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by 阿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odcast by 阿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近期我們剛好在進行稽核換證,
同事跟我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
「反正公司花錢嘛,認證怎麼可能不過。」
我就覺得有點驚訝,因為我會用另外一個角度去切入這件事:
「公司花錢,讓我們練習被稽核,
甚至還幾乎沒有認證不通過的風險,
這不是好事一件嗎?」
Start with your WHY.
我使用卡片盒筆記本的WHY是,
我想要快速從書本上擷取有用的資訊,
去解決我生活中的痛點。
那卡片盒的卡片數量要累積大概多少,效果才會出來呢?
個人經驗是每天寫作的話,大概要三個月會有足夠數量的卡片,
可以讓自己把相關連的標題串來串去。
電腦玩物站長做的Heptabase的教學網頁:
https://www.playpcesor.com/2022/04/heptabase.html
Heptabase是一個專門開發用在卡片盒筆記本上的軟體,
不過目前是沒有免費開放,每個月要200多塊,個人是覺得蠻超值。
大家可以看一下,卡片是如何在數位的白板上去移來移去,
去將舊的卡片之間去做連結。
或是將既有的卡片跟新的想法鏈結,產出一張新的卡片筆記。
卡片盒筆記的核心精神其實就是: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像《原子習慣》裡提到的:
每天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進步37倍。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提起筆來,做最好的自己。
問題=現況跟目標的差距。
當問題大到一個你無法忽視的程度,我們就稱為痛點。
卡片盒筆記本,是解決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這個痛點,很好的一個工具。
可以用來創作,用來發想,用來做投資研究。
比爾蓋茲指出的數據也同樣令我驚訝,每年全球約排放510億噸的溫室氣體,而2020年全球竟然才減少5%。
而人類用電的比例排放溫室氣體的比例只達總體的1/4,交通運輸也比想像中來得低。
的確我們不太可能不用電,不開車,不搭大眾交通運輸。即使做到,那也仍有30%的溫室氣體是來自於石化工業的產品,而舉凡牙刷到住的房子,都是我們日常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好消息是,如果不考量政治的因素,把現有的火力發電模式全數變更為不需排放CO2的發電模式,且所有儲能系統都改成電池,所有路上跑的車都改成電動車,所有飛機動力都改成電動電池(事實上,現有的電動飛機約只能載2個人)。那淨零碳排就不是夢想,是有可能實現的現實。(這還不包含計算能將CO2捕捉,化成可利用資源的技術)
對於全球經濟趨勢的預測,有一件事情是很肯定,未來哪個國家能在淨零碳排這件事上取得領先,誰就是未來的領頭羊。
那回過頭來,我們有沒有更有效率,更不用排出溫室氣體的發電方式呢?
答案是備受社會爭議的-核能。
簡單來說,核能不需要燃燒石化燃料就可發電,但會產生有輻射廢棄物。
而車諾比核電廠和福島核災讓社會輿論對於任何要發展核能的國家都被撻伐。
後續調查報告告訴我們,車諾比是人為疏失; 福島記取教訓,採用柴油發電機為備用冷卻電源, 但海嘯一來,就先將處於低漥處的柴油發電機先淹沒了,後續處於壓力鍋狀態下的燃料爐因無法冷卻,理所當然就爆炸了。
冷血一點說,因為核災所死的人約數千人,因氣候變遷所死的人每年約80萬人。
再者,目前世界上運作的核能電廠,多是採用1940,1960年代的設計,核能電廠已經25年沒有創新了。
行波反應爐,是一個新的核能反應爐設計,可用核廢料作為燃料,其冷卻採氣冷設計而非水冷,爐內維持1大氣壓而非高壓,本身設計就是來承受地震、海嘯、墜機等天災的。
目前建造一台新式核能發電廠時間約需7年,且目前只有一台花費1年多打造的樣機。這是目前被世人挑戰的點。
而這一切,就在2018年,眼看就要跟中國簽約進行新式核能發電廠的建造時,川普發起了中美貿易戰爭,在這之前的一切談判和協商都化為烏有。
目前還有核融合電廠在研發中,最快成功也會落在2030年。
那在科技創新之前,我們能做什麼呢?
大概有三件事是我會開始去嘗試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任何人想了解如何減緩溫室效應,
我會推薦他去看《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這本書。
在我仍是生產力忠實信徒的歲月,「質」是我最大的困擾。儘管我自認做事勤懇認真,我愈來愈痛苦地意識到,我最勤奮處理的事務,大都不重要。但重要的事被拖延—-無限期拖延,或是拖到迫在眉睫的最終期限強迫我去完成。我完成的品質普普通通,而且趕工時壓力非常大。
人生4千個禮拜,是一本談時間管理的書,但不是一本增加生產力的書。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真的需要好好將生活梳理,理清什麼事情對自己是最重要的。
本書個人認為有3個重點:
1.先支付你自己。
2.限制進行中的工作。
3.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人生有限,活到80歲約有4000個禮拜可運用。
沒有人是完全準備好才去去面對人生的課題的。
每個人都是當了父母才去學習怎麼跟自己的孩子溝通。
權威人士大多數時間並不知道他們在做甚麼。
不用太擔心丟臉,有很想做的事情,就先放手去做吧!
因為2022年投資績效而晚上睡不好嗎?這邊推薦一本書,曾是比爾‧蓋茲的年度選書,《為什麼要睡覺》。
本書作者用許多科學驗證並說明睡眠的許多好處。
我個人看完後,進行了半年的習慣改變,現在作息有了以下的改變:
(1)設定11點的睡眠提醒。
(2)用閱讀取代睡前追劇。
(3)若比鬧鐘早起,就趕緊喝一大口水。因為我們常常身體覺得疲累是因為缺水。
這本書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三件事:
1.不同年齡有不同的建議睡眠時數。
成人是7小時左右,國高中青少年是8~10小時,學齡前兒童是10~13小時。
沒睡飽的小朋友有多可怕,問父母就知道。
2.咖啡因如何遮斷令我們想睡的化學物質。
我們在清醒時,腦內會累積一種叫做「腺苷」的化學物質,累積的越多,人就越想睡,通常腺苷的濃度在我們清醒後的12~16小時之間。
但咖啡因能遮蓋腺苷的睡眠訊號。我們在喝下咖啡後的30分鐘左右,在體內循環的咖啡因濃度達到高峰。而咖啡因的半衰期平均為5~7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下午2點喝一杯咖啡,到了晚上12點,體內可能還有15~30%左右的咖啡因沒分解完全。
而咖啡因的來源不只是咖啡,凡是茶、能量飲料,黑巧克力和冰淇淋,一些減重藥物和止痛劑中都含有咖啡因,食用時需注意標示。
3.睡眠不足易導致肥胖。
控制食慾的激素主要有兩種:瘦素(leptin)和飢餓肽(ghrelin)。瘦素濃度高會讓我們感覺飽了;飢餓鈦濃度高則會啟動強烈的飢餓感覺。
睡眠不足會使得釋放「飽了」訊號的瘦素濃度降低,即使已經吃進足夠的熱量,大腦卻還是因為「我飽了」的訊號被系統移除,而放大「我還是覺得餓」的感覺。
所以吃多吃少,大多情況真的不是意志力的關係,不用太責怪自己。
Ozark,黑錢勝地,美劇推薦。抱歉錄音錄成黑金勝地啦!
Netflix看劇,看第二遍換成英文字幕真的是相對實惠的學習英文方式。
另外聊聊航空業的觀察和看法。
歡迎留言給我們任何回饋喔: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zyfi18j20im0869ho8ctpji?m=comment
1.親子小故事:轉移注意力大法。
2.蛋價漲10%,薪水有漲嗎? 通膨再次提醒投資的重要性。不過記得本頻道宗旨:看好不看壞;等好公司遇到倒楣事;分批投入。
3.重新出發。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覺得歌好聽也可以喔: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zlj9vlj0lbm0a47agb7vvmx?m=comment
2021春節開始錄製節目,跟大家分享閱讀是投資開始最重要的事之一。
2022跟大家分享怎麼開始投資美股:
(1)國內網銀外匯帳戶開戶
(2)線上開戶美股卷商
(3)電匯要注意的事
希望對想踏入美股市場的朋友有所幫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謝謝您的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zbhg6a41riz0800qqk4he6m?m=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