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好好說」由吳怡農主持。
怡農從公共議題出發,追問:
進步的政策、理想的公民社會,該是什麼模樣?我們的民主如何更具韌性?
在這裡,怡農邀請各界來賓一同好好說話、深入討論,分享能啟發思考的觀點。
歡迎你來到,農の韌性小宇宙!
——獻給未來台灣的誠實對話,開麥🎤——
▶ YT頻道「吳怡農 Enoch Wu」同步播出影像版
IG:https://www.instagram.com/nong.taiwan
FB:https://www.facebook.com/nong.enochwu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農好好說」由吳怡農主持。
怡農從公共議題出發,追問:
進步的政策、理想的公民社會,該是什麼模樣?我們的民主如何更具韌性?
在這裡,怡農邀請各界來賓一同好好說話、深入討論,分享能啟發思考的觀點。
歡迎你來到,農の韌性小宇宙!
——獻給未來台灣的誠實對話,開麥🎤——
▶ YT頻道「吳怡農 Enoch Wu」同步播出影像版
IG:https://www.instagram.com/nong.taiwan
FB:https://www.facebook.com/nong.enochwu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爹地是幸福的時光,但也有很多辛苦的時刻,仰賴長輩的支援、同事的體諒。
我聽過許多家長的心聲是,育兒需要的不只是補助,更需要穩定的托育與課後教育當後援,才能在工作與孩子的成長間取得平衡。這些應該是更普及、更平等的公共教育資源。
期待政府與社會做家長的隊友。因為育兒不是單一家庭的議題,更可以視為對國家的未來投資。
我邀請了「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托盟)」前召集人劉毓秀老師與談。托盟不僅倡議托育應該「更」普及,也曾實際經營幼兒園與課後教育。
劉毓秀老師則是台灣知名的女性主義學者,自1980年代就投身婦運。長期任教於台大外文系的她,將性別視角融入國際經驗,與托盟多年來在第一線關注推廣公共托育政策。
更好的托育,長遠影響讓生育率更好、就業率更好、社會競爭力更好。
我跟劉毓秀老師討論,好的托育政策應達到:
在少子化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友善的托育制度,支持與鼓勵辛苦的育兒家庭,讓社會一起照顧下一代的台灣囡仔。
也想邀請你一起思考:你心中理想的托育與教育支持,是什麼模樣?歡迎分享你的經驗或觀點。
🎤 主持:吳怡農 Enoch Wu
🎤 來賓:劉毓秀(托盟前召集人、女性主義學者)
— — — — — —
時間軸:
1:53 托育對於孩子的社會化發展
5:30 瑞典以保障孩子、女性、移民的權益
7:09 台灣公共托育的推行困境
10:57 課後教育讓孩子基礎寬闊、更有韌性
19:19 學習機會應該不論階層資源
23:03 經營五甲社區自治幼兒園的經驗
28:59 跨階層開始關心公共事務的家長
31:34 北歐的國家女性主義與父職教育
36:22 托育制度可以被視為社會的投資(公平面、經濟面)
40:48 非營利幼兒園的民主審議機制
44:31 民主化不是結果,是價值和文化,是眾人的參與
— — — — — —
【追蹤 #吳怡農 EnochWu】
✹ YT|https://www.youtube.com/@nong.enochwu/
✹ IG|https://www.instagram.com/nong.taiwan
✹ FB|https://www.facebook.com/nong.enochwu
✹「農好好說」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etkg6yg00jg01v7574t0oxy/comments
民主二字,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答案。
2024 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我有幸在民主政治學者 Dr. Larry Diamond 來台觀選後訪問他,並一起深究幾個問題:
・世界應該保衛台灣民主的理由
・在全球民主倒退的浪潮中,選舉制度怎麼改革
・審議式民調 deliberative polling 實驗帶來的啟示
Dr. Larry Diamond 是著名的民主理論大師,他長期追蹤全球民主化的發展進程,不只共同創辦了學術期刊《民主季刊》,也擔任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 Hoover Institution 資深研究員。
Dr. Larry Diamond 對台灣的觀察格外深入,他曾經主持胡佛研究所的「台灣民主研究計畫」超過十年,近年則主持「台灣在印太地區專案」。
在我們的訪談中,Dr. Larry Diamond 提出多項政治改革的思路,像是偏好投票制 ranked choice voting、審議式民調,目標是提高民主信任度、減少政治極化。
在經歷今年七、八月的全台大罷免後,我再次回顧這段攸關民主的對話,希望將這一集獻給:即使曾對民主感到失望,仍努力參與、並期盼政治改革的所有公民。
收聽本集,讓我們一起思考:台灣民主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作為公民,我們如何並肩強化民主的韌性?
🎤 主持:吳怡農 Enoch Wu
🎤 來賓:戴雅門教授 Dr. Larry Diamond(民主理論學者)
— — — — — —
時間軸:
01:30 國際關係中的道德與從眾理論
09:12 捍衛台灣的地緣政治理由
14:51 台灣的半導體戰略
17:44 軍事與社會韌性
20:32 國防改革的意涵
23:40 審議式民調作為民主程序
29:02 增進信任、降低極化的政治改革
32:37 偏好投票制(排序選舉)的吸引力
35:49 「所有的民主都可以更好」
38:41 台灣必須有創意地運用時間
— — — — — —
【追蹤 #吳怡農 EnochWu】
✹ YT|https://www.youtube.com/@nong.enochwu/
✹ IG|https://www.instagram.com/nong.taiwan
✹ FB|https://www.facebook.com/nong.enochwu
✹「農好好說」Podcast|Apple Podcast / Spotify / KKBO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etkg6yg00jg01v7574t0oxy/comments
這些年出生的孩子都是數位原住民,他們的生活重心、身心健康幾乎都跟手機和社群媒體綁在一起。這群數位兒少,比起過去更憂鬱、失去專注力,甚至成為網路犯罪的獵物。
澳洲、南韓等國都祭出相關禁令,但禁止孩子使用社群媒體、在校園攜帶手機,並非長久之計。
我邀請立法委員陳培瑜來分享。她長年深耕教育與文化領域,從教師起步,跨足出版並榮獲金鼎獎。她曾在花蓮創辦凱風卡瑪兒童書店,為孩子打造安心成長的閱讀空間;也擔任親職教育講師,陪伴不同家庭探索親子關係的出路。
自 2023 年起,陳培瑜擔任立法委員,持續關注兒少相關法案,2024年推動《學生輔導法》修法。她不忘傾聽與尊重孩子在教育現場的聲音,守護兒少人權。在這場對話中,她想幫孩子們說話:「我們真的忽略青少年太久了。」
家長、學校與政府該如何攜手,陪伴下一代建立更健康、安全的數位生活?這是我們在育兒中持續思考的重要課題。期待你一起思考與行動。
本集也可在 YouTube 觀看。
🎤 主持:吳怡農
🎤 來賓:陳培瑜(立法委員,曾任教師、親職教育講師)
【追蹤 “吳怡農 Enoch Wu”】
YT|https://www.youtube.com/@nong.enochwu/
IG|https://www.instagram.com/nong.taiwan
FB|https://www.facebook.com/nong.enochwu
【參考資料】
失控的焦慮世代/Jonathan Haidt
危險心靈海嘯──憂鬱、厭世、自傷,兒少心理健康大調查/少年報導者
全國自殺死亡資料統計/衛生福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