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衝突或誤解,都是因為自己眼界、心胸太過狹隘,或由於本位主義、先入為主所造成的認知偏差?
所以啊!近幾年除了談創新,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換位思考」這個關鍵字哦!因為,它不但是培養傾聽、理解以及溝通能力的先決條件,也是開啟「同理心」的鑰匙,更是人生格局大進階的入場券。
在這個空中園地,我們將與聽友們暢聊關於國際政經、科技走向、投資理財、社會百態、人文藝術以及心理探索等趨勢,每週日都有新內容上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衝突或誤解,都是因為自己眼界、心胸太過狹隘,或由於本位主義、先入為主所造成的認知偏差?
所以啊!近幾年除了談創新,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換位思考」這個關鍵字哦!因為,它不但是培養傾聽、理解以及溝通能力的先決條件,也是開啟「同理心」的鑰匙,更是人生格局大進階的入場券。
在這個空中園地,我們將與聽友們暢聊關於國際政經、科技走向、投資理財、社會百態、人文藝術以及心理探索等趨勢,每週日都有新內容上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2025 新年開播第一集,就讓我們從國家的制高點視角來聊聊投資風向吧!
大國持續博奕,對外投資審查機制預料將變多;
永續發展,促使氣候科技生態系統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
最後美國金融時報提出一個有趣的議題是:身處人工智慧時代,投資研究還有意義嗎?
且讓我們繼續……聽下去!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所謂的與時俱進,正是需要跟隨時空的轉換而調整自己的視角、思惟和決策。
2025 年零售業的成功將屬於那些將適應性、創新性和致力於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期望相結合的人,
透過了解和利用這些趨勢,企業可以在不斷變化的行業中取得成功,那些擁抱零售趨勢、同時將客戶牢牢置於一切工作中心的企業將繼續蓬勃發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什麼?歡樂的耶誕節,居然也跟碳排有關?
因為耶誕節,通常伴隨著奢華禮物、廣泛旅行和暴飲暴食的狂歡,
而這種消費狂歡是有代價的:不僅是錢包和腰圍,還要付出氣候的代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建築物的建造、營運和拆除,就佔了四成的世界碳排量。
永續建築涵蓋廣泛的方法,包括追求綠色建築認證、整合再生能源、實施減少廢棄物策略以及採取節水措施等。
此外,建築資訊模型 (BIM) 和預製方法等技術進步正在促進更永續的施工流程,同時提高專案效率。
與此同時,規劃和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建設項目和建築本身在整個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影響,以減少其環境足跡。
綠建築材料的初始投資成本很高,但長期來看會帶來回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大家知道嗎?建築物的碳排量,佔全球能源碳排近40%!
今年 COP29 亦提升了建築和施工在應對氣候變遷全球行動的重要性。
PEEB 和 GlobalABC 發布了實用指南《建築 NDC》,將氣候行動納入建築和施工領域;
而搶在 COP29 之前,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 (World GBC) 就宣佈將開發 NDC 記分卡工具,以便用來評估和加強國家建築政策行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12月10日訂為國際人權日,近幾年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最脆弱群體也格外受到關注。
如果做得好,自願性碳市場 (VCM) 可以透過為有效的緩解和適應工具提供資金來彌補氣候融資缺口。
其中一個例子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預估它從現在到 2050 年將可為全球氣溫控制在 2°C 以下所需的緩解措施有 20% 的貢獻 。
VCM 還可以引導關鍵資金來支持世界各地原住民和當地社區的社區發展、復原力和福祉。
不幸的是,一些基於自然的碳計畫在人權方面有著令人不安的歷史。
在碳抵銷計畫中最糟糕的例子中,有違反自由和事先知情同意、限制土地使用甚至非法徵用土地的情況……。
永續性不僅是一項道德義務,也是一項信託責任;而今後的永續報告書也不再只是官僚形式的任務,而是更具變革性的事情!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人權議題也正在 ESG 領域發酵。永續報告全球標準 GRI 2021年新版《通用準則 2021》,特別將「人權」和「風險」納入盡職調查項目,並且在 2023 年1月1日生效。
從此,人權不再只是重大性議題的選項之一,而是被提升到最高層級。
就在上個月,歐盟委員會更通過了禁止在歐盟市場銷售或出口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的法規,無論是全部還是部分、在任何地方。
雖然這個法規沒有明確對企業施加額外的盡職調查義務,但為了確保合規性,企業需要製定明確的政策和流程,
以識別、監控和(如有必要)解決營運或供應鏈中的任何強迫勞動或童工情況,包括評估供應商、維護透明記錄以及回應歐盟當局的調查。
美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正在鼓勵公司將關於人權的案例、警報、補救措施以及影響評估放入永續報告中,
並借助世界基準聯盟 (WBA) 的數據來確定不同行業的最佳實踐,並準備因此改變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的投票方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對許多人來說,霸凌一直是一種痛苦的考驗,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陰影,網路霸凌尤甚,它沒有界限,也沒有盡頭。
社群媒體平台提供了一個舞台,騷擾可以匿名、無情、公開地持續進行。與自然結束的身體對抗不同,網路攻擊會隨著每一次按讚、留言或分享而放大。
社群媒體上的侮辱或謠言不會消失。它仍然是可觸及的、可見的,並且可以隨時重新出現,迫使受害者反覆重溫他們的屈辱。
另一方面,學校裡的衝突只有少數人目睹,而網路攻擊可能會在幾分鐘內波及數千人。這種恥辱變得公開化和全球化。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何謂霸凌?霸凌是一種不受歡迎的攻擊行為,涉及真實的或感知的權力失衡。
這種行為可以是口頭的、身體的、社交的,甚至是透過數位平台發生的——通常稱為網路霸凌。
霸凌行為為每個參與者創造了一個負面的環境,包括旁觀者,甚至是霸凌者本人。
如果不加以解決,霸凌行為可能會升級,並對個人和更廣泛的學校社區產生嚴重的長期後果。
透過團結一致、大聲疾呼並培養同理心和包容性的文化,我們可以在減少霸凌行為,
而人格特質是從小養成,父母在幫助孩子處理人際關係和衝突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最新的運動行銷風潮,2023 年微博運動員報告顯示,相較於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粉絲們對運動員的個人生活更感興趣,
許多熱門搜尋都集中在運動員的場外活動上。青少年對運動員的興趣延伸到了比賽之外的生活,
他們的帥氣外表、穩定的表現、迷人的個性變成了吸引人的特徵。這一點,身在台灣的你我,這兩天應該也都充分感覺到了吧?
本集將分享最新七大運動行銷趨勢,所謂的運動行銷,已不再是一味撒大錢在電視或賽場廣告上,
透過新興科技的幫助,結合交通服務、文化共鳴、社交互動等理念,今後的運動行銷將有更多面向的呈現!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在技術創新、消費者行為變化以及趨勢形成和發展速度的推動下,廣告格局不斷變化;
接觸當地消費者已成為聯合利華行銷策略中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運動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尤其是在美國。
這也是為什麼自 2020 年以來聯合利華將體育媒體行銷承諾增加了兩倍,成為體育行銷巨頭的原因。
同時,Z 世代正成為體育市場的主要消費人口。
憑藉對體育的濃厚興趣和強大的消費能力,Z世代已成為體育產業的重要消費群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今年在亞塞拜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29,剛在眾多大咖缺席的遺憾中落幕,各大主流媒體也都在第一時間搶報峰會最新進展。
我們也來就幾個重要決議共同做一番思考。
盤點 COP29 有幾項吸睛焦點,分別是:碳交易、氣候金融、燃煤發電,以及承諾啟動三大能源倡議——儲能與韌性電網、氫能、綠色能源。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當今最夯的英文縮寫,就屬 AI 和 ESG 莫屬。其實現在,它們兩個正在攜手共進哦!
隨著法規的激增,企業尋求生成式人工智慧來幫助簡化 ESG 和 GRC (治理、風險和合規)報告。
值得留意的是,超過一半的投資者將人工智慧視為驗證財務揭露的重要工具,而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名詞 ERP(企業資源規劃),也開始加入 AI 和 ESG 的團隊。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展望未來一年的視野掃描是必須的,預測在現有業務背景下監管制度會是什麼樣子?需要做什麼準備?
這將涉及對不同場景的重要性評估和規劃,利用法律和其他專業知識,從不同的角度來應對他們將面臨的新的監管和商業制度,盡可能有效地做好準備。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將範圍內公司的報告義務延伸到其整個價值鏈,
這意味著這些企業將要求客戶和供應商(包括位於美國的客戶和供應商)收集並與他們共享相關的ESG 數據,以實現自身合規性。
一旦川普政權真的撤銷 ESG 立法,這些企業有可能被禁止提供這些數據,
對於受 CSRD 和任何相互衝突的美國立法影響的企業來說,絕對是個頭痛難題,因為獲取關鍵數據將變得困難。
正在進入水瓶時代的我們,人類集體意識與世界政經局勢正在進行一場大變革,你,在 ESG 價值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這兩天,沙烏地阿拉伯下雪了!成了熱門頭條新聞之一;另一條同樣搶鏡的新聞是:中央氣象局前局長在臉書指出,相較於工業革命前,今年地球的年平均氣溫增加即將超越1.5℃,提早突破 2050 淨零防線。這兩個現象都指向: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造成的衝擊,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同樣讓關心氣候變遷人士嚴陣以待的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川普的重返白宮。有外媒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勞工部的幾項氣候和 ESG 相關法規,可能會在明年 1 月遭到廢除;將對空氣品質、清潔水源和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監管規則制定以及執行產生影響,另外還包括工人安全、食品安全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跨文化界限對非語言線索的解釋有很大差異。
在一種文化中可能被視為尊重的姿態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被視為冒犯。
你在與別人的互動中,不論在實體或虛擬空間,可能夠精準地傳達並解讀彼此的心聲?
抺去先入為主的成見,不帶預設立場、敞開心胸地進行交流,或許會有令人驚艷的結局;
而在講究效率的工作環境,任何能減少誤解的工具或媒介,也有機會成為明星商品。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前兩天在網路看到一篇耐人尋味的文章,內容是說:在數位互動常常取代面對面對話的時代,有效溝通的藝術反而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來得重要。
最近的一份研究發現:近 85% 的職業成功直接歸因於強大的溝通技巧;但矛盾的是,人類在掌握這個基本能力卻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當我們進入數位化時代,雖然我們有比以往更多的溝通方式,但真正的連結和理解似乎越來越難以捉摸。
科技革命改變了我們的互動方式,即時訊息、社群媒體和視訊會議成為我們的主要溝通管道。
然而,這種數位演變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可能會削弱我們進行有意義的面對面互動的能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環境風險正在急劇升溫,也讓我們不得不正視 ESG 永續議題,
訴求零排放、零廢棄、零汙染的概念正在融入許多產業的產品設計源頭,
而如何應用、回收複合材料也成為各界關注的亮點。
由綠得堡環保科技攜手淡江化學系研究開發的微生物酶降解技術,
可在 30 分鐘左右就把樹脂類廢料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對於玻璃纖維、風機扇葉、太陽能板廢料處理有非常大的幫助。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在循環經濟、環境友善的永續風潮逐漸成為顯學的今天,有不少產業主動擁抱「全球回收標準」(GRS)。
隨著循環經濟的崛起,減廢、回收與再利用成為材料最新趨勢。
相較於 B2B 搖籃到大門、B2C 搖籃到墳墓,強調「C2C搖籃到搖籃」的零廢棄設計,正在深入我們的日常;
而允許一再加熱、軟化、塑型的熱塑性複合材料,受惠於方便回收利用、降低成本,且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可直接再利用,正在成為研發熱點。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麵食除了是地中海飲食的支柱外,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中,義大利麵常被視為歡樂、品味和義大利特色的象徵,是地中海飲食的主菜,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菜餚之一。
大家可知道?早在西元1995年10月25日,有 40 個全球麵食生產商齊聚羅馬舉行第一屆世界義大利麵大會,已將每年的 10 月 25 日訂為「世界義大利麵日」。它是一項慶祝活動,目的是在展示麵食如何成為一種健康、可持續的食品,遍布各大洲,能夠滿足所有類型的美食,包括高端美食和更簡單的自製美食。
其實,很多民生節慶日的誕生,都是與風俗民情、鼓勵消費有關;而有效的行銷手法,一定是站在市場的需要去發想,才能打動人心,不能只憑賣方的一廂情願……,
這個時候,就需要換個立足點,換個腦袋想看麥~~~。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