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e9/16/54/e91654b5-921a-1a9f-11ee-29e7805a3939/mza_13224235782350534876.jpg/600x600bb.jpg
第二眼的澎湖學
頁石文化工作室
6 episodes
1 week ago

真正重要的事情,匆匆看一眼是不夠的。澎湖不只是夏日狂歡的島嶼,也是耐人尋味的秘境。歡迎收聽第二眼的澎湖學,把澎湖多看一眼,深入的瞭解澎湖。

喜歡我們的節目,現在就單筆小額贊助。
➜ https://penghu.firstory.io/join

如果有任何建議,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https://open.firstory.me/user/pengh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History
Personal Journals,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RSS
All content for 第二眼的澎湖學 is the property of 頁石文化工作室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真正重要的事情,匆匆看一眼是不夠的。澎湖不只是夏日狂歡的島嶼,也是耐人尋味的秘境。歡迎收聽第二眼的澎湖學,把澎湖多看一眼,深入的瞭解澎湖。

喜歡我們的節目,現在就單筆小額贊助。
➜ https://penghu.firstory.io/join

如果有任何建議,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https://open.firstory.me/user/pengh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History
Personal Journals,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Self-Improvement
Episodes (6/6)
第二眼的澎湖學
Ep 06: 地方的好兄弟需要關懷:澎湖歷史上有哪些義塚?現在還看得到嗎?

古代的「義塚」(無祀枯骨的合葬大墓)很陰森嗎?其實並不會哦!那是古人慈悲心的展現!當善心人士目睹無主骸骨散落荒野,就會出錢出力建造「義塚」集中安葬,讓孤魂有個家。

從清代到日治時期甚至國民政府時代,澎湖各地都可見到這些通往異次元的「集合住宅」,比你想像得還多。它們在歲月流轉下有些變成了陰祠,有些則保留原貌,只是藏身在你每天經過的路邊。而像良文港的無緣各靈之墓,竟然還是日本公務員和附近仕紳聯手興建的!

這些珍貴的時空膠囊,默默銘記著被遺忘的歷史。然而,它們現在還好嗎?讓海豚妹和痞痞鴨帶你探索澎湖義塚的前世今生,保證顛覆你對墓葬文化的想像!

-------節目重點摘要-------

  1. 什麼是義塚? 從土葬年代的慈善精神,到義塚與陰祠的演變關係
  2. 清代文獻中的澎湖義塚:康熙年間的無祀壇、西嶼內垵的薛應瑞、湖西的辛齊光、媽宮的黃廷甲等三位民間善心人士
  3. 義塚的建築特色:清代閩南傳統風格、日治時期興起的方尖碑,以及不同時期的墓碑風格演變
  4. 現存的特色義塚舉例:望安萬善同歸大墓、並不是唯一一座北山義塚的後寮南埔廟、內垵萬善同歸,以及龍門獨特的無緣各靈之墓
  5. 保存與維護的挑戰:義塚的現況、文化資產保護,以及在地關懷的重要性



-------------------------------

Music credit: "Luxery" by Causmic; "A Caring Friend" by Bad Snacks; “X File theme”; “Mystical Forest” by Grand Project (on Pixabay Music)

Reference: 薛先正(1972).內塹薛氏族譜. 澎湖縣文化局數位化典藏.

鳴謝審稿:J.River Hsu、在澎湖生活的100個理由、行動的&參與的澎湖學工作室、澎湖知識服務平台、魏以恩

特別感謝田野調查指點:王育斌、周舜瑾、曾佛賜、顏文彬 (依照姓名筆劃排列)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weeks ago
20 minutes

第二眼的澎湖學
Ep 05: 澎湖孔廟從前是文石書院,但不是用文石蓋的!還有超美魁星樓!太曲折離奇了吧。

你以為澎湖孔廟一直都在拜孔子嗎?錯啦!這個園區最初是清代乾隆32年(1767)夏天,由通判胡建偉因應當地仕紳請命,排除萬難設立的「文石書院」。當然,它也不是用文石建造的!

既然設立時是書院,這裡當初主要供奉的對象,自然也不是孔子,而是宋明理學五大咖: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直到日治時期,為了保護中華文化不被破壞,當地仕紳才巧妙地將它改建成孔廟。而那座造型獨特的魁星樓,美得讓法國官兵都忍不住素描記錄、東京東京帝國大學教授藤島亥治郎也要親自一探究竟,更是有著將近兩百年的歷史。從清代書院到現代的歷史建築,華麗轉身背後的秘密,就讓痞痞鴨、海豚妹帶你一探究竟。

-------節目重點摘要-------

  • 身世大揭密:孔廟的前世,竟是以前的書院
  • 文石書院,在清代書院設立的歷史裡名列前茅
  • 有通判,會做事,乾隆年間澎湖通判胡建偉的政績與教育理想
  • 小而美的書院格局、經歷時空考驗也不落伍的學約
  • 魁星樓見證朝代轉換,美到法國人與日本人也留下紀錄


-------------------------------

Music credit: "Luxery" by Causmic; "A Caring Friend" by Bad Snacks.

Reference:

  • 黃麗生,〈清代邊區儒學的發展與特質:臺灣書院與內蒙古書院的比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05,第34期,頁97-136。
  • 鄭昭民,〈建築史學家藤島亥治郎的澎湖調查之旅〉,收入張美惠總編輯,《2021澎湖學第21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22,頁27–55。
  • 潘豐慶。「清代台灣書院的儒學教育及其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0。<https://hdl.handle.net/11296/7hdp6a>。


鳴謝審稿:J.River Hsu、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在澎湖生活的100個理由、行動的&參與的澎湖學工作室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20 minutes

第二眼的澎湖學
EP 04: 來都來了,就讓這裡更好吧!澎湖的觀光,可以怎樣永續跟共榮?

當澎湖小管產量暴跌九成、馬糞海膽貴到嚇人,連「小章魚」早就一斤三千塊也買不到時,這一片美麗的群島傳達了什麼警訊?

這一次,感慨的痞痞鴨、讀了《觀光人類學》的海豚妹,帶你檢視澎湖觀光的現況——包括業配不下去的海鮮危機、風景區公廁曾經「爆炸」的荒謬現實。當觀光客踏碎珊瑚、踩破廟宇屋瓦,當業者把一個個在地景點包裝成「小希臘」「小馬爾地夫」,以及政府行銷過度偏重網美景點時,澎湖是否失去了獨特的靈魂?

我們的討論從永續觀光開始,但真正的目的,則是深度思辨「理想觀光」的樣貌可以是什麼。

------節目重點摘要-----

  • 蛤?又少又貴的澎湖海鮮 - 小管、海膽到小章魚的產量暴跌與價格飆升
  • 永續觀光,只有永續可以嗎 - 從聯合國SDGs、政府新聞稿,到直指「永續共榮」的核心意涵
  • 想要永續共榮,遊客的六大指南是什麼 - 節約能源、減少污染、保護資源、尊重文化、做功課、自由探索
  • 在地的永續經營策略 - 基礎建設、真實呈現vs異國風包裝的思辨
  • 觀光收益共享可以怎麼實踐 - 從業者合作到公部門角色的全面檢視


-------------------------------

Music credit:
"Luxery" by Causmic; "A Caring Friend" by Bad Snacks; "万里の長城" by 太田美知彦; [No copyright]神隱少女piano relax music by hk zoned

Reference:

  • Erve Chambers (2024). Native Tours: The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 (3rd edition). 許雅淑, 李宗義譯 (2025). 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新版). 游擊文化出版。
  • 在澎湖生活的100個理由


特別感謝:J.River Hsu、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在澎湖生活的100個理由、行動的&參與的澎湖學工作室、許自由、蔡光庭、歐志航(人名依姓氏筆畫排列)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2 minutes

第二眼的澎湖學
EP 03: 什麼?七美人塚傳說是虛構的!揭開口傳文學從產生到傳播的原理

你聽過澎湖「七美人塚」的故事嗎?相傳有七位女子不願受海賊侵擾而投井自盡,那口井後來長出七株俗稱香花樹的「一葉萩」,甚至因此讓「大嶼」改名為「七美」。然而,如果這只是個「傳說」,我們該怎麼看待它呢?

本集《第二眼的澎湖學》,讓我們揭開七美人塚故事背後的「殘酷事實」 !什麼是「口傳文學」?它和「口述歷史」又有何不同? 從清朝方志到日治時期的官方記載,這段故事的演變軌跡愈來愈清晰了。我們甚至還會發現澎湖南方四島的東吉嶼,竟然也有一個相似的「五姑娘墓」傳說 !當人們集體創作的「故事」被當成「歷史」時,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準備好解開謎底了嗎?

-------節目重點摘要-------

  • 七美觀光迷思與深度旅遊的必要性
  • 口傳文學與口述歷史的定義與區分
  • 七美人塚傳說的流變與歷史考證
  • 傳說形成的原因與「母題」概念
  • 認識傳說的意義:別把文學當歷史


-------------------------------

Music credit: "Luxery" by Causmic; "A Caring Friend" by Bad Snacks.

Reference: 翁安雄,〈傳說、歷史與集體記憶:文化史的側寫——從澎湖七美故事及其地名談起〉,《西瀛風物》第八期,澎湖:澎湖采風文化學會出版。頁38-59。

鳴謝審稿:J.River Hsu、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在澎湖生活的100個理由、行動的&參與的澎湖學工作室

如果你有任何建議,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0 minutes

第二眼的澎湖學
Ep 02: 探索紅毛城之謎!風櫃蛇頭山的荷蘭城堡,為何不見了?

澎湖在四百年前,竟然出現過一座荷蘭城砦?當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武裝艦隊,為了打開跟中國的貿易,竟在風櫃尾蛇頭山建造堡壘!但這座用奴隸血汗建成的四邊形城砦,最後卻被自己人親手拆毀?而目前的白沙鄉城前村東邊,居然曾是明朝軍隊築城對抗東印度公司的據點?從福州巡撫南居益深夜毒殺談判代表、火船夜襲荷蘭艦隊,再到派兵挺進澎湖,威逼荷蘭人,這場東西文明的對決,究竟如何收場?另外,馬公市區也流傳著紅毛城的傳說,到底是真是假?讓我們一起揭開澎湖大航海時代的歷史。

-------節目重點摘要-------

  •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野心:武裝貿易集團,為何選定澎湖作為對中國的貿易據點
  • 風櫃蛇頭山城堡興建史:血淋淋的建造過程、怎樣用簡陋的材料把防禦工事最大化
  • 轉變、攻防、談判:從商周祚到南居益,從雷爾生到宋克,複雜的外交角力
  • 明荷澎湖攻防戰:荷蘭船對決明朝火船,風櫃蛇頭山圍城攻防,東西文明的對決
  • 紅毛城傳說解密:蛇頭山城堡遺跡的石材去向、馬公市區紅毛城地名的真相


-------------------------------

Music credit: "Luxery" by Causmic; "A Caring Friend" by Bad Sancks.

Reference: 吳培基、賴阿蕊,〈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硓𥑮石: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季刊》,第50期,2008年3月,頁2-41。

鳴謝審稿:J.River Hsu

如果你有任何建議,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9 minutes

第二眼的澎湖學
Ep 01: 粽子「戰南北」不稀奇,古人拿壁虎「戰台灣vs澎湖」才稀奇

在台灣,「戰南北」不稀奇,比如粽子跟壁虎都可以戰南北。但是你知道嗎? 拿壁虎來戰南北不稀奇,戰台灣本島跟澎湖群島才厲害!清朝乾隆年間擔任台灣府鳳山縣縣學教諭的朱仕玠,在他的著作《小琉球漫誌》第七卷竟然紀錄,台灣本島的壁虎會叫,到了澎湖群島就不會叫了。

這種腦洞大開的傳說是怎麼來的?其中又有什麼原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節目重點摘要-------

  • 濁水溪以南、以北壁虎會不會叫,其實只是迷思
  • 清代乾隆年間的文人朱仕玠,以及他所寫的《小琉球漫誌》
  • 《小琉球漫誌》裡提到「台灣壁虎聲如瓦雀,至澎湖則不能鳴」的考證
  • 在朱仕玠之前的文人,有沒有對壁虎留下紀錄?這些正確嗎?
  • 常見家中的壁虎,包括有響亮叫聲的疣尾蝎虎,以及鳴聲不響亮的無疣蝎虎。


-------------------------------

Music credit: "Luxery" by Causmic; "A Caring Friend" by Bad Snacks.


如果你有任何建議,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b0p9mpd022e01xx5ekweyks/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5 minutes

第二眼的澎湖學

真正重要的事情,匆匆看一眼是不夠的。澎湖不只是夏日狂歡的島嶼,也是耐人尋味的秘境。歡迎收聽第二眼的澎湖學,把澎湖多看一眼,深入的瞭解澎湖。

喜歡我們的節目,現在就單筆小額贊助。
➜ https://penghu.firstory.io/join

如果有任何建議,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https://open.firstory.me/user/penghu/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