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ealth & Fitness
Sport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7e/8e/57/7e8e577f-4228-2f37-cfec-005ed2634fca/mza_2834314922994437081.jpg/600x600bb.jpg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銀魚老師
15 episodes
6 days ago

我是銀魚老師,一位在美國波士頓的教育工作者,也是跨越自然與人文的說書人。

每週我會和你一起用一段故事、一個觀察、一場對話,陪你走出家門,用故事看世界,用設計讀生活。

你會在節目中聽到:
- 世界各地的教育、文化與自然設計
- 連結閱讀與實地走訪的生活情境
- 邀請來賓分享對話,一起練習如何看見、如何思考、如何行動

歡迎訂閱這個節目,每週一起走讀世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Places & Travel
Kids & Family,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Parenting
RSS
All content for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is the property of 銀魚老師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我是銀魚老師,一位在美國波士頓的教育工作者,也是跨越自然與人文的說書人。

每週我會和你一起用一段故事、一個觀察、一場對話,陪你走出家門,用故事看世界,用設計讀生活。

你會在節目中聽到:
- 世界各地的教育、文化與自然設計
- 連結閱讀與實地走訪的生活情境
- 邀請來賓分享對話,一起練習如何看見、如何思考、如何行動

歡迎訂閱這個節目,每週一起走讀世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Places & Travel
Kids & Family,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Parenting
Episodes (15/15)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14 在塞勒姆(Salem) 從獵巫探尋獨立思考的勇氣

這一集,銀魚老師要帶你走進美國麻州的小鎮——塞勒姆(Salem),去探尋三百多年前那段血腥而荒謬的獵巫歷史。

更特別的是,這次我還走訪了Peabody Essex Museum,
親身感受如何把歷史傷痕,轉化為關於獨立思考與公民勇氣的課題。

這不只是一次「歷史導覽」,這是一次關於集體恐懼、獨立思考,以及正義如何跨越世紀伸張的深度探索。我們將一起思考:在那個所有人都從眾、指控鄰居是女巫的瘋狂時代,獨立思考的勇氣需要多麼強大的心靈力量?

我們將把歷史的鏡頭拉回現代,你會驚訝地發現:1692 年的集體獵巫,和今日的網路謠言、政治壓力,本質上竟然如此相似。

在本集,你將聽到:
✅ 塞勒姆熱鬧的萬聖節慶典背後,隱藏著四歲孩子被指控為「女巫」的悲劇。
✅ 1692 年的小冰河期、清教徒極端信仰,如何點燃了「集體歇斯底里」的引信。
✅ 「女巫」的刻板形象(養貓、拿掃把)其實是 17 世紀女性獨立生活與良好衛生習慣的證明。 ✅ 為什麼堅持良知和清醒的代價如此沉重?以及後世的行動如何為他們平反。
✅ 如何運用我們現代的知識力量,阻止下一個「網路獵巫」悲劇的發生。

📚 本集推薦:

  • Witchcraft: A Graphic History: Stories of wise women, healers and magic
  • The Crucible
  • I, Tituba, black witch of Salem
  • The Witch of Blackbird Pond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6 days ago
28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13 在夏慕尼(Chamonix) 讀懂《科學怪人》隱藏的秘密

萬聖節快到了,你可能想到的「科學怪人」,是脖子上有螺絲、綠皮膚的怪物。

但真相是——我們以為的《科學怪人》,幾乎都是錯的!

這一集,銀魚老師將帶你走進法國阿爾卑斯山腳下,快要消失的夏慕尼冰海冰河,在這片冰冷壯闊的場景裡,重新解讀瑪麗・雪萊的經典小說。

你會發現:

  • 《科學怪人》其實是世界第一本科幻小說
  • 真正的「怪物」從來不是那個縫線拼湊的生命
  • 維克多犯下的三大罪行,至今仍對我們的 AI、基因工程等科技時代提出警告


這是一個關於人性、責任與孤獨的故事,也是兩百年前少女作者瑪麗・雪萊,留下給我們的一面鏡子。

👉 一起從旅行和閱讀出發,走進冰海冰洞,讀懂《科學怪人》隱藏的秘密!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week ago
28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12 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發現冰雪王國的母性 ft. Joyce

「母性」對你來說,是溫柔的擁抱,還是強大的守護?

這一集,銀魚老師帶你走進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廳——一座不只是辦公大樓的建築,而是一座會說故事的「城市劇場」。

從藍廳的規矩長方形,到金碧輝煌的金廳,再到坐在湖水中央、守護城市的 梅拉倫湖女王,每一面牆、每一個細節都藏著歷史、神話與城市的價值觀。

更特別的是,這次我們邀請到中學生 Joyce,分享她眼中的市政廳故事,帶你一起比較不同城市的建築與文化氛圍。

在本集,你將聽到:
✅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裡的藍廳、議會廳與金廳,如何把城市歷史、人生哲學與社會價值藏在建築裡
✅ 1800萬塊金色馬賽克磚打造的細節故事:油燈、劍、蜂巢與人生七部曲,如何啟發我們看待生命與城市
✅ 湖神女神的秘密:她如何象徵母性、守護與城市的和平
✅ Joyce 眼中的市政府:建築、雕塑與市民互動帶給她的觀察與感受
✅ 為什麼走讀城市,不只是看建築,更是理解人與自然、文化與歷史的連結

📚 延伸閱讀 / 推薦:
《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by Alain de Botton: https://amzn.to/4hdlshp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weeks ago
25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11 在烏菲茲美術館 解鎖看懂古人版Netflix的技能 ft. Ben

這一集,銀魚老師會帶你走進義大利佛羅倫斯最有名的烏菲茲美術館,

也會帶你發現:神話從來就不是遙遠的古老傳說。藝術品也不只是靜靜掛著的歷史文物,它們是當代文化的結晶,是古人最熱門的「影集」。

更特別的是,這次我還邀請到中學生 Ben,一起聊聊他第一次參觀烏菲茲的驚喜與挑戰。

這不只是一次「藝術導覽」,也是一次關於神話、文化和現代故事的跨界探索。

在本集,你將聽到:
✅ 《星期三》影集裡的狼人、蛇髮妖、吸血鬼,如何對應到希臘羅馬神話角色
✅ 美杜莎的悲劇故事,以及 Caravaggio 如何把她畫在一面真實盾牌上
✅ 一位中學生眼中的烏菲茲美術館:哪些作品讓他印象最深刻?
✅ 為什麼帶著影集和故事走進美術館,能讓藝術更好懂、更有趣?

📚 本集推薦:

  • D'Aulaires' Book of Greek Myths
  • The Lightning Thief: Percy Jackson and the Olympians
  • Greeking Out: Heroes and Olympians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weeks ago
29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Here Story 第二季預告 | 10/7 上線

還記得第一季,我們從瑞典走到義大利、從玉米讀到動物園,發現那些改變思考的時刻嗎?

在新一季,我們將從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塞勒姆街道出發,走進《科學怪人》的冰海、《小婦人》的康科德,還有幾位特別來賓的獨旅故事。

這不只是旅行,也不只是故事,而是一場「看見自己」的探索旅程。

延伸內容與書單將在電子報同步推出。
📬 電子報傳送門:https://substack.com/@theherestory

讓我們用故事看世界,用設計讀生活。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minute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10 義大利旅遊必聽(下)避坑指南+口袋名單 ft. Miranda

想去義大利玩,卻怕一不小心成了「肥羊」?

這一集,我們帶你直接聽 Miranda 的實戰經驗——
哪些地方該避開?哪些甜點只有義大利人才懂得點?

Miranda 將分享自己帶團時的驚險趣事、文化衝擊,以及小眾景點與必踩美食。

這不只是一次旅遊指南,
也是一次文化探索,讓你知道義大利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背後的小秘密。

在本集,你將聽到:
✅ 帶團過程中那些驚險、搞笑的經歷
✅ 台灣遊客在義大利最容易遇到的文化衝擊
✅ 廁所、浴室、點餐、飲食的義大利生活細節
✅ 導遊專屬口袋名單:隱藏景點與必吃甜點
✅ 她眼中的義大利變與不變,以及自由行的小技巧

📚 本集推薦:
《Eat Pray Love》by Elizabeth Gilbert
《原來古羅馬人這樣過日子》by Alberto Angela

特邀來賓:Miranda
熱愛旅遊,投身旅遊產業十多年,是一枚歐洲領隊。
因疫情開啟了寫作的契機,喜歡透過文字梳理心情,期待在嚮往的地方工作與生活。

米蘭達趣旅遊 FB:https://www.facebook.com/yrc2007/
IG:https://www.instagram.com/miranda__travel/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28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9 義大利旅遊必聽(上) 旅行人生+文化冷知識 ft. Miranda

如果你以為義大利旅遊只是「拍照打卡、吃冰淇淋」——

這一集,我們帶你走進 Miranda 的旅行世界,
聽她分享當領隊的日常挑戰、文化觀察,以及那些藏在街角的導遊冷知識。

銀魚老師很榮幸邀請到專業領隊 Miranda,
帶我們從台灣出發,一路到義大利。

聊她怎麼轉換跑道、第一次踏上歐洲的驚喜與挑戰,還有她眼中的義大利日常細節。

這不只是一次「旅遊經驗分享」,
也是一次關於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你在旅途中可能忽略的小細節的探索。

在本集,你將聽到:
✅ Miranda 怎麼從愛旅行變成專業領隊
✅ 帶義大利團和帶其他國家團的差別
✅ 當領隊最需要的能力,以及最挑戰的瞬間
✅ 她眼中義大利人的特色與文化趣味
✅ 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導遊冷知識,保證讓你驚訝


特邀來賓:Miranda
熱愛旅遊,投身旅遊產業十多年,是一枚歐洲領隊。
因疫情開啟了寫作的契機,喜歡透過文字梳理心情,期待在嚮往的地方工作與生活。

米蘭達趣旅遊 FB:https://www.facebook.com/yrc2007/
IG:https://www.instagram.com/miranda__travel/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30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8【銀魚會客室】從費城動物園走進 《All Ears》 ft. Rikki & Rae from Fluffy Formosa

如果你以為動物園只是看可愛動物的地方——
這一集,會帶你走進一座 1874 年成立的美國第一座動物園,
也會讓你重新思考:動物園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邀請到兩位熱愛動物、喜歡在野外觀察生態的美國高中生——Rikki 和 Rae,
一起聊聊她們去費城動物園的觀察,
還有我最愛的 FunJungle 系列小說最新作《All Ears》。

這不只是一次「動物話題」的對談,
也是一次關於保育、文化與我們和動物距離的深度探索。

在本集,你將聽到:
✅ 為什麼 19 世紀的美國要建立動物園
✅ 動物園和野外觀察,差在哪裡
✅ 費城、台北、DC 三個動物園的展示差異
✅ 《All Ears》中的大象爭議:保護、收容與利益衝突
✅ 青少年在保育行動中能做的小小改變

📚 本集推薦:
《All Ears》by Stuart Gibbs
《Primates》by Jim Ottaviani & Maris Wicks
《Doctors by Nature》by Irwin Goldman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5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7 🫢美國外食背後都是玉米?和小學生聊《Omnivore’s Dilemma》 ft. Ryan

如果你以為美國外食只是「好吃方便」——

這一集,會帶你走進《The Omnivore’s Dilemma》書裡的四條食物鏈,
也會讓你重新思考:餐桌上的食物,是怎麼旅行到你面前的?

我邀請到十歲的小學生 Ryan, 分享他讀完這本書後的驚訝發現:
原來,漢堡、薯條、可樂的背後,都可能藏著玉米!

這不只是一次「飲食話題」的對談,
也是一次關於農業、環境、文化與我們日常選擇的探索。

在本集,你將聽到:
✅ 為什麼美國的食物系統離不開玉米
✅ 四種食物鏈的差別:工業、工業有機、本地永續、獵人採集
✅ 一位小學生怎麼看「獵人採集」和「永續飲食」
✅ 讀這本書後,他在超市的選擇有什麼改變

📚 本集推薦:
《The Omnivore’s Dilemma: Young Readers Edition》by Michael Pollan
《Andy Warner's Oddball Histories: Spices and Spuds: How Plants Made Our World》by Andy Warner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0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6《Let’s Do Everything and Nothing》從飲食看瑞典的放慢、共享、剛剛好

如果你曾經想問:「怎麼樣才能把『吃飯』這件事,過得更像一種陪伴與生活的藝術?」

這一集,我們從一碗濃湯、一場倒湯秀、還有一間餐廳說起,一起走讀瑞典人如何透過食物
——表達真誠、建立關係,也讓吃飯,不只是營養補給,而是一種文化態度。

我們將一起認識瑞典人的飲食設計與生活哲學,從 Lagom 的「剛剛好」,
走到 Fika 的「慢與連結」,看看他們怎麼透過一杯咖啡、一塊蛋糕,
重新定義什麼叫做「好好過生活」。

你將聽到:
✅ 一位高中生煮出一鍋細緻的蘑菇濃湯
✅ 國家博物館餐廳的設計文化延伸體驗
✅ 什麼叫「待客之道」
✅ Lagom 精神藏在每一道份量裡
✅ Fika 為什麼不只是咖啡

這一集,或許會讓你重新看見:一頓飯,可以不急、不亂、不多不少,而是剛剛好地在一起。

📚 本集推薦:
《Let’s Do Everything and Nothing》by Julia Kuo
《Fika: The Art of the Swedish Coffee Break》by Anna Brones & Johanna Kindvall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2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5 該更努力?還是該放下?《我可能錯了》教我的人生超能力

如果你正在經歷某種不確定、停滯或低潮——
這一集,會像一場溫柔的深呼吸,
陪你走過那些說不出口的感覺。

我想分享一本陪我度過自我懷疑時刻的書—— 《我可能錯了》。

這不是一本說教的書,而是一位瑞典森林僧人比約恩.納提可的真實故事。

他曾是經濟學家,放下高薪跑去泰國森林裡出家修行 17 年。
後來,他回到瑞典,用一句溫柔卻有力的話,提醒我們:
👉 「我最大的超能力,是我再也不相信自己所有的念頭了。」

在本集,你將聽到:
✅ 當我們說「我應該……」,其實是在傷自己
✅ 五個從念頭中脫身的小方法,讓你重新呼吸
✅ 「聰明不等於理解」:我們都需要被真正傾聽
✅ 與自己的關係,才是一輩子最重要的功課
✅ 責任的真正意義:不是壓力,而是自由

📚 本集推薦:
《小熊維尼》(Winnie-the-Pooh)by A.A. Milne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5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4 13歲選方向?瑞典如何讓孩子為人生做決定

如果你曾經想問:「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這一集,我們從13歲的第一道選擇說起,走進孩子如何一步步練習選擇、學會負責,也看見整個社會如何設計一條充滿信任的成長之路。

在本集,我們將一次走讀瑞典的中學與高中設計,看看從青春期開始,孩子如何在沒有排名、沒有補習、也沒有標準答案的制度裡——看見自己,找到方向。

你將聽到:
✅ 為什麼瑞典十三歲就開始「生涯引導課」?
✅ 沒有月考壓力,怎麼知道孩子有沒有進步?
✅ 高中不是升學班,而是18種不同路線的人生預備場
✅ 職業課程和企業合作,讓孩子提早體驗真實社會
✅ Gap Year 是一種被鼓勵的選擇,不急著成功,先好好成為自己

這集也許會給你一個思考的方向。

📚 本集推薦:
《Pippi Longstocking 長襪皮皮》by Astrid Lindgren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7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3 沒有排名、也沒補習班?瑞典小學如何訓練孩子自主學習力

如果你曾經問過自己:
「小學該教什麼?」
「不用補習,真的來得及嗎?」
那這一集,是一趟教育哲學與文化信念的旅程,
帶你重新思考: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在本集,你將聽到:
✅ 為什麼瑞典小學生不用考試,卻能自我驅動地學習?
✅ 小學的課表裡,竟然有木工、縫紉與煮飯課?
✅ 瑞典皇家歌劇院如何為小學生打造改編的《Julius Caesar》,讓歷史與戲劇一起活起來?

📚 本集推薦:
《Julius Caesar》青少年版現場歌劇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1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2 一歲就開始上學?瑞典幼兒園如何教出自信與尊重

當你看到一歲半的小小孩穿著反光背心,搭公車去森林上課,或聽到瑞典老師說:「沒有壞天氣,只有穿錯衣服的人」

你會不會好奇:瑞典的孩子,是怎麼在這樣的社會裡長大的?

在本集,你將聽到:
✅ 為什麼瑞典孩子一歲就能「上學」?
✅ Förskola 不是托嬰中心,而是人生第一所學校
✅ 一天的學習,竟然從雨靴與森林開始?
✅ 他們怎麼教孩子: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被寵壞的童年?
✅ 一本羊毛織衣的繪本,藏著瑞典式成長的祕密

如果你曾想過:「孩子到底要學什麼才重要?」
那這一集,會是你重新想像幼兒教育的靈感地圖。

這不只是走進一所學校,更是走進一種對孩子、對生活、對未來的信任與設計。

📚 本集推薦童書:
《Pelle’s New Suit》by Elsa Beskow
《貝雷的新衣》 艾莎.貝斯寇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6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EP1 幸福怎麼設計?瑞典的IKEA式育嬰與家庭價值觀

當你聽到「放假 480 天」、「爸爸推嬰兒車慢跑」、「阿公阿嬤正在滑雪」……

你會不會好奇:瑞典的家庭生活,到底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在本集,你將聽到:
✅ 為什麼瑞典的爸媽請假不用內疚?
✅ 瑞典如何避免「孩子還沒好就送托」的窘境?
✅ 阿公阿嬤為什麼可以安心「不救援」?
✅ 如果孩子生病,誰來幫你一把?
✅ 市場 vs 社會導向:制度背後的價值選擇

如果你曾經累到崩潰、曾經想問「誰來幫我一下?」
那這一集,會是你的瑞典生活想像+療癒劑。

這不只是關於一個國家的制度設計,更是一次我們對「育兒與陪伴」的重新思考。
幸福的生活,不是靠奇蹟,而是靠設計。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d3rdgbx00s001uy0je16mb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2 minutes

Here Story 銀魚走讀

我是銀魚老師,一位在美國波士頓的教育工作者,也是跨越自然與人文的說書人。

每週我會和你一起用一段故事、一個觀察、一場對話,陪你走出家門,用故事看世界,用設計讀生活。

你會在節目中聽到:
- 世界各地的教育、文化與自然設計
- 連結閱讀與實地走訪的生活情境
- 邀請來賓分享對話,一起練習如何看見、如何思考、如何行動

歡迎訂閱這個節目,每週一起走讀世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