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5/v4/e1/fc/51/e1fc513c-7917-062a-fbf8-6fbe496cd843/mza_12487891753753328915.jpg/600x600bb.jpg
I AM. 我在
力元 Liam
51 episodes
5 months ago

🧘🏻‍♀️「永恆讓你感到迫切。」

問:「什麼是解脫?」
答:「誰束縛了你?」

這是一個專為有心靈修
並尋求醒覺的你而設立的靈性空間🌈

在這裡我們
談生命🌱
談意識🧘‍♂️
談宇宙🌚
不歸類於任何傳統、宗教、派別

從奧修、艾克哈特·托勒到楊定一博士
從耶穌、佛陀到老子

🌿讓我們一起 透過心與心的共振
找回屬於我們的本質 🕉
也就是無條件的快樂與真正的自由
體悟到那絕對、無限、永恆的存在

·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piritualit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I AM. 我在 is the property of 力元 Liam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永恆讓你感到迫切。」

問:「什麼是解脫?」
答:「誰束縛了你?」

這是一個專為有心靈修
並尋求醒覺的你而設立的靈性空間🌈

在這裡我們
談生命🌱
談意識🧘‍♂️
談宇宙🌚
不歸類於任何傳統、宗教、派別

從奧修、艾克哈特·托勒到楊定一博士
從耶穌、佛陀到老子

🌿讓我們一起 透過心與心的共振
找回屬於我們的本質 🕉
也就是無條件的快樂與真正的自由
體悟到那絕對、無限、永恆的存在

·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piritualit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pisodes (20/51)
I AM. 我在
《靜心之路》EP4:意識之光──靜心的核心本質

《靜心之路》的分享是奧修早期在馬哈布雷西瓦(Mahabaleshwar)山區帶一個三天的靜心營時所講的話。他循循善誘地,一步一步很完整地教導我們如何純化身體、純化思想、以及純化情感,並且告訴我們在純化之後就可以進入「空」。這些內容是每一個修行人都想要知道的,不管你目前是在修那一個法門,希望都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特別感謝:奧修出版社/謙達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7 minutes

I AM. 我在
《靜心之路》EP3:了解情感──純化你的情緒

《靜心之路》的分享是奧修早期在馬哈布雷西瓦(Mahabaleshwar)山區帶一個三天的靜心營時所講的話。他循循善誘地,一步一步很完整地教導我們如何純化身體、純化思想、以及純化情感,並且告訴我們在純化之後就可以進入「空」。這些內容是每一個修行人都想要知道的,不管你目前是在修那一個法門,希望都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特別感謝:奧修出版社/謙達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53 minutes

I AM. 我在
《靜心之路》EP2:了解頭腦──純化你的思想

《靜心之路》的分享是奧修早期在馬哈布雷西瓦(Mahabaleshwar)山區帶一個三天的靜心營時所講的話。他循循善誘地,一步一步很完整地教導我們如何純化身體、純化思想、以及純化情感,並且告訴我們在純化之後就可以進入「空」。這些內容是每一個修行人都想要知道的,不管你目前是在修那一個法門,希望都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特別感謝:奧修出版社/謙達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24 minutes

I AM. 我在
《靜心之路》EP1:從身體開始──純化你的身體

《靜心之路》的分享是奧修早期在馬哈布雷西瓦(Mahabaleshwar)山區帶一個三天的靜心營時所講的話。他循循善誘地,一步一步很完整地教導我們如何純化身體、純化思想、以及純化情感,並且告訴我們在純化之後就可以進入「空」。這些內容是每一個修行人都想要知道的,不管你目前是在修那一個法門,希望都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特別感謝:奧修出版社/謙達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6 minutes

I AM. 我在
能量是不分好壞的

能量一直都是中性的,由憤怒所產生出來的能量本身並不是具有破壞性的,它之所以具有破壞性只是因為它以憤怒的形式被使用。要以更好的方式來使用它。如果它沒有以更好的方式被使用,它將會繼續以破壞性的形式存在。除非你對它做什麼,否則它是不會消失的。如果你能夠學習好好地使用它,它能夠帶給你的人生一個革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11 minutes

I AM. 我在
老子說: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22 minutes

I AM. 我在
老子說:堅強的處於下方,柔弱的處於上方

老子說:當一個人被生下來的時候,他是柔弱的;死的時候,他是堅硬的。
當萬物和草木活的時候,它們是柔軟的;當它們死的時候,它們是乾枯的。
所以,堅硬是死的同類,柔弱是生的同類。
因此,當一支軍隊很強,它將會在戰爭中失敗;當一棵樹很堅硬,它就會被折斷。
所以,堅強的處於下方,柔弱的處於上方。

對照之老子道德經古文:
人:生之柔弱,其死堅強。
萬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
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2 minutes

I AM. 我在
世界上最柔軟的能夠穿透那最堅硬的

道德經譯文:
世界上最柔軟的能夠穿透那最堅硬的。那個無形的能夠穿透那個無縫的。透過這個,我知道了無為的好處。不用言語的教導和無為的好處是宇宙間沒有能夠比得上的。

對照之道德經古文:
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堅。出於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0:15⠀沒有比水更柔弱的
10:10⠀勝利是屬於柔軟的
18:25⠀乞丐與蘇菲的托缽僧
33:33⠀你不是「做」者,是整體透過你在做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42 minutes

I AM. 我在
我害怕死亡!如何消除對時間的恐懼?

時間在經過意味著生命在經過,因此會有恐懼產生。那個恐懼並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對時間的恐懼,如果你深入去看它,你將會發現那個恐懼是對沒有活過的生命的恐懼──你沒有能夠好好生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15 minutes

I AM. 我在
知識、智慧、和了解之間有什麼不同?

知識是某種從別人那裡借來的東西,而智慧是由你裡面成長出來的東西。智慧是內在的,知識是外在的。
知識來自外在,它附著在你的外表,它給你很大的驕傲,而使你封閉起來,使你遠離了解。了解是無法學習的,沒有人能夠將它教給你,你必須成為你自己的光,你必須在你自己的存在裡面尋找,因為它已經在最核心的地方。如果你深深潛入,你就能夠找到它。
你必須學習如何深深潛入你自己裡面──不是潛入經典裡面,而是潛入你自己的存在裡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16 minutes

I AM. 我在
思想是一個分裂的現象,生命是一個相互依賴

相對之兩極的昇起:
當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美就是美,就有醜的(認知)昇起;當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善就是善,就有惡的(認知)昇起。所以,在成長中,存在和不存在相互依賴;在完成當中,困難和容易相互依賴;在對照上,長和短相互依賴;在位置上,高和低相互依賴;在和聲當中,音調與聲響相互依賴;在伴隨當中,前和後相互依賴。所以,聖人處理事情不用行動,講道不用話語,所有的事物興起,但是他不辭開它們,他給予它們生命,但是不佔有它們;他行動,但不自恃;達成了,但不居功,就是因為他不居功,所以那個功無法從他身上被拿走。

對照之道德經古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30 minutes

I AM. 我在
可以談論的道不是絕對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
為什麼真理不可言說?困難在哪裡?真理不可言說有很多原因,第一個,並且是最基本的原因是:真理總是在寧靜當中達成的,當你內在的談話停止時,它就被達成了。那個在寧靜當中被達成的東西,你怎麼能夠透過聲音來表達它呢?它是一項經驗,而不是一個思想。

0:15⠀《老子道德經》的由來
6:58⠀真理是不可言說的
10:15⠀孔子問道於老子
17:44⠀文字永遠都是空洞的,除非它包含了你的經驗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7 minutes

I AM. 我在
OSHO 靜心冥想導引

⠀⠀⠀靜心是一種我們與生俱來的品質,而我們的任務純粹就是回憶且重新連結這個我們孩童時就具有的品質。
⠀⠀⠀靜心是一種沒有頭腦(no-mind)的狀態。靜心是一種沒有內容物的純粹意識狀態。一般來說,你的意識充滿了太多的垃圾,就像鏡子上充滿了灰塵一樣。頭腦像是持續不斷的車流:思緒持續變動著,欲望持續變動著,記憶持續變動著,野心持續變動著──那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車流,日以繼夜。甚至當你睡著時,頭腦仍然在作用著,它在做夢。它仍然在思考著,它仍然在擔憂和焦慮著。它在為隔天做準備;一種準備仍然在底層深處進行著。
⠀⠀⠀頭腦是一種非靜心的狀態,它恰好是靜心的相反。當車流不存在,思考消失了──沒有思考移動著,沒有欲望翻攪著,你全然的寧靜──這份寧靜就是靜心。在這份寧靜裡,真實被知道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方式了。靜心是一種念頭消失的狀態。而你無法透過頭腦來找到靜心,因為頭腦本身會持續不斷的產生各種念頭。只有當你把頭腦置於一旁,保持冷靜,漠不關心,不與頭腦認同時,你才能夠發現靜心;就是看著頭腦的念頭經過,但是你不與它認同,你不認為:「那就是我。」
⠀⠀⠀靜心是一種「我不是這個頭腦」的覺知。
⠀⠀⠀當這份覺知在你的內在越來越深入時,慢慢地,會有幾個片刻出現──那是寧靜的片刻,純粹空無的片刻,透明的片刻。這個片刻裡沒有任何事物在你的內在翻攪,所有一切都是靜止的。在這些靜止的片刻裡,你會知道你是誰,你會知道這個存在的奧祕。
而一旦你曾經品嚐過幾滴的甘露,一種莫大的渴望會從你的內在升起,你會想要越來越深入其中。一種無法遏止的渴望會從你的內在升起,那是一種莫名的飢渴。你會開始燃燒。
⠀⠀⠀你不需要依賴外在,你仰賴的是內在的世界。不要持續不斷的思考關於覺知的事情,或是思考如何有所覺知,還有覺知帶來的結果是什麼。不要持續地思考──就是開始覺知,開始靜心──帶著警覺,覺知你的每個移動……
⠀⠀⠀如果你想要活出一個更滿意的生活,你會想要知道自己真正的潛能與樣貌。靜心就是那個知道的途徑。
⠀⠀⠀當頭腦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知識。當心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愛。而當存在知道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靜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13 minutes

I AM. 我在
進入你口中的將不會沾污你,出自你口裡的才會沾污你

如果有人侮辱你,他給你一個侮辱,但是那將不會沾污你。現在什麼東西從你跑出來?你如何蛻變那個侮辱?從你身上出來的是愛或是恨?

本單集內容取自奧修大師之《耶穌說》部份內容
特別感謝:奧修出版社/謙達那

原序
⠀⠀⠀我在一個基督教的環境下長大。家庭、學校、主日學校、以及耶穌的福音故事留給了我一個印象說耶穌是一位親切的、仁慈的人,一個好人。我吸收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認為人就是應該親切、仁慈、善良,其餘的,那個黑暗的一面應該好好地被隱藏起來,甚至連我自己都不應該去知道,因為父神一直都在看著。
⠀⠀⠀我從那個成長過程出來,帶著潛藏的否定生命的罪惡感,認為不管我做什麼,我基本上是一個罪人。我從那個成長過程出來,對「生命可以是展開的、喜樂的、慶祝的」這樣的事一點概念或希望都沒有。我的視界是那麼地狹小、侷限、安全,尤其在表面上似乎一切都是好的。
⠀⠀⠀在跟奧修師父很多年之後,再度來看「耶穌說」這一本書,我對耶穌的力量、話語、和他的本質感到驚訝。現在既然我已經瞥見到什麼事對我來講是可能的,什麼事對人類來講是可能的,我可以了解耶穌真實的經驗被兩千年來人類的盲目給遮蓋了。
⠀⠀⠀這本書並不是甜美的福音故事。如果我們願意去接受的話,在這本書裡面所包含的是革命的種子,是激進和不屈服的種子,否則我們可能會像耶穌最初的那些使徒一樣,透過我們自己的頭腦,為了我們自己的舒適,而將耶穌的話語作不正確的解釋、找藉口、並淡化它的本意。
⠀⠀⠀湯瑪士的福音似乎說出很多耶穌革命性的、激進的話語,那是耶穌的一把利劍,因為它太激進了,因此無法被併入舒適的宗教裡。
⠀⠀⠀奧修是一把利劍,帶著無限的慈悲,他切穿了我們的自我欺騙和幻象,種下了人類可能的真實革命種子──那是本質的革命。

女門徒:阿南德·妮爾薇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1 minutes

I AM. 我在
如何免於迷信,找到喜樂之境!

⠀⠀⠀人能夠沒有「信仰」而快樂的生活嗎?
尼采說:「神已死,而人自由了。」
奧修說:「神已死,禪是唯一現存的真理。」

為什麼神必須死亡,人才能獲得自由?
而人又為了什麼要追求自由?人如何在這份自由中找到生命的喜樂?

奧修告訴我們:
神是你的恐懼、你的焦慮、你的缺乏安全感
不要盲目的相信,而是要親自去經驗它
找到你自己的路,不接受別人給的地圖
當你沒有要求時,快樂自然會來到你身上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所有的比較都是錯誤的

/
問:「什麼是解脫?」
答:「誰束縛了你?」

恐懼創造出神。
人類對於黑暗的恐懼、對於生病的恐懼、對於年老的恐懼、對於死亡的恐懼……讓他們需要某人來保護他。然後人類經由自己的想像,創造出神來保護他、安慰他。 

人能夠沒有神而活嗎?離開了神,你將如何找到喜悅的生命? 
你如何在神消失之後,療癒你的內在空虛? 
離開了神,人類的慰藉被摧毀了,他們將開始感到空虛。空虛趨使人走向瘋狂! 
你需要某種根基、某種重心,和存在保持某種連繫。 
神讓你感到安慰,但是安慰沒有辦法帶來任何幫助。你需要的是一種本質上的蛻變,你需要以一種喜悅的方式來運用你的這種空虛感。 
你需要的不是祈禱,而是靜心;你需要的不是神,而是意識。意識能夠滿足你的存在,那不是一種慰藉,而是一種真實的滿足;它讓你與存在有所連結。它讓你能全然的活出生命;它讓你的空虛感消失。 

神填補了你的空虛,但是一個全然生活的人是不會空虛的。 
沒有神存在,只有神性存在。 

奧修明晰地指出,人們如何因為恐懼、空虛,尋找解脫、尋找快樂……而製造出種種對神的想像,但人們也因此反而束縳了自己。藉此音聲的傳遞,透過奧修的智慧為我們解答生命中困擾我們的疑惑、焦慮、痛苦;為我們指出找到喜樂之境的終極方法。 

神已死,禪是唯一現存的真理。

0:15⠀前言
1:37⠀懷疑和否定它們有什麼差別?
6:20⠀頭腦存活在極端主義裡,那是它主要的養分
16:53⠀有些事情你必須自己來
20:34⠀去除所有神的人格,讓神是自由的
23:54⠀是誰開始這個宇宙的?
26:45⠀拉扯人偶繩索的人
33:38⠀禪宗的故事:小心!石頭路滑
46:13⠀〈靜心冥想導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59 minutes

I AM. 我在
相信或不相信, 你都被卡住了

⠀⠀⠀一個真正信任的人,不會尋求任何信念慰藉自己。神是一個虛構的謊言,但神性不是謊言。宗教不是為了找尋信仰,宗教是一個讓你了解你的根本存在的一種努力。
⠀⠀⠀祈禱不是什麼你在教會或廟裡所做的事情,它是一種你要成為的狀態,不論你身在哪裡。
⠀⠀⠀一個真正的追尋者,不會用信仰來安慰自己,他會試著去發現更深的內在。你必須深入你的存在,不要試著將自己隱藏在信仰後面;面對懷疑並超越它,然後會有一個時刻來到,在那最深的內在角落,只有存在,只要你探觸到那個點,懷疑便遠離了;你會看到懷疑是如何破壞你的生活,它是如何腐蝕你的存在。放掉懷疑,而不是用信仰來取代它……
⠀⠀⠀《信仰》主要談論人們因為對生命有許多的懷疑,因此轉而找尋各種信仰,試圖為自己的內在找尋慰藉。
藉由信仰的慰藉,並不能讓你的內在產生真正的蛻變,它只會讓你愈來愈遠離真實,它並不能真正幫助你。
⠀⠀⠀信仰與信任不同。信仰是找一個外在的他者或他物取代內在的不安;信任則是了解生命之後,對存在產生的最大信任,那從內在產生的強大信任,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力量,那是存在賦予你的力量,讓你有勇氣應對任何外在的懷疑與磨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15 minutes

I AM. 我在
EP10:什麼是輪迴

⠀⠀⠀這個世界上有超過三百種以上的宗教,有些宗教教徒相信神與靈魂。而有些宗教教徒完全不相信神,但是他們相信靈魂。而也有宗教教徒既不相信神也不相信靈魂。但是說到輪迴,他們三者都同意……
⠀⠀⠀為什麼耶穌不曾談靈魂輪迴的可能性?而佛陀說沒有靈魂……這似乎是東方與西方宗教的差別。

0:15⠀為何耶穌不曾談論輪迴
4:39⠀火焰般的連續性
7:25⠀你就是這個媒界的機關
11:51⠀超個人心理學和前世回溯
13:35⠀有前世記憶的小孩
15:54⠀原諒的功課
18:24⠀最多也只是親自驗證
24:48⠀轉捩點的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9 minutes

I AM. 我在
EP9:顛倒的真相──從唯物到唯識

⠀⠀⠀《心經》短短260個字,裡頭用「色受想行識」就交代出:從形相、感受、頭腦到身心,而最終、最重要的是意識。
⠀⠀⠀既然意識是最重要,那麼,可不可能,你我對真實的認識,應該要完全顛倒過來才對?

0:15⠀拿無夢深睡和Turiya做比較
6:46⠀顛倒的真相──從唯物到唯識
12:23⠀與非時間的永恆接軌
16:55⠀意識,比自由更自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0 minutes

I AM. 我在
EP8:IQ有沒有讓我們更快樂

任何語言或概念,本身就是限制。透過語言和概念,我們從無限大的意識,落入一個局限的人間。所以,透過語言,或任何觀念,也只能得到有限的理解。這裡用語言和觀念,最多只能當作一個路標,讓你稍微體會到無形無色的一切,也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懂了,也就可以把這些路標丟開,不要再讓它們建立的系統綁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13 minutes

I AM. 我在
EP7:一切都是顛倒的

本集讓我們從意識的科學來著手,透過楊定一博士所提出「唯識」的觀念,不依循傳統局限的角度,去理解無限的整體,而是採用了顛倒的方法,用最輕鬆、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意識的本質,從你我每一個人都有的聰明的源頭、最根本的主體來著手,探討這一生最純粹的存在、活著的目的、生命的希望。

0:15⠀意識的擴展
2:07⠀一切都是顛倒的
8:32⠀螺旋場的比喻
14:28⠀全新的意識狀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3 minutes

I AM. 我在

🧘🏻‍♀️「永恆讓你感到迫切。」

問:「什麼是解脫?」
答:「誰束縛了你?」

這是一個專為有心靈修
並尋求醒覺的你而設立的靈性空間🌈

在這裡我們
談生命🌱
談意識🧘‍♂️
談宇宙🌚
不歸類於任何傳統、宗教、派別

從奧修、艾克哈特·托勒到楊定一博士
從耶穌、佛陀到老子

🌿讓我們一起 透過心與心的共振
找回屬於我們的本質 🕉
也就是無條件的快樂與真正的自由
體悟到那絕對、無限、永恆的存在

·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