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致力推廣媒體素養教育,陶養未來公民。此為高中生Podcast作品上傳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致力推廣媒體素養教育,陶養未來公民。此為高中生Podcast作品上傳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我們要透過高中生的談話內容來一起認識兒童權利公約中的生存及發展權
這是關心人權的現代正在火熱的大議題
不僅僅只關係到每一位兒童的生活
也是每一位大人們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
請大家共同來聽聽看孩子們真實的吶喊及情感想法
了解青少年對於現在校園的想法以及期待
以及對校園中福利社食品多樣化的期望
或者是上課與休息時間安排的大小事
這次難得有機會分享高中生們心底深處的肺腑之言
希望已經是大人的你們和同為兒童的我們一起來聆聽來自沙發電台的呼喚
讓大家一起了解每一位兒童的心聲且為每一位兒童著想
相信藉此機會,能讓更多人關注人權方面的問題!
【本節目為2024/10/26高雄兒權公約推廣Podcast一日營成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於108學年度起開始之108課綱多元選修有許多問題,例如:資源不均、選修內容豐富等。
首先上述二個部分,核心問題是城鄉資源配不均,要知道學校預算和學生人數成正比,但近年人口外流及少子化等而導致學生人數大量減少,一所全校不到百位學生的高中去負擔聘請多元課程的老師?這顯然很困難,也相對於此選修內容豐富往往只有寥寥數個,這也是這些學校所能承擔的最大極限,因此學生都不一定能夠找到有興趣的課程,課上內容毫無興趣也就表現也就那樣,這些偏鄉學生需要去和在大城市生長的學生相比較,他們擁有許多資源來培育打造華麗的學習歷程,但鄉下學生只能依賴幹部獎狀等雛型出樸素的學習歷程,這與當初課綱理念相悖。
【本節目為2024/10/26高雄兒權公約推廣Podcast一日營成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以兒童公約內禁止歧視原則為出發,透過同學以成績選座位、挑飲料的案例分享,發現校園中隱藏的歧視與偏見。歧視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包括影響青少年自卑與不自信、校園內的對立與衝突。成績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好壞,每個人應享有平等的資源與權利。
【本節目為2024/10/26高雄兒權公約推廣Podcast一日營成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兒童的表意權,現在的社會普遍覺得小孩「乖乖聽話」就好,好像把兒童當作是一個附屬品,但我們認為兒童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跟主見,他們也應該要有表達意見的權利,而不是任人擺佈的物品,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意見,「勇敢表達」。兒權,不該沉默!
【本節目為2024/10/26高雄兒權公約推廣Podcast一日營成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本集節目中,我們將帶大家深入探討華語樂壇天王周杰倫的成長故事與音樂創作。
英竺和靖淳將分享周杰倫童年時期的艱難經歷,從父母離婚到嚴格的音樂訓練,這些都成為他日後成功的重要基石,透過這段討論,我們可以看出家庭支持對周杰倫成長的重要影響。
接著,我們將聚焦於周杰倫經典作品《夜曲》的創作過程與MV背後的故事。從他親自構思的MV劇情到方文山撰寫的歌詞,這首歌將古典與現代音樂巧妙融合,讓人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張力。
最後,我們還將聊到周杰倫2022年發布的最新單曲《最偉大的作品》。這首歌不僅在音樂上展現了創意,還在MV中融合了大量藝術元素,向多位藝術大師致敬。主持人們將帶領大家一起欣賞這首令人驚豔的作品,並探討周杰倫如何在音樂與視覺藝術中展現他的天才創意。
敬請鎖定本集節目,與我們一起走進周杰倫的音樂世界,體驗他背後的故事與無限熱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每個人都希望能有充足的睡眠,特別是學生,不僅正處於發育的階段,還要面對龐大的課業壓力。因此,有人在公共參與平台上提出「延後上課時間」的方案。你是否也認同這個提議呢?這次節目我們將用輕鬆的方式和大家分享這個議題,歡迎收聽「睡好課也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介紹我們發現的流行文化週期性,並探討為何流行是個迴圈?以Y2K、CCD為例,思考這兩者為何會在近期再次爆紅,甚至從次文化升級成主流文化。探討流行梗持續紅下去的理由?為何有些會被替代有些不會?
內容說明:流行文化週期性是甚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梗為何更新的如此之快?難道時尚跟流行都是個迴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簡介:
隨著科技進步,資訊海日漸膨脹,新聞業者如何吸引讀者,閱聽人如何篩選資訊成為一大挑戰。新聞業者究竟該採取何種策略,才能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是將懸疑感高掛於鉤的懸疑式標題,抑或是直接將餌置於網中的直白式標題?這些策略各有優缺,而選擇何者才能真正吸引點擊,背後更是牽涉到心理學的應用。
這集節目中,兩位主持人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深度剖析這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從不同角度切入懸疑與直白的標題,帶你了解這些策略如何影響閱聽人的行為。不論偏好哪種風格,希望你看到新聞標題時,多幾分思考,少跌幾個坑!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今年8月,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高中生們的身心調適假,也就是所謂的「心理假」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況,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平衡身心狀況。
這場關於高中生心理假的討論,透過兩位主持人的對話形式,探討了心理假的正面和負面影響。討論的核心集中在心理假如何幫助學生調適心理壓力、提供喘息空間,並促進自我成長。然而,同時也點出了一些潛在的問題,如課業進度落後、家長對心理假的看法以及學生在請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等等,今天我們就來邀請『帶心休假』的兩位主持人Alisa以及Kobe,一起來分享他們身為高中生對於心理假的看法吧!
主持及錄製:Alisa、Kobe
腳本的撰寫:Doris、Amber
音檔的剪輯:Jeremy
美編和設計:Judy
音樂來源:Lucid Dreamer by Spazz Cardigan YouTube音樂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我們發現在青少年族群大量下載最新社群媒體 threads(簡稱「脆」),因此一起討論使用threads所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內容摘要: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在我們稱為青春年華的年少時期,有一群少年,或許是受心理和生理所礙,以至產生社會適應的問題,進而產生偏激的舉動。他們不是壞孩子,只是在主流社會找不到一席之地而已,他們只是需要協助……
與此同時,有一群人為了這群少年默默付出,他們引導這群少年,帶領他們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你知道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華新街嗎?跟著共緬之小隊一起探訪充滿緬甸風味的華新街吧!我們分享了在田野調查中觀察到及訪談的各種知識和趣聞,還有許多美味的緬甸小點,或許會讓你們意想不到ㄛ,一起加入我們開啟探索華新街之旅吧~
本集中,守恩任主持人,晏鈞將分享參與第24屆高中生人社營田野調查的過程與經驗,守恩和晏鈞在小菲律賓區,以及在營隊中自我的感受,並推薦大家來報名人社營,從對互相的第一印象開始,並介紹小菲律賓區,最後晏鈞分享他最受感觸的課程。
三個人社營少年針對他們在友洗社創田野調查後,所研究的專題「無家者的去污名化」,主要在提出一些大眾常常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接著根據先前訪問原為無家者的友洗員工,並破除污名為他們澄清。
本章podcast中,我們介紹了溪洲部落,並且分享了我們在當地的所見所聞。溪洲部落位於新北市新店區。不同於大家對於原住民居所的想像,這裡充滿現代化的建設,當地居民也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成為新北一大地標。
身為問卷調查的三人小組,我們將這次的內容以問卷訪談的小故事為主,希望透過分享故事讓大家對安康社區有初步的認識。敘事內容以有趣又感性的方式進行,這將會是一集充滿歡笑又溫馨的Podcast喔!另外,我們也邀請了大家童年心中的好朋友來參與我們結尾!三人小組僅此這一次,不來聽聽嗎?
來自國科會第24屆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第七組的三位同學(烏薩奇、吉伊、小八)分享動物之家的經驗,其中簡略地包含黑色迷思、毛色黑色顯性基因、居住地縮減造成寵物活動地不足、棄養問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從節目名:「從拾荒者開始拓荒」可以看出我們希望從拾荒者的立場與角度出發,像在一個新地區開始拓荒的人們一樣,將更多的想法和認識拓及整個社會。第一集的主要內容在談拾荒者在現代社會下的處境,他們是怎樣的一個群體,遇到了怎樣的困難,以及身為青少年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經由Podcast 的錄製也讓我們認識到,不管是用什麼方式,只要有去探索去理解的機會,就有改變現況的可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惑從口出(Pilot):那天跟北車街友聊天,我們看到的事
議題中有討論,討論中有瘋癲,
歡迎來到惑從口出👄
在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中,我們有機會去街訪無家者,並聽到許多故事,也破除了之前的刻板印象。在這集討論中,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無家者,我們聽到、看到的一些事情,進而去增加大眾對於無家者的認識或產生新的想法💡
快點進去看看👇:
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https://www.homelesstaiwan.org/
基於教育目的,此podcast單集所採用的音檔來源如下:
Anya Nami,2024/04/05,《Bread》(0:30~0:54)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
曾經兒童遊樂設施因受傷風險太高,政府決定將它改為罐頭公園,但如今有一群媽媽以「特工盟」的身分站出來將中央藝文公園這個地方改造成了孩童心目中所想要的公園。並在一定安全的情況下讓他們自由的玩耍嬉戲,但所有的父母都會放縱他們的孩子這樣玩耍嗎?還是說現代的父母都會以保護孩子為主呢?
四個小時,25位被訪者。在中央藝文公園中帶著孩童前來玩耍的家長訪談概述。
而我們將從16歲的這個角度來與你分享我們的看法。
製作人:
邱翊宥(EEL)、林毓宸(David)、許文禔(文禔鳥)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ns3c8g01bx012max03h3ds/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