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怕什麼? 我最怕有一天我不再對生命感到困惑,然後停止提問。
【每一個困惑都帶來一個突破。而提問是從困惑前往突破的最快路徑】
我是一個小時候有10,001個疑問,被壓抑多年後(生在囝仔人有耳無嘴的時代),現在卻以問問題為主要工作的人。
你喜歡問問題嗎?
如果喜歡,更喜歡問自己還是問別人?
心裡常常有很多疑問想問,但有時又不知該怎麼問或是問誰嗎?
經過這麼這麼這麼多年來,我發現,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過得怎麼樣,跟自己心裡面常在想的那些問題們,有很大的關係。(在EP00那集裡, 我舉了個例子,歡迎你聽聽)
還有還有,越帶著好奇心去問問題的人,通常活得比較開心。
在這個頻道你會聽到,這些年我常常問自己、也常常被人家問的一些問題。以及在對話中用心聆聽與發問,會對彼此激出哪些啟發。
歡迎在留言的地方告訴我你想問什麼問題,或歡迎來對話 :D
#你常常東想西想、喜歡想問題、問問題嗎? 歡迎來共創對話,請寫信到
wisdomcoach2011@gmail.com
#如果想多認識什麼是【以問問題為主】的工作,歡迎看這裡
https://coachcampus.com/chinese/about-the-team-global/
#歡迎跟我喝杯咖啡 https://open.firstory.me/join/wisdomtal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最怕什麼? 我最怕有一天我不再對生命感到困惑,然後停止提問。
【每一個困惑都帶來一個突破。而提問是從困惑前往突破的最快路徑】
我是一個小時候有10,001個疑問,被壓抑多年後(生在囝仔人有耳無嘴的時代),現在卻以問問題為主要工作的人。
你喜歡問問題嗎?
如果喜歡,更喜歡問自己還是問別人?
心裡常常有很多疑問想問,但有時又不知該怎麼問或是問誰嗎?
經過這麼這麼這麼多年來,我發現,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過得怎麼樣,跟自己心裡面常在想的那些問題們,有很大的關係。(在EP00那集裡, 我舉了個例子,歡迎你聽聽)
還有還有,越帶著好奇心去問問題的人,通常活得比較開心。
在這個頻道你會聽到,這些年我常常問自己、也常常被人家問的一些問題。以及在對話中用心聆聽與發問,會對彼此激出哪些啟發。
歡迎在留言的地方告訴我你想問什麼問題,或歡迎來對話 :D
#你常常東想西想、喜歡想問題、問問題嗎? 歡迎來共創對話,請寫信到
wisdomcoach2011@gmail.com
#如果想多認識什麼是【以問問題為主】的工作,歡迎看這裡
https://coachcampus.com/chinese/about-the-team-global/
#歡迎跟我喝杯咖啡 https://open.firstory.me/join/wisdomtal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ffie和Wisdom談到如何運用教練支持企業/組織讓「土壤更健康」;也討論到「何時適合使用團隊教練」。
多數組織議題都能以團隊教練方式切入,但若團隊信任度極低、派系分明、關係僵化,就需要先經過其他層面的介入或不同角色協助。Wisdom分享了自己曾因現場互信不足而終止一場教練案的經驗,指出「事前準備」與「臨場反應」同樣重要。她也提醒教練在帶領團隊時,要放下「偶包」與表現焦慮,將焦點放回團隊與共同目標——因為客戶,不論個人或團隊,才是重點。
這一集Effie 分享了她近年在開發團隊與團體教練課程的歷程與思考,這次的新課程更著重在「內功」——教練在真實團隊現場中展現臨場覺察、靈活拿捏與介入的深度。Wisdom笑說,THOC 像是一場滿漢全席,提供豐富食譜與菜色;而這門課更像是修煉廚師的「火候」,在現場憑經驗與敏銳度做出最合宜的判斷。
課程以實作為主,透過虛擬團隊、現場演練與反思,幫助學員將一對一教練的能力擴展到團隊層次,從系統視角觀察整個團隊的「信念—行為—關係—結果」循環。Effie 提到,設計這門課的初衷,除了提供一個更貼近現場的練習場,也希望支持教練們強化面對「不可預測情境」的能力,學會在變動中保持穩定、在複雜中維持覺察。並且也接受所謂的不成功,不完美。因為它們往往也能帶來關鍵學習。
這一集二位再次對談,繼續聊聊團隊教練這個主題,特別也透過這次設計的團隊 / 團體教練現場工作坊的起心動念與設計方向,帶出團隊教練角色的重要能力。這個內容將同時放在這裡《Coach可能想知道》和 Wisdom的《我想問問題》節目中。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kjs39ptaoho0864dih96tz4/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