輕鬆聊天,舉日常的例子,和你一起真實地、開放地,領略用劇場式對話,陪伴孩子渡過困難的各種美好! 搭配&延伸閱讀(相關參考網址:https://reurl.cc/x98G4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一項針對4至6歲兒童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認知科學家發現,這種來往的對話會改變孩子的大腦。 具體來說,它可以提升孩子的腦部發展和語言能力,通過一系列測試和核磁共振腦掃描來測量。 無論父母收入或教育都是如此。 「重要的是不只是和孩子說話,而是和孩子說話。 這不僅僅是將語言傾倒到孩子的大腦,而是實際上與他們進行對話,”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也是該論文的主要作者Rachel Romeo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P68本集重點: 1. 什麼是劇場式的對話? 來聽聽之盈怎麼透過宮崎駿動畫/圖畫書,來和孩子進行劇場式對話! 2. 從神隱少女來看每個角色的特色、跟孩子一起做延伸討論。 3. 從湯婆婆與錢婆婆不同的教養型態也能看出代表媽媽內在分裂的兩個部分 (陰影面積與理想狀態)。 4. 用動畫的情節進行劇場式對話,能夠幫助孩子表達自己、安撫到孩子的不安。 5. 父母的情緒其實孩子都感受的到。找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情緒比喻」能夠幫助彼此理解現階段的狀態。 之盈的孩子後來有個什麼樣的說法,讓之盈更有體感呢? 讓我們期待下集~~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Show more...
3 years ago
19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610崩潰寶典 #67打造你的恆溫配方:透過有意識的父母,允許「理解」來敲心門
用你自己的狀態真實去跟孩子互動,就好~ 當你內心有事,就先關照那些事; 當你內心不安,就先關照那些不安, 當你內心挫折,先聽些其它的關照那些挫折。 即便這些都擺在孩子之前,但你得先擺平… 那些讓你內心震盪的狀態、讓你感到風雨飄搖的情境。 當理解、不批判、在你的生活中發生, 你就有機會 因為理解,允許這些狀態同在, 才有機會穿越狀態,看見眼前的孩子! 對小小孩,是這樣子的! 對稍微大的孩子, 你可以坦承的和他說說自己目前內心的處境, 並且告訴他「這不是他造成的,只是你感到困難」 當你心裡有事,需要逐漸消化和紓解這些事, 當你心裡有事,需要了解自己的容忍區變少、地雷區變多, 這不一定是孩子造成的,你只需要他不要讓你感到更多困難, 請求、告知、然後回到積極冷靜區,幫自己一把。 了解你的防衛其來有自/搭配P,209 正視負面情緒/P.96 了解你的壓力狀態/P.70 拆解你的害怕/P.269 知道你的地雷/P.113 你就有機會涵容孩子的狀態,看懂他的攻擊,穩如泰山! 穩坐父母的位置,和他一起面對挫折和修復。 這一集,我們和你一起面對! TIP67 本集大綱: 1. 本集之盈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詞:「涵容」,什麼是「涵容」? 2. 孩子時而做出攻擊父母的行為,其實也是藉此 測試父母是否 能跟他一起重新面對與修復,協助他處理現實的困境。 3.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潛在空間」是親子之間的核心。 4. 孩子要的就是跟父母的連結,當他不知道怎麼跟父母連結時, 就會困惑且時不時用不恰當的方式跟父母討。 5. 每一個時期都可以有跟孩子「各種不同」的表白,讓表白成自然, 當遇到彼此都艱困的時期時,這些表白都能幫助彼此度過難關,拉回彼此的距離。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Show more...
3 years ago
29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603崩潰寶典#66 【恆溫過端午】焦慮現形記,回溫防護衣
疫情的延燒帶來清零VS共存的思考, 但在外界無法改變之下,我們也得想想自己可以改變的是什麼! 在停課?不停學!線上?實體!線上混和實體擺盪的狀態下, 每個家庭現正都在政策變化的這兩個禮拜中,風雨飄搖著 計畫趕不上變化,變成生活常態,每天等政令,內心很拉扯 但意外的, 我們似乎也長出了"與內在焦慮和煩躁共存"的能力! 緊急應變能力,家人和親子居家相處的巨大承受力 這一集,讓我們一起練習放到最低標準,將內心的壓力現形, 將焦慮來源和內心地雷做徹底清查(搭配112-113頁) 找到前兩週內曾內心失重的關鍵時刻,為自己找到回溫的防護衣 『用1%的覺察,換得99%的清靜。』 (搭配第269頁) 不似屈原隱蔽內心委曲,不重蹈覆轍以汨羅江為最後知音, 允許一個徹底情感崩潰的空間,自體恆溫始,盼強勢回歸! 不被生活和疫情變化拖磨,儘管轉念、放鬆,找平靜念頭! 讓焦慮與平靜共存、崩潰極致和寧靜回血共存! TIP66本集重點 《本集約在2週前錄製的,有上下集唷!這集比較輕鬆,下集小小嚴肅但是有深度唷~》 1. 疫情爆發後,我們給孩子停課在家至今已經快2個月,我們也聽到身邊朋友在停課階段遇到困擾的事情,讓我們來討論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2. 孩子停課在家先別急著找一堆事情給孩子做,讓孩子盡情放鬆享受無課業壓力,爸媽放低標準,日子比較輕鬆。 3. 各家有個家的困擾,疫情期間父母內心面對各種焦慮狀態都在變形,失控,我們得常常回歸自己內心,感受一下「目前最重要的事」來決定下一步行動?! 4. 利用「每日歸零」的想法,不追究過去、不執著細項,幫助自己回血回溫,正向面對嶄新的每一天。 5. 順著孩子的「敏感期」(孩子內心的秩序) 走,就比較不會有許多我們認為「意料之外」的行為舉動。 6. 放低限度、放低標準,是包括孩子跟自己,可以善用之盈書中的「油水分離表」,讓自己大概了解哪些時候自己是處於壓力狀態,以及檢自己還可以承受多少壓力,來進一步調節自己內心狀態。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Show more...
3 years ago
31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520崩潰寶典#65 去年今日宅瞬一週,日日破萬啟動恆溫修練高峰
記得去年05/21的PODCAST宅瞬一週,一夕居家WFH嗎? 今年又來到五月的病毒高峰了(昨日破九萬)搖滾區跑不掉, 下週到底高中以降停課狀況如何呢?有待中央來發佈。 這幾週得我們過得如何呢?宅第二次的作為又為何? 不要太認真,我和凱婷已經幫孩子居家自主停課將近兩個月了, 這一集雖然是前兩週錄製的,但現今我們依然安定帶娃居家沒事的! 這一次,我們是怎麼幫自己迅速恆溫的呢?(請進來聽囉!) 好佳在去年面對第一波,有凱婷娘娘在身旁,即便疫情緊繃但順利過關! 今年,再來一波防疫居聊,家有小小孩的我們,心態和居家安排已進化 讓我們陪伴你在線上,來聊聊這一波疫情期間,我們如何安頓身心吧! 我們是千百個不願意,有疫情環顧身旁緊張兮兮, 但非常時期,我們大家都得健康、平安、安然渡過! 早睡早起、身心靈都平靜穩定、健康至上最重要囉! TIP65本集重點: 1. 疫情燃燒的比去年5月時嚴重,然而這次讓孩子自主停課在家的我們,心情卻比較穩定、情緒也比較不緊繃,聽聽看我們的閒聊。 2. 想像力就是超能力!這次「直接接受孩子停課在家」的心態,透過內心假想的「放養」方式與畫面,得以讓自己片刻放鬆與回溫。 3. 平常時刻有平常的作法,疫情時刻有特別的做法,放低標準,活著就好。 4. 這次 (距離去年5月) 算是第二次疫情大爆發,無論大人小孩似乎都因為有了一次的經驗,應對停課在家的能力似乎也成長了! 5. 父母的焦慮感會很直接的影響到孩子「近在眼前的焦慮」的態度,所以父母要試著安頓自己的心,父母狀態穩定、孩子也會穩定。 書訊:Monkey Puzzle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Show more...
3 years ago
24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513崩潰寶典 #64【恆溫說書】家庭中親子之間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下)
父母安定自己的心,就比較能夠安內攘外,是幫助孩子穩定身心的基礎 在人格結構早年被回應的狀態,影響孩子人在早年心性穩定的基礎, 當他經驗和體會到「挫敗性經驗」和「興奮性經驗」拉扯著孩子如何養成自我。 協助孩子在第一個自主期,用反應式傾聽,耐著煩協助孩子做抉擇, 在他的第二個準備起飛的青春期,父母和孩子都較能適應和渡過, 並在這個時期一起著手內在的成熟和成長!(搭配閱讀文本) 在恆溫教養裡面,希望能幫助孩子在12歲以前,時不時反應式傾聽孩子的內在 父母對孩子還有很強影響力的狀態下,幫助孩子在13歲之後心理的離家和起飛! #佛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EP64 本集重點 1. 孩子在年幼時期與青春期時是屬於「本我」比較大的狀態,當無法協調「超我」的要求與了解其意義與價值時,人格發展就無法很穩定。 2. 父母給年幼的孩子什麼樣的回應與刺激,是促成孩子早年人格養成的重要關鍵。 3. 父母先安定自己的心,對孩子做適合孩子年齡的要求與指導原則,會是穩定孩子身心的基礎。 4. 承上,當孩子在青春期遇到比較大的誘惑時,他能對它抱持懷疑的態度去判斷、以及接受成人給予的規則。 5. 如果父母都擺不平自己內心的震盪與糾結、內在的程式,那麼父母也很難看到孩子心裡擺不平的原因與困難。 6. 親子衝突的時刻,如果能暫停讓彼此有空間「想一想各自介意的到底是什麼」,信任彼此都是很在乎對方的、此時就是協助孩子的內心減壓、情緒調節、讓孩子思考判斷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本集因為凱婷的設備沒有調整好,剪輯後仍會有一些雜訊及音量忽大忽小,以及背景還有小孩玩耍的聲音,還請包涵。**
Show more...
3 years ago
19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506崩潰寶典 #63【恆溫說書】家庭中親子之間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上)
這週末是母親節耶!但想必大家都要各自過了, 搭配恆溫教養中,理想的孩子和現實的孩子 以及家庭中父母超我、自我和本我的震盪, 如何影響到孩子內心形成的自我, 在0-6歲中,是孩子與本我最靠近的時刻~~~ 在父母投諸於超我的期待中,親子之間就很容易不同步。 當我們退後幾步,有心理空間思考 「我怎麼對待孩子」「孩子怎麼反饋」 我理想中的孩子和現實中的孩子,有什麼落差, 我怎麼活在這些焦慮裡面,將過去的挫折細數到未來的時空。 在孩子的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落差,也就形成父母的挫敗經驗, 第一, 你的期望適不適齡?有沒有符合他的能力? 第二 ,你的溝通是不是從頭到尾都在自我對話? 第三, 搭配凱婷提到兩列清單之間的落差 中間還有一列是充滿焦慮的父母。 覺察中間這個焦慮空間,這些就是我們存放在孩子超我空間的內容。 所以這些心裡面的壓力,從書中 #幫壓力作油水分離 #日程表了解低電量 #將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分齡適齡地給予, 可以超前部屬準備,但放下超前部屬焦慮 當孩子自我無限大,逼著你符合他的需要時, 每個人都有他的極限,當我們敏覺自己的地雷和期望 把它放在覺知的真空空間,我們就有心理空間望見眼前真實的孩子! #佛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EP63 本集重點: 1. 你覺得「典型的孩子」跟「理想中的孩子」是怎麼樣子的呢?妳覺得理想中的孩子 (完美小孩) 存在嗎? 2. 兩歲以前的孩子,他們的心理也裝不下別人,都是比較以自我為主。當孩子兩歲以後,父母開始能找回一些掌控權,孩子的心理也開始裝下他人。 3. 孩子有自己發展的時辰。但在許多情況下父母有現實的壓力,會不禁的無法欣賞及理解眼前這個孩子的行為表現。 4. 若我們知道幫壓力作油水分離、知道自己電量低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幫自己的生活超前部署,讓孩子知道我們的狀態以及忙碌或空閒的時刻在何時。 5. 本集中段之後之盈解說了許多「本我自我超我」簡單易懂的例子,我們一起來聽聽~!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Show more...
3 years ago
20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429崩潰寶典 #62特別專輯【恆溫教養】居家改造(下)
疫情再起,安全的環境幫助父母接回快斷的理智線 你也想讓孩子動靜皆宜嗎?讓我們從居家改造著手~ #餐具自理區 #書櫃區 #外衣區 #找回專注力 可搭配以下這篇文章(圖示) https://reurl.cc/KbrjRM 深深覺得要「安心養」的前提,是「安全活」啊! 當然現在的我們不只有安心養,多喝水早睡覺, 疫情期間,光是好好活著就是大前提! 全民大健康時代, 要家長在家安心健康煮,前提是眼皮子底下孩子安全無虞, 另外,在無法外出的情況下,孩子自主在家放電多運動也有方法, 這一集,讓我們聽完居家改造,一起嗅到孩子敏感期的步伐, 讓他們完成發展階段任務,你也完成親子相安無事的大任務! 愛孩子,在環境中,允許他們在安全的情況下,安心做自己! EP62. 本集重點 1. 之盈在家裡規劃了一個餐具自理區,運用了巧思,將玩具與實務結合,我們來聽聽看! 2. 給孩子設立一些生活自理區,讓孩子感覺「我可以、自己選擇」,嬤嬤也可以不用像僕人般忙碌。 3. 根據研究指出,有些兒虐的案例其實是出於疏忽,而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孩子因受傷的機率又更高。 4. 讓小孩動得夠、爬得夠,孩子的肢體協調性、對身體的掌握度也會更好,而且動的夠更能靜下來,對小孩好處多多。 5. 育兒最好的恆溫狀態,就是去欣賞他們每一天的發展。 6. 父母跟孩子不需要分分秒秒都完全的無話不談,有時候孩子只是想要抒發一下、說說而已,但是有效的傾聽還是必要的。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Show more...
3 years ago
20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0422崩潰寶典 #61特別專輯【恆溫教養】居家改造(上)
疫情再起,自己在家【改造環境】幫自己回溫為必須!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集,居家改造一起來! 希望疫情快快過去! https://reurl.cc/KbrjRM 飯慢慢吃、教好好睡、一切都放下,活好健康至上! 書籍之外,照顧你心為先! 藉由本書,我們能看見父母的真實對孩子的重要, 當你遇到育兒煩躁時,都當成一個自我覺察和反思的機會, 在每次失血的過程,只要多多接納自己的起心動念、疼惜自己的辛苦和付出, 就有心理空間讀懂孩子的發展歷程, 當我們對自己真實懇切以待,再次回到育兒現場時, 就比較容易蹲下身子,坦率地與孩子一同分享彼此的處境。 EP61. 本集重點 1. 因應孩子出生,為了符合小小孩安全考量,又要貼近媽媽 (主要照顧者) 因為處理家務時不時稍微不在孩子身邊的需求,哪些育兒親善的環境需要微改造呢? 2. 要改造家裡環境之初,若跟另一半意見不同,如何讓另一半接受並達到共識?有時候可能需要經過許多討論、有時候可能要親身體驗到事件發生才會醒悟。聽聽之盈跟凱婷家兩樣情。 3. 有小孩跟沒小孩時,對於家的想像完全不同。會重新思考家裡符合現階段的需求。 4. 在書中之盈有安排一個外衣自理區給孩子,搭配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擁有有限的自主權,培養孩子獨立完成的能力,也省去出門前追趕孩子互相拉扯的局面。 5. 除了改造成育兒親善的環境,一邊搭配父母有趣的引導,孩子就會開心地不知不覺完成所有事情!來聽聽之盈跟孩子有趣的方法吧!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心理療癒 #正向教養 #覺知教養 #信任心教
Show more...
3 years ago
20 minutes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教養不只一種形式,誰不是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透過對自己和對孩子的理解,更能撐出心裡空間~ 同是雙寶媽的諮商心理師VS正向教養講師,和你一起輕鬆聊天, 了解孩子心理發展歷程、應用正向教養觀點於日常的生活應用。 活的又真又活的我們,期待透過對話,成為自己喜歡樣子的教養風格, 即便日常有時很骨感,但純真有愛如我們,依然想為家為愛做點傻事! 不定期更新內容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redbean117 #Katy親子教養諮詢教練 https://www.facebook.com/katypd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