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7a/aa/88/7aaa88d4-0343-b202-c870-1246a6558b7d/mza_13347337324347918800.jpg/600x600bb.jpg
离散电波
hayami
50 episodes
3 months ago
汇聚离散声音,讲述离散故事(原名《鱼生皆假期》)。 主播@早见hayami, blogger/vlogger/podcaster, 现居柏林。 公众号:hayami 小红书/微博/即刻:早见hayami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离散电波 is the property of hayami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汇聚离散声音,讲述离散故事(原名《鱼生皆假期》)。 主播@早见hayami, blogger/vlogger/podcaster, 现居柏林。 公众号:hayami 小红书/微博/即刻:早见hayami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20/50)
离散电波
51. 圣诞特辑|“我不再和男人谈恋爱,并且每天都为此感到庆幸。” feat大王

选择独身,并且一直独身到41岁,会活成怎样?

今年夏天,一篇题目叫《我不再和男人谈恋爱,并且每天都为此感到庆幸》的日记在豆瓣上爆火。作者大王以第一视角描述了自己多年约会恋爱的经历。她在英国求学,后来去新加坡工作,现在在日本生活。和各种国家、年龄、工作的男生后,她「发自内心地不再能体会异性恋关系的乐趣了」,并且和 dating 市场上摸爬滚打的女性朋友拥有了一个共同感受:

“why do we do this to ourselves ?”

年轻女性对异性恋的失望有目共睹,但更成熟一些的女性其实已经不太在公共话语里谈论自己的经历了。「如果把这些年的约会、恋爱、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写出来,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意义。」

「鱼生皆假期」圣诞特辑超超超超超 special!!一定要听,我在飞机上呕心沥血剪出来的。

Shownotes

  1. 豆瓣爆款之后
  2. 荒野散步,独身女性互助小组
  3. 袒露羞耻:为什么40岁以上的单身女性很少在互联网上谈论生活
  4. 向别人去解释「我不是没有人要」这个事情
  5. 越早、越多谈恋爱,就能越早洗掉毒
  6. 成功男性的气概
  7. 和年轻弟弟恋爱:迟早会回到父权结构里去

说话的人

  • 大王:独身到40岁,终于可以做自己了(播客「一起爬v8」主播,小宇宙 ID@柯晗
  • 早见hayami:28岁,只想一把火烧死异性恋
打鸡蛋.jpg

素材

  • bgm:山下达郎
  • 海报制作:hayami
  • Shownotes:hayami
  • 后期剪辑:hayami

Support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Hayami

SNS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公众号:Hayami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1 hour 6 minutes 45 seconds

离散电波
50. 从看见一只鸟开始,重塑看见世界的方式|Women in Nature

在哈萨克语里,我喜欢你是「我清楚地看见你了。」

哈栗说自己是一个「更喜欢地球」的女孩。离开投行有毒的职场环境后,她开始观鸟,从「看见了一只鸟」开始,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行动方向:回归自然,投身于动物保护。

“我们现在所建立的所有璀璨的文明和记忆,都是从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我会对此报以感激。而人类因为自己的欲望一直消耗地球,物种灭绝、地球变暖,这是对生物的迫害。”

除了动保,哈栗也共建了女性和非二元的户外小组。户外从18世纪欧洲的壮游(Grand Tour)开始,就与男性气概紧密相连。然而在户外构建女性/非二元叙事是如此必要 —— 关怀内心、人本主义,一种更温柔和大自然连接的方式。

Shownotes

  1.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性骚扰,逃离职场
  2. 后来“我看见了一只小鸟”
  3. 永远要与欲望做对抗的道路
  4. 看见动物的处境
  5. 做动物保护没有收入,钱怎么办?
  6. 户外中强大的无处不在的男性叙事
  7. 女性和非二元小组:一个更温柔和大山连接的方式
  8. 壮游者、征服、成功:登山中的男性气概历史来源
  9. 人本主义、关怀、心灵:如何在登山中构建女性/非二元叙事?
  10. 祂?佢?它?ta?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非二元的人称代词

说话的人

哈栗:一个更喜欢地球的女孩 早见hayami:一个也喜欢地球的女孩

bird.jpg
  • 海报制作:hayami
  • 海报插图素材:上田风子
  • Shownotes:hayami
  • 后期剪辑:hayami
  • bgm:Loneliest Girl in the World(Noah Floersch)

Support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Hayami

SNS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公众号:Hayami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6 minutes 37 seconds

离散电波
49. 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能活成怎样?|Women in Tech

「时间的刻度应该是啥啊?没有结婚生子啥的作为坐标,那应该是什么?是身体信号,意志变化,还是啥?」

35岁生日到来之际,Alice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她没给出答案,但也许你能在这期播客里循到一些迹象。这是 Women in Tech 第二期节目。

2020年,Alice 在国内工作了十年,想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还能做什么事情。于是去了德国留学,学了最难的机械专业。然后她在柏林做咨询,经历了两次裁员后,努力为自己争取了合理的赔偿金。并以此为契机,回国开始从事 web3 工作。

我很喜欢 Alice 的信念。那就是,她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成为自己喜欢的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样的女生能活成什么样?

Shownotes

  1. 四国生活、全球出差,怎么在疲惫之后迅速恢复精力
  2. 做 bd, 有时候是一种被人喜欢的能力
  3. 现实中不被人喜欢,然后在网上成为了博主
  4. 2020年赴德留学,找工作时被全部归零
  5. 在欧洲做咨询,两次被裁如何谈判
  6. 德国工作和国内区别
  7. 有没有想过创业
  8. 去德国学最难的机械专业
  9. 学习、工作、思考、玩耍,如何分配一天的时间
  10. 如何成为优秀的职场女性
  11. 出海是一个新的机会吗

说话的人

  • Alice:播客 今天被Alice骂了没 主播

  • 15年加入字节跳动,后负责早期出海业务;20年赴德国留学,后在柏林咨询公司工作;现 Web3 从业者

  • Hayami:工作六年后没有赴德留学,在字节做过晚期出海。现在一半是科技从业者,一半是媒体人

alice.jpg
  • 海报:hayami
  • Shownotes:hayami
  • 后期剪辑:hayami

Support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Hayami

会员通讯介绍

「中文内容在急剧萎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我最近和朋友的聊天中,我们都不约而同提出了「母语厌倦」的情绪。中文内容变得越来越无聊,纷争、、奶头乐

在网络环境恶化、表达空间塌缩的情况下,优质的创作者在不断消亡。要么退网回归线下生活,要么迎合大众生产娱乐至死的内容。

我们对简体中文世界存在的阉割、焦虑、内容同质化感到厌倦,对平台的内容审美、算法推荐、流行趋势提出尖锐批判。我们认为,创作者值得更好的表达方式,而中文读者,也值得吃上更好的东西。You are what you eat. 你看什么内容,决定了你的脑子、审美、思考、追求和一切。

在2021年后,「润」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生活的目标。但肉身上的离开,并不完全代表开阔和自由。更不要说它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人可以拥有的选择。我认为必须先走出中文,才能拥有更大的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简中大逃离计划》应运而生。

从笔者自身的兴趣和语言能力出发,我们将从繁中、英文、德语(少量日语)世界中吸取精神养分。这并不是一次翻译计划,我将结合自身的生命经验,去阅读书、博客、播客,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目前先只开通了 patreon 方式,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SNS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公众号:Hayami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3 seconds

离散电波
48. 十年前,和字节跳动一起出海|Women in Tech

Tiktok是目前最成功的出海产品。而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十年前,字节在国际化做了怎样的努力?

本期播客嘉宾 @Alice 2015 年进入字节跳动,在这家公司最早做出海时就加入了国际化部门。

ps: 这是新栏目 Women in Tech 第一期。Women in Tech 是鱼生皆假期推出的新栏目。相信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对话泛科技行业(互联网、web3、AI)的女性从业者,探索技术变革下的性别视角,以及女性如何打破职场天花板等议题。

Shownotes

  1. 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变卷的
  2. 不以享乐为耻 —— 消失的同事和fuji rock
  3. 更早的时候,迅猛增长的互联网黄金时代是怎样的
  4. 2020年,为什么选择回流字节
  5. 2015年,什么吸引你去字节
  6. 超级 app 的起源
  7. 国际化刚出海的年代,是哥伦布拓荒的年代
  8. 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是好玩的
  9. 现在这个年代去互联网公司,和90年代去国企是一样的
  10. 你喜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Support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Hayami

说话的人

  • Alice:播客 今天被Alice骂了没 主播

  • 15年加入字节跳动,后负责早期出海业务;20年赴德国留学,后在柏林咨询公司工作;现 Web3 从业者

  • hayami

  • 18年校招加入字节跳动, 和 Alice 在同一个国际化部门!

    cover.jpg

SNS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公众号:Hayami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3 seconds

离散电波
47. 被大自然收留后,我在川西拥有了自己|Women in Nature

在过去一周里,日本海上漂流36h的女生引起了关注。在这篇自述中,女孩是「川西领队」,她称这份工作让她有了不错的运动基础,这让她得以求生。

户外是个险象丛生的环境,川西住宿和交通条件也非常艰苦,「领队」在过去里总是男性来承担的。但随着户外的兴起,越来越多女孩开始成为领队。她们勇敢、细腻、与当地人交流,和大自然共生 ——「女孩和自然的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征服和被征服。」

我在看到报道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西瓜。她也是个小个子女孩,身高155,有一些脂肪。西瓜长得很像古川琴音,偶尔会在艺术书店做店员,就像文艺日剧里演的那样。而因为疫情的契机,她从城市走向川西,从一个不爱运动的女生,到一个人带20个人的川西户外领队。她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道:

「我的朋友Yilan总是用「被收留」来形容很多时刻的自己,我想我也在川西拥有了这种自己。好几次在四千多海拔没有信号的高原上吹着大风看完日落,我都觉得自己很需要一碗热汤和拥抱。在黑暗中信号出现屏幕亮起的瞬间知道有人在等我回去,就觉得自己被草原收留了。给我温暖的食物,给我挡住风和雨的歇息,给我在草地里打过滚后洗完澡的清新香香后脑勺。我想说这美过大多的无聊日常,珍贵到转瞬即逝。」

《鱼生皆假期》在策划「当女孩走向大自然」专题,采访在海洋、浪花、山中、野外与自然共生的各类女性,鼓励更多女孩走向户外。


Shownotes

  1. 因为疫情,从从不运动到走向户外
  2. 第一次带队就是川西小环线
  3. 户外对于普通人的门槛,其实没有这么高
  4. 高反的连带反应,从来不是这么简单
  5. 川西徒步的意外还有…被土拨鼠咬!
  6. 大自然天然有它的治愈能力
  7. 川西的条件其实很艰苦:医疗、旱厕、交通
  8. 都是谁会去到川西?
  9. 雪山和城市不一样,去了20次都不一样
  10. 在大自然中,人类的烦恼会变小变小变小
  11. 户外给我带来的改变:一切都能被解决
  12. 「女孩和自然的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征服和被征服。」雪山在保佑我
  13. 喜马拉雅山脉的召唤:因为山,就在那里
  14. 减肥是女孩永远的命题,但「我的脂肪保护了我」
截屏2024-07-19 08.42.09.png
西瓜拍摄的雅拉雪山
WechatIMG169.jpeg
WechatIMG167.jpeg
西瓜团员画的她
6fd12b3eba3cf8341de332eaa7ec67ed.jpg
西瓜在山上
f9174af426993153b3c16ce71c9c0c.jpg
来自西瓜朋友圈,「阿勒泰的见面礼是一场雪原日落」
4bd41034bca6dc0b27a0d6a249c4829b.jpg

说话的人

  • 西瓜(公众号是:《散步川西|谢谢高原收留了我》
  • 早见hayami

SNS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公众号:Hayami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4 minutes 2 seconds

离散电波
46. 把乡绅作为一种方法,书写南方的老派日常

「把自己小世界的事情说清楚。」

这是人类学家项飚对「乡绅」的定义。他说自己的舅舅就是乡绅——「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能讲,而且讲得很有趣,能把生活的质感和层次讲出来。」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东君,他最近的新书《无雨烧茶》讲讲述十个浙南老城的故事。近年来「新南方写作」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很火,人们认为南方作为一种审美元素进入了作品。马华文学里瓢泼而下的季风雨,能让水獭幻化成鲸,狂涌而出的欲望里带着屠杀和血腥;而这本小说集孕育于江南水乡,是细细濛濛、绵绵不绝的烟雨。老宅、青烟、唱古词、算命先生、守灵室,出太阳的时候老太太站在村口里聊天,黄昏的时候村庄响起了吃饭的叫唤,这些是南方小镇地域性的日常。「有些雨一定要下,有些故事一定要发生。」阅读过程像整个人也浸润在了梅雨季节里。

很巧的是东君和项飙都是温州人。比起学者、知识分子,项飙说自己的身份认同更偏「一个做打火机的温州人」,有一种「自发的对直接性的趣味」。本期播客的对谈也是如此,我还在音频中加入了一些在家乡采集到的吴语叫卖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市井的、南方的收听体验。

Shownotes

🥚一开始就是彩蛋🥚 温州街头的市井叫卖🍚🐟🥩🍄

  1. 落雨、时节、灵、睡醉,吴语里的单字保留了古文雅致
  2. 米酒、杨梅酒、老白酒,千百年来南方小镇的日常生活
  3. 台风、韧性、温州民间力量和自我修复能力
  4. 小说原型的可楼
  5. 朋友聚在一起,以前是为了结婚,现在是为了增利
  6. 用小说改变现实,让现实中死去的人活下来
  7. 马化文学里的热带大雨,和浙江潮湿的梅雨
  8. 有些雨一定要下,有些故事一定要发生
  9. 晒太阳!只有太阳才是干干净净的

评论区抽两位听众送这本书哦!欢迎大家多多互动(-_^)

3.jpg

SNS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公众号:Hayami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8 minutes 13 seconds

离散电波
45. 这个年代,都是谁在做独立杂志?
✨海报_副本.png

one day with me! 和我一起做艺术书展摊主吧,聊聊各自都在做什么事情! 第一次尝试把 shownotes 做成长长长长长图,虽然不是很好看,但就当是一次实验性的尝试啦!(如果你看不到这张图,请在以下 SNS 找到我!

SNS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公众号:Hayami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8 seconds

离散电波
44.「好久没做」:为了得到爱,我们贩卖了多少情欲?

美女嫁了普男、年轻女孩爱上有妇之夫、富家小姐出轨女同性恋、做了一辈子家务的妇女得到初吻……《好久不做》描绘了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困境,在这困境里慷慨伸出手的男性,似乎承担着影视剧里经典的救世主形象。而当我们把镜头拉近,无限放大每个人的生活后,才发现原来「爱」才是最大的陷阱。

有句话说,东亚女人会把「被爱过」写进简历里。这部韩剧把情欲抽丝剥茧成一场坠落的审判,让我们开始反思固有的性缘关系。这期邀请了播客「不上不下」的两位主播@小二@宇山,来一起聊聊。

  1. 不穿 bra 上班的女主,李絮荧幕形象
  2. 美女 + 普男的组合,是当下异性恋常见的模式吗
  3. 嫁给老实人,就是好老公的模版了吗
  4. 不是好丈夫,可以是一个「好老婆」吗?
  5. 当新型的女性主义剧本,遇上传统家庭剧本
  6. 海龟汤:和别人做爱想着你,还是和你做爱想着别人?
  7. 女性总是要通过男性,才能证明女人的魅力所在
  8. 迎合、赞美、不敢说不,习惯性表演高潮如何塑造男人自信
  9. 坠落的好久不做:有多少私密生活能经得起公共的审判?
  10. karma、asmr、大韩民国没有不可怜的女人
  11. 东亚女人会把「被爱过」写进简历里
  12. 带薪偷情,韩国打工人的摸鱼方式
  13. 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经历过几次错误的爱情

【说话的人】

  • 小二(@不上不下主播,gap中的内容创作者)
  • 宇山(@不上不下主播,电视剧行业从业者)
  • 早见hayami(全平台同名)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4 minutes 25 seconds

离散电波
43. 新年特辑|活着,活下去,还有什么可能性?feat. 柱子哥

主播的话

柱子哥(女的)从东北一路高考到上海,大学修金融和法律,毕业后在陆家嘴做金融,然后结婚买房。「小时候是好学生,长大了是优秀员工。」如果不是踩中千分之一的概率,在28岁确诊淋巴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两种绝症,她的人生应该还是在一路做题,一路交出满分考卷。

「从小到大没有感觉到这么掉队。」于是在确诊癌症后的两年里,除了接受化疗外,她开始写科普文章、出书、投身上海的安宁疗护;于此同时,她还做博主、上各种采访和演讲。在她的公众号里,你可以看到《遗嘱公证攻略》、《小城癌症病人异地就医指南》、《上海安宁疗护病房就医全攻略》......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人400多万例,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位列全球第一。这些科学理性的文字,和密密麻麻的思维导图,都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癌症病人。

2021年,她断更了,公众号后台经常收到「还活着吗」的留言。幸运的是,她活过了医生宣判的死期,科学总结的概率,每多活一年,就打败冰冷数据一次。但她太累了。两年写上百万字,除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还有对于死亡焦虑的恐惧。

2023年,33岁的她隐姓埋名,一个人去到雅加达开始全新的生活。回顾当博主的两年,她觉得自己还是在做题;在考卷最后一道论述题里,满满当当写上了答案。而「真正去面对人生的变故,漫长治疗带来的痛苦,是不做博主的三年里,慢慢代谢掉的。」在异国他乡,一个人,33岁的年纪,她开始去探索什么叫做为自己而活。

活着,活下去,还有什么可能性?

Shownotes

  1. 槟城旅行中的spontaneous:和陌生人在海边跨年拥抱
  2. 槟城小贩的脾气:做好一碗面,比上电视重要多了
  3. 古建筑修复师,精品酒店和背后的华人历史
  4. 癌症复发两次,多活一年,不想成为冰冷数据的一环
  5. 不做博主的三年,开始真正面对人生变故、代谢痛苦
  6. 做了一辈子的题,以为自己是优等生
  7. 重启人生:撕下标签,去异国他乡开始新的生活
  8. 讨论下做博主的利弊(做博主就好像站街女)
  9. 小镇做题家,从小到大没有感觉到这么掉队
  10. 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说话的人】

  • 早见hayami
  • 柱子哥(公众号:一只柱柱柱柱子哥;微博:@一只狗腿子柱子哥)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公众号:Hayami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5 minutes 19 seconds

离散电波
42. 圣诞特辑|女孩的心事,就是世界上的头等大事

🎄主播的话🎄

本期《鱼生皆假期》沿袭每年惯例的「圣诞特辑」,来聊聊「爱情」这个主题。

在过去的2023年里,粉色电影《芭比》在全球收获了票房奇迹,霉霉时代巡演成为了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听着小女生情歌,看着小女生电影,全世界的女孩聚集在一起,诉说着属于小女生的心事,并一手把它们推进主流社会语境中缔造经济奇迹。

在这个时刻,我想和大家一起回到2017年,重读那年《纽约客》上最受欢迎的短篇小说 Cat Person.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约会故事 —— 20岁年轻女孩遇到了30多岁的男子,然后滚了床单。却受到了出奇的反响,先是在女性之间引起巨大共鸣,又在男女之间引发更广泛的争论。在 Metoo 运动的时代背景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狂潮。

它是那些女孩们触手可及的糟糕性爱,是我们悄无声息 ghost 掉的讨厌约会,是那些潜伏在我们屏蔽号码列表中的可怕男人,是异性交往中害怕被杀掉的恐怖幻想…..

「是我们不再走过的街道,不再去的酒吧,是回想起第一次约会的羞涩和兴奋如何以一种充满承诺的 WhatsApp 存档文件夹结束的时候所感到的悲伤——最终,我们所有人都想要的是连接、激情和爱。」

但是,在约会中,女孩感受到的是什么?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又在害怕什么?这则短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切片,而六年过去了,事到如今,小女生的心思再也不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事情。

我们终于可以说出:女孩的心事,就是世界上的头等大事。

🦌 Shownotes 🦌

  1. 重读 Cat Person:Metoo 运动下的男女约会故事
  2. Text love:用社会信息处理理论来解释「网恋」
  3. Bad sex:2023年了,年轻女性仍然在努力实现令人满意的性生活吗
  4. Ghosting girl:男人害怕被女人嘲笑,女人害怕被男人杀害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4 minutes 41 seconds

离散电波
41. 上海「变装」:在创伤后找回一座城市的精神 feat. 不合时宜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有最好的年轻人,这个容器叫「上海」。我们想从「创伤」作为切入口,去探讨那一场盛大诡谲的变装舞会,对年轻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肉体、变装、道具,当「上街」变成一种公共语境下的自我表达,那么被掩埋的集体创伤会怎样暴露,个体疗愈又是如何发生。

何为良好城市、何为良好生活,本期播客不对这些问题给出标准答案。因为我们相信,城市只是一个容器,而我们的血液中已经拥有了韧性和生命力,流动、创造、连结,答案就在路上。

(ps:标题孟常取的,cc下原创)

shownotes(via:不合时宜)

  1. 先介绍一下这几天上海的情况
  2. 街头的行动本身成为了脱口秀的精神,调侃、讽刺、幽默以及冒犯
  3. 社会抗议恰恰就是变装的内核
  4. 好玩背后是大家没有被消解的创伤
  5. 无论是万圣节,还是说其他的场景中或日常生活中,上海走出了伤痛吗?
  6. 我们能躲开社会群体面对无法解决、无法回应的压力创伤吗?
  7. 大理成为一种模式,成为一个社群,成为一种现象的话,它也是都市中产的外溢
  8. 城市生活成本是思考自己跟社会跟城市关系一个很好的指标
  9. 在上海生活的生命力来源于创伤

说话的人

  • 若含:微博@_R若含
  • 孟常:微博@孟常
  • 孙哲,社会学学者,comupage发起人
  • 早见Hayami,微博@早见Hayami

本期音乐

  • 片头:大友良英 - Ah-ngor's Theme

后期制作

方改则(&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小红书:@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29 minutes 32 seconds

离散电波
40. 去香港,在我的小机场大梦一场

「内地歌迷,喜欢一支404乐队是怎样的?」这一期播客我们尝试去提出一个问题。

这里面汇聚了13位 MLA(my little airport) 歌迷看演唱会的感受。如果说香港最美好的地方在于「瞬间」,那我很想和他们一起记录下这些短暂交集里珍贵的记忆。一瞬间一瞬间,像梦,像幻影,像诗歌舞街地上的闪闪星光。退房的时候看到大家IG, 变成了高铁变成了机场,变成了各自的轨迹和远方。所有人都大梦一场,所有人都像失恋了一样,一场六天限定、名为昆德拉故事的恋爱。

「我们有些歌已经没办法再唱了,但是我们不可以让这个城市不能够唱我们想唱的歌,跳我们想跳的舞。希望大家平安,希望大家明年见。」

珍重 HK, 珍重大家。

870f7a3egy1hj9o8t595mj20rs16ctea.jpg
IMG_3529.JPEG

声音录制:

@阿奈 @沉默的蹲票狂
@透明小羊 IG@zouluxiaoxin @大葱和臭丫头
@思思 @围城浪子
@万千 @汐和 @晨 @HOCC @北投 IGg@persona_0912

ps:最后的音频发自于土耳其、美国、日本、泰国,真的是散落在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哇。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27 minutes 21 seconds

离散电波
[何以为家] 39.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探索本能的热爱和好奇

小早旅居成都的一些体验!这一期播客就是祛祛魅啦。之前聊到了成都烟花般的公共生活,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公共生活吗?成都有很多女性主义书店,但是老板都是男的。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书店吗?

  1. 为什么是成都,不是大理
  2. 成都的公共空间土壤是怎样的?
  3. 人真的需要公共生活吗?
  4. 女性主义是成都书店最好的医美
  5. 在成都,和大自然一起玩
  6.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探索本能的热爱和好奇
  7. 把世界变成我的房间,此心安处是吾乡

[何以为家]是《鱼生皆假期》新推出的一个专栏。后疫情时代,当流动成为一种可能性,当世界公民成为一种实践,我们要怎么去选择居住的地方?怎样去构建自己的生活?当一切被推翻重建,我想和再次出发的朋友们,去对话这个问题。


【说话的人】

  • 早见hayami(旅居成都三个月的)
  • Lena(@再造故乡 主播)

【后期制作】

灵羲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小红书/即刻/b站:@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2 years ago
52 minutes 36 seconds

离散电波
[何以为家] 38. 拥有客厅,就拥有公共生活了吗?feat. 坏狗

当年轻人人生中第一次拥有客厅,会发生什么呢?坏狗花了上海1/4的钱,租下了一个二室一厅。在成都一年的生活中,她接待了20多位朋友和8只动物,举办了很多活动,发生了许多有趣的连接。

Shownotes

  1. 在成都搬家,会有怎样的公共意识和志愿者精神
  2. 化缘、拾荒、捡垃圾,坏狗拼拼凑凑了一个流动的家
  3. 用更生活化的场景,和朋友去创造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
  4. 以消费主义为基调的上海生活,想象力是乏味的
  5. 在书店办告别会,一场即兴实验音乐会
  6. 营业时间之外更有意思,成都独立书店之气质
  7. 去我家挑衣服,成都的博尔赫斯之夜
  8. 在上海,发生早见古着宇宙大爆炸之后
  9. 我们和物品有怎样的关系?
WechatIMG119.jpeg

【说话的人】

  • 坏狗:已经离开成都的嬉皮士
  • 早见hayami:马上离开成都的流浪儿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10 minutes 28 seconds

离散电波
[何以为家] 37. 出逃,旅居,做城市的嬉皮士 feat. 坏狗

[何以为家]是《余生皆假期》新推出的一个专栏。后疫情时代,当世界流动成为一种可能性,我们要怎么去选择居住的地方?怎样去构建自己的生活?当一切被推翻重建,我想和再次出发的朋友们,去对话这个问题。

去年五月,上海封城之际,坊间流传着一种巨额包车。坐上这辆车,你就可以逃离无边无尽的恐惧、转运和封闭。这辆车的起点是上海,终点是成都。价格是,两万块一趟。

我一直很好奇,坐上那辆车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本期节目嘉宾是坏狗。作为包车的人,她当时不会想到,几乎是逃难一般来的成都,最后却待了一年多。

作为戏剧从业者和自由撰稿人,她赚着北上的钱在成都生活,实现了地理套利,也成为了一种意义上的「数字游民」;另外,成都疫情后烟花般盛开的公共生活,也让她缔造了无比生动可爱的公共生活。

Shownotes

  1. 上海封控时,为什么选择成都成为逃难点
  2. 成都餐饮的外摆经济,坏狗就没在屋顶下吃过饭
  3. 年轻人在摆摊后,还能开一家自己的小店
  4. 玉林是成都的「法租界」吗?
  5. 成都比起上海更像熟人社会,因为流动性更小
  6. 汶川大地震,带来了社区营造和社群意识
  7. 成都更适合做一门自己的小生意
  8. 住在上海网红街道,我如何缔造属于自己的「附近」
  9. 在成都,做自由职业和创业的启动成本更低?
  10. 从上海来成都,我们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客厅了

【说话的人】

  • 坏狗:从上海到成都又回到上海的嬉皮士(wechat:BadDoggyyyyuki)
  • 早见hayami:刚到成都一个月的流浪儿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9 minutes 3 seconds

离散电波
[书影音] 36. 三毛诞辰80周年,她把世界变成了自己的房间

三毛的书陪伴了我十三四岁整个少女时代,我是到后来才发现,我的生活方式从没被社交媒体影响过,也不是小红书的趋势模仿,而是青春期看过的女作家们塑造的。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字、感受过的情感,都一点点构造了我的精神内核。而其中,三毛就是少女时代影响最深的那一个。

还在上海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附近的书店闲逛,偶然碰到一个三毛的展览。今年是三毛诞辰的80周年,新经典联合线下书店做了巡展。本期播客邀请了编辑老苏菲,一起聊聊三毛和她的80诞辰巡展。

  1. 出版社为什么要做三毛的全国巡展
  2. 对今天来说,三毛是不合时宜的吗?
  3. 我们年少也读过的郭敬明、大冰,三毛有什么不一样吗?
  4. 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5. 写信,是一种隔空拥抱读者的方式
  6. 出国是为了什么?
  7. 《撒哈拉的沙漠》是三毛的高光时刻
  8. 三毛给我们提供的人生范本
  9. 以前我很怕面对世界,三毛教会我把世界变成自己的房间

【说话的人】

  • 老苏菲(豆瓣:小寒馨);九又四分之三电台主播
  • 早见hayami(全网同名啦)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13 minutes 35 seconds

离散电波
[再见上海] 35. 年轻人,要敢于去有活力的城市生活 feat. 李厚辰

在《翻转电台》的主播李厚辰离开上海、到达曼谷的第三天,我找他记录下了这个巨大人生转变中的微小一刻。在上海待了三年后,他对这座城市有着什么记忆呢?初来曼谷,一座热火朝天的城市会给人怎样的活力呢?

【shownotes】

  1. 李厚辰的沪记最后一夜
  2. 第一次因为听众群,在都市建立起深厚亲密的连结(难道不是因为单身)
  3. 住在市中心的中心,西瓜最甜的一口,李厚辰学会了女高音
  4. 上海折叠:住在法租界不被看见的低收入人群
  5. 永嘉路口袋公园:城市公共空间的发生地
  6. 在雍福会开碎片谈,一举三得!
  7. 在上海谈恋爱,有着怎样的城市气质?
  8. 在曼谷,热火朝天的城市活力来源于哪里?

【后期制作】

  • baiyi、TZ、hayami

【说话的人】

  • 李厚辰(@翻转电台 主播)
  • 早见hayami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欢迎赞助

  •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Hayami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16 minutes 44 seconds

离散电波
[书影音] 34. 如果你羡慕一个人,说明你跟 TA 不够熟 feat. 疲惫娇娃

「白莲花度假村」 White Lotus 2是今年呼声最大的剧集之一,引发了无数中英文关于人性幽微、男性同盟、性的权力游戏、表演性女权主义者等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次我们和神交很久的好朋友 Hayami 聊了这部剧集。

以上是疲惫娇娃写的 shownotes~~终于和喜欢的几个女的一起录了播客好开心,可能是中文互联网上对于《白莲花度假村》最深度的解析了。

  1. Ethan和Harper之间的权力/性关系
  2. Ethan和Cameron之间的同性竞争,隐隐的较量,和勾心斗角
  3. 深挖Harper这个女性人物
  4. 深挖小助理角色
  5. Tonya的悲剧
  6. 迷人又天真且从未作恶的“妓女”?
  7. 讨厌斯坦福男,因为女权不是一个男人的配饰

付费内容订阅:

【海外读者】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o-men-xu-yao-de-84754107?utm_medium=clipboard_copy&utm_source=copyLink&utm_campaign=postshare_creator&utm_content=join_link

【国内读者】小报童

https://xiaobot.net/p/Hayami?refer=c911e47b-bc67-4be6-a24e-1ec13c10fffd

IMG_5353.jpg

也可以用【微信公众号】

搜索 Hayami 目前只开通了单篇付费,之后可能会用合集付费。但还是鼓励用前面两种季度订阅或年度订阅的方式。

后面可能还会用【newsletter】和【爱发电】这两个平台,因为太复杂了现在还在艰难施工中….不把内容限制在一个地方,是我对读者可以自由选择的尊重,也是抵抗平台集权、手动去中心化的努力。

【说话的人】

  • 小蓝、小芳、早见Hayami

【后期制作】

  • 疲惫娇娃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5 minutes 39 seconds

离散电波
[单口悲剧] 33. 送你一张失恋激素遨游券,梅雨季限定

不好好记录下来,激素马上就会消退了。所以在出梅的第一天,拿到一张现实失恋激素遨游券,记录了上周一周的心路历程。

昨天正好是见最后一面过去一周,这一周因为和朋友聊了很多天显得格外漫长。傍晚骑车看到了灿烂的晚霞,晚上早早睡了个好觉。早上醒来发现阳光铺满了房间,恍然意识到出梅了。7月10日那个遥不可及的日子就在昨天轻轻流过去了,晚霞是梅雨季最后的礼物。清晨在蝉声里做了瑜伽,好好吃了早餐,心里再也没有那样控制不住悲伤的淅淅沥沥。

漫长的梅雨季结束了,一夜好眠。


hayami's blog 终于开通了会员通讯,第一篇是《如何健康地结束一段关系》。

我们对于关系的想象如此单薄,可能因为没有看见足够多的范本。今天沉浸式看了一个 YouTuber 的 vlog, 发现了一个中文互联网上几乎没有被提起过的命题:how to part ways in a loving and supportive manner. 即如何健康地结束一段关系、我们需要怎样的分手礼仪。我们都说自己缺乏爱的教育,但其实有时候更缺分手的礼仪。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往往是道德原因(比如出轨、人品不好)导致了分手,但分离、距离、成长、边界等也都可能导致分手。只是这些原因往往被忽视,不被广泛讨论。

我希望可以借此 blog 拓宽大家对于关系的想象空间。目前来说付费订阅有三种方式:

【海外读者】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o-men-xu-yao-de-84754107?utm_medium=clipboard_copy&utm_source=copyLink&utm_campaign=postshare_creator&utm_content=join_link

【国内读者】小报童

https://xiaobot.net/p/Hayami?refer=c911e47b-bc67-4be6-a24e-1ec13c10fffd

IMG_5353.jpg

也可以用【微信公众号】

搜索 Hayami 目前只开通了单篇付费,之后可能会用合集付费。但还是鼓励用前面两种季度订阅或年度订阅的方式。

后面可能还会用【newsletter】和【爱发电】这两个平台,因为太复杂了现在还在艰难施工中….不把内容限制在一个地方,是我对读者可以自由选择的尊重,也是抵抗平台集权、手动去中心化的努力。

【说话的人】

  • 早见Hayami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15 minutes 10 seconds

离散电波
[再见上海] 32. 做算法就像赛博贩毒,现在我想走出门去真实关心彼此 feat. Nick

过去十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迎来了黄金年代。作为一个台湾人,Nick 很幸运攫取到了浪潮上的一颗水珠。他13年因为追随爱情来到大陆,后来在小红书早期就加入初创团队,成为一个算法工程师,他开玩笑说自己就像做毒品的。在地狱般的996模式里,Nick的体内永远有两个自我 —— 一个是骨子散漫的(中国)台湾人,一个是效率至上的大陆人。

这两个自我是如何互相牵扯和共存的?在效率机器里待久了,我们怎么走出蚕茧去关心他人?本期节目就来探讨大型996创伤后,我们怎样自我疗愈这个话题。

ps: 去年读过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流言》里写「我记得香港沦陷之后我们怎样满街的找冰激凌。」

我也记得去年春夏之交,我们怎样在空无一人的上海街头满城找一杯冰咖啡。只是再见面时,巴厘岛的自助餐厅塞满了素食,像挂在枝头的果实轻轻一踮脚就能够到。仓古的落日依旧灿烂至极,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闪着金光。第三国见面的契机,也让我把这期在草稿箱躺了一年的播客发了出来。

shownotes

  1. 十年前的互联网江湖,都是一堆什么牛鬼蛇神奇珍异兽?
  2. 幻听、噩梦、浴室睡觉,996是怎样无孔不入侵入生活的?
  3. 互联网生存法则:做到管理层,你需要关掉身上的共情开关!
  4. 辞职后,去公司对面的咖啡店刷盘子?
  5. 996毫无人性,但我们从中获得了… 机器猫的时光压缩机!
  6. 散步时憧憬徐汇的花园老洋房,但住进去也就祛魅啦
  7. 上一辈台湾人在台积电,也经历过这样的成长和代价
  8. 当社会的价值观不再那么单一,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9. 做算法就像赛博贩毒,现在我想走出门去真实看见彼此

【说话的人】

  • Nick
  • 早见Hayami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17 minutes 1 second

离散电波
汇聚离散声音,讲述离散故事(原名《鱼生皆假期》)。 主播@早见hayami, blogger/vlogger/podcaster, 现居柏林。 公众号:hayami 小红书/微博/即刻:早见hayami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