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途工作室 money money born|by Xia & Ivy
沒錢一切從簡:封面自己畫、剪輯不重剪。
我們從醫療現場出發,聊那些藏在生活裡的疲憊、荒謬和一點點微光。
🎤 本節目會出現:
• 那些不能跟主管說的心裡話
• 職場荒謬故事與社畜日常
• 認真但不說教的知識分享
沒有成功學,也不是療癒系,但希望讓你在混亂裡笑一下、喘一口氣。
📨 想投稿職場故事或對我們吶喊一下?
寫信給我們:yesmoney.podcast@gmail.com
🎙 Hosted by Xia & Ivy
🎧 Produced by 錢途工作室 money money bor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錢途工作室 money money born|by Xia & Ivy
沒錢一切從簡:封面自己畫、剪輯不重剪。
我們從醫療現場出發,聊那些藏在生活裡的疲憊、荒謬和一點點微光。
🎤 本節目會出現:
• 那些不能跟主管說的心裡話
• 職場荒謬故事與社畜日常
• 認真但不說教的知識分享
沒有成功學,也不是療癒系,但希望讓你在混亂裡笑一下、喘一口氣。
📨 想投稿職場故事或對我們吶喊一下?
寫信給我們:yesmoney.podcast@gmail.com
🎙 Hosted by Xia & Ivy
🎧 Produced by 錢途工作室 money money bor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臭豆腐到沙威瑪,我們的味蕾沒有時差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從萬聖節活動開場,
從誤把「好餓」聽成「好噁」的爆笑片段,
到Ivy對澳門菜的深情告白、Xia在歐洲最愛的沙威瑪與馬鈴薯饅頭(Knödel)。
這是一個聊文化及食物的隨筆,
適合你在放鬆、吃宵夜、或想環遊世界但還沒訂機票的時候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或生活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1:30|一週回顧:Xia萬聖節活動中變魔法最受歡迎(早知道花錢消災)
02:27|手機也能變出「點燈魔法」?!
03:20|小朋友每天帶南瓜上下學,爸媽也崩潰
06:05|把「好餓」聽成「好噁」的Xia:溝通接收者的問題
07:06|進入正題:旅行中的美食與文化觀察
07:40|萬聖節的受眾超廣,大人小孩都愛
09:50|文化影響人際互動與動機
11:10|文化素養的起點:放下偏見
13:24|Ivy愛上澳門菜:東西方完美結合
13:54|「心太軟」之戰:Ivy vs Xia
15:00|不准說臭豆腐壞話
16:08|Xia在歐洲最愛沙威瑪(原來外層不一定是麵包!)
19:30|吃不懂但都能包的波蘭餃子(口味見仁見智)
21:46|歐洲的「饅頭」其實是馬鈴薯團 Knödel,常配豬肋排一起上桌
23:22|澳門飲茶踩雷記:兩道菜等一小時(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25:25|小盤子的正確用法是放垃圾?Ivy仍堅持拿來放菜
27:30|台灣店家營業時間驚人(尤其台北)
29:17|不求甚解與陶淵明的關聯?Xia文學時刻
30:51|歐洲服務業偏厭世,但路人很友善
32:48|推薦親身體驗澳門生活
33:48|愛逛市場與大賣場的Xia
35:10|Xia語言小教室:「誤人子弟」篇
36:50|維也納炸豬排與台灣的文化共鳴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你家也有腦袋永遠在快轉的小宇宙嗎?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從同事面對 ADHD 的小故事開場,
結果越聊越歪,從萬聖節活動一路講到小孩自己用診斷分組。
除了笑點,也聊到 ADHD 的真實日常——衝動、睡不好、細節錯過、還有家長的無奈。
這是一場沒主軸但意外實用的閒聊,適合你在放鬆的時候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0:40|一週回顧:Ivy 同事應對 ADHD 的策略
02:00|Xia 硬要分享萬聖節活動(again)
03:01|舉辦節慶活動增加對時間的定向感(不是老師偷懶)
04:06|懸賞令上有天狼星(現在還有小朋友知道嗎 XD)
04:50|ADHD 容易忽略細節
05:30|ADHD 診斷定義:要影響生活表現才符合診斷
08:10|ADHD 可能合併 ASD
08:40|故事分享:小朋友竟然自己用診斷分組?!
09:40|主持人交互插嘴(正常發揮)
10:02|成人衝動故事分享:打隔壁的巴掌
10:43|衝動行為的背後可能是自尊問題
11:15|活動量過多:如坐針氈、睡眠問題
13:22|長大就會好…嗎?
16:00|滿足感覺需求的策略:坐在球上、綁彈力帶、氣墊座墊
18:13|提升深壓覺刺激
18:30|練習不同的注意力很重要(實際做法分享,快點記下來)
19:38|不要給小朋友看太多短影音
20:30|Sugar high 要小心
20:52|案例分享:小朋友用高熱量食品補給能量?家長會心疼
23:00|家長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小孩)軟土深掘
24:35|行為規範舉例,也可以回顧之前的「挑戰行為」那集
25:45|錄兩集直接放空的 Xia
27:03|使用「冷靜獎」鼓勵孩子自我表達
28:08|家長也可以參與親職團體或其他支持團體
29:02|孩子熱心過頭要小心輔導(情境辨識與觀察他人需求很重要)
31:26|觀察其他小朋友的特質,也可以畫下來
31:50|放對地方就是優勢:善用孩子需求,參與運動、學樂器或畫畫都很棒
33:00|用模仿學習正向社交模式
34:06|下集預告:醫療場域上的文化差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幼稚園試聽到情緒崩潰,一路笑談分離焦慮、家長焦慮。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從星球迷弟的「立體星球災難」開場,
原本只是想聊聊孩子上幼稚園前的小焦慮,
結果一路講到生理反應、午餐挑食、團體衝突,甚至家長崩潰指數。
從「不去幼稚園怎麼辦?」到「哭不停要不要讓他哭夠?」
焦慮不只是孩子的課題,也是家長的一場修煉。
這是一場沒主軸但意外實用的閒聊,
適合你在接小孩的路上、或想偷喘口氣的夜晚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1:00|一週回顧:Xia 的個案家長介紹美食給她
02:39|會不會家長其實有在聽我們 Podcast?(打個招呼?)
03:07|星球迷弟最新力作:立體星球散落一地,Ivy 趁機引導他說出情緒
04:10|不承認自己生氣的孩子,轉入今日主題:上幼稚園前會發生什麼問題?焦慮的背後是什麼?
04:50|先澄清:分離焦慮其實有正式定義,這裡只是形容學齡前常見狀況
06:00|幼稚園可以試聽嗎? 小朋友不去幼稚園怎麼辦?
07:00|幼稚園的同儕互動難以取代
07:43|Ivy 真心發問:抽不到幼稚園會怎樣?
07:53|題外話時間:Ivy 同事竟然有 ______ 個小孩?!
09:08|扯回正題,困擾一:生理症狀(就跟不想上班一樣 XD)
10:50|故事 1:小朋友遇到指定老師就想吐(背後其實想掌控局面)
13:46|Ivy 奉勸:幼稚園午餐一定要好好準備,否則以後會挑食
14:30|困擾二:回家就發脾氣爆炸
17:10|解法:讓孩子學會表達,同時理解部分規範
18:50|用刪去法了解孩子需求,下一步先靜觀其變
20:25|困擾三:無法融入團體生活
21:00|不睡午覺就去吵別人(真實寫照)
22:25|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紛爭難免
23:35|練習輪流、分享(但記得考慮衛生安全問題)
26:00|桌遊用起來!(抽鬼牌、擲骰子…)Xia 又口誤的一段(沒要剪 XD)
27:27|初期可先避開有輸贏的遊戲
29:35|問題一:哭不停怎麼辦?
31:32|提早一小時出門,讓孩子先哭夠再上車
31:59|問題二:孩子有特殊需求,老師會怎麼做?
32:50|問題三:孩子無法配合幼稚園作息怎麼辦?
33:53|Ivy 幼稚園遲到回憶錄:每次到都剛好點心時間 XD
35:00|問題四:家長該如何跟老師溝通?
36:20|歡迎聽眾提醒我們任何不適切用詞(「盧」可以嗎 XD)
37:45|下集預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萬聖節指甲聊到心理健康,一路勸世到人生界線,還順便教你怎麼對抗情勒。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從萬聖節手作指甲和星球歌開場,
原本只是想聊聊「憂鬱症」的診斷與調適,
結果越聊越像人生輔導現場——從壓力、家庭關係、戀愛勒索、到自我界線全包辦。
「你是有價值的,不快樂也沒關係。」
這是一場沒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時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1:05|一週回顧:Xia 的萬聖節手作指甲(是慈禧還是巫婆 XD)
02:30|Ivy 為了星球迷弟找到星球歌(地科課指定曲?)
04:20|從小朋友心情變好鬼轉入今日主題:憂鬱症
05:00|憂鬱症診斷重點:持續時間與症狀
07:00|3C 世代變化太快,適應不良成了新壓力
08:08|Xia 實習壓力太大出現幻覺(胸悶三年真實故事)
09:40|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連社交平台都適用)
11:33|Ivy 參透:「沒有美國時間?」原來是西班牙 XD
12:28|想離職卻離不開:惡性循環日常
13:01|念三遍:你是有價值的,別讓「應該」變成壓力
14:40|為自己畫下界線,不是自私,是保護
17:45|家長會不會討厭我們?每集都在勸世 XD
18:10|陌生人反而更能提供支持(神秘力量出現)
19:10|從戀愛壓力到情緒勒索:黑函不要打開!
20:25|書中自有對抗勒索的智慧(偷偷用在媽媽身上)
22:45|方法建議:遵守醫囑、尋找支持團體、保持運動
23:35|話題又偏:光過敏怎麼辦?
24:50|憂鬱症只是大腦生病,不代表你不夠堅強
25:30|Xia 分享:老師早期發現的重要性(結果學生離職就好了 XD)
27:55|靈魂拷問:你快樂嗎?(不快樂也沒關係)
28:45|運動五分鐘就很棒,同理心高的人最適合精神科
31:06|歡迎匿名投稿,你的故事有人想聽
31:50|不要壓抑自己,每天一點小改變就很棒
32:36|下週主題:小朋友的分離焦慮(又是一種焦慮 X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萬聖節閒聊到課後安親班,一路聊到家長焦慮、孩子自由,還有「快樂學習」到底是誰的期待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從 Ivy 的日常趣事和 Xia 的萬聖節活動開場, 原本只是想輕鬆聊聊「課後活動要怎麼安排」,結果越聊越像家長諮商時段。 從課後輔導、才藝班、3C 產品,延伸到學習動機、特殊兒童課後安排、家長心態與親子溝通。
這是一場沒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時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0:25|燙髮實錄:被誇頭髮黑到發亮
01:45|Xia 的萬聖節活動(小大人竟然不想裝扮?)
02:25|小朋友竟不認識哈利波特?(Xia 自肥主題誕生)
03:40|硬是 cue 到今日主題:課後活動安排
04:20|家長的煩惱:被孩子課業逼到牆角
05:15|課後輔導真的有必要嗎?
05:51|課後班百百種,連安親班都有「加購服務」
07:17|回憶殺:Xia 小時候的課後生活與 3C 產品世代差距
08:26|現代小學生會 3D 列印,還質疑老師不會用影音平台
10:52|面對課業的關鍵心態:快樂不代表隨便
12:18|Ivy 小結:學習動機才是根本
14:30|特殊兒童的課後安排(順便介紹不同班級類型)
15:08|Xia 嘴朴時間(示意剪掉但 Ivy 沒剪 XD)
16:45|除了課業之外:遊戲、桌遊也能練功能
17:55|寫作業前先動一動,促進注意力與手功能
19:31|保持運動習慣與規則性的重要性
20:35|家長請放寬心,孩子其實都在學
22:30|才藝課是誰的需求?家長還是孩子?
23:20|時間安排才是真正的關鍵
25:30|又出賣媽媽的 Ivy:學長笛的刻板印象
27:00|用心家長案例分享與 Xia 的專業自誇
29:10|用孩子的興趣開啟溝通
30:20|善用同儕力量,效果更好
31:55|「我是為你好」有時變成壓力來源
32:35|家長真的很辛苦(時代變太快)
33:10|預告:不同年齡層的轉銜
33:27|下集主題:憂鬱症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撞到自己的小孩、被貼膠帶的童年,到老師也難為的開學季
我們是 Xia & Ivy,本集本來想聊小朋友上小一的適應問題,結果聊著聊著變成家長焦慮與教育哲學大雜燴。
從撞到自己的小孩、被貼膠帶的童年,到老師風格、課業壓力、社交界線與三節禮金該不該收,我們用笑聲與真心走過每個成長階段的突發事件。
有點偏題、有點認真,也有很多「怎麼聊到這裡了?」的時刻。
這是一場沒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時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Ivy 遇上挑戰行為但撞到自己(!?)
01:33|Xia 的教師節禮物太奇妙:按摩臉代表什麼意思
03:30|五一勞動節到底有沒有放假過(沒人記得)
04:40|職場第一天就想辭職,結果還沒走成
05:50|今日主題:小朋友上小一的家長焦慮全解析
06:40|孩子的錯誤期待 vs 家長的真實壓力
09:14|Ivy 小時候被誤會太安靜(老師後來後悔了XD)
10:02|困擾①:課業壓力&收書包的自主練習
14:11|寫作業該幫嗎?Xia:不准!
14:50|困擾②:老師風格太多元,家長更緊張
17:54|被告狀事件&童年陰影再現
19:33|被貼膠帶、打 0 分的荒謬往事
22:50|教育理念小討論:「學得很好時才能放棄」
24:05|困擾③:社交修羅場與性別教育不能等
27:08|每個人都可以喜歡粉紅色(愛心)
31:13|適應不良的真實故事與情境轉換挑戰
33:22|長大後才懂「時間不再是自己的」
36:25|家長與孩子一起修煉的忍耐時光
36:45|下集預告:課後活動怎麼安排?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實習生的心境轉變,到監視器、群組截圖與請假制度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從回顧學生時代的實習經驗,聊到變成老闆後的各種挑戰。 從「罵髒話要不要去漱口」一路聊到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最後延伸到當老闆最棘手的四大難題。
雖然一路偏題,但也真心討論了老闆和員工的壓力,還自曝「害怕衝突不適合當老闆」的小心境。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與一週回顧:Xia 跟老師吃飯感想
02:25|快速進入主題:換一個位置換一個腦袋
03:45|青春期的黑歷史 & Xia 的黑手指綽號
08:15|刻板印象真的很傷人
10:03|內耗型個性能當好老闆嗎?
14:30|醫療實習生沒有薪水!開始理解老師的心情
18:16|老闆難題①:監視器該不該裝?
22:00|老闆難題②:群組公開指正員工
24:48|加薪制度與助理糾紛(Xia 的慘痛故事)
29:10|Ivy 自曝:害怕衝突不適合當老闆
32:01|老闆難題③:請假怎麼處理?
34:50|靈魂拷問:Xia 喜歡當老闆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體型焦慮到摔東西、挑食與踢人的日常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從社會體型焦慮聊到小朋友的挑戰行為。
先閒聊「不穿內衣就該被盯著看嗎?」到孩子摔東西、故意做不適切行為、挑食,甚至踢人沒踢到就爆炸,我們都試著分享一些處理小撇步。
雖然一正經就卡詞,但還是努力把經驗法則以及家長的忍耐哲學聊出來。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閒聊:社會體型焦慮
04:47|不穿內衣就該被盯著看嗎?
08:42|正式進入主題:小朋友的挑戰行為
09:04|三大目的:想要東西、逃避、不適切尋求注意
10:24|例子① 想要東西就摔東西 → 解法:冷靜處理、轉移注意
14:58|如何把行為改善延伸到公共場合
16:45|孩子可以傷心,但不能攻擊
18:38|例子② 故意做不適切行為 → Time out 好用嗎?
22:40|解法③ 重複強化好行為
23:05|例子③ 挑食 → Ivy的「計時器」與Xia的「年齡調整」法
27:53|能表達需求,為什麼還要強迫吃?
31:20|例子④ 踢人沒踢到就爆炸的小孩
33:27|下週預告:大人的挑戰 (老闆 vs 員工)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溫馨送禮到強迫請客,再到公司小團體的暗黑日常
我們是 Xia & Ivy,本集原本想分享「職場好同事」的暖心故事,結果一路走偏。有同事溫暖地送小禮物,也有文化壓力讓送禮變成負擔;有人相敬如賓,有人專門收集你的缺點再傳出去。
在抱怨與搞笑中,我們還是想找出「什麼才是理想的好同事」。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Xia 的受傷週誌
01:30|Xia過敏日常 & Ivy 的手套手搖奇遇
04:00|今日主題:好同事與職場故事(終於開始)
05:10|相敬如賓才是最佳狀態?
07:10|Xia 的職場辛酸:熱心同事的暗黑面
09:30|創業背後原因:其實是不想有同事?
10:08|溫馨片段:COVID 友情誕生
13:00|職場插曲:星座、縮寫與口誤小花絮
16:20|回到好同事故事:小物送禮的溫暖 vs 送禮壓力
19:30|秘密職場好友的重要性
23:00|小團體文化與「討厭你的人就是討厭你」
25:30|新職場生存哲學:顯眼還是隱身?
27:00|自我提醒:我只是來賺錢的!
28:00|請客 & 伴手禮文化(是不是我們才是雷同事?)
31:30|結尾:有緣無緣大家來作伙
32:27|下集預告:小朋友挑戰行為是挑釁嗎?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被叫阿姨的衝擊,到肯德基 cosplay,還有畫畫抗議的無聲控訴
我們是 Xia & Ivy,本集本來只是想輕鬆分享「小朋友的童言童語」,結果從腳踏車壞掉、紅眼班機崩潰、機票價格陷阱,一路聊到「阿姨/Aunty」身份危機,小朋友的發言總能把我們逼到角落。
同場加映:肯德基 cosplay、畫畫抗議、語言發展與文化差異。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0:10|致歉!! 不小心就隔了兩週才錄音
01:15|一週回顧:腳踏車壞掉
02:40|有些網站刷多次,價格會越貴
03:30|請開無痕模式查機票費用
04:20|Xia 的一週回顧:紅眼班機受害者
05:25|累的時候適合玩雲霄飛車?
06:40|花錢前的宣言:賺錢就是拿來花的?
07:00|終於進入主題:小朋友的童言童語
08:05|早期療育很重要
08:45|突然覺得 Xia 長大了(很會衛教)
09:30|突如其來介紹滑鼠的 Ivy
10:30|講話打馬賽克?(Xia 口誤)
11:00|出國總遇到匯率高的舉手
11:20|故事:小朋友猜年紀
13:30|無法接受自己被叫阿姨的 Xia
14:25|Aunty Ivy 底家
15:30|小朋友 cosplay 肯德基?(亂用英文的 Xia)
16:50|教育規範的程度是什麼(歡迎觀眾留言)
17:20|情緒背後可能是想要溝通
17:42|未來預告:兒童挑戰行為
17:55|故事:小朋友用畫畫表達不滿
19:05|不要扼殺小朋友的創意,可以運用他們的長處
19:30|在玩樂中獲得控制感
19:50|懷疑自己被 Ivy 挖坑的 Xia?
20:40|故事:好好說再見
24:50|角色扮演
27:05|多元文化對語言學習的衝擊
29:04|Ivy 爆料阿嬤時間
29:45|請以母語為榮(還可以當加密語言?)
30:35|小朋友可愛失言
31:40|“This is not cool” 取代 “bad”
33:20|Xia 的受傷故事(小朋友是偵探都會第一個發現)
34:45|未來預告:社交練習
34:50|下集預告:好同事帶你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踩爆腳踏車輪胎,到踩雷同事,還有監視器下的辦公日常
我們是 Xia & Ivy,本集從一週回顧開始,聊到腳踏車通勤的崩潰故事,一路歪到「職場是不是也一樣」。
真正的主題是職場同事二三事,雷同事的話術、偷懶吃餅乾的行蹤、假三明治溝通法,以及監視器下的老闆暗黑操作。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下週停更一次! (下下週再見)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一週回顧:腳踏車斜坡驚魂、幻想粉絲、沒氣硬騎
04:00|偏題 again:從貓空走下山 → 頭洗一半就繼續做下去
05:20|主題開始:職場同事二三(雷)事
06:00|Xia 打預防針:自己也可能是雷同事
09:20|故事1:總是「好」卻什麼都沒做的同事 & 新人被話術坑
11:20|解法1:以魔法對抗魔法(文字紀錄、錄音小技巧)
13:00|甩鍋技術 & 被眼紅同事搞到壓力山大
15:15|偷懶吃餅乾、愛吹牛又選擇性做事的同事
17:20|潛艇堡話術 & 上有上司下有助理的三明治夾擊
19:50|有話直說(但還是沒禮貌)的同事 & 解法2:直球對決
21:20|壞經驗反而練厚臉皮、拿前同事比較的下屬、新人敢應徵主管職
23:15|沒組織要抗爭還是跟隨? → Xia 的抗爭之旅
25:00|監視器是老闆的小幫手 →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27:00|難搞的人才覺得別人難搞? → 其實不用怕找不到工作
29:40|下週預告:小朋友的感人故事 & 偏題聊「小確幸」由來
30:15|加碼:好同事送袖套,世界還是充滿希望的
30:45|職場故事募集 & 支持 IG 粉專:錢途工作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父親節閒聊到陽台逃生,再一路聊到失智症臨床故事與長輩日常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從父親節聊到 Ivy 陽台逃生,再跳到失智症的診斷與照護經驗,還穿插幾則溫馨又意外的長輩故事。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0:32|父親節快樂?
01:06|節日商機大比拼
01:50|家長的浪漫舉動
02:11|Ivy 新家驚悚開箱
04:28|曾被闖空門的請舉手
04:45|陽台逃生實錄
05:35|背包防偷哲學
07:10|今日主題:失智症診斷入門
09:08|失智症分類與名人案例
10:40|藥物遵從度的重要性
11:03|家庭悲歌與照護困境
13:40|突然唱歌的先生
14:31|不接受命令的奶奶
15:34|嘴裡的神祕食物
16:16|找到資源不孤單
17:45|回憶破冰法(還聽到放閃)
19:18|長輩跌一次影響有多大
20:50|認知維持小技巧
21:30|推廣 ICOPE 長者免費評估
25:47|孫子女是最佳動力來源
26:40|外在 vs. 內在動機
28:00|無菜單料理的驚喜
30:35|真正的「老鴇」?(回聽第一集)
31:07|失智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32:58|下集預告:同事二三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鬼屋驚魂到病房靈異事件,還穿插旅遊經驗與宗教在醫療現場的拉扯
我們是 Xia & Ivy,本集原本想聊醫療現場的靈異故事,結果一開頭就鬼切到泰國旅遊、美食、按摩,再一路聊到宗教信仰與醫療現場的拉鋸、社群發言自由,還有那些你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心理壓力。
有正經的分享,也有離題的片段;鬼故事沒那麼可怕,生活才是最玄的部分。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小提醒:如果你覺得有時聲音忽大忽小,是 Ivy 麥克風設定出了一點狀況(我們已盡力調整音量啦,感謝包容🙏)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0:35|Xia 忘了週回顧但記得贊助呼籲?
00:50|Ivy 誠實告白:上一集其實剪超多空白(這集還是…噓
01:15|Xia 搬新家後信件寄不到的懸疑劇
02:05|小知識:掛號信沒收到怎麼辦?(記得帶證件
02:50|感謝來信&故事投稿 💖
03:20|本集起點:台灣人就是愛怪力亂神
03:50|Xia 的鬼屋奇遇記開場
04:36|泰國鬼屋、按摩、還有被推去第一排/最後一排的體驗者
05:45|突然轉向泰國食物推薦(Xia 試圖拉回主題失敗
07:10|Xia 開始推自由行,旅遊地圖與Google Map的愛恨情仇
08:05|歐洲迷路開啟購物副本
08:22|歐洲乳製品小知識+地域口味大不同
10:05|旅伴選擇題:你能接受一直走路嗎?
10:55|出國警語:不要用Wi-Fi 分享器
11:25|行前一定要講好的地雷宣言
12:50|終於拉回靈異主題:加護病房的真實故事
13:50|故事主角背景:一位慈祥的奶奶與 COVID 時期的轉折
16:15|「看到她在床上飛起來」:來自病房的靈視經驗
18:25|過世前看到親人,是愛的最後證明?
19:30|故事2:實習生長成能陪病人走到最後的護理師
21:45|願意在你手中離開的人,是相信你的人
22:10|不要把別人的死亡責怪在自己身上
23:10|醫療與宗教的張力:彼此尊重真的很難嗎?
24:45|神聖與現實的拉鋸:想上廁所的阿罵 vs. 朝拜中的看護
27:10|當我們談「信念」與「照顧」:是誰在說教?
29:10|語言的力量與主持人的自我審查
30:15|預告:下一集來點職場「鬼故事」(不是靈異,是職場慘案)
30:50|還有即將登場的情緒與精神健康專題
31:30|不是你的錯、不是你的錯、不是你的錯(三遍很重要)
32:02|接住彼此,是我們能做的最溫柔的事
32:35|社群留言觀察:有時候「幽默」會傷人
34:30|我們是怎麼聊到不要評論別人身材的?問主持人也不知道
35:03|下集預告:失智症會忘記很多事,但不會忘記「他愛你」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副標題:
從《雨人》到人體點唱機,我們聊的不只是自閉症,還有那些孩子教我們的事
我們是 Xia & Ivy,本集原本想好好談談自閉症,結果一路從交友節目的迷因片段,鬼切到人體天氣預報、小孩的分類系統,還不小心對《雨人》劇情進行了兩次解析(還是不同角度)。
有正經科普,也有行為治療的現場觀察,甚至還邀請小朋友來幫我們畫節目封面(我們是認真的)。
這集獻給正在懷疑孩子「是不是有點不一樣」的爸媽,也獻給那些被孩子驚艷、惹毛、又感動過的大人們。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0:05|沒有靈魂的打招呼
00:38|一週回顧:交友節目的震撼片段
01:55|從社交障礙開始說起
02:10|繫鞋帶的故事?怕劇透請快轉
02:40|鬼切回正題:自閉症
04:23|COVID 的連鎖效應
05:10|刻板印象是什麼?
06:24|好奇是本能,歧視就不行
06:53|八卦日常 = 社交觀察?
08:08|固執行為該改嗎?
09:10|你不可能沒看過《雨人》吧?
09:25|真實故事:人體天氣預報
10:06|穩定情緒是 ASD 關鍵技巧
11:28|科學假說:ASD 是演化特徵?(待核實)
12:28|本節目具教育性(打勾)
12:52|雨人劇情 again(任性主持人)
13:20|Ivy 驚訝:餐廳有棉花棒?
14:34|玩具受傷要住院?(Xia 的魔法演技)
15:10|真實故事:人體點唱機
16:30|打破覆誦循環:從模仿邁向社交
17:40|行為治療現場:社交訓練怎麼做?
18:30|High five 的療癒效果
19:50|又脫稿:發展遲緩的孩子真的變多?
21:15|標籤壓力都落在家長身上
24:14|自閉症小孩英文竟然滿分?(題外話)
26:39|來自火星的孩子?
27:04|ASD 小孩也有滿滿情感需求
27:58|又跳回戀愛實境節目(無預警)
28:25|學齡兒童的社交進化史
30:50|爸媽來信專區+1!歡迎投稿
31:50|孩子的腦內分類系統(Xia 在炫耀)
33:05|情緒識別才是真核心!
33:34|真實故事:諜對諜的學齡孩童
35:41|小朋友其實是我們的老師
36:05|藝術天分大爆發!
36:28|對,我們封面自己畫的(驕傲)
36:38|徵稿中:小朋友要不要一起畫封面?
37:00|下集預告:醫護的秘密日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胡鬧到療癒:一場橫跨情侶牽車、職業選擇與衛生紙的對話
我們是 Xia & Ivy,本集原本想聊聊醫療現場中,那些病人覺得「理所當然」的奇事,比如要求按摩、索取衛生紙、或口罩只罩嘴的流行穿戴法。
我們從吵架的情侶聊到「介紹差15歲對象的熱情家長」、小孩其實家裡是義消不是黑道。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00:00|開場白
00:08|這週的一天?(Xia 已進入胡言亂語模式)
00:50|博物館媽咪的驚人發言
01:49|語境很重要,講話不要去脈絡化
02:58|路邊吵架實錄:牽車爭議現場
03:20|「正常女朋友」的定義爭議
04:30|Ivy再放錯重點:怎麼一起牽車?
04:50|說出來重要,但講四小時真的太久
05:32|路人出場調解→黯然退場
06:40|吵完架你會怎麼選?拒絕情勒與說教
07:13|交往第一題:你會幫我牽車嗎?
07:35|終於回到今天主題(真的)
08:02|觀眾加一:喜歡Xia冗長說書風
09:13|醫療服務業上線:按摩服務可以點
09:52|健保費付了=最大聲?
11:45|婚顧上線:介紹差15歲的對象
12:21|停不下來的私人問題轟炸
13:30|AI評分標準:不抽菸不喝酒就是好男人?
14:30|勇氣挑戰:帶家人去歐洲
15:50|努力塞入知識含量的一集
16:00|預告:護理師故事 coming soon
16:30|本集荒謬金句分享
17:42|國外餐廳廁所要密碼
18:10|Xia自爆職業身分
18:52|熱心病人幫你反應廁所問題
19:55|新造型:口罩不罩鼻
21:15|小朋友發燒引發的誤會事件
22:13|小朋友的發言其實要解碼
23:05|「老大」→ 原來家裡是義消不是黑道
24:45|怎麼引導孩子
25:44|學會逃跑也是一種生存技能
26:10|當家長是最難的職業之一
26:57|如果能重來,你的選擇是__
27:25|捨不得小朋友的Xia (愛心)
28:30|自我選擇前的準備期
28:45|言論自由≠網路霸凌
29:24|文組超棒!歡迎投稿
30:45|結尾走向:超缺錢!?
31:32|預告:護理師與醫師的神秘關係?
31:35|下集:自閉症的真實面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披薩一塊錢聊到兒童教養與面試潛規則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本來想聊聊面試和老闆,結果不小心聊進了兒童教養、醫療勞動價值
從披薩一塊錢聊到小孩跌倒,再進入醫療職場的試用期、價碼糾結、護理師發聲與老闆說「沒關係」的高階信號——我們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堆想一起聊的話。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00:00|開場白
01:00|一片披薩一塊錢
01:50|沒有錢途…嗎?
02:20|Podcast 取名也要迷信?
03:00|本週工作總結+Xia 的醫療現場日常
04:30|Ivy 去玩~(開心啦)
04:50|主題預告:海外工作也會聊!
05:15|小朋友對社會事件的反應
06:00|童言無忌?家庭的影響
06:40|孩子在說話,你的第一句回應是什麼?(不是否定啦!)
08:01|兒童教導的重點是…?
09:08|預告:兒童社交技巧訓練
10:00|與人相處沒有說明書 (小朋友也是
11:00|面試經驗開聊!
11:30|醫院V.S.機構
12:50|病人與員工也有價碼?(Xia 的職場困惑)
13:58|醫療服務的行情價是真的嗎?
14:38|護理師的發聲空間在哪?
15:35|醫療業不是服務業(大聲說三次)
16:06|主持人看錯大綱亂講話現場 XD
17:17|視訊面試翻車記:開車+面談
18:46|你也在面試老闆(真的)
19:27|試用期不是雙方都在賭?
20:00|新人就該任重道遠?還是正職在摸魚
20:18|流動率高 = 雷隊警報?
22:00|同行不是敵人,唯一敵人是……你懂的
22:40|行情價不懂沒關係,先假裝懂也行
23:07|預支勞力,惡夢才剛開始
24:05|教孩子還是在教家長?(醫療商業化現場)
24:40|價值觀決定你怎麼選工作
25:40|你意識到自己被剝削的那一刻
26:00|老闆說沒關係,其實超有關係
26:52|你是老闆口中的「某某某」嗎?
27:30|從員工變老闆的職場幻滅日記
28:50|Xia 喜歡被唸?喜歡的老闆竟然是…
29:43|老闆 = 指導教授?(真相大公開)
30:10|工作初心:怎麼讓病人真正變好
30:50|新人的防禦之道:講多少才不會被搞
31:31|我們到底想幹嘛?頻道宗旨來了
31:48|我們還是很愛醫療業啦(真的)
32:10|下週預告:醫療業裡那些感人又好笑的故事
32:45|無法撼動大樹但可以摘幾片葉子(不要真的去摘)
33:07|五星好評拜託了(我們還搞不懂演算法 X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nk0bdm001f01ybgoi39c8t/comments
從職場菜鳥的崩潰日常,到粉專被封與童言無忌的高能發言
我們是 Xia & Ivy,這集有腳本但沒用到,空拍很多,真心也很多。
從第一眼印象開始聊起,講到職場第一天老闆的震撼教育、三節禮金該不該收、同事是不是朋友,還意外分享了幾個來自小朋友的童言無忌金句,以及我們辦粉專直接被封鎖的悲慘經驗。
這是一場沒有主軸的開場白,適合你在通勤、下班或無心上班的時候放著聽。
我們也還在摸索錄音節奏,歡迎陪我們一起邊講邊學。
—
🎤 Hosted by Xia & Ivy
📨 投稿你的職場故事:yesmoney.podcast@gmail.com
時間軸
00:00|開場白
00:08|空拍開始(後面還會繼續發生 😊)
00:23|開 Podcast 的原因(醫療行業站出來說話)
01:24|初識彼此~儀隊真的是個龐大組織
02:05|社群黑歷史:想刪刪不了的帳號人生
03:15|講重點了!!! …應該吧?
03:35|那些年我們圍繞過的高中美女
04:20|終於回到今天主題(有拉回來!)
04:40|職場菜鳥的第一天就想辭職
06:03|菜鳥的價值?自己也在懷疑
07:18|真實故事:職場新人的內心掙扎
09:08|三節禮金到底值多少才不失禮?
10:05|共體時艱???你真的覺得是共體嗎
11:19|Podcast 的精髓到底在哪?(我們也還在找)
11:44|同事不一定要當朋友吧?
12:45|兼職 v.s. 正職的靈魂拷問
13:05|老闆的天使與惡魔瞬間切換術
13:40|中秋禮金的混亂與尷尬
14:43|逃跑沒有想像中可怕(真的)
15:50|做一天也要記得領薪水
16:18|職場故事募集啟動!
16:50|粉專剛辦完就被封鎖:社群審查現形記
17:32|貌似有理但怪怪的發言現場
17:50|脫離菜島的那一天(真的會來嗎)
19:00|硬要開個題外話
20:05|發音不標準才正港
21:00|我們的未來方向?也還在想啦
21:48|平凡日子的碎碎念
22:02|閒聊的朋友最療癒
22:31|初老感覺悄悄襲來
22:07|主持人碎碎念收尾|求婚大作戰(講錯成求婚事務所還講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