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c4/94/8e/c4948e79-6f54-66c6-d2d6-1051bdd9e125/mza_12985945611321208346.jpeg/600x600bb.jpg
原來如此阿!
Calumai
41 episodes
2 weeks ago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Daily News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原來如此阿! is the property of Calumai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Daily News
News
Episodes (20/41)
原來如此阿!
EP41 原民新聞|| 馬太鞍的吶喊:我們要的不是永久屋,是「家」
🎧《原來如此》EP41 原民新聞|| 馬太鞍的吶喊:我們要的不是永久屋,是「家」 🗓️ 日期:2025/10/15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校園文化傳承與展現 健行科大:啟用「Pulima藝術文化空間」 健行科技大學啟用校園新亮點,展出藝術家 Adu(黃偉哲)的「山海十六韻」與 Tjiaping Vavikiyan(黃皓哲)的「原是一家人」等作品,旨在透過藝術促進原住民文化與都市學生的連結。 #健行科大 #Pulima藝術文化空間 #山海十六韻 #原是一家人 #原住民藝術 #校園文化 文藻外語大學:舉辦「原民周」系列活動 以「憶起歡聚」為主題,邀請屏東佳興古謠隊、音樂人張淦勛(Giyu Tjuljaviya)等,透過市集、講座、手作課程等多元形式,推廣「全民原教、尊重差異」的理念。 #文藻外語大學 #原民周 #憶起歡聚 #排灣族 #佳興古謠隊 #全民原教 #文化傳承 銘傳大學:探討原住民自媒體的文化傳播 舉辦「從部落到雲端」講座,邀請布農族 Podcaster Ispalakan Umav 分享如何運用新媒體記錄文化記憶,將生活經驗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內容,展現青年世代的文化創意與韌性。 #銘傳大學 #原住民自媒體 #從部落到雲端 #布農族 #IspalakanUmav #文化傳播 #青年力量 科技、教育與文化創新 AI 技術結合傳統服飾 台灣迎賓互動品牌推出「AI Dress Code」即時拍貼服務,能透過 AI 生成各種造型服飾,其中包含原住民傳統服飾,為文化體驗創造了新穎的互動方式。 #AI #AIDressCode #原住民服飾 #科技創新 #文化體驗 #數位轉型 鄒族智慧融入科學教育 嘉義太空教育館以「原住民科學」為主題,結合鄒族鳥羽箭與風笛,帶領學生從傳統器物中探索流體力學等科學奧秘,並傳達尊重萬物的狩獵文化。 #鄒族 #原住民科學 #科學教育 #嘉義太空教育館 #文化與科學 #STEAM 國際交流與世界接軌 鄒族學生赴美發表科學論文獲獎 一群嘉義的鄒族學生,以「鄒族山羌笛」與「鄒族葛藤」為題的論文,成功入選美洲原住民科學與工程學會(AISES)並獲獎。他們身著族服在國際場合演唱鄒族歌謠,並與世界首位原住民族太空人 Herrington 交流,成功讓鄒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發光。 #鄒族 #台灣之光 #國際交流 #AISES #原住民科學 #為國爭光 #青年榜樣 達悟族青年參與國際經貿 來自蘭嶼的達悟族青年王浩(Si Mateneng),透過圓夢計畫在加拿大亞太基金會實習。他不僅參與了原住民氣候與貿易會議的籌備,更在國際場合以原民觀點切入,探討原住民族產業如何與國際市場接軌,並思考文化永續與經濟效益的平衡。 #達悟族 #蘭嶼 #青年力量 #國際參與 #原住民經貿 #文化永續 #TaiwanCanHelp 祭儀、永續與部落韌性 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體現感恩與永續 卡那卡那富族舉行盛大的米貢祭,透過感謝祖靈與天地的儀式,以及共享糧食的傳統,體現互助共生、多元分享與永續的精神,並藉此將感恩的文化傳承給下一代。 #卡那卡那富族 #米貢祭 #Kanakanavu #文化傳承 #感恩 #永續精神 #小米文化 傳統雜糧的永續價值 慈心與里仁舉辦「小米狂熱」策展,介紹小米、紅藜等原住民傳統作物。這些耐候的雜糧不僅承載了文化記憶,更在氣候變遷下成為守護糧食安全的重要資源。 #永續飲食 #小米 #紅藜 #原住民傳統作物 #糧食安全 #氣候變遷 #里仁 馬太鞍災後重建:呼籲重視部落主體性 針對堰塞湖潰壩災情,部落青年呼籲政府應採「集體中繼安置」而非永久屋模式,並需將原漢分開,以保全部落傳統的組織與文化韌性。災後「年齡階級」的迅速動員,也證明了將部落機制納入政府防災系統的重要性。 #馬太鞍 #Fataan #災後重建 #中繼安置 #部落韌性 #年齡階級 #阿美族 青年歌聲傳遞溫暖 高雄師範大學「Sapuy撒布依青年會」在花蓮光復鄉協助救災後,於返程時在火車站齊唱卑南族歌謠〈Nanali〉,用歌聲為災區帶來溫暖。 土地正義與非法佔用爭議 苗栗、南投爆發土地黑幕 立委高金素梅的姪子高晉揚被指控在苗栗主導「河川線變更」,涉嫌侵占國土以圖利溫泉飯店開發。此外,南投信義鄉有超過 700 筆原住民保留地遭非法占用,包括鄉代會主席家族違法經營餐廳,以及有村長以人頭在原保地上興建大廟並販售「聖水」等亂象。 #土地正義 #原住民保留地 #國土保育 #非法占用 #還我土地 #轉型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AI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11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40 原民新聞|踏著一樣的舞步:一首排灣婚禮歌謠如何牽起台灣與馬達加斯加?
🎧《原來如此》EP40 原民新聞|踏著一樣的舞步:一首排灣婚禮歌謠如何牽起台灣與馬達加斯加? 🗓️ 日期:2025/10/15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排灣族古謠遠征歐洲,從瑞士「月光迴響」到巴黎「更衣儀式」 📌 藝術家桑梅絹、佳興部落婦女分別遠赴瑞士與巴黎,透過沉浸式體驗與儀式性演出,向國際傳達「古謠即生活」的文化意涵,並以琉璃珠締結邦誼。 📍 來源:「月亮上的台灣」瑞士登場…|原民古謠是生活非表演… 🚀 當鄒族鳥羽箭飛進太空館,嘉義遊學課程探索獵人智慧裡的科學 📌 嘉義太空教育館啟動特色課程,結合鄒族傳統鳥羽箭與流體力學,讓學童從實作中學習科學原理與「折箭之約」的文化故事。 📍 來源:嘉義太空館遊學課程啟動… ❤️ 從早療資源到性別平權,議員籲請市府正視都會區原民需求 📌 桃園市議員張秀菊指出原民幼兒早療資源明顯不足,建議結合跨局處與社會網絡共同推動,並強調破除重男輕女觀念、落實多元共融。 📍 來源:張秀菊議員籲結合跨局資源… 🌱 田尾園主打造「台灣原生空中花園」,在辦公室屋頂守護本土植物 📌 為對抗外來種威脅,彰化園主羅榮盟親手在樓頂打造原生植物花園,以巨大欖仁樹為地標,成為守護台灣生態的獨特堡壘。 📍 來源:田尾花鄉原住民抵家啦!… 🫂 YouTuber追憶已故班底惹淚崩,夢中一句「很害怕」道盡思念 📌 推廣原民與同志議題的頻道「布萊克薛薛」發布影片紀念已故夥伴 Orbis,透過音樂會與夢境分享,展現社群間的深厚情誼與傷痛。 📍 來源:班底驟逝!50萬原住民網紅淚崩… 🏕️ 南投茶博會邁向百萬人次,部落導覽培訓盼留住觀光人潮 📌 南投茶博會結合原民歌舞表演吸引近百萬遊客,信義鄉同步開辦導覽課程,旨在訓練族人運用在地故事,帶動部落永續經濟。 📍 來源:南投茶博會「馬拉桑野餐趣」…|信義鄉原住民文化館…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16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9 原民新聞|從南島秀到谷關口簧琴:文化、醫療、青年、耆老全線出擊
🎧《原來如此》EP39 原民新聞總整理 🗓️ 日期:2025/7/22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1. 【文化織線】2025新北南島文化節將登場,跨島共演文化時尚 📌 新北十三行博物館即將舉辦「2025南島文化節」,以「島嶼織縷」為主題,集結原民樂舞團隊與金曲歌后,並首度由花蓮縣政府共同參與,跨族群展現南島時尚秀與文化力。 📍 來源:文化新聞整理 2. 【山谷樂章】戀戀谷關泰雅祭,口簧琴與歌謠點燃盛夏熱情 📌 台中谷關舉辦「戀戀谷關悠遊泰雅」活動,結合市集、服飾體驗、導覽與環保宣導,並由哈崙台樂團與孩童口簧琴演出,展現部落文化與地方觀光結合的魅力。 📍 來源:地方新聞整理 3. 【健康雙保】55歲以上原民免費打兩劑肺炎鏈球菌疫苗! 📌 疾管署宣布,8月起55至64歲原民可公費接種13價與23價疫苗,預估惠及7.2萬人,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 來源:衛生政策新聞 4. 【創齡紀實】台南原文館工作坊,採訪長者記憶保留文化智慧 📌 台南大光文化健康站舉辦創齡行動工作坊,培訓回憶法技巧,保存原住民長者口述歷史與傳統技藝,串起記憶與展覽策劃的橋樑。 📍 來源:教育與文化新聞 5. 【青年扎根】原民會暑期工讀北區開訓,664位青年投入實習與文化參訪 📌 原民會啟動114年度原青工讀計畫,除了就業實習,今年首度新增「部落參訪」,鼓勵青年連結文化與職涯發展。 📍 來源:青年政策新聞 6. 【財商進部落】全台百場金融教育,三代族人一起學理財! 📌 原民會與金研院合作推動金融教育,於全台21縣市辦理100場課程,分齡設計識詐、信貸與儲蓄教育,強化族人財務韌性。 📍 來源:財經新聞整理 7. 【原政風紀】花蓮原民行政人員涉貪,自首後依法解聘 📌 花蓮縣府發布聲明,約用人員涉貪為主動通報,現已依法處理,籲外界勿政治操作,維護廉政與選風。 📍 來源:地方政府新聞 8. 【體壇插曲】川普要求改名遭原住民團體反對 📌 美國前總統川普提議體育隊名「守護者」、「指揮官」改名,引原住民團體反彈,認為改名已反映歷史尊重與族群權益。 📍 來源:國際體育新聞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AI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0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8 原民新聞|豐年節遇亂入、平埔族抗議身分法、動保失言惹議、孩子唱出文化!
一、文化保存與推廣 1.屏東縣政府與佳義國小合作出版原住民繪本 🔹 來源:屏東縣政府新聞、教育相關報導 🔸 標題:《誰家的毛毛蟲在唱歌呀!》繪本展現學童文化感知與創作 2.彰化族語老師辦理都會區原教活動 🔹 來源:彰化縣教育處/地方新聞 🔸 標題:「原藝啟航」活動在彰化登場,營造多元文化學習環境 3.復興幼兒園泰雅畢業禮 🔹 來源: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新聞、地方媒體 🔸 標題:泰雅文化融入幼教 復興幼兒園打造成長禮典範 4.原住民族文學營在台東展開 🔹 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新聞稿、文學活動平台 🔸 標題:部落走讀與文化講座 文學營深化原住民書寫能量 5.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開幕 🔹 來源:花蓮縣政府原民處新聞稿、活動現場報導 🔸 標題:跨國連結再現 花蓮南島聯合豐年節盛大展開 二、族群權益與法律地位 1.西拉雅族抗議原民身分法草案 🔹 來源:中央社、自由時報、族群平權團體新聞稿 🔸 標題:西拉雅族提訴願 抗議原民身分法草案排除平埔族 2.立法院審查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 🔹 來源: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紀錄、新聞媒體整理 🔸 標題:平埔族群身分法審查未果 關鍵條文暫時保留 三、文化尊重與歧視處理 1.動保團體用詞不當引原住民族批評 🔹 來源:優席夫社群發文、新北市議員聲明、新聞轉載 🔸 標題:動保團體言論惹議 優席夫籲社會尊重原民文化 2.阿美族豐年祭遭擅闖拍攝引發衝突 🔹 來源:地方新聞、部落社群貼文整理 🔸 標題:豐年祭遭騷擾 部落驅離擅闖者守護祭典尊嚴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AI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0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7 原民新聞|原保地貸款開跑、藝師遠征美國、我的家不是我的選區?
🎧《原來如此》EP37 原民新聞總整理 🗓️ 日期:2025/7/11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國寶級藝師率隊赴美參加 IFAM,原民工藝登上國際舞台 📌 排灣族與泰雅族藝師組團赴美,展現苧麻編織、部落傳承與當代美學,與來自 57 國藝術家深度交流。 📍 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新聞資料 ⚖️ 立委伍麗華質詢大法官被提名人,聚焦原保地、傳統領域與參政權三大議題 📌 強調土地法位階應提升、公私有地皆需部落同意、原民選區應反映人口分布。 📍 來源:立法院公報與媒體整理 💰 原民保留地貸款制度將上路,最高可貸千萬、年限最長 30 年 📌 原民會攜手三大公股銀行與信用保證基金,推出住宅與產業雙軌貸款,打開金融正義新局。 📍 來源:原民會新聞稿整理 🎤 花蓮搜大市集與海風音樂會登場,Anu、巴奈、巴賴齊聚海岸舞台 📌 結合手作、音樂、海洋生態與文化展演,打造夏季原民盛會。 📍 來源:花蓮縣政府活動資訊 🏡 新北萬里設立首座原民文化健康站,25 位長者學編籃延續文化智慧 📌 建立都會區照顧據點,讓原民長輩在城市也能延續部落生活節奏與文化歸屬。 📍 來源:新北市原民局新聞資料 🚌 花蓮原民大客車訓練班報名爆滿,兩週內破百人搶進駕駛產業 📌 考照班報名人數倍增,展現部落青年與婦女投入技職發展的強勁動能。 📍 來源:花蓮縣政府原民處新聞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AI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0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6 原民新聞|Kita的夜、部落的光:博物館沉浸式夜遊、花蓮原家福利升級、南投部落大學終身學習啟程
🎧《原來如此》EP36 原民新聞總整理 🗓️ 日期:2025/7/10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1.臺東史前館夜間限定活動「Kita的聚會所」登場,結合古謠、迷幻音樂與露營體驗 📍 來源:史前館原住民族日新聞稿彙整 2.花蓮壽豐原民家庭服務中心升級開幕,打造部落福利新據點 📍 來源:花蓮縣政府新聞資料彙整 3.南投部落大學開學典禮,23年堅持打造一部落一教室的終身學習基地 📍 來源:南投縣政府原民處新聞整理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AI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7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5 原民新聞|三地門提25案、台中原民學子午餐補助、花蓮學alofo情人袋!
🎧《原來如此》EP35 原民新聞總整理 🗓️ 日期:2025/07/09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1.伍麗華為三地門鄉爭取25項建設,疾呼原民選區重劃 📍來源:PeoPo 公民新聞 2.台中市研擬統一辦理弱勢原民學童午餐補助 📍來源:原民午餐補助:統一辦理解落差 3.台南都會區舉辦原民傳統競技 凝聚族人情感 📍來源:TITV 原視新聞網 4.國圖與東元基金會合作 數位開放原住民樂舞影音資源 📍來源:自由藝文網 5.大中華記協花蓮行 關懷原民並頒助學金 📍來源:大中華記協花蓮行:關懷、獎助、交流 6.花蓮市舉辦阿美族情人袋研習班 傳承文化記憶 📍來源:台灣新聞雲報 7.順益博物館推排灣族文化體驗活動 傳承原民工藝 📍來源:TITV 原視新聞網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8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4 原民新聞|族語夏令營開課、南島聯合彩排、私有地也要原住民諮商!
🎧《原來如此》EP33 原民新聞總整理 🗓️ 日期:2025/7/8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1.吉安傳統技藝熱血開戰,19部落齊聚一堂 📌 花蓮吉安鄉舉辦原住民傳統技藝競賽,雖風雨不歇,來自阿美與太魯閣族的800位選手齊聚,參與彈弓、撒漁網、拔河等比賽。主題「原藝共鳴.逐鹿吉安」,以漂流木和原民刀製成獎盃,象徵文化精神的延續與共鳴。 📍 來源:地方新聞整理 2.臺中原民語夏令營開跑,美國來的Camak也來學族語 📌 臺中市原住民族語夏令營第一梯次啟動,融合沉浸式族語教學與文化手作,首度邀請美國籍跨海參與者Camak共學族語,營造多元文化共學場域。第二梯次將於7月14日至18日登場。 📍 來源:族語教育新聞整理 3.私人土地也要諮商?最高法院判決引爆法律震撼彈 📌 最高行政法院裁定私有地也可能適用原民諮商同意權,恐影響25萬筆土地使用。此舉推翻主管機關過去見解,引起立委、學者與原民團體激烈討論,未來恐進入憲法法庭釐清邊界。 📍 來源:司法與政策新聞整理 4.南島聯合豐年節即將登場,文化從6歲跳到76歲 📌 2025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將於7/18–20在德興大草坪舉行,20組樂舞團、600人已完成總彩。花蓮原民處強調這場盛會不只表演,更是跨世代的文化記憶與連結。 📍 來源:活動新聞整理 5.搭巴嘎饒望 / 黃山高 / 2022 高雄小故事第二名/漾新聞 📍 來源:2022 高雄小故事第二名/漾新聞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8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3 原民新聞|驚嘆樂舞又入圍,但原鄉孩子的樂舞老師呢?
🎧《原來如此》EP32 原民新聞總整理 🗓️ 日期:2025/7/5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花蓮風箏嘉年華:八角風箏祈福活動熱鬧登場 📌 花蓮「八角風箏幸福飛揚法喜鷂嘉年華」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舉辦,以太巴塱部落八角風箏祈福儀式為主軸,結合文化展演、體驗活動與運動嘉年華,推廣原民文化並帶動觀光。 📍 來源:地方新聞整理 「驚嘆樂舞」再入圍傳藝金曲,將由國家圖書館典藏 📌 東元基金會主辦《2025驚嘆樂舞-臺灣原住民樂舞饗宴》於高雄演出,匯聚366位族人與灣聲樂團共演71首原民樂舞曲目,吸引逾4000人觀賞並全球直播。作品獲第九度傳藝金曲獎提名,並將於8月1日由國家圖書館典藏。 📍 來源:藝文新聞整理 桃園原民社宅政策仍有爭議,入住率提高但需求未解 📌 桃園市都市原住民多無自宅且租金負擔重,議員呼籲設立專屬社宅,市府則認為不利融合文化;目前已提高社宅入住比例並研議租補放寬方案。 📍 來源:政策新聞整理 芥菜種會接手那瑪夏原民家庭服務中心 📌 基督教芥菜種會承接那瑪夏家庭服務中心,提供醫療、就業、家庭關懷與災害準備服務,未來將培力族人成為志工,強化社區支持系統。 📍 來源:社會新聞整理 樂舞教練制度化呼聲漸高,盼穩定原民文化傳承 📌 投書建議政府參照原棒壘教練模式,推動「原住民族基層樂舞教練計畫」,讓具文化專業的樂舞人才能常態性任教、扎根原鄉教育。 📍 來源:觀點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9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2原民新聞|學生演霧社、老師唱母語,這週的原民故事好有感!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日期:2025/7/3–7/4 🎭 原住民族文化與教育傳承 1.霧社事件舞台劇:學生用行動回應歷史 📌 中科大原住民推廣社在南投清流部落發表「霧社事件」舞台劇。學生們投入一年田野調查,實地回饋部落、協助老人、學習傳統文化,建立與歷史的深刻連結。 2.基隆原民兒少培力課程:從藤編學文化權 📌 基隆市府舉辦文化課程,讓原民兒少親手製作魚蔞與麻糬,從觸覺與味覺理解文化的根源,強化文化認同與公共參與。 3.南島舟船課程啟航:跨島嶼連結南島語族 📌 台東原民部落大學開辦為期三個月的造船課程,集合查莫洛、達悟與阿美族技藝,親手打造「跨島嶼南島船」,並將於10月下水。 4.花蓮原民教師合唱團:唱出母語與土地的記憶 📌 合唱團以母語歌曲參與《臺灣母語之美》音樂會,傳唱族語之美、推廣語言傳承,訴說土地、歷史與族群情感。 ⚖️ 原住民土地與法律議題 5.蘭嶼教會土地糾紛:法院判教會應還地 📌 教會被判違法占用原住民保留地,儘管聲稱曾簽約購地,但法院認為契約無效,判決教會應拆屋還地。地主指出判決已出爐一年,尚未履行。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9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1 原民新聞|族語課、反詐車、法院判決:這些事比你想的還更關鍵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日期:2025/7/4 🏪 社區與經濟發展 1.全國首座原民合法市集「峰市集」開幕 📌 新竹縣五峰鄉「峰市集」7月3日啟用,為全國首座合法原住民市集。市集由原民會補助950萬元興建,販售蔬果、風味餐與手作商品,未來將結合清泉觀光產業復振計畫推動文化觀光。 2.卓清部落小米班開課,傳承農耕文化 📌 花蓮卓清部落舉辦小米栽培管理班,課程包含省工機械、防鳥網技術等,農糧署將提供補助,解決勞動力老化與鳥害問題,強化部落經濟。 🎓 文化傳承與教育 1.北市推幼兒假日族語課程,扎根文化認同 📌 台北市推動假日幼兒課程,讓3到6歲的原民孩童在遊戲中學習族群文化,建立認同感並尊重多元文化。 2.親愛愛樂堅持17年,搬遷重啟音樂夢 📌 親愛愛樂弦樂團自2008年以來陪伴原民孩童圓音樂夢,因政策因素遷離南投,重建新竹基地後將展開全台巡演,持續傳遞希望。 ⚖️ 原住民族權益與法律議題 1.最高行政法院:傳統領域不限公有地 📌 針對台泥案判決,法院推翻過往限制,強調傳統領域不應限於公有土地,原民會將通案檢討現行劃設與諮商機制,作為修法依據。 2.伍麗華、學者呼籲平埔族修法應依憲判精神 📌 立委伍麗華與學者聯合記者會指出,《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應回歸2022年憲法法庭判決精神,肯認所有南島語系民族為原住民族,並檢討山地與平地分類的歷史成因。 🛡️ 社會福利與保護 1.凱基人壽原鄉推廣防詐與金融教育 📌 凱基人壽推動「原力崛起」活動列車,深入烏來等部落宣導AI詐騙手法,強化原鄉金融防詐知識與應對能力。 2.高雄原家中心納入社安網,但人力吃緊 📌 高雄都會南區原家中心轉型納入社安網,但三位社工需服務逾2萬族人,原民會承諾改善流程與人力配置,加速個案處理。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9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30原民新聞|幽靈罷免案、祖靈祭與街舞賽:原民脈動七月開場
🎧《原來如此》EP30 原民新聞總整理 🗓️ 日期:2025/7/2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伍麗華罷免案涉偽案延燒,國民黨副主委遭羈押 📌 國民黨副主委黃碧雲因涉嫌偽造文書參與罷免提議,被屏東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案中已有多人交保,國民黨則強烈質疑此為政治操作,呼籲7月26日投下不同意票。 泰雅文化季將登場,烏來再現祖靈與勇士智慧 📌 新北烏來「泰雅文化季」將於7月12日舉行,內容包括祖靈祭儀、傳統歌舞、情境劇、風味市集與五項勇士競技,呈現部落文化多樣面貌。 原民文資工作坊傳承部落地景記憶 📌 台灣歷史博物館與霧臺文物館合辦「史料解讀暨實作工作坊」,透過GIS、老照片與耆老走讀,協助原民館員理解部落空間變遷與文化脈絡。 花蓮邀國際友人部落探險,深化文化交流 📌 花蓮縣府將於7月19日舉辦一日文化體驗活動,安排國際友人參與部落生活、手作香蕉糕與古謠體驗,並共襄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 原住民傳統領域劃設機制將全面檢討 📌 原民會回應法院判決,宣布將檢討傳統領域限於公有地的作法,並研議調整諮商同意權適用範圍,以強化族群土地保障。 原民青少年街舞文化祭在高雄熱力展開 📌 高雄第四屆街舞文化祭展現族群活力,逾50名青少年透過熱舞、freestyle battle、K歌比賽探索原民與當代表達方式,為暑期文化扎根注入動能。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0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29 原民新聞|《原民權利進行式》:從棒球計畫到平埔專法的多線佈局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日期:2025/7/1 報導 1.原住民教練計畫突破百人、破億經費 📌 陳瑩立委推動「原住民棒壘球教練計畫」達145人聘用,經費首度突破1億元。補助不限名額並提高教練薪資,強化基層教練能量。 2.台中谷關原民市集逐步成形 📌 台中和平區原民市集攤位倍增至20個,搭配溫泉泡腳池與特色文創,形成在地文化觀光新亮點。 3.賽夏部落山林共管成國際典範 📌 林保署與賽夏蓬萊部落合作「山林共管」,發展森林蜜、段木香菇與旅遊,兼顧生計、治理與保育,成ESG示範點。 4.平埔族群身分法草案熱議 📌 內政委員會審查草案,曾智勇主委強調平埔族文化流失嚴重,需特別保障,並建議考量平埔專法加分機制與登記年限爭議。 5.苗栗原民權益手冊發行 📌 苗栗縣政府發布2025年原民權益手冊,涵蓋身分、教育、福利、就業與語言政策資訊,將寄送都會區族人家庭。 6.高雄巴楠花實中高中部明年招生 📌 全台首間橫跨幼兒至高中的原民實驗學校將於115學年度招生,設計結合布農古道意象,課程融入文化教學。 7.台灣歷史博物館推部落記憶傳承 📌 台史博與霧臺文物館合辦「史料解讀暨實作工作坊」,結合GIS與耆老記憶走讀,推動部落記憶與空間文化研究。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6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28 原民新聞|平埔正名進行式:誰有資格說你是誰?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2025/6/30 報導總結 1.🌀 台東「原住民族日」形象識別釋出 👉 台東縣政府公布 8/1 原住民族日主視覺識別,以數字「0801」與圓形設計象徵日月與傳承。雖標榜「減法美學」與山海色彩「台東藍」,但有族人認為過於抽象、缺乏文化氛圍。 📍 來源:台東縣政府原民處 2.⚖️ 平埔族群身分法草案進入立院審查 👉 行政院版草案明訂認定標準與國家責任。原民會表示,雖憲法保障平埔族群文化,但增設立委名額因修憲現實難以實現。 📍 來源:立法院會議紀錄、原民會說明 3.📣 馬卡道族抗議草案「矮化原權」 👉 屏東馬卡道族人發起「反矮化、反歧視」行動藝術,批評草案未納入《原基法》完整保障,恐造成制度分化,呼籲正名與歷史正義。 📍 來源:PeoPo 公民新聞、族人行動聲明 4.🏞️ 新竹縣打造都會區原民文化園區 👉 規劃2026年完工,將設文化聚會所、天幕廣場與親子區,串聯濱海景點,提供都會原民文化連結與發展據點。 📍 來源:新竹縣政府新聞稿 5.🧠 新竹市推原民創業金融培能課程 👉 市府與金融機構合作於武陵社區辦課,強調建立信用、識別詐騙手法,協助原民創業穩健經營,避免落入金融陷阱。 📍 來源:新竹市政府原民科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8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27 原民新聞|部落的經濟學、土地的正義課、文化的金獎時刻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日期:2025/6/30 報導總結 山林共管與綠色經濟:農業部與原民會參訪苗栗貧村 📌 向言: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組織與原民會參訪貧村走路置中心,肯定貧村門店門點主題的ESG精神與計畫。 桃園阿美族Komoris河祭:移展都會邁向其他讓世人知 📌 向言:依戰士階層以儀式進行,並舉行白天勇士舞。 南島語族資料新發現:DNA證明非由台灣起源 📌 向言:藝術務部執行DNA第一階研究表明,南島語系言與血系系統無必然相同,更新南島語族體系書定。 花蓮國際慢食組織培訓:女性為統統保種無聲力量 📌 向言:集結亞太區總計11國應用動手,與原民女性分享保種與文化聯繫經驗。 新竹市展開原住民創業培育 📌 向言:支持原住民上手創業、採用金融管理與防詐知識。 金曲36新聞:採用精神與文化力量 📌 向言:Sauljaljui與Kumu Basaw分獲原住民語類大獎,感謝部落與文化照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8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26 原民新聞|傳統也要制度保護:我們的獵槍、我們的孩子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2025/6/28 報導總結 1.獵槍新制上路:內政部修法分類自製槍枝 👉 內政部公布《原住民漁民自製獵槍魚槍許可及管理辦法》,區分甲式與乙式槍枝,申請者須參加安全訓練。屏東已列管600餘枝,兼顧文化與安全。 📍 來源:地方新聞彙整 2.仁愛鄉運動會熱鬧登場:傳統技藝融合現代競賽 👉 第69屆仁愛鄉運動會於埔里舉辦,活動涵蓋球類比賽與射箭、攤位市集等文化特色展演,縣府將打造新集會所與運動場。 📍 來源:南投縣政府 3.族語教師猥褻案判決出爐:遭判4年10月徒刑 👉 高雄一名原語老師「阿榮」性騷6名小學生,累計47次猥褻行為,遭高院判刑。部分案件已與家屬和解。 📍 來源:司法新聞 4.伊漾遭歧視辱罵:運動場上不容種族偏見 👉 職棒球員拿莫·伊漾遭觸身球後被網友歧視性辱罵,引發公憤。經紀公司要求公開道歉,涉事者已認錯。林智勝聲援:「原住民加油!」 📍 來源:運動新聞整理 5.谷關原民市集人氣旺:文化與觀光雙軌推進 👉 台中市谷關原民市集由草創10攤成長至20攤,盧秀燕市長親訪行銷在地美食與手作工藝,鼓勵大眾搭雙十公車前往。 📍 來源:台中市府新聞稿 6.高雄啟用原民家庭服務中心:打造都會原鄉支援網 👉 高雄市都會南區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揭牌,涵蓋13區、服務2萬原民,提供文化課程、法扶、經濟補助等資源。 📍 來源:原民會公告、高市原民會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8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25|在部落的家屋裡上課,在學校的餐桌上吃文化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2025/6/27報導總結 1. 原保地頒發:豐濱鄉發出48筆土地權狀 👉 豐濱鄉公所舉辦「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權狀頒發活動」,鄉長邱福順主持,致力實現土地正義,並承諾加速審核流程。 📍 來源:地方政府公告整理 2. 屏東打造沉浸式原民文化學習場域 👉 古華國小建「龜甲屋」讓學生學族語、唱歌謠;青葉國小則打造完整生活場景如石板屋、穀倉與冶鐵屋。 📍 來源:屏東縣政府教育處 3. 新竹規劃都會區原民文化園區 👉 在竹北設置文化聚會所、遊憩空間,預計115年完工,服務在地逾萬名原住民。 📍 來源:新竹縣政府公告 4. 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備處成立 👉 投書呼籲應以族人為主體策展,結合科技互動與文化外交,打造「說自己故事」的基地。 📍 來源:評論整理 5. 原民女性創作者編織展開展中 👉 陳亮、杜彩蓮、潘雅莉以排灣族技藝融合現代敘事,展至10/16。 📍 來源:屏東縣政府/屏菸1936文化基地 📚 原住民族教育與生活 6. 「原住星希望」活動啟動,支持原鄉兒少 👉 星巴克與世界展望會合作推案,提供助學金、文化知能培力等,目標募款1500萬。 📍 來源:台灣世界展望會 7. 屏東小米進入學校營養午餐 👉 小米文化重回校園餐桌,富含營養、無麩質,並鼓勵農民重新耕種。 📍 來源:屏東縣政府教育處 8. 昨日原住民族抵抗紀念日,引立委呼籲制度改革與歷史教育 👉 提倡設立全國性紀念儀式,紀念太魯閣抗日、霧社事件等歷史抗爭。 📍 來源:中央立委聯合聲明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9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24|部落的夏令營、軍校的原民之光:從山林到國際的文化路線
🎙️《原來如此》EP24 原民新聞條列整理 📅 日期:2025/6/27 1.南投信義「小小獵人夏令營」上山下水學文化 👉 濁水布農合作社首次舉辦以布農文化與戶外體驗為主的營隊,結合攀樹、越野、日月潭水上活動,引發親子高度興趣。 📍來源:地方新聞彙整 2.臺東原客交流:在卑南部落認識植物與語言 👉 建和部落舉辦原住民與客家文化體驗活動,從植物認識、語言學習到飲食生活,展現兩族群長年共居的文化交織。 📍來源:地方新聞彙整 3.原民會部落公法人試辦計畫引發制度爭議 👉 學者與團體質疑法源不夠、章程空洞與自治矛盾,呼籲應正視文化正當性與族人主體參與,避免部落行政化。 📍來源:風傳媒評論 4.原民青年閃耀三軍聯合畢典:從部落走進國際軍校 👉 杜宣臣(西點軍校)與林樂觀(美國空官校)分別成為首位原民男、女學員畢業代表,展現原民青年的多元發展力。 📍來源:總統府活動整理 5.國民黨誤導原住民參與「不存在的罷免案」遭批自導自演 👉 社群動員出現重大失實,遭批踐踏民主與族群尊嚴,評論要求高層道歉並檢討政治操作。 📍來源:評論與政治觀察整理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0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23 原民新聞|原鄉正在長大:從孩子復學到回家的創業夢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2025/6/26原民新聞報導總結 1. 曾妮入圍金曲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以族語專輯《全村的希望》傳承文化 👉 來自台東賓茂村的年輕創作歌手曾妮,以排灣語創作記錄青春與成長,最愛的歌曲包括寫給弟弟的〈蝸蝸〉和內心探索的〈不明白我〉,盼以音樂勾起族人記憶。 📍 來源:文化新聞整理 2. 海端鄉強化《原保地開發管理辦法》,承諾優化行政與資訊溝通 👉 公所認錯並承諾簡化流程、設專責窗口、加強宣導,實現土地正義並保障族人權益。 📍 來源:地方政府公告整理 3. 花蓮縣教育處建構原民中輟生多元支持系統 👉 提供復學輔導、文化技藝學習與心理關懷,強化學生認同與學習動力,聯結多單位共同協助。 📍 來源:教育新聞整理 4. 勞動部高分署職訓點燃原鄉「人才回流潮」 👉 提供傳統工藝、觀光、餐飲等課程,結訓即媒合就業,創造文化經濟雙贏,年度訓練名額逾700人。 📍 來源:勞動部相關計畫資訊 5. 阿美族工藝師陳財源展出傳統農具,喚起族群記憶 👉 基隆原住民文化會館展出包含kangkang、cinaw等農耕器具,承載老一輩與土地共生的智慧。 📍 來源:地方文化新聞 6. 鳳林部落宣導志工結訓,強化族人權益申請服務 👉 15位志工取得證書,將協助族人申請原保地、急難救助等,未來擬跨鄉合作提升服務廣度。 📍 來源:花蓮地方政府新聞稿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9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EP22 原民新聞|勇士舞上法院,手紋回部落:誰在定義傳統?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 2025/6/24 原民新聞報導總結 1.行政院通過兩項原住民族相關法案修正草案 來源:行政院新聞稿/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 2.興中國小在原住民族語言單詞競賽中取得佳績 來源:波新聞、桃園電子報、PeoPo 公民新聞 3.「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徵件活動進行中 來源: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官網與新聞發布 4.嘉義縣舉辦「原力HIE科學影展」推廣原民文化與科學教育 來源:嘉義縣政府/台灣原創科學動畫推廣團隊 5.阿美族奇美部落針對勇士舞著作權爭議擬聲請釋憲 來源: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IPCF、新頭殼、自由時報 6.中國醫藥大學參訪南投信義鄉,深入了解偏鄉醫療現況 來源:中國醫藥大學原資中心新聞稿 7.義守大學原住民專班與部落合作舉辦畢業展「迴.移磊」 來源:義守大學官網、屏東新聞網 8.花蓮啟動「遇見原藝力」計畫,號召旅宿業打造「無牆原民美術館」 來源:觀傳媒、花蓮縣政府/鄭明崗個人聲明 9.金峰鄉持續復振傳統拍刺(手紋)文化 來源:台東縣金峰鄉公所/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保存計畫資料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8 minutes

原來如此阿!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