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投资小白,我把真金白银交给了朋友 Gigi —— 她是我见过最会用生活比喻讲投资的人。这一期,我们终于聊到了怎么在国内投资海外资产。Gigi用“商场购物”和“龙王马场”来解释 QDII 基金、美股、欧股、中概股,让人一听就懂,再也不怕“出国投资”。
🛍 基金就像一个大商场:
商场 = 基金(什么都有,一站式购物)
专卖店 = 个股(比如耐克专卖店就是一只股票)
超市 = 债券(稳健、日常)
奶茶店 = 现金(灵活、随时取用)
🌍 QDII 基金:你的“官方出海投资平台”
是国内投资者合法合规投资海外资产的官方渠道。
分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等
会涉及汇率风险(就像“丈母娘的脾气”,可能增收益也可能减收益)
📝 “丈母娘”汇率小课堂
节目中(14:10)我们提到“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跌了,实际收益会跌”,这里的“本国”是指的是所投资的国家。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把这个汇率关系用“丈母娘的脾气”和具体数字来拆解一下:
情景一:丈母娘特别强势(人民币升值)
比如,1美元能换的人民币从 7.2元 变成了 6.9元。
这时,即便你的美股账户赚了美元,换回人民币时也会“看她脸色”,同样多的美元能换来的人民币变少了,这就产生了 汇兑损失。
情景二:丈母娘特别随和(人民币贬值)
比如,1美元能换的人民币从 6.9元 变成了 7.2元。
这时,你换回人民币时就会“备受优待”,同样多的美元能换来更多的人民币,相当于投资之外 额外赚了一笔汇兑收益。
所以,投资海外就像处理家庭关系,既要关心资产本身赚不赚钱(伴侣好不好),也要留意“丈母娘”(汇率)的脾气走势哦!
🐎 美股两大“马场”:
标普 500 = 沃尔玛(又大又全,稳健均衡)
纳斯达克 100 = City‘super(精品超市,科技股多,潜力大但价格贵)
🐉 中概股三大“龙王”:
上证 50 = 东海老龙王(沪指最大的 50 家公司)
沪深300 = 东南龙王联合大会(沪深最大的 300 家公司)
中证 500 = 东南龙王青年团(潜力股,小而美)
⏱ 时间轴
01:09|基金不是资产标的,是一种投资形式,用“商场”,“专卖店”,“超市”和“奶茶店”的概念理清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关系
06:56|QDII 基金:怎么用它在国内投资海外?
11:14|QDII 基金的费用与汇率风险:为什么会有“丈母娘脾气”?
14:51|标普 500 vs 纳斯达克:沃尔玛 vs 精品超市
18:14|具体 QDII 基金标的推荐(标普、纳斯达克、欧股)
19:40|中概股三大指数:龙王爷爷、爹爹、弟弟都是谁?
26:08|美元债券基金:异域口味的“包子”
27:23|货币基金:余额宝、零钱通… 国内选择真不少
28:04|购买平台:支付宝、天天基金、银行 APP等等
29:41|下期预告:黄金!为什么最近涨这么猛?
📊 本期提到的 ETF / 基金标的
博时标普500ETF(513500)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159941)
摩根欧洲动力策略股票基金(006282)
华夏上证50ETF(510050)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510300)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
华泰收益债券基金(001061)
易方达中短期美元债(007360)
南方亚洲美元收益债券(002402)
天弘余额宝 / 工银瑞信货币市场基金 (482002)
📌 这是一次 真实资金 的投资实验。我们会持续分享建仓过程与组合收益,用你听得懂的语言,聊清投资世界。(友情提示:节目内容仅为交流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作为一个投资小白,我把真金白银交给了朋友 Gigi —— 她 27 岁就当上基金经理。 这一期,我们终于聊到了债券和黄金。Gigi 用“面食”来解释复杂的债券世界,让人又饿又开窍。
债券世界就像一个厨房:
🍶 利率债 = 馒头(只有面儿没有馅儿,只受利率影响)
🥟 信用债 = 包子(有面儿也有馅儿,除了利率风险,还有信用风险,不同的馅儿代表不同的风险,有的香、有的腻,每个人对债券的风险偏好也不一样)
🥯 短期债 = 发酵粉少的面团(稳当、安全,不太膨胀)
🍞 长期债 = 发酵粉多的面团(更敏感,一加热就涨价)
💵 货币基金 = 暂时趴着的面团(投资闲钱的好去处,灵活性高,收益不错且安全)
🪙 黄金 = 不发酵但能保值的硬饼干(关键时刻能救命)
在“利率”这个大蒸笼里,发酵粉多的面团更容易膨胀。 这就像长期债券:利率一降,它的价格反而涨得更快。 因为新的债券利率变低了,之前那个高票息的旧债券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 时间轴
02:19|“发面理论”:债券世界的面食比喻 利率债是馒头、信用债是包子。
06:07|短期债 vs 长期债:发酵粉的魔法 短期债像死面,长期债像松软馒头。Gigi 为什么选择了 10 年和 20 年的长债? Gigi 用厨房语言解释债券逻辑:长债的“发酵粉”多,对利率更敏感,一降息就能“蹭蹭”涨价。
09:35|为什么利率一降,债券反而涨? 👉 因为新的债券利率变低了,之前那个高票息的旧债券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12:12|Gigi为什么只给我配了美国国债?以及配置长期国债时的投资心理学。
目前来看美国在未来降息次数最多,而且目前美国美债收益率也是最高的。
投资预期心理管理就像谈恋爱,要提前想好到底是要找长期伴侣还是露水情缘。
20:02|货币基金:趴着的面团 暂时不用的投资闲钱也能有 4% 收益?收益不错而且申赎灵活。等机会来了,可以把货币基金卖掉再去做其他投资。
26:00|黄金:不发酵的硬饼干 为什么说黄金是“救场弟弟”?以及 Gigi 推荐的黄金 ETF:贝莱德 IAU。
26:48|Rae 的小白总结:投资要设时长,有原则地复盘 短期投资就要低风险,长一点的投资周期,才能更从容地看潮起潮落。
📊 本期提到的 ETF 标的
长期债券 TLT
中期债券 IEF
黄金指数基金:IAU
货币基金:PMMF
📌 这是一次 真实资金 的投资实验。
我们会持续分享建仓过程与组合收益,用你听得懂的语言,聊清投资世界。
(友情提示:节目内容仅为交流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 我都惊呆了 EP03 |我要把钱投向全世界?
理财小白 Rae 在基金经理 Gigi 的带领下,开启真实资金的全球配置实验。
本集用三大“王”的趣味比喻(马王 / 龙王 / 牛魔王)帮你记住全球主要三大股票市场,并用生活化类比(娶媳妇、丈母娘、老丈人)把复杂概念落到地面,听完你能记住:为什么要全球配置、为什么要配美股/本地股/欧股,以及入门可用的 ETF 是哪些。
(节目中提到的收益、比例与标的为节目讨论内容,仅供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
三王记忆法(开场导语)
* 🐎 美股 = 马王:记住口号“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美股体量大、流动性强、创新主导,美元本身又是国际货币,是股市里的“头马”。
常见标的:标普500指数基金
- SPY(SPDR S&P 500 ETF Trust)
- IVV(iShares Core S&P 500 ETF)
- VOO(Vanguard S&P 500 ETF)
- FXAIX(Fidelity 500 Index Fund)
* 🐲 中概 & 本地股 = 龙王:我们是“龙的传人”,本地股与工资、生活、通胀密切相关,是人民币投资者天然的对冲工具。
常见标的:
- 恒生指数ETF
* 🐂 欧股 = 牛魔王(实惠媳妇):区域性霸主、估值通常比美股便宜、分红稳、波动相对小。
* 丈母娘 = 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汇率不好,实惠媳妇也可能变贵)
* 老丈人 = 欧洲央行政策(老丈人金库开不开放=利率/降息,会直接影响欧股估值)
常见标的:
- FEZ (SPDR Eurostoxx 50 ETF)
- V50D (AMUNDI Core Euro Stoxx 50 UCITS ETF)
- XESC (XTRACKERS Euro Stoxx 50 UCITS ETF)
⏱ 时间轴(节目精华速览)
00:25|欧洲股市:牛魔王的“勤俭持家哲学” 为什么说欧股是区域地头蛇?欧股如何以“便宜 + 稳健”在全球资金流向中占一席之地?(引出“实惠媳妇 / 丈母娘 / 老丈人”的家庭类比)
03:38|美股「马王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美股为什么是全球“老大哥”?(节目内数据:约 50 万亿美元市值,占全球近半;纽交所 + 纳斯达克日均成交额超 2,000 亿美元 — 显示其规模与流动性优势)
05:45|科技巨头 PK 国家 GDP 苹果、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市值之大,如何让标普500成为“招生官”,筛出全球优等生并影响全球资本配置
09:29|美元的隐形帝王效应 全球 88% 外汇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美股吸金,美元贬值=买入时机?
13:44|年化收益大比拼(节目中数据) 5年数据对比:美股年化 10.9%,欧股 6.1%,A 股仅 2.9%。:美股、欧股、A 股在不同时间窗的年化表现差异与背后原因
15:13|小白三件套:指数基金入门 SPY / IVV / VOO(标普500 的常见 ETF)之间的差异为何对普通投资者影响有限?为什么定投 S&P 500 ETF 是“懒人投资”的实用选择(低成本、透明、分散)
20:49|抗通胀神器实战:恒生 ETF(159920) 为什么人民币投资者要配置恒生 / 港股)来对冲本地通胀?
27:57|欧股“实惠媳妇”的投资学 欧股估值低、分红高、波动小;再结合欧洲央行降息(老丈人金库)和欧元走势(丈母娘脾气),为什么现在值得关注欧股/如何把握汇率与政策带来的机会
本集一句话速记
“马王拉动全球,龙王守护你家,牛魔王是实惠的选择——但要看丈母娘(汇率)和老丈人(金库/利率)。”
作为一个投资小白,我把真金白银交给了朋友 Gigi —— 她27岁就当上基金经理。上一期我们说过:只选一个投资品类,就像一心嫁给一个极端老公——风险很大。真正靠谱的,是组一个“机器人老公”,把优点拼在一起,缺点互相抵消。
那问题来了:到底有哪些常见的资产类别?
股票、债券、现金、黄金,它们的“性格”各是什么?
如果我不是专业投资人,又该怎么挑?
这一期,Gigi 用“挑老公”的比喻带我更细致地认识不同资产:
💔 股票 = 潜力股才子渣男,一时爱得心跳加速,一时让你怀疑人生
🧑💼 债券 = 公务员老公,工资固定、年终稳当,但激情欠缺
💵 现金 = 居家暖男,老实本分,做饭带娃全能,但赚不到什么钱
还有个特殊角色:
🪙 黄金 = 救场弟弟,平时混吃等死,但关键时刻能一拳打跑坏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聊到:
👉 指数基金其实就是“相亲红娘”——帮你一口气打包一批好对象,不用自己挑挑拣拣。
👉 ETF 就像外卖套餐,啥都能尝到一点,不容易踩雷。
👉 想知道自己该怎么分配?有个简单公式:“你的年龄 = 你组合里债券的比例”。
下一期,我们会从相亲聊到婚姻——看看真正动手建仓时,这个“机器人老公”长啥样。
⏱ 时间轴
02:53 股票 vs 债券:渣男老公与公务员老公的投资差异
03:38 股票的起源:荷兰东印度公司发明了「凑份子」的玩法
05:10 阿姆斯特丹的第一家交易所:现代股市的雏形
08:11 股市如渣男:长期赚钱,短期折腾人
10:29 债券 = 公务员老公:稳定收息的小确幸
14:28 指数基金:像招生办主任一样,打包挑好学生
22:34 黄金:平常没啥价值,但是动荡时刻保命
24:41 投资组合的汽车理论:发动机、刹车、安全气囊与汽油
投资小白 Rae 把自己的真金白银交给朋友 Gigi——一位27岁就当上基金经理、对世界“好奇到惊呆”的狠人——开启一场“理财小白的真人实验”。
我们会用这笔真实资金建仓,持续公开组合表现与背后的逻辑,用小白也能听懂的方式,带你一起从零上路。
📝时间轴 shownote
01:19 这不是教程,是一次真人实验
Rae 为什么把钱交给 Gigi 管;信任的由来。
06:02 为什么必须理财?
通胀 vs. 银行定存;银行“息差”的生意逻辑。
09:47 “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也不等于“没必要”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稳健工具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12:15 只买一种,为什么心更累?
分散、对冲与“别把鸡蛋放同一篮子”的真正含义。少一点情绪,多一点比例。波动/回撤带来的体感痛苦;夏普比率=每份风险换来多少回报。
16:36 资产配置 = 把优缺点拼成“机器人”
“极端老公”隐喻:
股票=会赚钱但更“作”的那个渣男
债券/债基=稳定但平庸的“好好先生”
黄金=平时不出彩,关键时刻能扛事
20:25 结尾
真实资金建仓,持续分享收益与背后的思路,用通俗语言讲清专业概念。
(再次声明: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