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衝突或誤解,都是因為自己眼界、心胸太過狹隘,或由於本位主義、先入為主所造成的認知偏差? 
 
所以啊!近幾年除了談創新,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換位思考」這個關鍵字哦!因為,它不但是培養傾聽、理解以及溝通能力的先決條件,也是開啟「同理心」的鑰匙,更是人生格局大進階的入場券。 
 
在這個空中園地,我們將與聽友們暢聊關於國際政經、科技走向、投資理財、社會百態、人文藝術以及心理探索等趨勢,每週日都有新內容上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衝突或誤解,都是因為自己眼界、心胸太過狹隘,或由於本位主義、先入為主所造成的認知偏差? 
 
所以啊!近幾年除了談創新,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換位思考」這個關鍵字哦!因為,它不但是培養傾聽、理解以及溝通能力的先決條件,也是開啟「同理心」的鑰匙,更是人生格局大進階的入場券。 
 
在這個空中園地,我們將與聽友們暢聊關於國際政經、科技走向、投資理財、社會百態、人文藝術以及心理探索等趨勢,每週日都有新內容上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307nc40af701t68iu989ai/comments 
 
人權議題也正在 ESG 領域發酵。永續報告全球標準 GRI 2021年新版《通用準則 2021》,特別將「人權」和「風險」納入盡職調查項目,並且在 2023 年1月1日生效。 
從此,人權不再只是重大性議題的選項之一,而是被提升到最高層級。 
 
就在上個月,歐盟委員會更通過了禁止在歐盟市場銷售或出口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的法規,無論是全部還是部分、在任何地方。 
雖然這個法規沒有明確對企業施加額外的盡職調查義務,但為了確保合規性,企業需要製定明確的政策和流程, 
以識別、監控和(如有必要)解決營運或供應鏈中的任何強迫勞動或童工情況,包括評估供應商、維護透明記錄以及回應歐盟當局的調查。 
 
美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正在鼓勵公司將關於人權的案例、警報、補救措施以及影響評估放入永續報告中, 
並借助世界基準聯盟 (WBA) 的數據來確定不同行業的最佳實踐,並準備因此改變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的投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