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49/4e/53/494e5300-2391-d246-ddc3-e37961ca94e4/mza_14266738810999142744.jpg/600x600bb.jpg
儿童也有文学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
331 episodes
18 hours ago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播客重新出发, 在这档节目里将不定期和你分享儿童文学作品 播客内容有: 1.【好书侦探社】 2. 敬请期待
Show more...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儿童也有文学 is the property of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播客重新出发, 在这档节目里将不定期和你分享儿童文学作品 播客内容有: 1.【好书侦探社】 2. 敬请期待
Show more...
Education
Episodes (20/331)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44《织梦人》当梦照亮黑夜,谁在守护受伤的孩子?

主持人:峥怡|琪颖


🌙 如果世上真的有织梦人——

他们会替谁发光?他们又在和谁对抗?

在这一集,我们走进洛伊丝·劳里充满想象力、却扎根现实创伤的作品——《织梦人》。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奇幻小说,它用梦与噩梦交织的方式,谈家庭暴力、疗愈、教育与成长。


故事设定:当夜晚来临,织梦人开始上工

当人类熟睡,织梦人悄悄潜入每个家中——

他们触摸物品,搜集记忆碎片,再把温柔、甜蜜、希望……编织成梦,吹进人心。

但梦有光,噩梦也有形。

另一股黑暗存在——殷险马,潜伏在痛苦与脆弱中,疯狂、嘶吼、无情,以恐惧为食。

他们发现了一个目标:约翰。


🌱 主题讨论:

🔹 家暴如何摧毁一个孩子?

🔹 创伤后的恢复需要什么?

🔹 梦境能否成为疗愈的媒介?

🔹 教育该守规则,还是守住人心?


👁 节目亮点片段推荐

✨「为什么有人需要梦?」

✨「当噩梦逼近,勇气从哪里生长?」

✨「范挑剔 vs 史瘦大:什么才是教育?」

✨「创伤后的自我保护,能否慢慢放下?」

✨「织梦人与殷险马,其实住在人类心里?」


📖 作者简介:洛伊丝·劳里 Lois Lowry

• 美国儿童文学巨擘

• 两度纽伯瑞金奖得主

• 代表作:

 《数星星》、《记忆传授人》、《织梦人》、《教堂老鼠的大冒险》

Show more...
1 month ago
38 minutes 21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43《佐贺的超级阿嬷》用幽默化解贫穷,用爱守护成长

主持人:紫萤|琪颖


在这一集,我们走进岛田洋七的温情作品——《佐贺的超级阿嬷》。

这是一个关于“贫穷”却“富足”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笑着活下去”的人生哲学。

⸻


🌱 为什么叫“超级阿嬷”?

因为她总能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想出最奇妙的生活智慧:

  • 腰间绑着磁铁,边走边捡铁块卖钱
  • 在河里拦下漂来的木枝和蔬菜,笑称“免费超市”

她告诉孩子:👉 “我们世世代代都穷,但穷得很开朗。”

👉 她用行动教昭广:生活可以苦,但心一定要亮。

⸻

🎧 本集内容:

  1. 为什么选这本书?

    —— 它让我看到“幸福不靠物质”,而靠一颗开朗的心。


时间轴内容:

02:00 《佐贺的超级阿嬷》小说情节

07:00 超级阿嬷的生活智慧

18:16 昭广在佐贺的温暖时刻

27:38 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情节和金句

34:43 作者岛田洋七的其他作品介绍


💡 阿嬷金句精选:

  • “晚上别提伤心事。难过的事留到白天再说,也就不算什麽了。”
  • “冬天要感谢夏天,夏天也要感谢冬天。”
  • “让人察觉不到的体贴才是真正的体贴、真正的关切。”
  • “活着很有意思。”

🖋 作者介绍:

岛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广,日本喜剧泰斗。

2001年写下童年与外婆相依为命的故事《佐贺的超级阿嬷》,引起巨大回响。

代表作:

  • 《佐贺的超级阿嬷》
  • 《幸福行李箱》
  • 《游泳不是靠泳裤》
Show more...
1 month ago
37 minutes 43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42《晶晶的桃花源记》:走进遗失与寻找之间的秘密花园

🎙 主持人:陌陌|琪颖


🌸 一本从古典〈桃花源记〉延伸而来的现代童话

👧 一个在失去母亲后变得“凶巴巴”的小女孩

🐶 一只走失的小狗,一段奇妙的离家旅程

⸻


在这一集,我们一起走进哲也的作品——《晶晶的桃花源记》。

这是一个关于“失落的孩子”和“遗忘的村庄”的故事;

也是一个关于“面对悲伤,重新找到自己”的故事。


⸻

🌸 为什么叫《晶晶的桃花源记》?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下一个人们理想的隐居乐土。

在这本现代童话里,作者把古典的精神意蕴,放进一个三年级小女孩的生命里——

当她跟随小红鱼走进桃花源,她其实是在寻找一个能安放自己伤痛的地方。

⸻


🎧 本集内容:

  1. 为什么选这本书?第一次阅读的感受是什么?

    —— 童话感,却直抵人心。桃花源不只是风景,更是一种心境。

  2. 印象最深刻的段落

    —— 公车上的泪痕、忘了村的秘密、豆花的选择。

  3. 书中主题探讨:

  • 孩子如何面对失去重要的东西?

  • 遗忘是否是一种解脱?

  • 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与放下?


  1. 桃花源的象征意义

    —— 它既是文学的隐喻,也是心理的疗愈之地。

  2. 儿童读这本书可以获得什么?

  • 理解失去亲人的痛苦可以被看见

  • 面对悲伤有不同的方式

  • 陪伴的重要性,有时是来自一只小狗

  •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培养阅读的深度

⸻

🖋 作者介绍:

哲也,童话作家。作品常将古典文化与现代童话结合,充满哲思与想象。

代表作包括:

  • 《火龙家庭故事集》系列

  • 《字的童话》系列

  • 《童话庄子》系列

  • 《晶晶的桃花源记》

  • 《小熊兄妹的点子屋》

Show more...
1 month ago
26 minutes 38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41《手斧男孩》荒野里的少年布莱恩:面对困境,环境改变不了,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 主持人:敬祯|琪颖


🎙️ 节目简介

本期我们要聊的,是一本让人屏息以待的荒野生存故事——《手斧男孩》(Hatchet)。这是美国作家 盖瑞·伯森(Gary Paulsen) 于 1987 年出版的经典作品,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荒野求生系列的开端。

故事讲述 13 岁的布莱恩,因为父母离异的关系,独自乘小飞机去探望父亲。途中飞行员突发心脏病,飞机坠落在加拿大辽阔的原始森林中。没有人类踪迹,没有食物和工具,布莱恩唯一的依靠,是母亲临行前送给他的 一把手斧。


接下来的 52 天,他要靠自己学会寻找食物、搭建庇护所、对抗野兽和风暴,直面孤独与恐惧。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冒险小说,它更像是一部成长史——讲述一个少年如何在极端困境中,慢慢蜕变为一个懂得自我负责、自我信任的“新布莱恩”。

⸻

互动提问|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想象一下:

你正独自一人身处一架即将耗尽燃油的飞机上,眼前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坠机不可避免,你只能从以下物品中挑选 5 件随身携带,帮助自己在接下来的荒野生存中活下去。

你会带哪 5 件?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或社群里分享你的选择!👇


可选物品:

• 餐具

• 指南针

• 水壶

• 急救包

• 手电筒

• 夜光防水手表

• 短刀

• 地图

• 求生哨

• 旅行包

• 食物包

• 绳索

• 钓具

• 手机

• 驱蚊剂

• 防水鞋

• 太阳能充电器

• 打火机

• 应急发报机

• 收音机

• 望远镜

• 洗漱用具

• 防潮垫

• 蜡烛

• 对讲机

• 手斧

• 帐篷

• 口罩

• 雨具

• 放大镜


🌲 你会选择实用的工具?能量补给?还是能帮助你求救的设备?

快来留言,让我们看看你的生存智慧!

⸻


🎧 结束语

《手斧男孩》是一部求生小说,也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我们都无法预知生活什么时候会像坠机一样,把我们抛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但就像布莱恩在森林中学到的那样:当无法改变环境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手斧也许只是一个工具,而真正的武器,是我们的心智和意志。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6 minutes 41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40《失落的一角》一个缺了角的圆,一段寻找与放下的旅程

🎙 主持人:小星|琪颖


在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世界里,一个缺了角的圆,沿路寻找能让自己完整的“那一角”。

它一路滚动,一路尝试,经历失落与短暂的喜悦,最终才发现:原来缺憾也有它的美。


本期我们聊聊《失落的一角》,聊聊人生里无法避免的缺口、追寻和放下,或许也能在这个过程中,看见属于自己的圆满。


内容时间轴

  • 01:59 绘本故事内容

  • 03:40 作者介绍: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创作世界

  • 05:10 第一次阅读感受

  • 08:32 读出的人生体悟与自己的连接

  • 10:53 圆在寻找失落的一角的旅程

  • 14:37 直到有一天,圆遇到了“失落的一角”

  • 19:45 圆找到超级适合的一角后……

  • 26:10 圆的“完美”结局

  • 33:33 这样的绘本,我们能读出什么?


  •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缺了角的圆,在滚动的路上时而笨拙、时而顺利,一边追寻、一边失落。可正如希尔弗斯坦想告诉我们的——缺憾并不意味着不完整,它反而让我们有机会慢下来,去唱歌、去发现风里的味道、去体会生命中的小小喜悦。愿你在聆听这一集后,也能带着属于自己的“一角”,继续滚向更辽阔的旅程。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2 minutes 33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9《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认识自己,从心开始的旅程

    🎙 主持人:小可|琪颖


    🌿 你有过这样的时刻吗?

    明明总是那个爱笑爱闹的自己,某一天却突然一蹶不振,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

    在这一集,我们一起跟着蛤蟆先生,开启一场走入内在世界的探索——从否认、逃避、低潮,到逐渐理解、修复、成长。


    📖 本集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美国】罗伯.狄保德


    🎧 本集我们聊:

    🔸 为什么一个“好好先生”也会陷入低潮?

    🔸 从《柳林风声》到心理谘商:熟悉角色如何带来陌生却真实的旅程

    🔸 蒼鷺心理师的10次谘商,如何逐步揭开蛤蟆先生的情绪盔甲

    🔸 认识心理学中的“三种自我状态”:儿童、父母、成人——我们都同时拥有,但我们可以选择

    🔸 为什么说真正的改变不是“别人帮你”,而是“你愿意开始为自己负责”?

    🔸 谘商不是神迹,是一段合作的过程,是一场和自己的长期谈判

    🔸 “你不是来修理自己,而是来了解自己”——我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懂得倾听的同伴


    🌱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练习切换状态、拥有自由、重新拾起生活的方向盘。


    📌 延伸推荐阅读: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洛莉·戈特利布

    • 《河岸风景》姬吉.强森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6 minutes 3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8《再见树耳》一个秘密的友谊,一段关于守护的成长

    《再见树耳》:一个秘密的友谊,一段关于守护的成长


    📖 一本你会读得特别慢的童话——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每个字都太轻柔、太真切,舍不得匆匆翻过。


    本集聊书简介:

    “你相信这世界上真的存在树族人吗?”

    在南霞村的“鬼叫林”里,乡村女孩土豆无意间闯进了一个不该被人类发现的秘密世界——树族人的家。一次意外的相遇,开启了一个横跨祖孙两代的守护故事:从小黄豆布袋的秘密,到爷爷童年时与树耳奶奶之间未曾解开的误会;从“被接纳”到“主动守护”,土豆以她的真诚、勇气和童心,连接起了人类与自然、当下与过去。


    聊书亮点:

    🎧 聊书中,我们聊到了:

    🔸 童话里的“遗憾”,原来不是刻意安排,而是生活的真实模样

    🔸 爱与勇气,如何在自然与友情中悄悄萌芽?

    🔸 这本书,怎么让我们重新理解“离别”与“存在”?


    ✍️ 作者介绍|汤汤

    汤汤,当代极具代表性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之一。擅长以幻想童话书写孩子的内心世界,她的故事往往充满诗意、灵气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曾三度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有《到你心里躲一躲》《喜地的牙》《一只小鸡去天国》等。她的笔下充满中国民间幻想的元素,也始终关照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细节与人性之美。

    其他作品:《小绿的樱桃》《愤怒小龙》《水妖咔咔莎》《美人树》《雪精来过》


    👧🏻「再见树耳」这句道别,不只是对一个树族朋友的告别,

    更是一种成长中必须面对的温柔离开。

    这一集,我们一起走进“鬼叫林”,也走进童话里的真实。

    剪辑|文案编辑:升彤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1 minutes 50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7《平安小猪》写给曾经失去,也正在长大的我们

    🎙 主持人:紫荧|琪颖

    📚 本集书籍:

    《平安小猪》

    作者:J.K. 罗琳

    在这一集,我们一起走进J.K.罗琳的作品——《平安小猪》。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冒险”的故事;

    也是一个关于“失去”与“接受”的故事。


    本集内容:

    1.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这本书虽然是写给孩子的,但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常常被深深触动。它不只是一场寻找玩偶的奇幻冒险,更是一段关于爱、失去、告别与成长的情感旅程。对有童年陪伴物、对「替代」和「遗憾」特别敏感的人来说,这本书特别容易引发共鸣。


    2.    故事简介:

    男孩杰克自幼最爱的安抚玩偶「嘟嘟」不见了,在圣诞夜这天,一个叫「平安小猪」的新玩偶突然开口说话,并带着杰克前往「失物之地」,一起踏上寻找嘟嘟的旅程。他们必须在被失落吞噬前找回记忆、找回自己,也完成一场真正的告别。


    3.    书中主题探讨:

    ·       失去与成长:失去的东西,真的就「失去」了吗?

    ·       替代品不是「假货」,而是「后来也值得被爱」的存在

    ·       魔法世界设定背后的人生隐喻:失物之地就是我们成长过程的投射

     

    🖋作者介绍:

    J.K. 罗琳,全名乔安妮·凯瑟琳·罗琳(JoanneKathleen Rowling),英国知名作家,因创作《哈利·波特》系列而闻名全球。她的作品打破了奇幻文学的年龄界限,影响了一整代人的阅读兴趣与价值观。她的写作生涯本身也是一个“从谷底逆转”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读者相信故事的力量。

    其他作品:《哈利波特》系列


    💌 “你以为我们不在了,其实我们一直在,只是换了个地方爱你。”

     

    🎧 贴心提示:

    适合一个安静的夜晚听完,可能会想起某个已经不在身边的东西。请准备一张纸巾,也许你会流下想念的泪,也许只是心里微微湿润。


    剪辑|文案编辑:升彤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0 minutes 57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6《驯鹿六季》在六季流转中,与自然和自己重逢

    🎙 主持人:敬祯|琪颖


    📚 本集书籍:

    《驯鹿六季》

    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在这一集,我们一起走进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作品——《驯鹿六季》。


    这是一个关于“失语的少年”和“小驯鹿”的故事;

    也是一个关于“自然如何安抚伤痛”的故事。


    🌲 为什么叫《驯鹿六季》?

    驯鹿鄂温克人生活在中国北方的森林深处,一年有六个季节。

    这六季,不只是自然的节律,更是他们与驯鹿共生的方式,是一套生命哲学。


    🎧 本集内容:

    1. 为什么选这本书?第一次阅读的感受是什么?

      —— 是疗愈,也是震撼。森林好像缓慢却温柔地把我包起来。

    2. 印象最深刻的段落

      —— 森林的场景、老人秋鸟与少年的低语

    3. 书中主题探讨:

      • 大自然如何治愈内心创伤

      • 在与自然共处中,人与人的伤口慢慢愈合

      • 释怀与和解,有时来自一种更大的生命连接


    4. 生态描写的价值

      —— 写实却富有诗意,是一堂最美的自然课。小读者也能从中学习尊重与敬畏自然。


    🖋 作者介绍: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蒙古族作家,长年生活于草原与森林边界。文字扎根土地,作品如同一首首献给自然的颂歌。

    其他作品:

    • 《驯鹿之国》《重返草原》《鬼狗》《狼獾河》《高加索牧羊犬哈拉和扁头》《草地牧羊犬》《天鹅牧场》《驯鹿之国》《黑狗哈拉诺亥》《狼谷的孩子》《饲狼》《狐狗》《血驹》《旗驼》


    🌿 “森林没有声音,但它永远都在说话。”

    让我们在这一集里,听一听森林和驯鹿的语言,也听听我们自己心里的声音。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5 minutes 23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5《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后篇——在善意与脆弱中,我们慢慢长大

    🎙 主持人:小星|琪颖


    《男孩、鼹鼠、狐狸和马》下篇——在善意与脆弱中,我们慢慢长大


    📌 本集主题:

    继上集介绍了绘本与动画的背景与角色,这一集我们更深入这本作品所带来的温柔力量,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对话:


    1️⃣ 主动给予善意,拥抱他人

     “我们最大的自由之一,就是决定如何对事情做出反应。” 即使是在荒芜雪地,男孩依然选择善意地靠近鼹鼠、狐狸与马。他们的同行与理解,让温柔与善良成为最坚强的盾牌。

    2️⃣ 接纳不完美,允许脆弱 

    “你觉得哪一刻的自己最坚强?” “当我敢于显露自己软弱的时候。”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坚强,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承认“我需要帮助”,其实也是一种勇敢。 这本书一边抚摸我们灵魂里曾经疼痛的伤疤,一边让我们看见再一次被治愈的可能。

    3️⃣ 有伙伴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状态 

    与其说这四个角色是伙伴,不如说是男孩内心不同情绪的化身。 他们代表着灵动可爱、善良勇敢、自由孤独、力量与智慧。 在关键时刻彼此唤醒,也互为彼此的支撑—— 正是这样的陪伴,构筑了“你不是一个人”的真实力量。

    🌿 在这段旅途中,让我们听见彼此心底最柔软的呼唤。


    📖 本集书籍:

    《男孩、鼹鼠、狐狸与马》

    作者:查理·麦克西


    📽 延伸推荐:

    2023 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The Boy, the Mole, the Fox and the Horse》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2 minutes 4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4《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前篇——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温柔旅程

    📘 书名:《男孩、鼹鼠、狐狸和马》

    ✍️ 作者:查理.麦克西(Charlie Mackesy)

    🎥 延伸作品:2023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改编自本书


    🔍 创作背景故事

    查理·麦克西:英国插画家,57岁首本出版作品即全球畅销 450 万册。

    以水彩与墨线为风格,最初只是为朋友画图鼓励,放到 Instagram 意外走红。

    内容以「对话」构成,没有剧情,却让人极具共鸣。


    🎧 我们聊了什么?

    📖 读绘本与观动画的不同感受

    🌬️ 四个角色的象征意义与心理投射

    🌈 每一段对话都是哲思


    💬 深聊这些问题

    哪一个角色像是你?

    哪一句话最让你停下脚步?

    这段旅程像不像你的生命某个阶段?


    🌍 为什么这本书感动全球?

    疗愈语录×空白画面,让读者自由参与与思考。

    无年龄限制,对每个人生阶段都能带来不同的回应。


    💗 这一集的金句收藏

    「你说过最勇敢的话是什么?」 「帮帮我。」

    「我们最大的自由之一,就是选择如何对事情做出反应。」


    📌 延伸推荐:

    🎥 动画版《男孩、鼹鼠、狐狸和马》


    🎙给听众的邀请:

    下一次,当你感到自己迷路在雪地中,不妨想想——你身边有没有那匹马、有没有那只狐狸?还是你就是那个正在学会说「帮帮我」的男孩?打开这本书,也许你会再次遇见那个温柔而坚定的自己。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0 minutes 14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3《我会永远陪着你》——当月亮低语,心灵就被温柔接住

    📘 绘本:《我会永远陪着你》

    ✍️ 作者:【日】伊缝小绘子


    🌙 故事简介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故事中,这是我最珍贵的宝藏……」——在蓝色月光下,小动物、小孩彼此低语着这样的温柔话语。这是一封写给不安与孤单心灵的情书,也是一段用月亮描绘出来的情感旅程。从新月、上弦月、满月到再次归零的循环,每一页都是对「我会一直陪着你」的坚定回应。搭配柔美的蓝紫色画风,读来仿佛步入梦中森林,听见生命中那个「静静守候」的声音。


    🎧 本集聊了什么?

    🌟 导读人【亿晶老师】温柔朗读书中片段

    🧡 分享她与学生们共读这本书后,孩子说出的动人回应

    🌙 探讨月亮意象与30日月相的设计巧思


    💡 我们聊到的温柔问题

    你记得被谁静静陪伴过吗?

    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你最想对谁说那句「谢谢你来过」?

    为什么这本书适合夜晚阅读,甚至不需要一次读完?


    📌 延伸绘本推荐

    《我真的好喜欢你》|伊缝小绘子的前作,关于「喜欢」的最纯粹告白


    🎧 适合听这一集的你:

    ✔️ 喜欢慢节奏、疗愈感播客的读者

    ✔️ 想在夜晚被温柔接住的你

    ✔️ 亲子共读、教师朗读、或自己阅读时的心灵延伸

    ✔️ 正在找一本可以陪你过「静静时光」的书


    💌 这不是一本让人掉眼泪的书,而是一本让你想「守着某个人」的书。

    📖 听见《我会永远陪着你》的同时,也让我们想起那些无声的爱——永远在身边,不论月圆月缺。

    🎙 点开本集,和我们一起静静走入这片蓝色森林吧。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7 minutes 55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2《有一天》——写给未来的你,写给此刻的妈妈

    📘 本集绘本:《有一天 Someday》

    ✍️ 文:艾莉森·麦基(Alison McGhee)

    🎨 图:彼得·雷诺兹(Peter H. Reynolds)


    这是一封写给孩子的信,也是一首献给全世界妈妈的诗。

    《有一天》用短短数百字和一页页淡彩的画面,缓缓道出一位母亲看着孩子成长、想象他未来人生的柔情与不舍。


    从婴儿的呓语,到独自踏入世界的背影,

    从童年的依偎,到将来他也成为他人依靠的那一刻——

    母亲的爱,从未停止,只是悄悄转换了方式。


    ✨ 内容简介

    🌍 作者艾莉森·麦基的写作起点:望着女儿熟睡的那一夜

    🧭 标题《有一天》的含义——不只是时间,而是母亲的等待

    💌 我们也分享了听众在读这本书时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


    👩‍👧 推荐亮点:

    • 📝 语言简练却情感深刻,适合亲子共读也适合妈妈一个人安静地读

    • 🎨 插图温柔如梦,仿佛一帧帧生命中曾经握紧又放手的画面

    • 🌸 是一本献给母亲节、献给成长、献给爱与传承的书


    📚 延伸推荐绘本:

    • 《猜猜我有多爱你》|爱的表达与回应

    • 《我想变成妈妈的手机》|现代亲子关系的现实反思

    • 《爱心树》|关于给予与牺牲的寓言

    • 《逃家小兔》|妈妈的“追随”与爱的安全感


    🎧 适合听这集的你:

    ✔️ 正在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

    ✔️ 想用一段绘本共读,温柔整理母亲身份的你

    ✔️ 希望送妈妈一句话,却又不知怎么开口的你

    ✔️ 喜欢细腻情感与诗意绘本的读者


    🎙 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在每一集故事中找回你曾紧紧抱着的那份初心。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9 minutes 54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1《芝麻开门的秘密》——打开金钱背后的那扇门

    🎙 主持人:敬祯|琪颖


    📖 本集作品:《芝麻开门的秘密》

    ✍️ 作者:程玮


    🌱 在成长路上,谁来教我们如何面对金钱?

    《芝麻开门的秘密》是一部融合社会现实与哲思对话的青少年成长小说。故事中的主角——生活在中国的女孩米兰,在人生的重要阶段遇见了一位智慧慈爱的老人爱丽丝。爱丽丝不只是米兰的良师,更像是她人生中一把“钥匙”,带她一层层揭开金钱、权力、剥削、劳工与责任的秘密。


    🌍 从校园走向世界:安妮卡与米兰的对照

    安妮卡是学校的新转学生,来自德国赫赫有名的汉森家族——一手掌控跨国咖啡帝国,但同时也被纪录片揭露利用非洲儿童进行劳动的争议。面对这个光环与争议并存的新朋友,米兰的直觉是疏远。但一次次相处后,她发现:也许我们对“富二代”的想象太单一了,而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用心去理解一个人。


    💬 播客讨论亮点:

  • 1. 🔍 金钱的双面镜:金钱能带来自由,也可能制造奴役。当一个孩子开始理解“工作”和“回报”,她正在接近真实世界的本质。

  • 2. 🧠 东西方金钱观的差异:传家宝 vs 自主权、节俭 vs 消费力 ——文化之下的心理根基该如何理解?

    3. 🧡 爱丽丝的花园哲学:一位老人以温柔的对话带出系统的经济观,关于财富的获得、分配与价值,孩子们能理解吗?我们该如何与他们谈“金钱”?


  • 🎧 本集适合——


    • 对社会现实题材儿童文学感兴趣的听众

    • 想要陪伴孩子初步建立金钱观、劳动观的家长与教师

    • 喜欢从书中看见社会结构与文化差异的青年读者


    📌 结语:

    这本书的“芝麻”并不是开启宝藏的密码,而是一次对成长、世界与心灵的敲门。

    愿我们都能在这段阅读旅程中,慢慢学会:

    “当金钱闪烁着爱心和美德的光辉时,它就不再是可怕的怪物,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人类已经战胜了金钱。”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0 minutes 44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30《神奇牙膏&神奇蜡笔》 ——孩子的笑声里,藏着生活的魔法

    🎙 主持人:琪颖|范范


    📘 本期绘本:《神奇牙膏》《神奇蜡笔》

    作者 / 绘者:宫西达也

    译者:王志庚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本集重点讨论

    💡 为什么大人觉得突兀,小孩却乐在其中?

    • 夸张的画风、跳脱逻辑的情节,对大人来说可能太“无厘头”,但这正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本样:直接、荒诞、好玩。

    • 我们讨论:大人失去的,不只是幽默感,而是容纳奇想的空间。


    💡 作者如何鼓励孩子的想象力自由生长?

    • 宫西达也用“神奇”的方式,让孩子看到:你画的东西可以变成真的,你喜欢的味道也可以变成你的头!

    • 想象力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 小朋友的阅读回应比我们想象得更真挚

    • 在读书会中,孩子说出“我也想头变成草莓味”“我不要变香蕉我怕黏黏的”……

    • 他们用最直接的语言,回应故事、回应生活,也提醒我们:感受不需要翻译。


    🖍️ 《神奇蜡笔》:把画出来的都变成真的?

    神奇怪侠发明的神奇蜡笔,让“无聊”变“有趣”,但也带来各种脱序……连自己都画得停不下来!天马行空,笑声不断。


    🪥 《神奇牙膏》:刷牙也能变身?

    普通牙膏太麻烦,神奇牙膏一刷整个人都变味!结果太“神奇”了,生活反而一团乱……最后,大家默默回到了普通牙膏。


    📚 这集适合谁听?

    ✅ 喜欢轻松幽默绘本的家长与孩子

    ✅ 老师想透过故事引导孩子谈选择、想象、生活小事

    ✅ 想重新理解孩子眼中的“好玩世界”的你


    本集互动内容

    🔸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蜡笔”,你最想画出什么?

    🔸 小时候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牙膏味?还记得吗?

    🔸 你是否也曾因为“太神奇”而想要回到“普通”的日常?


    📢 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并留言分享你小时候最神奇的经历!

    📌 有时候,一支牙膏、一支蜡笔,就能让我们重新相信:世界原本就是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


    🎧 点开收听,和我们一起笑一场,也听一听孩子怎么说。

    🎙 本集重点讨论🎨 故事亮点📚 这集适合谁听?💬 本集互动问题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3 minutes 7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29《妈妈的纸飞机》 ——那些未说出口的话,纸飞机都听见了

    🎙 主持人:陌陌| 琪颖


    📘 本期绘本:《妈妈的纸飞机》/《纸飞机》

    作者:麦克小奎

    出版年份:2024 / 2020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有金黄色的连绵小山,洁白的旋转风车,温暖的夕阳,还有每天一起爬山的男孩和妈妈。男孩热爱绘画,每天都会画一幅画。妈妈则每天都会在山顶扔下一个纸飞机,再去山下拾起。为了实现梦想,男孩远赴城市学艺,妈妈则在家乡默默地支持、付出。 然而,当男孩实现了梦想,妈妈已无法看到。只有漫天的纸飞机告诉男孩,妈妈的爱一直都在……


    🎧 本集看点

    🧡 纸飞机是语言的替身

    有些话无法说出口,有些爱藏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等待中。纸飞机载着这些“未写下的信”,飞过山谷,也飞进心里。


    🧡 山与城市:梦想的轨迹,也是离别的路径

    少年人的梦想总在远方,但有时候,回头看,最重要的事物却早已留在出发的原点。


    🧡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绘本表达

    这本书用了孩子能理解、成人会落泪的方式,去讲述爱与失去、成长与遗憾。它不喊口号,只轻轻地、缓缓地说。


    🧡 画风与情感的双重张力

    115页的绘本,以橙黄暖色调贯穿始终,既有黄昏般的告别气息,也保留着温暖的余晖,让人悲伤,却不绝望。


    🪞 深度话题探讨

    🔹 我们是否也把最重要的事,一直留到“来不及”?

    🔹 爱是否一定要说出口,才算是爱?


    💬 本集互动话题

    🔸 如果你有一架纸飞机,可以传达一段“未完的话”,你会写给谁?

    🔸 你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做过最平凡又最难忘的一件事吗?

    🔸 你是否也曾在追逐梦想的途中,忘了回头看?


    📌 有些爱,真的一句话也没说,但它一直都在。

    ✨ 让我们一起用这一集,为那些来不及说的话,送出一架纸飞机。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9 minutes 18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28《小国王十二月》后篇 ——梦、成长、现实与哲思的交织

    🎙 主持人:范范 |小星| 琪颖


    📖 本期作品:《小国王十二月》

    作者:【德】阿克塞尔·哈克(Axel Hacke)|绘者:米夏埃尔·佐娃(Michael Sowa)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 魔法象故事森林


    一位“只有小指那么高”的小国王,带“我”穿越梦境、成长、渺小与无限,掀开现实生活背后被遗忘的诗意与真相。


    🧠 本集亮点内容速览

    🌀 从盒子到星空:我们活在梦里,还是梦活在我们身上?

    在小国王的房间里,有一排排装着“梦”的盒子。随着年龄增长,梦愈来愈大,直到我们无法承受,只能在梦中穿梭,再也无法清醒。


    ☁️ 你有没有停下来仰望星星?

    我们长大了,却再也不仰望天空,不再在梦中飞翔。小国王感慨:“在梦里你都没飞起来,我真替你难过。”

    原来,连“梦见飞翔”这种小事,长大后都变得奢侈。


    🌌 “我就是宇宙”:渺小与巨大的哲学碰撞

    小国王说:“我觉得自己像一股气,一直扩散到宇宙,最后不只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就是宇宙。”

    我们总觉得自己很小,但也许,真正的“伟大”来自内在的无限延伸。


    🗣 关于“我是谁”:你是看起来那么大,还是感觉上那么小?

    在成人世界里,我们习惯了用“职位、收入、标签”定义自己。

    但小国王提醒我们:感知自己,不必依赖外界衡量,而是来自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创造。


    🌠 小国王,是梦的化身,也是童年的回音

    “有一天,我会小到你再也看不见我。”——当我们再也没有勇气做梦时,小国王也许就悄悄消失了。


    🏅 作者介绍:阿克塞尔·哈克

    🔸 1956年出生,是德国知名的作家和记者

    🔸 曾为《南德意志报》担任体育编辑、专栏作家

    🔸 以机敏幽默又富哲思的文笔闻名,获得多项文学奖项,如艾恭·艾文·奇许奖、泰奥多·沃夫奖、约瑟夫·罗特奖

    🔸 作品已翻译成多国语言,是深受成人与青少年欢迎的德国畅销作家


    🎙 播客内容

    ⏳ 5:47 |装在盒子里的梦:我们还有梦吗?🧠 11:55|小国王:你抬头看星星是什么感觉?


    👨‍👩‍👧‍👦 适合听众

    ✅ 还记得童年梦想的你

    ✅ 在现实压力下感到疲惫的人

    ✅ 想用绘本重新审视生活哲思的成年人

    ✅ 喜欢诗意、缓慢、细腻阅读体验的你


    📢 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频道,并在评论区留言:

    🔹 如果你现在还有一个“梦的盒子”,里面装着什么?

    🔹 你最后一次“做梦飞起来”是什么时候?

    🔹 你心中那个“小国王”,是否已经太小太远,看不见了?


    ✨ 在这集播客里,我们陪你找回那个还会做梦的自己。

    别让小国王太小,小到再也看不见。


    Show more...
    6 months ago
    32 minutes 36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27《小国王十二月》前篇 ——我们真的在“长大”吗?

    🎙 主持人:范范 |小星| 琪颖


    📖 本期作品:《小国王十二月》

    作者:【德】阿克塞尔·哈克(Axel Hacke)|绘者:米夏埃尔·佐娃(Michael Sowa)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 魔法象故事森林


    🧠 这是一本“看似简单却不容易读懂”的童话


    有一天,一个身高只有食指那么高的小国王,突然出现在“我”的房间里。从此,我们展开了一连串对话——

    关于长大、关于梦境与现实、关于遗忘与记忆,也关于生命与永恒。

    在小国王的世界里,人出生时是巨大的,知道一切;随着时间推移,人越来越小,渐渐遗忘,直到最后变成一个孩子,停在童年。

    这个颠倒的成长轨迹,是一个关于人生、理想与遗憾的哲思寓言。


    💭 初读感受:短短的篇幅,却要反复读,慢慢聊


    📌 你以为是童话,其实是哲学。

    📌 你可以一口气读完,却在最后一页停下脚步,不知道怎么理解。

    📌 它有些片段式、非线性的叙事,但每一章都是一颗问题的种子。


    🧒👨‍🦰 现实 vs 内心:小国王是“我”的投射?


    第一章讨论“长大”:

    🔹 “我”代表着现实世界的成人

    🔹 小国王则代表内心深处未泯的童真、纯粹的思考

    🔹 这种对话是一种自我对话,是成年人与童年的对话,是“遗憾”与“理想”的碰撞


    🏅 作者介绍:阿克塞尔·哈克

    🔸 1956年出生,是德国知名的作家和记者

    🔸 曾为《南德意志报》担任体育编辑、专栏作家

    🔸 以机敏幽默又富哲思的文笔闻名,获得多项文学奖项,如艾恭·艾文·奇许奖、泰奥多·沃夫奖、约瑟夫·罗特奖

    🔸 作品已翻译成多国语言,是深受成人与青少年欢迎的德国畅销作家


    🎙 播客内容

    ⏳ 3:31 《小国王十二月》的阅读困惑:这本书到底想说什么?

    🧠 10:23 小国王的世界:越长大、变得越小?


    👨‍👩‍👧‍👦 适合听众

    ✅ 喜欢哲理童话、反思成长的读者

    ✅ 老师、父母,想和孩子谈谈“长大”与“遗忘”的话题


    📢 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频道,并在评论区留言:

    • 你读完《小国王十二月》后,最困惑或最感动的片段是什么?

    • 如果你也遇到一个小国王,你最想问他的问题是什么?

    • 你心中的“长大”,是什么样的?


    🎧 点击收听本期播客,一起在哲理童话中,寻找被我们遗忘的童年。

    ✨ 也许,你的故事也值得被一个“小国王”记住。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9 minutes 52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26《神奇飞书》 —— 书籍的魔法与故事的治愈力量

    🎙 主持人:慧仪 | 琪颖


    📖 本期播客介绍的绘本:《神奇飞书》

    作者:威廉·乔伊斯(William Joyce) | 绘者:威廉·乔伊斯

    译者:王林


    📚 书籍的力量:一本书,如何拯救一个世界?


    “莫里斯·莱斯莫先生喜欢文字、喜欢故事,也喜欢书。他的人生就是一本他自己写的书。”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摧毁了所有的一切,包括他写的书。就在他孤独迷茫之际,一本神奇的书带领他走进了一座奇妙的图书馆……从此,书籍成为了他的伙伴,他也用一生守护这些书。


    《神奇飞书》是一封献给书籍的情书,它不仅讲述了一个人与书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阅读如何温暖心灵、重塑人生。


    🎞️ 绘本 VS 动画: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表达

    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当时,威廉·乔伊斯的家乡被摧毁,他亲眼见证了流离失所的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慰藉,这让他更加坚信故事的治愈力量。


    📌 书与动画的主要区别:

    🔹 莫里斯风灾前的状态:绘本没有过多描述,而动画展现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使风灾的冲击力更强。

    🔹 书本的互动:绘本增加了许多书本间的互动,例如:

    • 悲剧书和喜剧书互相安慰

    • 大百科全书偶尔也想看看漫画放松自己

    • 莫里斯努力整理书籍,但书本们总是自己跑来跑去……

    这些细节让书籍更具生命力,也传达了“阅读是一场交流”的理念。

    🔹 管家 Humpty Dumpty 的存在:动画中,图书馆里有一个像《胡桃夹子》中的守护者,他带领莫里斯熟悉这个新世界。但在绘本中,这个角色被弱化,重点放在莫里斯与书籍的关系。

    🔹 结局的不同:在绘本中,莫里斯的红色书本被留了下来,而动画则描绘它陪着小女孩进入图书馆,象征着阅读的传承。


    🎙 播客内容亮点


    ⏳ 2:13  《神奇飞书》讲述着什么样的奇妙故事?

    📚8:59  《神奇飞书》动画最印象深刻的地方?

    📖 13:52 书与动画的异同:它们如何讲述相同的故事?

    🎧 16:13 书籍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仅是纸张,而是生命的陪伴者


    🎧 适合听众

    📖 书籍爱好者——如果你热爱阅读,相信书的魔力,这本绘本会触动你的心。

    🎨 绘本研究者——对比动画与绘本的叙事方式,感受如何通过不同媒介讲述故事。

    👨‍🏫 家长与老师——如何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感受阅读的魅力?


    📢 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并在评论区留言:

    • 你最喜欢绘本或动画中的哪个画面?

    • 你认为“神奇飞书”象征着什么?

    • 你如何理解“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


    🎧 点击收听,一起进入书籍的奇幻世界!📚✨

    Show more...
    7 months ago
    23 minutes 9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好书侦探社」EP 25《妖怪山》后篇 —— 关于友情、勇气与救赎的幻想故事

    🎙 主持人:范范 | 琪颖


    📖 本期绘本:《妖怪山》

    作者:彭懿  |  绘者:九儿


    🌲 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座妖怪山

    《妖怪山》是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成长故事,讲述了四个孩子——野狐、虎牙、夏蝉和笛妹——在暑假玩“妖怪抓小孩”游戏时,夏蝉意外跌落裂缝,失踪一年。直到一年后,她寄来了一封信,邀请朋友们回到妖怪山,完成未完成的游戏,让她重新变回人类。


    这不仅仅是一次冒险,更是孩子们面对恐惧、愧疚与勇气的旅程。


    🎭 友情、勇气与救赎的核心主题

    🔹 孩子不是因为完美才成为天使

    童年并非一尘不染,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妖怪山”。在面对错误和失败时,我们是否还能鼓起勇气,跨过那座曾让我们害怕的高山?


    🔹 童话的意义:恶魔是可以战胜的

    英国作家切斯特顿曾说:“童话最真实的地方,不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恶魔存在,而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恶魔是可以战胜的。” 这个故事没有渲染恐惧,而是温暖地告诉孩子们:过去的错误可以被弥补,懦弱可以被勇气取代。


    🔹 一年的成长:勇气并非瞬间降临

    故事中的孩子们之所以能重新登上妖怪山,并非因为一封信,而是因为时间赋予了他们成长的机会。这一年里,他们经历了悔恨、怀念、思考,也逐渐获得了面对过去的勇气。


    🔹 孩子视角下的妖怪世界:

    彭懿说,他喜欢写妖怪故事,是因为他相信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妖怪。这些妖怪并不可怕,它们是童年的一部分,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幻想,也是他们内心成长的象征。在《妖怪山》中,妖怪不仅仅是一个恐怖的传说,它更像是一种考验,迫使孩子们直面自己的恐惧与愧疚,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 播客精彩内容

    ⏳ 0:43 《妖怪山》作为六年级华文课文的延伸阅读

    📖 2:39 童年与妖怪:挑战“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的刻板观念

    🧗 3:52 失败后,你是否有勇气再次挑战,跨过自己的妖怪山?

    📜 5:50 童话的力量:恶魔是可以战胜的

    💌 7:36 一封来自夏蝉的信,如何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契机?

    🔄 10:00 如果现实生活中你犯了错误,当第二次机会来临,你会选择跨越,还是逃避?


    📚 延伸阅读推荐

    1️⃣ 《驯鹿人的孩子》 —— 探索成长与自然的连接

    2️⃣ 《巴夭人的孩子》 —— 了解海洋游牧民族的生活

    3️⃣ 《老奶奶捡到了十二只小老虎猫》 —— 充满奇幻与温暖的童话故事


    📢 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你曾遇到自己的“妖怪山”吗?你愿意再次攀登它吗?

    Show more...
    7 months ago
    14 minutes 57 seconds

    儿童也有文学
    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播客重新出发, 在这档节目里将不定期和你分享儿童文学作品 播客内容有: 1.【好书侦探社】 2.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