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3/v4/77/aa/9a/77aa9a15-9219-a69b-5d19-5adc32e87b8a/mza_9775987789570360643.jpeg/600x600bb.jpg
涵靜清涼甘露雨
黃敏警
87 episodes
8 months ago
天帝教人生守則、基本經典與美滿人生的有機聯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涵靜清涼甘露雨 is the property of 黃敏警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天帝教人生守則、基本經典與美滿人生的有機聯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pisodes (20/87)
涵靜清涼甘露雨
釋恕 通靈少婦:師母渡陰的起點
宗主當初賜道名的場景,維生先生在不同場合提過多次。宗主一臉凝重地對這個秉賦優異的女弟子說:「第一,你要忠於天命。第二,你要忠於極初。」 師母渡陰,從年輕一直做到老,天帝教復興後,有具眼通的資深同奮看著心疼,主動請纓,願意頂替師母上陣,師母答應讓他一試。 這「一」試差點就掛了,把那位乾道的夫人嚇壞了。那位乾道是中醫師,夫人也是中醫師。 所以就只有「一試」,沒有以後了。 渡陰這差事(說「天命」聽起來比較偉大)很快就回到了師母身上。師母扛到歸天,然後就後繼無人,沒人扛得起。所以改成全教同奮初一、十五連著三天大家一起來──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月行超薦法會。
Show more...
2 years ago
10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釋恕-將心比心,衷心祝福你的好
先賢怎麼看待「恕」呢? 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親愛的老師呀,您老人家傳授的美德這麼多,有沒有哪個字是可以終身奉行的?也就是可以隨時帶著,一輩子都受用的? 孔子回他:「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想了一下,就說,那應該就是「恕」了吧。沒等子貢繼續往下發問,老夫子自顧自作了解釋:自己不想承受的,就別這樣對待別人。 這則對話被師尊寫進《詠廿字》的「恕」:「先聖垂留一字銘,己所不欲勿施人。」 孔子的超級鐵粉孟子的體認大致相同:「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真想成為有德的仁人,努力做到「恕」應該會是最有效的途徑。 師尊歌詠「恕」的《詠廿字》,後半段就是「求仁之道此為近,體諒物情天下傾。」 「物」在這裡指的是「人」,不是「東西」。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恕」的底線。基督教的《聖經》有另一種講法: 「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麽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說白了,「恕」就是比心比心。
Show more...
2 years ago
8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你的天命
天命有大有小,有共相有殊相,也就是有同有異。進了天帝教有個共同的大天命:救劫。想要達成救劫使命,日行的五門功課必不可少,做好五門功課,其實就是同奮共同的天命。 那麼個人的呢?專屬於您個人的呢? 如果是「你」的天命,那麼天知、地知、你知,我是不知的。 所謂「你知」,未必是在當下就一清二楚。可能得經過長長久久,百磨千折之後,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天命在此。 別傷心喔,不是只有我們這些小咖才這樣,師尊也是啊!
Show more...
2 years ago
14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怎樣可以成神呢?死忠可以升天成神?
修持有成可以成神,不但是古人的信仰,同樣也被《新境界》所認可。天界錯綜複雜,神的譜系也不遑多讓,一般人最為熟悉的神,就是其中最低階的「自由神」。 自由神是怎麼成就的呢?燒好香勤拜拜?不是。《新境界》第五章第一節「靈的境界」是這麼說的: 一、生前有功德於世者(如宗教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之純正者)。 二、生前有貢獻於人類社會者(如科學家、慈善家等)。 三、忠孝節義者。 四、具有智慧之善良者。
Show more...
2 years ago
9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天命大還是師命大?兩者衝突的時候怎麼辦?
如果我們拜的是「明」師(不是「名」師),明師所授必然合乎天道,「師命」通常就等於「天命」。可如果二者衝突呢? 宗主當時的「師命」是出於「人道」的考量:華山在北方,麵食為主,擔心出生南方習慣米食的師尊吃不慣。 師命與天命一旦衝突,「天命」優先。 這是師尊的上帝信仰,無勞上帝一再現身,耳提面命。 爾後復興天帝教,為拯救天下蒼生而疲於奔命的故事,應該是同奮耳熟能詳了。此前此後的種種,一言以蔽之,就是師尊「盡忠於上帝」的體現。 上帝很遠,遠在金闕。上帝很近,近在我心。
Show more...
2 years ago
12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師尊只是上帝的棋子?
天帝教復興是上帝的旨意?你把師尊當成上帝棋局的一枚棋子?這樣也太貶低師尊了吧? 那是一般「人」的想法吧?師尊自己不會這樣想。再說,上帝的棋子只是一種比喻,換個名詞你立馬就覺得很偉大啦!師尊領的是上帝親自頒布的「天命」,上帝的天命加身,這樣有沒有很偉大? 要當上帝的棋子可不容易,是很大的榮幸喔!真正天命加身,有挑不完的擔子,吃不完的苦頭,只會戒慎恐懼,哪來的樂翻天? 即使只是一枚棋子,這枚棋子在漫長的考驗之後沒有離開上帝的布局,其實奇難。 師尊《清虛集》的〈詠廿字〉,其中的忠就有這麼兩句: 此心耿耿常無疚,世事浮雲孤月明。 師尊用他的行動體現了大忠── 面對種種困厄責難而依然無懼無畏,逆風前行。 附記 有意領略師尊的大師風範與真實的人生行腳者,可以參考下列書籍: 教史委員會:《天帝教復興簡史》 劉文星教授(普珍同奮):《李玉階先生年譜長編》 柳光赦講師:《本師涵靜老人天命奮鬥之路》
Show more...
2 years ago
9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師尊是不是對宗主不忠?背叛了天德教?
師尊不要求我們對他盡忠,因為師尊對宗主也不忠?所以師尊才脫離天德教,另創天帝教?聽說早期有些天德教教徒對師尊很不諒解,批評師尊背叛天德教…… 這個問號我相信不只教內的同奮有,教外人士更是不少吧,只是應對的方式不同而已,有的直接批判,有的礙於情面,放在心裡默默咀嚼而已。 先回應一下背叛。什麼叫「背叛」?嫌自己的位子太小,憤而脫離師門,從此不但橋歸橋,路歸路,甚至把師門當靶子,言詞詆毀(就是潑糞啦)從來不斷。這是叛教。 師尊怎麼處理他與宗主的關係?天帝教成立後,只要有天帝教教院,必然有宗主的法像。師尊對宗主始終敬愛有加,不但不曾批評過宗主,對自己與宗主的師承,也交代得一清二楚。這樣算背叛嗎? 天帝教不但不曾批評天德教,也沒有跟天德教一刀兩斷,在有形有往來,在無形則有分工:天帝教負責渡「人」,天德教負責渡「陰」。
Show more...
2 years ago
10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嫌棄奮鬥服會不會對不起師尊呀?
帝教同奮共同的服飾就兩種,一是上光殿必穿的道袍,一是日常集會的奮鬥服。兩種服飾的差別,除了前者堂而皇之載在《教綱》,後者不見之外,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美感了。 奮鬥服真是醜死了!真是醜得「有夠工夫」!
Show more...
2 years ago
9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孔子拋棄高官厚祿,從祖國出走,與他對君臣關係的認知是一致的。理想的君臣關係應該如何呢?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為人臣的,理當以忠事君,對君王盡忠,但前提是君必須以禮相待。什麼是「禮」呢?一句話:「尊重」。高官厚祿固然是尊重的表現,好的意見願意採納,逆耳的忠言也願意傾聽,這才是真正的尊重。 得先做到「君使臣以禮」,才有「臣事君以忠」。就某個角度來說,君臣固然有尊卑之分,但彼此的對應是平等的。 換成文學語言,那就是標題的衣帶漸寬終不悔!
Show more...
2 years ago
11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忠就是愚忠?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嗎?
忠恕可不是什麼討人喜歡的字眼,想到忠恕就想到儒家,想到儒家就想到吃人的禮教,八股的教條,印象挺糟的… 什麼是「忠」呢?就是教人「愚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對嗎? 不是哩! 這句話是誰說的? 不知道。反正不是真儒者說的,至少孔子、孟子、荀子這些最具代表性的大儒都沒講過。 不但沒講過,而且有完全超乎想像的表述喔!
Show more...
2 years ago
8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天帝教答客問:廿字真言──人生守則
廿字究竟是「廿字真言」還是「人生守則」呢?明明是一樣的內容,為什麼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呢? 廿字是「宇宙總咒」,因此又叫「廿字真言」,偏向無形的運化。依宗主的說法,我們之所以在超薦法會誦念廿字真言,是因為廿字可以轉化成修靈補靈的蓮花,有超薦陰靈的果效。 把廿字定名為「人生守則」,則更偏于人道有形的修持。我們進到天帝教之後的第一個功課,不就是從廿字當中選擇兩個字,作為處世的指導方針? 作為「咒」或「真言」的廿字,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不能隨意改動。作為修持指南的廿字,次序就變得無關緊要,師尊甚至還反覆強調:一字通,字字通。 所以簡單來說,「廿字真言」屬天道面;「人生守則」則是人道面。同奮在「人生守則」的人道修持面做得越好,「廿字真言」在天道運化的力道就越高。兩個不同的名稱正好反映了天帝教一貫的「天人合力」。
Show more...
2 years ago
9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天帝教答客問 廿字真言:宇宙總咒
廿字真言號稱宇宙總咒,可看著就是一點都不神! 這個咒怎麼來的呢?當年宗主與雲龍至聖潛居深山,苦思救世的妙方。人間的宗教這麼多,眼下能擔綱救劫的,似乎只能從簡易卻有神效的處方入手。師徒倆最後在天將亮未亮之際輯出廿字──我猜這是《廿字真經》的經文有「曙色曉露聞道歌」的原因──其後寫表上呈金闕,經上帝恩准,通行三界十方,成為「宇宙總咒」。 我們的宇宙總咒看起來的確很不神奇,可實際神不神?您只要曾經誠心誦念,對它的神奇應該心裡有數。
Show more...
2 years ago
6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天帝教答客問:八卦 八卦會長腳喔!
喝咖啡,聊是非。世俗的聚會很難避免。一群人聚在一起,講八卦多安全啊,被講的當事人鐵定不在場,不用擔心講錯話會得罪誰。結果那個被口水淹死的「主角」含冤莫白,即使被說死了也百口莫辯。 當然,人性本來如此。莫說民初的明星阮玲玉自殺之前深深感嘆:「人言可畏,人言可畏!」連曾參那種謹小慎微的個性,都還有謠言說他殺人呢!說得繪聲繪影的,嚇到曾參的媽媽以為真,趕緊躲進深山不敢見人。 當然,有人,就會有八卦。道場也是人的組成,所以有八卦也是理所當然? 可是天帝教的靈格這麼高,弄到道場八卦四處飛,感覺就是很不對勁喔!
Show more...
2 years ago
6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廿字真經經文譯文對照
此係天帝教基本經典之《廿字真經》經文譯文對照的朗誦版。語速已經調慢。
Show more...
2 years ago
28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天人大同:天帝教的終極目標
天帝教為應運而來的宗教,救劫的旗幟鮮明,尤其在教內。若問天帝教重來人間的目的為何?相信泰半同奮的答案會是救劫。這個解讀雖然不算錯,但終究無法完整表述天帝教重來的使命。就教內文獻來看,化劫救劫,或更為典雅的「同了三期」的確是帝教的目標,但只能視作「時代」使命,有其「過渡」意義,天帝教的終極關懷,應該是「天人大同」。同了三期之後,致力於上帝真道普化全球,建設娑婆人間為樂土,為人間天國,這才是天帝教的終極關懷。
Show more...
2 years ago
17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華旦佈真傳-天帝教與中華文化的薪傳
天帝教與中華文化 「無形運化有形,有形配合無形」,人間的救劫行動,除了一般同奮熟知的誦誥,其實還有「教化」。《廿字真經》道是「運轉上會,咸賴至宗」──扭轉乾坤,應運開元,必然仰賴「至宗」。所謂「至宗」,既是上帝,同時也兼指上帝之教。 天帝教基本經典經末必有的大迴向文:「天人大同頌法華」,「法華」同樣是兼指上帝與上帝之教。宗教宗教,有教徒崇仰的對象──至「宗」之外,必然還有薰陶教徒的教化──聖「教」。 何謂「天帝」教? 「天帝」,全稱為「皇天上帝」,典出《尚書.召誥》,狹義者專指主宰宇宙的上帝,廣義者則涵括上帝主持的帝廷,亦即納入了諸天神媒,與天帝教奉上帝為教主,同時禮敬諸天神媒的信仰全然一致。 何謂天帝「教」? 〈復興先天天帝教緣起〉: 天帝之教=中華文化 因為中華文化就是 上帝的真道。而中華文化的老根正厚植在今天的臺灣。 何謂天帝「教」? 〈為什麼要在地球上復興先天天帝教〉: 上帝之教是以中國儒家生生不息天心之「仁」為中心思想,以仁存心,體天地好生之德,以仁接物,悉合聖人救世之心。「仁」即是愛,就是由親親仁民的愛,擴充為民族愛與人類愛,推而及愛物。……天帝之道,重在先盡人道再修天道,……雙修性命…… →教綱.教旨 《道統衍流》的相關線索 第五十二代為天源教。天源教教主為軒轅黃帝,道世興昌的五位教主:唐堯、虞舜、夏禹、周公、孔聖 五十二代的天源教實即學術史上的儒家 第五十三代天鈞教,道世輔宗,實即道、釋、回、耶四大宗教教主。 〈復興先天天帝教緣起〉 涵靜老人自述:「自幼沐浴於儒家教化,復深受道家涵育,崇奉我國五千年來『齋戒沐浴以事 上帝』之 天帝。」 涵靜老人一再強調中華文化,不僅止於個人情感的認同,更有對上帝道統的尊重──儒、道兩家思想原在上帝的道統之內,與中華文化血脈相連。
Show more...
2 years ago
23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中華文化究竟是什麼?
您可能會說:我早就受夠了傳統文化那些八股的教條,什麼「四維」,什麼「八德」,看了就煩。可看看我們天帝教的迴向文:「復興中華文化」,簡直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敏警要說,哈哈,親愛的同奮,您真的討厭中華文化呀? 您討厭配偶對您不忠,兒女對您不孝吧? 這是什麼廢話!那當然,誰不是呢? 那您怎麼會討厭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教人把「人」做好啊! 您討厭四維喔? 您會喜歡有人不尊重您,對您不禮貌,不講義氣,喜歡佔您便宜,又死皮賴臉,無恥到家嗎? 什麼意思? 四維不就是「禮、義、廉、恥」嗎?我剛說的那些全是四維的反面,也就是無禮、無義、不知廉恥為何物,只是用了大白話而已。 八維的頭就是「忠」,一旦有了對象,不論是配偶或情人,出了門去,還會牢牢記著自己家裡有一個人等著,眼睛不會亂看,心裡不會亂想,這就是忠呀! 這就是忠喔? 忠不是忠君愛國嗎? 親愛的,國家危急才需要忠君愛國。《道德經》不說了嗎?「國家昏亂有忠臣」,總得內憂外患當前,國家快滅亡了,才需要愛國志士挺身救國。國家無事,愛什麼國?每人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社會井井有條,國家沒有動亂,誰要您來愛國救國? 不必沒事找事。 好好盡自己的本分,那就叫「忠」。 所謂本分,可能是兒子,可能是丈夫,可能是父親,可能是社會的一分子,不管什麼身分,盡最大可能把這個身分扮好,這就是忠啦。 您如果認定自己討厭中華文化,應該是討厭光說不練,可偏又要拿著這套道德標準去約束別人的那套價值霸權吧? 那個怪物算不算中華文化? 勉強沾到邊。變質的中華文化,就像美食放久了,餿了臭了──可剛離開鍋灶的時候可好吃呢。 古典的中華文化教我們自愛,也教我們愛人,包容異己,那才是中華文化的真精神。 正宗中華文化主導的中國,在明代中葉以前的GDP是世界第一,這個您知道嗎?還是以為中國一直都是清朝末年那個衰敗樣? 變質的中華文化可能把人弄到人性全失,比如吳敬梓《儒林外史》書裡用來嘲諷的虛擬角色王生,女兒死了丈夫,跟著絕食而死。王生知道女兒死了,居然大笑:「死得好死得好!」 那樣的笑聲真教人毛骨悚然!問題是它根本不是中華文化的真精神。 師尊為什麼一再講「上帝真道即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即上帝真道」,耳提面命到幾乎像是喊口號,是因為他老人家看見了兩者的內在聯繫。 @敏警沒打算在這裡展開論述,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參考敏警在第十七屆天帝教天人實學研討會發表的報告,連結網址我放在節目描述下面。或者,就在下一集,我們把錄影檔轉成聲音檔,讓您不用眼睛,只用耳朵就能接收。 我們下次再會。 天人實學大會報告: https://is.gd/ojzCzg #天帝教#答客問#黃敏警#中華文化#上帝真道#四維八德#人品#
Show more...
2 years ago
6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天命,真有天命這回事?
天命天命,有同奮會問了,敏警啊,關於天帝教的許多主張,你都說是天命,你把我們很多疑問都推給天命,天命還真管用啊!這會不會是美麗的誤會?說直白一點,會不會是你拿著雞毛當令箭,假借上帝的名義,其實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我們偶而也會聽到有同奮自稱有什麼什麼天命的,到底是真是假? 敏警要說,只要有鬼神崇拜,自然就有裝神弄鬼之徒;有上帝信仰,就有借上帝之名製造假福音或真戰爭的信眾。向來如此。 天命當然有真有假。 「天命」這個名詞和概念,從《尚書》就已經存在了。濫用天命或假借天命最有名的例子,大概要數超級大暴君商紂,他也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有天命呢。 商紂的天命說當然只是神主牌。真正有天命的天子,想的是敬德保民,可不是搞到民不聊生。眼看亡國在即,老臣祖伊憂心忡忡地警告他,商紂還老神在在,講了一句千古名言:「我生不有命在天!」 我不是生來就有天命的嗎?天命在我呢! 天命可能被拿來當神主牌、擋箭牌,當作愚民的工具,這個我們絕不否認。宗教斂色斂財,不也是假借天命而行嗎? 那我們該怎麼辦?怎麼分辨天命是真是假? 《尚書》裡有一句至理名言:「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天命必然是順乎天道而行,是與天道合拍的。這是《尚書》聖王信仰的天命觀,也是天帝教的天命觀。所以天帝教不可能出現上帝為了考驗信徒的信仰,指示亞伯拉罕以獨生子獻祭這類的事。父子是人倫之親,是天性,再怎麼說,也不會把信仰擺在兒子的命前面。 師尊的天命又是怎麼回事?小的不說,大的全都是從天上接下來的。 我們略說一下師尊怎麼接第一天命吧。 民國23年,師尊奉宗主之命到西安弘教,第二年,創辦陝西宗哲社。第三年,宗主派郭大化攜手書前來,囑咐他上太白山拜見師伯雲龍至聖,說是有天命轉達。 雲龍至聖的大名,師尊當然如雷貫耳,問題是他與郭大化從來沒見過雲龍至聖本尊。師尊本身不會看光,但能調掌光,就讓會侍光的郭大化通過掌光請示雲龍至聖,約定農曆六月十九日上山。 太白山終年積雪,師尊與郭大化如何上山,又如何見到雲龍至聖領得天命,有一段非常動人的故事,我們可以聽師尊自己怎麼說,登在教訊雜誌112期,標題是我的天命(三),您可以在網上找到。@我把連結放在節目描述裡了,請您參考。 好不容易上到太白山,雲龍至聖指示師尊:「明年國難將興,浩劫臨頭」,要求他在第二年農曆六月一日之前辭官上華山白雲峰隱居。命令下得簡單,執行起來可是大費周章。這段故事,讓敏警轉述不但無味,而且有可能說錯,所以還是聽男主角自己說最到位,教訊雜誌113期,標題是我的天命(四),@連結也放在節目描述裡了。 這些事件的始末,師尊是在天人研究學院與修道學院上課的時候說起。往事未必如煙,事關天下蒼生,往往歷歷在目。遙想當年的同時,師尊老人家有感而發:「有了天命,我如果不謹遵天命也沒有用。天命可畏不可違。」 師尊一生謹遵天命,領了天命就勇往直前,精神可佩!但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禁會想:師尊的第三天命除了「復興天帝教」圓滿達成之外,其他的好像遙遙無期,尤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眼下看著更像天方夜譚,對不對? 也對。也不對。 三民主義有那麼遙遠嗎?台灣的富庶,不論您知不知道,背後的指導思想就是三民主義。可惜台灣現在不要三民主義了,刻意拋棄三民主義的結果是什麼?就是從均富社會往貧富不均嚴重傾斜。那大陸呢? 大陸現在仍然有「共產黨」,但是沒有「共產主義」──他們現在走的是「修正路線的社會主義」。什麼意思呢?維生先生說:「修正路線的社會主義其實就是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的基礎就是民生,所以大陸現在忙著搞民生。而民生,也是中華文化,亦即上帝真道的基底。 當然,共產黨不會承認他們拋棄共產主義,轉而擁抱三民主義。檯面上的神主牌依然是馬列思想,而且看起來風風火火。 插播一句,台灣人講到共產黨可能很不屑,問題是在中國大陸,共產黨不是想進就進的,還得層層篩選。不像台灣,有些政客可以忽而A黨,忽而B黨,來去自如,換黨像換衣服。 回頭來看「天命是真是假」這個議題。 我從《尚書》的聖王及師尊的謹遵天命看出一點端倪。 真正有天命意識的聖哲,面對天命的態度是承擔,因此戰戰兢兢,全力以赴。假借天命的呢?誇誇其談,沾沾自喜,大聲宣告的天命只是炫耀的工具,藉此贏得眾人的艷羨與青睞而已。 那師尊的天命是真是假?您應該心裡有數了吧。 我的天命(三)教訊雜誌112期 https://is.gd/gc21E0 我的天命(四)教訊雜誌113期 https://is.gd/HNRD8b #天帝教答客問#黃敏警#天命#涵靜老人#上帝信仰#尚書#雲龍至聖
Show more...
2 years ago
9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三民主義到底是什麼?
您可能會說:什麼?「兩岸統一」竟然是上帝的詔命?真是長知識了。 好吧,上帝應該有祂的高瞻遠矚,那我們也就認了。不過「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這不是國民黨的神主牌嗎?天帝教捧來做什麼?難怪一直都有人說天帝教是國民黨的外圍組織… 親愛的同奮,您知道兩岸統一是天命,那您知不知道用「三民主義」來統一兩岸也是天命? 師尊〈囑咐全教同奮書〉開頭就說:「本席一生謹遵天命,服從師命」。天命是他承擔的第一選項。 請問同奮,師尊是外省人,他跑來台灣做什麼? 因為國共內戰,所以他逃難逃到台灣來?很多外省人都這樣,不是嗎? 如果您這樣想,那您就太小看他了!師尊跨過台灣海峽來台灣,不是為了逃難,而是為了天命。 師尊在潛隱華山,祈禱對日抗戰的第一天命結束之後,原想攜眷上崑崙山修道,連一家大小的道袍都做好了,雲龍至聖卻轉達了一個新的天命:上帝要他到蓬萊仙島去! 蓬萊仙島在哪兒? 不知道。 這個大大的問題始終懸在那兒。 直到他下山回到上海,雲龍至聖才派淤馳道人專程前來告知:蓬萊仙島就是台灣。 他是在國民政府播遷之前,就奉天命渡海來台的。為了來台,接手一家福台公司,還搞到一身債務… 說到天命,師尊自認他這一生有三大天命,您記得住嗎? 我自己就記不住,所以抄錄了放這兒: 第一,支持中華民國抵抗日本侵略,獲得最後勝利。 第二,確保台灣復興基地,團結人心,積極復興中華民族。 第三,復興先天天帝教,化延世界核戰毀滅浩劫,拯救天下蒼生暨實現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師尊的第三天命,他駐世時沒能完成,所以天帝教繼續努力。 我們先說這個「三民主義」。 我念高中的時候超討厭三民主義,討厭到我這個社會組的學生大學聯考的三民主義考不及格。 為什麼那麼討厭呢?因為任課老師從高二就逼著我們背,背而考,考而背,這樣整了兩年,我從此恨死這個「學科」。 那是作為「學科」的三民主義,請問作為「思想」的三民主義我懂不懂? 不懂。懂它幹嘛啊?不就國民黨捧著的神主牌嗎?誰理你! 這種心態還挺普遍的。 為什麼討厭?不知道。因為它「好像」跟某個討厭的什麼東西有關,所以一起討厭。 反正討厭就對了啦! 不明就裡的情緒會讓我們錯失某些很寶貴的東西。這是我這個笨蛋老了之後才發現的。 三民主義其實是上帝道統的思想結晶,不是國民黨一家私有的財產。用孫中山先生自己的話來說:「三民主義即仁之所由表現」。傳統的仁愛思想,在當代社會的具體實踐就是三民主義。 用大白話來說,「三民主義即仁之所由表現」,三民主義是愛民的積極表現。按孫先生的構想,是通過物質建設,建立均富的社會,而後在富庶的基礎之上,開展文化建設。 天帝教的目標是什麼?「同了三期朝聖躬,天人大同頌法華」,救劫在先,天人大同在後。先拯救物質生命,而後建設精神生命──您有沒有看到它與三民主義的內在聯繫? 它們內在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又是怎麼來的? 維生先生曾經撰文記述這段歷史。 民國65年,師母生了一場大病,復原後遠在美國的維公(他當時在紐約時報上班)邀請兩位老人家前去散心。實地見證了美國的生活方式之後,師尊大搖其頭: 「我以前只知道共產主義泯滅人性,沒想到資本主義腐蝕人心!」 第二年,為了籌備宗教哲學研究社在台北復社,師尊登門拜訪黨國大老陳立夫,連同前一年從美國帶回的滿腹疑惑一併就教。陳立夫笑得很自信:「老兄,我們還有一個三民主義呢!」 此際陳立夫扮演的角色,儼然師尊在美國遇見的故舊──前陝西省民政廳長彭昭賢。師尊為辦道積極經商未果,向老友吐了不少苦水。彭先生卻一語道破:「你去辦道,錢自然會來。」 天上藉彭昭賢媒挾師尊,師尊說: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天上也媒挾陳立夫。被點醒的師尊當下恍然大悟,隨即寫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八個大字,請陳立夫轉達國民黨主席蔣經國先生。 這個提議後來在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一度變成國民黨的招牌。 天帝教也高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因此被視為國民黨的外圍組織。完全不知是師尊的洞見在前,國民黨的附議在後。 我們順便插播一下師尊與國民黨的關係。 師尊有將近四十年的國民黨齡,結緣始於民國8年的五四學運。民國47年,因為抗議政府通過箝制新聞自由的《出版法》,憤而撕毀黨證,退出國民黨,而且第二天就在他主持的《自立晚報》刊頭刻意標註「無黨無派,獨立經營」,擺明從此跟國民黨分道揚鑣。 回來說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世易時移,這個招牌早就被國民黨拋棄了。 我們天帝教之所以還抱著不放,活像苦守寒窯的王寶釧,因為三民主義是師尊寄予厚望的濟世思想,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不但是他老人家的期待,三民主義如果可以進入國際視野,成為普世的指導方針,肯定是全人類的福祉! 認清這點,您還會排斥三民主義嗎? 我們下期再會。 #天帝教答客問 #黃敏警 #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Show more...
2 years ago
10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兩岸和平統一:天帝教是急統嗎?
天帝教是不是急統?我們辛辛苦苦誦誥,為什麼要迴向給「兩岸統一」呢?「中國」在當代的台灣都快變成敏感詞了,台灣反中又反得這麼厲害,我們天帝教還要講兩岸和平統一,會不會太不識時務?該不會因為師尊是外省人吧… 親愛的同奮,天帝教不是急統,這點是絕對肯定的。如果把「兩岸和平統一」的迴向文理解成把台灣送給現在還不太民主的中共政權,那可就太離譜了。 「兩岸和平統一」的確是從師尊駐世時就已經提出來了,不過,這可不是他老人家的意思,而是上帝的旨意啊! 上帝恩准天帝教重來人間之後,師尊痛哭流涕懇辭教主,這段教史,相信同奮並不陌生。六天之後,上帝的詔書重新下來,派任他作「天帝教駐人間首任首席使者」之外,還有其他的指示: 「傳佈宇宙大道。窮究天人文化」,這個我們很熟。 「化解核戰毀滅之浩劫」,這個我們更熟,也很認同,天帝教忙著誦誥不就為了這個嗎? 後面還有喔,「再造和平統一之中國」──這個也很熟,只是我們常以為那是師尊的想法,所以不大認同,而且越來越不認同,對吧? 兩岸和平統一是上帝的意思。要說天意也好,天命也行,反正不是師尊自己一廂情願。別忘了師尊一直都說他只是上帝的傳令兵啊! 所謂先知先覺,用的是「壘望絕觀」的超越視野,通常都是「預先看見」,因此「超前佈署」。師尊在民國八十年左右就已經說台灣的錢要流到大陸去了,兩岸的經濟會互相消長。您信嗎? 我就不信。那時候台灣比起大陸可是有錢太多啦!結果呢? 大陸的經濟從民國67年鄧小平改革開放開始,一路蹣跚前進。民國81年,鄧小平南巡,經濟開始大步起飛。中國的人均GDP在89年時還只有959美元,十年過後,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11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如果這樣您還是無感,我用另一個方式說,民國79年,台灣的GDP是中國的47%,到了111年,也就是去年,台灣只佔大陸的4%不到。這樣有沒有清楚一點? 您如果還以為大陸還是幾十年前那個窮哈哈的落後地區,不是您太脫離現實,要不就是從沒去過大陸,要不就是「中」台灣媒體的「毒」太深啦。 我有一次無意中聽到有人用很不屑的口氣對陸配說:「你們上海也有救護車啊?」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人家不但有救護車,連台灣沒有的磁浮列車都有呢。 想想挺可憐的,在台灣,好像反中才是王道。媒體一面倒,全是中國的負面消息,其中有不少還是假的。前兩年我到大陸教書,放假回台灣,偶而翻一下台灣報紙,終於恍然大悟:為什麼家人,尤其是我深綠色的老爸一直擔心我在大陸會人間蒸發。 台灣有台灣的問題,大陸當然也有他們自己的問題,別忘了大陸的面積相當於一個歐洲,是一個歐洲那麼大啊,裡面住著地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要養活這麼多張嘴,維持相當程度的穩定,那可是大不易啊! 台灣這幾年忙著關起門來反中,好像除了反中之外沒有別的議題可以關注,完全不知大陸有些領域的進步遠在台灣之上。我北大博士班的班主任就曾經笑著說:「我們大陸現在拚民生,你們台灣忙著搞民粹!」 清大榮譽退休教授彭明輝先生有一篇文章:〈喜不喜歡,中國都在那裡〉,您可以在他個人的部落格找到,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來參考。 天帝教,或說上帝的期待,是讓對岸逐漸轉換「體質」,往民主的方向前進。那時兩岸在互惠互利的平等基礎上統一,絕對是雙贏的歡喜局面。 然後呢? 兩岸統一只是階段性目標。爾後結合炎黃子孫的智慧與努力,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別忘了天帝教最終的期待,是結合科學與哲學,讓上帝真道普化全球,建立天人大同的樂土。 那才是天帝教重來人間的終極目標。 彭明輝:〈喜不喜歡,中國都在那裡〉:https://is.gd/1YhHEq #天帝教答客問 #黃敏警 #兩岸和平統一 #急統 #反中
Show more...
2 years ago
7 minutes

涵靜清涼甘露雨
天帝教人生守則、基本經典與美滿人生的有機聯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