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資深醫藥記者梁惠雯主持的《醫探究竟》,邀請醫藥領域專家,帶你破解傳統醫藥、健康迷思、掌握最新醫療趨勢!
無論是慢性病防治、醫學新知,還是生活中的健康疑難雜症,
都能在《梁惠雯-醫探究竟》頻道中找到最實用的醫學解答。
節目不只聊疾病,更深入剖析健康管理、預防醫學,
甚至是醫療產業未來的發展。
疾病真的防不勝防嗎?現代醫學能讓我們活得更健康嗎?
一起解開醫療的奧秘,幫助你做出最聰明的健康選擇!
------------------------
▷本頻道由寶島聯播網經營
▷每週四更新,訂閱頻道、打開小鈴鐺接收更新通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由資深醫藥記者梁惠雯主持的《醫探究竟》,邀請醫藥領域專家,帶你破解傳統醫藥、健康迷思、掌握最新醫療趨勢!
無論是慢性病防治、醫學新知,還是生活中的健康疑難雜症,
都能在《梁惠雯-醫探究竟》頻道中找到最實用的醫學解答。
節目不只聊疾病,更深入剖析健康管理、預防醫學,
甚至是醫療產業未來的發展。
疾病真的防不勝防嗎?現代醫學能讓我們活得更健康嗎?
一起解開醫療的奧秘,幫助你做出最聰明的健康選擇!
------------------------
▷本頻道由寶島聯播網經營
▷每週四更新,訂閱頻道、打開小鈴鐺接收更新通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小孩最不該吃保健品?B6、維C、魚油、鈣片吃多都有風險!
「減藥藥師」胡廷岳提醒:能從飲食補,就先從飲食補;真的缺,再補對的量,不要一把吞。觀念對了,少吃才是保養。
👉 你家最常備哪一種保健品?一起檢視劑量與必要性。
#用藥安全 #保健食品 #缺什麼再補什麼 #醫探究竟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98歲該不該化療?止痛藥、貼布為何越用越傷?
「減藥藥師」胡廷岳教你分辨3種「划算的藥」(救命/治病/保養)與不划算的「症狀藥」,還有保健食品該怎麼看。觀念對了,藥才能越吃越少。
👉 你最常誤會哪種藥?留言告訴我們。
#用藥安全 #減藥思維 #止痛藥 #保健食品 #醫探究竟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睡不著就一直加藥?不是這樣的。
本集請到「減藥藥師」胡廷岳,談23顆安眠藥事件,帶你分辨「治病藥/救命藥」的優先順序、什麼叫「划算的藥」、以及非藥物的助眠方法。
觀念對了,藥才能越吃越少。
👉 你曾遇過「藥愈拿愈多卻沒效」嗎?留言聊聊你的經驗。
#用藥安全 #減藥思維 #失眠 #醫探究竟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社工處處長 #陳俊佑
🎙 主持|#梁惠雯
失智不是等病來,現在就能做。
💡重點三筆記:
1️⃣ 新藥18個月約150萬——要搭配生活介入才划算。
2️⃣ 六大關鍵:🧠腦動(閱讀/桌遊/跳舞)+🏃生動(規律運動)+🤝人際互動+🥗健康飲食+😴睡眠修復+🩺慢性病管理。
3️⃣ 家中一人失智,另一半風險也升高!全家一起改變生活型態,才能幫助延緩。
👉 學會「把時間買回來」的日常做法,本集一次說清楚。
#失智照護 #阿茲海默 #新藥評估 #長照 #照顧者支持 #醫探究竟
--
標題|失智24年完成碩士!「生活再造」六招2025.10.30(四)18:15-18:30
內文|
🎙 來賓|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社工處處長 #陳俊佑
🎙 主持|#梁惠雯
失智也能活出節奏:
✨ 真實案例——有人失智24年完成碩士、12年仍維持獨立生活;關鍵在「早發現+天天做得到的生活介入」。
🧭 三個重點:
1️⃣ 先就醫、要資源
2️⃣ 生活再造六招:🧠腦動(閱讀/桌遊/教人也有效)+🏃生動+🤝人際互動+🥗飲食+😴睡眠+🩺慢性病管理(糖尿病特別留意)。
3️⃣ 做自己擅長的事最補腦
🆘 照顧者也要被照顧:長期單扛易憂鬱,務必分工、喘息。
👉 把「失能曲線」壓平,從今天把日常安排回來。
#失智照護 #阿茲海默 #日照中心 #社區據點 #照顧者支持 #醫探究竟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社工處處長 #陳俊佑
🎙 主持|#梁惠雯
重點三筆記:
1️⃣ 不是忙就健康:教授、醫師也會失智
2️⃣ 大腦保健體操 ✅ 跳舞=腦動+生動;坐著也可做,分段5分鐘開始。
(啦啦隊女神 #安芝儇 動作示範:https://youtu.be/-wY0s1h6Ihw?si=2V-8K5uZhw1xt8n6)
3️⃣ 12週能看見改變
加碼工具包:
🧩 生命智慧桌遊
📘 《這樣生活不失智》:把六大關鍵變成每日SOP。
🧭 提前安排第二人生:預立醫療決定/監護,四道人生(道愛・道歉・道謝・道別)。
👉 把「腦力行程」寫進你每天日常
#失智預防 #大腦保健體操 #生命智慧桌遊 #預立醫療決定 #用進不退 #醫探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社工處處長 #陳俊佑
🎙 主持|#梁惠雯
失智也能活出節奏:
✨ 真實案例——有人失智24年完成碩士、12年仍維持獨立生活;關鍵在「早發現+天天做得到的生活介入」。
🧭 三個重點:
1️⃣ 先就醫、要資源
2️⃣ 生活再造六招:🧠腦動(閱讀/桌遊/教人也有效)+🏃生動+🤝人際互動+🥗飲食+😴睡眠+🩺慢性病管理(糖尿病特別留意)。
3️⃣ 做自己擅長的事最補腦
🆘 照顧者也要被照顧:長期單扛易憂鬱,務必分工、喘息。
👉 把「失能曲線」壓平,從今天把日常安排回來。
#失智照護 #阿茲海默 #日照中心 #社區據點 #照顧者支持 #醫探究竟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林口長庚 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蔡昀臻
🎙 主持|#梁惠雯
有人在場上拚盡全力,有人靜靜守在場邊。
蔡昀臻醫師說:「我們隊醫的工作,是讓選手沒有後顧之憂。」
從過敏、氣喘到關節發炎,
她每天巡場、關心:「喉嚨還好嗎?睡得好嗎?」
那些看似微小的問候,其實是最溫柔的力量。
「當他們能安心上場,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醫探究竟 #蔡昀臻 #隊醫 #世大運 #醫療幕後 #運動醫學 #梁惠雯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林口長庚醫院 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蔡昀臻
🎙 主持|#梁惠雯
曾經也是在運動場上奮力的一員,
蔡昀臻醫師延續未竟的夢想,
擔任隊醫前進德國世大運,
從不同「視角」看競技。
💡關鍵任務:
✔️ 每天「三餐問候」追蹤選手狀況
✔️ 幫頂尖選手找出不影響成績的治療法
✔️ 場邊不只救急,也要當啦啦隊打氣
她說:「我們不是去看病,是去讓選手發光的。」✨
#醫探究竟 #蔡昀臻 #世大運 #隊醫 #運動醫學 #梁惠雯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林口長庚 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蔡昀臻
🎙 主持|#梁惠雯
蔡昀臻醫師,隨隊前往德國世大運,
遇見柔道選手脫臼、即刻復位;
看見桌球、羽球、射箭選手摘下金牌的瞬間,
她忍不住紅了眼眶——「那不只是激動,是感動。」
從場邊的急救,到團本部的值班,
再到回台後繼續守護國中羽球小選手,
她說:「我們的工作,就是讓選手安心地發光。」
在每一次比賽的背後,
有無數幕後團隊,
安靜卻深深的愛。💛
#醫探究竟 #蔡昀臻 #梁惠雯 #隊醫 #世大運 #運動醫學 #默默守護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真實案例:46歲夥伴突發腦幹出血,簽了器捐,但太太捨不得——「你就自私吧,因為他更愛你。」把「不願意放手」改成「還沒準備好放手」。
行動清單:先做《預立醫療決定》(帶二等親跑ACP門診)+健保卡註記器捐+準備緊急聯絡人卡。
單程行李箱怎麼裝:喜歡且寬鬆的壽衣、保單與重要文件、遺照、資產「線索」與代辦清單。
五大行李順序:醫療✅ → 財務/殯葬/法律 → 最難的是心靈(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關鍵提醒:沒有標準答案;把話說開,比找「正確答案」更重要。
#醫探究竟 #小冬瓜 #生死教育 #預立醫療決定 #器官捐贈 #好好道別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疫後,我們更懂了「無常」:先學會聊死亡,才更會珍惜活著。
心裡的那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難,但值得練習。
使用門檻降到最低:章節附影片QR、匿名社群陪跑1年,卡關有人帶。
活頁夾=你的版本:順序自訂、內容可加可減,真正貼合每個家庭。
10/19 台北《人生整理課》論壇:醫療、法律、財務、殯葬、心靈一次補課。
核心提醒:好好告別=把握此刻;過去已定、未來未至,當下最重要。
#醫探究竟 #小冬瓜 #單程行李包 #人生整理課 #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善終教育 #活在當下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死亡像旅行」——小冬瓜聊為何取名《單程旅行社》🎒
開箱五大行李:醫療/財務/殯葬/法律/心靈 ✅
活頁設計想哪寫哪;遺照、聯絡人、代辦清單一次整理 🗂️
為了不讓家人慌張,現在就留下一條清楚的「線索」🧵
#醫探究竟 #小冬瓜 #單程行李包 #生死教育 #善終準備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組長、諮商心理師 呂奕熹
🎙 主持|#梁惠雯
有些孩子的「心還在放假」,手機一拿起就停不下來,
也讓親子之間更容易擦槍走火。
📌 孩子因為被打斷遊戲而摔東西、爆氣?
呂奕熹心理師提醒:問題不在3C,而在關係。
💡教養三關鍵:
1️⃣ 了解他在玩什麼:父母願意陪玩,才能理解孩子的世界。
2️⃣ 共同訂規則、共同遵守:全家九點後關網路,一起下棋、玩桌遊,重新找回連結。
3️⃣ 身教比限制更有力:父母怎麼用手機,孩子就會怎麼學。
👀 心理師說:
「孩子最想要的,其實是被陪伴、被理解。
當真實的關係溫暖起來,他就不需要一直待在虛擬世界裡。」
#網路成癮 #親子教養 #梁惠雯 #醫探究竟 #呂奕熹 #3C世代 #心理健康 #陪伴才是解方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組長、諮商心理師 呂奕熹
🎙 主持|#梁惠雯
從暑假到開學,
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心還沒收回來」,
一提手機、就開戰——家庭成了情緒戰場。
當孩子為了手機暴怒、拒學、甚至出手攻擊父母——
心理師提醒:「網路只是影子,真正的問題是家裡的規則早就失衡。」
💡 呂奕熹心理師的三個提醒:
1️⃣ 先看自己養成什麼樣的王:孩子是王子沒錯,但家長得記得自己是國王與皇后。
2️⃣ 治療像減重,不是斷食:不能「一刀斷網」,要「記錄使用時間→提升效能→週末斷網48小時」。
3️⃣ 最該改變的,可能是父母自己:
「孩子不願意改變時,父母就該好好過生活,讓孩子看到——家不再被他控制。」
💬 心理師說:
「當父母重新拿回自己的生活主導權,
孩子反而會開始學會尊重。」
#網路成癮 #親子教養 #心理健康 #梁惠雯 #醫探究竟 #呂奕熹 #家庭界線 #3C世代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組長、諮商心理師 呂奕熹
🎙 主持|#梁惠雯
從暑假一路玩到開學,眼看第一次段考也快到了,
許多孩子心還「收不回來」,
滑手機、追影片、打遊戲——成了親子衝突的導火線。
呂奕熹心理師提醒:
「科技不是壞東西,問題是——我們怎麼教孩子使用它。」
💡關鍵兩點:
1️⃣ 先說清楚規則再開放使用:讓孩子知道「怎麼用」與「用錯會失去權利」。
2️⃣ 讓他為自己負責:功課完成、時間管理好,就有自主使用的空間。
👉 與其禁止,不如陪孩子一起學會「善用科技」。
因為,能自我節制的孩子,才是真正的自由。🌱
#網路成癮 #親子教養 #梁惠雯 #醫探究竟 #呂奕熹 #3C世代 #心理健康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敦仁診所院長、內科醫師 #蕭敦仁
🎙主持|#梁惠雯
你以為只是腸胃在鬧,其實「自律神經失衡」常把症狀散落在全身:
胃脹、放屁、腹瀉/便祕交替、上腹悶痛
心悸、胸悶卻檢查正常
失眠、焦躁、白天沒電
乾咳、喉嚨卡卡(→ 胃食道逆流的「非典型」表現)
醫師重點
• 先排除「結構性病變」→ 胃鏡/大腸鏡檢查正常,再考慮功能性問題與自律神經。
• HRV(心律變異)可評估交感/副交感失衡,協助分型與追蹤。
• 高壓族群更要留意:考季學生、科技/金融夜間跨國會議者、穿無塵衣難上廁所者。
• 季節與荷爾蒙也會擾亂自律神經:春/秋換季好發、女性更年期副交感易降→失眠、盜汗、心悸。
飲食與日常調整
【上消化道不適】
・少量多餐、7–8分飽;餐間別餓太久。
・點心優先:一小把堅果(約6–12顆)/茶葉蛋;避餅乾、麵包、含糖飲。
【下消化道(腸躁症)】
・先試低FODMAP(低發酵性醣類)原則,記錄觸發食物。
・必要時做食物敏感檢測,量身避開高敏項;搭配益生菌與腸黏膜修復營養。
就醫路徑
先做基礎檢查排除紅旗(黑便/血便、夜醒痛、體重快速下降、發燒等)。
結構無異常→思考自律神經失衡,採多面向處置(睡眠、運動、壓力管理+必要藥物)。
需要時跨科合作(身心科/婦產科更年期治療)更有效。
首播時間
2025.10.02(四)18:00–19:00《醫探究竟》
互動小題
你最困擾的是:A. 上腹悶脹 B. 飯後急著上廁所 C. 便祕/腹瀉交替 D. 失眠+心悸
在留言告訴我們!
#自律神經失調 #腸躁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 #HRV #低FODMAP #更年期 #睡眠管理 #壓力調節 #醫探究竟 #蕭敦仁 #梁惠雯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敦仁診所院長 蕭敦仁醫師
🎙主持|#梁惠雯
「做過胃鏡、大腸鏡都正常,但我就是不舒服!」
這種多半屬於「功能性」問題(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腸躁症),背後常見關鍵=#自律神經失調。
但重點是:一定要先排除結構性病變(潰瘍、腫瘤等)再談「功能性」,別自己貼標籤而延誤就醫。
本集重點
• 不會致命但超困擾:影響日常、考場、上台、出差品質。
• 好發族群:壓力大的年齡與職場——國三/高三考季、科技/金融等高壓環境,女性略多,但男性常「撐著不說」。
• 職場案例:無塵衣不易上廁所→憋尿、少喝水,易導致泌尿道問題;需與主管同事溝通「必要的生理中斷」。
• 何時算「正常排便」?一天3次~三天一次皆可;若「超過」或伴劇烈腹痛、夜間痛、血便體重掉等紅旗,務必就醫。
• 全方位處理:藥物只是其一;需同步調整睡眠、飲食、運動與壓力管理,必要時跨科(身心科)協作。
• HRV(心律變異)可協助評估交感/副交感失衡,作為管理與追蹤的工具。
吃什麼、怎麼吃(上/下消化道分流)
【上消化道不適(胃脹、上腹悶痛)】
・少量多餐、七~八分飽。
・餐間別餓太久;餓了可補「不升糖」的小點:
堅果一小把(約6–12顆,≈90kcal)
茶葉蛋一顆(≈75kcal)
・避開餅乾、麵包、含糖飲。
【下消化道症狀(腹瀉/便祕交替、放屁多)】
・嘗試低FODMAP(低發酵性醣類)飲食作為短期緩解策略。
・找出個人誘發食物;必要時評估食物敏感。
・規律作息+壓力調節,搭配醫師建議的藥物/益生菌。
主持人叮嚀
先排除「有沒有長東西」,再談自律神經與功能性問題;症狀困擾很真實,但「有路可走」別沮喪。
首播時間
2025.10.02(四)18:00–19:00《醫探究竟》
互動小投票
你最常遇到的是:A. 上腹悶脹 B. 飯後跑廁所 C. 便祕/腹瀉交替 D. 失眠+心悸
留言告訴我們!
#自律神經失調 #腸躁症 #功能性消化不良 #HRV #高壓職場 #睡眠管理 #低FODMAP #醫探究竟 #蕭敦仁 #梁惠雯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敦仁診所院長 蕭敦仁醫師
🎙 主持|#梁惠雯
「油門 vs. 煞車」失衡! 自律神經鬧腸胃
🧠 自律神經=交感(油門)與副交感(煞車)的平衡系統;一失衡,全身都亂。
🍽️ 常見表現:一直脹氣、放屁、胃絞痛、吃完就跑廁所、便祕/腹瀉交替、心悸、夜尿、失眠、焦慮…
🧪 怎麼判定?1995年美國生理學會提出的 HRV(心律變異)檢測,可看交感/副交感與SDNN等指標,對應「八型」自律神經異常,幫你對症處理。
🏥 臨床重點:
・胃鏡/大腸鏡「結構正常」≠你沒事,很多是功能性問題(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腸躁症)與自律神經相關。
・考季拉肚子、飯後一直想上廁所、蹲很久只排氣——這些都很常見也可被改善。
👨⚕️ 蕭醫師帶你拆解:上消化道vs.下消化道症狀判讀、何時要做內視鏡、何時思考自律神經、實用調整與就醫路徑。
📺 首播時間
2025.10.02(四)18:00–19:00《醫探究竟》
📌 互動小問答
你最困擾的腸胃症狀是哪一種:A. 吃完就脹 B. 一直想上廁所 C. 便祕/腹瀉交替 D. 心悸+失眠
在留言告訴我們!
#自律神經失調 #腸胃不適 #HRV #功能性消化不良 #腸躁症 #職業壓力 #消化系 #醫探究竟 #蕭敦仁 #梁惠雯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醫策會執行長 #方震中
🎙 來賓|願麗醫美診所 皮膚科醫師 #廖苑利
主持|#梁惠雯
「變美」不是問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答案。
台灣每年 9/17 與世界同步響應 世界病人安全日,從用藥安全、診斷安全,到今年聚焦新生兒與兒童的病人安全,提醒我們:
✨ Patient safety from the start —— 從出生開始就要守護。
👩⚕️ 本集《醫探究竟》邀請:
醫策會執行長 #方震中 (急診醫學、腎臟內科、毒物學、重症醫學專家)
院麗醫美診所創辦人 皮膚科醫師 #廖苑利
一起談談:
🔸 世界病人安全日的由來與核心精神
🔸 台灣為何醫療水準高,但新生兒死亡率仍偏高?
🔸 醫美診所如何落實病人安全?認證到底代表什麼?
🔸 病人自己該如何「有自覺」守護安全,而不是只看價錢或知名度?
🟠 你知道嗎?每年響應病人安全日,還會點亮國家地標「橙色之光」!
去年是總統府,今年則換上台大兒童醫院,象徵從小守護每個寶貝的健康。
📌 變美之前,先問自己一句:
👉「我的安全,有沒有被好好守護?」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zc9txp04yh01wy1iku98ah/comments
🎙 來賓|醫策會執行長 #方震中
🎙 來賓|願麗醫美診所 皮膚科醫師 #廖苑利
主持|#梁惠雯
你敢為了省錢,把麻醉交給「行政人員」嗎?
你敢為了漂亮飛到國外手術,卻「住飯店」自己承擔風險嗎?
🎙️ 本集《醫探究竟》主持人 #梁惠雯
邀請兩位專家:
👨⚕️ #方震中 醫策會執行長(急診醫學、病人安全專家)
👩⚕️ #廖苑利 願麗醫美診所創辦人、皮膚科醫師
一起揭開醫美背後的安全真相:
🔍 為什麼有診所寧願冒險,也不請麻醉科醫師?
🔍 病人安全認證為什麼推得這麼辛苦?
🔍 對岸醫美「直銷模式」與韓國醫美行銷術,暗藏哪些風險?
🔍 跨國動手術,出了事要找誰負責?
方震中執行長直言:「病人安全事件,用白話說就是──你去醫院,結果發生了不該有的傷害。」
廖苑利醫師也提醒:「便宜沒保障,跨境醫美就像觀光客住飯店,出事時根本沒人能救!」
醫美,不該只看價錢;
健康,更需要完整的制度與把關。
#醫探究竟 #醫美風險 #病人安全 #麻醉 #跨國醫療 #梁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