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e4/68/f4/e468f43c-c744-0d78-8879-ebfe521ccea5/mza_17675215190204175785.jpg/600x600bb.jpg
BDFM
Rivo
27 episodes
5 hours ago
你正在收听 BDFM, 一档每周在城市地铁广播与社交裂缝之间来回切换的播客。 每一期都是一段精神吐槽、一点中产忧郁、和一把糊涂的方向盘。 有时我们很清醒,有时我们想被看见——但我们一直在说实话。 BDFM,让你在城市里不那么孤独一点点。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BDFM is the property of Rivo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你正在收听 BDFM, 一档每周在城市地铁广播与社交裂缝之间来回切换的播客。 每一期都是一段精神吐槽、一点中产忧郁、和一把糊涂的方向盘。 有时我们很清醒,有时我们想被看见——但我们一直在说实话。 BDFM,让你在城市里不那么孤独一点点。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20/27)
BDFM
旋转跳跃闭着眼:如何用30块在纽约看芭蕾

节目简介

在纽约,你只要花30美元,就能走进林肯中心,坐在David Koch Hall,看见全球最顶尖的芭蕾舞者在舞台上旋转的瞬间。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芭蕾迷莫莫,聊聊他从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的《唐吉诃德》开始,到如今追看纽约城市芭蕾舞团(NYCB)和美国芭蕾舞团(ABT)的故事。我们会带你走进乔治 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的世界——这位改变美国芭蕾历史的天才如何用“让舞蹈变成看得见的音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舞者。从《胡桃夹子》《浪子回头》《小夜曲》到《Argon》,我们聊的不只是舞蹈,更是纽约艺术生活的气息。如果你对芭蕾一无所知,这期节目会是你走进芭蕾世界的完美入门。


本期嘉宾

莫莫


时间轴

00:21 回忆莫莫第一次看芭蕾的经历《唐吉诃德》04:00 NYCB 与 ABT 的区别、纽约观演环境介绍08:45 为什么芭蕾是年轻人进入古典艺术的第一步09:30 嘉宾自我介绍:莫莫与芭蕾的关系10:10 巴兰钦是谁?NYCB 的诞生与影响13:20 “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巴兰钦风格解析15:10 舞者的理解、速度与节奏差异16:05 新古典主义与现代舞的分野17:10 从柴可夫斯基到菲利普·格拉斯:芭蕾与交响的关系18:09 美国芭蕾的起点与 NYCB 的崛起21:00 剧院设计:巴兰钦的“无等级”空间理念23:00 30岁以下30美元优惠票(Thirty For Thirty)26:00 巴兰钦:让舞蹈成为纯粹的视觉音乐28:00 《小夜曲》:柴可夫斯基的入门之作33:00 《浪子回头》:情色与信仰的冲突39:00 《Agon》:无调性音乐与极简美学的极致44:00 《Symphony in C》:群舞与节奏的完美结尾51:00 🔍 芭蕾中的技巧、动作与观众反应52:00 如何买票与选座(网站、折扣与视角建议)57:30 谢幕与拍照小技巧(Stage left/right讲解)59:00 节目总结:芭蕾是一场可以被每个人感受的梦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1 week ago
1 hour 15 minutes 42 seconds

BDFM
男孩也要保护好自己:刑法对男性性权利保护

节目简介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北京的刑事诉讼律师霍文韬,一起聊一个可能与当下主流舆论视角略有不同的话题——男性性权利的保护。

在公共讨论中,我们常常听到“父权社会”“女性的性权利被剥夺或侵犯”等话语,这是非常重要且必须持续被关注的社会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去探讨那些在性别议题中相对被忽视的处境与个体。

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讨论:当男性在亲密关系或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时,如何通过合理的途径与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性权利?中国现行刑法在保护男性性权利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与空白?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男性又该如何平衡情感、性权利与财产安全?希望这期节目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本期嘉宾

霍文韬(抖音@北京律师霍文韬, 小红书@霍文韬律师):北京刑事诉讼律师,抖音法律类网红


时间轴

01:30 舆论与案例:杨景媛事件 - 以杨景媛偷拍案为例,讨论网络舆论与性别偏见。

03:11 猥亵罪的界定与法律模糊地带 - 解析“强制猥亵”的定义与法律认定门槛。

05:01 民法与刑法的交界 - 解释侮辱罪、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的适用区别。

06:20 诬告陷害的法律构成 - 说明何为“控告机关”与“刑法意义上的诬告”。

08:11 社会观念与教育根源 - 从成长经验谈“男生占便宜”的文化偏见与羞耻心理。

10:16 男性为何不受强奸罪保护 - 讲述刑法修订历史与案例:女房东药物侵犯男房客。

12:35 男童的性权利保护缺位 - 通过幼儿园案例,指出对男童性侵犯的社会忽视。

15:05 影视映照:《不良教育》- Rivo引用电影说明童年性侵犯对人生的深远影响。

16:05 强奸罪的历史演变 - 律师讲解强奸罪如何从“财产权保护”转向“个体权利”。

18:07 网络敲诈与男性取证策略 - 案例分享:被敲诈男性如何用证据反击。

21:21 情感信任与法律风险 - Rivo质疑恋爱中的互防与感情质量下降。

22:42 “不敢反抗”与司法模糊性 - 解析KTV案例:体位与反抗判断的复杂性。

25:39 法官性别与程序正义 - 探讨审判中的性别比例与自由裁量的影响。

28:13 极端维权与荒谬诉求 - 滴滴女乘客“关门夹手”案例引发对滥诉现象的讨论。

31:11 证据意识与冷静反应 - 霍律师提醒:遇事报警、录音录像、保持理性。

34:09 从小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 谈普法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缺失。

36:40 地铁诬告与冷静应对 - 如何在公共场合误会中用法律与冷静化解冲突。

39:06 理性与情绪的平衡 - 法律的限度与个体的情绪消化。

42:05 刑法的遮掩与不平等 - 分析刑法在同性关系与男性保护中的失衡。

44:09 婚姻诈骗与防范意识 - 分享“骗彩礼”案例,提醒情感与婚姻需合规理性。

47:06 古代婚俗与现代借鉴 - 从“门风家教”谈熟人社会的风险规避。

49:07 名誉权与自证之路 - 介绍民法典中名誉侵权的维权路径。

50:55 结尾与延伸思考 - 讨论名人诬告案与社会公正的界限。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2 weeks ago
59 minutes 48 seconds

BDFM
对谈勃朗克儿:网黄也可以很随和

节目简介

在本期节目中,我邀请到了勃朗克儿,一位X上的“农牛”和网黄访谈类up主。他不仅分享了自己在视频创作中的审美追求与合作标准,也坦诚地谈到了身材焦虑、情感经历、社交实验以及他对“粉丝责任感”的理解。节目深入探讨了“农牛”关系中的权力结构、心理安全感,以及创作者如何在内容同质化的挑战中寻找突破。布朗克以其随和而真诚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内容创作者,也让我们重新思考“性”与“社交”、“创作”与“责任”之间的边界。

本期嘉宾

勃朗克儿(X ID:@BlancS_Studio)


背景音乐

范晓萱-我要我们在一起


时间轴

  • 00:23 聊“农牛”圈子与视频账号运营

  • 03:02 视频风格与合作伙伴影响

  • 04:29 合作标准:聊得来、有风格、喜欢牛

  • 05:52 农的偏好与外形差异

  • 06:38 观众偏好与创作考量

  • 13:35 情感距离与拒绝的必要性

  • 15:01 “审判长陷阱”与自我选择

  • 16:34 农牛关系中的不对称权力结构

  • 19:11 安全感与信任建立

  • 21:27 手法探索与心理高潮

  • 23:00 性创作中的灵感与实验

  • 25:56 敏感点变化、脱敏现象与状态影响

  • 27:08 玩农牛的体力与时间成本

  • 28:05 长时间互动与射精节奏

  • 31:17 安全感与真实表达

  • 34:12 身材焦虑与视频筛选标准

  • 36:04 粉丝期待与内容责任感

  • 37:56 “值得”作为创作目标

  • 42:29 随和人设与粉丝互动

  • 45:46 初次做牛的经历与起点

  • 46:45 牛的属性与SM理解

  • 47:52 性角色分离与体验纯粹性

  • 53:49 从农牛到访谈节目的转型

  • 56:18 采访方法与灵感来源

  • 57:26 社会实验与内容探索

  • 58:30 如何认识访谈对象

  • 1:02:16 立体人设与粉丝认同

  • 1:04:32 自发性与创作动力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3 weeks ago
1 hour 6 minutes 30 seconds

BDFM
用一根猫条换整晚安睡:养毛孩子真的太难啦~

节目简介

在纽约的公寓里,新晋“猫爸猫妈”们分享着各自与毛孩子的相处日常——从被迫接手的“前任二胎”猫,到终于“转正”的独生女,再到深夜偷鸡腿、晨起叫醒主人的小恶魔。这期节目里,我们聊了猫的性格、饮食、作息训练、洗澡、剪指甲、猫砂选择、独处焦虑、以及与人类共居的微妙平衡。如果你正在养猫、准备养猫,或只是想听点温馨又搞笑的生活故事,这期节目会让你感受到猫咪们那份“独立又任性”的可爱。

本期嘉宾

Kiyo&Zane:Pickle的妈妈和爸爸

背景音乐

Vienna Children Chrous - Duetto Buffo di Due Gatti

时间轴

00:53 聊起Kiyo家的两只猫的故事。08:03 “实习生转正”——接猫到家前的试养阶段。11:16 猫正式“转正”,适应新家生活。15:05 “猫偷鸡腿事件”——偷吃空气炸锅鸡腿的传奇。18:00 猫的社交性与焦虑:陪伴的重要性。23:10 猫的口味偏好:油脂、木鱼花、鱼罐头、拒绝奶片。27:33 猫对人类食物的兴趣与“鸡腿诱惑”。28:32 关于梳毛、吐毛球与化毛膏的经验分享。31:07 猫生病话题:尿闭与猫砂选择。32:30 饮水方式讨论:碗 vs 喷泉机。33:13 离家喂养策略与猫分离焦虑。34:14 喂食作息:不建议自由采食。35:12 主人安排作息训练,猫定时提醒吃饭。36:56 讲猫的时间观念与“饭点守卫战”。37:57 猫是否进卧室睡觉与“采奶”习性。39:21 猫晨间叫醒主人的行为。40:05 “喷壶教育”与乐器被咬事件。41:09 谈到家里摆设、手办与防猫策略。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3 weeks ago
59 minutes 59 seconds

BDFM
FOMO,我的好朋友

爱上自己才是解药。

节目简介

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一定感受过:刷朋友圈怕错过聚会,点开小红书觉得自己落伍,甚至连没兴趣的活动也硬着头皮去参加。在这一期节目里,我和好朋友Katarina一起聊聊这种持续的焦虑:

  • ​为什么我们会被社交媒体放大的比较感压得喘不过气?
  • ​FOMO背后的依恋模式和不安全感到底意味着什么?
  • ​在亲密关系里,为了不被“错过”,我们到底牺牲了多少自我?
  • ​又该如何训练自己学会自尊、自爱,从焦虑中找到平衡?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FOMO的聊天,也是一次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的探索。

本期嘉宾

Katarina, 纽约心理治疗师

背景音乐

Anxiety - Doechii

时间轴

  • ​00:00 开场 & FOMO定义:介绍错失恐惧症的概念,社交媒体如何放大焦虑。
  • ​02:11 群体归属与不安全感:害怕被落下的心理,本质是对关系的不信任。
  • ​06:03 社交比较与成长背景:东亚式比较文化、Attachment Style、OCD式重复行为,FOMO如何影响社交决策。
  • ​12:35 关系中的不确定性:亲密关系里的新鲜感、被拒绝的恐惧,以及自我价值的归因。
  • ​18:52 内耗与外部认可:认知行为疗法视角,合理化他人行为,把FOMO转化为主动性;同时也谈到对外部认同的依赖。
  • ​24:56 “赌博”与社会排名:用赌博隐喻关系中的焦虑,社会比较与东亚排名文化,生殖焦虑与社会期待。
  • ​33:18 媒体与时尚的塑造:碎片化信息如何制造从众压力,“产品化的焦虑”,以及如何坚持自我。
  • ​39:59 自尊与自爱:边界感的建立,亲密关系里的不对等,学会自尊自爱需要经历痛苦与挫折。
  • ​47:35 面对结果与真相:模棱两可带来的焦虑,换角度看问题;从被邀请到空虚的体验。
  • ​54:13 总结与收尾:自我暗示、接受真相,焦虑是一门必修课;结束语与感谢。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1 month ago
56 minutes 44 seconds

BDFM
电影创作者聊自我审查与言论自由

节目简介

在这一期节目BDFM我邀请到影视行业从业者棉花老师,一起深入探讨中国电影行业的审查与自我审查。从上海电影节创投的台前幕后,到剧本过审的复杂流程,从导演面对敏感题材的取舍,到女性创作者在有限空间里的坚持与挣扎,这场对话呈现了电影人如何在制度、资本、市场与创作表达之间寻找平衡。我们也聊到海外与国内创作环境的差异、短视频对电影行业的冲击,以及电影未来的可能走向。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电影的讨论,更是一场关于表达、自由与坚持的思考。


时间轴

  • 00:34 上海电影节经历回顾
  • 09:00 剧本过审与广电总局的审核流程
  • 11:00 自我审查:创作者落笔时的心态
  • 14:00 审查的模糊性与“技术原因下架”现象
  • 22:00 经济下行对电影内容的影响
  • 25:00 娄烨导演如何看待审查
  • 27:00 女性创作者的表达空间
  • 29:00 海外创作环境与创投竞争
  • 37:00 敏感题材的创作与审查
  • 39:00 女性导演视角下的拍摄思考
  • 41:00 舆论、创作自由与创作者声誉
  • 43:00 满足观众与坚持表达的张力
  • 44:00 创作者的去向:海外资金、艺术手法
  • 47:00 坚持创作的导演为何是少数
  • 49:00 如果中国取消审查,会发生什么?
  • 50:00 经济下行与全球电影市场的寒冬
  • 51:25 审查 vs 经济:电影质量下降的原因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1 month ago
52 minutes 58 seconds

BDFM
家庭,简史——纽约电影节选片推荐

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节目简介

一年一度的纽约电影节又来了!本期节目我和好朋友 Bob——一位常年奔赴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的华语记者兼影评人——一起做了一份选片指南。从毕赣的《狂野时代》,到贾木许的金狮奖新作《父母姐弟》,再到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的《普通事故》,我们逐一聊到影片的创作背景、国际影展的得奖情况,以及对普通观众的观影建议。无论你是资深影迷,还是只想挑几部片子感受氛围,这期节目都能帮你在 100 多部片子里找到最值得期待的几部。

本期嘉宾

Bob(豆瓣:鲍勃粥)影评人,电影学者,制作人


背景音乐

Rubi - Kangding Ray


时间轴

  • 00:00 – 05:49开场 & 纽约电影节背景介绍、选片逻辑
  • 06:07 – 22:11毕赣《狂野时代》影片在戛纳的入围历程长镜头拍摄与演员阵容(易烊千玺、舒淇)美学与历史叙事结合的尝试给观众的观影建议
  • 22:16 – 24:35贾木许《父母姐弟》威尼斯金狮奖作品导演风格与期待值与《地球之夜》等作品的对比凯特·布兰切特主演
  • 24:40 – 30:10贾法·帕纳西《普通事故》金棕榈获奖与导演的政治背景伊朗创作环境的限制公路片的变体与政治隐喻为什么戛纳特别偏爱伊朗题材
  • 35:47 – 41:53约阿希姆·提尔《情感价值》评审团大奖作品与《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对比对女性故事的不足与男性导演自我投射嘉宾不推荐的原因
  • 44:26 – 52:45克莱伯·门多萨·菲略《密探》最佳导演 & 最佳男演员奖巴西历史背景与影片史诗感导演档案研究背景(与《幽灵肖像》的关系)对学术观众与普通观众的不同观感
  • 52:47 – 54:11《接近终点》豆瓣高分 & 评审团奖嘉宾极度负面评价(重复 Jump Scare、叙事诡异)
  • 1:26:27 – 1:27:22《望向太阳》(又名《坠落之声》 Sound of Falling)片名的翻译与理解差异作为理解影片的钥匙的隐喻意义时长两个半小时,偏长,但值得关注
  • 1:27:30 – 1:29:37🎬 《如果有腿我会踢你》圣丹斯首映 & 柏林展映,口碑两极片名幽默但与剧情无关,可能是小说改编遗留A24 出品,嘉宾批评 A24 公式化,但仍推荐观众体验女性题材,文本复杂,类型感较强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31 minutes 45 seconds

BDFM
消失在银幕上的阳具

节目简介

在这一期 NSFW 系列中,我和我的好朋友毕业于电影学院的阿消聊了一个很少被正视的话题:电影中的男性身体与男性凝视。

从《颐和园》《东宫西宫》《蓝宇》,到民国时期的罕见全裸镜头,再到日本的大岛渚、园子温和三岛由纪夫,我们一路谈到文化背景、性别政治、欲望叙事和社会结构。

我们也探讨了:为什么女性全裸在银幕上稀松平常,而男性全裸却始终稀缺?同性恋导演为什么在影史中最常承担“男性凝视”的角色?以及彩虹经济下的“骄傲”如何被资本消费化。




  • 00:00 《颐和园》的性爱场景与时代冲突

  • 01:36 中国社会性解放的延宕与不可能性

  • 02:52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女权与性解放

  • 05:17 电影运动与组织形式:新浪潮的启发

  • 07:54 “男性全裸”在影史中的缺位

  • 09:05 纪录片中的女性被客体化问题

  • 10:20 《军中禁恋》与男性身体的特写

  • 14:24 女性导演与“女性凝视”的案例

  • 15:05 《欲望都市2》里少见的女性凝视男性身体

  • 16:39 华语片中的男性裸露:《蓝宇》与云翔

  • 17:35 昆汀《八恶人》与男性全裸的象征性

  • 20:11 男性生殖器为何被视为“脆弱与邪恶”

  • 21:05 中国导演更常拍“失去性器后的脆弱”

  • 23:17 “露性器=不入流”的电影评审偏见

  • 23:41 孙瑜《大路》(1935)中的全裸与同性气质

  • 27:17 日本文化中的裸露

  • 29:22 大岛渚《感官世界》与男子气概的剥夺

  • 31:26 园子温《爱的曝光》:性、暴力与纯爱故事

  • 34:07 三岛由纪夫的复杂身份与文学中的男性身体

  • 36:07 张元《东宫西宫》与地下酷儿影像

  • 38:07 娄烨《颐和园》与大学生的性自由

  • 39:40 当代酷儿电影:海外评审与国内观众的差异

  • 40:59 柏林电影节《众生相》与导演的自传式欲望展现

  • 42:49 耿军《漂亮朋友》中的代孕与监控隐喻

  • 45:52 男性凝视的稀缺与荒谬的“胖子大屁股”场景

  • 47:07 华语同性恋电影几乎都以悲剧收场

  • 51:23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甜茶泡泡”与现实疏离

  • 52:53 彩虹经济的消费化与骄傲运动的本质偏移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3 minutes 37 seconds

BDFM
跳出还款陷阱:做一个负责任的信用卡玩家

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的一期节目,看你能坚持听到哪里~

节目简介

在本期节目中,我邀请了好友罗辑,一起深挖「信用卡的隐秘世界」。从 APR、宽限期、循环信用,到最低还款的陷阱,再到 Pay Day Loan 的惊人年化利率,我们用轻松的对谈方式,把原本冰冷的金融规则讲得惊心动魄又贴近生活。你会发现,信用卡既是便捷的工具,也可能是无形的债务陷阱。如何在复杂的条款中守住理性?本期节目将给你答案。适合:想提升金融素养的上班族、留学生,以及对「钱的游戏规则」感兴趣的所有人。


本期嘉宾

罗辑:业余爱好是研究信用卡合约的博士


时间轴

  • 00:41 金融系统中的「转移支付」与价格歧视
  • 03:34 信用卡开卡奖励与「有机消费」
  • 05:13 什么是循环信用(Revolving Credit)
  • 08:40 宽限期(Grace Period)的概念与陷阱
  • 13:09 Chase 的按日复利计息方式
  • 16:07 复利与 APR 的差距
  • 20:00 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的高利率真相
  • 23:42 为什么很多美国人只能借 Payday Loan
  • 25:00 美国与中国在高利贷监管上的差异
  • 27:13 「银行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真实写照
  • 28:25 最低还款额(Minimum Payment)的设置与陷阱
  • 33:21 假设欠款 1 万美元的长期还款实验
  • 37:18 案例:7300 美元账单若只还最低还款 → 19 年还清
  • 39:00 年费导致的「29 年循环陷阱」
  • 40:22 信用卡奖励究竟由谁买单
  • 43:01 信用卡公司如何处理违约与催收
  • 45:25 信用额度与「交易批准」机制
  • 46:25 信用卡诈骗与中美法律差异
  • 47:02 0% APR 的使用策略与心理账户
  • 49:18 房租优惠与心理账户的对照
  • 52:00 信用卡账单日设置技巧(延迟还款期 50 天)
  • 55:09 「先买后付」(BNPL) 与分期付款产品分析
  • 58:20 如何估算分期付款的 APR
  • 1:00:18 分期 APR 与信用卡 APR 的对比
  • 1:01:22 中国监管与美国差异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23 minutes 29 seconds

BDFM
勇闯中东小深圳:中国00后揭秘阿布扎比职场秘辛

做沙漠里最靓的仔!

节目简介

这一期节目邀请了曾在阿布扎比阿提哈德航空工作的好友 Allen,聊聊他从多伦多“曲线救国”跳去中东的职场与生活体验。从身份焦虑到海外工作选择,从员工票环球飞行的爽感,到阿布扎比炎热单调的日常,再到“空中骆驼”与奴隶制式的公司文化,他带来了一手的中东打工人观察。钱、环境、自由与幸福感之间,到底该怎么权衡?这一集或许会给你新的答案。


本期嘉宾

Allen(小红书账号:艾伦高),前阿提哈德航空财务牛马


背景音乐

Divas and Dunes - Aaron Zigman


时间轴

  • 01:19 为何从多伦多选择去阿布扎比工作
  • 03:00 中东航空枢纽的优势与地理位置
  • 06:01 嘉宾在阿提哈德航空的具体工作内容
  • 08:10 节省成本的奇葩方案
  • 11:39 什么是员工票?福利与限制
  • 15:22 阿布扎比日常:吃鸡吃到怀疑人生
  • 17:23 旅游者与常住者对阿布扎比的不同感受
  • 19:04 生活成本:房租、物价与分化的劳动力市场
  • 25:05 中东吸引人才的唯一理由:钱与免税
  • 27:01 40 度+高温下的“阿布扎比没有眼泪”
  • 29:10 语言与文化:英语普及与阿拉伯语的边缘化
  • 31:47 阿联酋 2: 8 的人口比例与“奴隶制”结构
  • 33:23 本地人福利:分房子、最低工资、留学补贴
  • 36:42 跨文化差异与有毒的工作环境
  • 39:07 管理层的 micro-management 与加班文化
  • 43:59 渣男公司:虚假的居家办公承诺
  • 45:20 KPI 与无限创新压力
  • 49:01 阿布扎比适合什么样的人?
  • 52:07 嘉宾的收获:钱买不来快乐,但体验很珍贵
  • 53:28 周末商务舱环球飞行的快感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4 minutes 28 seconds

BDFM
旅行的意义

他人即地狱。


节目简介

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从“常旅客”和“积分旅行”的实操经验聊起,逐渐延伸到旅行背后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选择。嘉宾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兑换积分的经历,以及如何把飞行和酒店变成生活中的乐趣与成就感。从里程票规划的焦虑与惊喜,到酒店体验中的个性化偏好,再到“花小钱装大逼”的社会偏见,我们一同思考了:旅行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省钱的技巧,是身份的符号,还是自我热爱的表达。当我们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展示旅行的一面时,他人眼中的判断与羡慕该如何看待?旅行的意义,也许不是在于抵达目的地,而是在过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思考与故事。


本期嘉宾

Ray(小红书账号@阿日维)西海岸建筑师,飞客


本期背景音乐

旅行的意义-陈绮贞节目


时间轴

  • 02:30 分享积分信息的机制与心态
  • 06:00 性价比与跨航司组合行程的困扰
  • 09:40 刷票的“高潮时刻”与惊喜体验
  • 13:00 第一次积分兑换:北京希尔顿逸林的经历
  • 14:30 兴趣的源头:交通迷、公交通、建筑与酒店
  • 19:30 旅行中的“朝圣时刻”:朗香教堂的记忆
  • 21:10 酒店中的“朝圣清单”:扎哈套房与建筑设计酒店
  • 24:00 酒店服务的个体化期待与争议
  • 33:00 飞机上乘客投诉案例:白人老头与组员的无奈
  • 36:00 对比亚洲与美国的酒店服务差异
  • 38:30 积分换头等舱 vs. 现金票乘客的不同表现
  • 44:00 “花小钱装大逼”的两面性:省钱 vs. 装逼
  • 47:45 旅行的意义:每个人的定义与自我思考
  • 48:50 从消费转向思考:旅行留下的精神财富
  • 49:20 结语:不要误解为物质或精神上的炫耀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0 minutes 15 seconds

BDFM
飞客人生:怎么去比去哪里更重要

全球空降!

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邀请了常旅客Ray,分享他如何用积分和“bug票”飞遍全球,体验各大航空公司的商务舱与头等舱。我们聊到了信用卡积分的玩法、航空联盟的兑换策略、全球休息室的服务差异,以及如何在远程工作的同时保持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对飞行体验、积分优化或环球旅行感兴趣,这期节目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策略与热爱的飞行宇宙。


本期嘉宾

Ray,西海岸建筑师,飞客


背景音乐

Another Sky - Taro Hakase


时间轴

01:20 积分兑换与bug票玩法解析

05:30 商务舱座椅布局与舒适度讨论

10:00 积分来源与开卡奖励机制

21:59 换票逻辑与飞行体验优先级

27:00 数字游民生活与远程工作挑战

31:40 休息室体验:酒水、洗澡、服务

36:54 全球休息室点评:最优与最差

43:06 东亚服务文化与乘客期待

46:18 航空联盟与积分兑换策略

50:13 推荐航线与兑换建议

58:21 未来飞行愿望与节目总结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42 seconds

BDFM
农牛大师班:对话NewYorkMilker

节目介绍:

“农牛不就是换个人帮你打飞机吗?”可能很多人对农牛有这样的迷思,这一期,我们请到了圈内拥有23万+粉丝的NewYorkMilker,聊聊被误解最多的小众玩法:农牛。从纽约起步,到成为“优质牛资源集中地”, NewYorkMilker讲述了他如何在多年摸索中,将边缘(Edging)与控射(Cum Control)磨炼成高技术含量的快感工程;为什么农牛≠自慰,也不属于SM,而是一种独立于性别与身份权力之外的身体实验。此外, NewYorkMilker也坦率地回应了外界对农牛玩法的常见误解,揭秘自己如何管理和挑选合作伙伴,并提供了经验和技巧建议。


本期嘉宾:

NewYorkMilker(@NewYorkMilker), X平台农牛up主


背景音乐:

Italo Disco - Last Dinosaurs


时间轴:

  • 01:04 NewYorkMilker自我介绍与入坑缘起

  • 02:06 首次接触农牛的经历

  • 05:44 回忆首次发布农牛内容的视频经历

  • 07:15农牛与“打飞机”的区别

  • 08:49 深入讲解农牛具体玩法:边缘(Edging)与控射(Cum Control)

  • 14:03 农牛与M属性(主奴玩法)差异讨论

  • 18:16 控射阶段的具体技术要点:贤者模式与高潮控制

  • 25:04 农牛过程中农方的心理和生理满足感解析

  • 30:58 农牛玩法中的纱布(粗糙质地)讨论与注意事项

  • 33:30 “寸止”玩法的定义与其与Edging关系探讨

  • 35:04 农牛与SM玩法具体差异与误解澄清

  • 37:46 设计专用农牛椅子的理念分享

  • 41:09 如何建立社交平台影响力及主动转为被动筛选的转变

  • 49:30 农牛对农方体力要求与健康状态讨论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 hour 19 minutes 25 seconds

BDFM
在沟通中寻找自我:NYAFF电影观感

身在世间多迷惑,今日方知我是我。


节目介绍

主播 Rivo 单人聊2025年纽约亚洲电影节(NYAFF)上的四部精彩亚洲电影:

  • 🇭🇰 陈晓娟《虎毒不》:母职背后的痛苦与隐忍,现代母亲的蒙太奇叙事下,婚育焦虑无处不在。
  • 🇭🇰 黄修平《看我今天怎么说》:聋人群体的沟通困境、文化身份的挣扎,以及语言霸权的思考。
  • 🇭🇰 李骏硕《众生相 Queer Paranoia》:香港同性恋社交网络里的身份迷失与他者重塑,探索疫情之下精神世界的漂泊感。
  • 🇨🇳 耿军《漂亮朋友》:鹤岗小城里的东北同志生活图景,诙谐与压抑并存,身份觉醒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一览无遗。


时间轴

  • 01:54 纽约亚洲电影节(NYAFF)背景介绍
  • 04:34 四部电影总体感受

《虎毒不》 陈晓娟

  • 05:03 剧情介绍与导演创作背景
  • 06:23 母职的痛苦:影片风格与观影体验
  • 08:52 婚育焦虑与社会制度缺失的探讨
  • 10:59 家庭冲突与东亚家庭模式的反思
  • 12:29 母亲主体性的消失与新一代女性的选择
  • 14:56 影片标题与“虎毒不食子”悬念的解读
  • 16:34 英文标题“Montage of a Modern Motherhood”的内涵

《看我今天怎么说》黄修平

  • 17:26 影片简介与聋人群体的现实困境
  • 19:04 聋人沟通的独特视角:影片标题的深意
  • 20:05 影片声音设计与文化权力结构
  • 21:40 语言霸权与文化多样性的反思
  • 23:27 影片开放式结局的多重解读
  • 25:28 东亚式家庭压力与主体性压抑的悲剧
  • 27:39 留学生对语言困境的共情与个人经验分享

《众生相》李骏硕

  • 29:14 导演及影片背景介绍,身份迷失与精神漂泊
  • 31:30 导演长镜头风格与影片语言特色
  • 33:52 影片的去在地化与世界主义视角的质疑
  • 35:03 英语口音的社会隐喻与主体性丢失的焦虑
  • 37:20 真实经验、自传式叙事与少数族裔的描绘
  • 38:28 不同阶层交叠下的香港性少数群体画像

《漂亮朋友》耿军

  • 40:03 影片背景、演员与创作团队介绍
  • 41:23 剧情简介与影片获奖情况
  • 42:08 独特的东北同志群像:美型主义的颠覆
  • 43:32 主线:中年出柜男同志的心理刻画与地域风格
  • 46:45 副线:形婚求子关系中的权力博弈与监控隐喻
  • 48:46 台词深意与耿军导演的独特风格
  • 51:37 东北鹤岗与法国爱情片氛围的融合
  • 52:35 影片主题:身份觉醒与关系处理的复杂性
  • 54:43 影片不足:风格割裂与情节衔接问题的讨论


🎧 欢迎收听,也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5 minutes 58 seconds

BDFM
Tomorrow我have个论文要hand:中英文掺杂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融合

这么近,那么远,却互相不愿理解。


节目简介

在多语言环境中生活的我们,经常会经历这样一种尴尬——明明想说纯中文,出口却总是中英文混杂,这种现象究竟是装模作样,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身份转变?本期节目邀请到我的朋友Zhimeng,共同探讨中英混杂背后的心理机制、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的审视。面对经济下行、普通人的生存困境,我们如何找到共同的语言去相互包容和理解?或许,语言的夹缝中藏着我们共同的焦虑与期待。


本期嘉宾

Zhimeng, 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生


时间轴

  • 00:36 主播自我介绍与本期节目主题背景
  • 01:46 面对听众对中英文混杂的抵触情绪感到的困惑
  • 07:06 语言与情绪强度的关联:为何我们更容易用外语表达敏感情绪?
  • 11:16 英语是否正在入侵我们的母语表达?
  • 16:31 中英夹杂是否可以成为新的语言形态?
  • 19:29 为什么大陆对语言混杂的态度更敏感?
  • 23:35 英语熟练度不够是否导致“邯郸学步”般的语言焦虑?
  • 26:46 在中美之间的身份迷失:语言混杂背后的文化认同冲突
  • 29:36 身份上的“不被接纳”会让人感到悲凉
  • 33:02 为什么留学生群体总被误解为精英阶层?
  • 36:20 语言与阶级的关系:方言、普通话与地域认同
  • 40:04 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英语高贵论 vs. 汉语纯洁论
  • 42:55 大陆社会在语言文化自信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45:50 语言混杂恰恰反映语言本身的强大和生命力
  • 46:43 为什么经济越发达,社会包容性却反而在降低?
  • 49:43 为什么经济下行时,我们更难包容彼此?
  • 50:48 总结:我们如何在困境中保持沟通与理解?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嘉宾统筹|Rivo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 hour 13 minutes 38 seconds

BDFM
健身男人最好命?

老板我要早下班去健身。


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三位健身爱好者,共同探讨当代的健身审美。 肌肉为什么能成为审美的标杆?审美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类本能?训练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好看吗?在健身房被搭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健身到底是追求他人目光,还是取悦自己?主播和嘉宾们通过亲身经历,分享健身带来的自信与焦虑,以及对身材焦虑的本质追问。这一次,我们试图理解健身热潮的真正动机,重新审视“身体”和“美”的关系。


本期嘉宾(按声音出场顺序)

晓峰,在读博士

Liao老师,纽约牛马

Hunter(小红书 @小tao总)纽约牛马(轻量级),健身教练


本期背景音乐
Endor - Pump It Up


本期时间线

  • 00:00 节目开场,嘉宾分享自己的健身数据
  • 04:21 健身审美的标准如何形成?
  • 05:41 肌肉审美背后的人类生殖本能
  • 10:51 训练计划的讨论
  • 15:21 为什么开始健身?
  • 20:12 健身与读博生活为何如此契合?
  • 22:20 上班族如何平衡健身与工作?
  • 27:03 健身是否真的能提高日常体能与生活质量?
  • 29:09 健身除了审美,还有实际用途吗?
  • 33:13 健身房被搭讪经历大分享
  • 38:20 如何建立肌肉的“目击感”?
  • 40:41 健身焦虑:如果没有观众,你还练吗?
  • 46:01 Peer Pressure:健身是否只是潮流跟风?
  • 52:43 健身是否成为一种精英生活象征?


本期提到的相关内容

@vanhienle_ Hiền Lê Văn 健身博主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嘉宾统筹|Rivo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9 minutes 2 seconds

BDFM
情侣相处,要AA的不止一顿饭钱

公平,公平,还是tmd公平!


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我的好朋友Shuxin,一起聊聊亲密关系中的“公平”问题。当我们提到公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约会买单、AA制这些经济层面的事情。但其实亲密关系里的公平还涉及情绪劳动、家务分担等更为隐性的付出与回报。我们聊到了AA制背后的心理、男女在约会中的付出预期,以及情绪劳动如何被忽视。Shuxin也分享了自己真实的恋爱经历,讲述了她是如何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付出过多,以及如何沟通、调整关系中的平衡。听完这期节目,希望你能对亲密关系里的“公平”有更多元、更深刻的理解,也能更自在地处理关系中的不平衡。


本期嘉宾:

Shuxin,独立女性


本期背景音乐:

新女性 · 小花;陳朱;北京學生合唱團


节目时间线:

  • 01:04 嘉宾谈自己对女权主义的理解与经历
  • 03:26 大陆语境下的女权主义与美国的对比
  • 08:09 长相漂亮是否也是一种资本?
  • 11:33 约会买单与男女付出的不平衡现象
  • 15:46 为什么有女生认为男生必须请客?
  • 16:52 如果男生主动约女生吃饭,是否应该男生付钱?
  • 18:10 约会过程中情绪付出的不公平
  • 19:54 社会对男女买单的双重标准
  • 23:21 中美文化中AA制与人情往来的差异
  • 27:33 如果伴侣收入差距大,AA制是否合理?
  • 29:10 “青春资本”与长期关系的可持续性
  • 37:04 AA制是否降低了人情味?
  • 40:01 嘉宾的真实经历:AA制之外的情绪付出与家务劳动
  • 41:29 如何应对情绪付出不公平的情况?
  • 44:00 “付出更多对方就会更好”是一种误区?
  • 45:47 在亲密关系中有效沟通的困难与委屈
  • 48:18 成人之间是筛选而不是教育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嘉宾统筹|Rivo

Show more...
4 months ago
50 minutes 17 seconds

BDFM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在野裸中解放的灵魂

本期节目包含大量露骨、成人内容,请酌情收听。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位热衷于野裸的X博主,带你走进一个充满自由、欲望和争议的圈子。为什么有人偏爱在公共环境裸露和性交?这种隐秘的性癖好如何让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感?野裸圈子里存在怎样的潜规则与焦虑?上传性爱影片到网络,追求点赞与关注,又怎样逐渐改变了创作者本人的初心?

主持人与嘉宾一同探讨了在性自由的边界、法律风险、道德审判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微妙平衡。


本期嘉宾

御法度:X博主,电影系研究生

本期背景音乐

Miles Davis - Générique


时间轴


  • 01:25 关于自我审查的看法

  • 05:12 创作动机:填补市场空白的自我表达

  • 07:40 野裸的定义与人前暴露的刺激感

  • 19:02 公开场合的野裸游戏及风险管理

  • 25:00 上传网络性爱视频的动机与粉丝反馈

  • 27:53 “御法度”名字的由来与反抗教条的精神

  • 30:59 网络观众对创作主体性的影响与焦虑

  • 34:23 商业片导演与艺术片导演的区别与认同

    • 42:18 如果网络平台消失,创作者的内心落差
    • 50:45 性行为的安全与红线的划定
  • Show more...
    4 months ago
    59 minutes 14 seconds

    BDFM
    赛博伸冤该如何:第四权力被滥用了吗?

    PDF小作文应该越多越好!


    节目简介

    为什么我们的愤怒需要排版成一份PDF?当私人纠纷转化为公众的道德审判,网络上的一场场“舆论风暴”究竟在为谁伸张正义?我们真的需要用大众的眼光来审视每段关系和每个选择吗?

    本期BDFM,我们抛开热点,探讨那些用PDF“控诉”的人们背后的动机与心态。当我们乐此不疲地“吃瓜”时,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道德资本的合谋?从“师生恋”的权力不对等,到自我经历的记忆扭曲,从寻求“青天大老爷”的仲裁,到用网络舆论完成“鱼死网破”式的情感复仇……两位嘉宾与主持人一起揭开了PDF时代下的心理机制与社会现象,尝试理解这个看似荒诞又充满现实意义的文化符号。


    本期嘉宾

    Elison, 普林斯顿金融硕士

    Ke,纽约城市大学经济学博士


    本期背景音乐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 Mungbean Mash feat. Zhang Le


    时间轴

    01:39 对“师生恋”事件的看法与吃瓜文化

    05:03 为什么我们能对陌生人的生活产生共情

    06:43 PDF控诉为何变成了文化符号

    13:10 PDF与历史上的“大字报”、“告示”对比

    14:47 为什么不诉诸法律而求助舆论

    17:08 舆论监督与法律之外的道德约束

    20:28 舆论审判的公正性与群众心理

    23:09 写作过程中真实经历的扭曲

    26:12 道德审判如何影响自我形象

    28:40 大众舆论为何重要?

    29:41 PDF是否越多越好?

    33:29 网络舆论的利弊与市场经济的类比

    35:19 鱼死网破式情感复仇的动机

    37:02 更健康的情感宣泄方式讨论

    38:04 音乐剧《芝加哥》与PDF控诉的对比

    41:09 网络舆论与“狼来了”效应

    43:19 PDF控诉时代,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49:32 PDF控诉时代下情感关系的变味

    50:51 社会舆论的发展性视角与未来预测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

    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嘉宾统筹|Rivo

    Show more...
    4 months ago
    51 minutes 4 seconds

    BDFM
    机场休息室暴捶世界前24:名酒吧也调不出好的Martini

    这些世界前50的酒吧能不能不要这么拽!


    节目介绍

    本期我们与嘉宾张老师、Litong相约纽约酒吧,共同畅饮、探讨这座城市的鸡尾酒文化。一路从修道院啤酒、隐藏酒吧(Speakeasy)聊到令人难忘的酒吧奇遇,以及关于"Martini哲学"的深入吐槽。酒友们在纽约遇到的惊艳与踩坑,都被我们细细道来。快来一起举杯,品味纽约的微醺夜话。

    🎉 节目福利:听完节目,我们还特别为听众准备了一点小惊喜,别错过哦!


    本期嘉宾

    张老师,Litong,一对生活在新泽西的纽约喝酒伉俪。


    本期背景音乐

    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 - Moanin'


    时间轴

    00:16 节目开场与嘉宾介绍01:00 意大利酒吧趣闻,修道院与酿酒文化07:32 探讨纽约隐藏酒吧(Speakeasy)文化与排队经济15:08 Martiny’s酒吧争议事件吐槽20:58 推荐纽约Yarning Cobra酒吧22:29 Dante酒吧经典与衰落讨论26:29 马尔他Apothecary Cocktail Bar的出色体验31:02 纽约人追求难获得事物的心理分析33:01 EWR机场United Club意外惊艳的Martini体验36:46 Dirty Martini失败体验吐槽("咸菜水"事件)42:29 鸡尾酒预调与现调的优缺点探讨44:23 失败创新鸡尾酒的奇葩体验分享47:34 Chinatown酒吧的失败白酒鸡尾酒体验49:44 Headless Widow酒吧“咸菜水”Martini深度吐槽52:54 东方元素融入鸡尾酒文化的讨论与建议


    本期节目提到的酒吧有:

    • Tap Haus 33, 纽约 地址:14 E 33rd St, New York, NY 10016, USA
    • Please Don’t Tell (PDT), 纽约 地址:113 St Marks Pl, East Village, New York, NY 10009, USA
    • The Back Room, 纽约 地址:102 Norfolk St, Lower East Side, New York, NY 10002, USA
    • Attaboy, 纽约 地址:134 Eldridge St, Lower East Side, New York, NY 10002, USA
    • Backdoor 43, 米兰,意大利 地址:Ripa di Porta Ticinese 43, 20143 Milano, Italy
    • Bar Benfiddich, 东京,日本 地址:Yamatoya Building 9F, 1‑13‑7 Nishishinjuku, Tokyo 160‑0023, Japan
    • Martiny’s, 纽约 地址:121 E 17th St, New York, NY 10003, USA
    • Angel’s Share, 纽约 地址:45 Grove St, West Village, New York, NY 10014, USA
    • Katana Kitten, 纽约 地址:531 Hudson St, New York, NY 10014, USA
    • Sip & Guzzle, 纽约 地址:29 Cornelia St, New York, NY 10014, USA
    • Yawning Cobra, 纽约 (嘉宾推荐) 地址:356 Bowery Lower level, New York, NY 10012, USA
    • Dante, 纽约 地址:79 Macdougal St, West Village, New York, NY 10012, USA
    • Osamil, 纽约地址:5 W 31st St, New York, NY 10001, USA
    • Double Chicken Please, 纽约 地址:274 Allen St, Lower East Side, New York, NY 10002, USA
    • The Apothecary Cocktail Bar, 马耳他 (嘉宾推荐) 地址:10 Dobbie, San Ġiljan STJ 1000 Maltar
    • EWR – United Club, 纽约 地址:Terminal A/B/C, Newark Liberty International Airport, Newark, NJ 07114, USA
    • Bird, 哥本哈根,丹麦地址:Gl. Kongevej 102, 1850 Frederiksberg, Denmark
    • Banzarbar, 纽约 地址:191 Chrystie St, 2nd floor, Freeman Alley, Lower East Side, New York, NY 10002, USA
    • The Headless Widow, 纽约 地址:99 1st Ave, East Village, New York, NY 10003, USA
    • Schmuck, 纽约 地址:97 1st Ave (corner of E 6th St), East Village, New York, NY 10003, USA
    • HIMKOK Storgata Destilleri, 奥斯陆,挪威 地址:Storgata 27, 0184 Oslo, Norway
    • SVANEN D.G.Æ, 奥斯陆,挪威 地址:Karl Johans gate , Oslo, Norway
    • Brandy Library, 纽约 (嘉宾推荐) 地址:25 N Moore St, TriBeCa, New York, NY 10013, USA
    • Handshake Speakeasy, 墨西哥城,墨西哥地址:C. Amberes 65, Juárez, Cuauhtémoc, 06600 Ciudad de México, CDMX, México
    • Overstory, 纽约 地址:59 Pine St, Financial District, New York, NY 10005, USA
    • Dead Rabbit, 纽约 地址:30 Water St, Financial District, New York, NY 10004, USA
    • Bemelmans Bar, 纽约 地址:35 E 76th St, Upper East Side, New York, NY 10021, USA


    关注官方Instagram: BDFM_Official 获取最新节目信息。本节目会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 Spotify, 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主播|Rivo

    剪辑|Rivo

    封面图|Rivo

    嘉宾统筹|Rivo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 hour 12 minutes 21 seconds

    BDFM
    你正在收听 BDFM, 一档每周在城市地铁广播与社交裂缝之间来回切换的播客。 每一期都是一段精神吐槽、一点中产忧郁、和一把糊涂的方向盘。 有时我们很清醒,有时我们想被看见——但我们一直在说实话。 BDFM,让你在城市里不那么孤独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