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f2/7f/96/f27f962d-82ae-6be1-6888-e172ab873778/mza_6812408959157662393.jpeg/600x600bb.jpg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楊博士 nick.ccu@gmail.com
59 episodes
5 hours ago
<> 歡迎轉發分享Podcast頻道! [贊助連結]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3e2e8835-f13a-434b-add4-d37958da7db0 [與我聯繫] nick.ccu@gmail.com [簡介] 國立大學財金系老師、經濟學博士,同時曾擔任證券投信基金經理人,近30年的股市實戰經驗。 [風險提示] 投資理財沒有絕對保證獲利,任何策略方法都有其適用性和限制性,內容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請謹慎評估後操作。歡迎轉發追蹤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is the property of 楊博士 nick.ccu@gmail.com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 歡迎轉發分享Podcast頻道! [贊助連結]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3e2e8835-f13a-434b-add4-d37958da7db0 [與我聯繫] nick.ccu@gmail.com [簡介] 國立大學財金系老師、經濟學博士,同時曾擔任證券投信基金經理人,近30年的股市實戰經驗。 [風險提示] 投資理財沒有絕對保證獲利,任何策略方法都有其適用性和限制性,內容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請謹慎評估後操作。歡迎轉發追蹤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ducation
Episodes (20/59)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9 投資必修課:看懂聯準會政策的財富增值密碼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聯準會」或「美聯儲」。其如何運用四大核心貨幣政策工具來調控經濟?這些工具分別是:升息、降息、擴表與縮表。掌握這些工具的運作邏輯與歷史經驗,有助於理解全球經濟趨勢,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days ago
13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8 債券投資不踩雷:用黃金法則在降息潮中穩穩獲利
凱爾五大定理是我們在債市中決策的基石。在當前 Fed 逐漸開始轉向寬鬆的環境下,我們應採取的總體策略是:「長天期、低票息」,找到合適的債券ETF標的,進行較高勝率的投資。必須注意的是,假如利率是呈現緩慢的下降而非快速的下降,那麼這樣的策略投資,可能不會立即有效果,而且等待時間可能非常的長。通常以機構法人的投資方式,第一階段的投資,通常會選擇年限較短的非投資等級公司債ETF為主要投資選項,因為例如現階段的景氣仍然處於熱絡的情況,再加上相對的利率還是在高水位,具備高利息收入的進可攻退可守,第二階段的投資,當景氣出現反轉或衰退的時候,機構法人會轉向投資長天息、低票息的債券ETF。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days ago
6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7 跟上記憶體族群的噴出行情了嗎?投信法人不告訴你的操盤秘技
景氣循環股,總是最能牽動市場情緒的族群。從過去的「航海王」、太陽能到現在火熱的記憶體,它們的股價波動劇烈,可以短期內財富翻倍,也可能深陷套牢泥淖。很多人說景氣循環股難以捉摸,但對於有經驗的投信法人而言,有著一套紀律且有效的操作心法,能在市場波動中穩操勝券。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投信法人在操作這類股票時,遵循的「景氣循環的三階段投資理論」,以及我們如何從當前最火熱的記憶體產業,看出這一輪循環背後,AI驅動的長週期趨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7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6 AI 狂熱、日本轉型,與被低估的中國消費機會
今年以來,亞洲股市展現了強勁的動能,整體市場的表現令人振奮。截至九月底,Morningstar亞洲目標市場曝險指數(Asia TME Index)今年以來已上漲超過24.63%,這是一個廣泛且全面的反彈。然而,在這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下,我們觀察到一個關鍵現象: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大分流」。這場分流由兩大引擎驅動:AI與科技的狂熱 、日本市場的結構性轉型,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一塊被普遍低估的價值認定,亦即消費板塊,這正是投信法人重點關注的投資機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6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5 曲終人散,燈火闌珊:牛市派對結束的三個訊號
這場由 AI 科技浪潮帶動的市場狂歡,什麼時候會結束?答案往往不會是單一的事件,而是一系列,漸漸浮現的「裂痕」。總體判斷是,這些仍屬於「尾部風險」,而目前發生機率尚低,現在更多的是,「正常化回歸」,且系統性風險尚未出現。不過,我們必須比市場更早一步,看到這些潛在的裂痕,深入探討牛氏派對結束的三個訊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7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4 從比特幣「礦工」到AI「發電機」:解密礦工企業股價飆升500%的秘密與投資機會
當我們談論比特幣時,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虛擬貨幣、區塊鏈,還有那些日夜不停運作的「礦機」。但今天,我要跟各位分享一個,正在華爾街上演的重大轉變:比特幣礦工企業,不再只是「挖礦工」,它們正迅速蛻變成AI時代最搶手的,「能源基礎設施供應商」。這個轉變,正在重新建構這些公司的價值,讓部分礦工企業的股價,在今年暴漲了三倍、甚至五倍!遠遠超過了比特幣本身的漲幅。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6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3 經理人說書給你聽:彼得·林區的不敗心法
彼得·林區,一個從高爾夫球童成為投資大師的傳奇人物,他曾在短短13年間,將富達麥哲倫基金的規模,從2,000萬美元,一路成長到140億美元,創造出驚人的回報。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聲望與業績達到巔峰時期、且年僅46歲時,急流湧退。而最近,這位投資大師在時隔多年後,罕見地現身訪談,與我們分享了穿越牛熊週期的永恆智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7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2 金融幻術:美國如何讓世界為其債務買單?
37.4 兆美元,這個數位是美國財政部在 2025 年 3 月公開的債務總額,它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數位,而是一個天文數位,如果我們將這筆錢平均分攤到每一個美國人,從剛出生的嬰兒到養老院的老者,每人平均負債約 11 萬美元,這意味著一個剛學會說「媽媽」的小孩,一睜眼就欠了一輛高階特斯拉的錢。 這個不斷往上增加跳動的數位,在華盛頓是巨大的焦慮;但在華爾街,卻是一場場排隊入局的狂歡,為什麼?因為在這種詭異的氛圍下,美國正在進行一場「看不見的債務重置」。 當一個國家的債務高到數學都算不動時,唯一能解決的辦法不是還債,而是「改規則」,這場披著「金融創新」外衣的債務幻術,稱為「數位閉環」(Debt Loop),這是一套由黃金重估、加密資產、和穩定幣所構成的自我供血體系,它讓美國的債務看起來像資產,讓危機看起來像完美的轉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6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1 黃金與美債的投資邏輯:現在該買「長期保險」還是「短期信任」?
黃金價格狂飆,美元走弱,股票創新高,市場上充斥著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美國的龐大債務最終只能靠通膨來稀釋?美元信用堪憂?長期通膨預期指標(如五年期)卻異常平靜,穩穩地錨定在美聯儲 2% 的目標附近,美聯儲能否控制住物價,或者經濟放緩會自然抑制通膨?今天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市場的羅生門,剖析黃金與美債背後,那分裂且充滿矛盾的投資邏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6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50 ETF 折溢價與套利機制深度解析:以 00713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ETF 為例
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初級市場出現 ETF 的贖回行為,同時次級市場的機構法人卻在大量買進,這到底代表了什麼?我們將以市場上恰巧符合這個現象的案例,00713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ETF,來深入解析。通過理解 ETF 的套利機制和市場參與者的動機,將能更理性地看待市場現象,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14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9 AI狂熱下的「飲鴆止渴」:識別泡沫臨界點的三個信號
資本的極速膨脹,這是當前市場狂熱的具體寫照,超級融資結構,像是 xAI 正以創新的「晶片採購掛勾」融資結構,推進高達 200 億美元的融資。這種模式透過 特殊目的工具(SPV) 購買 NVIDIA 晶片再租賃給 xAI,本質上是一種變相的供應商融資。算力採購狂熱,從 Open AI 與 NVIDIA、甲骨文,再到近期與 AMD 的協議,市場對 AI 算力需求的狂熱預期被推高。OpenAI 的算力採購協議總額已達驚人的 1 兆美元。雲端資本開支飆升,超大規模雲服務商(Hyperscalers)的採購和租賃承諾,已飆升至 3300 億至 3400 億美元,且增勢仍在持續。相互投資與「飲鴆止渴」的循環,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是一種自我強化的正回饋循環,實務上我們稱之為「鐵索連環」,資金循環閉環,NVIDIA 投資 Open AI,Open AI再將資金用於採購 NVIDIA 晶片。資金、訂單與產能便在晶片、雲、數據中心及能源企業之間循環流轉。這種模式的風險在於,它並非基於真實、外部、可持續的盈利兌現,而是基於內部的交易和預期。我們將其視為一場「飲鴆止渴」的遊戲,企業靠著不斷提升槓桿、發行債務,並進行循環交易來維持高估值,短暫地止住了市場對現金流的擔憂(渴),但最終將帶來致命的後果(鴆)。國際貨幣基金(IMF)和英國央行已對此提出嚴正警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6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8 當「金髮女孩」遇上「市場野獸」:打不贏就加入
您是否覺得,最近大盤指數一直漲、一直創新高,但手中的股票卻動也不動,甚至還在下跌?大盤正在享受 「金髮女孩經濟」 帶來的榮景,但榮景的背後,卻隱藏著 「荷蘭病」 的結構性扭曲,我們透過實用的技術指標,區分辨識這場多頭盛宴中,誰是主角、誰是受害者?大多頭的理論框架:金髮女孩經濟學,什麼是「金髮女孩」?這個名詞來自童話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最好」的狀態,而是 「剛剛好」 的狀態。成長「不過熱」,經濟穩健增長,企業獲利持續改善;通膨「不過冷」,物價溫和上漲,不至於失控;利率「剛剛好」,通常是低利率或寬鬆貨幣政策,為股市提供源源不絕的 資金活水。在這種環境下,企業基本面強勁,資金成本低廉,股市自然會走出 「一直大漲噴出」 的大多頭走勢。目前的台股,在全球科技業復甦、資金尋求高成長標的的大環境下,具備了金髮女孩經濟的外在條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4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7 股市創新高:科技七巨頭股卻內部分化?
目前美股核心的矛盾,指數的強勁,正與個股的疲態形成強烈反差。不論是涵蓋最廣的 標普500指數,還是工業龍頭為主的 道瓊指數,以及科技股為主的 納斯達克指數,它們的型態走勢都呈現出清晰的多頭趨勢:緊貼著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上,屢次衝上新高。尤其是我們專注的 費城半導體指數,作為 AI 浪潮的風向球,同樣維持在高檔,證明市場的樂觀情緒是真實存在的。然而,這份盛世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內部分化」風險。過去一年來引領這波漲勢的「科技七巨頭」,已經不再齊心一致。當指數在山頂上歡慶時,部分巨頭卻在悄悄地形成頭部結構,這是我們今天必須深入剖析的警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5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6 從安倍到早苗:財政政策主導下的貨幣協調與市場衝擊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先生的「安倍經濟學」,是過去十年全球總體經濟政策的經典案例,其激進的貨幣寬鬆深度影響了日股與日元走勢。然而,隨著高市早苗女士的意外當選,我們看到一個可能重塑日本經濟政策框架的 2.0 版本。在全球通膨壓力上升、日本長期債務高築的背景下,「早苗經濟學」是「安倍經濟學」的簡單延續,還是代表著經濟政策工具的根本性「再平衡」?這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更是決定日元短期命運和資產配置的關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7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5 華爾街的狂熱與理性:股市泡沫邊緣的大多頭,我們該如何應對並從中獲利?
從聯準會調降利率的策略到市場的矛盾反應,全球股市持續刷新紀錄,各大指數站上歷史新高。投資人正處於一種既亢奮又焦慮的狀態,市場似乎漲不停。美國股市特別是科技類股,呈現出令人驚訝的「跌不下來」特性。儘管面臨通貨膨脹壓力、就業數據走弱,甚至美國政府可能關門等負面訊息,市場總能快速消化這些利空,股價持續攀升。許多投資人開始擔心,這樣一直漲下去真的正常嗎?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推動這波漲勢?我們該如何應對並從中獲利?如果不敢冒險追進漲多的科技類股,以法人思維角度,還有那些股票可能補漲?例如從NIKE公布的財報營收獲利佳,且可以發現,其庫存仍處於健康的低水位之下,對應台灣的NIKE概念股,例如,百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9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4 NVIDIA的AI革命:華爾街低估的兆元商機
首先,在EP42介紹的高勝率選股法則,開始得到印證。除了原本選出的兩家公司外,符合條件的新增了藥華藥這家公司,可以看到也是呈現帶量上漲。不是要大家去追,只是值得留意的是,是否形成族群性的巿場焦點?像這種法人及主力強勢介入的買盤,我們有一套應對的操盤技巧,留待後續集數或課堂上,再和大家分享及教學。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經典的金融現象:資本市場的預期偏差。我們將以 NVIDIA 為案例,分析為何華爾街的傳統估值模型,有時會出現系統性失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5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3 金融體系的核心「Bug」:債務創造金錢
一個顛覆認知、甚至可稱為現代金融體系「核心Bug」的問題:全世界的貨幣總量,從來就沒有足夠償還全世界的債務總額。根據最新數據: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報告,截至 2024 年,全球債務總額已突破 315 兆美元。那麼,全球所有流通的狹義貨幣 (M1/M2 總量)加起來有多少呢?大約在 100 兆美元左右。簡單的數學告訴我們:即使我們把地球上每一分流通的錢都拿來還債,依然存在一個高達 215 兆美元的巨大缺口。這不是會計上的錯誤,而是現代貨幣創造機制的根本邏輯:「貨幣是債務的產物」。在我們的部分準備金制度(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下,每一筆新增的貨幣,都以債務的形式誕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9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2 法人思維的高勝率選股法則:從「抗跌」到「主流」
我們只要看到在高檔出現第一根爆量長黑的K線型態,立即反射性動作就是去槓桿、降低槓桿操作,例如,去除融資或抵押借款所持有的部位,如果所持有的部位繼續出現疲弱下跌的情況,就會繼續降低部位、增加持有現金;同時,我們會利用大盤的下跌趨勢中,尋找抗跌甚至逆勢上漲的族群或個股,因為通常這可能是未來的主流族群或個股,通常這樣的篩選股票法則,勝率相當高!(從這波下跌時的篩選,我們可以發現,生技醫療類股,例如:美時、台康生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9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1 解讀Fed在想什麼?PCE數據與「黏性通膨」
首先,我們看到最新公布的美國8月PCE數據,這次的數據顯示,整體PCE物價指數年增率為 2.7%,略高於前值 2.6%,並符合市場預期。更關鍵的是,聯準會最關心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則持平在 2.9%,同樣符合市場預期。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特別是核心PCE(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被Fed視為比大家常聽到的CPI更理想的通膨衡量標準。這是因為PCE的權重會隨著消費者行為變化而調整,能捕捉到消費者因價格上漲而轉向購買替代品的行為,也就是經濟學上的消費者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這使得它能更貼切地反映實際的通膨壓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5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EP40 進入AI 時代:年輕人彎道超車的大好機會
許多人認為 AI 是近年「突然爆發」的新科技,但事實上,AI 研究早在 1950 年代就起步了。它不是一夜之間的奇蹟,而是透過長期積累,計算力提升、大數據爆炸及演算法突破,實現質變。2025 年,McKinsey 報告指出,AI 趨勢包括 Agentic AI(代理式 AI,能自主執行任務)和多模態 AI(處理文字、影像、聲音),讓應用從手機 App 擴展到智慧城市和醫療診斷。對台灣這個資源有限、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島國來說,這波 AI 浪潮是關鍵轉機。根據台灣政府 2025 年「十大 AI 基礎建設項目」計劃,將投資逾 1900 億台幣(約 59 億美元),預計產生 15 兆台幣經濟效益,聚焦交通、醫療和教育等領域。我們必須積極把握,轉化為競爭優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7 minutes

楊博財金:揭密投信基金操盤絕技
<> 歡迎轉發分享Podcast頻道! [贊助連結]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3e2e8835-f13a-434b-add4-d37958da7db0 [與我聯繫] nick.ccu@gmail.com [簡介] 國立大學財金系老師、經濟學博士,同時曾擔任證券投信基金經理人,近30年的股市實戰經驗。 [風險提示] 投資理財沒有絕對保證獲利,任何策略方法都有其適用性和限制性,內容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請謹慎評估後操作。歡迎轉發追蹤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