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徒運動是近期在教內熱議的話題。事緣知名人士高晧正先生早前在台北「以撒國際使徒中心」被按立為「使徒」而引起教內不少人的關注。其中,這運動是否為「異端」更是焦點的爭議所在。
《時代論壇》在七月中的出版中邀得時任神召神學院莫禮智全球五旬宗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鎮樑撰文討論「新使徒運動」這現象,而他以「不是異端,而是再魅」這獨特的向度來指出新使徒運動背後有著一種「復原主義」的精神。這文章迅速觸動了教內不少團體/人士的神經,並引發了新一輪的熱議。
本集我們有幸邀請我們這位神學院的師弟進行訪談,讓大家深入了解他撰寫這文章背後旳心跡:究竟佢係咪想為新使徒運動「平反」?定還是他有著更深遠的關切?
沒有活人曾真正經歷過死亡,卻有不少人對死亡懷有無限的恐懼。在教廷未曾真正明白地動說前,也對「她」懷有無邊的恐懼,恐怕她會將信仰置之死地。
生與死之間,舊與新之間,隔閡源於人的恐懼。恐懼有多大,隔閡就有多遠;千多年來,這種人性的有限,無限地伸延,歷久不衰。當年恐懼地動學說,今天恐懼同性關係。是捍衛信仰,還是信心不夠?是信仰脆弱,還是信徒虛怯?
生命有意義就夠長,生命無意義多長也只是白佔地土。我們看著一代一代的人用死亡喚醒生命,以感動為橋樑,延續信念。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為世界帶來轉變,將眾生從蒙昧中啟蒙起來的,往往不是一兩個「超級英雄」,甚至一兩代人能夠成就的事。這動畫在進入第二個單元前,提出了一個關於個人死亡的課題。生與死之間的抉擇,原來不單純是生與死之間的抉擇。未完的故事,到某天自有人接著來訴說……
一份逾越生死的感動,將來自不同世代、文化、階級的眾生連結起來。為尋找那更美的真相,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消弭了。生者與逝者、施刑者跟受刑者、學富五車及目不識丁者,互相啟發互為繼承。他們在同一地平線上,將「地動說」的火種小心翼翼地傳遞下去……
改變正在一點一滴地發生,眾心對真相的好奇猶如無邊際的湧浪,掌權者縱想出了千般駭人的手段,根本無從抵抗與逆轉......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約十四6上)。約翰福音為何要獨特地記錄耶穌這句身份宣言。這句宣言的對象,正在面對一個怎樣的存在困惑。而這句話又如何能夠成為有效的安慰及可見的出路。
分離從來不易。耶穌在世時的門徒,及一世紀末的約翰群體早已知。約翰福音中聖子獨特的身份,祂與聖父、聖靈及聖徒之間的關係,如何成為解困的鑰匙。
歷世歷代的信徒群體,作為約翰福音的必然讀者,能否憑藉這段深刻的敍事,體察所身處的群體正遭遇怎麼樣的困境,從而作出相應的安慰與指引。
在信仰道路上,讓我們一起逐步發現這些早已為我們預備了的「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地——有關地球的運動》|02 不正確⋯ 不代表無意義
要建立一個能防禦各種類型覇權的群體,需要一群具思辯能力的參與者。而思辯的過程,卻充滿許多誤區,窒礙有效的思辯。第二集,拉斐爾在「天動說」跟「地動說」之間的掙扎過程,成為一個思方學的生動案例。讓人反省思考的陷阱。
什麼是不相關的考量?直覺跟理性是彼此排拒嗎?恐懼在思辯中扮演什麼角色?如何避免群眾目光引致的障礙?不正確就代表無意義?認清目標,應放下其他原則跟堅持嗎?
這一集,一同進入拉斐爾的思考領域,孕育我們的思辯能力。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漫筆經心
「地」動說,或稱日心說,一般被視為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的理論。其標誌性的程度,令後人常以哥白尼式革命,來稱譽一些極具顛覆性及創造力的歴史里程碑。
「動」漫作品,以相對低的門檻,將深邃的學問帶給廣大的群眾。能為歷史上一些難以逾越的鴻溝,接上一道寬敞的橋樑,在人類文明的傳承上,實在是功德無量。
「說」書人,嘗試解開文本中一些含蓄的精髓,志在拋磚引玉地邀來更多具啟發性的討論與回應。還看今朝這三個臭皮匠,如何從頭說起這思想史中的重要一章。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漫筆經心
神學研經|「我命令你去愛!⋯ 乜得嘅咩?」 《約翰》十三 31~35
相信這是不少用心讀經的朋友會有的困惑:為何主耶穌賜下「命令」叫門徒「彼此相愛」?這「命令」是應在《約翰》成書時的讀者處境下理解,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此外,我們順道亦嘗試進深梳理《約翰》中的一個關鍵字:「榮耀」。有學者認為,「榮耀」是一能貫通整卷《約翰》的概念⋯ 很有趣。如欲拜讀該學者出色的研究,請加入 Patreon 下載延伸讀物啦 :)
各位有興趣就聽下啦~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神學研經
「醜小鴨最後成為天鵝… 係因為佢根本就係天鵝呀!⋯ 你繼續訓啦你⋯!」
人發夢,是因為生命很想突破現實的種種限制。一直以來,「夢」提供了一個想象空間予人去面對/逃避殘酷的現實。值得追問的是,倘若當我哋神學地思考時… 「夢」對我們信徒來說有何(可能的)意義?
對「過去」的記憶直接影響我們對「當下」的理解;而我們怎樣去活好「當下」,則影響著我們的「將來」。讓我們從《詩篇》一二六 聆聽上主藉詩人對我們的生命作出的提醒 :)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道聽途說
這是一篇對曾被教會「找麻煩」的信徒作出反思的提醒:究竟信仰的精神應如何展現?除了是培養不再被情緒勒索的批判精神外,下一步可以是怎樣?
誠傳道透過對《使徒行傳》的一大段落的分析,逐步與大家一同探索一種被遺忘的信仰精神。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道聽途說
這是一篇 Ivan 弟兄在我們自身信仰群體中所宣講的道。當中言簡意賅地嘗試以卡繆的世界觀來與經文作出神學對話:在卡繆的視角下,何之謂「滅亡」?他的這觀點如何提供我們閱讀《路加福音》這段經課的可能性?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道聽途說
神學研經|來自畢士大池的神話? 《約翰》五 1~9
畢士大池的敍述,是關乎破除迷思的一段敍述。
經課告訴我們,當時的人們對於畢士大池有一個迷思:就是這池是能醫百病的。
值得進深地追問的是,這迷思是「誰」建立的?
是次查經的後期有一很好的觀點,令我們對整個段落多了一個新的視角。有興趣便聽聽吧 :)
繼續外境拍攝 XD
接觸沉重的主題,今次我哋傾下一套被日本禁播的電影《黑箱日誌》。
制度的壓逼固然令人窒息⋯ 但旁的人冷嘲熱諷會否更叫人透不過氣?
首次外景拍攝,亦首次邀請到一些朋友現身分享 XD
有說這是一套恐怖片⋯
有說,現實其實比片中出現的狀況更恐怖⋯
我們固然未能消解別人的苦難⋯ 只是,我們能否稍為與苦難中的人同在?
Netflix 劇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中的少年殺人案,引發大眾對網絡時代中的親子溝通、世代差異的討論;背後更揭開青少年面對欺凌、自我形象低落、性別角色和兩性關係扭曲等的重重難題。\
一鏡到底 ~ 因為生命根本沒有重來的機會。已發生的,追悔毋用,逆轉不了。無論是多年輕的少年,都必須承受這事實。
感慨世情混沌不可測的何止少年,這影集盡現在命運之手跟前,人是何等渺少無力。「可以做得更好嗎?」總可以的,不過不代表會有改變。
內容:
00:00 劇集簡介
08:42 為何引起廣泛討論?網絡世代家長與青少年溝通的困境?
18:55 香港青少年面對的校園欺凌有幾嚴重?欺凌與被欺凌互為影響?
28:40 罪有傳承性?從社會向度理解罪的傳承。
37:05 罪人同時是被罪者?如何與欺凌他者的青少年同行?
====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受難週「懸案」:無花果樹是「無辜」的嗎?
聖經調查小組接手一宗懸案。公元一世紀33年左右,耶路撒冷有棵無花果樹慘遭詛咒至死。行兇動機不明。小組經深入調查後,裁定無花果樹死因冇可疑,本片為調查過程的真實記錄 🤣
話說上一集 Podcast 出街後,有一位神學院師弟問我:講《芙莉蓮》點解唔搵埋我?
事就這樣成了 XD
今天我哋各自分享咗呢套劇入面一啲發人深省嘅金句,當中的互動頗有趣~
不論你係《芙莉蓮》嘅愛好者,又或者尚未接續呢套動漫嘅朋友,都好值得聽下㗎。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漫筆經心
✱ 神學樹洞|Theology Tree Hole ✱ Home
如果有一天,你得悉你的生命已被"programmed",你會選擇如何面對?
個體跟「命運」的角力,由古希臘神話到廿一世紀仍是歴久常新的課題。角力的過程跟結果,大多是以一種悲壯的方式呈現。
但「Companion」一片,巧妙地以愛情為外衣,加上明快的節奏,奇峰突出的變調,配以偶爾幽默的點綴,將這「跟命運角力」的課題再一次鮮活地呈現在受眾跟前。
主角Iris在一個愜意的假日,在寧靜的湖邊,享受著溫煦的陽光時,生命翻起連串驚天巨變......
「真相與詭辯」、「相愛與傷害」、「尊嚴與委曲」、「珍惜與撇棄」、「奴役與自由」不斷衝擊著觀眾的腦袋,最終記得的,哪怕只是電動開瓶器的另類妙用,這也算是一席光影下的盛宴。
有啲撳入嚟聽下啦!
「⋯⋯ 我們生命的每一刻經歷——無論是成功、失敗、奮鬥、掙扎、甚至是晚霞的餘暈、星夜的天空——都在告訴我們,生命不可能是偶然的。」(許立中)
是次接續了上一次的閱讀,繼續討論「人死如燈滅」這封信。作者將討論拉闊到康德的先驗知識論與存在主義「存在優先」的觀點的比較;而當天的討論則嘗試從當代神學的「受苦的上帝」及 「來臨中的上帝」作回應。其中尤其有趣的是參與者分享對這些課題的自身掙扎,以及我們對於作者過於二分的理解的批判與修正。
這是一段記錄著信徒們透過認真閱讀而嘗試更新自身信仰系統的過程,很有意思,有空便聽聽吧 XD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
#TheologyTreeHole
#道在路邊
這是被學者認為《路加福音》中最難解的一個比喻。這比喻之難,在於任何嘗試為這比喻作出圓滿的解說的嘗試都是紙上談兵,以致軟弱無力的。
我們嘗試擁抱著比喻中根本上不能被解釋的張力,然後嘗試借用當代的神學資源去「超譯」這個比喻。其中,我們尤其參考了潘霍華在其《獄中書簡》中提出的 Religiousless Chrsitianity 來為這比喻作出神學詮釋。
====
歡迎透過 Patreon 支持我哋:
http://www.patreon.com/theotreehole
更多Podcast 內容: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神學樹洞-theotreehole/id1796408809?uo=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ou51G53DCjb0P2OxdaJE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BBoG3g0rJsDxg3KvsrHjRMAfM6uEEWQ