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Sport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a0/4f/1d/a04f1df6-393f-d2f7-1ec9-b1c788c6bb6b/mza_16663198759351692519.jpeg/600x600bb.jpg
科博揪咪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68 episodes
14 hours ago
科博館揪團開講啦!主持人咪咪和秀秀將為大家盡情挖掘各專業人士的幕後秘辛。 精彩的科學知識與有趣的博物館話題就在「科博揪咪秀」! 想知道更多科博館的資訊嗎?歡迎追蹤: ▸揪咪秀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mnsmihsiu/ ▸科博館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nmnsTaiwan ▸揪咪秀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mnsmihsiu/ ▸科博館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mnstw/?hl=zh-tw ▸科博館官網◂ http://www.nmns.edu.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Natural Sciences
Science
RSS
All content for 科博揪咪秀 is the property of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科博館揪團開講啦!主持人咪咪和秀秀將為大家盡情挖掘各專業人士的幕後秘辛。 精彩的科學知識與有趣的博物館話題就在「科博揪咪秀」! 想知道更多科博館的資訊嗎?歡迎追蹤: ▸揪咪秀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mnsmihsiu/ ▸科博館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nmnsTaiwan ▸揪咪秀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mnsmihsiu/ ▸科博館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mnstw/?hl=zh-tw ▸科博館官網◂ http://www.nmns.edu.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Natural Sciences
Science
Episodes (20/68)
科博揪咪秀
EP.68 生物戰情室 feat. 鐘珮哲 aka 種出又大又甜沒農藥草莓的生防中心主任
大自然中,生物彼此交織成錯綜複雜的食物鏈,有些相生共存,有些相剋制衡,而這種多樣性的存在,維持了生態系統的穩定。然而,農業耕作往往讓環境趨向單一化,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平衡,導致蟲害等問題頻繁發生。 為了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同時,也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人員積極探索生物防治的方法。他們如何尋找適合的天敵來對抗害蟲?又如何設計簡單易行的方式,讓農民願意採用? 本集邀請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的鐘珮哲主任,帶大家深入了解生物防治的智慧與實踐,一同探索生態與農業的和諧共存之道! 01:12 什麼是生物防治?怎麼挑選可以進行防治的物種? 05:15 惱人的荔枝椿象可利用平腹小蜂來防治,無人機也能幫上忙。 09:33 農民可以網購天敵昆蟲 12:00 草莓救星長毛小新綏蟎 14:15 如何在田間找到超小蟎?還要知道他們喜歡捕食什麼階段的葉蟎? 15:58 飼養天敵昆蟲要吹暖氣還要避免跑去吃光飼料。 17:27 販售和使用方式都講究,醬料罐是好幫手。 22:28 使用化學農藥與天敵昆蟲的差異? 23:35 天敵會不會受農藥影響?會不會溢出造成生態問題? 30:23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hours ago
31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67 【策展人開箱】- 名畫3D反毒 feat. 楊中信 aka 隨時隨地都在想跨界結合的反毒策展人
毒品影響的不只是健康,更是對人生選擇的深層挑戰。雖然校園教育與各政府機構都在推動反毒工作,但科博館卻跳脱八股的說教方式,用藝術發聲,用創意翻轉視角。 這次的「名畫3D反毒」特展設計,讓科學與美學交織成一場心靈的警醒行動。反毒,不只是知識傳遞,更是一種跨領域的思辨與感受。 而每一檔特展都能帶來全新呈現,到底策展人是怎麼做到的?他的靈感從哪裡來? 讓我們一起聽聽策展人楊中信博士的精彩分享,走進反毒藝術背後的策展現場! 01:35 如何想出這麼多不同的展示方式結合反毒 09:40 每一類毒品對腦內造成的反應不同,也能用不同繪畫表達 15:26 毒品成癮將影響大腦結構也改變對毒品的耐受性 19:08 大麻的危害 22:43 近年校園與社會整體的毒品使用數量 26:15 安眠藥也算毒品!!!! 29:10 除了博物館,還有大量校園與民間推廣 32:27 下一檔反毒展又有什麼新靈感? 34:14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34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66 【策展人開箱】- 鯨掘 feat. 楊子睿 aka 還有29年才退休的主任
你知道臺灣第一次挖掘到完整的鯨魚化石,是在哪裡嗎? 整個挖掘過程有哪些辛苦又驚險的故事? 從野外挖掘到清修展示,究竟經歷了多少繁瑣又細緻的步驟? 這集我們邀請《鯨掘》特展的策展人,同時也是挖掘團隊的負責人--楊子睿主任,帶你一起了解這隻鯨魚化石背後的精彩故事! 所以如果你對化石的挖掘、鯨魚在人類文化中的角色、甚至牠們現在面臨的保育危機有興趣,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場檔特展,更要先來聽聽我們這集節目! 01:04 特展簡介 03:37 從野外挖掘到修復完成需要哪些步驟?為此用光恆春的鋁箔紙! 09:09 鯨魚化石挖掘甘苦談 18:16 這隻鯨魚化石的發現對台灣古生物界的重要性? 22:02 國外挖化石的特別經驗,除了躲沙塵暴還要出動直升機! 28:14 預計多久可以清修完成? 33:13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34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65 承「虻」觀照 feat. 洪自亨 aka 年輕有為創業家
人類的生活每天都產生大量廢棄物,而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廢棄物,始終是我們智慧與科技的挑戰。 您是否知道,生活中不起眼的「黑水虻」,竟然擁有驚人的能力,能有效幫助我們解決廢棄物問題?但牠的價值不僅止於此——黑水虻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用途! 本集邀請循創生物科技公司洪自亨先生,帶我們深入了解黑水虻的各種應用,揭開這種小小生物的大大潛能! 01:30 什麼是黑水虻 03:23 除了吃廚餘,黑水虻還可以養寵物、養水產、養豬和做肥料 10:31 如何照顧及養殖 15:42 人也可以吃 19:15 一般家裡能養黑水虻嗎?怎麼養? 23:00 黑水虻也吃雞糞 24:44 社區、學校和清潔隊養來好處多多 26:57 學校所學對創業是否有幫助 28:33 可以養黑水虻的植物性廢棄物原來超級多 34:24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5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64 跨海邂「構」(下集) feat. 鍾國芳 aka 經歷神奇人類學之旅的植物學家
科學家為了瞭解人類起源的謎團,藉由考古學、古DNA分析、語言學等各種方法去解開史前人類遷徙的路徑,而這些遷徙包含了跨越陸地或水域等不同的方式,其中「南島語族」的跨海遷徙更是一場波瀾壯闊的精彩航程,而解開這個精彩航程的方法除了傳統人類學上的研究方法外,植物學家的加入帶來了什麼樣的火花?又解開了什麼樣的謎團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鍾國芳老師分享吧~~ 00:13 太平洋的構樹為什麼全部是母的? 05:08 從構樹DNA看出構樹大約是4前年前左右被帶出台灣的 06:54 是否有其他農業包裹的研究? 11:46 夏威夷樹皮布文化的復興 14:32 人種複雜的新幾內亞也有樹皮布 17:54 什麼原因造就千年前的各個民族都願意學習南島語? 20:29 保存住南島文化與語言,我們才能稱作是南島語族可追溯最早的原鄉 27:11 幕後花絮(新幾內亞的驚險經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1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63 跨海邂「構」(上集) feat. 鍾國芳 aka 經歷神奇人類學之旅的植物學家
科學家為了瞭解人類起源的謎團,藉由考古學、古DNA分析、語言學等各種方法去解開史前人類遷徙的路徑,而這些遷徙包含了跨越陸地或水域等不同的方式,其中「南島語族」的跨海遷徙更是一場波瀾壯闊的精彩航程,而解開這個精彩航程的方法除了傳統人類學上的研究方法外,植物學家的加入帶來了什麼樣的火花?又解開了什麼樣的謎團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鍾國芳老師分享吧~~ 01:10 如何藉由植物了解南島語民族的遷徙 06:45 沒有文字的南島語族,如何追溯他們的移動路線? 08:29 語言學研究發現台灣是南島語系可追溯最早的原鄉 12:16 從現代人的DNA不容易看遷徙,但可以分析古人類的DNA 14:13 數千年前的南島語族為什麼要跨越大洋? 16:45 隨著人類生活需要跟著遷徙的農業包裹 21:47 構樹的研究樣本分布廣大收集不易 24:22 從DNA來看,太平洋的構樹跟臺灣南部的很相似,而且全部是母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7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62 人文采風探「索」趣 feat. 郭佩宜 aka 聲音美妙的人類學家
大家是否看過電影「海洋奇緣2」呢? 您知道電影中的主角們其實是「南島語族」人嗎? 其實「南島語族」不是指某一個人種或血源,而是一個語言學的分類,這個語系的分佈到底有多廣呢?這個分佈又訴說著他們的祖先有著怎樣驚險的海上冒險航程呢? 前一集我們介紹過索羅門群島,您知道島上的人民其實大部分也都屬「南島語族」嗎?它們的文化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一起來聽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郭佩宜老師的分享吧~ 00:56 什麼是南島語族?分布在什麼地方 03:39 索羅門群島的民族有南島也有非南島語族 08:50 在索羅門就要用索羅門時間 10:06 人類學家用進入當地人的思維了解當地文化 11:28 langalanga的特殊文化-人造島嶼 14:26 令臺灣人驚訝的飲食文化 18:27 隨著時代變遷的飲食選擇 22:48 貝珠錢用途很多,在當代仍是重要的結婚禮物也是貨幣 30:14 貝珠錢的材料、製作方法與其價值 35:06 其他南島文化與台灣原住民也有使用貝珠 39:13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40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61 勇闖雨林踏查記 feat. 陳正為 & 洪信介 aka 正港植物高手
南太平洋地區的第三大島國「索羅門群島」,全島有90%以上為熱帶雨林,擁有非常豐富的植物相,科博館曾派了近70人次的專家學者前往該地進行植物調查;過程中,他們面臨乘坐的船隻超重、傷口感染等各種危險,也因當地的各種因素而需隨時變更行程,重新安排調查路線。 這集我們邀請了當年參與採集調查的植物獵人洪信介及完成索羅門石松及蕨類植物圖鑑的作者陳正為,來聊聊索國的植物資源及當年他們所遭遇的各種驚險故事。 01:01 索羅門計畫的源起 06:18 爬樹高手的任務 09:37 石松與蕨類新種以及新紀錄種的發現 11:52 3公尺長的石松與世界最長葉子的蘭花 16:01 部落談判的緊張過程與超展開結局 21:00 乘坐6人小船的驚險過程 25:08 在索羅門,一切都要用索羅門方式處理 28:20 滯留離島雖無奈卻暖心 31:40 索羅門這幾年的變化 34:45 在地嚮導Moffet 對計劃的幫助,也熱忱學習 38:40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41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60 跨海尋蟲記 feat. 曾惠芸 aka 外表像大學生的大學教授
在蘭嶼有一群如寶石般美麗耀眼的生物「球背象鼻蟲」,而如此美麗的斑紋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臺灣除了蘭嶼外,還有什麼地方有牠們的蹤影?而這群美麗的生物們在世界的分佈又如何呢? 研究員在世界各地找尋牠們的身影時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又發生了什麼樣驚險的事情呢? 一起來聽聽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曾惠芸老師的分享吧! 01:18 球背象鼻蟲簡介 04:00 不會飛的球背象鼻蟲,如何遷移到不同島嶼? 08:49 硬梆梆的球背象鼻蟲,連攀木蜥蜴都不想吃他 16:29 菲律賓的球背被象鼻蟲有什麼特殊?身上的斑紋不是認親的依據 22:15 球背象鼻蟲吃什麼? 27:32 怎麼抓球背象鼻蟲? 32:22 菲律賓採集時的驚險歷程 39:40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42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9 璀璨蘭嶼植物行 feat. 楊宗愈 aka 半仙~
「蘭嶼」這座因盛產蘭花而改名的小島,不只有藍天碧海吸引人,它交匯了臺灣、琉球及菲律賓等區域特色的植物相,更是吸引了許多的植物學家前往調查及研究,這些植物學家在這調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而當您在蘭嶼旅遊時,是否注意過這些別具特色的植物身影呢?那這些植物又與逹悟人有著什麼樣的交集呢? 一起來聽聽本館生物學組楊宗愈研究員的分享吧~ 01:16 開始進行蘭嶼調查的契機 03:00 不論坐船或坐飛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06:57 蘭嶼的植物很特別 14:47 記錄達悟族語對植物稱呼的重要性 18:08 達悟人對植物的應用 20:42 這麼多年蘭嶼有什麼變化? 22:02 天池竟然有開7-11 ! ? 24:43 採集過程不為人知的辛苦 27:03 有辛苦也有有趣的事 28:21 教室裡的神鬼傳奇 31:45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7 months ago
34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8 南洋好食在 feat. 胖胖樹 aka 熱帶雨林夢想家
「飲食」是各文化中重要的核心靈魂,從此切入開始認識一個地方的文化,應是最容易入手的。 這集我們邀請了暢銷書作家胖胖樹王瑞閔,帶我們從「食物」來認識南洋群島中各個國家的特色。 透過飲食中的食材應用瞭解各國的差異性,如「酸味」在不同國家,所使用的材料有何不同等等。也透過飲食文化瞭解各國的相似性及其互相影響的歷史脈絡。 對南洋群島仍至東南亞地區飲食有興趣的您,一定不能錯過這集! 00:57 熱帶雨林的魅力與東協廣場的豐富多樣 02:09印尼黑果牛肉湯,若有似無的黑果味 05:20 如同印尼版豆干的天貝 08:10 苦苦辣辣的買麻藤餅乾 14:40 週末去才是好時機 16:16 酸酸甜甜的炸芭蕉 18:20 羅望子可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 21:43 馬來西亞的臭豆與麵包樹果實 24:14 榴槤品種幾百種,風味皆不同 28:08 菲律賓的飲食特色在色彩 31:36 愛酸也愛辣,連水果也加辣 36:07 東協廣場攻略 41:07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46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7 螢光菲翔 feat. 鄭明倫 aka 既哲學又博物的昆蟲學家
臺灣的生物學家認識菲律賓,有許多都是從蘭嶼開始的,到底此兩地之間的生物相有何相似之處呢? 這集我們邀請,因發現一隻身上同時擁有日行性與夜行性特徵的螢火蟲,而踏上菲律賓採集調查之路的鄭明倫主任,他年復一年的前往菲律賓及東南亞各地找尋答案,過程中累積了非常多的故事,還稱菲律賓是生物地理學的「盲腸」,您一定要來聽聽這位能從生物學講到人物史地的博物學家,他對菲律賓等地的見解與介紹。 01:50 為什麼去菲律賓採集?菲律賓的生物與臺灣的關聯性。 05:29 菲律賓螢火蟲調查的契機 07:28 夏威夷畢夏普博物館(Bishop Museum)的線索與啟發 15:05 菲律賓是個怎麼樣的國家?在分類學或生物地理學上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21:20 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是相輔相成的 24:40 菲律賓採集的驚險故事 31:10 婆羅洲生物的獨特處 34:28 從前進婆羅洲特展談東南亞地區與台灣的相似之處 44:11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8 months ago
46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6 熊爸雨林(下集) feat. 黃修德 aka 馬來熊保育中心熊爸爸
聽到熱帶雨林,大家是不是想到生物多樣性高、食物豐沛?但其實不同區域的熱帶雨林差異性是很大的,且不是所有的熱帶雨林都終年食物豐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生活在婆羅洲的馬來熊,是全世界8種熊中最小的一種,而且生活中有很長的時間都是在樹上,這是因為什麼樣的環境因素讓牠演化成這樣的呢? 一起來聽聽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修德博士的分享! 00:11 如何照顧心理受傷的小熊,並且訓練他們有在森林求生的技能 09:20 如何評估那些熊可以野放,野放前要做什麼訓練 11:02 婆羅洲的野生動物生活是很艱苦的 13:40 保育中心的野放經驗 20:24 透過生態旅遊,讓活的野生動物有經濟價值 24:09 如何參加馬來熊保育中心的國際志工,工作內容是什麼 27:28 如何訓練馬來熊有規律作息? 34:45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9 months ago
36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5 熊爸雨林(上集) feat. 黃修德 aka 馬來熊保育中心熊爸爸
聽到熱帶雨林,大家是不是想到生物多樣性高、食物豐沛?但其實不同區域的熱帶雨林差異性是很大的,且不是所有的熱帶雨林都終年食物豐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生活在婆羅洲的馬來熊,是全世界8種熊中最小的一種,而且生活中有很長的時間都是在樹上,這是因為什麼樣的環境因素讓牠演化成這樣的呢? 一起來聽聽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修德博士的分享! 01:10 馬來熊簡介,野外如何看得見? 07:25 馬來熊保育中心的工作內容 09:46 一般人可以飼養馬來熊嗎? 15:36 印象深刻的馬來熊拯救過程 20:27 保育中心如何照顧小熊?喝什麼奶很重要 25:47 食物的準備是大學問 30:30 蜂蜜是熊熊的最愛,願意為了蜂蜜做任何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33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4 【策展人開箱】-「前進婆羅洲」 feat. 蔡孟穎 & 劉靜文 aka 各司其職團隊戰
科博館的每一檔特展,都是策展團隊精心規劃下的心血呈現,即使已在他處展示過的展覽,在我們策展團隊的重新演譯下,也總是能帶來滿滿的新意與更亮眼的展示。 這次「前進婆羅洲- 我們與婆羅洲的距離」特展,在重新規劃之初,團隊人員即前往婆羅洲進行考察與探訪,這過程給了他們什麼樣的感受與想法,又如何在展覽中呈現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策展人蔡孟穎博士及平面設計師劉靜文的分享! 00:59 特展內容簡介與展場平面設計巧思 05:23 親訪婆羅洲熱帶雨林獨特與魔幻的感受 13:04 大王花與長鼻猴值得人生看一次 17:08 一望無際紅樹林的震撼 20:02 特展中最推薦的角落 25:45 觀展後的反思 32:45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35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3 蘭嶼蜥影力 feat. 黃文山 aka 論文發表大咖
蘭嶼,一個美麗的島嶼,有著湛藍清澈的海水,吸引了無數的觀光客前往,除此之外,它的生態資源也吸引了許多的學者前往調查與研究,本館黃文山副館長當年就是受到一張生態照片的吸引,而一頭埋入蘭嶼調查30幾年,過程中還發表了40幾篇的論文,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他調查的腳步,聽聽蘭嶼這30幾年在地景與生態上有著什麼樣的變化,又有著什麼樣精采的發現吧! 01:12 從一張照片開啟的蘭嶼研究 03:25 沙灘上的蛇與綠蠵龜 07:00 赤背松柏根特殊的吃蛋技法,為了吃蛋還會打架 14:05 長尾南蜥(長尾真稜蜥)與蛇打架的親代照顧行為 18:20 如果沒有海龜蛋,赤背松柏根要吃多少蜥蜴蛋? 23:21 三十幾年的研究甘苦談-住海砂屋、守夜等海龜、睡沙灘 28:17 沿岸島蜥超難抓,其他蜥蜴也不容易 32:07 蘭嶼的傳統文化與生態研究 35:53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7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2 前進雨林 feat. 藍瑞祥 aka 野人老師
聽到雨林,大家是否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亞馬遜熱帶雨林呢?但其實離我們不遠的馬來西亞也擁有大片的雨林生態,而且在首都吉隆坡附近,就可以安排雨林一日遊的行程唷。 這集我們邀請了來自馬來西亞從事生態導覽的藍瑞祥老師,跟我們聊聊雨林的各類話題,從雨林所面臨的問題、各種特色生物、到雨林中調查的驚險故事,還有雨林的生態旅遊等,一起跟著這集來段雨林之旅吧~ 02:10 熱帶雨林有什麼特色?跟臺灣的森林有什麼不同 06:43 馬來西亞雨林中的犀鳥 09:32 猿類與猴類也是特別的 12:00 雨林中的驚險經驗 15:38 油棕的種植與雨林開發的問題 19:27 生態教育要從生活中開始 23:29 進入雨林前的準備事項 27:32 遇到螞蝗怎麼辦? 30:34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2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1 樹立生機 feat. 徐嘉君 aka 找樹的人
一棵看似平凡無奇的大樹,其實承載了無數的生命,上面附生了許多的植物,居住了各式各樣的昆蟲、鳥類及哺乳類動物。 您知道氣候變遷對於在第一線的附生植物有什麼樣的影響嗎?它們為何是重要的指標植物呢? 這集訪問了臺灣爬過最高樹的女人-徐嘉君老師,她說:「每爬一棵樹,就是一次的探險旅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探險旅程,及過程中所帶出的各種故事與知識吧! 01:13 爬過多少樹?不同樹高所帶來的感覺與所見到的生物 04:10 在樹上的探險,上樹後才看得到的各種景象 07:56 附生植物怕冷但耐旱,每次見到都很感動 11:36 全臺灣最高的樹?爬上它的感覺?會暈樹嗎? 12:43 怎麼量到一棵樹的最高點,與爬野樹安全確保方法 16:18 樹上過夜的經驗,想上廁所怎麼辦? 19:17 樹很高風景很好不可怕,樹上遇到虎頭蜂比較可怕 24:13 氣候變遷對附生植物的影響 31:31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4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50 森動之夜 feat. 游崇瑋 aka 生態旅遊逹人
每年4~5月的螢火蟲季,很多地方都會推出賞螢活動,但夜間觀察可不是只有螢火蟲唷,夜晚的森林跟白天是一樣精彩的,有許許多多的昆蟲、蛙類及蛇類等生物,而夜間觀察我們要留意些什麼?手電筒如何選擇?又有哪些適合入門者的夜觀點呢? 來聽聽這集,生態旅遊逹人游崇瑋老師的分享吧! 00:58 晚上的夜間觀察可以看什麼樣的生物?渦蟲其實很有趣~ 06:19 夜觀遇到山豬的緊張時刻 11:04 哥斯大黎加與巨蝮的初遇 15:45 繪本”夜間觀察”帶孩子認識本土物種 17:41 臺北的市區也有白鼻心 19:55 夜觀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22:24 手電筒如何選擇?看螢火蟲需要用紅光嗎? 28:14 臺灣觀察蛇類最棒的地方與入門的夜觀地點 32:25 幕後花絮(滿滿國外生態觀察經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7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EP.49 幽谷蝶影 feat. 詹家龍 aka 消失的紫斑蝶詹導
臺灣現生一共有4種紫斑蝶,牠們是世界上唯二的越冬型蝴蝶,每年當第一道冷峰吹來,牠們開始南遷進行越冬,您能想像在4-50年前的臺灣南部,有著許許多多超過百萬隻紫斑蝶越冬的紫蝶幽谷嗎? 您知道牠們又在什麼季節開始北返?而北返的路上牠們又將遇到的什麼樣的難關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消失的紫斑蝶」紀錄片詹家龍導演的分享! 01:02 紫斑蝶有哪幾種? 05:00 紫斑蝶如何遷移?會到哪裡度冬? 11:39 世界上有其他長距離移動的蝴蝶嗎? 14:33 高速公路也要讓道給紫斑蝶 19:29 紫斑蝶國道路殺傷亡減少多少 21:18 在蝴蝶翅膀上寫字是為了做什麼? 30:42 幕後花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1 minutes

科博揪咪秀
科博館揪團開講啦!主持人咪咪和秀秀將為大家盡情挖掘各專業人士的幕後秘辛。 精彩的科學知識與有趣的博物館話題就在「科博揪咪秀」! 想知道更多科博館的資訊嗎?歡迎追蹤: ▸揪咪秀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mnsmihsiu/ ▸科博館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nmnsTaiwan ▸揪咪秀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mnsmihsiu/ ▸科博館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mnstw/?hl=zh-tw ▸科博館官網◂ http://www.nmns.edu.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