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News
Sports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b7/f9/82/b7f9824c-29b7-488c-de9f-26c3bb53dbbf/mza_5917690125652899128.jpeg/600x600bb.jpg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陳全正律師
101 episodes
2 days ago
主持人:陳全正律師(Max),眾勤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超過15年的律師職涯,專注於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商務投資與公司股權架構規劃、企業個資與資安法遵、勞資爭議及企業營運問題處理,並擔任上百家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曾任教於清大科法所、文大推廣部等,並持續關注企業、新創、創業相關法律議題。 除了承辦案件,也積極推動法律知識普及,長期於《數位時代》、《經濟日報》、《法律白話文》、《台經院 FINDIT》等媒體撰寫專欄,將法律轉化為貼近生活與產業的實用觀點,並著有《創業打怪生存攻略》一書。 累積協助數百家企業、上百場演講及教育訓練,現在,我想用 Podcast 的方式,把這些實戰經驗透過來賓對談或是單口講述,仔細說給你聽。 🎯 無論你是剛起步的創業者、正在轉型的企業主,或是身處決策第一線的經理人,《法律兵工廠》都希望成為你在商場上的法律導航。 📩 有法律問題,歡迎來信預約諮詢:max@joinlaw.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ntrepreneurship
Busi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is the property of 陳全正律師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主持人:陳全正律師(Max),眾勤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超過15年的律師職涯,專注於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商務投資與公司股權架構規劃、企業個資與資安法遵、勞資爭議及企業營運問題處理,並擔任上百家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曾任教於清大科法所、文大推廣部等,並持續關注企業、新創、創業相關法律議題。 除了承辦案件,也積極推動法律知識普及,長期於《數位時代》、《經濟日報》、《法律白話文》、《台經院 FINDIT》等媒體撰寫專欄,將法律轉化為貼近生活與產業的實用觀點,並著有《創業打怪生存攻略》一書。 累積協助數百家企業、上百場演講及教育訓練,現在,我想用 Podcast 的方式,把這些實戰經驗透過來賓對談或是單口講述,仔細說給你聽。 🎯 無論你是剛起步的創業者、正在轉型的企業主,或是身處決策第一線的經理人,《法律兵工廠》都希望成為你在商場上的法律導航。 📩 有法律問題,歡迎來信預約諮詢:max@joinlaw.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ntrepreneurship
Business
Episodes (20/101)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100 百集錄製回顧:如何從流量焦慮變成與自己對話的價值累積
【2025.11.14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100 百集錄製回顧:如何從流量焦慮變成與自己對話的價值累積】 🎙節目介紹(本集單口) 《法律兵工廠》Podcast在大家陪伴下,這集邁入第100集里程碑,從2023年12月開始維持週更至今,很感謝各位的支持。 本集內容是我對於過去節目製作的心得回顧與深度記錄,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作為創作者的參考。簡要說明如下: 回顧part1:節目出發點、定位與成果(心態面) ✅ 三大核心動機 1.軟性行銷與品牌塑造 2.破圈及多認識不同領域人士 3.教育普法知識的延伸 ✅ 節目定位與成績 1.受眾與平衡:節目定位「法律知識」與「商業洞察」,受眾設定為創業家、企業主、專業經理人。 2.節目名稱由來:「兵工廠」from《世紀帝國》,粉專亦同。 3.定位:非營利的side project,沒考慮變現或賣課。 4.成績:一直遵守不花錢打廣告及行銷,只用自然流量。大約落在Apple Podcast創業類別的10幾到20名左右(上下起伏,也曾到過第一名,不查自己都忘了),不重複下載數最多的一集曾達7,000多次。 回顧part2:節目結構與來賓邀請心得(技術面) ✅ 內容架構與更新節奏 1.組成型態:單口與來賓訪談組成,在第80集後規律交叉。 2.時間長度:單口設定30分鐘左右(不超過40分鐘),避免聽眾注意力疲乏。訪談在60分鐘左右。 3.更新頻率:維持週更的頻率,新節目需維持流量權重。 ✅ 專業來賓邀請與訪綱設計 1.來賓角色設定:鎖定三種角色:創業家、投資人、專業顧問,建構完整角度。 2.核心原則:「找對人比找紅人更重要」。 3.前期準備(訪綱): 設計最花時間但要做,尊重來賓避免突襲。 4.邀請溝通點(人事時地物)及訪綱後期逐漸會有自己的特色。 5.錄製後續:節目完成後所有資料都提供給來賓確認。 ✅ 給所有想開始或正在堅持的創作者, 1.立即行動:不要做過多設想,要做就開始,不做永遠不知道。Steven Bartlett:「當你開始嘗試自己不夠格的事,就是成長的開始」。 2.最大的收穫是學習:製作節目的過程、訪談來賓,高品質的對話,你自己是學習最多的。 3.心態管理:不要陷入流量綁架或頻率焦慮。心態應從「流量焦慮」轉為「價值積累」。 最後,要特別感謝MicMind團隊和負責人Charlie(黃程郁)的節目製作及多次鼓勵,以及感謝各位來賓願意不嫌棄而到這個小小節目進行分享。 雖然不知道還會走多久,但對於節目的期待,也都在這集裡面說了。 謝謝各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days ago
49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9 feat.戀家小舖創辦人李忠儒(Allen):如何從損失千萬到看懂底層邏輯_後悔只是委屈當下得自己
【2025.11.7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9 feat.戀家小舖創辦人李忠儒(Allen):如何從損失千萬到看懂底層邏輯_後悔只是委屈當下得自己】 他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卻意外打造出全台知名的寢具品牌「戀家小舖」。 這位「非典型」的創業家,不能只用「網路流量紅利」來定義;他懂得觀察趨勢、看透底層邏輯,能在錯誤中修正方向,也能在懷疑中相信直覺。這些關於選擇與反思的「人生哲學」,也是我最好奇也是自己很常陷入的困境。 他是Allen(李忠儒),戀家小舖創辦人。 我想在電商或新創圈(還有運動)的朋友對Allen應不陌生,但他有更多背後故事:從銀行、科技業一路跨界到電商寢具產業,原本只是為了「填滿空白時間」進入網拍,卻意外成為雅虎首位請藝人代言、登上蘋果日報的賣家。 再到全職創業、開設實體門市、快速擴張,看似順風的二十年,卻在高峰期碰到投資錯誤、損失千萬、旗艦店開幕八個月就決定關店止血。那一年,成為他重新看清自己決策模式與企業節奏的重要轉折。 「失敗不是恥辱,而是理解決策邏輯的契機」,但決策邏輯在瞬息萬變的今日,要怎麼「不再用同一套功夫打天下」, Allen也有很深的體悟,包括在疫後電商變局中帶領戀家小舖轉型:「客流在哪,店就在哪。」 他總說自己謙虛、能笑看挫折,甚至把失敗當成談資。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那份看似雲淡風輕的樂觀,其實是對現實的透徹理解和更多紀律的累積。 這集聊得輕鬆,但我想心態面的建議,能夠給在職場或創業路上的你很多啟發,從決策邏輯、直覺判斷、到創業者的內在成長都是,畢竟,珍惜當下,把自己活好就是最大的成功。 最後,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後悔,只是委屈當下的自己。」 歡迎收聽這很棒的一集。 ✅ 03:30 Allen如何從健身習慣建立「正向回饋模型」及「獎賞感」,培養熱血與紀律 ✅ 06:00 從金融到科技業,再創業?「既然要做就做到好」,不做半吊子,寧躺平也不敷衍 ✅ 08:00 銀行工作的奮起直追,不要小看任何努力,微小的堅持也帶來長期差異 ✅ 10:30 任何工作「態度決定一切」,做事當下全心投入,玩也要認真玩、做也要做到位 ✅ 14:00 怎麼從創業初期「五分鐘內必回訊」拼命三郎到體悟人生需做「減法」? ✅ 16:30 這麼多選項如何「選擇」?人生關鍵在於做出對當下最有利的決策,創業也是 ✅ 19:10 「創業不是主動決定」,但內層「選擇不浪費時間、不漫無目的消耗」才是創業契機 ✅ 21:00 轉換道路的時間是浪費嗎?偶爾放鬆不是浪費,但長期無效時間就是浪費 ✅ 22:30 創業基因:挑戰新事物、實驗與學習,「試了不虧」是最好的起點 ✅ 25:30 從兼職到全職創業也是偶然:職涯不預設方向,多線嘗試、擅於跨域探索 ✅ 27:00 座右銘「我是打不死的」,錯誤不是恥辱,「談資」與學習機會:如何檢討而非後悔 ✅ 29:30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人若不改變性格與思維,會在不同包裝下重複犯錯 ✅ 31:00 「後悔只是委屈當下的自己」,應該學著安撫那個努力的自己,從經驗中提煉反思 ✅ 33:00 老派的熱血?那個世代從《七龍珠》《灌籃高手》《聖鬥士》學到熱血與不放棄 ✅ 36:10 「朋友的良藥可能是自己的毒藥」?決策應回歸理性判斷,沒人比創業者更懂自己 ✅ 37:00 延伸到情緒決策的危險:無論商業或感情,當情緒受外在影響時絕對不要做決定 ✅ 39:00 如何在困境中保持清醒?從雅虎案例談Allen如何培養「內在決策模型」 ✅ 41:00 決策過程要辨識對方動機與利益來源,抽絲剝繭才能看見「糖衣裡的真實」 ✅ 43:00 「all in或保留」?不盲目衝動但也不怕下注,重點是衡量風險報酬 ✅ 45:00 「不對等投機」冒險可貴,但須與獲益成比例;理性與節制,是長期存活的創業心法 ✅ 47:20 實體展店的教訓:為什麼旗艦店八個月收掉?「開關店才是本領」,別被面子與光環綁架 ✅ 51:00 「挫折不是情緒,是一種狀態」:拳王輸了也在準備二番戰;人生高低都是體驗,別只待在山巔 ✅ 55:00 不讓倖存者偏差與時代紅利(早期網拍、流量紅利、外來者視角)蒙蔽自己,保持謙虛與修正 ✅ 57:00 Allen的自我定位?別高估也別低估自己;困難往前衝但不自認無敵,這就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 59:00 戀家小舖「客流在哪店就在哪」:疫後消費行為改變,線上線下並行,理解商業邏輯就能因應 ✅ 60:00 商業生態:理解對方也要賺錢,溝通重點在「互相尊重、找到雙贏」 ✅ 64:00 提醒創業者做決策前先想清楚影響因素與長期效應,不被情緒或群眾影響判斷 ✅ 66:00 談公司內部決策邏輯:學做教傳;領導者要把思考過程講清,團隊理解行動背後的邏輯 ✅ 68:00 連「綿朵雲」命名都有創意及邏輯在?讓員工知道「為什麼這樣做」 ✅ 72:00 Allen教學心法:「傳教士」性格,耐心拆解問題,讓人真正理解團隊才能有效執行 ✅ 75:30 Allen給創業者的最後建議:不要內耗、不要懷疑自己,人生是一場體驗,重點是活得清楚 ✅ 80:00 小富靠努力、大富靠天意,別陷入比較,珍惜當下,把自己活好才是最大的成功 ✅ 82:00 總結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 hour 13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8 正義與隱私之間:網路肉搜、公審與個資法紅線及四點提醒
【2025.10.31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8 正義與隱私之間:網路肉搜、公審與個資法紅線及四點提醒】 🎙節目介紹 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隱私的時代,「肉搜」與「公審」是全民運動(樂此不疲):這是伸張正義,還是新的暴力型態?不論你是企業主、公眾人物,或是像我一樣的一般人,都會面臨到這樣的事件。然而,從法律的角度來看,當貼出別人的姓名、照片或監視器畫面,其實都可能已經觸法,這相信大家也能理解。 但問題在於,如果今天我們是用「肉搜」的方式,從網路「原本就公開」的資訊,整理拼湊出當事人的輪廓,常見像是社群帳號等,讓網友能夠進一步公審、評論,這樣的行為是否也違法呢?以及是否要探討行為背後的動機呢? 像是,很多商家或企業,可能被消費者或競爭對手惡意抹黑,為了維護清譽,因此用肉搜公審的方式回擊,這也不難理解;但法院實務怎麼看待,採線的界線為何。這次,我們剛好就用《.jpg Coffee》真實判決來介紹,什麼叫「個資」?從公開資訊拼湊出個人樣貌算不算違法?當對方要求刪除照片、影片卻不理會,會構成什麼樣的責任?而如果你是企業主、創作者或品牌經營者,又該如何避免在公關危機中踩線? 🔑本集的四點重要提醒: ①肉搜本身就有違法風險 ②貼監視器欠缺必要性恐違法 ③採最後手段且至少文字應中性 ④必要時部分遮蔽資訊降低風險 請注意,碰到這類事件,都建議諮詢專業法律人士尋求協助處理。 ✅ 02:40 .jpg Coffee案回顧:顧客負評,店家於社群公開個資,網路公審 ✅ 04:10 從不起訴到自訴有罪:肉搜的違法風險確實存在 ✅ 05:20 肉搜的個資:個資是什麼、擴大解釋趨勢(從個資法定義介紹起) ✅ 07:50 肉搜定義:蒐集公開零碎資訊→拼湊成可辨識個人的資料 ✅ 09:00 核心問題:把公開資訊「重新組合」是否違法?(蒐集≠利用) ✅ 11:10 肉搜可能是合法蒐集?當事人自行或已合法公開、一般可得來源等 ✅ 14:00 公開IG抓圖屬「一般可得來源」;但被害人要求刪除後仍使用則違法 ✅ 16:50 重要提醒:對方明確反對時應即停用、下架,否則侵害其個資權利 ✅ 18:40 「利用」:監視器畫面+個資上網,引發群眾負評,欠缺正當性 ✅ 20:10 法院認為:有爭議應循法律途徑解決,公審欠缺必要性及合法性 ✅ 22:00 「澄清」也不是擋箭牌:文字攻擊、嘲諷用語都削弱了公益性 ✅ 23:30 資訊自主權與隱私權:個人可決定如何公開及被使用自己的資料 ✅ 25:10 整理:公開≠可任意用;未符公益或必要性之利用易構成違法 ✅ 26:40 此類事件的四點實務提醒:環繞著控制原則 ✅ 29:00 《全國律師》10月號個資特輯可參考 ✅ 30:00 小結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31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7 feat.「NGA新師董聯盟」創始人蕭瑞宏(Bobby):NGA如何打造傳產及新創的結合:從數位轉型到國際佈局
【2025.10.24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7 feat.「NGA新師董聯盟」創始人蕭瑞宏(Bobby):NGA如何打造傳產及新創的結合:從數位轉型到國際佈局】 當「新創 × 二代 × 導師」的結合,可以產生出什麼樣的綜效? 新創需要驗證的場域進行POC(Proof of Concept),藉以驗證及打磨出MVP。 二代接班的壓力也不小,先前有集請二代學的Anton聊過:接班是戰鬥,不僅是創業,還要從體制內改變遊戲規則; 交出個成績單自然是最有力的證明,從而第二曲線、數位轉型、AI創新與ESG永續,結合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賦能就是理解解方。 然而,新創要如何對接適當場域、連結有此需求的傳產來共創價值;反之亦然,二代要怎麼找到外部能夠支援升級的新創技術、縮短轉型時程? 甚至更重要的,整合者以及整體架構以外需要能提供思維視角的前輩導師,也都在這樣的合作及共創關係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而現在就有著一個這樣的組織,整合了這三方的資源,期許能有效建立合作,發揮1+1+1大於3的效果, 我想講到這,不少人應該已經想到在新創、二代活躍的「NGA新師蕫聯盟」了。 這集就邀請到新師董聯盟的創始人蕭瑞宏(Bobby),本身也是企業主、也熱心公益及利他而行, 和我們聊聊他的產業行動學和對於創業圈的觀察。 也先給予一句他的總結:「我們不必事事親力親為,只要懂得連結、共創、借力,才能在變化快速的時代生存。」 ✅ 03:00 Bobby自介與背景,從畢業即投入家業,同時長期投入地方公益慈善事務 ✅ 06:30 創立NGA的動機與契機,與其他社團及組織的差異 ✅ 09:30 從一場偶然協助傳產升級開始的啟發:傳產轉型須靠「生態系夥伴」整合外部新創與技術 ✅ 11:00 發現痛點:新竹沒有二代共學的社群,無法結合竹科與創新能量,更應有共學平台 ✅ 12:30 發起共學社群的行動,從結合竹科與創新能量「二代會長培訓」開始 ✅ 15:00 起點與新竹特色:新竹二代少、需求多,整合新創資源啟動聯盟 ✅ 17:00 生態系整合與導師支持:新創、竹科高階經理與二代接班人,形成產官學研跨界聯盟「各產業超級英雄」 ✅ 20:00 NGA三大核心:新創、導師、永續:如何對應不同產業需求,從高科技到傳產各地產業整合到落地應用 ✅ 21:30 結合新創與二代共學:「產業出題、新創解答」的聚焦作法 ✅ 23:00 NGA規模:成員約1,600人(二代1,200位、新創約300家、前輩導師百餘位) ✅ 26:05 二代接班的挑戰:需創造第二條成長曲線,心態上等於在內部從新創新創業 ✅ 27:30 新創困境與死亡谷:NGA 傳產成為新創的驗証場域,共創雙贏 ✅ 28:30 政策共鳴與制度化:NGA如何配合政府全國產業政策方向,拓展成效? ✅ 31:00 NGA橋樑角色:協助企業二代盤點需求,媒合新創,合作共創價值 ✅ 34:30 建立信任與共學文化:強調不收會費、採邀請制,共學共創的專業社群,建立起差異性 ✅ 36:00 案例一:貢丸食品業導入物聯網,實現食品製程數位化 ✅ 37:10 案例二:玻璃產業轉型:AI新創協助將台灣老師傅的經驗轉化標準製程參數以利複製經驗協助海外建廠,實現智慧化管理 ✅ 39:30 兩代與新創的共通課題:一代的抗拒、老臣心態與新創市場競爭,需先溝通處理的內部挑戰 ✅ 41:00 二代接班與溝通學:Bobby 個人經驗,從被逼讀理工到成為企業家,他怎麼想? ✅ 45:05 二代入選AAMA的意義:象徵具備新創思維與領導潛能,顯示傳產二代正以創業者心態轉型 ✅ 46:00 二代導入轉型的阻礙:最大挑戰是「短期績效壓力」與「長期投資回報期的落差」 ✅ 47:30 NGA的未來方向:國際市場與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日本、美國、新加坡、中東等 ✅ 50:30 綠色轉型與雙軸思維:二代從綠色轉型、國際拓展、影響力投資切入,透過具體溝通取得一代支持 ✅ 51:30 大企業「一次到位」策略投資推動轉型;中小企業「小步快跑」,但應隨市場變化加快節奏 ✅ 55:00 NGA的「英雄聯盟」精神:在關鍵時刻提供新創、導師與產業資源支援企業轉型 ✅ 56:30 未來發展方向:核心極大化,非核心外包化,形成高效率合作生態系 ✅ 58:30 NGA與陽明交大、清華創業車庫、成大加速器等交流合作,串聯新創團隊與企業資源 ✅ 59:30 結語:共學共創,快速連結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NGA新師董聯盟】簡介:https://reurl.cc/9ngqrY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1 hour 11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6 監察人完全解析:六大誤區、四項職權、兩種公司制度一次說明
【2025.10.17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6 監察人完全解析:六大誤區、四項職權、兩種公司制度一次說明】 🎙節目介紹 前幾集我們談過「董事」這個角色後,接著這次要介紹公司中負責制衡與監督的角色:「監察人」。 實務上監察人常被忽略、流於形式; 有的公司把監察人當人情職位,找親友或配偶掛名;有些公司讓內部員工兼任監察人,但這其實都有違法及責任風險,而癥結點在於:大家對監察人職責的不了解。 事實上,監察人「公司的內部警察」和董事都是公司法上的法定負責人,也是常設機構 ,公司出事,監察人往往也逃不掉法律責任。 最近的Andy老師與群海娛樂爭議為例,原本不表態的家寧,後來以監察人身分對公司負責人提告。這其實正反映了股東的壓力與監察人的法定責任:違法行為制止權等。 另一方面,我們也常碰到監察人調閱資料的爭議:查核權是否無限上綱?若涉及公司營業秘密,又該如何拿捏?這些都是實務常見問題。我們這集就詳細來介紹。 🔑本集核心五大重點 1.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性質及要件 2.監察人的4個權限 3.監察人實務上常見的6個問題和誤解 4.有限公司沒有監察人:由不執行業務股東扮演之相關作法 5.總結 ✅00:33 監察人非人頭:股份有限公司常設機構,也是負責人而負法律責任 ✅01:48 時事連結「Andy老師與群海娛樂案」:監察人(家寧)代表提告公司負責人 ✅03:30 監察人無業務執行權,但以查核與監督權制衡董事,確保公司穩定 ✅05:52 例外:一人公司可由章程中規定不設監察人,因實際意義不大 ✅06:20 監察人要件:具行為能力,且至少其一須在國內有住所 ✅07:15 權限1:全面調查權。隨時查閱公司業務與財務狀況,可委託律師或會計師查核 ✅08:25 權限2:行為制止權:董事等有違法情事,得通知並要求停止 ✅09:00 權限3:查核報告權:監察人查核財報後提交股東會並說明報告 ✅10:14 權限4:股東會召集權:避免董事怠惰、不召開會議時,恢復公司治理運作 ✅11:20 監察人的代理權,公司與董事交易時,避免利衝,並代表公司簽約 ✅12:55 問題1:監察人可列席董事會、投票?有陳述意見、監督,但無投票權 ✅15:02 監察人就董事競業禁止,監察人掌「監督權」,董事掌「經營權」,兩者分工明確 ✅16:15 問題2:監察人因獨立性不可兼任「同公司」其他職務,避免「球員兼裁判」的衝突 ✅18:50 問題3:監察人怠於職務及不作為也有責任嗎?須負損害賠償責任或罰鍰 ✅21:50 問題4:監察人是議決制嗎?每位監察人單獨行使職權,避免「少數服從多數」 ✅23:00 問題5:監察人查核公司業務與財務狀況有無範圍限制? ✅24:40 實例:要求提供「產品配方內容」,法院認定此與業務財務無關,非合理調閱範圍 ✅26:20 監察人可調閱業務、財務資料,但仍要有正當性及必要性(畢竟可能不同公司任職) ✅28:20 要求監察人簽保密協議基本上是「假議題」,本身忠實及保密義務 ✅29:40 強調公司治理重點:事前防範永遠比事後追責有效 ✅30:00 問題6:若董事會無視監察人制止,怎麼辦?股東位召集及提告 ✅31:00 召集股東會解任董事,或股東可請監察人代表公司對董事提告 ✅33:00 有限公司:無監察人制度,監察職能由「不執行業務的股東」行使 ✅33:50 監察人監督「公司」,有限公司股東監督「董事」個人,提告時須告對對象 ✅37:20 總結建議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8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5 feat.民視「娘家」品牌執行長林香蘭:品牌不是廣告,而是信任,娘家產品、品牌、行銷的三構面解析
【2025.10.10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5 feat.民視「娘家」品牌執行長林香蘭:品牌不是廣告,而是信任,娘家產品、品牌、行銷的三構面解析】 🎙節目介紹 生技市場是競爭的,2020年後台灣約有九百家生技品牌湧現,汰換迅速、貼牌者眾,消費者如何選擇? 大家會想到品牌。然而品牌經營,不只是流量、包裝或代言,而是一場長期的信任累積。 更核心的議題是,產品、品牌、行銷策略,三者如何連動? 各位都聽過的「娘家品牌」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從娘家劇中賣豬腳橋段意外孕育爆紅的「娘家豬腳禮盒」開始,再到益生菌、滴雞精、大紅麴,為什麼能如此地長賣熱銷? 很榮幸地,這次我們就邀請到了民視「娘家」品牌執行長林香蘭,分享他如何從媒體人出身而一手打造出「娘家品牌」的故事。真正的成功沒有僥倖,正是香蘭姐的行動派特質和「沒有不可能的事」價值觀才能孕育出這個台灣深具代表性的跨界品牌:「娘家」,並有今日的成果。 這集摘要和時序我其實寫了非常久,因為知識點實在太多,但可以先簡要的做個摘要: 1.行銷面: 永遠記得「真實的行銷」:行銷要以故事和實證建立信任,而非靠誇張廣告。(這也是品牌存在的目的) 實證在於實在的產品,像是「為你存好菌」、從「化研為用」與「回到人本」,有好的產品力才是基本。 記得和通路共好,借力使力,雙方共贏。 教育市場與創造需求:讓消費者「知道可以更好」像睡眠、腸道健康議題,創造長期客群。 不同視角切換:從媒體人轉變為品牌經營者:節目製作思維的應用,反而形成差異化優勢。 2.產品面: 有所主題,像是復刻「阿嬤的味道」並持續優化產品,才能打磨出「一買再買」的產品邏輯 。 選題思維:不盲從短期熱潮,而以研究資料(research)找出大賽道;強調「相信而後看見」。 選擇長銷型產品:產品設計須能長期陪伴消費者改善體質,才能建立穩定和復購市場。 產品要有數據和實證的支持,並以差異化標準(建字號/SNQ+人體實驗)做出市場區隔。 看到痛點的差異化市場定位:「明適保」(飛蚊症)的研發案例與成功。 速成貼牌商品:不會影響產品力與品牌力本質的公司。 3.品牌面: 品牌要建立在產品實力上:滴雞精、益生菌與大紅麴長賣及信任都是好例子。 「誠信經營」的重要:品牌不能靠短期流量,而是回購率與真實效果。 也因此,只有長期研發與老實做生意者能生存。 品牌在不同客群、年齡層,也有不同的價值理念與溝通語言:代言人白家綺、小戴的故事。 代言人的選擇上,不走短期流量及華麗包裝,而是共同品牌價值,都經得起時間考驗 代言人小戴:可以象徵「娘家精神」:家庭凝聚、努力與守護;阿嬤為她編球拍的形象深刻打動團隊。 代言人白家綺:「堅毅與重生」、「感謝過去努力的自己」結合娘家傳達的價值觀。 品牌的精神也可以與時並進:現代女性「不是娘家是靠山,我是娘家的靠山」,因此品牌核心轉為「以最好,守護最愛」,體現女性力量與家庭連結。 品牌信任與代言人的「真實感」最能傳遞品牌價值。 最後,給創業者的建議:理解市場與消費者「要知道自己要賣給誰」,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心與信念」;只有真正相信產品,才有力量說服他人。 「品牌,不是賣得多,而是能陪伴得久。」 最後,我只能說,以下時序的整理實在不足以表達這集節目的豐富內容,誠懇地希望各位仔細收聽這集節目,甚至做筆記都值得。 另外也分享娘家的公益行動:《他記得的故事》Podcast:以失智議題為主軸,從阿嬤的故事出發,傳遞早期預防與陪伴的重要。節目自今年9月12日起每週播出五集,歡迎收聽。 這是一集關於品牌、領導與誠信的深刻對談。如果你正在創業、經營品牌、或思考如何讓產品真正「被信任」,林香蘭執行長的故事,會帶給你很多啟發。 🎧 時序 ✅ 00:02 開場白:香蘭姐的豐富人生歷程:媒體到品牌經營,再創造出娘家品牌 ✅ 04:00 自我特質:「好奇行動派」不懂就學,每次學習、每段機會都是上天的禮物 ✅ 06:10 座右銘:「人生沒有不可能」,礦工家庭與半工半讀,行動力是成功關鍵 ✅ 09:00 職涯轉折:從財訊到民視,媒體人轉為品牌經營者,如何克服挑戰? ✅ 11:10 娘家品牌的誕生:劇中賣豬腳橋段意外孕育爆紅的「娘家豬腳禮盒」 ✅ 13:00 從豬腳到滴雞精的跨界創新,如何從零行銷預算卻打開市場大門 ✅ 14:00 娘家的二次飛躍:如何因台大教授合作研發,而轉型至生技領域,並獲認證肯定 ✅ 15:01 潘教授「NTU101益生菌」等,會研發但缺乏行銷與品牌光環,兩者一拍即合 ✅ 17:00 2012年「娘家」品牌正式成軍;先兼廣告/業務再到專職品牌的挑戰 ✅ 19:11 廣告策略:電視台廣告秒數限制、旺淡季落差;讓自有品牌有廣告庫存切入點 ✅ 20:31 復刻「阿嬤的味道」並持續優化產品,終於打磨出「一買再買」產品邏輯 ✅ 22:31 從賣廣告到做品牌:「花在刀口上」,靠對媒體資源放大,回購好產品 ✅ 24:51 通路共好打法:結合 4P,將廣告導流到藥妝店及培訓店員,雙方共贏 ✅ 26:31 上架實戰:「打電話巡店」確認物料陳列與到貨狀況,結果首波大賣 ✅ 28:21 NTU101科學背書,廣告主訴求「為你存好菌」,強調「真實的行銷」 ✅ 30:05 研發核心「3R 理念」的重要:Research、R&D與Review ✅ 31:05 面對速成貼牌商品的挑戰:不會影響具有產品力與品牌力本質的公司 ✅ 32:10 品牌要建立在產品實力上:滴雞精、益生菌與大紅麴長賣及信任 ✅ 33:10 品牌不能靠短期流量,而是回購率與實效,誠信經營者才能生存 ✅ 34:30 長銷型產品策略思維,能長期陪伴消費者改善體質,才能建立穩定市場 ✅ 35:45 看到痛點的差異化市場定位:「明適保」(飛蚊症)的研發案例 ✅ 36:50 產品選題的策略:不盲從短期熱潮,以資料找出大賽道;強調「相信而後看見」 ✅ 38:10 教育市場與創造需求:讓消費者「知道可以更好」像睡眠、腸道健康議題,創造長期客群 ✅ 39:30 代言人策略的思維:阿嬤為她編球拍的故事,小戴能象徵的「娘家精神」 ✅ 41:20 品牌精神深化:像現代女性「不是娘家是靠山,我是娘家的靠山」,體現女性力量與家庭連結 ✅ 43:10 長期代言與品牌故事:白家綺的人生故事,體現女性毅力與成長,與品牌精神完美契合 ✅ 44:30 白家綺,傳達「堅毅與重生」、「感謝過去努力的自己」等訊息,也象徵品牌的長期陪伴 ✅ 47:35 品牌信任與代言人的「真實感」最能傳遞品牌價值。娘家不追求華麗包裝,但經得起時間考驗 ✅ 48:40 「真實的行銷」:從「化研為用」與「回到人本」,用實證建立信任;這才是品牌存在目的 ✅ 50:00 女性角色的從被照顧者,變成家庭支柱。娘家價值也從「被守護」進化為「以愛守護他人」 ✅ 51:25 品牌永續的關鍵:信任與實力。不能只靠形象,還要有專業像研發數據、臨床實證及回購等 ✅ 52:50 香蘭從媒體人視角轉變為品牌經營者,將節目製作思維應用到品牌故事上,形成差異化優勢 ✅ 54:10 創業心法:勇於承擔與持續學習:成功來自持續學習與不怕跌倒 ✅ 56:00 給創業者建議:理解市場與消費者;也只有真正相信產品,才有力量說服他人 ✅ 60:14 延伸:團隊管理與適才適所「不適合就換掉,對雙方都好。」發掘員工才能與適合職務的重要 ✅ 61:05 成員流動與心態調整:離職不代表結束,而是彼此成長的延續。 ✅ 62:00 「組織成長時,你不能沒成長」,主管應像家人一樣引導年輕員工累積知識與技能 ✅ 63:00 團隊健康的原則:「有一個不對的人,就像組織的黑腳,會拖慢整體前進。」如何調和? ✅ 65:00 產學合作與國際布局:期許娘家成為「台灣品牌的國際代表」 ✅ 66:00 給創業者建議:「要先知道自己要賣給誰。」產品再好,未想清楚TA就難以成功 ✅ 67:00 總結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他記得的故事】:https://reurl.cc/A35Zb8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11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4 董事責任系列:最常踩雷的競業義務、資訊查閱與報酬請求(下集)
【2025.10.3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4 董事責任系列:最常踩雷的競業義務、資訊查閱與報酬請求(下集)】 🎙節目介紹 週末愉快。這集要繼續帶各位認識「董事的法律責任」。延續前面兩集:在EP88,我們談了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董事的定義、董事會與股東會的分權,以及董事會的運作方式;在EP90,則深入解析了董事的核心義務:忠實義務、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以及董事常遇到的刑法背信罪。這兩集獲得許多聽眾的實用回饋,萬分感謝。 本集,我們要更進一步,帶大家看看董事在「實際執行職務」時需注意的事項,以及背後隱含的責任與權限。 我曾遇過一位天使投資人,因擔任創業評審,認識並投資了一個新創團隊。沒想到創辦人才經營不到半年就離開,監察人也辭任,留下投資人無從掌握資金去向。想要召開股東會也被封鎖,甚至被創辦人倒打一耙,指控投資人干擾經營。雙方最後劍拔弩張,實在可惜。 其實,董事不只是名義上的頭銜,背後的責任龐大而且嚴格,違反義務時還可能面臨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處罰。本集,我就要用清楚的架構和案例,帶你全面解析董事責任的關鍵重點。 🔑本集核心五大重點 1.董事三大權利:①參與決策權、②報酬請求權、③資訊請求權 2.董事報酬及紅利如何設計及分派 3.董事查閱資料權的限制 4.董事競業禁止的認定、解除及法律責任 5.董事責任如何解除及自保 ✅ 01:46 實際故事:落跑創辦人和錯愕的天使投資人,公司怎麼辦? ✅ 02:36 投資人困境:創辦人擺爛拒開董事或股東會議?投資人查帳並要政府裁罰 ✅ 04:40 董事三大權利:①參與決策權、②報酬請求權、③資訊請求權 ✅ 05:05 參與決策權:董事一人一票,法律上沒有特別董事 ✅ 06:18 報酬請求權:金額由股東會決定,不得事後追認、避免肥貓董事 ✅ 07:20 有限公司董事原則無償,除非特約,且報酬須以「勞務對價」為基礎 ✅ 09:00 董事資訊請求權:實務上有限制,和股東、監察人、檢查人查閱帳冊權不同 ✅ 10:50 實際案例:和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資訊調閱權被拒絕的訴訟案 ✅ 14:40 董事若有無限制的查閱權,會和監察人重疊,破壞公司內部監督制衡、干擾營運 ✅ 16:10 董事年度工作,參與董事會、年度結束編造表冊(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盈餘分派案) ✅ 17:20 表冊程序與責任解除:需經監察人及股東常會承認,則董事責任可以「下車」解除 ✅ 19:40 股利分派的限制:股利以公司盈餘為前提,違法分派,董事有一年以下的刑事責任 ✅ 21:20 董事責任保險:公司可為董事投保責任保險,以降低其承擔風險,避免因龐大決策責任讓人卻步 ✅ 22:00 董事執行業務的紅線:①競業禁止、②利益迴避、③資訊揭露、④財務帳簿正確製作 ✅ 23:10 競業禁止義務:實質認定,不限形式登記項目。籌劃中業務亦可能構成競業。 ✅ 25:30 競業禁止的解除:股東會「特別決議」解除,不可概括預先解除,實務常於選任時一併決議 ✅ 29:00 違反競業的效果:有效,以保護善意交易相對人,但公司可以透過歸入權救濟(一年) ✅ 31:10 董事利害關係迴避:議案涉及董事利益(如出售資產給公司),必須迴避表決,以保公正 ✅ 31:50 資訊揭露義務:董事須編製並保管會議紀錄、公司章程等文件,若未妥善處理,將面臨行政處分 ✅ 32:40 財務與帳簿責任:董事有義務維持會計帳簿及財報真實正確,若造假有民事及刑事責任 ✅ 33:40 董事自保方式(一):在會議中對不合理議案表達反對或保留意見,並要求記載於議事錄,避免連帶責任 ✅ 35:10 董事自保方式(二):若公司營運已顯不正當,董事可及早辭任,責任僅止於辭任當日,以免被牽連 ✅ 36:00 總結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SIC永續影響力投資】https://sicgroup.com.tw/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7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3 feat.「SIC」共同創辦人黃俊傑(Amos):永續與影響力投資的未來:從出海與募資看新創國際化關鍵思維
【2025.9.26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3 feat.「SIC」共同創辦人黃俊傑(Amos):永續與影響力投資的未來:從出海與募資看新創國際化關鍵思維】 新創圈重要的活動:第三屆《台灣新創投資年會》即將登場,其中的一位重要講者:黃俊傑(Amos)、「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共同創辦人,便是這次節目的來賓了。 「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Sustainable Impact Capital)的名聲,相信新創及投資圈的大家都耳熟能詳,他們最近也剛完成了成立3週年的回顧及展望論壇(很棒)。 相對於其他投資組織,SIC的特別在於除了關注商業外,也注意SDGs及ESG,希望「透過投資能讓環境變得更好」,也因為成員的專業背景,而聚焦在生技醫療、食農科技、循環經濟、智慧製造與普惠金融等領域,並持續透過各種活動的舉辦及參與(像每週四都有固定的活動),傳遞豐富的資訊給創業家,我自己也參與其中,並對組織的活力及Amos的理念深感佩服。 在這集節目中,Amos非常詳細地介紹了SIC的組織和對於整個新創環境的觀察,包括了: 1.SIC是誰?他們的組成為何,如何進行投資、評估標準及能夠賦予的價值 2.Amos對於新創環境的觀察,包括台灣和美國、新加坡等差異,而台灣的優勢及困境又分別為何? 3.團隊要出海必須具備的條件,商模和技術哪種又更容易被注意? 4.IPO是唯一解嗎?併購、整合其實是迅速擴張規模及資源的另一種方式 5.技術優勢終有時效,把握浪潮全力投入,時間拖延將終致失去機會 6.創業家如何和投資人互動及磨合,雙方應保持的健全心態是什麼? 這也讓我想到最近新創圈的一個話題,就是建議「創業家也應該去當天使投資人」,換位思考可以了解為什麼投資人會這麼注意公司和團隊的各種條件了。 這集內容非常精采,還請各位多多支持。 (SIC相關介紹,也放在節目欄下方) ✅ 01:30 從創業家到投資人:Amos的冒險歷程 ✅ 03:30 創業初期的挑戰,親身參與才了解到商業投資的複雜 ✅ 07:00 觀察:台灣創投生態的變化,市場需要的是什麼? ✅ 09:00 SIC的創立,強調「永續」與「影響力」的正向使命和價值 ✅ 12:00 投資實例「植物工廠」。以綠能技術解決糧食及極端氣候問題 ✅ 14:00 追求商業獲利與ESG/SDGs一定互斥嗎?SIC的投資評估 ✅ 15:10 介紹SIC組成:150位創業家、企業家與高階經理人,資源充沛 ✅ 16:40 SIC聚焦:生技醫療、食農科技、循環經濟、智慧製造與普惠金融 ✅ 18:20 陪伴式投資:是股東也直接支援新創,補足營運短板,幫助成長 ✅ 19:50 SIC2的全球據點,包括新加坡、矽谷等,給予團隊出海支持 ✅ 21:40 SIC也投資外國標的(美、新加坡等),讓組織持續國際化 ✅ 23:40 團隊出海挑戰的建議:應有當地成員加入,更融入市場、文化與資源 ✅ 25:40 開放心胸:IPO非唯一解,合資、併購,也能證明價值並加速規模化 ✅ 27:40 新加坡創業環境觀察:創業風氣淡化但仍為東南亞核心據點 ✅ 30:05 新加坡人才與國際化:適合以此作為國際化的起點 ✅ 31:20 出海與投資人的思考:台美等資本市場差異,重點在於投資回報 ✅ 33:00 SIC投資三大標準:SDGs、技術創新、國際市場潛力 ✅ 34:50 SIC投資流程,由不同領域合夥人初評,再讓天使決定,也有完整盡調 ✅ 36:40 Venture Building:善用天使的專業,透過股權參與,協助新創快速成長 ✅ 39:00 SIC評估的特性及與傳統VC的差異探討,謹慎及效率的權衡 ✅ 42:05 速度是新創生存關鍵,台灣:穩扎穩打。國外:快速募資與擴張及反追 ✅ 43:20 投資文化風氣差異:外國的成功案例多,也讓投資人更勇於投資 ✅ 45:10 SIC的使命:藉此培養更多天使投資人、陪伴新創成長,提昇環境 ✅ 46:30 天使投資與團隊的磨合及挑戰,從企業第二曲線探索的思維 ✅ 48:20 投資的戰略價值:接觸新產業與技術,培養未來新動能 ✅ 49:20 SIC投資架構:以SPV架構避免股東結構複雜,簡化關係 ✅ 52:00 台灣新創的出海及國際機會:半導體與AI領域的關注 ✅ 53:20 新創發展建議:JV、合資或併購,擴大市場格局,避免錯失浪潮與時機 ✅ 55:00 觀念提醒:出場思維與機會成本 ✅ 58:00 如何出海:關於 技術(符合台灣優勢) vs 商業模式的創新 ✅ 59:30 展望未來:SIC滿三年,期待持續推動陪伴新創走向國際 ✅ 61:00 總結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SIC永續影響力投資】https://sicgroup.com.tw/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6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2 專題:創新背後的法律戰場:「共同研發」的常見問題與風險管理
【2025.9.19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2 專題:創新背後的法律戰場:「共同研發」的常見問題與風險管理】 🎙節目介紹 今天,就簡要白話來和各位介紹(重心放在專利的部份),如果你正投入研發合作,或計畫與夥伴攜手開發新技術,希望這集是幫助您「避免踩雷」的重要參考。 「共同研發」(Joint R&D、Co-development)幾乎是企業日常,不論科技、汽車、生技、食品、電商等產業,都透過合作加速創新、分攤成本、降低風險,甚至衍生出技術授權、交叉持股、產品合作等更多可能性。 但這類合作遠比單純委託研發複雜得多。當我們投入大量時間、人力與資金,終於開發出成果時,產品或技術的權利究竟該歸誰?是看出資比例、人力投入,還是取決於誰提出了關鍵技術手段? 這還沒完。大家更關切:權利是否能共有?共有時能否切分比例?成果的使用與收益分配該如何設計?萬一發生糾紛又該怎麼解決?更別提研發過程中的變數:聯盟成員中途退出、跳槽投入競爭對手陣營,如何約束與求償? 正因為法律規範過於簡略,「共同研發」比其他合作更需要契約把關。但契約怎麼簽、該注意哪些重點,裡面都有很深的學問。 這幾年我處理過不少相關案例,也曾就此主題多次演講。本集將用白話的方式,聚焦於專利面向,分享幾個必知重點。 如果你正投入研發合作,或正計劃與夥伴攜手開發新技術,這一集會是幫助你「避免踩雷」的重要參考。 🔑本集核心四大重點 1. 合作文件:意向書(LOI/MOU)、保密協議(NDA)的介紹(功能與限制) 2. 共同研發契約:研發階段與成果使用階段的設計,如何避免簽下對己不利的條款 3. 權利歸屬:研發成果的權利為何,歸屬何人?發明的「實質貢獻」如何認定 4. 爭議處理:成員中途退出、專利共有的麻煩、他方搶先申請的法律救濟與處理 ✅ 02:10 常見的共同研發案例(汽車產業):CMF平台 ✅ 03:40 共同研發的效益?分散風險、降低成本、拓展市場 ✅ 04:20 合作前置文件:意向書(LOI/MOU)的重點介紹 ✅ 06:20 意向書的法律拘束力和例外條款 ✅ 08:10 保密協議(NDA)的重要性及使用上的侷限 ✅ 12:00 NDA與違約金、強制執行、營業秘密法的關係 ✅ 13:20 研發協議:「研發階段」與「成果使用階段」規劃 ✅ 15:00 權利歸屬與發明人認定:什麼是「實質貢獻」? ✅ 18:30 實務上對於各種參與角色的見解,及證據認定 ✅ 20:00 成員中途退出問題:成果歸屬及使用限制 ✅ 23:00 專利共有的常會碰到的問題?及如何因應 ✅ 25:20 專利共有可否有比例?法律怎麼規定 ✅ 27:20 專利共有與使用方式,是否要得到同意? ✅ 29:00 預防單方搶先申請專利:訴訟與舉發 ✅ 32:00 內部研發與受僱人發明,和報酬關係 ✅ 33:40 出資聘請開發與共同開發的差異 ✅ 35:00 收尾與延伸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6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1 feat.「當代音樂人求生指南」作者吳沛恆(PETERWU):談AI、合約與音樂創作生態
【2025.9.12 EP91 feat.「當代音樂人求生指南」作者吳沛恆(PETERWU):談AI、合約與音樂創作生態】 這集請到好友Peter,和大家聊聊音樂人的「法律求生指南」:從 AI 到合約,揭開產業背後的真相。 當創作者面對合約、版權與 AI 帶來的衝擊時,該如何保護自己? 而商業與創作、文化之間,能否真正共存? Peter有著國外留學的娛樂法背景,同時也是音樂製作人,是少數橫跨音樂及法律領域的專家,他常年協助處理音樂與著作權案件,並擔任多家音樂公司的法律顧問。 生成式AI出現後,音樂一直是最受影響的產業之一,從「AI 孫燕姿」到 Drake 事件,既有產業模式是否將被顛覆?此外,創作者最常遇到的契約爭議、授權條件的拉鋸,如何在廠商與創作者之間找到平衡,讓雙方共贏?甚至像抖音等平台催生的商業歌曲,又如何影響台灣文化?這些議題,Peter在這集節目中都有深入的探討;輕鬆但實用的內容,不僅適合音樂人,對於娛樂產業有興趣的朋友,或是常會接觸到IP授權的企業主、創業家而言,內容也相當受用,希望大家喜歡。 Peter金句:先了解自己的權利,設定好目標,再來談判與合作。期許創作者具備「問題意識」,才能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中保護自己,並讓作品被更多人聽見。 本集重點 1.「創作與商業」如何共存?商業歌曲是否就欠缺文化或底蘊? 2. AI生成工具對於音樂產業的影響、音樂人合作型態的轉變 3. 各國對於AI相關法制看法、如何因應抄襲、合理使用的標準 4. 台灣音樂人常見的法律問題、專屬授權的必要性? 5. 對於音樂及娛樂產業的整體觀察及給創作者的建議 ✅ 02:00 Peter音樂專業的啟蒙,及接觸娛樂法契機 ✅ 05:30 Peter的專業,多家音樂公司法律顧問 ✅ 08:00 「當代音樂人的求生指南」的創作動機,系統性的實務知識 ✅ 10:00 創作者常處於談判弱勢,法律服務能在前端提供價值 ✅ 11:00 當音樂分眾市場的轉變:今日音樂人還需自帶流量,以吸引投資 ✅ 13:00 從音樂本質到創造商業金曲的反思:理解抖音歌曲爆紅背後的公式 ✅ 15:30 創作需兼顧生活經驗與真實感,從觀察音樂的多樣性與商業潛力 ✅ 16:00 音樂的商業本質:「商業歌曲」並不可恥,Peter的自身觀察 ✅ 18:00 關於文化與流行的結合:談歐美嘻哈和台灣金曲獎與市場的變化 ✅ 20:10 金曲獎的角色轉變:開始關注小眾音樂,教育大眾並推廣音樂文化 ✅ 22:00 AI在音樂產業的應用、「AI孫燕姿」,對於著作權制度的衝擊 ✅ 23:00 現況觀察:AI「樂句斷裂」技術限制,但會增加「背景音樂」供給量 ✅ 26:00 AI造成影響: 在demo階段的配唱工作,但最終仍需歌手本人的演繹 ✅ 28:15 AI模擬人聲:Drake事件等。錄音、音樂及人格權(聲音聲線)保護 ✅ 30:00 美國田納西州立法禁止未經授權生成特定聲線或臉部特徵的介紹 ✅ 31:50 文化部「生成式AI指引」,AI 基本法前的懶人包、強制力疑慮 ✅ 33:00 「吉卜力風格」為什麼不受著作權保護?談企業應注意應用邊界 ✅ 35:00 困境:資料庫建置、合理使用認定缺乏標準、應有資料權人補償機制 ✅ 37:00 台灣與國際比較:美國、韓國有創作登記制度,方便權利管理與舉證 ✅ 40:10 音樂產業常見法律問題舉例:「專屬授權」是否仍有必要存續? ✅ 42:20 案例分享:從專屬授權與集管,反映制度僵化與創作者需求的矛盾 ✅ 44:00 專屬授權問題:保護創作者,但阻礙了行銷?發展「水平授權」 ✅ 45:30 音樂人對法律意識的改變、談判地位提升、賣身契爭議變少 ✅ 47:00 但受限經費限制、經紀人未必具法律專業,導致契約風險仍存 ✅ 49:30 對專屬授權的挑戰:例如保留部分權利不交集管、保留三公等 ✅ 51:20 Peter分享協助殷振豪導演「金狼獎」的經驗,處理MV版權 ✅ 53:25 台灣音樂產業觀察:消費者付費意願增加,但須善用分眾市場與流量 ✅ 55:00 給創作者建議:先了解自身權利,設定合作「終極目標」以靈活談判 ✅ 57:10 法律風險意識的重要性:「合約亂簽」,Peter給大家的參考資源 ✅ 59:00 總結 ✅ 62:00 不要害怕選擇,為你自己作的事情驕傲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當代音樂人求生指南:版權、合約、產業的十堂法律課】:https://reurl.cc/EQLqRA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3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90 董事責任系列:忠實義務vs.背信罪:董事最容易踩到的法律紅線(中集)
【2025.9.4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90 董事責任系列:忠實義務vs.背信罪:董事最容易踩到的法律紅線(中集)】 大家好。還記得我們在EP88談到董事的法律責任嗎?那集先幫大家釐清了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董事會、董事長到股東會的權責關係,並詳細介紹了董事會的實務運作方式。 這集,我們繼續深入探討:董事依法到底負哪些責任跟義務,以及常見的刑事犯罪:刑法「背信」。這尤其容易在股東、經營權糾紛時,被對手作為攻擊武器。舉凡街口支付、東京著衣、防曬潮牌衣「HOII」創辦人都曾爆出類似爭議。 所以,我們將聚焦在董事責任:包括「忠實義務」、「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以及實務的「經營判斷法則」(BJR),再到背信罪的要件和實務認定方式,最後則以相關提醒建議作為總結。 內容有點硬,但真的很重要,請各位朋友耐著性子聽完,謝謝。 之後還會介紹董事的其他法定職權,和監察人的相關職責與任務,敬請期待(希望我有時間) 本集重點: 1.董事的忠實義務 2.董事的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 3.實務操作的經營判斷法則(BJR) 4.刑法侵占及背信的差異 5.刑法背信的要件探討及實務操作 ✅02:10 本集重點:董事的忠實義務、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與背信罪 ✅03:20 近期案例:防曬衣品牌、街口支付及東京著衣的創辦人都曾涉及背信爭議 ✅05:20 董事與公司是委任關係,法律責任來自民法與公司法(特別法如證交法) ✅07:00 朝陽人壽與富有公司投資案,董事可能因違反忠實及善管義務而負賠償責任 ✅08:30 重點1:「忠實義務」的介紹:以公司最大利益為優先,並避免利益衝突 ✅09:20 忠實義務在公司法的落實:競業禁止、不得自行決定報酬、利衝迴避、自我交易迴避 ✅11:00 重點2:「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的介紹:行事具專業與謹慎,疏忽可能導致的責任 ✅14:00 因我國法無明文,實務會參考美國「經營判斷法則」(Business Judgment Rule)認定 ✅15:00 BJR:不以成敗論英雄,應尊重董事當下善意及專業判斷,而非事後諸葛 ✅17:10 朝陽人壽案件,法院引商業事件審理細則第37條,提出五大判斷標準,呼應BJR原則 ✅19:00 五要件:善意誠信、充分資訊、無利益衝突、不濫用裁量權、必要監督 ✅21:00 棒球比賽也會失誤,公司經營難免有風險,BJR保障董事避免「多做多錯」而綁手綁腳 ✅23:00 重點3:掏空的刑事責任,侵占、背信的差異,及證交法的特殊背信罪 ✅26:10 背信罪三大客觀要件:受託處理事務、違背任務行為、造成財產損害 ✅28:20 背信罪二大主觀要件:必須具故意,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謀取不法利益 ✅30:15 背信罪核心爭議:「違背任務」,董事若未追求公司最大利益,即可能有背信風險 ✅33:00 法院實務判斷:先檢視交易是否合法合規(股東託付),再檢視是否符合誠信與BJR ✅36:00 單純善管人注意義務違反(疏失),不涉及刑事背信 ✅38:00 隨波逐流的自保:保留必要的決策程序與會議紀錄,以降低日後的爭議風險 ✅40:00 總結提醒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9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9 feat. Storys (原 創業之聲) 主持人黃少庭 Jonathan:創業三大關鍵特質:勇氣、執行力、毅力,從做節目談省思
【EP89 feat.「創業之聲」主持人黃少庭(Jonathan):創業三大關鍵特質:勇氣、執行力、毅力,從做節目談省思】 創業,不只是追求成功的結果,本身即是一場不斷提問與省思,以及自我探尋的旅程。 這次邀請到熱門Podcast《創業之聲》(現更名為「Storys」)主理人Jonathan,分享節目的誕生、碰到的挑戰與突破。 Jonathan和另外兩位夥伴,從非媒體背景的素人出發,在一次次節目錄製過程中不斷調整方向,定位也逐漸清晰:給予0-1,1-10階段的創業家有意義的支持,這點和我也很相似。 創業需要什麼?哪些關鍵特質是Jonathan觀察的?勇氣、執行力與毅力,以及保持開放心態的力量。而我也對於他所提到「尊重顧客、認真對待」相當共感,確實在這步調快速的今天,有些價值觀更須堅持。 有趣的是,他提到Kim(Popdaily)曾提醒過的:「不能生產垃圾」,這成了節目的核心準則:對得起來賓、聽眾投入的時間和支持,也對得起自己。我也以此警惕,不論是節目或是工作。 最後,Jonathan也分享了《創業之聲》更名為《Storys》的理念及節目發展方向,也請大家期待與支持。 對我而言,這不只是一次訪談,更像是一場對節目製作的覆盤與省思。希望您在這集裡,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發與動能。 ✅02:10 Jonathan介紹「創業之聲」節目的誕生背景 ✅03:20 希望呈現創業者多元成長路徑,成功不一定要符合社會標準,而是自我追尋 ✅05:20 節目定位與美國節目《Acquired》帶來的啟發 ✅07:40 節目主要對象為「0到1、1到10」階段的創業者,透過節目提供藍圖與鼓勵 ✅10:10 節目挑戰:三位創辦人皆非媒體背景,從零摸索開始,1年的籌備與試錄 ✅13:20 來賓邀約策略:逐漸累積,先從周遭影響力朋友開始,Phrozen Ray(3D列印新創) ✅15:00 成就與挫折:不斷成長,節目從照訪綱再到自然深聊的進步,但社群經營仍不容易 ✅18:30 會流量焦慮嗎?流量是指標,但更重視持續累積實力與反饋,不會因低流量氣餒 ✅20:00 團隊磨合:三位創辦人偶有意見分歧,但透過固定周會溝通,最終仍達成共識 ✅21:10 經營反思:即使成長速度不如預期,仍堅持初衷,持續傳遞創業者多元的故事 ✅22:30 範例故事:「真芳碳烤吐司」創辦人的人生歷程,強調成功並不只有單一路徑 ✅24:00 支撐的信念?即使遇到低潮,Jonathan說,對聽眾的責任感是最大動力 ✅26:00 感人的聽眾回饋:一位創業者聽眾的私訊,如何從節目得到鼓勵與勇氣 ✅28:36 創業家特質整體觀察:印象最深刻:勇氣、執行力與毅力三大特質 ✅30:00 創業特質的來源:成功來自成長背景與人生目標,和自己對於世界觀的認知 ✅33:00 找到目標:多嘗試、開放心態,亞洲環境相對保守,但嘗試新事物聲音正在增加 ✅36:00 關於新創及社會氛圍:台灣多數人較不敢冒險,但新一代正逐漸挑戰刻板印象 ✅38:00 最深印象的來賓:分享《Vacanza創辦人亦&蟲蟲》的故事,強調「尊重顧客」 ✅41:00 倖存者偏差:節目也嘗試挖掘失敗經驗。「成功不可複製,但可從故事中學習」 ✅44:00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及Phrozen Ray的故事 ✅45:00 Phrozen Ray的故事:包裝盒也能影響客戶觀感,成功案例各有不同,皆值學習 ✅47:10 創業要件:開始前需市場驗證;成功關鍵在於團隊文化、明確定位與持續銷售能力 ✅48:00 談公司文化:尚未完全制度化,但團隊重視open mind、誠信與探索新方法 ✅52:00 內容原則:Kim提醒過節目堅持「不能生產垃圾」,要對來賓與聽眾時間負責 ✅53:30 Rebrand計畫:《創業之聲》將更名為《Storys》,強調以故事為核心 ✅55:20 新Logo的設計理念與意涵:這點就不破梗,請聽眾朋友收聽了 ✅57:00 節目線的新計劃:拓展國際聽眾,不限於創業主題,也請聽眾朋友收聽 ✅59:10 節目宗旨:Storys要陪伴 0–10階段創業者,提供不同路徑的啟發與實用經驗 ✅61:00 結尾:保持成長心態,繼續學習與堅持 💡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2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8 擔任企業董事,不只是掛名!深入解析你不可不知的5個法律責任(上集)
【2025.8.22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88 擔任企業董事,不只是掛名!深入解析你不可不知的5個法律責任(上集)】 董事的法律責任,這是一個對各位創業家及企業經營者極為重要的議題。 很多人以為董事只是掛名、開會、有文件該簽就簽。但在法律上,董事絕不是單純的頭銜,而是與公司命運綁定的「公司負責人」。而董事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資格,一旦構成了哪些犯罪行為又會當然失格,往往都會被大家所忽略。 另外,董事要負擔的責任很多,從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忠實義務,再到禁止競業、資訊揭露,董事會的召開與決議等,甚至違法時可能涉及的各項民刑事與行政責任,其實都相當複雜,實務上董事肩上的擔子比您想像得更重。 本集,我會為各位解析「企業董事的法律責任」,從決策機關的運作、董事的資格要件,到權限劃分與常見法律風險,帶您一次搞懂董事的權利、義務與自保之道。下集,我也會進一步介紹董事行為常見的誤區,和像是背信等法律責任如何認定,希望讓各位在競爭商場上能夠安身立命,並且協助公司持續發揮影響力。這些都是我最近常進行的演講主題,希望內容對各位有幫助。 本集重點: 1.公司法解析: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決策機制 2.董事的法律身份:為何董事不只是頭銜,而是與公司命運緊密相連的「法定負責人」 3.決策與風險:董事會、股東會與董事長之間的權限與關係 4.實務案例分析:揭露實質控制公司者(影子董事)的法律責任 5.會議運作眉角:董事會召集、決議程序與會議紀錄的重要性 ✅02:40 本集節目的五個重點 ✅04:20 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組成及要件 ✅06:50 有限公司的董事組成及要件 ✅08:20 董事的定義:負責人,及積極資格 ✅09:20 什麼是「影子董事」?有何責任? ✅12:00 董事與公司的委任關係特色及勞基法的差異 ✅13:00 董事怎麼選?介紹「累積投票制」 ✅15:00 董事的解任(股東會)作法以及求償機制 ✅16:40 董事的消極資格(3點) ✅18:00 重要:法人股東參與董事會的兩種作法 ✅21:30 幾種犯罪行為當然解任董事的情況 ✅25:10 出任法人股東代表董事的自然人自保機制介紹 ✅27:20 股東會、董事會,及董事長之間的組織運作關係 ✅28:50 股東會與董事會決議相左時的處理? ✅30:30 董事會違法事項決議時,不同意見的董事自保機制? ✅32:00 股東會決議非法定事項時,對董事會屬於建議性質 ✅34:18 董事會不能決議屬於股東會的法定表決事項 ✅36:30 董事長的權限來自於董事會的決議 ✅37:25 董事會的召集程序作法,包括董事自行召集 ✅38:40 董事會的召集時間,緊急時隨時召開 ✅41:00 董事會的開會方式:可視訊、用章程可定書面決議 ✅43:00 董事會的出席及委任限制 ✅46:20 董事會議事錄的重要性及總結提醒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8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7 feat. 「USPACE」創辦人暨執行長宋捷仁(Allen):停車場起家的國際化之路:USPACE的布局、募資與用人哲學
【EP87 feat. 「USPACE」創辦人暨執行長宋捷仁(Allen):停車場起家的國際化之路:USPACE的布局、募資與用人哲學】 相當精采的一集。USPACE的成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創辦人Allen是如何帶領團隊走到今天的這一步,其實背後的故事更是精采。 Allen(宋捷仁)、USPACE的創辦人,我在律師還沒獨立執業前就認識的老朋友,看著他迄今的創業旅程,著實佩服。這次,我們從他那年夏天的創業起點聊起,回到 Allen 與共同創辦人在台北東區私人停車位開始 的USPACE :說服第一位地主合作、找到第一筆天使資金,再到打進飯店、商辦、百貨與建商圈,如何和品牌聯手、和投資人共創價值,再到帶著團隊出海:除了布局東南亞市場,2024年更併購日本第三大智慧停車品牌 Nokisaki 軒先,邁向跨國經營之路。 這場革命,圍繞著停車,而不只是停車,USPACE正在延伸出一整套智慧交通的生態系。 而在這麼多艱難決策的背後,Allen是如何化繁為簡,從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來談商業模式、投資人互動、團隊管理、選才育才,再到Allen自我的價值觀及判斷,透過他豐富的經驗分享和諸多的人生及歷史故事,都讓這集內容增添絢麗色彩。 本集重點 1.如何找到痛點與規模化的賽道 2.與投資人互動與募資的關鍵時機 3.團隊管理與人才培育的實務心法 4.創業者如何在高壓下保持韌性與持續學習 無論你是創業者、投資人,或想打造有影響力的事業,這集都能讓你收穫滿滿靈感與策略。 ✅02:40 Allen的創業翻身動機與人生選擇 ✅04:00 好的商業模式「離錢近、痛點強、規模大」 ✅05:20 Allen的槓桿是:怎麼把手上的籌碼押對下個賽道 ✅08:00 逐一拜訪地主,銷售的本質是信任,既要又要 ✅11:00 正面看待挫折,解決問題過程得到對應的成就感 ✅12:50 需具備的創業家特質:持續學習與科技應用 ✅15:00 需具備的創業家特質:低調與謙虛的重要(重點是你是誰) ✅17:00 如何進軍資源圈與高端場域建立合作?(第一性原理) ✅20:40 從晶華酒店合作案談合作的兩張門票(找尋痛點及解決) ✅23:00 募資策略:在對的時機說的對的故事,就有機會找到對的投資人 ✅24:30【門口的野蠻人】、【馬太效應】的啟發 ✅26:10 以投資人視角講故事:USPACE四次重大募資案例 ✅29:40 為什麼投資人不想下車?資本的本質與投資回報 ✅32:00 投資人管理與股東結構策略:共同價值及長期目標 ✅34:40 Allen如何看「出海」決策與市場挑戰(談Uber案) ✅37:00 USPCAE的日本市場策略:下一盤50年的棋 ✅40:38 Allen談東南亞市場特性與發展策略(和日本、韓國的比較差異) ✅42:30 台灣的區域角色重要性和地緣優勢在哪裡?為什麼? ✅45:25 靈魂拷問:什麼時候開始有覺得做到順的感覺?竟然是今年? ✅47:10 回到原點:從停車格出發的商業模式和競爭門檻,下一步做什麼? ✅51:00 在高速擴張過程中如何穩定團隊及形塑共同價值觀?(育人之術) ✅53:00 談野心管理,劉秀的故事給Allen什麼樣的啟發? ✅55:20 朝令夕改?身為創業者的為難,Allen如何化繁為簡、心服口也服? ✅60:20 創業旅程上,Allen價值觀有沒有變動或受到挑戰過? ✅61:40 Lose small or win big?毀滅你,與你何干?(三體) ✅63:50 總結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 hour 5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6 董事長越權簽約,公司要買單嗎?從「街口案」談重大交易中的授權、程序與3點提醒
【2025.8.8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86 董事長越權簽約,公司要買單嗎?從「街口案」談重大交易中的授權、程序與3點提醒】 日前街口金科與泰山企業的36億元股權交易案,一審判決(北院112重訴853號判決)交易無效,街口要返還投資款的結果震撼市場,牽動的不只是商譽與資金,更揭開董事長未經授權交易背後的公司治理警訊。 事實上,董事長、董事會、股東會各有不同的功能及權責,而彼此關係又環環相扣;然而,公司董事會未實際召開、決議,而直接由董事長決策並對外為法律行為的情況比比皆是,但這樣的瑕疵行為,到底應由「公司」或「交易相對人」來承擔不利結果?非常值得討論。 重要的是,在這次的判決中,法院對於是類交易中「善意交易相對人」的認定,採取了相當嚴格的看法,這也給予商務交易頻繁的各位創業家或企業主相當的警訊:合理查證的義務是非常重要的。 但究竟該怎麼做、交易流程如何自保,以及決議程序出現瑕疵,會有哪些法律責任?這一集都有探討。 最後,泰山企業的詹家營運史,並在保力達、龍邦集團的介入,導致經營權喪失,一夕變天,這故事非常精采,大家也可以多去了解。 重點整理: 1.董事長對外的簽約行為,未經董事會決議,有無效力? 2.無權代表說和相對無效說的介紹 3.交易相對人和公司誰應該優先受到保護?善意如何認定? 4.交易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事項 ✅02:50 泰山企業的經營權爭奪、詹家人內鬨、龍邦介入 ✅06:30 董事長越權代表的效力及交易相對人的保護 ✅07:30 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執行程序的介紹 ✅09:00 董事長、董事會、股東會的關係 ✅10:30 董事長未經授權對外簽約的效力?無效嗎? ✅12:00 「無權代表說」及「相對無效說」是什麼? ✅13:40 街口案法院採「相對無效說」及相關說明 ✅15:20 交易相對人的「善意」如何認定? ✅16:30 街口主張善意的三個理由,法院為什麼不採呢? ✅19:00 法院認為要成立善意的三個理由及查證義務(重要) ✅22:10 實務界對於本判決的討論及疑問(過於嚴格) ✅23:00 從本案對於交易案件進行的啟示及提醒(重要) ✅24:20 交易契約的擔保條款及聲明條款,與交割先決條件 ✅27:20 總結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8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5 feat.「緯凱工業」接班人鄭安宏(Anton):「二代學」的起點,從「幫忙家業」到「打造新局」之成長與重塑旅程
【2025.8.1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85 feat.「緯凱工業」接班人鄭安宏(Anton):「二代學」的起點,從「幫忙家業」到「打造新局」之成長與重塑旅程】 時間進入8月,2025年快要過完2/3了(嚇)。 依經濟部的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家數在2023年已突破167.4萬家,占全體企業達98%以上;很明顯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市場。近年來「二代接班」的議題也不斷地被討論著,對於這些接班人來說,不只是傳承,更是挑戰。 本集邀請緯凱工業營運長暨「二代學」創辦人鄭安宏(Anton),分享身為接班人的他從技術現場一路走到品牌轉型、流程制度化,以及團隊建立、才重建的接班歷程,甚至會面臨著更複雜的家人及職場角色重合的處境,這其實也就是創業。此外,Anton還不遺餘力地透過自媒體及網路社群經營將自己的學習歷程、實際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年輕朋友。 Anton不諱言接班初期的焦慮與掙扎,也誠實談論與一代的磨合、與員工的信任建立,甚至是「接班也可以選擇退出」的勇氣。這期間,究竟他碰到哪些挑戰,又是如何克服?Anton都用實際故事告訴我們,接班並非只能延續父母的方式,而是重新定義角色、重建語言、共創未來。 「無路之路」怎麼走?無論你是企業主、二代、或正在思索自身定位的經營者,這一集豐富的內容會讓您有很深的啟發。 ✅01:00 二代接班的Anton和緯凱工業的介紹 ✅03:46 接班初衷與心路歷程,原來家裡不一定要接班? ✅06:00 從難的「技術基層」先做:「懂技術才不會被唬弄」 ✅07:20 一代不是阻礙,了解他們的創業動機,共識溝通更順暢 ✅11:00 接班過程永不停止的反思:自己的下一步和興趣是什麼 ✅13:00 興趣是可以被培養的嗎?愈多工,愈成就 ✅15:00 傳產二代,不是自由,而是另類戰場生來要戰 ✅17:10 接班的三大挑戰:一代、業績轉型、老臣,如何克服? ✅18:20 接班面臨的角色混淆:當家人混合了職場,身分如何轉化? ✅22:00「看起來像接班,實際沒話語權」,業績轉型的難點 ✅23:40 從自己做起:「先立信,再立功」,用成績凝聚信任 ✅25:30 流程制度的建立,是投資,也是實質改變的開始 ✅27:48 Anton的溝通哲學:從一對一個人、部門、再到整體 ✅32:40 第一線觀察:二代接班時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36:10 「轉型與創新」,如何帶領公司找到破口,走出新局面? ✅40:00 接班有roadmap嗎?Anton從焦慮到穩定的過程 ✅41:45 學習地圖:技術為底、財務為軸,業績立信 ✅43:00 傳產在人力招募上碰到的困境和解法:雇主品牌 ✅47:10 從流程調整及破碎化,讓學習變得容易、更能感受價值 ✅49:00 跨世代合作的關鍵:同理與彈性 ✅54:00 AI及自動化機器人帶來的挑戰,Anton怎麼看 ✅55:30 經營「二代學」社群的一個起心動念,帶來的影響力 ✅59:00 二代身分是一個選擇,而不是一個必要 ✅61:00 接班最終要去的地方,多元身分的平衡 ✅62:00 無路之路。給Anton帶來的啟發 ✅64:00 結論,Anton給大家的一段話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 hour 8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4 一句話毀掉企業形象?破解「妨害名譽」的法律關鍵與實務應對
【2025.7.25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84 一句話毀掉企業形象?破解「妨害名譽」的法律關鍵與實務應對】 講到「妨害名譽」,每位律師應該都有一籮筐故事可以聊,我自己也是。除了聲明稿、律師函、記者會準備,也有幫當事人擋住政治人物連告4件刑事不起訴(我自己都覺得用詞有點戲謔人身攻擊了)、求償成功,但亦有協助大企業對於離職員工爆料黑心廠商提告卻失敗、幫公眾人物提告網軍但查不出真實資訊的經驗,由此可見,這類事件在商場、職場,甚至公眾領域有多常見,也多困擾了。 然而,這類案件其實並不好處理,且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言論自由」在個案認定差異極大;然而,對於企業主、公眾人物,乃至於我們一般大眾,這些誹謗、公然侮辱、妨害信用事件,再到合理查證、真實惡意、言論自由界線,都是必須要知道的知識,甚至大家常問的實務問題:你該怎麼蒐證、什麼時候該提告、又該走民事還是刑事途徑、如何回應? 這個主題其實蠻多朋友都很想了解,我就用這集和大家介紹;包括: 1.誹謗和公然侮辱的差別 2.是不是攻擊和批評言論就一定犯法?介紹真實惡意 3.即使言論並非真實,也能夠沒有責任嗎?談合理查證等要件 4.網路言論在法律追訴上的難點 5.妨害名譽的處理策略,要用刑事還是民事法律途徑? 希望讓各位朋友知道,這是一場關於名譽與言論自由邊界的法律實戰課,也是你面對風暴時的一道防火牆。 ✅02:00 本集的五大重點介紹 ✅03:50 抹黑流言的三大來源:前員工、競爭對手、鄉民 ✅05:10 妨害名譽的法律責任:民事、刑事介紹 ✅07:45 刑法公然侮辱罪和誹謗罪的區別 ✅09:00 公然、侮辱、人,三個要件的解釋 ✅14:45 誹謗罪的刑度和加重處罰要件的介紹 ✅18:00 什麼是「妨害信用罪」?相關解說 ✅19:50 為什麼妨害名譽罪不容易構成,起訴率低於你想像 ✅21:30 主觀意見評論,不涉及對錯,不構成犯罪 ✅23:00 誹謗的犯罪阻卻構成要件:事實陳述及例外 ✅25:00 善意就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不罰 ✅26:50 如何才叫做盡「合理查證義務」?實際案例介紹 ✅31:50 什麼是「真實惡意原則」?它對案件的影響有多大? ✅33:55 言論自由保護範圍多大?「可受公評」的範圍介紹 ✅36:20 「網軍」怎麼查,妨害名譽網路犯罪實務處理的難點 ✅38:00 通保法,調取票制度,臉書等平台的配合現況 ✅41:00 整體處理策略,以及民刑事告訴的選擇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0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3 feat.中華開發資本優勢產業投資事業群董事總經理_王永達(William),從隱形冠軍到國際市場:資金不是唯一,關鍵是你能不能執行
【2025.7.18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83 feat.中華開發資本優勢產業投資事業群董事總經理_王永達(William),從隱形冠軍到國際市場:資金不是唯一,關鍵是你能不能執行】 本集我們邀請到深耕創投界超過60年的中華開發資本_優勢產業投資事業群的董事總經理王永達(William)來聊聊,相信新創圈的朋友們對親切的William都不陌生;事實上,中華開發資本並非只關注新創和前沿產業,同時其早已深耕創投界超過60年,伴隨台灣眾多公司成長,更陪著不少「隱形冠軍」建策略、找資源,帶出海,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而在這麼多的案件中,William是如何評估公司和團隊的,他重視的人格特質又是什麼?此外,企業的必考題「出海」,在專業投資人的眼中,他們更在意的評估點是什麼? 同時,看過哪些失敗的例子,以及整個創投產業的環境觀察,企業如何找到真正可持續的潛力與價值?在這集內容,William都有相當詳細的分享。 大家可別錯過了。 ✅02:10 William的職涯轉折:從科技業到創投 ✅04:30 中華開發資本的背景及沿革:60多年的堅持 ✅06:55 從自有資金轉型為資產管理、再到共組基金(群創、新光三越) ✅10:10 投資在地化,因應基金型態有科技業、餐飲、零售通路等對象 ✅13:10 投資「隱形冠軍」,資金以外其他更多元的資源和業務機會 ✅17:12 評估創辦人的特質:誠信、願景、務實、執行力、領導力 ✅19:10 隱形的評分重點:「謙和」及「共好」 ✅24:00 也曾有不如預期的經驗:當碰上產業或市場的總體變動 ✅26:30 成熟產業看歷史軌跡,新創產業看團隊 ✅29:00 必考題:怎麼看待產業出海這件事?遲早要有此計畫? ✅33:10 實際舉例看「聰明的出海」和「貿然的出海」 ✅36:00 出海的實際作法和策略是重要的,不是為了投資人而回答 ✅42:30 盤點你的關鍵優勢,在當地市場是否能夠維持 ✅45:10 提醒創業潛在的風險,包括法規法律等因素(像是七法事件) ✅47:40 技術型新創卻沒申請專利?智慧財產權保護常見的兩個迷思 ✅52:00 中華開發資本可以提供的各種不同服務和資源(包括海外) ✅56:00 分享近幾年的投資環境,包括是否較保守、國際情勢影響等 ✅58:00 熱錢湧入、投資人變多,好的案子大家搶,條件也更硬? ✅60:00 創辦人要知道:募資談誠信,創業圈資訊很流通 ✅63:30 觀察:整體創投環境競爭,需要有更多的組合策略 ✅65:30 總結:給創業家和企業主的誠摯提醒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中華開發資本】:https://www.cdibcapitalgroup.com/zh-tw/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 hour 10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2 feat.「傑思·愛德威」創辦人楊佳燊(Jason)|Jason怎麼做?整合者的格局:當創業走到團隊領導與制度設計的關口
【2025.7.11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82 feat.「傑思·愛德威」創辦人楊佳燊(Jason)|Jason怎麼做?整合者的格局:當創業走到團隊領導與制度設計的關口】 創業很難,營運公司更不容易。 從TVBS業務新人到30歲裸辭、帶著七萬五千元創業投入網路廣告領域,經歷跌宕,再到今日跨國企業CEO,Jason的創業心路歷程是什麼? 而是什麼樣的特質和心態,能讓他在面臨「無名小站被Yahoo併購」等重大變局和挑戰時,仍能持續前進? 好的球員未必是好的教練,Jason也經歷過一段學習建立團隊、分層授權的陣痛期,甚至被質疑是朝令夕改的「濫好人老闆」。他又是如何從李瑞華老師「把話說透,把愛給夠」哲言轉化及突破,到現在上百人規模的團隊層次分明運作,這些「真誠」的分享,其實都值得每個創業家和企業主省思。 最後,一個成功領導者的格局,不在於自己多厲害,而是在於能夠把厲害的人整合在一起。方方面面怎麼執行,Jason的故事都讓我們有所啟發。 謝謝Jason提醒我: Max,你很厲害,客戶都指名要你處理。 我告訴你,那你完蛋了,永遠不用休息。 (深陷泥沼的me) ✅01:00 Jason的30而立及創業初衷,裸辭投入網路廣告產業 ✅05:40 喜歡科技產品是創業動力,從興趣中看到機會 ✅08:00 從工作成就感累積興趣,興趣是可以被創造的 ✅10:00 與無名小站創辦人結緣、早期投入數位廣告趨勢 ✅13:10 股權50/50學到的一課:「有共識,才能共事」 ✅15:30 領導溝通的核心:從說故事開始、還原事實與同理共情 ✅18:15 Jason談創業「初心不變,商模要變」的經營哲學 ✅21:00 Jason談同理心、開放心態在創業路上是如何培養的 ✅23:00 也曾面對質疑失落,但有老天給的禮物:自癒能力與轉念 ✅25:05 無名小站被Yahoo併購,Jason如何因應營收斷崖危機 ✅26:10 dayone就知道「代理的原罪」,與如何打造差異化 ✅30:15 Jason的圓規理論:品牌主是中心,延伸發揮綜效 ✅33:40 商業思維決策如何培養?碰撞、學習、活學活用 ✅36:00 很勇敢≠很願意,承認不足、沒有包袱才能吸收更多 ✅38:55 真誠價值觀的建立:不用當最厲害,但能整合最厲害的人 ✅44:40 李瑞華老師的「無為而治」與團隊打造:找到成熟的成年人 ✅48:50 Jason對李老師「把話說透,把愛給夠」的體悟 ✅51:00 創業初期的濫好人陷阱,再轉變:制度優先,溫度隨後附上 ✅53:10 要想的是團隊很厲害,而不是一個人很厲害(律師業對照) ✅57:00 FTX 踩雷經驗:從感恩中轉念,學會放下與翻篇 ✅59:10 有賠有賺,看長overall是賺的就好了 ✅61:00 結語:謙和感恩、不傲慢,才能走得更長遠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真誠Be real, not perfect】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x30KVe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 hour 6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EP81 爬蟲抓資料就犯罪?七法案件背後的爭點與商業風險意識
【2025.7.4 用說的法律兵工廠:EP81 爬蟲抓資料就犯罪?七法案件背後的爭點與商業風險意識】 《時事分析,本集單口》這一集,我們來聊聊最近從新創界到法律圈,甚至網路產業都很關注的重要新聞:七法公司(Lawsnote)和法源公司(法源法律網)的著作權官司,新北地院判決(新北地院111年智訴字8號)七法需賠償法源新台幣一億元,同時創辦人還有4年的刑事責任;這引起各界廣泛的討論,包括台灣對於創業環境是否保守封閉而不利創新、寒蟬效應、法源為什麼可以將資料壟斷甚至提告、網路爬蟲行為違法嗎,以及前述的金額和刑度怎麼認定的,都很值得探討。 我嘗試用比較白話和淺顯的方式作以下幾個面向的介紹,也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此事件(請注意:這個案件尚未確定,後續還是有很多變數): 1.此判決對於新創的影響? 2.資料公有為什麼法源可以壟斷並用於營利? 3.判決對於量刑的討論 4.判決對於編輯著作認定的討論 5.判決對於合理使用的討論 6.美國Anthropic案件適合用於本案嗎 7.判決對於妨害電腦使用的討論 8.判決對於損害賠償額認定的討論 9.創業家及企業主對於本判決需要有的警覺 ✅ 01:00 案件背景介紹 ✅ 02:50 七法的法律責任已經確定了嗎? ✅ 03:30 用這個判決認定「扼殺新創」、「新創已死」是否過於沈重? ✅ 05:50 櫻桃支付和七法案的差異、Sandbox流於形式,創新商模的困難 ✅ 07:30 本案隱憂:爬蟲工具違法,對於新創乃至一般業界的影響 ✅ 08:30 司法黑箱?多慮了,既有玩家用法律戰保住優勢全球皆然 ✅ 10:40 HTC、Apple…都碰過類似案例,反而是環境沒有法律才需要擔心 ✅ 12:00 資料公共化?法源為什麼可以壟斷、收費,甚至提告,玄機為何? ✅ 15:00 法律條文、判決、公文,不受到著作權保護 ✅ 17:00 判決爭點1:不道歉所以判決更重?當事人處境的兩難 ✅ 22:40 判決爭點2:編輯著作怎麼認定?「法規沿革」是否符合最低創作性 ✅ 26:40 判決爭點3:「合理使用」在台灣的困境:七法與美國Anthropic案的差異 ✅ 29:00 對比:Thomson Reuters and Ross Intelligence的案件(非合理使用) ✅ 30:00 判決爭點4:「爬蟲」構成刑法妨害電腦使用罪的討論 ✅ 34:00 判決爭點5:天價一億元的損害賠償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包括內容價值) ✅ 38:00 總結:任何企業應重視商業模式的潛在法律風險 💡這集乾貨滿滿,希望內容對您們有幫助,對於公司、股權及投資案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聯繫我,謝謝,也歡迎分享本節目,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次見。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https://reurl.cc/Rqa609 💡【法律兵工廠】官方line:https://lin.ee/dbw1kgP 💡【創業打怪生存攻略】熱烈銷售中:https://reurl.cc/rvlyON 信箱:max@joinlaw.com.tw 電話:02-25080830 FB粉絲專頁:法律兵工廠(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maxlegaldrug ) 官方網站:https://maxlawyer.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40 minutes

陳全正律師的法律兵工廠
主持人:陳全正律師(Max),眾勤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超過15年的律師職涯,專注於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商務投資與公司股權架構規劃、企業個資與資安法遵、勞資爭議及企業營運問題處理,並擔任上百家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曾任教於清大科法所、文大推廣部等,並持續關注企業、新創、創業相關法律議題。 除了承辦案件,也積極推動法律知識普及,長期於《數位時代》、《經濟日報》、《法律白話文》、《台經院 FINDIT》等媒體撰寫專欄,將法律轉化為貼近生活與產業的實用觀點,並著有《創業打怪生存攻略》一書。 累積協助數百家企業、上百場演講及教育訓練,現在,我想用 Podcast 的方式,把這些實戰經驗透過來賓對談或是單口講述,仔細說給你聽。 🎯 無論你是剛起步的創業者、正在轉型的企業主,或是身處決策第一線的經理人,《法律兵工廠》都希望成為你在商場上的法律導航。 📩 有法律問題,歡迎來信預約諮詢:max@joinlaw.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