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Lo Psychology 達樂心理 (IG & YouTube @drlo.psychology) 是一個傳播真正心理學知識的平台。從心理學我們能獲得正向思維的力量。
Dr. Lo Psychology, also known as 達樂心理 (on Instagram and YouTube @drlo.psychology), is a platform dedicated to disseminating authentic knowledge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Through psychology, we can harness 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r Lo Psychology 達樂心理 (IG & YouTube @drlo.psychology) 是一個傳播真正心理學知識的平台。從心理學我們能獲得正向思維的力量。
Dr. Lo Psychology, also known as 達樂心理 (on Instagram and YouTube @drlo.psychology), is a platform dedicated to disseminating authentic knowledge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Through psychology, we can harness 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sypurposepodcast Ep 26 輔導心理學家及首飾副業
本集嘉賓,Gabbie,現在接受輔導心理學訓練,同時也是一名網店店主,在這個時代中,不少專業人士都開創展現自我熱情的副業,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gabbie_wong @chillingabi @stranjers__
我在英國修讀心理學,畢業回港後與很多讀心理學的朋友一樣,從事心理學相關的工作,並正修讀輔導心理學碩士。疫情期間回港時,在沒有背景下開啟了一個新嘗試 - 營運一家歐美風格的首飾IG小店。很慶幸自己踏出了這一步,讓我不僅能發掘自己喜愛的風格,更能分享心儀的飾物,將這份快樂傳遞開去,與大家一起找到喜愛的事物。
我亦期望將這份心意寄予「Stranjers」,帶出 ”Admire Own Strangeness makes you Beautiful” 。希望我們都能在生活的小事物裡,就像一件能點亮個人風格的飾物,找到並欣賞自己獨特而美好的一面。
看似擁有明確目標及方向的我,在回望時發現自己仍在學習如何平衡不同範疇。這個過程讓我體會到人生其實有不同的角色。有時候我們更需要空間去誠實面對自己,在各種經歷與角色中持續探索,找尋自己。這個過程亦讓我更了解人的不同之處,令我更有彈性去接納和欣賞人的複雜性及獨特性。正是這些不同的經歷,塑造了當下的我,我也期待未來會如何繼續塑造我與大家。
#psypurposepodcast 是一個關於找尋人生意義的podcast,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25 表達藝術治療師
本集嘉賓Queenie, 本身是一位資深鋼琴老師,及後由於本身對藝術的熱愛及幫助別人的心,成為一名表達藝術治療師 (Expressive Arts Therapist)。如果你對這個行業有興趣的話,記得收聽這集podcast !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 @queenietongmusic
Hi~我係 Queenie,我係一位表達藝術治療師同資深音樂教育工作者,熱愛藝術同運動相關嘅興趣,由細到大喺動靜兩極之間長大。由靜態嘅彈琴畫畫讀書,到打波跑步跳舞,一直涉獵不同嘅範疇,直至到今天。
藝術培養我嘅美感同耐性,運動培養我嘅毅力同韌性。小時候為生活,並沒有選擇自己鍾意嘅音樂/體育修讀,最後我嘅本科係傳理系畢業。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決定回到自己最鐘意嘅鋼琴上,所以先讀了音樂教育碩士,然後展開自由工作者的生涯;後來亦因為自己嘅個人經歷,感受到心理輔導嘅力量,所以之後去到港大修讀表達藝術治療,希望透過自己鍾意嘅藝術範疇,先幫助自己成長,然後再幫其他人。
我從來唔會認為你讀乜嘢就要做返嗰樣嘢,只要你真心愛自己做緊嘅事情,你嘅能力自然會延伸到更多範疇,繼續喺不同嘅舞台上發光。
音樂教育方面,我主要教鋼琴和豎琴;表達藝術治療方面,我主要受眾係兒童同青少年,擅長處理自閉症和ADHD個案,另外我亦都提供專業培訓同商業嘅workshop。
近年見到自殺率上升,身邊人面對愈來愈多心理困擾,而我亦經歷過人生高山低谷,更加確信要把表達藝術治療推廣開去,讓身心健康在香港普及化。
我相信每一個人天生都擁有創作的能力,我希望呢份創意能讓不同的人面對、了解及接納真正的自己,令其生命有所成長,從而獲得真正的快樂和自由的選擇權。
#psypurposepodcast 是一個關於找尋人生意義的podcast,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24: 孕婦瑜伽導師
瑜伽是現時其中一項十分受歡迎的運動,除了本身著重肌肉協調及拉伸的訓練,更是著重身心靈上的平衡。長期練習無論對身體及心理健康上都有莫大益處。瑜伽有很多類型,本集的嘉賓Fay專注在孕婦瑜伽的事業上。在本集的podcast,大家可以獲得很多關於這種瑜伽的資訊。
Fay 現時為3歲小朋友的媽媽,2016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由2021年開始作為一名全職瑜伽老師,於2017年第一次接觸瑜伽,曾經經歷過嚴重腰傷、膝蓋移位、拉傷頸和大腿肌肉等等,針灸拔罐跌打中醫等治療都試過。花了半年時間直至2019年慢慢回復身體狀態,開始對自己的身體上有更多的了解。成為導師後透過瑜伽療癒身心,放下比較的心態,聆聽和感受自己的身體變化。
在產前產後方面,Fay 身為女人經歷過懷孕、開刀分娩以及產後身心上種種的不適,透過瑜伽安撫自己的情緒,深深體會到媽媽角色的轉變和難處。產後至今已教授近1000位孕媽媽和產後媽媽,課堂上不但幫助媽媽舒緩身心不適和化解不安情緒,課後亦繼續與各位媽媽保持聯繫,大家能互相支持和鼓勵,繼續分享在媽媽路程上的一點一滴。
現時專注任教小眾,基礎新手友好,例如產前產後、親子瑜伽,及長者瑜伽,希望能照顧更多不同年齡層的需要。
Fay未必是一位所有瑜伽式子都能做到或很強的老師;未必是一位不斷幫學生強行做到動作並打卡的老師;亦未必是一位精通所有瑜伽類型的老師;卻是一位勤力、關懷和好奇心強的老師,希望能把自己的經驗帶給學生,學過的東西能夠實踐,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改善身心靈健康。
如大家有興趣跟Fay學做瑜伽,記得DM她的IG @yogafeii @divayogahk
#psypurposepodcast 是一個關於找尋人生意義的podcast,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23: 心理學哲學double major畢業生成為保險從業員
本集嘉賓,Amber,香港大學心理學哲學double major 畢業生,畢業後從事過多種職業,現在為一名斜槓保險從業員,除了本業保險外,還活躍於網絡及個人品牌的發展上。
Message from our guest. @sharkdafkup @_sharkdafkup_
人生與生活沒有既定的答案, 勇敢活著本來就是一種意義。
失敗和質疑一點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想像的可能。
Amber(墨小鯊)曾就讀香港大學哲學系及心理學系,畢業後透過自學建立多個自媒體平台。疫情期間,她經營YouTube頻道,分享個人讀書及學術心得。憑藉其個人品牌優勢,她在保險行業穩步發展,組建約30人的團隊,成員主要是90後及00後。現時,Amber專注為不同的香港企業提供金融及醫療服務,並為樂齡人士設計退休策劃方案。
#psypurposepodcast 是一個關於找尋人生意義的podcast,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22: 斜槓藝術教育者
本集嘉賓,Terena,是我《 #活得真累 》一書的封面畫家。她從小喜歡畫畫,長大後循著這個方向不斷在香港及世界各地學習及進修,發展出一個斜槓式的藝術教育事業。她不斷進步,現在更修讀和藝術教育相關的教育博士課程。
Message from our guest. @terena.art
Terena 熱愛街頭及社區藝術創作,同時也是一位藝術教育者。在過去的十年中,她的作品遍佈香港的各個街頭、社區和學校,並曾在意大利和美國參與立體畫創作。她目前就讀香港教育大學的藝術教育博士,專注於社區藝術與藝術教育的研究,延續及分享對藝術教育的看法及熱愛。
#psypurposepodcast 是一個關於找尋人生意義的podcast,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21: 業餘跨欄運動員
Katrina, 心理學畢業生,畢業後從事HR工作,但她從沒有放棄由中學就發展出來,對跨欄的熱誠。工餘時間仍然投入大量時間訓練,並經常參加國際業餘田徑比賽。在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中更勇奮一金一銀﹗
旁人或許很難明白,是什麼驅動著像她一樣的業餘運動員這麼辛苦地去投入訓練。這正正是運動員獨有的精神狀態,大家聽一聽這一集podcast,可能就可以理解了。
找到你在人生的熱情所在,你的人生會變得很精彩。
Message from the guest: @katrinaaali
Let each thing you would do, say, or intend, be like that of a dying person.
每次我猶豫、攰或者想縮嘅時候,都會提自己
#psypurposepodcast 是一個關於找尋人生意義的podcast,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20: 法律系畢業生也未必一定要做律師,也可以做英文補習老師
畢業自香港大學「神科」之一 (BBA(LAW)的Rachel, 沒有如所有人預計般成為一名律師。她更是打從心底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當律師,而是從小到大她都立志成為一名補習老師。Rachel是我見過其中一位最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且十分堅定。本集podcast她會為我們詳述她的心路歷程。
嘉賓簡介: @howingsumm @hkpacedlife
Rachel Ho Wing Sum, 畢業於HKU BBA(LAW)。現職英文補習老師、說書人。《DSE考生須SEE》 、《快三倍的人生》作者。閒時喜歡閱讀、唱歌、跳舞、編織、看電影與劇集。年讀 50+本書。
#psypurposepodcast 是一個關於找尋人生意義的podcast,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9: 精品氣球花束
本集嘉賓Claudia, 心理學及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畢業生,近來發展了一門關於精品氣球花束的副業。這個包含著她人生熱情的副業滋潤了她的生活。在這個Podcast之中,我們能認識這門生意的資訊及Claudia發展出這個副業的心路歷程。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puff.stuff__
擁有有心理學和設計背景的我,在學時喜歡設計和創作。踏入社會後,漸漸察覺自己的熱情越來越被現實磨平。偶然之下,在網上看到韓國的氣球藝術文化,氣球藝術的賣點不是氣球本身,更多是它引起的情緒價值,一種令人失散已久的兒時幸福感。氣球藝術在香港的選擇不少,但韓式氣球確實在美學上更有標準。於是我往外地學習韓式氣球,希望透過自己對美學的追求,利用氣球花藝術為客人準備每一份儀式感。
一位前輩曾跟我説:「這是一個可以自己創造工作的時代。」當時我半信半疑,直到經歷職場與疫情的洗禮,才真正懂得:預期等待機會,不如自己創造機會。很多看似偶然的機遇,其實都是一次次無心插柳的結果。也正是在這些嘗試中,我一步步走回那個熱愛創作的自己。
#psypurposepodcast 是一個關於找尋人生意義的podcast,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8: 國際時裝模特兒
本集嘉賓 Julie, 為一名註冊教師,但以時裝模特兒作為主業,以普拉提導師及英文教師作為副業。在本集podcast中,Julie 為我們講述成為一名國際時裝模特兒這個旅程中的掙扎及當中的個人成長。如果你也想成為模特兒界的一員,切勿錯過本集內容﹗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IG @_juliecheng_
每個人都一定有對未知的恐懼,而我自己也經常對未來感到迷惘和擔憂。但我選擇相信自己,選擇在恐懼之中尋找突破的可能。我的人生勇氣,就是將這份不安轉化為推動自己前進的力量——不斷探索,勇敢去創造那些曾被認為不可能的事,並努力享受每一刻,體驗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
#psypurposepodcast 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7: 自由潛水教練
本集嘉賓,Stephanie,她以完美的GPA 4.0成績畢業於心理學專業堪稱學霸典範。但儘管在紙面上取得了成功,職場生活卻讓她感到空虛迷惘。
當健康問題迫使她質疑自己的人生道路時,她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放棄穩定的職業,踏上為期一年半的中東背包冒險。
在自由潛水的過程中,她在水底發現了深層的寧靜與清晰。深海給了她課堂上永遠無法獲得的視角。這種轉變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觀更徹底重新定向了她的整個旅程。
如今,Stephanie已將她的熱情轉化為目標,成為一名認證自由潛水教練,幫助他人發現她在水面之下所發現的奧秘。
心理學告訴我們,重大的人生轉變往往能引領我們找到最真實的自我。有時候,我們尋求的答案不在於成就,而在於完全放下自我的時刻。
你是否曾經做過一個戲劇性的人生改變,而意外地找到了內心的滿足?在下方分享你的旅程吧!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Stephanie
Hello,我係Stephanie,一個背包客,亦係自由潛水教練。
我曾經用429日去流浪。呢段旅程唔係我第一次出走,但係對我嚟講,係人生中一個好重要嘅階段。
同一時間,自由潛水亦一直喺我生命中佔有一個好特別嘅位置。
Solo backpacking 同自由潛水,睇落好唔同,但佢哋都教識咗我一樣嘢——
學識傾聽內心,照顧自己,活出屬於自己嘅節奏。
喺深海裡閉氣,或者獨自在陌生國度行走,其實都係一種與自己連結嘅方式。
可以搵到自己真正熱愛嘅事,為佢而全力以赴,係一件幸福嘅事。
但最重要嘅,唔係不停追尋,而係學識活在當下,欣賞每一個狀態下嘅自己,擁抱生命每一個高低起伏。
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嘅內在力量。
如果你對自由潛水有興趣,或者想了解多啲我嘅旅程,歡迎搵我傾傾。
🧜🏻♀️@stephanie.roaming
🐠自由潛水 @underwater.rhythms
🗺️旅遊日記 @s_roaming.diary
#psypurposepodcast 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出,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自由潛水 #freediving #psychology #podcast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6: 在加拿大成為行為分析治療師
本集嘉賓 Vanessa, 一位移居加拿大的心理學畢業生,熱愛唱歌跳舞及心理學,一直都希望將人生各種面向的熱情所在匯合在一起,將音樂融入心理學之中服務有需要的人群。近來,Vanessa 亦踏上人生的新篇章,9月將會在加拿入讀音樂治療碩士課程,未來將成為音樂治療師,正式學習如何將音樂融入心理治療之中。在本集podcast中,大家可以聽到
1: 在加拿大的行為分析治療師的工作內容及環境
2: 在加拿大成為行為分析治療師的門檻
3: 她如何發掘及理解到自己的人生之中的熱情所在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Vanessawongms
Hello, 我係Vanessa,現職為加拿大嘅行為分析治療師,黎緊準備入讀音樂治療碩士。 對我嚟講,探索係人生一個好重要嘅部分,唔怕試、唔怕錯,勇敢踏出每一步,先可以發現真正屬於自己嘅方向。希望你都可以跟隨自己嘅心,唔好被框架局限,勇敢去試,勇敢去行。
如果你對音樂治療或者行為分析有興趣,歡迎一齊交流、互相了解同合作。
#psypurposepodcast 始於2024年10月,志在透過各位心理學畢業生的故事,理解他們如何在人生走到一條專屬於他們的道出,活出自己的熱情所在。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5: 演員
今日請來的嘉賓,阿花 @lai_chi ,在心理學副學士課程畢業後,勇敢踏上追尋演員夢的道路,考上香港演藝學院 @hkapa_edu 。在2023年從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後,成為演員已有兩年的時間。大家相當清楚,演員這個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不確定性是非常高。是什麼令他保持對這個從小就感興趣的行業的熱情呢?在這一集podcast裡面,你們可以聽到阿花對以下方面的心路歷程
-- 為什麼會勇敢踏上演員這條路
--在HKAPA學習的體驗及成長
--在HKAPA中令他最有啓發的老師是誰
--在香港演藝事業中的體會
--誰是他在演藝事業中的目標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喂,有冇咁啱呀Ching,您好呀,我叫黎智浩,阿花,一個仍然努力緊追夢嘅演員。喺到諗緊有咩係好想同大家分享,但冇喺Podcast到講嘅,有!就係「保特都唔係次次跑9秒9啦」一個老師同我講過嘅說話,曾經救咗我一命,所以想送比呢刻可能面對緊一啲挫敗嘅人,可能都會扶到你哋一吓,唔好因為一次嘅失敗就judge自己所有嘅好,embrace them all,錯咪錯囉,人嚟咖嘛,可能避咗一劫呢,u never know,其實大家都同你一齊經歷緊同樣嘅事,u are not alone,嗱,唔係叫你盲目呀,正面還正面,但都要honest面對自己咖。
最後好無賴地想同大家介紹番我嘅口頭禪,適用於有嘢好想做但唔敢做,未開始做或者我真係好喜歡做嘅circumstances。
「Let’s go mother freakerrr!!」
@lai_chi
#lospsychology #psypurposepodcast
#psypurposepodcast 透過訪問從事各種特別行業的心理學畢業生,從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理解每個人的人生目標是怎樣發展出來的,為聽眾帶來一絲對人生的看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DrLoPsychologyPodcast Episode 1: Perfectionism 完美主義:
任何東西,一旦極端就帶來壞處。對每件事都力求完美,絕對可以幫助一個人成就卓越;但是一旦一個人對完美過份執著,則會帶來壓力,甚至令一個人在追求目標時畏首畏尾,只顧空想卻沒有行動。在這個 #DrLoPsychologyPodcast 中,我會為大家簡略地介紹一下心理學中各種完美主義 (perfectionism)的定義,及我們如何可在力求好表現的情況不被完義主義所影響。
#lospsychology #完美主義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4: 鋼琴家
本集嘉賓, Janet,大學畢業後負笈英國修讀音樂(鋼琴)表演碩士課程,在podcast 錄影途中,最令我驚訝的是原來Janet在15歲已經達鋼琴演奏級﹗作為她的老師,我實在完全懵然不知。在她的鋼琴旅途中,她曾經放下了鋼琴,但經歷了數年的沉澱,Janet決志以鋼琴作為人生的其中一個方向。
你又有沒有一些原本充滿著熱情的東西,然而又因為種種「實際」原因而放下了?每個人最富有熱情的東西往往從小時候就出現了。或者聽完這個podcast以後,你會從塵封的櫃子裡拿回你的球拍、相機、樂器。這一次,別再放下它。
#lospsychology #psypurposepodcast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大家好! 我係Janet 呀 希望大家都可以同我一樣搵到自己熱愛既野 係追夢既追程中會遇到很多阻滯 冷水 確實不容易 但要同自己講要堅持 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 同埋 如果我一個平凡既 人都做到 你地每一個都絕對可以!最後 希望我既音樂可以影響更多既朋友 帶更多愛及溫暖俾大眾 如果搞音樂會既話 歡迎黎聽下😆 @cty_janet1213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3: 創立慈善機構: Rise Wise Foundation
今集的嘉賓,Anthea,是香港註冊慈善機構Rise Wise Foundation (晉智慈善基金)的創辦人,機構通過動物輔助療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群,透過動物(主要是狗狗)那種和人類之間non-judgmental 的互動,去令人達到放鬆心情,抒緩壓力的效果。Anthea 在這個Podcast之中,分享了很多在這個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及動物和人之間那種強大又微妙的互動。對於喜歡動物的你,一定會對本集的內容有共嗚。
有關Rise Wise Foundation @risewisefoundation
Rise Wise Foundation (**晉智慈善基金)**是一家香港註冊慈善機構(91/18141),致力於通過動物輔助療法,幫助特殊教育需求者(SEN)、長者及少數族裔學生。目標是促進包容性,提高福祉,並通過動物的治療效益提升生活品質。Rise Wise Foundation提供結合科學方法與人與動物特殊聯繫的定制化計劃,以關懷和以客為本的方式,幫助個人成長與改變。動物輔助療法能深刻影響情感、身體及認知健康。晉智慈善基金的計劃利用動物創造支持性環境,促進療癒、成長與快樂。
如果你有興趣加入Rise Wise Foundation做義工,或有興趣將自己的狗狗訓練成治療犬參加義工服務,請聯絡Rise Wise Foundation @risewisefoundation !
#心理學 #香港podcast #lospsychology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2: 品酒師
如果大家都對餐飲品味有要求的話,應該會知道有一種專業叫做品酒師。今集 #psypurposepodcast 請來的嘉賓 Miya 正正是一個由心理學畢後踏上品酒師行業的女孩。她本身是心理學及國際研究畢業生,國際唎酒師,也是日本研究碩士,近來更正在攻讀哲學碩士,多才多藝。
在這一集podcast中,Miya為我們分享很多關於品酒或者in general「做酒」這個行業的資訊,包括入行要求、行業特點,及行業發展的資訊。如果你們喜歡wine paring, 喜歡飲食文化,或對生活品味充滿熱誠,這一集的內容絕對是為你們而設。
飲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們要欣賞並尊重這個過程。瞭解更多關於飲食的語言、飲食的文化,對我們提升飲食及生活品味,真的很有益處。享受飲食,無疑也為我們帶來巨大的幸福感。
「我們每天都為名為利,營營役役,但卻沒有一個心去停下來去感受每天吃的東西、喝的東西」。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Miya @__b2m__
hi我係Miya,好多人都會認為「品酒師」好正,成日周圍去tasting, 湊下有錢人,去wine dinner,wine trip好爽。其實每一次既活動,背後都有好多酒/酒莊相關既知識需要學習。而且依行都細分好多唔同既職位,有時可能方便大家溝通就會品酒師。係依行你想賣酒又得,做trade又得,做sommelier又得,甚至做education都得,最緊要係諗啱自己鍾意做咩。因為我好相信只要你鍾意做既時候,就算面對幾困難幾辛苦都頂得順,然後會感激那個充滿熱情既自己。加上飲飲食食真係佔左人生好大部分既時間,下次不如試下放低電話,好好感受下廚師同釀酒師既作品,感受每個獨一無二的體驗,好好活在當下。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11: 調酒師
Ricky自小就喜歡各種飲料,茶、咖啡、果汁,凡是喝的都喜歡。潛藏在兒童時期的興趣很多時候都代表著你真正的passion, 真正喜歡的東西。Ricky很清楚瞭解自己這一點,大學畢業後就向這個專業領域進發,從咖啡師、朱古力飲品、到現在的日式調酒師,無不和飲品有關。或許在我們的社會系統中,大學畢業後當一名調酒師是不應該的,但是,一個最好的career 就是令自己舒服和感到有成長的career。在現今這個”很難出頭"的年代,我們更需要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追逐它。
在整個podcast錄影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來自Ricky內心的那份熱情及喜悅,我邀請大家也來感受一下。也想令大家知道,當你發展著一個你自己真正喜歡的career的時候,你就會擁有和Ricky 一樣的模樣。
我們需要勇氣,需要理解自己,需要向自己坦白。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大家好!我係Ricky,現職係一位bartender ,亦係一位簡單又開心嘅人,都亦係朋友圈公認嘅痴線佬。
我嘅夢想希望身邊嘅人開開心心,因為開心係人類最無價,都係最必要嘅瑰寶。中意飲飲食食嘅我每日都透過我喜歡嘅事物,為身邊嘅人帶來快樂。
飲品只係一種好微不足道嘅途徑,貪心嘅我希望日後擁有自己嘅地方,用更特別更痴線嘅方式發大黎搞!更加多人開心,我就更開心,就係咁簡單!
不過係我成功之前,隨時歡迎大家黎 @landaus.hk 會一會小弟!
祝 知足常樂 活好每一天🫶🏻🫶🏻。@rickyscy
#psychology #心理學 #career #職業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10: 跨界創業家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尋找屬於自己的 #purpose
在 #PsyPurposePodcast 的最新一集中,我們探索「目標」這個字的真正意義。#psypurposepodcast每位嘉賓都以無比的勇氣,追逐著屬於他們的夢想。本集的嘉賓Christina是我大約 6-7 年前的學生,大學畢業後,Christina 經歷了一段充滿自我懷疑的時光,迷茫、掙扎,但她沒有放棄,反而在這段過程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她走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創辦了補習社,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蠟燭品牌。
這段旅程告訴我們: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停下腳步。
📖 點擊收聽,讓 Christina 的故事,成為你追夢路上的一份力量。
#PsyPurposePodcast #追夢 #勇氣 #勵志 #創業夢想
message from Christina: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世界並唔係限制你嘅障礙,而係協助你成長嘅舞台。有時候,只要轉換一下角度去睇,你就會發現,嗰啲睇落好似挑戰嘅事,其實都係推動你向前嘅力量同資源。
每一個選擇都唔係偶然,而係一步一步為你鋪好前路,帶你嚟到今日呢個位置。如果你對教育行業或者身心靈領域有興趣,期待可以同你合作,一齊探索更多可能性!
以下係我嘅business帳號:@cc.english_ @lovespark.studio 同時歡迎追蹤我個人 IG:@christinaa.py ~ 歡迎聯絡我,等我哋一齊創造更多機會,發揮更大價值!💬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當你一聽到當一個全職魔術師是不可能的時候,現實生活中真的有些人就正正在這條跑道上面。
在 #psypurposepodcast 第9集中,我請來了 Ivan, 一位心理學畢業生,去分享他如何實踐他從小到大的熱情所在,及他的心理學背景又如何令他成為一名出色的魔術師。
PsyPurposePodcast 記載著是一個又一個面向人生熱情勇敢向前的故事,在這裡,你會聽到不一樣的生活模式,不一樣的夢想,但你總會聽到一次又一次相同的句子:做你喜歡做的東西﹗
Notes from our guest:
「開始做一件事,最好嘅時機係10年前,第二個最好嘅時機係而家!」
Hi ,我係Ivan,感謝每一位睇到呢度嘅你!學魔術呢十年以來,踏上過大大小小嘅舞台,亦都有幸成為咗全香港最後生上會展舞台嘅魔術師。如果你問我,我一直覺得人同人之間嘅相知相識先係最大嘅魔術!所以真係萬分感謝每一位幫過小弟嘅前輩朋友,同埋收聽呢一個podcast嘅每一個你。希望手機前面嘅你,真係會喺你Nothing to Lose嘅時候,放膽嘗試一啲新嘅嘢,建立自己嘅興趣。因為當你開始做,當有一日你做得夠好,你就會發現有人願意投放資源支持你去繼續做呢樣嘢。
所以!如果聽完呢個podcast,你有興趣搵魔術師去你嘅公司活動,小朋友生日會,又或者係任何有關魔術類型嘅培訓。歡迎隨時聯絡小弟,等我同你一齊create 更大嘅Magic !
又或者,最少都follow下小弟啦🤪 @Magia_entertraining
#psychology #lospsychology #podcast #心理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
#PsyPurposePodcast Episode 08: 攝影師
攝影是很多人的興趣,這個興趣橫跨了多個世代,而由於攝影器材的進步及社交媒體的影響,時下的年青人對攝影的熱愛甚至比我的年代更為厲害。很多人都喜歡攝影,但卻只有不多人會將攝影發展成一個全職專業。
今集的嘉賓,Madi, 心理輔導碩士畢業,但卻沒有向心理輔導這個專業進發,反而遵循從小到大的熱情所在,發展成為一名全職攝影師,並周遊列國完成各種攝影工作。
「你真的不需要去聽太多別人的意見」這句話,不斷從我們的嘉賓口中重複,有忠於自己的勇氣,才能發展出堅實的自我身份 (self-identity)。
Messages from our guest:
我是Madi,輔導心理學碩士畢業,目前是一名自僱全職攝影師。
心理學的背景讓我對人性和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這直接影響著我的攝影作品。它幫助我捕捉到被拍攝對象更真實的情感,並透過構圖和光線來傳達更深層次的故事。
我相信攝影不僅僅是記錄影像,更是探索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而心理學正是我探索的鑰匙。希望我的分享能為你帶來一點點啟發。
期待有機會為你紀錄生命中的每一個珍貴 @by.eskimokiss 🩵
#psypurposepodcast
#lospsychology
#心理學
#攝影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knyxu5a01q901yf6uoe1bzo/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