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沙環礁與澎湖南方四島出發,
探討海洋型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育工作和研究成果,
也會介紹其他的海洋保育議題、分享海洋科學新知,
以及報導全球海洋相關的新聞和時事。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 @otp_mnph
Email: otp_mnph@fast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從東沙環礁與澎湖南方四島出發,
探討海洋型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育工作和研究成果,
也會介紹其他的海洋保育議題、分享海洋科學新知,
以及報導全球海洋相關的新聞和時事。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 @otp_mnph
Email: otp_mnph@fast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水母,這種看似柔弱透明的生物,
卻可能是當代海洋生態失衡最清晰的警訊。
近年來,全球許多地方陸續出現水母「爆發」現象,
讓人驚呼牠們是否正要接管海洋。
然而,科學研究顯示,
水母族群的變化其實有著自然的週期性,
只是人類的活動,例如過度捕撈、污染與優養化,
放大了這些週期起伏,
為水母打造出「完美風暴」般的生存條件。
從被魚類與海龜天敵追捕的獵物,
到成為擁有避難所的強勢族群,
水母的崛起反映了我們對海洋施加的壓力。
本集節目帶你理解水母爆發的真相,
一起重新思考,當透明的身影在海中閃爍時,
究竟是水母在改變海洋,
還是海洋想要告訴我們些什麼?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海龜,
是跨越恐龍滅絕時代的古老海洋旅人。
如今,牠們正面對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交織的生存挑戰。
全球的海龜每隔數年,
都會回到熟悉的沙灘產卵,
卻因暖化導致性別比例失衡,
沙灘愈熱,幼龜就越多女生。
加上海平面上升、沙灘開發,
海龜的繁殖棲地也正逐漸縮減,
同時,牠們也面對著塑膠污染與漁網誤捕的威脅。
這一集的節目,將帶你走進海龜的世界,
從牠們的洄游旅程、覓食習性到氣候危機,
一起思考我們能為牠們做些什麼。
減少塑膠使用、支持負責任的漁業、參與保育行動,
每一個選擇,都是守護海龜未來的起點。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這一集,
我們從一張榮獲「年度鳥類攝影師」金獎的作品〈Bloody Petrel〉談起,帶你走進大水薙鳥的奇異世界。
這些鳥類像是海洋清道夫一般,
以海豹、企鵝與魚類的屍體為食,
維持海岸線的衛生與生態平衡,
也將海洋的營養透過鳥糞帶回陸地,
成為島嶼生態系的重要能量來源。
從19世紀的「鳥糞時代」與南美的硝石戰爭,
到日本在東沙島的鳥糞開採,
人類歷史其實早已被這些食腐海鳥所牽動。
然而,塑膠污染、漁業混獲與氣候變遷,
都正在改變著牠們的命運。
《信天翁與水薙鳥保育協定》(ACAP)正試圖透過國際合作與科學措施,以減少牠們在海上的威脅。
讓我們一起重新理解這些鳥類身為海洋清道夫的角色,
牠們不只是清理者,
更是維繫海洋生命循環的無名守護者。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在浩瀚的海洋裡,
許多生物之間並非孤立生存,
而是透過微妙的合作,
形成了穩定而複雜的共生關係。
從小丑魚與海葵的互利共舞,
到梯形蟹守護鹿角珊瑚,
再到槍蝦與蝦虎魚的「海底黃金拍檔」,
這些看似微小的搭檔故事,
其實構築出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韌性。
本集將帶你認識互利共生的多樣型態,
了解生物如何在共存中彼此補足、共同抵抗外在威脅。
當環境變遷或氣候危機使這些合作關係崩解時,
海洋也隨之失去平衡。
讓我們一起潛入這片無聲的海洋盟約,
重新感受生命之間那份深刻而精妙的連結。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在氣候變遷的多重挑戰中,
海洋酸化跟全球暖化被稱為氣候變遷的「邪惡雙胞胎」,
卻常被忽視。
當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
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僅累積在大氣中,
也被海洋吸收,悄悄改變了海水的化學組成。
這種看不見的「慢性化學危機」,
正威脅著珊瑚礁、貝類及浮游生物等依賴碳酸鈣建構外殼的生物,
使得海洋食物網面臨連鎖崩解的風險。
本集將帶大家理解海洋酸化的成因,
還有它對珊瑚骨骼與食物網的深遠影響,
以及科學家如何尋找具氣候韌性的「超級珊瑚礁」,
作為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最後防線。
我們也會帶到全球減碳的重要性,
還有東沙環礁在國際研究中的關鍵地位。
從全球到在地,從科學到日常,
每一個行動都能成為守護海洋的力量。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在海洋的深藍世界裡,
傳說與科學往往交織出耐人尋味的故事。
本集節目從「幽靈船」的傳說談起,
探索人類如何在海上航行時,
將恐懼與敬畏轉化為對自然力量的想像;
再談到「海怪」克拉肯如何在古代航海圖上化身為「此處有怪物」的標記,
意外形成早期的「隱形保護區」。
這些神話與禁忌,不僅塑造了航海文化,
也在無形中保護了部分海域的生態。
進入現代,傳統知識更與國際保育框架相結合,
成為建立海洋保護區的重要依據。
例如斐濟的 Qoliqoli 與 Tabu 制度,
將神聖信仰化為有效的資源管理方式,
甚至鯊魚神 Dakuwaqa 的傳說,
也讓鯊魚獲得了文化與生態的雙重庇護。
從傳統神話到當代保育,
這些故事提醒我們,
海洋的浩瀚與未知不容輕忽,
而敬畏與尊重,
或許才是人類與大海共存的真正解方。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這一集,
我們將透過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的生命故事,
重新認識一位跨越銀幕與環境運動的巨人。
從好萊塢的光環,
到日舞渡假村的永續實踐,
再到日舞影展推動獨立電影與環境議題的舞台,
勞勃瑞福用行動詮釋了「少開發,多保留」的信念。
他不僅是影史上魅力無窮的巨星,
更是自然保護運動的重要推手。
在這集的節目中,
我們也會聊到日舞影展所孕育的多部影響深遠的紀錄片,
例如揭露過度捕撈的《魚線的盡頭》,
聚焦海豚獵殺的《血色海灣》,
以及用水下縮時攝影展現珊瑚白化危機的《追逐珊瑚》。
這些作品不僅改變了觀眾的認知,
更實際推動了國際環保行動。
勞勃.瑞福證明了藝術、商業與環境保護能夠交織共生,
並為我們描繪了一條通往永續未來的道路。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在上一集,
我們聽到了聚酯纖維和各種合成纖維取代了棉花,
變成了我們的日常穿著。這些纖維又通過我們的下水道,
進到海洋中變成塑膠微粒的故事。
這一次,我們把聚光燈放回被取代的棉花身上,
然後從鹹海的消逝談起,
一起走進這場被譽為「全球最嚴重環境災難之一」的現場。
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泊的鹹海,
因蘇聯時期大規模棉花灌溉工程而快速乾涸,
生態系統瓦解、漁業崩潰,
甚至引發跨區域的有毒沙塵暴,
對人類健康與全球氣候造成長遠影響。
然而,在哈薩克進行的鹹海北部復甦行動中,
我們也看到希望的曙光。
透過大壩建設、植被修復與節水技術,
部分水域與漁業重新恢復生機。
最後,我們將視野拉回棉花本身,
這個與人類歷史緊密相連的白色黃金,
雖然曾帶來巨大的資源壓力,
但也正在經歷永續轉型。
從鹹海的警示到棉花的挑戰,
本集希望跟大家一起思考,
在全球化與環境的壓力之下,
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找到更智慧的平衡。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在這一集中,
我們跟著一件看似普通的T恤,
展開一段隱形的海洋旅程。
從棉花田到成衣工廠,從快時尚到超快時尚,
衣服材質的轉變帶來了便利,也暗藏了環境代價。
隨著聚酯纖維與回收塑膠製成的衣物普及,
洗衣過程中釋放的微纖維,正悄悄進入河川與海洋,
轉換成奈米塑膠,最終透過食物鏈回到我們自身。
這種現象提醒我們,
消費習慣與產業結構的選擇,
與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息息相關。
這次我們希望從快時尚的現象,帶來對生活的思考,
從延長衣物壽命、減少洗衣頻率,
到推動衣物回收與實施生產者延伸責任,
並一起思考如何從日常行動改變,
為海洋的永續未來盡一份心力。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這一集我們從天擇學說的提出當起點,
一起認識華萊士這位常被忽略,
卻與達爾文同樣重要的科學家。
他不僅在獨自探究中,
與達爾文同時提出了天擇的概念,
更發現了一條隱形的生物界線,
清楚地劃分了亞洲與澳洲的動物群聚,
後來,這條界線被命名為「華萊士線」。
在這條看不見的邊界背後,
蘊藏著板塊運動、海洋阻隔與演化的力量。
而在今日,氣候變遷正悄悄改變這些邊界,
使得物種分布不再穩定。
台灣周邊海域也有著類似的界線,
並且也同樣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而逐漸改變。
我們由邵廣昭老師透過魚類研究而發現的「邵氏線」,
說明台灣海域海洋生態的分界,
再以戴昌鳳老師的珊瑚礁研究來說明,
珊瑚物種因為海水暖化,而逐漸北移的現象。
這些例子都說明了生物地理學不只是過去的故事,
更是面對未來的重要啟示。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你有沒有想過,大海為什麼是藍色的?
它真的是天空的倒影嗎?
在這一集裡,
我們從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出發,
帶大家走進光與水的世界。
從瑞利散射到拉曼散射,
再到浮游生物與懸浮物的作用,
海水的顏色其實是一場光學與生態的交響曲。
藍色代表深邃與純淨,
綠色則往往意味著生命活動與養分充足,
而當海水顏色異常變化時,
也可能是氣候變遷或人類污染的警訊。
科學家甚至透過長期觀測發現,
全球海洋正在逐漸「變綠」,
背後隱含的是海洋生態系統重組與氣候危機的信號。
我們將在這一集的節目中,
解讀海洋顏色背後的奧秘,
讓你在凝望大海時,
看見不只是美麗的顏色,
更是地球的脈動與呼吸。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在英國康沃爾,
有一道外型奇特卻充滿故事的料理叫做「仰望星空派」。
魚頭探出派皮,彷彿凝望夜空。
它不僅是一道食物,
更是承載著社區記憶與海洋文化的象徵。
本集我們從這道料理的傳說談起,走進沙丁魚的世界。
沙丁魚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是大型魚類、海鳥與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
同時它們也支撐了康沃爾的經濟與歷史。
然而,過度捕撈、氣候變遷與工業化發展,
讓這些小魚與康沃爾漁村面臨嚴峻挑戰。
本集將帶大家理解沙丁魚在食物網與地方社區中的重要角色,
並思考如何透過在地知識、文化傳承與永續漁業管理,
讓海洋保育不再只是數據與政策,
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我們從一個看似奇特的派開始,
重新串起人類與海洋的深刻關係。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本集節目從安徒生的人魚公主變成泡沫的故事出發,
帶你走進現實中海岸線上的白色泡沫世界。
我們將揭開泡沫的誕生祕密,
從浮游生物與藻類分解釋放的天然起泡劑,
到大浪翻滾間的奇妙化學作用;
再到它們如天使般象徵海洋活力的一面,
以及在有害藻華或人為污染下化身「惡魔」的危險時刻。
我們可以從顏色、氣味、質地與周邊生態,
初步判斷泡沫的安全性,
也會知道當遇上可疑泡沫時該如何保護自己。
節目最後,我們回到一個平衡的視角,
在欣賞大自然的同時,
也能意識到自己對海洋健康的責任。
短暫的泡沫,
承載的是生命的故事與環境的訊息,
而我們的選擇,將決定這些故事的未來。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海總機1898繼上次澎湖出外景後,
再次跑出門去錄音了!
這次,海總機1898遇到了他在珊瑚礁世界裡的好朋友,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的塗子萱副教授,
要一起來聊聊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裡的海草床,
尤其是子萱老師正在進行的藍碳研究,
是當前非常重要而且熱門的話題。
子萱老師將用她的研究數據,
跟大家揭開東沙海草床固碳的特性,
也用真實的研究成果讓大家理解維持生態系的功能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在本集內容中,
我們將帶大家認識洋流這個在海洋的重要自然力量。
從風、地球自轉到密度差異,
這些看似無形的力量,
如何塑造了海洋中穩定而壯觀的流動?
我們將從表層洋流的形成機制出發,
一路認識黑潮、墨西哥灣流、南極繞極流等「洋流明星」,
並探討它們如何影響氣候、營養循環與海洋生態系。
節目後半段,
我們將介紹洋流發電這一項前瞻性的能源技術。
為什麼洋流比風還穩定?
又有哪些挑戰仍待克服?
本集將為你揭開洋流作為再生能源潛力的新面貌。
不論你對海洋科學已有概念,
還是剛剛開始認識洋流的奧秘,
相信這一集都能帶給你一場深入、又不失趣味的知識旅程。
最後,我們要宣布留言送禮物的活動!
你可以到 Firstory、Apple Podcast,
我們的IG或是脆Threads,
甚至直接寫 Email 給我們,
告訴我們你想聽節目聊哪些主題。
如果我們採用你的建議做成一集節目,
你就會獲得精美小禮物!
更棒的是,如果那集的下載次數,
依據Firstory後臺統計超過100次的話,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就會送出超棒的「大禮包」給你喔!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2004年電影《明天過後》用震撼的災難場景,
讓全球觀眾認識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的重要性。
電影中的紐約瞬間冰封、洛杉磯被龍捲風摧毀,
但這些情節在現實中可能發生嗎?
本集節目,我們從電影的戲劇化想像出發,
帶你認識像是「中央空調」般運作的AMOC。
這條「全球輸送帶」是如何維持氣候平衡的呢?
又為什麼它會因為全球暖化而變得脆弱?
這個洋流一旦崩潰,對歐洲、美國,
甚至全球會帶來什麼樣的連鎖效應?
我們也會聊聊目前科學界的最新發現與爭議,
也就是AMOC真的正在減弱嗎?
崩潰的「臨界點」會在本世紀出現,
還是更久遠的未來?
在這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氣候變局中,
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本集節目,我們要從台灣的颱風談起,
帶你認識珊瑚礁生態系的微妙平衡,
並走進加勒比海的牙買加,
回顧一系列改變生態面貌的事件。
從1980年的艾倫颶風,
到1983年長棘海膽的神秘大量死亡,
如何讓原本繁盛的珊瑚礁快速被藻類取代,
而讓當地的生態系統進入「替代穩定狀態」。
這是一個關於珊瑚礁「相變(phase shift)」的故事,
在颶風、過度捕撈、沿岸污染等多重壓力交織下,
珊瑚礁生態系的脆弱平衡一旦被打破,
恢復就變得困難重重。
我們將透過在牙買加發生的案例,
討論這些力量如何引起生態系的轉變,
也反思這樣的故事是否正在台灣或其他海域悄然上演?
隨著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升高,
珊瑚礁是否還能承受下一波衝擊?
我們又該如何防止海洋生態系被推向不可逆的臨界點?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在看似寧靜的巨藻森林裡,
正上演著一場人為活動與氣候變遷牽動的生態連鎖效應。
從海獺到虎鯨,從灰鯨到海膽,
一個物種的興衰,竟然能左右整個近岸生態系,
甚至影響全球碳循環的能力。
這不只是海洋食物網的重要故事,
更是一場關於人類活動、氣候變遷與自然力量的複雜作用。
本集延續上集,
深入探索生態學裡有趣的Trophic Cascade,營養能階連鎖效應,
來看看為何虎鯨的食性轉變會讓海膽肆虐,使得巨藻林退化成「海膽荒漠」?
又為什麼灰鯨的復育成功,可能重新改寫我們對這段食物鏈的理解?
我們的場景將從加州海岸的巨藻林轉往阿留申群島,
從1970 年代的禁捕鯨聲浪談到最新的科學研究,
揭示這場跨越半世紀的藍碳故事。
這不只是一段科學家的探險史,
也要讓大家認識海洋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應人類的行為,
帶著我們反思生命網絡如何緊密相連。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你知道嗎?除了紅樹林、海草床和鹽澤之外,
大型藻類組成的「巨藻林」也正悄悄地成為藍碳研究中的明日之星。
本集節目邀請大家來認識這一片過去在減碳的全球架構中,
常被忽略的水下森林。
我們將介紹巨藻林作為藍碳碳匯的途徑,
為碳循環與減緩氣候變遷帶來潛在貢獻,
並看看巨藻林的豐富生態與價值。
我們也回顧了加州海岸因為海膽的啃食,造成巨藻林的衰退,
以及曾因毛皮貿易幾近滅絕、如今又面臨重重挑戰的海獺族群。
這次的內容從介紹大型藻類的儲碳能力,
到海獺、海膽與巨藻林之間的生態平衡,
試圖拼湊出一幅氣候變遷下,
關於碳匯、生物多樣性與保育策略之間的完整圖像。
這是有別於S01EP06海草生態系的另一個藍碳傳奇,
但同樣的是,我們不只是看見這些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數據,
而是學會從整體生態系的視角,理解保護海洋環境的多重價值。
聽完這集之後,
也別錯過下一集將繼續揭開海獺、海膽、巨藻林間相互交纏的後半章。
《海時平台》副台:《鹹 der》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39qdm90oq901qaay6528r9/platforms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
你有注意過在超市、IKEA的海鮮相關產品上,
甚至是貓飼料上出現的那枚「藍色小魚標章」嗎?
那是海洋管理委員會(MSC)頒發的永續海鮮認證,
主打讓你買得安心、吃得環保。
但這個標章背後,真的這麼單純嗎?
本集節目,我們從MSC的創立背景聊起,
帶你走一趟從漁場到餐桌、從政策到消費者,
也從鱈魚危機到認證貓飼料的旅程。
過程中,希望大家能思索,
這樣的認證機制是否真能保護魚群與海洋棲地?
認證收費制度會不會讓小型漁業被排除在永續之外?
面對漁業永續的難題,混獲、底拖網,
甚至是在漁工與產業鏈上的勞動議題,
MSC永續海鮮認證能不能涵蓋所有的檢核?
永續,不只是標章上的一隻小魚,
而是一連串牽動生態、經濟與人權的選擇。
當你在貨架前拿起那個魚罐頭時,
也許我們都該再次思索永續的課題。
《海時平台》副台:《鹹 der》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39qdm90oq901qaay6528r9/platforms
Powered by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Hosted by 海總機1898
IG:https://www.instagram.com/otp_mnph/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otp_mnph
email:otp_host@fastmail.com
背景配樂:AI生成 by Suno
立即收聽,一起為海洋的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00ew0l03kv01zhf1c46852/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