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就是矯情,那真誠的矯情呢?
見人說人話,說得好聽、入耳一點,何嘗不是一種矯情?
用聊天的方式,了解待人接物與應對進退。
不論在職場亦或在生活當中,這都是重要卻常被忽略的軟實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見人就是矯情,那真誠的矯情呢?
見人說人話,說得好聽、入耳一點,何嘗不是一種矯情?
用聊天的方式,了解待人接物與應對進退。
不論在職場亦或在生活當中,這都是重要卻常被忽略的軟實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邦訓迎來新成員,Tracy談的不只是學歷與經驗,而是「質感」與「表達」。
她認為,表達力是一種能夠放大專業價值的能力,懂得描述細節、使用比喻和形容詞的人,更能讓專業被理解與信任。
她在面試時一定會問的三個問題:自我介紹、最有成就感的事、最挫敗的經驗,用來觀察一個人的邏輯、企圖心與抗壓力。
她也強調,工作不只是把事做完,更要理解「為什麼做」與「價值是什麼」,並能把所見所感具體說出來。
比喻、形容詞與細節的運用,能讓表達更有畫面感,也讓一個人的專業更具說服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媽媽的愛,是提前鋪好所有道路;孩子的自由,是留白彈性自己決定。
這些差異,往往在家庭日常裡被放大。本集帶大家看見跨世代溝通中的拉扯與和解。
照顧,不只是行動,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對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逆境來臨時,你會選擇抱怨,還是繼續前行?
面對兒子罹患百萬分之五的病症,Tracy沒有崩潰,而是用「不抱怨、設目標、過日常」的方式,堅定地站在孩子身邊。
她談疾病背後的醫療知識、照顧者的自我照護,與在困境中保持希望的關鍵心態。
這不只是病房裡的故事,更是每個人面對人生難題時的行動指南。
從病房到日常,從醫療知識到心靈力量,Tracy帶我們看見一個母親如何在挑戰中,成為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節目中,她坦白分享情緒轉化的歷程、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如何在長期抗戰中調整生活步調。
守護,不只是陪伴,更是用行動告訴對方:「你很棒,你可以的。我們一起走往更好的方向。」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這一集,我們聊的不只是提問與表達,而是:「如何活出自己的節奏與觀點。」
從不被鼓勵發問的童年,到自主學習的選擇,從工作裡的信任經營,到比賽中學會轉念與突破。
在華人文化裡長大的我們,常常不被允許提問,甚至被視為「不乖」。
但提問,其實是我們在練習相信自己的觀點,也是在關係中練習說話的勇氣。
今天,我們談到從不敢發聲,到學會自我表達的過程;也聊在工作與生活裡,如何建立一段「舒服的信任關係」。
沒有誰天生會提問、會溝通,那是一種對生活的敏感度——你感受到得越多,才能活得越真實。
如果你曾懷疑自己的慢、自己的怪、自己的不一樣——這一集是送給你的溫柔陪伴與底氣提醒。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從工作裡的臨場應變、生活裡的聊天風格、到親子與職場的溝通模式,Tracy 和 Vivian 用一連串看似日常的對話,聊出「學習力」與「觀點力」的真正修煉。
你以為我們在閒聊,其實我們在觀察你怎麼敘述一條路;你以為我們在回憶童年,其實我們在對照成長的轉捩點。
每一句話都是一個伏筆,每次對話都是一次練功。
這集,我們談學習、談選擇、談跨世代,也談「不回應」比「說錯話」更需要被看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在這一集,我們特別邀請到仙女老師,一起聊聊她在邦教國的這段教學旅程中,看見孩子轉變的那些瞬間。
從原本不敢開口、沉默吃飯的孩子,到最後願意在眾人面前分享心事,甚至流下眼淚;從疫情中被迫轉為線上的教學挑戰,到桌遊與讚美打開彼此的心。
我們談的不只是課程如何設計,更聊到:
什麼才是真正能支持孩子成長的教學場域?
這是一堂表達課,也是一段與人連結的旅程。
課程結束了,但故事,才正要開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在這集節目裡,Tracy和女兒透過幾個生活與工作的真實片段,聊聊「跨世代溝通」那些說不出口的心情。
從診間裡的父子對話、臉書按讚引發的母女誤解,到實習生不理解垃圾分類、職場中LINE與Email的價值差異……
我們發現,溝通從來都不是「會不會說話」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用對方的語言去理解」。
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默契與節奏。當我們願意暫時放下自己的慣性,也許就能找到真正對話的橋樑。
『有些對話,不是錯誤,是節奏不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你以為我在工作,其實我在玩;你以為我在玩,其實我在工作。」
這集節目裡,Tracy 與 Vivian 用自身經驗分享如何用輕盈又深刻的心態投入工作。
從手機剪快影片到設計學習流程,
他們談的是:不是技巧堆疊,而是對目的的理解。
也聊到在不同職場角色裡,如何用創意與判斷力,把例行公事做出質感與火花。
做得快,不一定是高手;做得穩,才是真的熟。
熟練不是天分,而是願意慢下來、願意再多一次的反覆。
當你願意讓自己慢一點,你會發現進步的速度反而更快、更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熱心不等於得體,付出太多反而成了負擔?
本集深入討論「貼心過了頭」的風險,
從伴手禮沒被帶走、客戶不願收免費服務,到草莓蛋糕的禮貌難題,
什麼是過度熱情?什麼又是恰如其分?
我們是否太容易將「我覺得對的事」當成對方「一定會喜歡的事」?
貼心不等於得體,體貼的分寸其實來自觀察、理解與練習。
Tracy 和 Vivian 帶你看見:「給得剛剛好」其實需要更多的敏感度、理解與分寸拿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延續上集關於MBTI與成長的對話,
這一集中 Tracy 與 Vivian 分享了邦訓企管的六條職場DNA,
從熱情與主人翁心態、到如何學會「第一次就做好」與「偷懶的智慧」,
你相信「偷懶」其實是一種進步的智慧嗎?
從職場責任感、反思與回饋、到了解自己的天賦與成長方式,
也談到學習與覺察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重要性。
每個選擇,都是你成為理想自己的路上,一個小小的轉彎。
-
Be Better and Different
・擁有「熱情與主人翁」的工作心態
・以「下一個工作站」(或客戶/講師)的需求,為處理原則與工作方法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避免「同樣錯誤」犯第二次
・想方設法讓自己「偷懶」
‧每天往「完美」進步一點點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這集節目由一場與害羞客戶的互動出發,
探討 MBTI 如何反映人的性格樣貌,
也延伸談到在人生不同階段,
我們如何尋找榜樣、做出選擇,
甚至反問自己:「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場溫柔又深刻的對話,陪你一起整理生活的步調。
節目尾聲,兩人探討「本來我可以」的人生遺憾,
以及那份在日常中持續學習與前進的勇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Tracy 以輕鬆且富洞察的口吻,與夥伴一同回顧 邦訓企管 十八年來的點滴。
節目中,Tracy 以其獨特的視角,分享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
如何以輕盈的心態面對挑戰與機遇。
透過與夥伴間隨性的對話,
Tracy 不僅展現了其在企業經營上的豐富經驗,
更流露出她不被框架束縛、勇於嘗試新事物(如打拳)的個人特質。
她強調真實的連結與實質的價值,
並將這些理念融入到 邦訓企管 的運營之中。
本集節目將帶領聽眾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
聆聽 Tracy 如何以其輕盈的姿態,
洞察商場的本質與長久經營之道。
這是一場關於放下包袱、自在前行的商場對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
見人就矯情:優雅自在,全力以赴的人生課題
這集 Tracy 分享了她對「矯情」的獨特見解。
矯情並非虛偽,而是在乎的表現,是為了適應不同情境而做出的調整。
從求學到職場,Tracy 始終全力以赴,刻意練習,不斷提升自我。
她也分享了如何了解自己與他人,在人際互動中展現真誠。
透過 MBTI 與蓋洛普測驗,認識自己的天賦與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活出優雅自在的人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5bwn3p702a901vqezrg8h1v/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