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ealth & Fitness
Sport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c4/94/8e/c4948e79-6f54-66c6-d2d6-1051bdd9e125/mza_12985945611321208346.jpeg/600x600bb.jpg
原來如此阿!
Calumai
41 episodes
2 weeks ago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Daily News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原來如此阿! is the property of Calumai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Daily News
News
https://files.soundon.fm/1749130328559-933f646e-6a05-42f4-91bc-bbd20cb82788.jpeg
EP41 原民新聞|| 馬太鞍的吶喊:我們要的不是永久屋,是「家」
原來如此阿!
11 minutes
2 weeks ago
EP41 原民新聞|| 馬太鞍的吶喊:我們要的不是永久屋,是「家」
🎧《原來如此》EP41 原民新聞|| 馬太鞍的吶喊:我們要的不是永久屋,是「家」 🗓️ 日期:2025/10/15 🎙️ 今天的《原來如此》,從這裡開始! 校園文化傳承與展現 健行科大:啟用「Pulima藝術文化空間」 健行科技大學啟用校園新亮點,展出藝術家 Adu(黃偉哲)的「山海十六韻」與 Tjiaping Vavikiyan(黃皓哲)的「原是一家人」等作品,旨在透過藝術促進原住民文化與都市學生的連結。 #健行科大 #Pulima藝術文化空間 #山海十六韻 #原是一家人 #原住民藝術 #校園文化 文藻外語大學:舉辦「原民周」系列活動 以「憶起歡聚」為主題,邀請屏東佳興古謠隊、音樂人張淦勛(Giyu Tjuljaviya)等,透過市集、講座、手作課程等多元形式,推廣「全民原教、尊重差異」的理念。 #文藻外語大學 #原民周 #憶起歡聚 #排灣族 #佳興古謠隊 #全民原教 #文化傳承 銘傳大學:探討原住民自媒體的文化傳播 舉辦「從部落到雲端」講座,邀請布農族 Podcaster Ispalakan Umav 分享如何運用新媒體記錄文化記憶,將生活經驗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內容,展現青年世代的文化創意與韌性。 #銘傳大學 #原住民自媒體 #從部落到雲端 #布農族 #IspalakanUmav #文化傳播 #青年力量 科技、教育與文化創新 AI 技術結合傳統服飾 台灣迎賓互動品牌推出「AI Dress Code」即時拍貼服務,能透過 AI 生成各種造型服飾,其中包含原住民傳統服飾,為文化體驗創造了新穎的互動方式。 #AI #AIDressCode #原住民服飾 #科技創新 #文化體驗 #數位轉型 鄒族智慧融入科學教育 嘉義太空教育館以「原住民科學」為主題,結合鄒族鳥羽箭與風笛,帶領學生從傳統器物中探索流體力學等科學奧秘,並傳達尊重萬物的狩獵文化。 #鄒族 #原住民科學 #科學教育 #嘉義太空教育館 #文化與科學 #STEAM 國際交流與世界接軌 鄒族學生赴美發表科學論文獲獎 一群嘉義的鄒族學生,以「鄒族山羌笛」與「鄒族葛藤」為題的論文,成功入選美洲原住民科學與工程學會(AISES)並獲獎。他們身著族服在國際場合演唱鄒族歌謠,並與世界首位原住民族太空人 Herrington 交流,成功讓鄒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發光。 #鄒族 #台灣之光 #國際交流 #AISES #原住民科學 #為國爭光 #青年榜樣 達悟族青年參與國際經貿 來自蘭嶼的達悟族青年王浩(Si Mateneng),透過圓夢計畫在加拿大亞太基金會實習。他不僅參與了原住民氣候與貿易會議的籌備,更在國際場合以原民觀點切入,探討原住民族產業如何與國際市場接軌,並思考文化永續與經濟效益的平衡。 #達悟族 #蘭嶼 #青年力量 #國際參與 #原住民經貿 #文化永續 #TaiwanCanHelp 祭儀、永續與部落韌性 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體現感恩與永續 卡那卡那富族舉行盛大的米貢祭,透過感謝祖靈與天地的儀式,以及共享糧食的傳統,體現互助共生、多元分享與永續的精神,並藉此將感恩的文化傳承給下一代。 #卡那卡那富族 #米貢祭 #Kanakanavu #文化傳承 #感恩 #永續精神 #小米文化 傳統雜糧的永續價值 慈心與里仁舉辦「小米狂熱」策展,介紹小米、紅藜等原住民傳統作物。這些耐候的雜糧不僅承載了文化記憶,更在氣候變遷下成為守護糧食安全的重要資源。 #永續飲食 #小米 #紅藜 #原住民傳統作物 #糧食安全 #氣候變遷 #里仁 馬太鞍災後重建:呼籲重視部落主體性 針對堰塞湖潰壩災情,部落青年呼籲政府應採「集體中繼安置」而非永久屋模式,並需將原漢分開,以保全部落傳統的組織與文化韌性。災後「年齡階級」的迅速動員,也證明了將部落機制納入政府防災系統的重要性。 #馬太鞍 #Fataan #災後重建 #中繼安置 #部落韌性 #年齡階級 #阿美族 青年歌聲傳遞溫暖 高雄師範大學「Sapuy撒布依青年會」在花蓮光復鄉協助救災後,於返程時在火車站齊唱卑南族歌謠〈Nanali〉,用歌聲為災區帶來溫暖。 土地正義與非法佔用爭議 苗栗、南投爆發土地黑幕 立委高金素梅的姪子高晉揚被指控在苗栗主導「河川線變更」,涉嫌侵占國土以圖利溫泉飯店開發。此外,南投信義鄉有超過 700 筆原住民保留地遭非法占用,包括鄉代會主席家族違法經營餐廳,以及有村長以人頭在原保地上興建大廟並販售「聖水」等亂象。 #土地正義 #原住民保留地 #國土保育 #非法占用 #還我土地 #轉型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AI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原來如此阿!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