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2/v4/6e/46/43/6e4643fa-c670-39c9-33b6-c3ca6e8ae2ea/mza_13237707346810511461.jpeg/600x600bb.jpg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少年報導者
471 episodes
1 week ago
《少年報導者》是獨立媒體《報導者》製作的兒少新聞平台,我們認為看新聞沒有年齡限制,孩子與大人一樣,也想了解各種時事議題,並且參與討論。在這裡《少年報導者》的小管家「報導仔」會邀請大朋友、小朋友,把世界上重要的事情說給各位聽。除了中文,還能聽到多國語言版本唷! 歡迎追蹤《少年報導者》的「誰來讀新聞」Podcast,跟我們一起理解世界、參與未來。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is the property of 少年報導者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少年報導者》是獨立媒體《報導者》製作的兒少新聞平台,我們認為看新聞沒有年齡限制,孩子與大人一樣,也想了解各種時事議題,並且參與討論。在這裡《少年報導者》的小管家「報導仔」會邀請大朋友、小朋友,把世界上重要的事情說給各位聽。除了中文,還能聽到多國語言版本唷! 歡迎追蹤《少年報導者》的「誰來讀新聞」Podcast,跟我們一起理解世界、參與未來。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News
Episodes (20/471)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台大昆蟲系助理教授曾書萍的蟻災關鍵字】疣胸琉璃蟻為何成為超級蟻群?狂蟻靠雙線生殖入侵全球?口對口交哺特性是殺死蟻后的關鍵?
今年(2025),從南部往中部一帶的苗栗、南投、彰化到新竹以北,甚至在宜蘭、花東的農地甚至住家,都可以看見大量的黑色螞蟻出沒,牠們是繁殖力驚人的「疣胸琉璃蟻」,為人們帶來了不少困擾。 疣胸琉璃蟻和人類過去「井水不犯河水」,不太會跑進住家,也很少造成農業問題,但近幾年來,在本土存在已久的疣胸琉璃蟻群中,混入了一群個性迥異的「外來族群」,基因上與東南亞某些區域的琉璃蟻幾乎一致,是台灣過去沒注意到的「隱形入侵者」。牠們不像一般的螞蟻間會打架爭奪資源,反而像一個「家族幫派」,不但不打架,還共享食物、互通有無,形成密度極高、規模龐大的「超級群落」,對農地與人類生活都更具破壞力。 這集節目中,我們就從近年在台灣崛起的新興害蟲──疣胸琉璃蟻開始,來跟大小聽眾朋友們談談「蟻災」主題,一起來認識還有哪些新興的螞蟻災害,在哪些因素下會造成這些物種的快速繁衍?人們又該採取哪些行動來預防? 客座總編輯|台大昆蟲系助理教授曾書萍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詹婉如、吳冠伶、林彥伶 📍延伸閱讀:住家「蟻災」愈來愈嚴重?台灣本土疣胸琉璃蟻為何成為「農業害蟲」? https://bit.ly/47yrshf 疣胸琉璃蟻危害通報平台 https://bit.ly/4hriRk4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5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諮商心理師張瓈文的心理健康急救關鍵字】小孩也會需要心理諮商?什麼是心理健康急救員?如何聆聽才會讓人更願意說出困難?
在台灣,每5人中就有1人曾經歷過常見的精神疾患,尤其以焦慮和憂鬱症為大宗。從今年10月10日開始,公務人員每年新增3天的「身心調適假」,也代表我們社會不只在意身體的健康,也愈來愈看重心理健康。儘管如此,很多人可能還是不知道,當心理出問題的時候,可以找誰求助。 《少年報導者》Podcast這集「新聞關鍵字」單元,邀請諮商心理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專案經理張瓈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心理健康急救」的新觀念,以及碰到周遭親朋好友發生心理健康狀況時,可以採取的關鍵行動。 Q.什麼時候需要心理諮商的協助?小孩也會需要嗎?談一次沒用是不是代表沒效果? Q.當身體出現呼吸或心跳突然停止時,可以採取CPR心肺復甦術急救。什麼是心理CPR?從澳洲引進台灣的心理健康急救員認證制度又是什麼? Q.面對有心理困擾的人,該如何評估當事人是否有立即的危機、需要什麼協助?還有哪些常見的自殺迷思? Q.我們太習慣用「給建議」的方式表達關心,為何不打岔、不否定、不帶說教的「聆聽」,才是更有力量的支持? 客座總編輯|諮商心理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專案經理張瓈文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賴育辰、林彥伶 📍延伸閱讀: 危險心靈海嘯──憂鬱、厭世、自傷,兒少心理健康大調查 https://bit.ly/47mosEx 自殺、恐慌、精神疾病發作會要人命,心理也有急救CPR https://bit.ly/43gn3Nm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25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小記者請問國衛院長|台灣未來20年最大的健康挑戰是什麼?有「通用疫苗」能一次預防多種病毒嗎?國衛院正打造哪些「祕密武器」?
台灣過去自製疫苗比率不到10%,高度仰賴國外疫苗,在歷經SARS、COVID-19等病毒大戰後,台灣在疫苗研發與因應新興疾病上,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國家衛生研究院是國家級的公共衛生研究單位,負責各種疫苗、藥物的研究與開發,幕後重要的總指揮──國衛院院長,正是扛起全民健康守護的重要責任。 這一集《少年報導者》Podcast「小記者,問什麼?」,3位小記者將帶大家走進平常沒有對外開放的國衛院,專訪院長司徒惠康。他曾經擔任過國防醫學院校長,同時也是一位國際知名的自體免疫學專家,參與過SARS、COVID-19這些世紀病毒大戰。小記者們最好奇「院長」的任務有哪些?要帶領團隊對抗疫情會碰到哪些困難?如果台灣未來又有新的病毒出現,國衛院要如何在第一時間保護大家? 院長司徒惠康第一次接受小記者採訪,被問起國衛院正在研發哪些「祕密武器」時,他大方說道,台灣未來將面對愈來愈多高齡長者議題、癌症及新興感染疾病等,應該要用公開的武器,不能只有一種,而且要愈便宜愈好,民眾的接受度才會高。國衛院正在蓋新的疫苗廠,未來會持續擴大產線,同時結合AI科技,未來希望開發客製化的癌症疫苗等,提供國人健康更多保障。 對於科學有興趣的小記者也提問:「如果成績不是班上最好的,有機會成為科學家嗎?」司徒惠康勉勵同學:「只要保持對事情探究的習慣,喜歡科學研究,甚至喜歡孤獨的過程,就有機會成為很好的科學家,與成績沒有絕對關係。」他甚至「現場徵才」,歡迎有興趣的同學未來加入國衛院!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韋麗文、王崴漢、詹婉如、藍婉甄、林彥伶 特別來賓|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 小記者群|台北市關渡國中八年級曹瑜晏、竹科實中國中部八年級生陳韋佑、台北市南門國中七年級生趙翊妃 📍延伸閱讀: 【我的14歲】司徒惠康:孤軍父親、養女母親,貧困沒能限制我的逐夢之路 https://bit.ly/4nl4Zt7 【少年報導者×國家衛生研究院】一日醫藥小記者:不只關心藥物、疫苗和AI最新進展,也提出「安全」、「負面影響」的疑問 http://bit.ly/466xQM3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5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小記者請問國衛院科學家|為什麼流感疫苗要年年打?AI可以幫助像我這樣生病的孩子嗎?為什麼有些是藥丸、有些是藥水?
我們吃的藥、打的針,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研發過程要經過哪些步驟?又要怎麼證明對人體真的有效呢?這一集《少年報導者》Podcast「小記者,問什麼?」,由參加「請問國衛院──開箱國家級疫苗、新藥研發基地」小記者營的27位同學們分組進行編輯會議、對國衛院三名科學家擬出訪問題目後,每組推派三位小記者代表提問。 現在就跟著「醫藥小記者」們認識新興AI工具的「救命」方法、一窺疫苗的研發過程以及來之不易的藥物,看看科學家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做出哪些重要的發明或發現! 製作團隊|楊惠君、韋麗文、王崴漢、詹婉如、藍婉甄、林彥伶 特別來賓|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廖倫德、感染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家齊、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助研究員林書玉 小記者群|新竹市建功高中國中部七年級王詠卉、台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六年級王暐鈞、台北市再興中學八年級楊晴瑜、桃園市中壢國中八年級李亮葟、台北市關渡國中八年級曹瑜庭、基隆市銘傳國中七年級黃祺容、台北市光復國小五年級粘本晴、苗栗縣建國國中九年級黃富畇、台北市中山國小五年級歐陽向恩 📍延伸閱讀: 【少年報導者×國家衛生研究院】一日醫藥小記者:不只關心藥物、疫苗和AI最新進展,也提出「安全」、「負面影響」的疑問 http://bit.ly/466xQM3 【我的14歲】司徒惠康:孤軍父親、養女母親,貧困沒能限制我的逐夢之路 https://bit.ly/4nl4Zt7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9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中文讀報|【我的14歲】李洋:清晨的首班列車,終於載我抵達「贏球」那一站
14歲的李洋,每天搭首班捷運到羽球強校,自嘲是「小胖子」、球技不及王齊麟,但憑著「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能放棄」的精神,一路從乙組闖關甲組,並在東京和巴黎奧運兩度摘金。 本集讀報你將聽到李洋的人生經歷,曾經打羽球僅是爸爸寄託給他的夢,雖然念體育班,但在球隊裡的存在感極低,不曾想過自己未來會有機會奪取奧運金牌,而且還是兩次。他說,也許是自己積了什麼陰德吧,才能拿到這麼難、卻又非常開心的人生劇本。2025年8月,李洋受邀擔任首任運動部部長,他希望在推進台灣運動發展上,讓更多人喜歡上運動。 🌟「我的14歲」專欄介紹🌟 14歲、國中二年級,俗稱「中二病」的好發期,希望自己獨一無二,卻還不夠自信和堅定,身體和心理都是小孩以上、成年未滿的狀態。這是串連純真和成熟的交界,走過這裡,也許前途豁然開朗,也許依然懵懂不清,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太擔心,人生沒有「最佳路徑」。這個專欄是寫給「現在」、「曾經」以及「即將迎接」14歲的你,這個專欄裡的每一個大人,都和你有過一樣的心情。 🗣 讀報人|汪彥成 📍 讀報文章|【我的14歲】李洋:清晨的首班列車,終於載我抵達「贏球」那一站https://pse.is/84gnuw 📖 我們的出版品:《我的14歲──不完美的青春冒險,成就獨一無二的小宇宙》 https://user296707.pse.is/88vhh2 📮 許願池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好禮: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http://eepurl.com/idk8VH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9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的超高齡社會關鍵字】台灣怎麼變成超高齡社會的?如何延長健康餘命?地中海飲食吃了會長壽?肌少症怎麼辦?終身學習又能帶來什麼?
人類壽命進入史無前例的長度,台灣也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但我們追求的,不只是活得長,更希望是「健康長壽」。雖然政府和醫療體系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健康長壽仍是一項人生投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 本集《少年報導者》「誰來讀新聞」Podcast的「新聞關鍵字」,邀請高齡權威陳亮恭醫師擔任客座總編輯,將帶你透過5個關鍵字:#超高齡社會、#健康餘命、#地中海飲食、#肌少症、#終身學習,看台灣社會獨一無二的長壽革命歷程,不僅活得久,也要活得健康,讓生命真正變成一場祝福! 客座總編輯|台北關渡醫院院長暨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陳亮恭 製作團隊|楊惠君、韋麗文、藍婉甄、蔡昕翰、林彥伶 📍延伸閱讀: 【台灣奇蹟】百年來國人平均壽命從38歲提高到81歲,我們做對了哪些事? https://bit.ly/47XxiJG 世界長壽地圖的祕密──哪些國家人民壽命最長?人的壽命有極限嗎?活得老、生得少,將讓世界人口板塊大震盪? https://bit.ly/47YSv62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8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DIKA的VTuber文化關鍵字】當「中之人」需累積「談資」?從VTuber延伸出的「VType」又是什麼?「畢業」後得換形象和名字,才能再出道?
虛擬偶像不再只是小眾趣味,而是一場正在改寫娛樂產業的科技與文化浪潮。在YouTube全球「超級留言」收益最高的前20大創作者中,有16個是VTuber;台灣目前也有專為打造VTuber偶像的經紀公司,在今年6月舉辦了全台首場多人3D Live演唱會,吸引上千名粉絲到場應援。VTuber到底是什麼?為何近年圈粉無數? 《少年報導者》Podcast這集「文化關鍵字」單元,邀請曾獲金V獎年度最佳女V獎、最佳原創歌曲的VTuber DIKA,為大家介紹這項令許多人為之瘋狂的VTuber文化,她也分享將台語、台灣文化元素融入表演的有趣經驗。一起來聽第一線VTuber說,他們怎麼發揮創意,把虛擬偶像經營得豐富又好玩! 🎤中之人:如何成為虛擬實況主背後的藏鏡人?套上「V皮」,就能扮成球、杯子、土撥鼠⋯⋯? 🎤個人勢與企業勢:讓VTuber親自告訴你,個人經營或加入經紀公司,各有哪些優缺點? 🎤歌勢:從唱歌、打遊戲、雜談到煮菜,VTuber才藝超多元? 🎤畢業與轉生:VTuber的生命週期不長,很難經營超過一年?去年甚至爆發「畢業潮」? 客座總編輯|VTuber DIKA豚足姬 製作團隊|楊惠君、吳冠伶、賴育辰、林彥伶 📍延伸閱讀: 【最台VTuber】DIKA:我想用輕鬆方式推廣台語和台灣文化 https://pse.is/7v6scy 【圖解新聞】VTuber如何誕生?──從真人變身虛擬偶像大解碼 https://pse.is/7uzbfp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3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法律學者林佳和的罷免關鍵字】罷免民意代表在世界各國並不常見?為什麼歐洲國家偏好公投、不愛罷免?台灣可能發生「解散國會」嗎?
今年7月26日,台灣進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免投票,一口氣針對24席國民黨立委、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投票、最終全數未通過。接下來在8月23日,第二波投票將決定另外7席國民黨立委是否去職、喪失立委資格。這場「大罷免」規模龐大、政治影響力也牽動後續台灣政局發展,因而備受矚目。 事實上,許多歐洲國家和其他民主國家很少使用罷免。但如果選出來的民意代表的立法政策不符選民期望,可以怎麼做?罷免、彈劾與公投之間又有什麼不同?這次大罷免給台灣人民什麼學習?又凸顯體制上哪些問題?本集《少年報導者》「誰來讀新聞」Podcast最新一集的「新聞關鍵字」,邀請到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專長憲法與國家理論的林佳和老師,從4個關鍵字:#選罷法、#罷免與彈劾、#罷免與公投、#解散國會,帶著同學一起認識台灣的罷免制度是如何設計?跟其他國家又有什麼差別?此外,在面對政治僵局時,有些國家設計了讓總統或總理「主動解散國會」的憲政機制,它的利與弊是什麼? 客座總編輯|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 製作團隊|楊惠君、王崴漢、賴育辰、林彥伶 📍延伸閱讀: 真的假的?罷免制度不是多數民主國家的常態? https://pse.is/7yfckm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6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小記者請問手語翻譯員|台灣手語沒有「髒話」?手譯員的手都很靈活、不會痠嗎?原來手語最重要的是表情,不能有偶像包袱?
台灣手語是怎麼建立的?有什麼特色?常出現在電視上的手語翻譯員,平時又有什麼其他任務? 本集「小記者,問什麼?」節目邀請台灣手語翻譯領域的重要人物李振輝,來為同學一一解答對於手語這門語言的各種好奇,也揭開從事手語翻譯的工作現場。 代表提問的三位小記者,有人好奇手語要怎麼說笑話,也有人關心聽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小記者王語潼是學校裡唯二選修手語課的同學之一,她想知道:該怎麼建立勇氣、學會哪些技巧,才能自信地用手語和早餐店的阿姨聊天呢? 製作團隊|楊惠君、王崴漢、詹婉如、藍婉甄、林彥伶 特別來賓|手語翻譯員李振輝 小記者群|基隆市深美國小六年級黃祺容、桃園市中壢國中七年級李亮葟、台北市碧湖國小三年級王語潼 📍延伸閱讀: 【我的14歲】李振輝:替聾人「說話」,解開自己少年時代自卑感的心結https://pse.is/7yclnw 【他們的故事】無聲的力量,沒有極限──聽奧「鐵人」教練安慶隆點燃聽障生的奧運夢 https://pse.is/7ycw86 📖 我們的出版品:《我的14歲──不完美的青春冒險,成就獨一無二的小宇宙》 https://user296707.pse.is/88vhh2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7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中文讀報|【我的14歲】徐志雲:性、戰爭與獨立的房間,一個落在金門的「碇真嗣」
出生戰地金門,精神科醫師徐志雲形容自己的童年也充滿「戰鬥的任務」,但就像《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碇真嗣一樣,他在戰鬥的同時,也更理解自己。 本集讀報你將聽到徐志雲的人生經歷,生長在島上居民的生活經驗與台灣本島大不相同的金門,父親更是曾參與古寧頭戰役的老兵。大時代的歷史變遷,形塑這段愛與恨交織的複雜親子關係。但也正是這段匱乏的成長經驗,讓徐志雲更無包袱地面對自己的男同志身份,並以溫柔的眼光看待社會上有著各種遭遇的人們。 🌟「我的14歲」專欄介紹🌟 14歲、國中二年級,俗稱「中二病」的好發期,希望自己獨一無二,卻還不夠自信和堅定,身體和心理都是小孩以上、成年未滿的狀態。這是串連純真和成熟的交界,走過這裡,也許前途豁然開朗,也許依然懵懂不清,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太擔心,人生沒有「最佳路徑」。這個專欄是寫給「現在」、「曾經」以及「即將迎接」14歲的你,這個專欄裡的每一個大人,都和你有過一樣的心情。 🗣 讀報人|徐志雲 📍 讀報文章|【我的14歲】徐志雲:性、戰爭與獨立的房間,一個落在金門的「碇真嗣」https://pse.is/7xjhbf 📖 我們的出版品:《我的14歲──不完美的青春冒險,成就獨一無二的小宇宙》 https://user296707.pse.is/88vhh2 📮 許願池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好禮: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http://eepurl.com/idk8VH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7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中文讀報|【我的14歲】珍古德:《杜立德醫生》讓我渴望與動物對話、《人猿泰山》開啟我走進非洲探險的夢想
91歲的珍古德接受《少年報導者》專訪,回憶自己在二戰期間度過的童年時光,其中對她影響最深的書是《杜立德醫生》和《人猿泰山》。 本集讀報你將聽到珍古德的人生經歷,包括童年的她是如何愛上大自然,又是如何啟蒙對動物研究的熱情?如今回憶這一切,珍古德愈來愈覺得,她來到這個星球是帶著使命的。從童年想跟野生動物一起生活的夢想開始,到後來真的走進非洲叢林,展開改變世界對人類與黑猩猩理解的研究,再到現在正在做的倡議行動,她認為這一切能給人們、也讓她自己擁有希望。 🌟「我的14歲」專欄介紹🌟 14歲、國中二年級,俗稱「中二病」的好發期,希望自己獨一無二,卻還不夠自信和堅定,身體和心理都是小孩以上、成年未滿的狀態。這是串連純真和成熟的交界,走過這裡,也許前途豁然開朗,也許依然懵懂不清,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太擔心,人生沒有「最佳路徑」。這個專欄是寫給「現在」、「曾經」以及「即將迎接」14歲的你,這個專欄裡的每一個大人,都和你有過一樣的心情。 🗣 讀報人|藍婉甄 📍 讀報文章|【我的14歲】珍古德:《杜立德醫生》讓我渴望與動物對話、《人猿泰山》開啟我走進非洲探險的夢想[[https://pse.is/7uxcvd](https://pse.is/7uxcvd](< href=>)\ >) 📖 我們的出版品:《我的14歲──不完美的青春冒險,成就獨一無二的小宇宙》 https://user296707.pse.is/88vhh2 📮 許願池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好禮: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http://eepurl.com/idk8VH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1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獸醫科學家蔡沛學的守護石虎關鍵字】石虎在台灣為何是瀕危動物?石虎保育的殺手是誰?什麼是域外保育?冷凍方舟可以帶來什麼希望?
台灣的野生石虎族群正在快速消逝中,事實上,就在最近(2025年6月28日)一隻追蹤超過三年的傳奇石虎「豆棗」確認死亡,救傷人員發現她倒臥在人跡罕至的雜林中,身上有明顯傷痕,屍體附近明顯被踩踏過,附近樹上都有明顯爪痕,以及斷裂的枝條。死因為犬殺。 根據推估,台灣石虎數量可能在500隻以下,除了棲地的復原之外,保育專家們也積極透過域外保育,幫動物的生命與基因「備份」,萬一野外的那份消失了,我們還有機會重新找回並回復這些物種。 本集《少年報導者》「誰來讀新聞」Podcast的「新聞關鍵字」,邀請到台灣大學繁殖保育與再生醫學中心蔡沛學教授,從四個關鍵字:#瀕危動物、#石虎保育、#域外保育、#冷凍方舟,讓我們一起了解如何守護石虎,為生命備份。 客座總編輯|台灣大學繁殖保育與再生醫學中心蔡沛學教授 製作團隊|楊惠君、韋麗文、賴育辰、王崴漢、吳冠伶、林彥伶 📍延伸閱讀: 石虎姊妹「捲心蛋」與「捲心糕」可以安全回家嗎?──野生動物野放的挑戰與危機 https://user296707.pse.is/7tzxnw 黑足雪貂安東尼婭的故事:牠生下2個寶寶,為整個族群增添了八分之一的「祖先」基因 https://user296707.pse.is/7tzxqj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7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小記者請問昆蟲專家|昆蟲學家都在做什麼?蜜蜂消失人類活不過3天?如何讓螞蟻不走直線改繞圈圈?
你們是否曾經對昆蟲的謎樣行為感到好奇?或是想知道昆蟲學家平常都在做些什麼? 這集「小記者,問什麼?」邀請到三位對昆蟲有興趣的小記者來向台大昆蟲學系楊恩誠教授發問。楊老師的專長是研究昆蟲神經學,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解開蜜蜂消失原因的人。因為蜜蜂消失可是影響全球環境和生態重大的危機,老師的研究不僅搶救了蜜蜂族群,也讓許多國家制定了保護環境的政策。 🤔小記者黃喨楀和弟弟同樣對《昆蟲最強王圖鑑》著迷,最想知道為何扁頭泥蜂能控制蟑螂的大腦?聽說蜜蜂消失,人類活不過3天,這是真的嗎? 🤔小記者李昱陞最喜歡帥氣的長戟大兜蟲,也很好奇為什麼蟑螂的生命力如此頑強,人類可以從蟑螂身上學到什麼? 🤔小記者周芳羽喜歡美麗的蝴蝶,但超怕蜜蜂和蜘蛛,想知道如果害怕昆蟲該怎麼辦? 《少年報導者》團隊事前也蒐集南湖國小80多位小學生關於昆蟲的好奇提問,一起來聽聽楊老師的趣味解答,以及他是如何解開蜜蜂消失的謎題?聽完這集,將會大大打開你們對於昆蟲學家的想像。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詹婉如、王崴漢、林彥伶 特別來賓|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特聘教授楊恩誠 小記者群|台北市南湖國小五年級黃喨楀、李昱陞、新北市蘆洲國小五年級周芳羽 📍延伸閱讀: 【我的14歲】楊恩誠:媽媽的小庭院和《讀者文摘》的書,帶我走進昆蟲的大世界 https://bit.ly/3G6qYUV 📖 我們的出版品:《我的14歲──不完美的青春冒險,成就獨一無二的小宇宙》 https://user296707.pse.is/88vhh2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2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剴剴案鑑定醫師呂立的兒少保護關鍵字】什麼是兒童虐待?責任通報制度怎麼運作?如何幫助高風險家庭?鑑定醫師又如何為孩子發聲?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台灣每年超過1萬件兒童不當對待事件,9成以上發生在家庭內,施暴者8成是父母、也有在家外幼托照顧場域。引起社會關心的兒童虐待事件「剴剴案」,是一名1歲半在等待出養孩子的遭遇,讓人心疼不已。為了讓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都能被看見、有人伸出援手,不要讓任何孩子獨自孤單地受苦,需要讓更多人認識兒少保護的觀念。 本集《少年報導者》「誰來讀新聞」Podcast最新一集的「新聞關鍵字」,邀請的是鑑定剴剴案的呂立醫師,他在小兒加護病房及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工作超過25年,將帶你從4個關鍵字:#兒童虐待、#責任通報、#高風險家庭、#鑑定醫師,一層層了解兒少保護有關的知識,也呼籲大家成為接住受虐兒童的雙手。 客座總編輯|台大醫院小兒部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 製作團隊|楊惠君、韋麗文、賴育辰、蔡昕翰、林彥伶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1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小記者請問月經專家|月經太早來會長不高?月經來更容易減肥?同樣是女生,為何初經時間差這麼多?
《少年報導者》Podcast新單元「小記者,問什麼?」從孩子的觀點和好奇出發,抛出對世界的各種疑問,為大家尋找真實又新鮮的答案。本集節目,3位小記者特別向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月經課老師、婦產科醫師黃韻如(Ruby老師)發問,關於女性生理期的各種好奇及江湖傳說。她們在節目中大方說出自己月經時的經驗與困擾,也希望不要再有人認為月經難以啟齒。 🤔小記者鄭亦喬小三時月經就來了,當時都還不認識月經。她很納悶:為什麼同樣是女生,月經來的時間會差這麼多?大人常說,月經太早來以後就長不高是真的嗎? 🤔小記者劉庭羽曾最想知道,月經來是不是大吃特吃都不會胖?或月經來的時候容易減肥,是真的嗎? 🤔小記者劉亭萱生理期不曾疼痛,令她好奇:為何有些人月經來的時候會痛到要請生理假?月經痛起來到底是什麼感覺? Ruby老師不僅深入淺出解釋月經與經痛成因、個體差異、以及如何舒緩不適,也回應月經是否能減肥、激烈運動是否會造成子宮肌瘤等迷思,現場互動熱烈。當討論到情境題:走在路上發現月經外漏好尷尬時,希望別人怎麼提醒自己?讓小記者劉亭萱直呼,學校的月經教育應該多一點面對不同尷尬情境的演練機會;小記者鄭亦喬也說,男老師和男同學都應該一起學習,才不會連衛生棉都只能用「那個」來稱呼。 最後,Ruby老師也強調,月經雖然是「性別議題」,但是「月經意識」是超越性別的,有時候就連一些曾經來過月經的女性,也可能無法同理生理期女性的需求與困難。所以,同理這門課是需要整個社會一起來學習。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藍婉甄、吳冠伶、林彥伶 特別來賓|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月經課老師、婦產科醫師黃韻如(Ruby老師) 小記者群|三和國中八年級生鄭亦喬、南山高中國中部九年級生劉庭羽、劉亭萱 📍延伸閱讀: 月經教育大解碼──從小學到大學的提問與想像https://bit.ly/4kfqZ7R 紅白大廚:月經宴擂台賽──大小學生組隊挑戰激盪, 從料理實踐性平的「美味」實驗 https://bit.ly/4kfqZ7R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3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中文讀報|【我的14歲】楊双子:閱讀和寫作,引我進入《七龍珠》的「精神時光屋」
2024年,楊双子的作品獲美國國家圖書獎,14歲時的她和妹妹從未想過,有一天文學會帶她們走到這裡。 本集讀報你將聽到楊双子述說他的人生故事,她與雙胞胎妹妹從小就是彼此唯一的依靠,兩人一起閱讀、寫作,在苦困的生活中找到「曙光」。雖然10年前妹妹癌逝,但本名楊若慈的她,以「楊双子」為筆名繼續書寫,時常覺得妹妹好像還在她的身旁。 🌟「我的14歲」專欄介紹🌟 14歲、國中二年級,俗稱「中二病」的好發期,希望自己獨一無二,卻還不夠自信和堅定,身體和心理都是小孩以上、成年未滿的狀態。這是串連純真和成熟的交界,走過這裡,也許前途豁然開朗,也許依然懵懂不清,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太擔心,人生沒有「最佳路徑」。這個專欄是寫給「現在」、「曾經」以及「即將迎接」14歲的你,這個專欄裡的每一個大人,都和你有過一樣的心情。 🗣 讀報人|楊双子 📍 讀報文章|【我的14歲】楊双子:閱讀和寫作,引我進入《七龍珠》的「精神時光屋」https://pse.is/7lw98f 📖 我們的出版品:《我的14歲──不完美的青春冒險,成就獨一無二的小宇宙》 https://user296707.pse.is/88vhh2 📮 許願池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好禮: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http://eepurl.com/idk8VH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6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中文讀報|【我的14歲】司徒惠康:孤軍父親、養女母親,貧困讓我更渴望闖向大世界
從國防醫學院退役後轉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的司徒惠康,曾參與過SARS、COVID-19世紀之疫,與猛烈的病毒作戰。鮮為人知的是,他是一名泰緬孤軍之子,從軍,其實是他年少時曾經刪除的人生志願。 本集讀報你將聽到司徒惠康述說他的人生故事,出身花蓮的貧困家庭,但成長背景並未阻礙他前進的腳步,反而激發了他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科學的熱愛。最終實踐了少年時對自己的期望:無論如何,要去看一個更大的世界! 🌟「我的14歲」專欄介紹🌟 14歲、國中二年級,俗稱「中二病」的好發期,希望自己獨一無二,卻還不夠自信和堅定,身體和心理都是小孩以上、成年未滿的狀態。這是串連純真和成熟的交界,走過這裡,也許前途豁然開朗,也許依然懵懂不清,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太擔心,人生沒有「最佳路徑」。這個專欄是寫給「現在」、「曾經」以及「即將迎接」14歲的你,這個專欄裡的每一個大人,都和你有過一樣的心情。 🗣 讀報人|司徒惠康 📍 讀報文章|【我的14歲】司徒惠康:孤軍父親、養女母親,貧困沒能限制我的逐夢之路 https://user296707.pse.is/7l8aqz 📖 我們的出版品:《我的14歲──不完美的青春冒險,成就獨一無二的小宇宙》 https://user296707.pse.is/88vhh2 📮 許願池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好禮: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http://eepurl.com/idk8VH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4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天主教台灣總修院院長的教宗選舉關鍵字】教宗選舉的祕密會議怎麼進行?樞機主教為何穿紅衣?新教宗都會在哭泣室流淚?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辭世,全世界都在關注,誰會是下一任新教宗人選?教宗選舉會議在今天(2025年5月7日)正式登場,總計有135位不同國家的樞機主教具有被選舉權與投票權,他們都是前任教宗親自任命的重要親信與代表,將齊聚在梵蒂岡的西斯汀教堂內,透過延續好幾個世紀的重要儀式──祕密會議(conclave)選出全球約14億名天主教徒的新任領袖。 在新教宗人選出爐前,這集節目邀請到天主教台灣總修院院長的羅際元神父,來為聽眾朋友們揭開教宗選舉的神祕面紗:「#祕密會議」究竟如何進行?為何只有「#樞機主教」具有投票與被選舉的資格?他們為何又稱「紅衣主教」?選舉結果會透過「#黑煙白煙」來告訴信徒,但又該如何讓煙霧顏色不會被認錯?而最後的新教宗當選者會在對外宣布前,於教堂內的小房間內換上代表職務的白色袈裟,為何這裡不僅是更衣室,也是新教宗們的「#哭泣室」? 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宗教信仰,都歡迎收聽這集節目,一起來了解關於教宗選舉的小知識,將會對天主教教會的文化有更多認識。 客座總編輯|天主教台灣總修院院長羅際元神父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賴育辰、藍婉甄、吳冠伶、林彥伶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1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精神科醫師李俊宏的兒少心理健康關鍵字】頭痛腹痛可能是憂鬱症?拒學生其實也想上學?網路遊戲成癮前,留意3大網路危害徵兆?
在台灣,近年來兒少憂鬱症、焦慮症比例快速成長,已成為兒心科門診成長率第一名的診斷類別,而確診憂鬱症的孩子,許多從國小開始就有自殺與自傷的意念,兒少的心理健康已成為亟需社會大眾重視的議題。 這集《少年報導者》Podcast「新聞關鍵字」單元,特別邀請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擔任客座總編輯,要帶大小聽眾認識4個關於兒少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字 #憂鬱症 #拒學 #網路遊戲成癮 #數位性暴力,一起來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Q.兒童憂鬱症的症狀和大人憂鬱症有何不同?為何不容易分辨? Q.拒學經常好發的時間點?為何會讓孩子「想到學校,卻無法付諸行動」? Q.不要等孩子網路成癮才求助,哪些「危害性的網路使用」徵兆出現時,大人就要提早留意? Q.曾經歷性私密影像外流孩子的自傷風險是一般孩子的5.16倍,如何教孩子留意自己的數位足跡? 客座總編輯|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賴育辰、吳冠伶、林彥伶 📍延伸閱讀: 危險心靈海嘯──憂鬱、厭世、自傷,兒少心理健康大調查專題 https://bit.ly/42W4wVX 混沌少年──3位自傷、懼學、手遊成癮孩子的告白 https://bit.ly/42SVE3m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0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小記者請問國防部發言人|當兵不適應怎麼辦?未來如果徵兵不夠,女生也要服兵役嗎?AI要怎麼操作無人機?
《少年報導者》Podcast「誰來讀新聞」新單元「小記者,問什麼?」從孩子的觀點和好奇出發,由《少年報導者》培訓的小記者主持、採訪,走進第一線、與各領域的專家或者不同的人物訪談,抛出對世界的各種疑問,為大家尋找真實又新鮮的答案。 本集節目,小記者前進國防部,向國家負責軍事和國防事務的最高行政機關,發出兒少世代對國防議題的各種好奇,包括徵兵制度、軍人心理健康和軍武發展。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親自接受小記者提問,雙方展開了一場精彩的「交鋒」。受訪的孫立方發言人感受到小記者的專業,而懷抱女兵夢的小記者,也更確立了自己的志向。 製作團隊|楊惠君、王崴漢、藍婉甄、許詩愷、陳曉威、邱紹雯、吳冠伶、林彥伶 📍延伸閱讀: 【台灣篇】「國家需要你!」一年制義務役上路週年,台灣軍力難題解決了嗎? https://pse.is/7h4lhf 【國際篇】為何歐洲國家少有徵兵制?俄烏戰爭後掀起什麼變化? https://pse.is/7h4lna 你是軍事小達人嗎?10個問題測測你的國防軍事知識 https://pse.is/7h4llc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8 minutes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少年報導者》是獨立媒體《報導者》製作的兒少新聞平台,我們認為看新聞沒有年齡限制,孩子與大人一樣,也想了解各種時事議題,並且參與討論。在這裡《少年報導者》的小管家「報導仔」會邀請大朋友、小朋友,把世界上重要的事情說給各位聽。除了中文,還能聽到多國語言版本唷! 歡迎追蹤《少年報導者》的「誰來讀新聞」Podcast,跟我們一起理解世界、參與未來。 🏠 官網:https://kids.twreporter.org/ 📮 寫信給《少年報導者》:kidsnews@twreporter.org ✅ 訂閱《少年報導者》:http://eepurl.com/idk8V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