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汀實驗室是一個以「玩中學、學中創」為核心理念的創新教育空間,讓科學不再只是書本裡的知識,而是孩子親手體驗、親眼發現的精彩冒險!
在這裡,孩子們化身為小小科學家與創意發明家,透過融合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與數學(Mathematics)的跨領域課程,動手實作、快樂探索,在遊戲中發現學習的無限樂趣,開啟屬於自己的創新未來!
改變發生的第一步是先「看見」自己,方能開始真正的成長!「靜」與「變」的感動,是鼓勵人們透過靜心的力量和自我覺察,包括自己的優點、缺點、情緒和恐懼,來理解和接納自己,瞭解真正的改變是由內而外自然發生的過程,找回自我的主體性。想要瞭解更多漸修、日常修行與轉化可以下工夫之處,就在本集的楊蓓教授與主持人對談之中,快來收聽。
長期自殺傾向的病人,內在世界有一種矛盾~自殺傾向是他們存在的核心!當自殺有各式各樣多樣性時,為何想死?為何死亡會是一種活著的方式?其帶來的主動感,和控制感又是甚麼感受?想理解這類病人的痛苦,以及如何在治療過程中幫助病人「好好生活」(get a life),快來收聽本集,讓我們與病人並肩同行。
音樂不只是娛樂,它更像一種魔法療癒!在真正的音樂治療裡,老師可不是播CD,而是直接Live上場—吉他輕輕撥、鋼琴自在流轉,再敲上打擊樂,立刻化身一人小樂團,隨時和個案即興互動。每個音符都像無形的橋,連結心靈與大腦,安撫情緒、喚醒能量。原來音樂不只是「好聽」,它能讓人笑、讓人哭,甚至陪伴沉默的人找到聲音。這就是音樂的魔力——沒有副作用,卻能溫柔滲進心底,成為一生最真實的療癒良伴!
你聽過即興劇嗎?這是一種沒有劇本、沒有預設安排的表演形式,完全仰賴當下的靈感與夥伴之間的默契即時創作。每一場演出,都像是一場高難度的接龍遊戲,隨時迎接未知、共創驚喜。但即興劇最厲害的,從來不是誰的台詞反應多快、表情多豐富,而是那句經典名言:「讓你的夥伴發光!」在即興劇裡,練習的是無論對方的點子多麼突然或跳Tone,都先選擇接住、支持,然後一起玩下去。這不只是舞台上的合作精神,更是一種面對人際關係的態度。
你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嗎?你是否為了迎合他人期待,而感到疲憊不堪?在這趟《女英雄的旅程》中,你將會發現,所有的不完美、所有的挫折,都是與自己內在的陰影有關。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作家鄧九雲,帶我們深度探索每個女性內在都存在的那位「女英雄」,她告訴我們,英雄的旅程不只屬於神話,也存在於你我每天的生活中,最終找回真實的力量。這支影片,獻給每一個在人生旅程中感到迷惘、疲憊的你。願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勇氣,繼續前行。
今天兩家企業齊聚一堂,為了迎接即將在9月27日登場的公益活動─「孩子請多指教」。這場活動以「陪伴」為核心,因為現代父母就像超人,白天全力拚事業,晚上又要切換身份,回家當盡責的爸媽。逗寶國際江董事長與姿華企業黃董事長分享了親子相處的「救命秘招」─睡前儀式感。高質感的陪伴,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在專注投入。每天睡前10到30分鐘的「小秘密聊天室」,只需三個簡單問題:今天最開心的事?最特別的事?最難過的事?看似日常,卻能帶來最溫暖的親子魔法。短短片刻的用心交流,不僅能拉近彼此距離,更是爸媽釋放壓力、孩子獲得安全感的最佳良方。
想像一場演出,演員完全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即興戲劇—沒有劇本、沒有排練,情節與對話全都在現場即時誕生。劇團「新生一號」團長張世暘形容,即興表演看似隨性,其實需要熟稔各種表演形式,並隨時迎接觀眾的突發挑戰。自臺大戲劇系畢業後,他毅然創立劇團,以創新手法衝破舞臺框架。即便在資源有限、觀眾對即興仍陌生的起步階段,他仍堅守理想,將滿腔熱血化作創作的驅動力,持續探索更多即興戲劇的可能性。
50 年前,萬久平 WJP 從一間小工廠起步,陪著台灣製造業一路衝衝衝。秉持「顧客好、廠商好、員工好、公司好」的共好價值。現在,他們更跨足醫療包裝領域,把「精準」和「安全」當成最重要的裝備,帶著創新與人本精神,守護每一份信任。同樣的初心,也在另一個故事裡延續。三十年前,台南水仙宮市場的一鍋熱湯不只是暖胃,更是一家人的希望與堅持。這是班恩餐飲的起點—從媽媽與小阿姨的日復一日,到創辦人將這份溫暖化為系統化的餐飲創業夢想。他相信,一鍋湯,不只是溫飽,更能熬出夢想與勇氣。從包裝到餐飲,兩段不同的旅程,卻有著同樣的初心:守護、陪伴、共好。
什麼是音樂治療?不是只是聽音樂那麼簡單!音樂不只是情緒的背景音,它其實也能成為一種專業的療癒工具。音樂治療由受過專業訓練的治療師帶領,透過聆聽、演奏、創作、即興或歌詞探索等方式,幫助人們釋放情緒、減輕壓力、改善人際溝通,甚至促進認知與情緒發展。
當你提到「會計師」,腦海裡是不是立刻浮現出一張嚴肅冷靜的臉龐?似乎他們的世界只剩下計算機、發票和一張張密密麻麻的試算表。然而,如果你一直這麼以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台北市會計師公會正用一連串溫暖的行動,打破所有對他們的刻板印象:會計師不只是精打細算,更懂得把愛心和希望「算」到每個角落。
歐旻守望幸福園區2024年11月開幕,是一處提供國中生課輔,品格教育、雙語教學、電腦資訊應用、職涯技藝等課程訓練的地方,讓在地孩子擁有一個安全的環境,陪伴他們一起學習、成長。歐旻慈善基金會結合各界資源,希望有更多社會支持力量在此流動,幫助弱勢在地的學童們,透過善行及教育來翻轉人生,孕育台灣未來的比爾蓋茲,偏鄉孩子也能勇敢築夢,同時也守住幸福!想瞭解更多,與成為孩子支持力量,快來收聽本集。本集收聽連結:Spotify: https://reurl.cc/1040pY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rZrxmx時間軸:00:33 豬舍變教室的幸褔守望08:06 陪孩子成長的那些日子16:19 小農的生活創生在雲林24:30 弱勢兒童不虞匱乏的長大教育
在這個需要更多陪伴的時代,一群重視教育、關心孩子的企業主,聯手舉辦了【孩子,請多指教|企業聯合公益野餐活動】!不談業績,只談溫度,帶著企業的影響力,走進孩子們的世界,用一頓野餐、一場遊戲,把陪伴變成最溫暖的承諾。這不只是一場活動,更是一場為未來啟程的行動——每一次微笑、每一聲傾聽,都是給下一代的溫柔承諾:你不孤單,我們在身邊,陪你一起長大,一起閃亮!
正念(Mindfulness)是什麼?當代正念系統起源於1979年,由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的卡巴金教授所創立,融合了東方禪修與西方科學,是一套獨特的心智鍛鍊技術。本集中將告訴我們,真實的幸福感來自哪裡?它來自我們當下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我們既不生活在過去亦不生活在未來,只要接納當下時刻所經歷到的一切。
本集來賓以真實經歷與心理學、占星學觀點,訴說如何從失婚的傷痛中復原、重新認識自己及重建與孩子的彼此關係,甚至離婚後也與前伴侶建立「合作型父母」的友善互動。離婚不只談療傷,更談成長,重新開啟關係、一步步帶自己從低谷走向嶄新的人生。
土生土長的台北人,靈魂卻常常在遠方流浪。護理系畢業後當了八年護理師,忙到快忘了自己是誰,還好有書和自我探索,才慢慢找回那個曾經的自己。喜歡用故事聊人話,用經歷陪你一起過生活、不那麼迷惘。
每一個你以為走不下去的時刻,都可能是希望的開始。《照見希望》收錄18個生命故事,從「我該怎麼走下去」到「我是智慧的女人」,每一篇都是一段轉化之路。搭配生活練習:從「改變關係滿意度」到「做一份自我照顧清單」,讓讀者不只感動,更能帶著方法回到生活中,走出自己的療癒步伐。
園藝治療就像是與大自然的一場心靈對話,讓植物不僅是擺設,而是成為療癒的秘密武器!想像一下,當你種下那顆小小的種子,等著它發芽,這不僅僅是等待植物成長,還是一次內心的冒險之旅。每當它伸出嫩芽,像是它在對你微笑,而你也在悄悄地學會了耐心與期待。誰說治療一定得是病痛?有時候只是心情不太好,或是感覺生活有點單調,那麼就來一盆植物,讓它成為你的情緒救星!植物總是默默地為你提供安慰,讓你在照顧它的同時,也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滿滿正能量。
嚕蹦曾經是被醫生建議終身服藥的燥鬱症患者。在節目中,她坦誠分享了自己久未提起的「情緒風暴」,並回顧了走過這段心路歷程的過程。嚕蹦談到,生命總會賜予我們各種功課和挑戰,而當我們克服這些困難後,也許能夠成為他人的燈塔,為他們照亮前行的路。
「耕水小子」位於台中后里,致力於陪伴30位弱勢兒少拓展生命的廣度,並幫助他們看見失敗的價值。除了提供課後輔導外,更成立了「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引入更多資源,進一步擴大對孩子的支持。
透過「優勢觀點」,引導孩子們正視學習中的落差,並創造多元的體驗機會,如旅行、木工、音樂等,陪伴他們從失敗中汲取經驗,逐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